实验步骤ppt(精)

合集下载

平抛运动实验ppt课件

平抛运动实验ppt课件

• 规律总结:由平抛运动的实验原理,可知
使弹丸做平抛运动,通过测量下落高度可 求出时间,再测出水平位移可求出其做平 抛的初速度;另外在不改变高度y的条件下 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求水平射程 x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可行方法.
• 应用3—1 某同学用图5—3—10甲所示装置
测定弹射器射出的弹丸的初速度,图中斜 面的倾角为37°,地面上放一张足够大的 上面覆盖复写纸的白纸,以斜面边缘与底 线的交点O为原点,沿斜面的两条底线分 别作出x、y轴(图中已画出);将弹射器置于 斜面上,使弹射器的出口与斜面的边缘相 齐,枪筒与边缘垂直,按下开关则小球抛 出在白纸上打下一个点;多次改变高度打 点,将打出的点迹用光滑曲线连接后得到 如图5—3—10乙所示的图线,设该同学一切 操作均很规范,图中A点的坐标为(30
=ax2中求出常量a(例如a=0.23,可以不写 单位),于是知道了代表这个轨迹的一个可 能的关系式(即y=0.23x2). • 测量其他几个点的x、y坐标,看是否满足y =0.23x2.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上式成立, 即可确定抛体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 2.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 在后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中,如果要求不太
•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
• • •

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 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仪器的选择和实
• 题型三 实验创新设计 • 【例3】 请你由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
射器射出弹丸的初速度的实验方法,提供 的实验器材:弹射器(含弹丸,见示意图5— 3—8),铁架台(带有夹具),刻度尺.

EPrime实验步骤范例 ppt课件

EPrime实验步骤范例 ppt课件

Ø刺激将以文本形式的字符串方式呈现。words and non-words 白背景,黑字体,随机呈现
Ø首先在屏幕中央给被试呈现a fixation (+),时间为1s 之后在屏幕中央将呈现一个a probe(字符串刺激),时间为2s 被试的反应会终止刺激的呈现
Ø要求被试对刺激尽快按键做出反应:was a word or a non-word (对按1,错按2)
EPrime实验步骤范例 ppt课件
29
2.设置weights(权重)
2021/3/26
EPrime实验步骤范例 ppt课件
30
3.设置取样模式和退出条件
取样模式(sampling mode)允许改变不同情况(list中的不同行)在运行时的顺序。包括: sequential, random (without replacement), random (with replacement), counterbalance, offset, and permutation. 默认的取样模式为sequential presentation of items. 这对调试实验、核对每一种情形(list中的不同行)有帮助。
18
(3).确定列表的attribute,并确定实验的所有情形是否和预期一样
(4).找到因变量并检查设置是否合理
(5).检查所设置的持续时间是否设置正确
2021/3/26
EPrime实验步骤范例 ppt课件
19
EPrime实验步骤范例
2021/3/26
EPrime实验步骤范例 ppt课件
20
1.添加“Get Ready”图标
添加DesignList 的行,完成 conditions和stimuli的设置.

高锰酸钾分解法制取氧气(精品ppt)

高锰酸钾分解法制取氧气(精品ppt)

误差控制
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制定 相应的误差控制措施,以 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实验结果的应用与推广
应用领域
高锰酸钾分解法制取氧气 在化学、生物、医疗等领 域有广泛应用。
推广价值
该实验结果不仅适用于实 验室研究,还可应用于工 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
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实验结果的应用与推 广,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 向和改进措施,为相关领 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实验器材的准备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的组装
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单孔橡皮塞、 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按照实验要求,将实验器材组装好, 确保气密性良好。
实验器材的清洗与干燥
确保实验器材清洁干燥,以免影响实 验结果。
实验试剂的准备
试剂
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试剂的称量与添加
根据实验需要,准确称量所需试剂,并按照实验 要求添加到相应的容器中。
高锰酸钾分解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高锰酸钾分解法最早由欧洲科学家发现并用于制取氧气,随着科技的发展,该 方法逐渐得到改进和应用。
发展
现代工业上采用更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了高锰酸钾的产量和纯度, 同时也加强了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和优化,使得高锰酸钾分解法成为实验室和工 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02 高锰酸钾分解法制取氧气 的实验准备
当氧气产生时,通过气体收集 装置进行收集。
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
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 和量,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 实验效果,得出结论。
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 计算氧气产率。
04 高锰酸钾分解法制取氧气 的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KMnO_{4}triangleq K_{2}MnO_{4}+MnO_{2}+O_{2} uparrow$。

双荧光素酶系统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_.ppt

双荧光素酶系统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_.ppt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
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答案] A
[题组冲关]
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
利用荧光素酶与底物结合发生化学发光反应的特性把感兴趣的基因转录的调控元件克隆在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fireflyluciferase的上游luc启动子细胞内目的基因的转录被激活未处理对照刺激物处理启动子luc转染细胞启动子luc的启动子被激活luc的转录luc表达量测得的荧光值同时为了减少内在的变化因素如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 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出行 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分析化学实验完整ppt课件

分析化学实验完整ppt课件
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
每次用移液管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吸 量管加入1.00mLK2CrO4溶液(5%) ,用AgNO3 标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 计算试样中NaCl的含量(用%含量表示)。
精选ppt课件
57
实验七 硼砂含量的测定
一、试剂的配制 HCl溶液:0.1mol/L 用量筒取4.5mL浓HCl,配成500mL,置于 试剂瓶中。
精选ppt课件
54
实验六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此法为沉淀滴定(莫尔法),以K2CrO4为指 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滴定反应 AgClAgCl(白色)
终点反应 2 A g C rO 4 2 A g 2 C rO 4 (砖红色)
精选ppt课件
55
二、实验步骤 1. AgNO3溶液的标定:
定,与其它数字保持一致。
精选ppt课件
49
标样称重:4.0258 g 滴定剂消耗体积:36.15 mL 求得的标液浓度:0.095 mol/L ?
另:试验报告首页写上学号。
精选ppt课件
50
实验五 H2O2含量的测定
一、试剂的配制 KMnO4溶液:台秤上称取KMnO4固体 1g,溶于300ml水中,置于试剂瓶中。
平行测定三份。
精选ppt课件
4
3.NaOH滴定HCl: 指示剂:酚酞; 终点颜色:无色 微红(摇动时30s内 红色不消失)
操作:用移液管吸取25.00mLHCl溶液 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
平行测定三份。
精选ppt课件
5
四、滴定记录表格 1.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 指示剂:

实 验 三熔点的测定完美版PPT

实 验 三熔点的测定完美版PPT

七、思考题
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3)熔点管不洁净。 (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6)加热太快。
4、测熔点:安装装置后,以小火在图示部位加热。开始时升 温速度可以快些,以每分钟上升3-4℃的速度升高温度,当 加热液温度距离该化合物熔点约10一15℃时,调整火焰使每 分钟上升约1—2℃,愈接近熔点,升温速度应愈缓慢,接近 熔点时每分钟上升约0.2一0.3℃。
5、记录数据:记下样品开始塌落并有液相产生时(初熔)和固 体完全消失时(全熔)的温度读数,即为该化合物的熔距。
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 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 温度不超过0.5-1℃。
若化合物含有杂质,会导致熔点变低,熔程变长。
三、药品和仪器
药品:液体石蜡、尿素、肉桂酸、 尿素和肉桂酸1:1混合物 仪器:温度计 、 b型管(Thiele管)
四、实验装置
点的熔点管冷却,使其中样品固化后再做第二次测定。
9、要注意在加热过程中试祥是否有萎缩、变色、发泡、升华、
碳化等现象,均应如实记录。 10、测定未知物的熔点,应先对样品粗测一次,加热可以稍快, 知道大致的熔距.待浴温冷至熔点以下30℃左右,再另取一根 装好样品的熔点管做准确的测定。 11、一定要等熔点浴冷却后,方可将液体石蜡倒回瓶中。温度 计冷却后,用纸擦去石蜡方可用水冲洗,以免温度计水银球破 裂。
样品
T1
T2
尿素
第一次 第二次
肉桂酸
第一次 第二次
六、注意事项
1、熔点管必须洁净。如含有灰尘等,能产生4-10℃的误差。 2、熔点管底未封好会产生漏管。 3、安装装置要注意一个上部,两个中部: ① 橡胶圈在熔点管上部; ②样品在水银球中部; ③水银球在两支管中部。 4、样品研磨要细,填装要实,否则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

第1课 实验一摩擦起电 PPT

第1课 实验一摩擦起电 PPT
同学们,以上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用摩擦的 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你也来举个例子吧。
我来拟个好题目: 1. 一个有趣的实验(吸引读者好奇心,这个实验如何有趣?) 2. 神奇的摩擦起电(揭示实验原理,让人想一睹为快。)
你也来一显身手,拟一个好题目吧!
写好实验中的发现
善于观察,才会善于发现;善于发现,妙笔才会生花。对 事物观察得越细致,对事物的描写就越生动形象。相信分离实 验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兴趣,为大家的习作提供了素材。具体 到本次习作,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观察实验的目的性和敏捷性。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直接 影响到观察的敏捷性。只有明确了观察目的,才能分清层次、 有重点地进行观察,从而使观察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次实验,
小结
修改后的片段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了更详细的描写, 用上了“小心翼翼”这样的成语来形容当时“我”的小 心与认真,用“胡椒粉像跳舞一样纷纷跳到了勺子上” 这样有趣的比喻来介绍看到的实验现象。这样一来,不 仅介绍更加全面了,而且整个段落都更加饶有趣味了。
你能让混在一起的胡椒粉和盐巴自己分离吗?怎么 样,跟我一起来试试吧!(《盐巴和胡椒粉的分离》)
3 做完这个实验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实验准备: 1. 每份材料包括:一根塑料勺子、一双筷子、盐巴若干、胡椒粉若干; 2. 让同学清理好桌面,准备好做实验的空间; 3. 让同学们提前准备抹布,以备实验以后搞卫生。
实验步骤: 1. 把盐巴与胡椒粉混在一起,用筷子搅拌均匀; 2. 用塑料勺子在衣服上摩擦; 3. 将勺子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 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描写实验氛围的好句
实验后同学们的感受: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的实验啊!勺子不仅能吸起调味料,还会按顺序来 吸,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三个感叹句连用,增强 句子的气势,充分表达出“我”对此的惊奇和叹服 心境,从侧面反映出实验的趣味性。)

26个经典科学小实验(课堂PPT)

26个经典科学小实验(课堂PPT)
就会悬浮在水中,水的密度大于鸡蛋时鸡蛋就会漂浮在水 中。
7
4. 带电的报纸
•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或塑料薄膜)。
•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
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
会被墙壁吸回去。
28
原来如此
•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
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
试一试?
29
15.手绢的秘密
•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
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 步骤: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再在纸片 上放一个鸡蛋,用手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鸡蛋会安全地 掉进玻璃杯。
5/31/2020
4
原来如此
• 硬纸片被突然弹出时,鸡蛋由于惯性还会保留在原位,但 由于下面没有硬纸片的支持而掉到杯子中。
5/31/2020
5
3.鸡蛋,我主沉浮!
• 材料:生鸡蛋一个,大玻璃杯两个,食盐若干, 小勺一个,玻璃棒或筷子一根
5/31/2020
2
原来如此
• 温度高的水分子的移动速度比温度低的水分子快,使水发 生膨胀,密度变小,所以。热水的密度比冷水小,所以热 水在冷水中会上浮。
• 钢笔水瓶中的红色的水是热水,广口瓶中的水是冷水,所 以红色的水会上浮到广口瓶水面上。

分析化学实验_PPT课件

分析化学实验_PPT课件

1. 称前准备
检查天平、测定空盘零点
2. 固定质量称量法 称取 0.5000 g 石英砂试样两份。称量方 法(参看教材)
3. 递减称量法 称取 0.3~0.4 g 试样(石英砂)两份
并校核。称量方法(参看教材)
4. 称量记录参考表格 (1) 固定质量称量法
称量编号
中央。为什么?
4. 使用称量瓶时,如何操作才能保证试样不致损 失?
5. 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 0.4 mg 为什么?
六、实验数据 做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交给老师检
查,通过后将原始数据进行登记并签到; 清洗所用的公用仪器(如滴定管),
擦干净所用的实验台面,方可离开实验 室。
七、实验室清洁值日
实验二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前准备工作
一、实验安全 二、实验要求 三、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一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观看天平使用录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分析天平构造原理,学习其正确的
使用方法。 2.掌握常用称量方法(直接称量法、固
定质量称量法和递减称量法) 。 3. 培养及时、准确、整齐、简明地记录
实验原始数据的习惯。
五、滴定记录表格
1.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 指示剂:
记录项目 滴 定 号 码



VNaOH / mL
VHCl / mL
VHCl / VNaOH 平均值 VHCl /
VNaOH 相对偏差 / %
平均相对偏差 / %
2.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 指示剂 :
记录项目 滴 定 号 码



VHCl / mL

m(空表面皿)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體積測量
•液體體積測量 •固體體積測量 •氣體體積測量
液體體積測量~量筒
測量值 < 實際值 水 水銀
測量值 > 實際值
量筒觀察
觀測位置、刻度位置與測量結果關係




固體體積測量
•規則形狀 •不規則形狀
規則形狀體積測量
4 3 3
A
h
Ah
不規則形狀體積測量
•沈體 •浮體 •沙
沈體
• 排水法 • 排開液體體積=物體 體積
浮體
• 懸掛重物排水法 • 排開液體體積=(沈 體+浮體)
沙體積測量
• 裝沙量筒內加入定量 水 • 水面讀數-加入水體 積=沙的體積
氣體體積測量
氣體體積=容器體積
質量
•定義 •單位 •測量
質量的定義
物體內所含物質的量
質量的單位
鉑銥合金圓柱為根據,將其質量定 為1公斤
實驗步驟
•觀察→假設→實驗 •控制變因:保持不變 •操縱變因:改變 •應變變因:隨操縱變因改變
簡單測量
•測量定義 •測量結果 •簡單測量
測量定義
測量是將實驗所觀察到結果加以 「數量化」
注意事項
•要測的正確,並正確表達 •可「數」的就不需測量
測量結果
•數字 •單位
單位
• • • • 可任意選擇 公制單位 使用適當大小單位。 表同一物理量,單位不同其「數字」部 分亦不同。Ex:147cm=1.47m • 單位越小越準確 • 多次測量取其平均值
a b
b a
(a c) b 2
不規則面積測量
•分割法 •比較法 •相似形
分割法與相似形
比較法
待測面積 待測面積之質量 單位面積 單位面積質量
體積測量
•單位 •體積測量
體積單位
• 立方:立方公尺(m3)、立方公分(cm3) • 液體:公秉、(公)升(L)、毫升(mL)、cc • 換算: 1cm3=1mL=1cc 1L=1000ml 1m3=1000L
簡單測量
•時間 •長度 •面積 •體積 •質量 •密度
時間的測量
•時間單位的制訂 •時間單位 •時間單位的換算 •計時工具
•單擺 •時間長短的比較 •時刻與時間間隔
長度測量
•單位制訂發展史 •單位 •測量
單位制訂發展史
• 1790年1m= (赤道→巴黎→北極子午線)×1/107 →製造出鉑銥合金公尺原器 • 1927年1m=1553164.13鎘波長 • 1960年1m=1650763.73Kr波長 • 1980年1m=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時 間間格內所經路程長
單位換算
單位 縮寫 mm cm m 換算 1/1000 1/100 1
公釐
公分 公尺 公里
km
1000
長度測量
•直徑測量 •周長測量
直徑測量
周長測量
面積測量
•單位 •面積測量
面積單位
•平方公尺(m2)、平方公分(cm2)
面積測量
•規則面積 •不規則面積
規則面積
b a c b a
(a b) 2
質量特性
• 同一物質而言,於同一地點:質量與體 積成正比 • 不同物質,同體積兩種物質,質量不一 定相等 • 物體質量不隨位置而改變
密度
•定義 •公式與單位 •質量、體積、密度關係
密度公式與單位
質量 密度 體積 M D V
• • • • M:質量(g) V:體積(cm3) D:密度(g/cm3) 1g/cm3=1000kg/m3
數字
•以單位長的倍數表之 •測量值=1組準確值+1位估計值 •表示法:科學記號
準確值
•記到最小單位即整組測量值之倒 數第2位
估計值
•最小單位下1位 •僅有1位 •測量結果恰位於刻度線上,估計 值:0
例題
科學記號
1 a 10 •a×10n •2000=2×103 •0.0003=3×10-4
常用的公制單位
單位 公斤(仟克) 公克(克) 毫克 縮寫 kg g mg 換算 1000 1 1/1000
質量測量方法
•天平(需有重力下)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ma(不需有 引力)
天平種類
天平原理
利用地球對物體引力作用,若兩物 體所受地球引力相等,則兩物體質
D、M、V關係
正比
M D M = D ×V V
正比 反比 M M D
D
V
V
密度求法
• 固體
– 天平求質量 – 體積:
• 沈:排水法 • 浮:懸重排水法
• 液體
– 天平測燒杯質量(M0) – 天平測燒杯液體質量 (M1) – 液體質量:M1-M0 – 量筒量液體體積
M1 M0 V
右重:左出或右入 左重:左入或右出
• 物放左,砝碼放右 • 質量=砝碼讀數
等臂天平使用
• 歸零校正
右重:左出或右入 左重:左入或右出
• 物放左,砝碼放右 • 質量=右砝碼+騎碼
騎碼:每移動1格=0.1g
天平使用注意事項
• 在任何有萬有引力的地方(如地球表面、月球表 面、火星)都可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且在 各處測得的同一物體的質量都相等 • 無重力存在下如:太空中、環繞地球的太空艙 中不能使用 • 在真空中,因物體仍受引力作用,故等臂天平 仍可使用 • 天平準確到騎碼最小刻度,估計至騎碼下一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