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1-10章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它们分别是传统惯例、权威、强制方式、市场。它们不都存在经济学范围类,也有跨学科的。

2、是一种正常的划分,因为它们符合主流的现代经济学的要求。两者之间没有研究先后之分,因为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微观经济理论始于对个体的分析,并且扩大到对社会的分析。宏观经济学始于对社会的总体分析,并向下发展到对个体的分析。

3.

两种主张都正确,他们并不矛盾,无论什么历史总是有趣的,它是一面镜子,通过前人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新发现,使问题更明晰,况且关于如何解决稀缺性的经济学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4、

相对论者在处理某项经济理论时,会注意构建那个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也就是说研究方法是概念和历史的结合,不注重谁对谁错

注重概念从错误到正确(逐步趋向真理)的过程,而绝对论者注重由错误到正确(逐步趋于真理)的过程。

5、

通过指出不足和矛盾,它们给主流观点传授花粉,使其保持正直和诚实。例如马歇尔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见主流发展和非主流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糅合历史导向的经济学家和抽象的理论家之间的竞争主张,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

6.

他认为私人财产在社会中发挥着有益作用,不应当制定规则来限制私人手中的财产数量,他一方面谴责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同时又认可私人财产的权利,亚里士多德赞同在更宽泛的背景下看待经济活动,通过减少消费改变人们的态度,来对待稀缺性的问题

7、

戈森关于边际效用的着作虽然先于杰文斯、门格尔与瓦尔拉斯的着作,但是没有后者影响的巨大,作者就没有将他的包含进来。

9、

实证经济学是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关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是经济学的哲学分支,经济学艺术关注政策问题,它将经济学的科学性和规范经济学联系起来。

10、

减少无知;在经济思想史中其实研究的是货币、物价、供给、需求这些永恒的主题,但我们先人在不同时代提供的新经验、新概念、新推理。这会启发我们,并提高和改变我们的认知。

第二章

1、

管仲的思想表明经济观点没有独立于制度结构的直接政策含义。变革制度结构,就改变了政策含义。现在中国在经历一场重大的经济改革,我们可以借鉴当初管仲那样积极构建政策来适应他所处时代的制度结构的方法来实行经济改革。

2、

不是考虑经济体的稀缺性,将经济体的更多问题的解释用于调和与宗教的关系,不明白边际效用。

3、

利用惯例、权威来配置稀缺资源不是达到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利用而作为一种强权手段,使资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无法做到公平和公正,但是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是以价格为信号来实现的。

4、

不适当,因为无论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四种分配的方式,这就会使经济学和政治、社会相关,且经济学包含人的种种选择性问题,自然跟心理学有关。

5、

关注生产者和家庭有效管理方面,而不是经济体社会层面上。

6、

亚里士多德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动力,会导致更多的经济活动。他一面认可私有财产的权利,又一方面谴责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

7、

我的消费方式是满足自己适度的需要,减少自己的欲望。

8、

在稀缺性的资源分配上封建社会是利用惯例、权威来配置的,而在市场社会中是利用市场的价格来分配的。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备受宗教束缚,缺乏对人性本身的认识,而市场社会体现了人的自由,是个世俗化的社会。

9、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统治阶级不应当拥有私人财产,而亚里士多德肯定拥有私人财产的权利。阿奎那认为私有财产并不违背自然法则。尽管他承认在自然法则中所有的财产是公共性的,但他坚持认为,私有财产的增长是对自然法则的补充,与之不矛盾。

第三章

1、

假设世界总财富固定不变,国家财富的界定不是个人财富的总和,而是通过鼓励生产,增加出口,以及抵制国内消费来取得。他们主张,货币的充分供给对于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增长都特别必要。他们相信,货币数量的变化引起了实际产量水平的变化。

2、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为托马斯·孟。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3、

他们主张,自然法则支配着经济体的运作,政府不要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原则。注重个个经济部门之间的相关性。

4、

在世界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假设下,那么经济体的基本冲突是不可以调和的,在交换过程中必定是一部分当事人在损害另一部当事人的情况下获益,所以,重商主义者和经院哲学都提倡,要么借助政府,要么借助教会,对经济体实施干预。

5、

在经济活动中,分析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可以在经济政策下如何生产和消费那得到体现。

6、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范围十分广泛。国家不仅大力促进海外贸易,而且逐步消除了阻碍国内贸易的种种中世纪羁绊,改变了度量衡、币制和税收混乱局面;不但通过进出口禁令或保护性关税来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制定了一系列(手)工业法规来规范生产。国家的权力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控制物价,特别是在发生饥荒的时候,采取措施稳定基本食品的价格,打击囤积居奇者,是都铎政府强力推行的一项政策。国家当时对谷物买卖完全根据国内谷物价格和供给等实际情况掌控,以保持本国粮食稳定供给,具有鲜明的重商主义特征。国家控制经济的措施全面细致。以工业法规为例, 1552年制定的布品法规,详细规定了22 种毛织品的标准。国家对海外贸易的干预最为明显。英国对外贸易实行特许制度,由国王向商人集团颁发特许状,成立海外贸易或殖民公司,垄断特定地区的贸易。这些特许公司主要包括规约公司和股份公司。规约公司主要包括十四五世纪就建立的商站商人公司和冒险商人公司。从16世纪50年代起, 英国相继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东印度公司等特许股份公司。这些公司借助国家的力量一方面向东北方向开拓了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路线,向东南方向开辟了地中海地区和远东地区的贸易路线。另一方面,在17世纪初开始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等殖民地,殖民地贸易在英国对外贸易中日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国家还通过向进口产品征税、减免本国产品出口关税、禁止金银出口、与外国签订商业条约等重商政策影响海外贸易。

7、

作为重商主义学派的人物威廉配第是最早使用归纳方法的英国经济学家,他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并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经济现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方法论方面,他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客观的自然规律,他力图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不仅把研究的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把劳动和土地看作是财富的本源,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而且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在商品的价值、价格、货币以及工资、地租、利息和低价等问题上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