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课堂PPT)
方剂:
半夏汤(秫米、半夏)——胃逆不和 不得眠主方 兰草汤(佩兰)——脾瘅(口甘)
16
• 综上所述,无论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还是诊 断、治疗与预防,
• 《黄帝内经》的论述都颇具规模, • 为脾胃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医学所谓的“脾胃”不仅仅是解剖学概念, • 更主要的是具有生理、病理功能的概念, • 是个多种功能的概念统一体。
热,烦心出黄。” • 《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
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 表明脾胃病证常可由其他经络、脏腑传变而来。
11
• 至于脾胃病证的发病机理,涉及到寒热虚实等各个方面
• 《素问·藏气法时》:“脾病者,身重善饥肉 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飨 泄食不化。”
• 腹满、飨泄、饮食不化为脾家虚实常见 之证。
•
12
• 《素问·调经论》:“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 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 《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
•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面热者,足阳明病”
13
(三)脾胃病的治疗 • 刺灸治疗 • 《素问·刺热篇》 • 治脾热病以“刺足太阴阳明”
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满。”
23
二、脾胃病证的八法应用
1.汗法——桂枝汤 麻黄汤 2.下法——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麻子仁丸 3.吐法——瓜蒂散 4.和法——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 5.温法——理中汤、四逆汤、大建中汤、苓桂术甘汤、黄 土汤、桃花汤 6.清法——白虎汤、竹叶石膏汤、茵陈蒿汤 7.消法——厚朴七物汤 8.补法——薯预丸、小建中汤、麦门冬汤
浅议古代名中医的脾胃学说
1 .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 初创脾胃病辩证体 系 张 仲 景 的伤 寒 学说 对 于 我 国 中 医基 础理 论 的完 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 综合《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等张
仲景 的主 要 著作 可 以把 张 仲景关 于脾 胃的 相关 学 术
—
卜“ +
“ — 卜一 +
一 +
新 发疾 病 , 例如 : 氯胺 酮相关 性膀 胱炎 。 而本 文 中氯胺
化 学去 神 经 支配 效应 , 从 而导致 肌 肉迟 缓性 麻 痹 ; ( 2 ) 周 围和 中枢 的抗 伤 害感受作 用 而发挥 止 痛效果 。
2 . 2膀 胱 水扩 张术 方法 : 硬膜 外麻 醉 , 插 人 导尿
一 + 一 + 一 + ” + 一 十 一 十 一 + 十 一 十 一 + + - + 一 + “ 十 一 + 一 + + 一 十 一 十 - ・ + “ + ・ ・ + ・
等 中医理论 的不 断完 善 . 针 对脾 胃机 能 的恢 复也 产 生 很 多有 名 学 说。 比较具 有代 表性 的是 张 仲景 、 叶天 士 、 张锡纯 等名 中医的学 说 。
[ 3 ] 孙增 勤 , 胡秀 龙 , 肉毒毒 素在 疼痛 治疗 及 临床
理念 归纳 为 以下三个 方 面 。
1 . 1 《 伤寒 论》 “ 顾 胃存津 ” 思想 《 伤寒 论 》 是 一 部 阐述外 感 病 辨证 论 治 的经典 著 作, 这本 著作 的相 关理念 也 直接构 成 我 国中 医 的基 础 理论 , 张 仲景 认 为 脾 胃是 人体 的后 天 之本 , 脾 胃之 所 以会产 生 各种 问题 , 是 因为脾 胃的正 气虚 弱 , 要 恢 复 脾 胃的 正 常机 能必 须 考 虑 到 胃气 虚 损 以及 津 液受 伤 的情况 。 胃强津 伤 , 病从 热化 ; 胃气 虚 弱 , 阳气 受 伤 , 病 从 寒化 , 胃气 的强弱与 津液 的保存 都 是疾 病 发展 和治 疗 的关 键 。 因此仲 景 的“ 顾 胃存 津 ” 思想 却贯 穿 于该 书
脾胃学说临证心得
脾胃学说临证心得
脾胃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个重要的诊断体系,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脾胃学说以脾为主体的观点把脾脏的功能作用纳入心论的发展体系,它的脾胃观认为脾是一个元神机关,它可以负责居室安身、治疗疾病、归纳外界的营养物质供发育身体所依赖。
本次临证,我按照脾胃学说针对男性患者非常典型的胃脘满闷、嗳气及大便稀薄等症状进行了诊断和治疗。
首先,我根据脉象来检查患者的脏腑功能,经过盘问,患者出现了症状,这说明了脾胃功能紊乱。
按照当代西方医学认为,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出现上述症状,因此排除了其他疾病的造成可能性。
其次,根据脾胃学理,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我使用了益气活血的中药原料,其目的是增强脾胃的功能,以便活血补血、祛湿散阻、和调气血,以实现脏腑协调的状态。
脾胃学的理论与西方的医学理论非常不同,它把脾脏的功能放在心论的范围内,而西方的医学理论却将心脏作为一个社会心理,脏腑作为一个机能组织,把脾脏放在消化系统的角色上。
这也是他们所重视的功能差异,也体现在临证治疗上。
我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而西医则以各种药物来补充营养、调节消化系统、抑制异常反应等。
总之,在本次临证中,我结合中西医对脾胃病的理论,用中药+外治结合的方
式治疗脾胃不调症,达到改善患者症状、调节脾胃功能,使脏腑保持协调性状态的效果。
从而实现了疑病之治病,药到病除,为患者赢得了痊愈。
本次临证,我较好地把脾胃学说的诊疗方法运用在实践中,令我深有见识。
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
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摘要中医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
本文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中医治疗出发,探讨了脾胃学说在饮食养生中的应用,阐明了根据个体体质、饮食习惯、地域环境等特征,选择不同的膳食和食材,搭配科学吃法,达到防病、延年益寿、精神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健康目的。
关键词:中医脾胃学说;饮食养生;个体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介绍中医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人体的第二大脏器,脾胃能将摄入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保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饮食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即通过选择不同的食材和科学的吃法,达到保健、防病、延年益寿等多重健康目的。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已经成为现代人最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针对这些疾病,在中医治疗中,脾胃学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从这方面出发,阐明脾胃学说在饮食养生中的应用。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复杂,常常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治疗中,高血压通常归为“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范畴,即常见的上火症状。
针对这种症状,常常采用清补两道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其中,清润食疗是首选,可选择黄瓜、冬瓜、西瓜、莲子等清润食材,同时也需要补气养血,如枸杞、大枣、新鲜芹菜等;清泻食疗也是常用方法,如苦瓜、竹笋、芹菜、茭白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病人的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如脾胃虚弱者适宜食用黑枸杞、黑豆、糯米等,而肝病患者则需要适当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等。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通过控制病人的饮食习惯、体重以及运动等方面来进行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通常归为“多食兼口渴”范畴,即病人常常感到口干咽燥,同时对甜食、肥甘之物有着特别的渴望。
针对这种症状,中医治疗通常采用清热、滋阴、降火的方法。
例如,可以选择苦瓜、黄瓜、冬瓜、木耳、石斛、菊花等具有清热滋阴作用的食材进行调理;降火食材可以选择葡萄、梨、蜜枣、山楂、绿茶等。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中的脾胃学说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其应用广泛且深入,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脾胃学说主要包括脾胃功能、脾虚、胃弱等内容,下文将详细介绍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脾胃功能是中医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脾胃功能良好,才能保证人体的营养吸收和消化代谢正常。
而脾虚、胃弱等疾病则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的失调,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脾胃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辨证论治方面。
针对脾虚、胃弱等疾病,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辨别病因,对症下药。
比如,对于脾虚型消化不良患者,常用补益脾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四君子汤、六君子丸等;对于胃弱型胃炎患者,常用滋阴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龟鹿二仙汤、清胃汤等。
通过辩证施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脾胃学说在病因病机分析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脾虚、胃弱等疾病的发生与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不畅、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形成了脾虚、胃弱等病证。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情志调摄、适当休息等,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总的来说,脾胃学说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指导医师开展辩证施治,更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深入研究脾胃学说,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脾胃学说”创始人李杲
“脾胃学说”创始人李杲作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14期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李杲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时有瘟疫流行,他见到许多人患了“大头天行”的病,头肿得像西瓜样,非常痛苦,便潜心钻研《内经》、《伤寒》等书,终于研究出了一张方子,治疗此病非常有效。
后来,他将这张方子刻在木碑上,插在人来人往的热闹地方,病者抄了回去,几乎没有治不好的。
有人还将这张方子刻在石碑上,以便流传更广,当时人们都以为是神仙留下的偏方,李杲也就有了“神医”之名。
李杲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
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摘自《医林漫话》)■ 你问我答编辑:您好!我是《中国社区医师》的老读者,有一个问题想咨询一下:我父亲是河南省安阳县一所卫生院的退休职工,副主任医师,退休以后想在镇上开一家个体诊所,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政策,以及需要哪些手续?另外我听说退休后开办个体诊所的要从个人的退休工资里扣钱,不知有没有这事?谢谢!河南省安阳县王东王医生:您好!申请诊所一般应该满足6大方面的要求。
1.申请人条件:由执业者本人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具有本市本区常住户口;持有相关专业的《医师执业证书》或医师资格证书、《护士执业证书》;设置科目必须与所学相关专业一致并从事同一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非在职人员(指离退休、辞职人员);身体健康(有区卫生局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检合格证明)。
2.符合本市、本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选址2~3 km范围内,无重复的医疗机构;设置科目以“拾遗补缺”为原则。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ppt课件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
1
一、从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谈起
胃生中 学与医 说脾养
—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
2
1.1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
西汉时《黄帝内经》,奠基于周秦时
期,历经数朝沧桑千载和历代医家、
道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和儒家等
荟萃于当时数家养生大师,将上工治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
8
李中梓与《医宗必读》
③.气机之枢
《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指五脏六腑、五体七窍、
四肢百骸、经络的生理活动以及气血精津的生成、输布、排泄皆赖气的推动
作用。同时气机的条达通畅亦赖脏腑、气血生理活动的协调运行。气机的升
降出入为生理活动运行的具体体现,故气机运行的趋势、平衡与全身各脏腑
其一,《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李东垣《脾胃论》“气或乖 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以此为基础,东汉张仲景明确提出“四季 脾旺不受邪”,“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重点探讨了以脾阳虚为 主的太阴病,制定一系列调治脾的有效方药,如小建中汤、理中汤。至金·李东垣 有“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之说,论 述了正常的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不会伤及五脏六腑,只有六 气非时而至,或过而不至,侵袭机体后才会伤人致病,但若形气虚弱,则易招致 外邪,使外邪乘虚入侵而得病,盖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之,若“正气 存内”,即使猝然遇急风暴雨,因中脾医养胃生元与脾气胃不学虚说 ,抗病力强,外来之邪亦不1能0 独
《难经·四难》有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
脾胃为枢,运转四周脏气以共同维持呼吸的吐故纳新活动,可见人体五脏结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纲要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纲要
脾胃学说是古代中国医学重要的病理论,它认为脾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脾胃功能失调是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该学说在中医及其他亚洲传统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根本原则。
脾胃学说的临床纲要主要包括:
1. 诊断:对脾胃功能失调的诊断,包括诊断思路、症状特征、辩证分析技巧等。
2. 疗法: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调节脾胃方法,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调整体内营养吸收。
3. 饮食药物:选择恰当的食物,搭配合理的药物,以促进消化吸收和调节脾胃功能。
4. 保健:定期做好调节脾胃的保健,强化调节脾胃的能力,保持脾胃健康状态。
黄帝内经之脾胃学说
黄帝内经之脾胃学说脾胃学说脾与胃共居中焦,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
”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
对胃的解剖结构的认识?《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灵枢·平人绝谷》又进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满”;“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
”可见,尽管当时的条件极为有限,古人对脾胃的基本认知仍起始于解剖实证,而并非一味地以象测藏。
这对当时逐步认清脾胃的诸多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认识?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故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
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可见,《内经》对脾胃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已有较深认识。
脾胃发病机制?《素问·太阴阳明论》:“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故阳道实,阴道虚。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其中“阳”指阳明胃腑,“阴”指太阴脾脏,胃主降浊,推陈致新,病则腑气不通,浊气不降,糟粕不行,且阳明之病,易于化热燥结,故病则多从燥化、热化,易为实热之证。
脾主运化、升清,病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清阳不升,脾气易虚,且湿易伤脾,故脾病多虚证、寒证。
“阳道实,阴道虚”对胃病多实、脾病多虚的病机趋向作了高度概括,后世对脾胃病证总结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在治疗上胃病侧重泻实,脾病侧重补虚。
《内经》脾胃学说的应用鉴于脾胃直接与饮食接触,饮食稍不合理,则易损伤脾胃,因此《内经》在饮食方面很注重脾胃,强调食饮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
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
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脾胃学说在饮食养生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脾胃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人们的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脾胃学说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其在饮食养生中的核心地位,并结合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理论,对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文章将首先介绍脾胃学说的基本内涵,包括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脾胃学说与饮食养生的紧密联系,探讨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食物和饮品来养护脾胃,促进身体健康。
文章还将关注现代人在饮食养生方面存在的误区和问题,结合脾胃学说的理论,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养生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调理脾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身心健康。
也为中医药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脾胃学说的基本理论脾胃学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脾胃功能的协调对人体健康的关键作用。
脾胃学说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输布。
脾的运化功能不仅体现在对食物的消化上,更在于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
胃的受纳功能则在于接受和容纳食物,为脾的运化提供物质基础。
在脾胃学说中,脾胃的升降功能也被高度重视。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相因,维系着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
脾的升清功能有助于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以化生气血;胃的降浊功能则有助于将食物残渣和糟粕下行至肠腑,排出体外。
这种升降有序的状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
脾胃学说还强调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
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
脾胃学说浅谈
脾胃学说浅谈关键词脾胃病阐明先辈提出的理论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黄帝内经》的论述为脾胃学说打下理论基础。
张仲景继承《内经》思想在《金匮药略》中强调“四季脾胃不受邪”并用燮理阴阳之法用小建中、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而开健脾胃以养四旁的治疗方法。
就此二方其疗里急治脘腹疼痛效佳。
对诸不足以养四旁治虚疗损则其力较逊。
其优点是同一方中阴阳相合营卫相谐脾胃双调其不足则未突出气机升降。
金元李东垣在《内经》脾胃论述的基础上师承其师洁古老人“养胃气”的方法受“升降息气之孤危”的启发以重脾胃之气重升降创立补中益气升阳益胃等著名脾胃论奠定了基础。
东垣脾胃学说的核心是脾胃气虚脾胃的运动形成升降而且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气虚就会升降反作四旁失养劳损之内生也。
由于补中益气汤及其他几张补气升阳的姊妹方临床疗效好倍受后世推崇。
但东垣的脾胃学说重在脾气而且治法上也是以补气升阳为核心只是在大剂补气升阳之中加一点半夏以和胃药物而已。
所以东垣之治全在脾而且是全在于脾阳以升为主。
至清代脾胃论有了新的发展。
叶天士强调“内伤必取于东垣”同时鉴于东垣脾胃混称升降运动只主升而略于降只重气而略于阴又创甘濡润以降胃气这对脾胃学说又是一大推进使脾胃学说又前进一步。
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谈叶天士脾胃论时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阳湿土得阳始运阴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再创有养胃阴之方药至此经叶天士的补充脾胃学说更加完善。
从华岫云对脾胃的精辟论述中可归纳出三对突出的特性:胃主纳脾主化;胃喜润脾喜燥;脾主升胃主降。
纳化脾胃之功能升降脾胃之运动形成燥湿脾胃之主要病邪。
三者关系极为密切。
它们互相影响是构成脾胃病的关键。
病邪性质不外寒热疾病的形成不外虚实两途纳食主胃运化属脾纳光化后纳食入胃胃不纳则升降反作食少胀痛呕恶以成不化则完谷不泄周身失养。
《脾胃论》之李东垣脾胃学说探讨
( 辑 编
李亚 峰 )
④血 结 。血结 既可 以为气虚 、 气郁所 致 , 可 因 亦 外 邪所致 。如 《 伤寒 杂病论 》 14条 “ 中 4 妇人 中风七 八 日, 得寒热 , 续 发作 有 时 , 经水适 断者 , 此为 热入血 室, 其血 必结 ” 又如 14条 “ , 2 其人 发 狂者 , 以热 在下 焦, 少腹 当硬满 , 小便 自利 者 , 血乃愈 。所 以然者 , 下
结胸 胁 ” 如 16条 “ 结胸 , , 3 但 无大 热者 , 为 水结 在 此 胸胁 也 ” 《 ; 注解伤 寒论 》 四 日 :但 结 胸无 大热 者 , 卷 “ 非热 结也 , 水 饮 结 于 胸 胁 , 之水 结 胸 。 其 他 如 是 谓 ” 太 阳邪热 入腑水 热 互结 之 太 阳蓄水 证 , 热 互结 兼 水 有 阴虚之 猪苓散 证等 均为水 结之 表现 。
中医 研 究
20 0 9年 4月 第 2 2卷 第 4期
T M R s A r 0 9 V 1 2 N . C e . pi 2 0 o. o 4 l 2
之 外 , 证 尚有 因痰 浊 、 饮 、 结所致 者 。 痞 水 热
散 之” “ 者攻 之 ” 、 今 夫 五 脏 之有 疾 也 , 犹 刺 、留 “ 譬 也, 犹污 也 , 结也 ……刺 虽 久犹 可 拔也 , 虽久 犹 犹 污
作 者 简 介
⑤热结 、 冷结 。热邪 人 里 , 易 与气 、 、 、 、 最 血 痰 水
食相 结 , 如痰热互结 、 热邪 与燥 湿互结 、 热与蓄血 相 邪
结 等。如《 伤寒杂病 论》 15条“ 中 3 伤寒 六 七 日, 胸 结 热实” 13条 “ 为热 入 血室 也” 16条 “ ,4 此 ,3 伤寒 十 馀 日, 热结在里 ” 。寒性 收 引 , 其 容 易 引起 痰 水 结 等 尤 聚 , 1 1 “ 实结 胸” 19条病人 “ 如 4条 寒 ,3 心下必结 ” 若 , “ 脉微 弱者 , 此本有寒分也 ” 其他如 10条“ ; 4 冷结在膀
内伤脾胃学说的治则
内伤脾胃学说的治则
内伤脾胃学说是中医对于脾胃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病症的理论和治疗原则。
根据内伤脾胃学说,治疗脾胃病应有以下治则:
1. 补益病机:对于脾胃虚弱的病症,应采用补益的方法来调理。
中医常用温补、健脾等药物来补益脾胃功能。
2. 调理消化功能:脾胃失调常伴随消化功能紊乱,因此需要调理消化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舒缓胃肠运动等。
3. 理气和胃:脾胃失调常伴随气机不畅,所以需要利气。
常用的方法有调理情绪、舒缓压力、按摩腹部等。
4. 消食化滞:脾胃功能失调时,常出现消化滞留的症状,需要消食化滞。
常用的方法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饮食中的纤维素摄入等。
5. 寒湿病机:有的脾胃病是由于体内寒湿病邪所引起的,因此需要祛除体内的寒湿。
常用的方法有采用温燥药物、调理饮食、保持身体温暖等。
总之,内伤脾胃的治疗原则是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补益脾胃、调理消化功能、理气和胃、消食化滞和祛除寒湿为主要治则。
脾胃学说学习一得
[ y r s P. ih oy F n t n E e t Ke wo d 】 i e r ; u c o ; f c We t i
在祖 国医学理论 中脾 胃学说是 其 中重 要组成 部分 ,早在
气 的 生理 功 能 。
《 内经 》 伤寒论 》等著作中均 有论述 ,南宋李东垣更是写 出 、《
编号 :E 10 02 修回:2 1.81 ) A.15 9 5( 0 00 .8
脾 胃 学 说 学 习 一 得
Gan r m i e e r i sfo P . i h o y W t
李秀琴 刘永 红
( 内蒙古呼和 浩特 市新城 区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0 1 ) 10 0 中图分类 号:1 5. 1 6 2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8 0( 0 1 60 7 2 6 47 6 2 1 )1—0 50
.
.
7. 6 .
C iia J u n l f hn s Me i n 0 1 VO . ) N 1 l c l o ra o C ie e dc e2 1 n i L( 3 O.6
1 _ 运 化 失 常 d,F 3正 常 。西 医 诊 断 : 甲状 腺 功 7 l / , T ,4 n /l T
p t o o ia h n i g ef c o n y d g s o n b op i nb t lo al eo h rs se u nb d sawh l . s d o i a l g c l a g n fe t t l i e t n a d a s r to u s l t t e y t msi h ma o y a o e Ba e n t s h c n o i a h n h
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
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龚旭琴黄娜蔡敏陈梦亚陈楚欣摘要:本文搜集了古代名中医关于脾胃学说的理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者更好地理解古代名中医的脾胃学说。
关键词:古代名中医(张仲景李杲叶天士张锡纯等)脾胃学说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初创脾胃病辩证体系主要探讨张仲景“顾胃存津”、“四季脾旺不受邪”、“实脾”等顾护脾胃的思想。
1.1 《伤寒论》“顾胃存津”思想《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
然而,仲景的“顾胃存津”思想却贯穿于该书的始终。
张仲景认为脾胃六经病的发生,必因正气虚弱而引起。
而正气虚弱原因当中,胃气虚损、津液受伤是主要因素。
胃强津伤,病从热化;胃气虚弱,阳气受伤,病从寒化。
胃气强弱对伤寒六经病的发展及传变起关键用。
胃气存亡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胃气强或胃气得以恢复则预后佳。
正因脾胃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伤寒论》以“顾胃存津”为其立法施治之本。
1.2 《金匮要略》的“四季脾旺不受邪”思想“四季脾旺不受邪”的古代论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明确提出“四季脾脏不受邪”的观点。
强调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只有脾气健旺,外邪才不能侵入人体为病。
这实际上是指出脾胃功能旺盛在养生中的作用。
倘若脾胃功能失职,则可产生多种疾病。
如脾胃运化失司可导致水饮停滞,随处留积,在肠胃为“痰饮”,在胁下为悬饮”,溢于肌肤为“溢饮”,上迫胸肺为“支饮”,走肠道为“泄泻”,更可导致“腹满”、“宿食”、“水气病”、“呕吐”、“下利”等病证出现。
六经病发生的内因就是以胃气虚损,津液受损为主。
后世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与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1.3 “实脾”治未病如果说“四季脾旺不受邪”仅从病因上阐述脾胃的重要性,那么,“治未病”思想则明确指出“实脾”是有防病养生的作用。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治未病”含义有二,一是对于未病而言,要做到未病先防,实际就是养生防病;二是对已病而言,要有病早治,既病防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学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脏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胃主受纳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是气血的根源,又称“气血之海”;有津液气血才能灌溉五脏六腑而生荣卫,故又称“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但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故胃腑同属于脾脏。
脏腑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内容丰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一、理论探讨(一)脾胃学说源流梳理1、脾胃学说渊源于《内经》《内经》除对脾胃的解剖有粗略的记述外,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
对脾胃病的病因作了多方面的论述:生理功能:《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但从总体上肯定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脾胃是一个功能系统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在志为思,连结的经络为足太阴与足阳明;同时通过脾胃的气、味、声、畜等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具体图示如下:脾与胃分属一脏一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
《内经》论运化的过程,大略如下表: 脾胃然而《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
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
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
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
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批判地继承。
《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基础。
病因方面,在六淫病因中特别突出风湿二邪伤脾而致病,如《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又如“湿伤脾,牌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睥”等;七情方面,特别突出“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特别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
又说:“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肥甘所发也”,“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主张饮食有节,甘淡茹养。
劳逸方面,指出“劳则气耗”,“烦劳则张”,“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成,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可致“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
外伤方面,击仆造成“恶血留内”,也能伤脾。
辨证方面,脾胃病变的寒热虚实,《内经》也有简明扼要的记载。
脾胃的证候,包括有脾病色黄,口味变化,唇舌异常,腹胀、腹痛,肠鸣腹泄,呕吐,呃逆,噫哕,痰涎等。
脾胃病的脉象也有不少记载。
认为辨别脉象之有无胃气,是诊脉的关键。
治疗方面,《内经》以五行学说为指导,根据药物的气味制胜来指导治疗。
如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用甘补之”,“甘入脾”,“淡入胃”,“欲令脾实……宜甘宜淡”,“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出:“诸小(脉)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同时又用针灸进行治疗,提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的针刺原则。
2、脾胃学说孕育于仲景张仲景在《金匱要略》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含有预防思想。
又根据传统的五脏相互关系,强调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治未病之脏,重申了《难经·七十七难》治未病的观点,又补充了未病防传的内容,这些观点对后世脾胃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治疗上提出了温补脾胃、滋养胃阴、顾护胃气的治法,并且都创立了相应的方药。
温补脾胃方如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等;滋养胃阴方如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顾护胃气方如十枣汤中之大枣即是。
还有健胃和营之桂枝汤,健中补虚之小建中汤,温脾理中之理中汤,润脾泻胃之麻子仁丸等,均体现了张仲景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
有学者研究《伤寒论》中113方,发现用药93味中,有四分之三涉及脾胃,用甘草70方,大枣40方,人参22方、茯苓15方、白术10方;而《金匮要略》方中则用甘草88方、大枣43方、茯苓30方、人参29方、白术25方。
3、脾胃学说形成于金元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五》中提到脾脏与胃腑病证的诊断及分型并有相应处方治疗,如脾脏病有脾实热、脾胃俱实、脾虚冷、脾胃俱虚、脾劳;胃腑病有胃实热、胃虚冷等病证。
宋代,钱乙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深入阐明了小儿脾胃的生理与病理,提出了切合临床实际的理论指导原则,奠定了小儿脾胃学说的基础。
指出辨小儿脾胃病证,以虚实为纲,统括寒热诸证,并指出论治小儿脾胃病应从四个方面着眼。
一是先攻下,后和胃;二是先补脾,后攻下;三是明“母子”,论补泻;四是随时令,择方药。
钱氏的这种思想已经渗透在李杲的脾胃学说之中。
南宋陈自明治疗妇科病时重视脾胃,认为“妇人以血为根本”,“但助胃壮气,则荣血生而经自行”。
月经不通,由损伤肝脾而致者,“但资其化源,其经自通”;若脾气虚弱,不能制水,变为肿满者,“当益其津液,大补脾胃,亦可保生”,若暴崩下血不止,“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
张元素对于脾胃虚实病证的治疗有着比较系统、完整的方法。
如他提出:土实泻之,方法有泻子、涌吐、攻下;土虚补之,方法有补母、补气、补血;本湿除之,方法有燥中宫、洁净府;标湿渗之,主要是开鬼门;胃实泻之,主要是泻湿热、饮食;胃虚补之,补胃气以胜湿热、寒湿;本热寒之,主要是降火;标热解之,主要是解肌,等等。
这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张氏根据脾喜温运,胃宜润降之特点,分别确定了治脾宜守、宜补、宜升;治胃宜和、宜攻、宜降等治则,这是深得治疗脾胃病之奥旨的。
其弟子李杲,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在继承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独对脾胃学说加以阐发,先后著成《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全面系统阐述了脾胃的生理、病理,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为升降之枢,脾胃内伤则百病由生的观点。
并把脾胃升降失常、气火失调作为内伤脾胃病的主要病机。
在诊断方面,提出内伤与外感病的主要鉴别诊断,在治疗方面,提出益气泻火、升清降浊是脾胃内伤病的治疗大法,并创立了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等著名方剂,使脾胃学说的内容大大丰富,故后人称其为补土派的宗师。
可以认为,脾胃学说发展到李杲时,已经基本形成。
4、脾胃学说发展于明清金元以后诸家对脾胃学说的发挥,可谓百家争鸣,学术繁荣。
在脾胃阴阳属性认识上,万密斋、缪希雍、唐容川等医家继李东垣侧重脾阳的基础上,根据“万物负阴中抱阳”之理,进而分析脾胃各有阴阳,重点发挥了脾阴学说,补充了东垣之所未备。
如万密斋在《养生四要》中指出:“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成营卫者,脾之阴也”。
简言之,是胃阳脾阳主运;胃阴脾阴主化。
两者都以“体阴而用阳”,阴阳互相作用,才能使水谷腐化和运行。
在脾胃与他脏关系认识上,李东垣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重点论述了脾胃病而影响他脏。
李东垣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重点论述了脾胃病而影响他脏。
如张景岳说:“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肝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
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补火以生脾可也。
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以苏脾之滞;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
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水能反克,救脾为主;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
至若胃司受纳,脾主运化。
若能纳而不化,此脾虚之兆易见,若既不能纳又不能运,此脾胃之气俱已大亏,即速用十全大补、六味回阳等剂尤恐不及,而尚欲以楂、苓、枳、术之类冀为脾胃之永赖乎?是以脾胃受伤,但使能去伤脾者,即俱是脾胃之药”,体现了他的调理治五脏即可以安脾胃之理。
在脾胃病的治疗上,东垣重在补脾、益气升阳,后世医家既发展了补脾阳的方法,又补充了滋补脾阴胃阴的治法。
在倡养胃阴上最著名为叶天士,如其门人华岫云提炼叶氏治法为:“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故治胃不宜用辛升苦降或苦寒下夺以损胃气,而应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使津液来复,达到通降的目的,因此叶桂从仲景炙甘草汤和麦门冬汤受到启发,制定了著名的“益胃汤”以甘凉滋润为主,治胃阴不足之证,证见舌红、咽干、口燥、肌热、不饥不纳、心烦不寐、大便干结等,效验神奇。
在脾胃实证热证认识上的发展,继金元刘河间表里双解法,张子和攻邪法之后,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兴起,对阳明实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明末吴有性用大承气汤攻下法治瘟疫热结胃腑里证,并且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颇有见地。
吴鞠通更是将承气汤化裁为新加黄龙、宣白承气、导赤承气、牛黄承气、增液承气五承气汤。
关于脾胃湿热,温病学派总结了一系列治湿热证的方剂,如藿朴夏苓汤、三仁汤、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薏苡仁竹叶散、加减正气散诸方、宣痹汤等,丰富了热性病治疗。
(二)脾胃学说理论探析1、东垣脾胃论脾胃学说的代表著作首推金代李东垣的《脾胃论》与《内外伤辨惑论》两书,此两书既继承了前代学说,又提出了新的见解,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直至今天,用这一学说指导临床,确有一定的效果,值得加以发掘提高。
邓老将东垣学术概括为以下几个论点:1.内因脾胃为主论。
2.升发脾阳说。
3.相火为元气之贼说。
4.内伤发热辨。
(1)内因脾胃为主论:李氏认为内在的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从发生。
元气充足与否,关键在于脾胃是否健旺。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又说:“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
”就是说,不论外感或内伤杂病的发生,都因脾胃之气受损害所致。
并进一步指出脾胃的受伤,往往由于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倦过度、七情所伤等积聚而成。
李氏此说是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四季脾王(旺)不受邪”说的进一步发展。
(2)升发脾阳说:李氏认为脾胃是人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主升,把水谷精微之气,上输心肺,流布全身。
胃主降,使糟粕秽浊从下而出。
一升一降,使人体气机生生不息。
主张升清降浊以调理脾胃,而升清降浊两者中,主要方面又在于升清。
他认为许多疾病(包括五官疾病)的发生,与脾阳不升有密切的关系,故创立不少以升阳为主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升阳散火汤、升阳补气汤……等,都以升发脾阳为宗旨。
(3)相火为元气之贼说:李氏认为,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足以损伤脾胃。
喜怒忧恐,劳累过度,便耗损元气。
当脾胃受伤、元气不足时,心火可能独盛。
但这种独盛的心火,不是真正的阳火,而实在是阴火,是代替心火的相火,这种相火是下焦包络之火,为元气之贼。
这种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明代张景岳对李氏这一论点有异议,认为于理不通。
张氏在《景岳全书·论东垣脾胃论》中指出,元气既损,多见生旺的阳气日减,神气日消,怎能反助心火?脾胃属土,得火则生,怎么能说火胜侵犯脾土?为什么不说寒与元气不两立,而反说火与元气不两立呢?并批评李东垣用药多而轻,补中益气汤中加入0.6~0.9克的黄芩、黄连以制火虽然败不了元气,但用2克左右重的人参、白术则补不了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