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毕业实验报告
中药学毕业实习鉴定报告
中药学毕业实习鉴定报告毕业实习鉴定报告一、实习单位介绍本次实习我选择在某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该企业是一家具有较高声誉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该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并且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规要求进行生产,具备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品质保证。
我在该企业的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中药饮片的生产和质量检验工作。
二、实习任务和实施情况1. 实习任务:(1)参与中药材的采购工作,包括与供应商的接触、样品鉴定、价格谈判等。
(2)参与中药饮片的炮制工作,包括材料准备、煎煮等环节。
(3)参与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工作,包括对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微生物检验等。
2. 实习实施情况:(1)中药材的采购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与供应商进行了多次接触,并参与了多次中药材的样品鉴定和价格谈判。
通过与供应商的交流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知识,我对中药材的质量鉴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与供应商谈判环节中,我积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成功争取到了合理的价格和质量保证。
(2)中药饮片的炮制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数次中药饮片的炮制工作。
通过与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准备中药材,如何正确煎煮以及注意事项等。
同时,我也参与了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操作,并学习了配方制作、生产工艺和生产记录的编写等。
(3)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工作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进行质量指标的测定,如何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通过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参与了微生物检测工作,并学习了合理取样、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
在实验室实践中,我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成功完成了检测工作。
三、实习所得和感想1. 实习所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中药饮片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有了更系统的了解。
我掌握了中药材采购、炮制、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并熟悉了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
我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取得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一、前言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系到中药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以及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药鉴定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报告是对我在中药鉴定实习期间的学习和收获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参考。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一)实习单位我于2023在中药材鉴定中心进行实习。
该中心是我国知名的中药材鉴定机构,拥有先进的鉴定设备和专业的鉴定团队,为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学习如何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观、气味、味道、质地等特征,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判断。
2. 中药材的显微鉴定: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微观特征,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
3. 中药材的理化鉴定:学习如何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对中药材进行鉴定,以判断其有效成分和质量。
4. 中成药的鉴定:学习如何对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含量、稳定性等方面。
5. 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学习如何正确采集中药材,并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保证其质量和效用。
三、实习收获(一)理论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实习,我对中药鉴定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中药材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操作。
(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次中药材的鉴定实践操作,掌握了中药材鉴定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
通过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判断中药材。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药鉴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等。
这些素养对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习总结通过在中药材鉴定中心的实习,我对中药鉴定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收获,而且在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书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鉴定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其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我于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在XX中药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中药鉴定毕业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中药鉴定过程中的样品采集、鉴定、检验等技能。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了解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参加了中药鉴定相关课程的学习,包括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
通过系统学习,我对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鉴定方法、炮制工艺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样品采集在实习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多个中药样品的采集工作。
包括野外采集和药材市场采购。
在采集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辨别药材的真伪、产地、品质等,并掌握了样品的保存方法。
3. 鉴定与检验在实习导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多种中药的鉴定与检验工作。
包括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各种鉴定方法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4. 炮制工艺学习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中药的炮制工艺。
包括清炒、炒黄、炒炭、醋炙、酒炙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品质的影响,并掌握了炮制工艺的要点。
5. 市场调研为了了解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我参与了市场调研工作。
通过走访药材市场、药店等,我了解了中药行业的竞争态势、消费者需求等信息。
四、实习成果1. 理论水平提高通过实习,我对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技能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中药鉴定过程中的样品采集、鉴定、检验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事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4. 行业认知加深通过市场调研,我对中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维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书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鉴定学作为中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名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中药鉴定在保证中药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方面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实习期间,我选择了中药鉴定作为我的实习方向,以期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单位为我校中药鉴定实验室,实习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2年8月。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中药标本观察与鉴定:通过观察中药标本,学习掌握中药的形态特征、药用部位、采集时间等,提高对中药的识别能力。
同时,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显微镜、光谱仪等,进行中药成分的分析与鉴定。
2. 中药质量评价:学习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掌握中药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通过实际操作,对不同批次的中药进行质量评价,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3. 中药炮制与加工:了解中药的炮制工艺和加工方法,学习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中药的药效不受影响。
4. 中药提取与制备:学习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制备方法,掌握中药提取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1. 提高了中药识别能力:通过观察大量的中药标本,我对中药的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熟练识别常见的中药品种。
2. 掌握了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学习并实践了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了解了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原则,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次中药的鉴定、制备和提取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加深了对中药炮制的理解:通过学习中药炮制工艺和加工方法,我对中药的炮制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解了炮制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中药鉴定实习,我对中药鉴定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同时,我也认识到中药鉴定工作的重要性,深感责任重大。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c.y.cheng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的识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的识别基本方法和技巧。
2. 了解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
3. 培养学生对中药鉴定学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中药质量控制和合理用药的认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中药鉴定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张教授五、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显微镜、电子秤、研钵、药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试剂:水、乙醇、碘液、硝酸银溶液、盐酸等。
六、实验材料1. 黄连、甘草、黄芩、半夏、黄精、茯苓等中药材。
2. 伪品中药材(如水半夏、湖北黄精等)。
七、实验内容及步骤1. 中药材性状鉴定(1)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颜色、质地、断面等特征。
(2)比较正品与伪品的差异。
(3)记录实验结果。
2. 中药材显微鉴定(1)取药材的横切片或粉末,进行显微镜观察。
(2)观察药材的细胞壁、细胞核、导管、纤维等显微特征。
(3)比较正品与伪品的显微特征差异。
(4)记录实验结果。
3. 中药材理化鉴定(1)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2)比较正品与伪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
(3)记录实验结果。
4. 中药材临床应用鉴定(1)了解药材的性味、功效、主治病症等。
(2)结合临床案例,分析药材的实际应用。
(3)记录实验结果。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中药材性状鉴定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颜色、质地、断面等特征,发现正品与伪品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断面呈黄色,伪品呈灰白色;半夏正品呈类球形,伪品呈不规则颗粒状;黄精正品呈不规则圆锥状,伪品呈连珠状等。
2. 中药材显微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正品与伪品的显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显微下可见石细胞,伪品无;半夏正品显微下可见草酸钙针晶,伪品无;黄精正品显微下可见淀粉粒,伪品无等。
3. 中药材理化鉴定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正品与伪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如黄连正品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半夏正品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黄精正品多糖含量较高,伪品含量较低等。
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性状、质量指标等方面的鉴定,掌握中药材的基本鉴定方法,提高对中药材的认识和鉴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中药材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性状、质量指标等方面进行鉴定,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中药材的外观包括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性状包括质地、断面、纹理等方面,质量指标包括含量、水分、灰分、挥发油等方面。
三、实验步骤1.观察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
2.观察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包括质地、断面、纹理等方面。
3.测定中药材的质量指标,包括含量、水分、灰分、挥发油等方面。
4.根据观察和测定结果,判断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选取了3种中药材进行鉴定,分别是当归、黄芪和川芎。
实验结果如下:1.当归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苦涩味。
当归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和横向皱褶。
当归的横切面呈淡黄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当归的含量为1.5%左右,水分含量为10%左右,灰分含量为5%左右,挥发油含量为0.5%左右。
2.黄芪黄芪为豆科植物,具有特殊的气味和甜味。
黄芪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和横向皱褶。
黄芪的横切面呈淡黄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黄芪的含量为2%左右,水分含量为8%左右,灰分含量为4%左右,挥发油含量为0.2%左右。
3.川芎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
川芎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棕黄色或暗褐色,有明显的纵向皱纹和横向皱褶。
川芎的横切面呈淡黄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川芎的含量为1.5%左右,水分含量为9%左右,灰分含量为4%左右,挥发油含量为0.3%左右。
五、实验结论通过对当归、黄芪和川芎的鉴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归、黄芪和川芎的外观和性状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可以通过外观和性状特征进行鉴别。
2.当归、黄芪和川芎的含量、水分、灰分和挥发油含量等质量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质量指标进行鉴别。
中药鉴定学毕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学毕业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报告是对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毕业实验的总结和分析。
本实验包含了中药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评价、鉴别和鉴定、理化性质测试、显微镜鉴定和毒性测试等方面。
首先,我们对所选药材进行了外观质量评价和感官鉴别,包括颜色、形状、气味和口感等特征。
然后,我们进行了化学性质、理化性质和药效成分的检测和分析。
我们使用了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仪器对药材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其主要成分。
接下来,我们使用了显微镜等工具对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定。
我们观察了药材表面的特征和内部组织的结构,并通过比对参考书籍和图像,鉴定出了药材的种类和品质。
最后,我们对药材的毒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等方法,评估了药材的毒性和安全性,并得出了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我们掌握了中药鉴定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中药鉴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保证具有重要的作用。
- 1 -。
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一、引言1.1 任务背景中药鉴定是中医药学专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中药进行鉴定可以确保中药的质量,以及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1.2 研究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对不同中药材的外观、气味、质地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准确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用的中药材包括:川芎、生地、白术、何首乌、菊花。
2.2 实验方法1.外观鉴别:观察中药材的色泽、形状、大小等特征,并与正常标准进行对比;2.气味辨别:嗅闻中药材的气味,辨认其特殊气味;3.质地观察:通过手触中药材的质地,判断其干燥程度和硬度;4.辅助手段:可以借助显微镜等仪器,观察中药材的微观结构。
三、实验结果3.1 川芎•外观鉴别:川芎呈灰黄色,略带香气,较干燥,呈细长的形状。
•气味辨别:具有特殊的药香气味。
•质地观察:质地较硬,干燥程度适中。
3.2 生地•外观鉴别:生地呈红褐色,具有一定的光泽,呈不规则的形状。
•气味辨别:具有特殊的药香气味,味道略苦。
•质地观察:质地较硬,表面稍微有些粗糙。
3.3 白术•外观鉴别:白术呈白色,呈不规则的形状,外表比较光滑。
•气味辨别:具有特殊的香气,味道较苦。
•质地观察:质地较硬,干燥程度适中。
3.4 何首乌•外观鉴别:何首乌呈深黑色,有一定的光泽,形状较长。
•气味辨别:具有独特的香气,味道苦涩。
•质地观察:质地较硬,干燥程度适中。
3.5 菊花•外观鉴别:菊花呈黄色,花瓣多且松散排列,具有一定的光泽。
•气味辨别:具有特殊的花香气味。
•质地观察:质地较嫩,稍微有些湿润。
四、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不同中药材的外观、气味、质地等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川芎、生地、白术、何首乌和菊花的外观特征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外观鉴别判断它们的真伪; - 各药材的气味也有所区别,这对于鉴别中药材的质量和品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质地观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鉴别方法,通过触摸中药材的质地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3篇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3篇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1实习主要内容:一、实习目标根据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要求,我在山东省华信宏仁堂有限公司实习。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
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如下:1.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到生产岗位中。
2.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社会、国情,激励学生敬业、创业的热情。
3.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结构及整体运作模式。
4.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中西药的销售等情况,明白基本运程。
5.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团队精神。
6.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完成从在校学习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并为以后从事相关行业岗位群的工作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矗8.通过顶岗实习,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使学生在药品销售、营销、药学服务等不同岗位上,接受规范的训练,毕业后能迅速地适应相关的工作。
二、实习单位1.单位地址与规模华信宏仁堂在淄博市共青团路57-19号,成立于2023年6月28日,当时只有五十方米,药店只有六人,现在已发展的相当完善,药店现有三百多人。
十五家分店,在高效的运作下,开展高质量,高水的医药零售及服务工作增强了药店的活力,加快了药店的发展速。
2.实习单位主要业务药店主要从事的是一个服务行业,做的是销售,我们公司凭着“品种全,价格低,服务好”的理念赢得了每一位顾客的信任,我们有门诊,可以对患者进行治疗,有中医大夫,服务好每一位顾客。
让顾客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真正的为每位顾客着想,每月的一号,十五号为会员答谢日,为顾客免费量血压,中药还可以免费打粉。
3.实习单位的历史与发展华信宏仁堂成立于2023年,有着一定的历史,现在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宏仁堂,我们公司将在未来开更多的分店,面积也会越来越大,也会越来越完善,员工的待遇也会越来越好。
中药的辨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等基本知识。
2. 掌握中药的辨识方法,提高中药鉴别能力。
3. 培养中药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中药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中药的辨识主要依据其来源、性状、鉴别特征等方面。
通过观察、触摸、闻味、尝味等方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药进行鉴别。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显微镜、放大镜、天平、研钵、药筛、玻璃棒、烧杯、蒸馏水等。
2. 试剂:乙醇、甲醇、氯仿、硫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材料1. 中药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甘草、枸杞子、丹参、黄连等。
2. 中药粉末:人参粉末、黄芪粉末、当归粉末、川芎粉末、白芍粉末、甘草粉末、枸杞子粉末、丹参粉末、黄连粉末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2. 观察中药粉末的性状,包括颜色、质地、气味等。
3. 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和中药粉末的微观结构。
4. 对中药材进行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等理化指标检测。
5. 对中药粉末进行鉴别实验,如颜色反应、沉淀反应、气体产生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人参: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显粉性,味微苦、微甜。
粉末为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微苦、微甜。
2. 黄芪:呈圆柱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或淡棕色,有纵皱纹及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显粉性,味微甜。
粉末为黄色,有特异香气,味微甜。
3. 当归:呈圆柱形或长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皮孔,质硬而韧,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显粉性,味甘、微苦。
粉末为黄色,有特异香气,味甘、微苦。
4. 川芎:呈不规则团块状或长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皮孔,质硬而韧,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显粉性,味辛、微苦。
粉末为黄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5. 白芍:呈圆柱形或长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皮孔,质硬而韧,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显粉性,味苦、微酸。
中药鉴定毕业实习报告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鉴定学作为中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的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面,我于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在XX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的中药鉴定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简介XX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拥有完善的中药鉴定实验室。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2. 实习过程(1)中药鉴定基础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中药鉴定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来源、分类、药用部位、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对中药鉴定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2)中药饮片鉴定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中药饮片的鉴定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① 按照国家标准对中药饮片进行性状鉴别,观察其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特征;② 利用显微镜对中药饮片进行显微鉴别,观察其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等;③ 通过理化鉴别方法对中药饮片进行检测,如含量测定、浸出物测定等。
(3)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学习为了全面了解中药生产过程,我参观了公司的中药制剂生产线,学习了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4)中药鉴定实验操作在实验室,我学习了中药鉴定实验操作,包括药材的提取、分离、鉴定等实验技术。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中药鉴定实验的基本技能。
1. 提高了我对中药鉴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我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2. 增强了我的中药鉴定实践能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
3. 了解了中药生产过程,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4. 培养了我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2.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领导沟通,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
3. 实习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中药鉴定专业人才,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第一篇:中药鉴定实验报告中药鉴定实验报告实习时间:2017.9.3-2017.9.28实习科目:中药鉴定学实习地点:药剂科中药房实习内容: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实习目的:1、学会鉴别较常用的150—200种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
2、熟练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3、了解了目前中药材市场状况及中药材的栽培、采集、加工、保管、供销等知识。
通过4周的中药鉴定学实习工作后,我进一步提高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
一、200多种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
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
中药品种不真或质量低劣,会造成科研成果、药品生产和临床疗效的失败,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病害人,对此,李时珍早就有“一物有谬,便性命及之”的名言。
二、在实习过程中,我熟练地掌握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常用的有来源鉴别法,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法,还有经验鉴别法比较简便易行(眼看、手模、鼻闻、品尝和水试、火试)以中药性状鉴别方法为例:如何鉴别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或仅用其木材部分,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
其中,茎类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川木通、鸡血藤等;药用为本草植物茎藤的,如天仙藤;药作为茎枝的,如鬼见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灯山草、通草等。
木类中药药用部位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如苏木、沉香、树脂、挥发油等。
鉴别根茎的横断面是区分双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重点。
双子叶植物根茎外表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木部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如苍术、白术等。
中药鉴定学实习报告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鉴定学在中药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加深对中药鉴定学的理解,我于2021年7月至9月在XX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在此期间,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对中药鉴定学进行了系统学习和实践。
二、实习内容1. 中药材的来源和产地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中药材的来源和产地。
通过对不同中药材的产地、生长环境和药用部位的了解,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药材的品质与产地、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2.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性状鉴定是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观察、描述中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性状特征。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常见中药材的性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 中药材的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中药鉴定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横切面、粉末等特征,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对中药材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中药材的理化鉴定理化鉴定是中药鉴定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化学试剂、仪器等对中药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判断其成分和含量。
通过理化鉴定,我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5.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包括《中国药典》等相关法规和标准。
通过对质量标准的掌握,我能够更好地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6. 中药饮片的炮制与制剂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中药饮片的炮制与制剂。
通过对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制剂流程的了解,我掌握了中药饮片炮制和制剂的基本技能。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宽知识面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对中药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中药专业实习报告3篇
中药专业实习报告3篇中药专业实习报告篇1实习主要内容:大黄,何首乌,牛膝的鉴定实习主要内容 1 大黄【性状鉴别】①呈卵圆形、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长 3~17 cm,直径 3~10 cm。
②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或有部分棕褐色栓皮残留。
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
③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④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偶有残留。
②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
韧皮部中有粘液腔。
③形成层环明显。
④木质部导管稀疏,非木化。
⑤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其形成层呈环状,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皮部中有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大形草酸钙簇晶。
粉末:掌叶大黄粉末淡黄棕色。
①草酸钙簇晶大而多,直径 21?m~125?m,棱角大多短钝。
②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或多角形,复粒由 2~5(~7)分粒组成。
③导管多为网纹,并有具缘纹孔及细小螺纹导管,直径 11?m~140?m,非木化。
【理化鉴别】粉末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药材饮片置紫外光灯下,不得显持久的亮蓝色荧光。
2 何首乌性状鉴别】①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 6.5cm~15cm,直径 4cm~12cm。
②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及纵沟,皮孔横长,两端各有一个明显的根痕,露出纤维状维管束。
③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
④切断面浅红棕色,有粉性,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中央形成层环明显,有的呈木心。
⑤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含红棕色物质。
②在木栓层的内方和韧皮部的外侧组织中有异常维管束,一种是单个的维管束,另一种是复合维管束,均为外韧型。
③中央维管束形成层呈环状,导管较少,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中心为初生木质部。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维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常见中药材进行鉴定,提高对中药质量的鉴别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1)药材:黄连、甘草、黄芩、大黄、人参、当归、金银花、丁香、黄柏、肉桂、茅苍术等。
(2)仪器: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1)性状鉴定:观察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断面等特征。
(2)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粉末、切片等,鉴定药材的细胞组织、纹理等特征。
(3)理化鉴定:通过光谱、色谱等分析手段,鉴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4)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三、实验步骤1. 黄连鉴定(1)性状鉴定:黄连呈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断面呈黄色,味苦。
(2)显微鉴定:黄连粉末显微观察,可见纤维束、导管、淀粉粒等。
(3)理化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中的小檗碱含量。
2. 甘草鉴定(1)性状鉴定:甘草呈圆柱形或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沟槽,断面呈黄色,味甜。
(2)显微鉴定:甘草粉末显微观察,可见纤维、导管、淀粉粒等。
(3)理化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
3. 黄芩鉴定(1)性状鉴定:黄芩呈长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断面呈黄色,味苦。
(2)显微鉴定:黄芩粉末显微观察,可见纤维、导管、淀粉粒等。
(3)理化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
4. 其他药材鉴定按照以上方法,对大黄、人参、当归、金银花、丁香、黄柏、肉桂、茅苍术等药材进行鉴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连鉴定结果:黄连粉末显微观察,可见纤维束、导管、淀粉粒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为1.2%。
2. 甘草鉴定结果:甘草粉末显微观察,可见纤维、导管、淀粉粒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含量为5.8%。
中药鉴定学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鉴定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使中药鉴定学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中药鉴定学毕业实习。
本次实习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XX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进行。
二、实习目的1. 熟悉中药饮片的生产流程,了解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包装等环节;2. 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提高鉴定能力;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4. 增强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生产流程参观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中药饮片公司的生产车间,了解了中药饮片的生产流程。
从药材的采购、清洗、切制、炮制、干燥、筛选、包装等环节,我们对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
2. 药材鉴定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
指导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许多常用中药材,包括药材的性状、粉末特征、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中药饮片的鉴定技巧,提高了鉴定能力。
3. 药材加工、炮制学习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中药材的加工、炮制技术。
通过观摩师傅的操作,我们了解了中药材的不同炮制方法,如炒制、炙制、蒸制等,以及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与同事的沟通交流,我们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
2. 鉴定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多种鉴定方法,提高了鉴定能力。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
4. 增强了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中药饮片的生产过程,对中医药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信念。
五、实习总结本次中药鉴定学毕业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中药鉴定实习报告
中药鉴定实习报告从2月5日到7月5日实习时间5个月,共在药房、药厂和药库的8个科室实习:中药房、门诊药房、保健药房、住院药房、中药制剂室、平凡制剂室、药检室、药库。
由于实习时间紧张,中心摆药室、药理科和药品采购中心只是了解一下。
实习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
从7月5日到8月24日共6周的时间是在中药房实习,经过中药房的系统实习培训,我学习到了中药处方的识别、审查和按方发药,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定,中药入库和库存管理(包括特殊药品的管理),认识新药;系统的了解一些中药的药性、药理、药味及其药物配伍和药物禁忌等。
从8月25日到9月9日共计2周的时间在门诊药房实习学习,在梁老师精心指导下,让我第一次认识了几百种西药,了解西药配伍,学习西药在药理(药动学和药效学)、适应症、药品归类、不良反响和药物禁忌等知识。
了解电脑在医药学方面的应用和所起到的重要意义。
学习药品入库和按处方发药,还有特殊药品的管理,如贵重药品的专人专柜和毒麻药品、精神类药品的双人双锁,每日一小点,每周一大点,次次登记入表的管理。
从9月10日到9月23日共计2周的时间在保健药房实习,在崔老师身上学习到了知识要扎实,态度要仔细,发放药品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点的马虎;工作上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弄清晰出错的环节。
在保健药房里,进一步学习西药及中成药品的药理、适应症、不良反响和药物禁忌,熟悉常见药品;审查处方、发放药品、使用电脑登记药品入库和传帐。
在发放药品期间,认识到了药品有生产厂家、进口和国产、剂量规格的不同,给我在以后药品的发放带来了许多方便。
从11月17日到11月30日共计2周的时间在住院药房实习,在这里认识到了针剂、片剂、营养液体和大液体是分开来发放的,这样给药品的发放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在住院药房实习期间,主要是在针剂和营养液体两个地方实习,在此我更好的学习到了针剂管理和营养液体的管理。
在针剂室里,我学习了针剂依据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麻醉用药、循环系统用药、专科用药等分类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老师:
实习课目:
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
黄连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
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
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C.Y.Cheng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
3、显微鉴定
(1)组织切片
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
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
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粉末
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②中柱鞘纤维纺锤形或成梭形,135-185μm,直径27-37μm,壁较厚,有孔沟;
③木纤维较细长,直径10-13μm,壁较厚,有点状纹孔;
④鳞叶表皮细胞淡黄绿色,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
⑤导管直径较小,具孔纹或网纹;
⑥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有壁孔。
4.理化鉴定
⑴取黄连粉末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
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
⑵荧光反应,取黄连药材横断面于紫外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
甘草
实验目的
1.掌握甘草的药材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甘草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甘草的理化鉴定方法;
4.掌握甘草原植物鉴定要点。
一.实验内容
1.原植物鉴定注意点
甘草(Radix Glycyrrhizae)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短毛及刺毛状腺体,具甜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7枚,花冠蝶形,淡紫堇色,荚果扁平,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生刺毛状腺体。
光果甘草:荚果较平直而短,表面光滑无毛;
胀果甘草:荚果短小,直而肿胀,光滑无毛或罕被短腺状糙毛。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甘草: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暗紫色,具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淡黄色,具粉性,气微、味甜而特殊。
主要成分:三萜类、甘草甜素(5-11%)、甘草酸(3-7%)黄酮类。
3.显微鉴定
⑴组织切片
甘草: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扁平细胞)→韧皮部(有成束或晶鞘纤维成层状排列)→木质部也同此。
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方晶
⑵粉末:
甘草:①纤维成束、壁厚,胞腔线形,晶鞘纤维易见,淡黄色
*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如南五味子根,麻黄。
晶鞘纤维(又称晶纤维):是纤维束外侧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这些薄壁细胞中有的含方晶,如甘草;有的含簇晶,如石竹;有的含有石膏结晶,如柽柳。
]
②草酸钙方晶 30μm
③具缘纹孔导管
④木栓细胞红棕、多角形
⑤棕色块
4.理化鉴定
⑴取甘草粉末少许,置白瓷板上,滴加80%硫酸,观察橙黄色(检查甘草次酸成分)。
⑵取甘草粉末1g加蒸馏水10ml,煮沸10分钟,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振摇,即可产生
持久性泡沫15分钟以上(检查三萜类成分)。
黄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芩的形状鉴别特点;
2.掌握黄芩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黄芩的理化鉴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形态鉴定注意点
黄芩:Radix seutellariae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
茎钝圆棱形,单叶对生,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全缘,下面密被下陷的腺点。
总状花序顶生,花偏向一侧,花冠、花萼二唇形。
花萼上唇背部有钝状物。
果实增大,小坚果4,黑色,球形。
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黄芩:根圆锥形,扭曲,外皮多除去,表面棕黄色。
断面黄色,味涩。
[分清什么是“枯芩”什么是“子芩”]
[主产地]: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
山西产量最多,河北质量最好,主要成分黄酮类衍生物,黄芩苷
2.纤维鉴定
黄芩:木栓层→(外缘多破裂,木栓细胞扁平,有石细胞)→皮层较窄→韧皮部(宽广,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单个或成群,石细胞分布于韧外缘,纤维分布于内侧)→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成束,约6-20束,排列呈扁平层状,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形成。
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成数个同心环的→即木间木栓)→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
黄芩:①韧皮纤维呈棱形,壁甚厚,孔沟明显②木纤维有斜纹孔③石细胞④网纹导管⑤木栓细胞⑥淀粉粒
3.理化鉴定
⑴取粉末2g,置100ml锥形瓶中,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15分钟滤过。
A. 取滤液1ml,加10%乙酸铅试液2-3滴,即产生橘黄色沉淀;B.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淀红色(检查黄酮)。
大纲完成情况:熟练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学会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
实习收获体会及不足:掌握3种黄连的主要区别,甘草富含多种结晶,黄芩理化鉴别前处理流程的控制。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