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山水诗给我们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给我们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文学上,谢灵运的山水诗占有一席之地,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谢灵运出生于名门望族,祖父谢玄为当时宰相,祖父死后他世袭为康乐公,优越的家庭政治条件以及丰厚的家产使得他养成了游山玩水的好习性。

《宋书》本传记载,谢灵运经常:“寻山涉岭,必选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她把游历的经过,用诗来记述下来。谢灵运凭借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以迎合贵族趣味的语言风格、新颖的内容,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表现在其突出的艺术成就上:

一是生动地描绘山水景物的声、色、光。

我们写东西,感到没啥写,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多角度去写,在谢灵运诗中,他描绘山水,离不开声、色、光,自然写得好于常人,甚至一般名家。如《入彭蠡湖口》中,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画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月下哀猿的悲鸣之声,“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色彩搭配也是让人称绝,“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他的描写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是运用情景交融手法,写出物我交融的状态。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情景交融的诗篇较多,给人以物我两忘美感享受,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全诗融情、景、理于一炉,前两层虽是写景,但皆能寓情于景,景中含情。像“清晖”、“林壑”、“蒲稗”等,这些自然景物皆写得脉脉含情,似有人性,与诗人灵犀相通:而诗人一腔“愉悦”之情,亦洋溢跳荡在这些景物所组成的意象之中。正如王夫之所评:“谢诗……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古诗评选》)结尾议论,正是“愉悦”之情的理性升华,仿佛水到渠成,势所必然。前人赞其“抒情缀景,畅达理旨,三者兼长,洵堪睥睨一世。”(黄子云《野鸿诗的》)信非溢美。全诗充满了明朗奔放的喜悦情调,确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敖陶孙诗评》)难怪连大诗人李白也喜欢引用此诗佳句:“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襟前林壑敛瞑色,袖上云霞收夕霏。”(《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即此亦可见其影响之一斑。

三是运用古代文学大师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诗作。

谢灵运的山水诗,汲取了经、史、子、句入诗,给人以清新厚重之感。如“渔钓易为曲”是借用了《老子》中“枉则直,曲则全”的意思,实际上隐含了委曲求全的处世之道;“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苹鹿”一句,则是取之于“黄鸟黄鸟,无集于栩”(《小雅·黄鸟》)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联系到这些诗篇以后

有“谁从穆公”、“此邦之人,小可与处”、“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等句子,我们可以推测,诗人是想起了自己的仕途坎坷。

语言厚重、朴实,无淫靡之气,且他的山水诗篇消灭了两晋以来盛极一时的游仙文学,初步打破了玄言诗风,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谢灵运的山水诗在艺术上的成就表现为,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结构模式“记游-写景-兴情——悟理”。

读谢灵运的山水诗,我们所得的第一个启示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第二个启示是在其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和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对山水诗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

“白云抱幽石,绿莜媚清涟”(《过始宁墅》),清水涟漪,竹影掩映,山石清幽,白云缭绕。用一个“抱”字、一个“媚”字把人引入宁静明瑟的美的境界,而且表现出诗人在这个境界中的感觉情思;大自然这清幽明净的美,是如此和谐一体,水云竹石,仿佛有生命跃动,两情依依。这就完全排除了功利与理性的判断,进入了审美的层次。

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成就表现为形式上注重雕琢,极其工丽,并且重视音调,但他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并使山水诗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进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为山水诗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今社会,人性扭曲,物欲横流,各种不道德行为随时有可能发生,如果我们多读读谢灵运的山水诗,有助于我们净化心灵,提升道德风范,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少做损人利己之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