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南海攻势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
南海问题一、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政策演变(1)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海问题采取不介入和不表态的“中立”政策(2)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采取具有明显倾向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政策二、美国介入和干预南海问题的动因1、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的现实需要2、南海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是美国南海政策的出发点3、南海重要的贸易通道价值和巨大的油气资源是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经济动因三、中国应采取的战略对策1、推动“友好协商。
双边谈判”,防止南海问题国际化2、保持与东盟在南海区域安全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力争发挥更大的作用3、积极稳妥地推进南海经济开发,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4、全面增强海军实力,为南海地区主权及海洋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四、南海问题"中的深层次矛盾分析1、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在经济、军事、资源之间的矛盾2、中国崛起与美国全球战略之间的矛盾五、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战略选择1、中国应该积极发展与南海周边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以经济发展促进政治问题解决2、“南海问题”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南海问题的核心3、不断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进一步改进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促进国际格局朝着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六、南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南海问题实质上是南沙争端。
南沙争端的直接原因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四国对中国南沙海域权益的侵犯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2.南海地缘政治及重要地位3.资源因素。
岛礁及其周围海域拥有的实际和潜在资源4.区域外大国介入的影响七、南沙争端的现状和趋势1、有关声索国抢占岛礁、掠夺资源是当前南沙争端的主要特征。
2、南沙争端有关声索国以“武”谋海,引发军备竞赛。
3、以美国为代表的区域外大国介入南沙--7'-端,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化程度4、越南是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主要推手八、影响我国南海问题的抉择因素东盟因素大国因素九、我国南海问题解决策略思考和建议(一)冷战结束后我国的南海政策政策主要有:第一,改变了主权宣示的方式。
当前的南海争端及中国外交政策
目前南海争端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应对摘要: 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
这主要是因为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
而海权问题历来是重大的战略问题,维护海洋利益和海洋主权,是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大国的必要步骤。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
因而,南海问题所面临的也将不仅仅是东南亚国家,更在于美日印等国家。
然而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再次加剧,面对南海乱局,我国应采取新的对策,如加强南海海空军建设,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尽早开发南海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
关键词:南海问题,争端,外交政策南海问题是涉及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问题。
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半存有争议,如果不能收回,不仅丧失国土,而且国家命脉将沦于他手,民族崛起更将成为泡影。
因此,南海问题是中国21世纪崛起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政策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关于政策的提出、发展等与本文关系不大的地方不再论述)。
这一政策使争议双方有可能将注意力放到经济的优先发展上来从而有利于将双方引向和平解决争端的轨道上来,“共同开发”也可以避免南海问题被美日等国利用。
为此,中国在经济、外交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签订了中、菲、越《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发表了中越双方《联合新闻公报》,但从目前南海各国所发生的事端来看,这些条约、公报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实质的约束作用。
海诸岛目前被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中国台湾控制。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家对于南海主要是看重石油及其经济利益,而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于南海的战略位置则比较感兴趣。
而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
灰色地带与成本强加战略——美国在南海的对华遏制战略探析
摘要南海是美国在印太地区进行大国竞争的战略前沿。
为了实现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特朗普政府对其南海政策进行了显著调整。
调整的理论基础是"灰色地带"战略理念;调整后的政策特征是行为的"灰色地带化",即以多种类型的"灰色地带"行动持续强化介入南海的力度;战略实质是对华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即利用美国在南海的若干"非对称性"竞争优势,在和平状态下将四类竞争成本(军事成本、外交成本、声誉成本和发展成本)强加给中国;作用机理是通过强行将中国拉入美国所精心预设的南海竞争状态,给中国造成一定程度的战略资源消耗,同时打乱中国原有战略部署,以此主导中美南海竞争,最终形成有利于美国利益的南海地缘格局。
在"灰色地带"战略理念中,在南海遏制中国是最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成本强加是美国南海竞争战略选择,也是其战略实质;"灰色地带化"的南海政策则是实施成本强加的主要工具。
理解美国南海政策调整的理论逻辑和战略实质,对中国准确把握中美南海竞争大势、有效应对南海安全压力、维护周边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南海问题"灰色地带" 中美竞争成本强加战略2017年以来,战略竞争日渐取代"接触",成为特朗普政府处理中美关系的核心战略原则。
2020年5月 20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美国对华战略方针》,其中认为"过去四十年,美国的对华'接触'政策并没有达到使中国在政治与经济上发生美国希望之转变的目的",因而"特朗普政府基于对中国的意图和行动、美国战略优势和不足的重新评估,采取了强化中美竞争的方式将",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近三年来,在以"压制性回缩"为特征的大战略框架下,美国将中国视为威胁其全球霸权地位的"修正主义国家",因此对中国发起全方位、多领域、针对性的系统化竞争攻势。
美国近期对华战略与中国的对策
尺度,也更顾及中国的感受。美国虽然一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但这种挑战更像一种对外展现的姿态,美国依然与中国保持着正常交往,极为重视与中国之间的首脑互访和战略与经济对话,拒绝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的要求,在中国反应强烈的问题上主动派出高级官员来华沟通说明,并多次拒绝国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要求,避免过分激化矛盾。第三,美国的政策仍是合作为主挑战为辅,表明其相当务实。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在于“强化关系”与“牵制”两手都硬,他们虽然多次提及中国的军力不透明,但明确表示反对中国威胁轮,时常避免在指责对象上直接提及中国,而只是采用暗示来表达自己的担忧。同时在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一点也不放松,极力利用好中国崛起的动能获取实利,连对华表态最强硬的希拉里也表示欢迎中国的崛起。这一举措表明美国一贯的对华定位拿捏不准的顽疾未愈,但他们变得更为务实,防范并不影响合作,努力实现对华关系中的利益最大化才是其根本目标,因此美国不会走极端。中国应对的战略思考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各种举措,明显加大了中国的外交压力。但是,这并不是说在美国的攻势面前中国只有被动挨打的份。现在的中国并非冷战时期的苏联,一方面中国的崛起是全方位的,不像苏联那样主要追求军力增长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并不寻求与美国的全面对抗,这就为中国争取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虽然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咄咄逼人,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很多方面做出有效的应对。第一, 努力稳定对美关系。美国虽然在中国周边活动频繁,但其目的并非遏制包围中国,而是为了防范潜在的挑战。既然美国没有明确将中国视为敌人,中国就仍然有稳定对美关系的广阔空间。国内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观点,乐观派认为中美关系随着交往的加深会越来越成熟,误解越来越少,未来摩擦不会减少但大方向是稳定的;悲观派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防范中国的目的性会愈发明确,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双方的冲突会更为频繁。但不管怎样,中美之间已经实际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实会使得双方在处理两国关系时都更为慎重理性,在这一背景下,稳定对美关系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第二, 与周边国家发展更有建设性的关系。应该说中国当前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冲突是迟早都要发生的,原本存在的领土争端问题不可能一直拖下去,中国的崛起既赋予了自己更大的底气,也导致周边国家更为焦虑不安甚至主动发起挑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的南海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的南海政策20世纪50年代,南海成为两极对峙的前沿阵地,南越、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肆无忌惮地侵占我南海岛礁,恶化我海洋政治环境。
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以及海军实力,多次进行主权宣示行动,加强内政建设,彰显了捍卫海域主权之决心。
标签:中国政府;南海;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南海诸岛历史的新篇章。
冷战时期,东南亚国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印支半岛上的国家,对中国基本上采取较为友好的态度,其中北越对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采取承认态度;其他的东南亚国家为另一部分,是美国的盟友,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南越、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肆无忌惮地侵占我南海岛礁,恶化我海洋政治环境。
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以及海军实力,多次进行主权宣示行动,并进驻部分岛礁,加强内政建设。
一、北越、南越对南海诸岛的不同态度与中国政府的对策当时越南分为南越和北越。
在南海地缘政治斗争中,北越对中国政府捍卫海洋权益的立场,采取支持态度。
例如,1956年6月15日,北越副外长雍文谦接见中国驻越南使馆临时代办李志民时,郑重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
”①1958年9月14日,越南总理范文同照会中国总理周恩来时,郑重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关于领海决定的声明。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项决定”。
②北越所持的立场既符合南海诸岛的历史和现实,又是在当时国际斗争中对中国正义之举的积极支持。
南越则持与北越相反的态度,多次非法侵占我西沙、南沙群岛。
1956年7月9日,南越派舰艇七艘侵占了西沙的甘泉岛,8月22日,又侵占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10月22日,南越将南沙群岛划入福绥省。
1959年2月21日,南越炮艇在西沙洲以南拦截我渔船,2月22日,该炮艇又从珊瑚岛开至琛航岛,登上我国渔船,公然撕毁中国国旗,并劫走我渔民82人,掠走我渔船5只和其他财物。
形势与政策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论南海争端问题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诸岛的归属以及海域的划分形成了冲突与争端,即所谓的“南海问题”。
一、南海战略地位南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其间更是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岛、礁、滩、沙等。
地处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南海不仅拥有着异常丰富的渔业资源、深海动植物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相比较于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海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加不容小视。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
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二、南海的历史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三、南海的现状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声明,陆续侵占吞食了其中的一些岛屿,形成以武力非法侵占我国南沙岛屿的局面,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截止目前为止,在南沙群岛中,我海军仅守卫着永暑礁等7个岛礁,国民党海军则驻扎在最大的岛屿--太平岛上;越南已占据了我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岛礁,马来西亚也占据了5个岛礁,南沙海域的32个主要岛礁,有31个完全在他国的控制之下,南沙海域划界纠纷十分严重!四、南海问题的实质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利益,南海的利益包括资源利益和战略利益,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
从中美战略博弈看南海局势走向
从中美战略博弈看南海局势走向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7年第7期薛理泰南海仲裁案出台前后,美国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远道而至,中国则从南海、北海、东海三个舰队调派了多艘主力舰只,在南海举行了大规模演练。
毋庸讳言,中美两国的军事调遣都具有针对性。
南海空域、海域一时战云密布,临战气氛紧绷。
曾几何时,美国2016年7月5日决定将两个航母战斗群撤出南海海域,中国则于7月10日从西沙群岛主岛永兴岛移除红旗-9远程地对空导弹。
对此,外界视之为中美两国互释善意的表现。
无论如何,上述行动显示中美均有意在此刻将南海的局势降温。
南海局势降温之因有评论对最近中美两国在南海进行军事博弈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称中国取得了“完胜”,依据是为了应对美方的军事挑衅,准备了大打、中打、小打三套预案,并在南海集中了三大舰队的新锐舰只,摆出不惜与美国在南海决一死战的阵势,并且派遣轰-6K战略轰炸机巡航黄岩岛上空,从而查悉了在海上活动的美国航母的精确坐标,于是美国紧急命令其航母战斗群从南海撤出。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不符合大战略的判断原则,有些地方也背离了军事常识。
原因何在?首先,中国对掌控的南沙7个礁盘填海造岛以后,美国鉴于担心中国日后可能在其中的渚碧岛、永暑岛和美济岛的3个机场部署新锐军机,于是对中国提出不“予以军事化”的要求。
迄今,中国既未在这三大机场部署军机,亦即在严格的意义上尚未“予以军事化”,但同时又作出寸步不让的姿态。
对此,美国自然煞费踌躇。
其次,对于中国在南海的大幅度动作,美国最忌惮的是中国在黄岩岛这一环礁进行填海造岛的举动。
黄岩岛是中沙群岛的唯一岛屿,距离美国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仅200多公里。
黄岩岛一旦填海造岛工程完毕,中国空军机场、海军基地部署就绪,就会对美国在菲的军事存在构成威胁,哪怕只在苏比克港口外侧放置水下声呐阵,就能对美军舰艇进出港口的动静获悉无遗了。
如此,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就被打开一个缺口了。
南海局势与我国国防发展
南海局势与与我国国防发展刘玉培2011516262经济2班经济与管理学院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
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
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问题,海洋政治社会中的大国博弈等等。
1.南海问题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
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1.1南海的背景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
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东海分界。
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左右。
南海位居热带,平均水深1212米,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
由于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元朝时期,南海就已经划入中国版图。
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包括清政府、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
20世纪60年代,南海海底勘探出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此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成了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
从70年代起,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
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
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大量岛屿被占。
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
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南海争端中国的领土主权争议
南海争端中国的领土主权争议南海争端:中国的领土主权争议南海地区,作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域,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战略地位以及领土主权问题而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南海争端的一方,坚决维护自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本文将就南海争端的背景、中国的领土主权立场以及相关国际法原则展开论述。
一、南海争端的背景南海位于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渔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南海也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区域,涉及多个国家间的领土主权争议。
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都在南海地区声索领土主权。
二、中国的领土主权立场中国坚信自己对南海诸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具体来说,中国声索南海的核心是“九段线”,该线划定了中国在南海的领海和相关权益。
中国通过历史地理研究和实际控制等手段,强调自己在南海地区的领土主权。
根据相关国际法原则,中国主张自己的领土主权是合法的。
中国强调历史事实长期以来形成的南海区域秩序,主张任何国家对南海地区的主权声索都不能侵犯中国的合法权益。
同时,中国强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益,南海诸岛也应当享有这些权益。
三、相关国际法原则在处理南海争端时,中国始终坚持遵循国际法原则,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宪章》第2条、国际公平与正义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以及尊重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等原则。
中国重视国际社会对南海争端的理解和支持,呼吁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
中国主张通过多边机制,在相关国际法框架下推进解决争端的努力。
同时,中国支持设立“南海行为准则”,以此为基础推动各方建立互信、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四、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推动地区国家积极参与合作。
中国倡导常态化外交方式,与有关国家进行沟通,共同推进合作事务。
同时,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南海地区的海上合作,包括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
“南海困局”何去何从
战后 ,中同政府 收同南 沙主权 ,将其划归广东省
管辖 。当时 ,周边 闰家没有提 任何 异议 ,都承认南
国 际 视 野 T E RTC L O I N HO EI R O A H Z
此 ,南海周边 国家还纷纷要求美 国在本地 区留驻军事 力量或 保持经 常性 的军事存 在 ,以制衡 中国的力量 。 面对有关 国家咄咄逼人 的攻势 ,中国也在南海 地区采 取了一些必要而克制 的维权行动 。而 中国的正 常维权 行动立 即被相关 国家大肆渲染成 了 “ 区安全 问题 ” 地 , 为奉 行 “ 国平衡 战略 ”的东南亚 国家强化 与美 国的 大
岛早在 唐朝时期就 已并人 中围版 图。二战 中被 日本侵
r 。
为 “ 和平之海 、友谊之海 、合作之海” ,但是 东南亚 国
家普遍对 此心存疑虑 。因此 ,相关 国家加快 了侵 占中
国南海 岛礁和海洋权益 的步伐 ,包括在政治 上宣示 主
权 ,以国内立 法的方式强 占中国岛礁和海域 ,驱逐 和 扣 留正常作业 的 中国渔船 ,借 向联合 国划界委员会 提 交 大陆 架划 界 方案 之机 争夺 中 国南海 水域 。不 仅 如
关 系提供了理 由。 自2 世纪 9 年代 中期 以来 ,中国同东盟各 国为寻 0 0
由”为借 口,鼓噪 “ 中国威胁论 ” ,挑拨 中国与南海周
边 国家间 的关系 ,在 中国周边地 区制造 紧张局 势 ,通
过军售 、军援 、联合军演 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 等方
式提升与南海周边 国家 的军事关 系 ,持续增强其在东
南海 ,义称 南中国海 ,北起 台湾海峡 , 、菲律宾 、乌来西业之间也
甲海峡 ,面积约 为 3 0 5 多万平方公里 。其地缘 战略位
形势与政策 中国南海的形式与政策
中国南海的形式与政策在中国地图那一小块标识着南海诸岛的地方,上画了九节断断续续的国境线,用来标识我国南海诸岛的疆域,所以这张地图也就被称为“九段线地图”。
这份地图也就是直到今天依然被我国普遍坚持的“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的具体体现。
然而70年代后,风云骤起,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诸国对整个南沙或其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出兵占领了部分岛礁。
南沙群岛主权历代以来都属于中国,并一直为中国渔民所使用,一些大的岛上都有中国渔民建的庙和打的水井等。
1933年法国的入侵才开始引起主权争议。
中国(包括中国台湾)与越南两方均声称拥有该群岛完整的主权,马来西亚、菲律宾则宣称拥有部分岛屿的主权,并且派军队进占相关岛礁,文莱与印度尼西亚则是宣称拥有此区海域的主权,进而间接包含了南沙群岛部分区域。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是不可争辩的。
从60年代开始,特别是70年代迄今,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遭到大量掠夺。
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其中越、菲、马3国还对岛礁进行军事占领,印度尼西亚则霸占部分海域。
加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6国7方在南沙群岛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
到1991年底,除我军控制的6个礁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外,其他44个岛礁分别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侵占。
而越南是唯一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的国家,也是南沙争瑞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扩张野心最大,对我国构成的威胁也最大。
近期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相继挑起海洋权益的争端,除了复杂的历史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联合国关于海洋划界委员会”要求各国在5月13日前申请上报各自对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的一个主权申请。
显然,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事实上占据争议岛屿,就可划界议案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望将侵占中国海洋权益的行为合法化。
另外美国插手南海问题,一些国家“有恃无恐”。
面对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友好的协商解决争端,反对单方面地开发南海。
2017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解析
2017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解析南海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确实需要各方以合作的姿态,通过沟通和协商来妥善处理。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希望你们喜欢!2017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篇1一、南海问题升温的原因中国拥有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二战”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南海周边没有任何国家对我国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岸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权,南海周边国家据此纷纷提出各自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并公然把其主张范围扩大到我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有的甚至侵犯我领土主权,并与我国在南海主张的管辖海域形成大面积重叠。
近30年来,中国南海一直是国际争端最多的海域。
关于南海争端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南海地区岛屿主权和专属经济区划分等引发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刘楠来研究员指出,南海争端概括地讲有三个方面:一是岛屿的领土主权之争。
二是海域的划分涉及国家的主权权利与资源。
三是南海航行的问题。
我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有岛屿领土归属和海域划分的争议,在航行方面还涉及美国、日本等国。
所以,南海问题具有复杂性,争端的类型多,涉及的国家多。
美国在1995年专门对南海问题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在南海享有利益,要求保证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贾秀东特聘研究员表示,由于发现南海有石油,现在对南海油气储藏的估计一直在增加,所以有些国家出于经济的需要,也对本来属于中国主权的岛礁及有关海域提出一些要求。
实际上,南海问题不光是油气资源的问题,还是一个战略通道,所以,它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战略位置。
关于近期菲律宾主动挑起黄岩岛争端的原因,部分学者主要从菲律宾的内政外交以及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予以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认为,此次南海争端升级源于菲律宾误判形势:第一,美国的介入,让菲律宾存有幻想;第二,国内经济较为糟糕,菲律宾想把注意力引向国外;第三,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变了,尤其是自主设计的“海洋石油981”在南海首钻成功。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
南海主张和政策形式与政策中国南海的主张和政策自古以来,南海就是中国的海域,我们国家对其拥有主权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南海在中国的的主权地位也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但是由于美国战略转移,以及二战后日本归还南海主权后,其归属问题没有明确,导致南海周边的国家以种种借口入侵我国南海海域,导致南海形势恶化。
形成近些年来一直干扰我国安定的“南海问题”。
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甚至拥有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不仅如此,天然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也相当的丰富。
除此之外,它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使之成为周围各国争相侵占的重要原因。
南海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中国及其岛屿通向外部世界的交通要冲,是马六甲海峡通往南亚各国的必经之路,控制着及其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国防航线,重要的战略位置不言而喻。
尽管中国一再强调南海是中国的领海,我国对其拥有绝对的主权。
但南海问题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南沙群岛被周边各国用种种借口侵占,而中国控制的仅仅是几个小岛屿。
面对日趋恶化的紧急形势,维护南海的权益必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南海问题极其复杂。
首先,南海是个半封闭的海域,环绕各国,而各国之间的资源竞争又特别剧烈,从战略这方面讲甚至已经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而且周边各国都要求拥有部分岛屿的主权,使得我国面临多方的压力。
维护南海的利益是我国当今局势下不可忽视的问题,从现实情况分析,解决南海问题,必定是一场长期渐进,艰难复杂的持久战。
因此,选择正确的维权路至关重要。
所以,此时此刻,我国对南海的主张和政策,以及将要实行的措施,将对南海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将就这三个方面对南海问题进行相关论述。
一、我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主张以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一些领土边界问题。
同样,这一立场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同有关国家妥善解决有关南海的争议。
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分析
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分析一、概述南海争端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地缘政治问题,涉及多方利益和复杂的历史背景。
美国作为域外大国,不断加大对南海争端的介入和干预力度,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
美国通过军事巡航、外交斡旋、盟友拉拢等手段,试图在南海地区构建对其有利的战略格局,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相关当事方的利益,也破坏了地区的和平稳定。
1. 南海争端的背景简介。
南海争端是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复杂问题,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和地缘战略因素。
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海洋资源的日益凸显,南海地区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些周边国家试图通过强化在南海的存在和影响来争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使得原本复杂的南海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因素的介入无疑为南海争端增添了更多的变数和复杂性。
2. 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的角色概述。
美国并非南海争端的直接当事方,但长期以来却积极介入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
美国的做法更多是基于其全球战略利益考量,试图通过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盟友网络来维护其霸权地位。
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一方面利用其与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关系,大肆炒作所谓的“航行自由”对中方进行无端指责;另一方面则通过情报共享、军事演习等方式间接支持相关声索国,企图搅乱南海局势以获取更多的地区影响力。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氛围,不利于争议的和平解决。
客观分析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的角色扮演及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对于认清形势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3. 文章目的和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的因素,揭示其背后的动机、策略及影响。
文章将综合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地缘政治理论和外交政策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政策文件、新闻报道和国际会议记录等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全面剖析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行为。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与政策主张是什么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与政策主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的南海局势?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
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
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当前南海周边个别国家不断人为制造争端,有意激化矛盾,搅乱南海局势。
在这些挑衅的背后,这些国家想迫使中国对南海动武,触发美国的对该区域介入,进而引发中美之间激烈的碰撞,企图造成南海地区局势出现颠覆性突变和持续性动荡,从而达到浑水摸鱼,乱中得利的目的。
应该说,面对这些对手,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手段,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再说菲律宾在美国的整个亚太布局中只是一个棋子而已,对于美国来说,虽然现在跟中国是竞争对手,但处理好对华关系对其同样至关重要。
美国的南海政策战略与目标
国研院时间: 2015-05-11 作者: 时永明责编: 龚婷摘要:美国提出“南海冻结论”再次表明了积极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态度.美国虽然是南海的域外国家,但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霸权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二战后美国控制大陆边缘地带的霸权战略将南中国海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根源.奥巴马维护美国所谓“领导地位”的战略,使南海问题又成了美国战略利用的工具.美国不仅要维护其在南海的利益,还要借南海问题达到其主导地区秩序走向的目的.这使南海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场所.因此,中国在进行维权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战略利益的均衡性。
关键词:南海问题;美国战略;地缘政治;中美关系2014年8月,美国在东盟地区论坛提出“南海冻结论”,再次表明了积极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态度。
美国虽然是南海的域外国家,但南海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霸权战略有着密切关系。
南海地区被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环抱,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它不仅是东亚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出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也是历史上域外列强侵入东亚地区的通道。
二战后,中国依据国际法收回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但冷战时由于美国将东亚当做遏制战略的前沿地带,再次打乱了南海秩序,周边一些国家也开始利用乱局争夺南海诸岛。
冷战后,随着美国将遏制战略的矛头逐渐转向中国,美国对南中国海问题的介入也不断加深。
美国一方面追求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利用南海问题推进自己的地缘战略部署。
从国家基本战略的角度看,美国的目标在于通过保持其对南海的军事控制能力以及这种控制的政治合法性来维护其在西太平洋的霸权。
这与中国的领土主权利益产生根本冲突。
中美之间只有打破传统的霸权治世格局,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架构,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届时,中国与相关国家通过合作方式解决问题的设想才具备实现的条件。
所以中国在谋求与相关声索国和平解决南海争议的同时,也应当努力化解与美国的战略性矛盾。
一、美国的地缘战略与南海问题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性霸权国家。
我国解决南海争端的策略--从博
我国解决南海争端的策略--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南海问题摘要:近年来,南海问题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引发各方关注。
南海争端涵盖了岛礁主权、资源开发、海上航行等多个层面,又因美国、东盟及区域内外其他大国的积极介入而具有复杂性和体系性。
本文旨在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南海问题,并试图用博弈论的原理探寻我国解决南海争端的策略。
一、南海问题的背景与博弈模型1、背景南海是位于东南亚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台湾本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印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中文环境皆以“南海”称之。
近代有人从英语“South China Sea”译为南中国海、中国南海,并成为该地区在国际上的通用名称。
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岩礁,这些岛礁被合称为南海诸岛。
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据信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其外部界限由9条断续线组成(亦称'U形线'或'九段线'),是中国的传统海疆线。
所谓南海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到南海的岛屿主权、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3方面的争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海问题超越了简单的主权之争,而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领域和多主体的利益博弈,其趋势朝着多边化、国际化和长期化的方向发展。
其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六国七方'。
2、博弈模型综合上述背景以及博弈论的原理,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南海问题的基本博弈模型:(1)、2个或2个以上的参与者: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以及潜在的参与者:美国以及英法西方国家。
(2)、博弈有参与各方为之争夺的资源或收益: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南海具有地缘政治上的重要价值。
南海作为海上运输通道,连接亚太地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国际航道。
中国政府不在南海动武的真正原因
中国政府不在南海动武的真正原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南海问题成了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很多人认为,中国必须在南海问题上坚决扞卫国家主权,还有人甚至认为,解决南海问题,是中国实现海权的当务之急。
对此,笔者以为,扞卫国家主权当然不能动摇,但中国海权拓展起步阶段应该作好战略评估,并在有计划、有重点、有阶段的轨道上进行。
一、战略评估历史表明,没有对手的外交,是不成熟的外交,而对手太多的外交则一定是失败的外交。
不同时段的外交战略要有与之相应的攻坚重点。
同一时段内如果方向过多,则意味着对手过多,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目前中国海洋岛礁被蚕食的领土主要集中在东海和南海一带,面对如此复杂而分布广泛的矛盾,我们要记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如果我们将这全部海上问题进一步解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关键环节并不在目前的那广袤的南海,而在东海,确切地说,就是台湾问题及其北侧的钓鱼岛问题。
如果我们被南海一叶障目,将刚刚起步因而尚不适应于远程着力的海上力量集中用于南海,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犯下毛泽东批评王明的那种“全线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错误。
好钢当用在刀刃上。
收缩是为了聚集力量在关键处出击。
“关键处”从哲学上讲,就是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海洋安全的主要矛盾决定中国的海洋战略任务。
近些年,东海和南海出了那么多问题难以解决,究其原因是台湾问题的牵制。
如果中国完成了台海统一,台湾岛和海南岛之间就会在中国东南经济黄金地带前沿形成一个宽阔的拱卫海区,这样南海的其他岛礁问题放到下一阶段解决也就相对容易得多。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在东海和南海面临问题涉及的并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主要对手,这就是日本和美国,而后者更是世界头号海权强国。
日本的战略目标是打通经中国台湾南进南海的战略通道,在这一目标下,台湾便是日本尽管非法但却是至今不愿放弃的核心利益。
正因此,日本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只表示“理解和尊重”中国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关于台湾,它声称:“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我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所采取的立场,策略和方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
同时,考虑到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南海是重要的运输通道。
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60%的对外贸易运输要经过南海,为此中方高度重视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
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
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
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
面对诸多试图挑战中国原则底线的行为,无原则的克制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原则问题采取战略清晰的态度,打掉一些国家试图改变主权归我现状的幻想.在“主权归我”的原则前提下,可对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各种行为进行归类,对每一类问题采取明确的战略方针,是解决当前南海争端的关键。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南海局势?
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南海局势?答:(一)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基本立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通过对话与谈判等外交手段妥善处理和解决南海争端,与相关国家共同努力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中国政府希望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与有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有关争议。
政策主张:1、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采取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持了极大克制,并以建设性姿态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2、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和解决南海争端问题。
3、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
4、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二)如何看待当前南海局势: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南海诸岛的国家,历代中国政府都对其行使行政管辖权。
这一发展过程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国际社会也是长期予以承认的。
当前,南海问题的实质是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权益问题;其核心因素是对海洋资源的争夺。
自20世纪60年代在南海发现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备后,风平浪静多年的南海,被掀起了瓜分狂潮。
近期以来南海形势格外热闹,去年六七月间,美国就在南海海域主导了4场联合军事演练,发佛找到了靠山的越南、菲律宾也一度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与此同时,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也插手南海问题。
特别是,今年4月,菲律宾海军企图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抓扣中国渔民遭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由于外部势力的介入和干扰,南海问题、黄岩岛事件持续升温,矛盾不断升级。
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的挑衅行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同时,中国政府也运用军事与行政执法手段维护和宣示主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7月1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明确支持“南海仲裁案”裁决的新南海声明。
此后,中美竞争关系急剧向敌对方向发展。
7月以来,美国的双航母编队与中国海军同时在南海展开持续性大规模军事演习,23日蓬佩奥发表《共产主义中国和自由世界的未来》的讲话则更将中美敌对推向了尼克松访华以来未有过的紧张状态。
在美中先后关闭对方一个领事馆的紧张氛围下,双方在南海进行一场“热战”的可能性空前提高。
美国掀起的这轮南海攻势,既有助力特朗普大选的国内考虑,也有全面强化美中战略竞争以维持其霸权主导地位的长远战略考量,而中国的应对将直接决定美国南海攻势的政策效果。
因此,本文在分析美国的南海攻势及其炒作话题“南海热战”可能性基础上,结合当前南海中国维权形势就当下如何应对美国南海攻势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力图在战略战术兼顾的基础上管理好中美竞争关系且稳定南海局势。
一、美国南海攻势分析这次美国南海政策调整,是继2010年7月希拉里关于美国南海政策讲话以来又一次重大调整,其突出特点是强化了针对中国的以武力为主要手段的积极进攻态势。
自2019年6月针对中国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战略研究报告》发布以来,美国进一步加大了在南海同中国博弈的强度。
2020年5月26日,美国白宫发布《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应对中国挑战的具体做法和相关政策,其冷战思维正如报告所言:“回归有原则的现实主义”。
同年6月26日第36届东盟峰会发表主席声明,强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解决海洋争端和“南海行为准则”上的基础性地位。
随后,美国双航母编队前往南海持续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宣布明确支持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裁决、反对中国断续线的新南海声明。
(一)美国新南海声明是希拉里2010年7月关于“美国在南海有重要国家利益”讲话的新发展,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并无根本性变化2010年7月希拉里关于“美国在南海有重要利益”的讲话明确指出,“提出权益的各方应根据海洋法寻求各自对领土及附带权利和海域权利的索求”和“根据国际法惯例,对南海海域提出的合理索求应当完全派生于按地貌特征提出的合理索求”,其实质就是针对断续线及其相关依据。
2014年12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否定中国断续线及其依据的报告《海洋界限:中国的南海主张》,指出中国的权利声索无视海洋法。
该报告表明,美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明确宣称,要以自己对海洋法的理解为中国的南海政策确定标准。
“拉森”号事件以及“南海仲裁案”裁决期间,美国以实际举措践行其南海政策。
2020年7月蓬佩奥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是美国近十年来一直执行的南海政策的继续,最明确的特点就是立场更加明确,在支持菲律宾等国的南海立场上不再遮遮掩掩。
(二)美国此轮南海攻势是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的又一次运用,其近期根本目的在于从中国获得更多的经贸妥协美国这次的南海政策调整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其实质是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的又一次运用。
这轮南海攻势就政策源头,可追溯至前述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战略研究报告》,具体的政策起点则是2020年5月26日美国白宫发布的《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方针》。
在中美竞争关系急剧紧张背景下,加之2019年来中国与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南海摩擦不断,美国力图通过战略上打“新冷战”,战术上以“南海热战”讹诈,迫使中国单方面坚持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并尽快做出更大让步。
蓬佩奥等并非不明白,一场有限海上冲突始终面临目标与手段不匹配的难题,还得面临中国高涨的民族主义,最终得不偿失。
美国现政府兵行险着的直接目的,一方面是期待通过非理性模式打乱中国阵脚,从而收获中国现实的经贸妥协,另一方面是期望通过切实可信的执政业绩扭转特朗普连任总统选情民调大降的趋势。
(三)美国南海攻势的长远目标是力图离间中国与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关系,打乱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节奏“南海仲裁案”裁决以来,中国与菲律宾迅速恢复良好关系,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展顺利。
2019年东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抗疫期间中国与东盟关系进一步密切,中国和菲律宾等的良好关系虽然有南海争端的干扰,但依然能够维系。
这对于在中美南海博弈格局中处于守势地位的美国不利。
任由上述趋势发展,则美国的确会被和平逼出南海。
2019年以来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南海摩擦有所增加,菲律宾等国对中国的不满反弹。
美国此时明确支持菲律宾等国,不仅打出“法律牌”,还接着打出“意识形态牌”。
美国力图以法律和意识形态划线,将包括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在内的东盟国家拉到自己这一边和中国长期对抗,其根本目的就是破坏中国和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当前趋于稳定的关系,增加“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困难,从而为中国周边环境和中长期发展制造障碍。
(四)美国南海攻势有迫使中国陷入军备竞赛陷阱、使东南亚怀有中国企图对其实行强权政治的疑虑,以己之长击中国之短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裁决是两强对峙发展为美弱中强的转折点,当时中美在南海的军事演习举措表明: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更愿意在维护南海权益问题上意志更坚决。
已经选择和中国缓和关系的菲律宾,与难以从美国那里得到更多支持、在经济发展方面更加依赖中国的越南此后更倾向于争取中国的经济支持,在南海争端上力求通过“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维护现状。
此后,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实现了对南海局势的引领。
而美国同期在东南亚的经济影响持续大幅下降,维持其南海存在的唯一手段就是花样翻新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
美国意识到自身经济影响力短时期难以与中国匹敌,因而将武力手段发挥到极致,意在迫使中国为维持其南海引领地位而不得不和美国大搞军备竞赛。
中国军事实力本来就远超越南等国。
一旦中国在南海进行匹敌美国印太舰队实力的军备竞赛,美国会很容易利用其控制的国际媒体给中国戴上“针对东南亚的军事强权”的帽子。
结果,中国有同时陷入军备竞赛和被东南亚敌视的险境,中国花费巨大投资与心血建立起来的南海引领地位将有坍塌的风险。
二、关于“南海热战”的可能性分析在美国的南海攻势中,“南海热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南海热战”作为其实现政策目标的话题炒作手段,其目的并非一定要在南海同中国进行一场规模可控的武力冲突,而是希望从中国的应对失当中收获来自中国的经贸妥协以及更重要的战略目标——使得中国在南海长时期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从而恶化中国经济稳定与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
(一)武力袭击中国军队驻守岛礁的可能性美国是二战以来一直雄踞世界第一的军事大国,其军事作战特点向来是公开明确,很少突然袭击。
自美西战争以来,美国还没有主动挑起大国战争的先例。
如果美国上下一致认定中国是美国当下视之为可与拉登恐怖主义分子那样急迫的、需要立刻予以打击的敌对力量,只袭击军事、政治意义极为有限的解放军士兵驻守的岛礁,显然犯了战争手段与战争目标严重不一致的错误。
而且,袭击这些多年以来由中国军队驻守的岛礁明确挑战联合国关于领土主权的相关原则,是明确无误的侵略战争行为,必然招致中国空前规模的报复,世界大战将可能因此而起。
这不是蓬佩奥之流愿意看到的、可以控制的。
那么,根据这个并不存在的假设推演的后果表明,该可能性为零。
(二)武力轰炸无人驻守岛礁的可能性黄岩岛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轰炸目标。
2012年中国恢复对黄岩岛的控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该岛礁无人驻守。
迄今为止,黄岩岛依然无人驻守。
美国对一个无人驻守的黄岩岛展开轰炸,其物理后果就是将其由岛礁变成暗礁。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规定,人为力量改变的岛礁只能享有其作为自然状态的法律权利。
美国的轰炸无损黄岩岛的法律权利,但该行为比“拉森”号事件更触犯中国的尊严。
中国的回应无外乎是更强烈的反美民族主义,或者击落执行轰炸任务的美机。
这种激怒中国的做法,并不比关闭又一个中国的领事馆更经济合理,虽然会引发国际舆论对其违反国际法的批评且连带也损害了菲律宾的权益,但由于突出了美国对华战略对抗的武力威慑优势,有迫使中国与之展开军备竞赛的战略考虑,因此有一定的可能性。
(三)摧毁美济礁等改善性岛礁的可能性中国南海维权以来最为耀眼的成绩就是美济礁、渚碧礁和永暑礁等的建设工程。
这三个岛礁现在具备的军民两用能力,在美国看来是根本上扭转了对中国不利的南海实力分布。
这三个岛礁属于美国蓬佩奥讲话明确反对的断续线内容,在菲律宾一直坚持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内容之中,和越南坚决反对的万安滩油气勘探联系紧密。
南海岛礁建设被十九大报告列为国内建设的突出成就,对其进行的摧毁性打击固然有包括“南海仲裁案”在内的各种所谓“支持”,但由此必然引发的中国空前规模的反击却不可能不让美国决策层非常谨慎。
美国不在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裁决当时开展军事行动,而在四年后自身备受新冠疫情打击的不利情况下轻启大国战端,于理不合;而且不可能全身而退,相反可能直接导致中美大战。
这种做法固然符合美国军事作战特点,但却犯了“大国战略对抗在核时代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性错误。
因此,这种方式没有可能性。
(四)“南海热战”的目标指向是破坏包括中国东南沿海在内的南海和平稳定环境,使中国发展后继无力与“南海热战”相伴随的是美国印太舰队在南海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军事演练。
2020年7月以来,美国双航母编队在南海、印度洋进行了多场针对性极强的军事演习,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也加入其中。
与此同时,中国海军也在南海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
与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前后美中军事演习错开时间、强化沟通交流根本不同,两国这次实力展示是在同一片海域、同一时间,而且彼此均是态度强硬,完全不再顾忌对方以及南海局势。
美国明确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支持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的南海立场。
同年7月28日,美国与澳大利亚达成《2020年美澳部长级磋商联合声明》,声称两国合作将围绕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安全、双边防务、区域协调和南海等问题展开。
同时,美国强化了各类侦察机在南海活动的密度。
在中国做出合理正当防卫的情况下,中美南海大规模武力对峙被大肆渲染。
如果这种武力冲突风险极高的对峙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即使没有武力冲突,也足以迅速恶化中国及南海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和平稳定环境,使得后者发展无以为继。
事实上,与“新冷战”性质极强的《共产主义中国和自由世界的未来》的讲话相联系,一幅关于“新冷战”的地缘政治地图很容易被联想起来——“新冷战”的帷幕已经从南海沿南向北(日本)、沿北向西(印度)缓缓拉起。
蓬佩奥之流正力图使得该地图成为现实,他们已经朝该方向塑造南海局势。
鉴于越南等国的回应非常谨慎,美国将进一步强化在南海的外交和军事攻势,中美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不断加大。
另外,美国自导自演的、受美国掌控的“南海热战”依然有可能性。
但这样一场“南海热战”至少要满足如下条件:(1)相较于美国印太舰队实力,中国在南海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不堪一击;(2)中国对东盟外交彻底失败,东盟已经做好与中国经济脱钩的相关准备;(3)中国内政混乱,维权斗争意志动摇;(4)美国内各政治力量就近期使用武力遏制中国达成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