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无偿献血的知识

合集下载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一、为什么要实行无偿献血生命离不开血液,输血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特殊医疗措施。

在目前人造血液尚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之时,临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体捐献。

过去,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他们为了卖更多钱,往往弄虚作假,隐瞒病史,甚至冒名顶替,重复多次卖血,严重影响了血液质量和供血者的自身健康,有的患者通过输血还染上了疾病,造成了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无偿献血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随着《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采供血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相继实施,规范了采供血各项工作,采供血耗材全部为一次性使用,确保一人一具,血站对采集的每一份血液标本都要由两名检验工作人员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试剂进行艾滋、乙肝、梅毒、丙肝、及转氨酶等国家规定项目检测,全部合格方可用于临床,因此只有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坚决制止买血卖血行为,才能保证医疗用血的质量,才能遏制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的艾滋病、肝炎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愿、无报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从本世纪30年代建议和提倡的。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从过去的有偿献血,逐步向无偿献血过渡,最终实现了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友爱的坚强纽带,是现代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友爱的坚强纽带,是现代人生活的新时尚,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互救互助的方式,你今天献血救助他人,以后一旦自己或亲属得病之时,又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和人道友爱的精神。

二、为什么一次献血400毫升更有益? 对献血者来说,一次献血200ml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触及到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而每次献血400ml,能够触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脏器内的血液参加到循环中去,刺激新鲜血液再生,有利于降低血液稠度,能有效地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无偿献血知识电子版

无偿献血知识电子版

无偿献血知识什么叫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推行无偿献血的意义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

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依靠健康人爱心提供。

只有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等疾病的危害。

倡导无偿献血是拯救生命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无偿献血安全可靠无偿献血是绝对安全的,其主要理由:①从血站的性质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

②从采血环境来看,每天采血结束后,工作人员都必须对献血屋及采血车等采血工作间进行清洁卫生及消毒处理工作,以确保第二天采血环境的卫生安全。

③从采血耗材方面看,血站采供血过程所用的一切耗材,都是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备“三证”齐全的的企业所提供的一次性耗材,并且必须经过政府招标采购中心集中统一招标采购。

使用过的一次性耗材,血站是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理》有关规定,移交给当地政府部门指定的专业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来销毁处理,绝不重复使用。

④从人员素质方面看,血站从业人员在上岗前都必须经过专业的岗位培训,取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

由此可见,请您不必顾虑,尽管放心奉献您的爱心!无偿献血无碍身体健康大量的科学研究及全世界每年上亿人次的无偿献血事实足以证明,健康人适量献血是绝对不会有损健康的。

可以设想,全世界每年上亿人次献血,治愈了大量伤病患者,如果救治患者是以这些献血者的健康为代价,输血技术还有存在的意义吗?血液是有生命的物质,各种血液有其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

献血后,反而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液的新陈代谢,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国外科学家发现,特别是人到中年,最宜定期适量参加献血,能够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无偿献血知识讲座

无偿献血知识讲座

无偿献血知识讲座一、介绍1.1 无偿献血的重要性1.2 献血的历史背景1.3 献血对社会的意义二、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2.1 献血的定义2.2 献血者的条件2.3 献血的程序2.3.1 报名登记2.3.2 健康评估2.3.3 献血2.3.4 休息恢复三、献血前的准备3.1 饮食注意事项3.2 饮水建议3.3 心理准备四、献血的好处4.1 无偿献血的健康益处4.2 献血对社会的帮助4.3 献血的心理满足感五、献血后的注意事项5.1 饮食和饮水5.2 休息和活动5.3 献血后的常见反应六、献血的常见问题解答6.1 献血的年龄限制6.2 献血的间隔时间6.3 哪些人不能献血6.4 献血对身体的影响七、鼓励和宣传无偿献血的措施7.1 政府的支持和倡导7.2 献血宣传活动的组织7.3 社会媒体的推广八、献血的未来发展8.1 献血技术的改进8.2 献血制度的完善8.3 科学研究的进展以上是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知识讲座的基本框架,可以根据需要展开分述不同部分的内容。

通过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基本知识、献血前的准备、献血的好处以及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可以让听众对无偿献血有更全面、详细、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解答一些常见问题和介绍鼓励宣传无偿献血的措施,可以激发听众的献血意愿,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最后,还可以展望献血的未来发展,引起听众对无偿献血事业的关注和重视。

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通过讲座的方式来宣传和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为社会健康和公共福祉做出贡献。

无偿献血PPT课件

无偿献血PPT课件

注意事项
“献血请您出示有效证件”
**核对身份,防止冒名顶替 *电脑查询献血记录 *防止采集有安全隐患的血液 *从源头保证血液质量 *希望爱心人士大力支持
再次提醒:参加无偿献血时,请您出示证明!
血液返还政策
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先在医院进行缴费,出院后凭手续到血站报销上述费用 。
规定:本人献血五年内三 倍血量报销。 直系亲属等量报销,直系 亲属包括双方父母、配偶 子女。
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系统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 统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
*人的血液总共有多少?*
一个成年人正常总血量约占8%,如50 公斤体重的人,约有4000毫升的血液。
血液生理知识
什么是稀有血型?
*献血到底对身体有害吗?*
一次献血量200-400毫升,只占全身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 的血液马上会补充到循环系统中,不会减少血循环容量,造血器官 很快制造血细胞,很快恢复到原来水平,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小 时就会补上,献血不会“伤元气”。
献血前注意事项
1、切勿紧张,听从医务人员安排; 2、献血过程如果感觉不适,应告知 采血护士或者医生; 3、防止连锁反应
献血前注意事项
1、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 全愈合,至少在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 2、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 业、高温作业等。 3、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 品、奶制品、鱼和肉蛋等,但不要进食过量。
血液功能
红细胞:携带氧的“运输兵”平均寿命为120天 血小板:凝血的“功臣”平均寿命约为7-9天
血液生理知识
什么是血型?
血型是人类血液型别的一种标志。人与人之间的 血型并无完全相同。

无偿献血小知识

无偿献血小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一、无偿献血科普知识一、何为自愿无偿献血者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而不收任何报酬的人,称为自愿无偿献血者。

血液一直被视为活力与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

外伤性失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和施行大型手术都离不开输血治疗。

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制造出人造血液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采自健康人体。

献血是以利他主义为基础,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体现。

二、献血有什么好处对于献血,很多人存在错误观念,认为献血会伤元气,然而实事并非如此。

医学研究发现,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

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一个人1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到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

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定期适量献血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正是给自己了一个“除旧迎新”的机会。

三、健康适龄者坚持科学、适量献血好处有:·其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使之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生成新的血细胞,增强免疫力,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脑血流量也随之提高,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能降低血铁含量,减少附在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形成,降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无偿献血的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无偿献血的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无偿献血的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无偿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通过献血可以救助他人的生命,而且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公益事业。

在进行无偿献血之前,需要了解清楚献血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献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无偿献血的整个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献血流程、献血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及无偿献血的意义、社会影响和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进大家对无偿献血的了解和认识,进而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无偿献血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无偿献血的准备工作、献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以及献血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在结论部分,我们会讨论无偿献血的意义,献血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提出鼓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的建议。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无偿献血的流程及其重要性,同时也能为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提供一些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介绍无偿献血的流程,让读者了解如何参与无偿献血以及献血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详细的介绍献血的准备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献血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引导更多人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增加献血的意识和行为,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让读者了解献血的意义和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进一步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正文2.1 无偿献血的准备工作:无偿献血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有益的公益活动,但在参与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献血者需要确保自己身体健康,不受感染或患有传染病。

因此,在前往献血点之前,最好提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饮酒、熬夜等不良行为。

其次,献血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在献血前的几天内,应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避免低血糖或脱水等情况发生。

简述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

简述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

简述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一、前言无偿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它能够挽救生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在参与无偿献血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确保自己和受血者的安全。

二、献血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自己是否符合献血条件在前往献血点之前,我们需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献血条件。

通常来说,成年人、身体健康、体重在50公斤以上、没有患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等都可以进行无偿献血。

但是,在具体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向医生咨询。

2.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在参与无偿献血之前,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避免饱食或过度饥饿、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含酒精饮料等会影响身体状态的物品。

3. 准备好相关证件在参与无偿献血之前,我们还需要准备好相关证件。

例如:身份证、居住证明等。

三、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1. 献血前的问诊在献血前,我们需要接受医生的问诊。

医生会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过去是否有过输血史等相关问题。

我们需要如实回答医生的问题,确保自己和受血者的安全。

2. 献血时的卫生在进行无偿献血时,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如:勤洗手、避免咳嗽和打喷嚏等。

3. 献血后的休息在完成无偿献血之后,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

通常来说,我们需要在献完血之后休息15-30分钟左右,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食刺激等。

4. 注意饮食在参与无偿献血之后,我们还需要注意饮食。

通常来说,我们需要多喝水、多吃富含铁质和蛋白质的食物等。

5. 监测身体状态在参与无偿献血之后,我们还需要监测自己的身体状态。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四、总结无偿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但是我们在参与这项事业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通过遵守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确保自己和受血者的安全,为社会做出贡献。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2024年)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2024年)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
一、捐献年龄条件:
无偿献血: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O
造血干细胞捐献:年龄18至45周岁,符合无偿献血条件。

二、献血前注意事项:
1、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要饮酒,不要吃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应吃一些清淡食物;
2、献血前保证充足的睡眠;
3、女同志在月经期及前后三天暂不能献血;
4、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献血间隔时间:①接种1针的疫苗,献血间隔4周;②接种2针的疫苗,接种后48小时后即可参与献血;③接种3针的疫苗,每针接种后14天可以参与献血。

三、献血后注意事项:
1、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
2、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
3、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

四、市区固定献血点与联系电话:
献血咨询电话:X
造血干细胞捐献咨询电话:X。

献血知识及注意事项

献血知识及注意事项

献血知识及注意事项一、献血主要要求1、年龄: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

2、体重:男≥50kg,女≥45kg。

3、献血间隔: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献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

4、血压、脉搏、体温等及一般健康状况符合献血要求。

5、献血前血液检测符合要求。

6、献血者须持身份证,经体检合格后进行献血。

二、无偿献血主要流程1、征询体检。

2、快速检测。

3、采集血液。

4、采后休息。

三、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献血前:1、献血前两餐,要清淡饮食,不要吃油腻食物,也不要过量饮酒,以防影响血液质量。

但献血前也不要空腹及过量饮水,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低血糖反应。

2、要保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不要熬夜。

3、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4、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减少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献血中:全身放松,不要过于紧张,出现不适感觉要及时告诉采血人员。

献血后:1、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

2、按压针眼10分钟,24小时不要沾水、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无需大补,多饮水。

要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3、有时在针眼周围有些青紧现象,这是因为有少量血液流到血管外的缘故,过几天会消退。

必要时48小时内冷敷,然后热敷。

四、献血过程、血液质量是否安全?血站采集血液严格遵守《献血法》等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

采血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所用采血器材为一次性密闭无菌专业器材。

除对献血者进行规定体格检查外,血液要按规定严格进行血型、血比重、ALT、乙肝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梅毒等初检复检2遍检验项目,血液制备过程密闭无菌。

五、血费报销规定血费报销政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献血公民本人临床用血时,按献血量三倍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献血公民献血量达1000毫升的,终身享受免费用血;献血公民的配偶及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按献血量等量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关于无偿献血的小知识

关于无偿献血的小知识

关于无偿献血的小知识1、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八。

体重五十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2、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

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

4、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1921年把ABO血型系统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AB、O四种血型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开始实施时间是1998年10月1日。

6、《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

“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10、“世界献血者日”是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确定的。

11、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功能:(1)运输功能,把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2)保持身体酸碱度相对恒定;(3)调节体温;(4)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袭。

12、血浆约占全血的55%。

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13、人体制造血液需要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物质,蛋白质是制造血液的主要原料,而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促使血细胞发育成熟。

这些原料,在正常人体中并不缺乏,只要正常饮食,都可以保障正常供给。

世界献血日无偿献血基本知识介绍PPT

世界献血日无偿献血基本知识介绍PPT

血型及分类
一般来说,全球O型血者最多, A和B型血的人群比例基本相近 ,AB型血者比例较少,但各类 血型的人群比例会因为各地种
族、地域不同而有别。
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
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抗原时即为Rh阳性,用Rh(+)表示 ,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即所谓的熊猫血]型表示。汉 族人Rh(-)所占人数的比例极少,仅0.3%,属稀有血型。 血液只能同型输注! 假如Rh(-)者生病或手术需要输血时,一定要将Rh(-)血型的情况告知医 生,以便医生及早和献血办公室联系,组织所需要的Rh(-)血源。
无偿献血常见“误区”
(三)其他几个常见的“误区”
经常献血在生理上绝不会上瘾,它既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与上瘾物质“尼古丁”、“吗啡”根本不沾边。献血后 不会使机体以不正常速度再生血液,更不可能因血液产生过多,迫使献血者不停献血。 献血只是血液的暂时少量减少,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影响人体 血液的再生功能。而贫血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病的人在献 血查体时,就会被检查出来,这类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
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
哪些人需要延迟参加献血
妇女经期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未满六个月。 感冒、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周。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份者。 半月内拔牙或小手术者。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哪些人需要延迟参加献血
有吸食毒品、同性恋、多个性伙伴的经历;患艾滋病及感染艾滋病病毒 ;曾患梅毒、淋病或其它性传染病;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
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
01 献血前
02 献血中
03 献血后
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
精神过度紧张
01 对于精神紧张者,除宣传献血常识外,在采血 过程中多与其聊天,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无偿献血小常识

无偿献血小常识

【无偿献血小常识】1、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八。

体重五十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2、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

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

4、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1921年把ABO血型系统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AB、O四种血型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开始实施时间是1998年10月1日。

6、《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公民要达到45公斤。

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

“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10、“世界献血者日”是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确定的。

11、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功能:(1)运输功能,把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2)保持身体酸碱度相对恒定;(3)调节体温;(4)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袭。

12、血浆约占全血的55%。

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13、人体制造血液需要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物质,蛋白质是制造血液的主要原料,而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促使血细胞发育成熟。

这些原料,在正常人体中并不缺乏,只要正常饮食,都可以保障正常供给。

无偿献血知识宣传

无偿献血知识宣传

无偿献血知识宣传1、为什么提倡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方向。

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患者解除病痛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

近半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实现了无偿献血。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目前全国各地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加,已初步形成一种社会风尚。

无偿献血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

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清楚有偿献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2、参加无偿献血需携带哪些证件?献血者需持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军(警)官证、士兵证、驾驶证)等有效证件到献血屋填表登记。

经过医生进行献血前健康咨询、体检和采血化验,凡达到献血标准的即可参加献血。

3、献血的基本条件年龄: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体重:男≥50kg,女≥45kg。

4、无偿献血流程①咨询登记;②体检;③化验;④献血;⑤休息;⑥领取献血证。

5、献血前应做哪些准备?①了解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②献血前不要服药。

如服用阿司匹林在五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

③食物应少脂肪。

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习惯进餐,但以低值为宜。

④不饮酒。

⑤睡眠充足,不宜做剧烈运动。

⑥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暂不能参加献血。

6、献血后要注意什么?①献血后请在现场休息10-15分钟,并以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压迫针眼处5-10分钟使其充分止血。

②当天可以多饮水,适当补充水分。

③请在4小时后在去掉针眼处的创可贴。

无偿用血的条件和标准

无偿用血的条件和标准

无偿用血的条件和标准
一。

无偿用血,这可是个关乎生命与爱心的大事儿!要想无偿用血,得先明白一些条件和标准。

1.1 得是献血者本人。

您要是积极参与过无偿献血,那在您需要用血的时候,就能享受无偿用血的待遇啦。

这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付出的爱心,关键时刻能帮到自己。

1.2 献血者的直系亲属也能沾光。

比如说父母、子女、配偶,他们在特定情况下用血,也能按照规定无偿使用。

这就是一家人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二。

2.1 献血量也是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您献的血越多,能享受的无偿用血额度也就越高。

这就好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得多,回报也就丰厚。

2.2 不同地区可能还有些细微的差别。

有的地方规定,在一定时间内献血达到多少次,或者献血量累计达到多少,就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无偿用血待遇。

这得看当地的具体政策,所以献血之前,咱得把这些弄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2.3 还有啊,用血的用途也得合理合法。

要是因为违法乱纪受了伤要用血,那可不能无偿。

毕竟,爱心可不能被滥用,咱得用在正道上。

三。

3.1 无偿用血可不是随便说说,这背后是无数爱心人士的付出和奉献。

大家的热血汇聚在一起,才让这个机制能够运转,让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3.2 所以啊,大家都应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别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没关系,“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一起,用热血传递温暖,用爱心点亮生命!。

无偿献血的知识

无偿献血的知识

无偿献血的知识
无偿献血是指个人在不接受任何物质回报的情况下,自愿捐献自己的血液用于治疗或拯救他人的生命。

无偿献血是一种志愿行为,旨在提高医疗救治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

无偿献血可以帮助缓解血液短缺的问题,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献血可以促进自身代谢,保持身体健康。

不过,献血也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献血前需要进行体检,确保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无害。

献血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登记、体检、采血和休息。

献血者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和填写相关信息,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体温等指标。

采血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卫生措施,确保血液安全无害,并由专业人员进行采集。

采血后,献血者需要进行休息和观察,确保身体恢复正常。

献血者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免费体检、减免医疗费用等。

同时,献血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心和公益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无偿献血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业,可以帮助缓解血液短缺问题,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献血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同时也需要注意献血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

献血不仅有利于个人健康,更是一种积极的社会
行为。

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手册

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手册

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手册第一章,献血前的准备工作。

1.1 了解献血的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首先需要了解献血的基本知识。

献血是指将自己的血液无偿捐献给需要输血的患者,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献血可以救死扶伤,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1.2 确定献血资格。

在献血前,需要确定自己是否符合献血的资格。

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可以献血,年龄在18-55岁之间,体重在50公斤以上,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和重大疾病史,女性不处于生理期或怀孕期间。

1.3 注意事项。

在献血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比如,献血前一天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饮酒和熬夜;献血当天要吃好早餐,避免空腹献血;献血后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保持充足的休息。

第二章,献血流程。

2.1 登记。

到达献血点后,需要进行登记。

志愿者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填写相关表格,并接受献血前的身体检查。

2.2 抽血。

完成登记后,志愿者将进行抽血。

抽血过程通常持续10-15分钟,抽取的血液量为200-400毫升。

2.3 休息。

完成献血后,志愿者需要在献血点休息15-30分钟。

在这段时间内,可以饮用热茶或热饮,以帮助身体恢复。

第三章,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3.1 补充营养。

献血后,需要及时补充营养,以帮助身体恢复。

可以多吃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

3.2 注意伤口护理。

献血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

避免用力揉搓献血部位,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3.3 注意身体状况。

献血后,需要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第四章,献血后的感受与收获。

4.1 无私奉献的感受。

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你将会感受到无私奉献的快乐和成就感。

你的爱心和行动将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给他们带来新生。

4.2 个人成长与收获。

通过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你将得到成长和收获。

你将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和奉献,培养出一颗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心。

4.3 社会责任与担当。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无偿献血科普知识
献血是指将自己的血液捐赠给需要的人或机构。

无偿献血是指无偿捐赠自己的血液,这种行为既是一种爱心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在献血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在献血前,需要先进行一些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血红蛋白等指标。

如果符合献血条件,还需要填写一份问卷调查表,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况。

献血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无偿献血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小的。

在献血后,身体会自行恢复,通常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不过,献血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适当补充营养。

献血有哪些好处
献血除了能够帮助需要输血的人,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

献血可以刺激造血功能,有助于身体调整。

献血还能够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哪些人不能献血
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献血。

例如,孕妇、乳母、月经期间的女性、感冒、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的人都不能献血。

如果有疾病史或曾经接受过某些药物治疗,也可能会被认为不适合献血。

总之,无偿献血是一种爱心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在献血前,需要做好身体检查,填写问卷,献血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适当补充营养。

献血有助于调整身体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但是,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献血,需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

无偿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导言:无偿献血是一种仁爱行为,通过无偿献血,可以帮助病人获得安全、可靠的血液,挽救许多病患的生命。

了解无偿献血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液数量的重要性和血液传播的相关风险,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介绍无偿献血相关的知识,包括献血的意义、献血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一、无偿献血的意义无偿献血指的是没有任何物质回报的将自己的血液捐献给他人,主要用于救治疾病、手术、意外事故等。

无偿献血的意义十分重大:1. 挽救生命:无偿献血能够提供血液支持,及时救治许多危重病患,挽救生命;2. 改善生活质量:许多疾病和手术都需要血液支持,无偿献血可以保证病患得到安全、可靠的血液,帮助他们恢复健康;3.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爱心行为,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一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献血的条件虽然无偿献血是一项慈善行为,但是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1. 年龄限制:通常,无偿献血的年龄要求在18-55岁之间,过了55岁不再接受无偿献血;2. 健康状况:无偿献血者需要身体健康,无严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3. 体重限制:无偿献血者需要达到一定的体重要求,通常要求体重在50公斤以上;4. 生育状况:女性无偿献血者不能在生育后的一年内献血。

同时,怀孕、哺乳期和经期也是不能献血的;5. 疫苗接种:无偿献血者需要在疫苗注射后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才能献血。

三、无偿献血的注意事项无偿献血虽然是积极的行为,但是与之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样重要:1. 提前做好准备:献血前一天或当天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喝酒、熬夜等;2. 进食注意:献血当天,空腹状态或者进食不减少的情况下不宜进行献血,同时避免进食高脂肪食物;3. 饮水要足够:献血前后需要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利于血液流畅;4. 完善的献血流程:无偿献血者需要按照医嘱补全相关信息,确保献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5. 献血后的休息:献完血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并有必要的补充营养,以保证身体恢复和健康。

无偿献血所要知道哪些注意事项

无偿献血所要知道哪些注意事项

无偿献血所要知道哪些注意事项陈和银(宜宾市中心血站;四川宜宾644000)无偿献血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其以拯救他人生命为目的,无偿将血液奉献给社会。

无偿献血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是救死扶伤和无私奉献的崇高行为,是解除病痛和抢救生命爱心奉献的体现,是无法用金钱来称量的。

大半个世纪以来,WHO(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不断的向世界呼吁“医用血采用无偿化”原则。

2004年6月14日是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6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人人享有安全血液”是今年世界献血日的主题,是为了进一步宣传和强调血液安全及公平可及性的重要性,让高质量的安全血液及时送达血液的需要者。

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进行献血,在进行献血前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在献血时,还有一部分人不了解无偿献血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无偿献血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吗?在哪些情况下不能献血?无偿献血后多久能够恢复?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无偿献血者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吧! 1.无偿献血者要知道的注意事项众所周知,成年人的体内血液的问题大致占到体重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一个体重在40公斤的成年人,血液量能够达到4300~4900mL,所以说,单次的无偿献血是不分对身体产生危害的。

1.1无偿献血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为18-55周岁(对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对无偿献血者的体重也有规定,男性的体重在50Kg以上,而女性的体重在45Kg以上,体重合格的献血者体内大约有4升的血液。

1.2无偿献血的类型、地点和体积无偿献血的类型主要有捐献全血(间隔时间不少于六个月)和成分血(主要是单采血小板),间隔期不少于2周,一年不少大于24次,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但是各献血点采血时间可能稍有差异。

捐献全血在全国的任何采血点均可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疾病预防》
《第三节:无偿献血的知识》教案【新知识点】
1.什么是无偿献血。

2.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3.哪些情况暂不宜参加无偿献血。

【重点难点】
无偿献血注意事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安排】
1.引入新课
教师可从一些无偿献血的宣传画片(附后),通过一些急救故事,开始引入本节内容。

2.教学实施
此节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首先通过血液成分等生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理清一些关于无偿献血的误会,树立正确的观念,随之产生恰当的行为。

教师注意讲清楚无偿献血和用血付费之间的关系。

其他内容大致了解即可。

3.作业设计
开放式讨论:“你会去献血吗?”“你会有什么顾虑?”
布置“思考与讨论题4”,要求学生复习课本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就是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垂危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

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

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

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约占全血的55%。

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8%。

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
命约为120天。

正常人的血液是可以再生的。

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人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

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我国于1 997年颁布了《献血法》,其中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关于这一条正确的理解是;(1)公民必须达到18周岁才能参加献血;(2)55周岁以上也可以献血,但必须符合献血的健康条件。

另外,该法对献血者还做了一些具体要求,比如男性献血者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要达到45公斤。

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

同时,《献血法)}还提倡有些人要做无偿献血的表率,他们是——在校大学生、公务员、军人。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方面是要保证病人能得到健康安全的血液,另一方面是要严格地规范采供血单位的行为,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另外,国家对献血中用于采集血液的有关材料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血站的有关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其中接触人体或血液的针头、血袋等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只能一次性使用,用后集中销毁。

所以说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

关于为什么提倡无偿献血而用血时需要付费,原因是这样的。

《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不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待遇的直系亲属,因病需要用血时,可以享受全部或部分免费用血。

无偿献血并不代表血液没有成本,采集、储存、检测和分离都需要费用,其中7项检测(血型,血色素,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HCV,梅毒,艾滋病HIV抗体)就需不少钱,而且血袋等也不是免费的,如果机采,单一次性耗村就600~700元。

这些相关费用都需要由患者承担,也就是说血液本身免费供应,但采集费用还不能免除。

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实行外科手术的伤员,需要靠输血来补充血液和救治。

由于目前血液还不能用人工制造或是其他的物质所代替,只有靠广大健康的、适龄的公民献血来获取,所以,无偿献血就意味着帮助了需要血液的病人。

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前,我国的临床医疗、战备、备灾储备用血,一直依靠少数人卖血来获取,因为利益的驱使,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得不到保障。

而无偿献血的人是健康人,半年以上才献血一次。

通过无偿献血还会激发人们奉献爱心的自豪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方向。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无偿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患者解除痛苦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实行了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使受血者得到安全的保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危险。

有科学研究表明,无偿献血行为除了对病人和社会的重大意义外,也有益于献血者本人的身体健康。

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健康人定期献血有益健康,可以增强身体的造血机能,还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几率。

1.可预防、缓解高阁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私稠度
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1~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0.043%,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1/2。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

《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

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

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5.可延年益寿
国外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三、无偿献血注意事项
公民献血前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血液的质量,应注意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一天应该食用低脂肪的食物。

2.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

3.充足睡眠,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

4.献血后正常工作,注意休息。

5.献血后一般不必特别增加营养,适当吃些瘦肉、蛋、奶、猪肝、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以及新鲜蔬菜。

下列情况暂不宜参加无偿献血:
1.妇女月经期或妊娠期;流产后未满6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1年者。

2.5天内口服阿斯匹林药物。

3.1周内曾患感冒、急性胃肠炎、急性泌尿道感染。

4.2周内拔牙或小手术、曾患广泛性炎症。

5.4周内接受风疹、狂犬病疫苗。

6.3个月内曾患肺炎、曾做过阑尾切除、沈修补、扁桃体手术。

7.6个月内曾患痢疾、做过大手术。

8.1年内小面积文身、曾患伤寒、甲肝、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免疫。

9.3年内曾患疟疾。

10.5年内输注全血或成分血。

11.做过良、肾、脾、、肺等器官切除手术。

12.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可以献血。

(1)贫血;(2)白血病;(3)血吸虫病;(4)结核病;(5)艾滋病;(6)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无偿献血?为什么要无偿献血?
2.无偿献血对献血者本人有什么好处?
3.不宜参加无偿献血的情况有哪些?
4.你献过血吗?知不知道献血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公民献血前后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血液的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列问题:
(1)献血前一天应该食用低脂肪的食物;(2)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
(3)充足睡眠,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

(4)献血后正常工作,注意休息;
(5)献血后一般不必特别增加营养,适当吃些瘦肉、蛋、奶、猪肝、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以及新鲜蔬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