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超媒体结构的语言学机制
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第三版简答题知识点汇总
![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第三版简答题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1e2a4d427d3240c8547ef4c.png)
简答题1.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美国发展的新⼀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的军事系统。
遥感(Remote Sensing ,RS)不接触物体本⾝,⽤传感器收集⽬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标物,揭⽰其⼏何、物理特性和相互联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定的格式输⼊、存储、检索、显⽰和综合分析应⽤的技术系统。
其中GPS⽤于实时、快速地提供⽬标的空间位置,RS⽤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何、物理信息和各种变化,GIS是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和应⽤平台。
应⽤:在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中进⾏相应的测绘⼯作,制成各种地图和建⽴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供规划、设计、施⼯、管理和决策使⽤。
在国防建设和现代战争中,可持续、实时地提供战场环境,为作战指挥和武器的定位与制导提供测绘保障。
在科学研究中是测定地球动态变化,研究地壳运动及其机制的重要⼿段,同时还可⽤于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环境变化、资源勘探、灾害预测和防治等。
2.⼤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1)建⽴和维护⾼精度全球和区域性⼤地测量系统与⼤地测量参考框架;(2)获取空间点位置的静态和动态信息;(3)测定和研究地球形状⼤⼩、地球外部重⼒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4)测定和研究全球和区域性地球动⼒学现象,包括地球⾃转与极移、地球潮汐、板块运动与地壳形变以及其他全球变化;(5)研究地球表⾯观测量向椭球⾯和平⾯的投影变换及相关的⼤地测量计算问题;(6)研究新型的⼤地测量仪器和⼤地测量⽅法;(7)研究空间⼤地测量理论和⽅法;(8)研究⽉球和⾏星⼤地测量理论和⽅法,研究⽉球或⾏星探测器定位、定轨和导航技术,构建⽉球或⾏星坐标参考系统和框架,探测⽉球和⾏星重⼒场。
7_超媒体与GIS集成解析
![7_超媒体与GIS集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68994fb84ae45c3b358c9a.png)
7.1.3 超媒体的发展趋势
超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将使智 能超媒体得到产生和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超媒体 被引入网络应用中,这使得应用领域进一步 扩大; 超媒体系统的开放性要求体现在不同超媒体 系统之间共享与合作的需要上; 要实现开放性的超媒体系统,关键是要实现 标准化。
2018/10/14 6
7.1.1 超文本与超媒体
超文本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收集、存储和浏览 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间关系的 技术。 如果它能支持基于时间变化的信息,如图形、 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则称为超 媒体。 超文本和超媒体只是研究对象不同,所以一 般并不区别它们。
2018/10/14 7
2018/10/14 17
链
组织链用于结点的组织。 推理链用于智能超文本/超媒体中,这种链是 实时建立的,是一种虚链或动态链。 另外还有自动链接和类型链等。
自动链接是超文本/超媒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允许系统自动地把当前结点与相似主题或满足某 些条件的其他结点链接在一起。它可以对超文本/超 媒体进行基于内容的检索,检索时输入某些主题、特 征或条件,超文本/超媒体能将满足该主题、特征或 条件的结点自动链接起来,提交用户浏览。
2018/10/14
32
5,呈现说明 呈现说明:存储层和运行层之间的接口。 其中包含了元素以何种形式被呈现给用户的 有关信息。
2018/10/14
33
Dexter模型的突出贡献
支持多元链,从而使链接变得更加灵活; 支持复合元素,为复杂结构描述提供了灵活和 多样的方式; 使用锚实现了域到域的链接。
10
7.1.2 超媒体的组成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ppt版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ppt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27459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c.png)
两种类型都要求资源管理器进行协调,以满足端到端的同步要求。
为了满足这种多媒体信息表现时的严格的同步要求,必须对多媒体发送、恢复、处 理和表现进行实时调度。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第 五 章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
在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上,如果采用多媒体数据,就必须重新考虑这 些系统的设计是否(shì fǒu)能够满足新的多媒体性能要求。
在原来只有文字和数值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上,采用多媒体数据时,必须 重新考虑到诸如时间相关性、同步、实时这些新的多媒体的要求。
多媒体技术是在许多技术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因此,会涉及到各种结构不同的系统。
系统还要通过会议效劳建立起管理多方通信的机制; 使用超媒体引擎,对多媒体文献进行存储、编辑和恢复;
第九页,共四十三页。
第 五 章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
1. 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框架(kuànɡ jià)
1. 3 多媒体分布处理(chǔlǐ)模型
合成层 包括对媒体的可接受性测试,多通道同步(tóngbù)和元级调度。 目标:统一的安排各个媒体的使用。 通过适宜的调度,系统为多通道的媒体流提供最正确的效劳。可接收性测试将对用 户的需求进行检查,并与用户协商适宜的效劳质量。
另外,连续媒体一般都具有(jùyǒu)很大的数据量。时间约束和数据量这两个因素 影响了多媒体系统核心机构的设计。
现状:缺少QoS〔Quality of Service〕
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第 五 章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
2. 多媒体系统的需求(xūqiú)和公共属性
2. 2 连续(liánxù)媒体的需求
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5c6457d73186bceb19e8bba6.png)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系统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能够进行空间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系统。
电子地图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等部分组成。
这里着重介绍电子地图的软件组成与主要功能。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地图数据库管理软件、专业软件以及其他应用软件。
在电子网络地图系统中地图数据库管理软件是它的核心,它具有构建,管理,检索查询,数据更新等功能:地图构建功能:允许用户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内容、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颜色等,生产预想的地图,以满足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地图将成为新的地图制图平台,“地图制图平民化”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地图管理功能:除包含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时间数据外,电子地图还包含多种数据源的数据,因此需要使用地图数据库管理这些复杂、大量的数据。
检索查询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检索信息,并以多媒体的形式显示查询结果,包括图形到属性的查询,属性到图形的查询,图形、属性综合查询以及拓扑查询。
数据更新功能:能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输入、编辑能力,以确保即时地更新数据,保证电子地图的现势性,并为再版地图创造优越的制图环境。
电子地图的图种较多,应用也非常广泛.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子地图家族里的导航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的特点及行业应用.1.导航图现代交通发展以后,出现了复杂的公路体系。
这种公路错综复杂、四通八达,而周围景象往往千篇一律,不容易辨识。
地图是开车行路的必备工具,因此电子导航地图应运而生。
一张CD一ROM能装下全国的所有大大小小的道路数据,开车时携带便携式计算机,就能随时查阅地图。
不过这种电子地图并不像用一张光盘替代一本地图集这么简单,它还有更多的功能,如路径选择:出发前想去哪里,先告诉电子地图,它会帮助选择出一条最快捷的路线。
不一定必须知道目的地在地图上何处,只要有个地址电子地图用地理编码技术就能够自动找目标到并精确定位。
还有详细的资料库能辅助决定旅行计划,如它会告知旅途中会路过哪些名胜景点。
多媒体通讯技术总结
![多媒体通讯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2721836529647d27285233.png)
多媒体通讯技术总结第一章绪论1.根据国际电联(ITU-T)的定义,媒体共有五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2.超媒体:由“注”而链接到一段文字或文章的链即称为超级链。
超级链也可以将若干不同媒体链接起来,其集合便称为超媒体。
3.超文本与超媒体的组成要素(1)节点:超文本是由节点和链构成的信息网络。
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单位,是围绕一个特殊主题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
(2)链:链用于固定节点间的信息联系,它以某种形式将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连接起来。
(3)网络:由节点和链构成的网络是一个有向图,这种有向图与人工智能中的语义网有类似之处。
4.多媒体通讯系统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同步性。
集成性:是指能对下述四类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显现的能力。
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
同步性:指的是在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现的图像、声音和文字是以同步方式工作的。
5.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1)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2)多媒体通信的网络技术、(3)多媒体通信的终端技术、(4) 移动多媒体通信的信息传输技术、(5)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第二章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多媒体信息主要有三个特征:(1)数据量庞大、(2)码率可变、突发性强、(3)复合性信息多,同步性、实时性要求高。
2. 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的对象:视频、音频、文本信息。
3.多媒体数据中存在哪些冗余(前三种):(1)空间冗余:空间冗余是在图像数据中经常存在的一种冗余。
对空间冗余的压缩方法就是把这种集合块当作一个整体,用极少的数据量来表示它,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
这种压缩方法叫空间压缩或帧内压缩,它的基本点就在于减少邻近像素之间的空间(或空域)相关性。
(2)时间冗余:时间冗余是活动图像和语音数据中经常包含的冗余。
活动图像中的两幅相邻的图像有较大的相关性,这反映为时间冗余。
时间压缩或帧间压缩对运动图像往往能得到很高的压缩比,减少了存储空间,实现了数据压缩。
多媒体技术第2版第6章超文本与超媒体.ppt
![多媒体技术第2版第6章超文本与超媒体.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73ea5771fe910ef12df8f4.png)
15
6.2
超文本结构的 组成元素
6.2.3 网络
超文本中的信息网络是由结点和链构成 的一个单向的有向图,通过该有向图可以 进行交互式的浏览和信息查询。
6.2.4 宏结点
宏结点是指链接到超文本网络的一个有某 种共同特征的子集(子网)。宏结点的引 入虽然简化了Web网络结构,但却增加了管 理与检索的层次。并且跨越网络的超链接 将需要更复杂的协议支持。
陈文华
18
6.2.5 热 标
2. 热元
热元是指这些相对独立的图像单位能够作为 信息转移的链源。
图6-7 浏览器的一个图像热元框
3. 热区
热区是在所显示的图像上指明的某一个敏感区 域,作为触发转移的源点。
2021/3/6
陈文华
19
6.2.5 热 标
4. 热点
热点是用于动态视频、声音等时基类媒体 在时间轴上的触发转移。视频的相应时间轴 处转移的起点就称为热点。
逻辑结构布局结构内容小节段落小节段落段落段落内容内容内容框架框架框架小节段落图69逻辑结构和布局结构的对应关系2010918陈文华2464逻辑结构提供一种独立于特定页面布局的内容视图它能正确地反映文档的结构内容和层次按文献的内容划分成逻辑对象
多媒体技术
电子教学课件
2021/3/6
陈文华
第6章
1
第6章 超文本与超媒体
23
6.4
超文本文献 模型概述
逻辑结构提供一种独立于特定页面布局的内容 视图,它能正确地反映文档的结构内容和层次, 按文献的内容划分成逻辑对象。
布局结构主要用来安排文献的版面,按文献的 内容划分成为页集(页集由一组相关的页面组 成)、页、框架和块。
内容是文档所包含的实际信息,ODA对每种内 容类型定义了一种或多种内容结构,每种内容 结构定义了一组与结构和特定内容类型相关的 规则,每一种媒体的内容结构包括:① 元素的 说明;② 可能的访问功能;③ 数据编码。
利用GPS速度场求解构造块体的运动参数
![利用GPS速度场求解构造块体的运动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0786fa8371fe910ef12df8f5.png)
东北块体 0111 ±0102 + 59167 ±1181 + 142146 ±7105
华北块体 0118 ±0101 + 42153 ±0114 + 120103 ±0120
华南块体 0109 ±0101 + 22167 ±9107 + 257122 ±7153
4 结 语
由于在板块内部 , 每个块体在周围块体的作用下 , 不仅会产生平移和旋转 (即块体运动 ) , 而且还会发生变 形 。块体的运动和变形是同时发生的 , 因此 , 块体内 某 点的速度或位移的观测值 , 既包含了该点的运动信息 , 又包含了该点的变形信息 。在分析板块 (下转第 63 页 )
dv
=
9v 9x
dx
+
9v 9y
d
y
( 18)
令:
9u 9x
=
ε xx
,
9u 9y
=
ε xy
,
9v 9v
=
ε yy
则 (17) , (18) 式可以改写为 :
du
=
ε ε
xx
xy
dv
ε ε
yx
yy
dx
=
ε ε
xx
xy
dy
ε ε
yx
yy
(λ
-
λ 0
)
rco sφ
(φ
-
φ 0
)
r
( 19)
(19) 式即为球面上站心坐标系中块体内某点的位移
收稿日期 : 2005Ο03Ο10
34
测绘科学 第 30卷
称张量为 :
9u1 9u1 9u1 9x1 9x2 9x3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多媒体技术基础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多媒体技术基础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cd2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3.png)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多媒体技术基础》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多媒体技术基础》本课程是一门必修课,主要让学生能达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课内学时为72学时(4学分),其中必须完成的学时包括:IP课件25学时,上机实验26时,定期辅导22学时。
课程代码:00359形考任务1一、判断题1.在信号最大幅度确定的情况下,增加每个样值的比特数会增加量化噪声,同时也增加了每秒存储数字音频信号的比特数。
(×)2.数字图像是对图像函数进行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和对图像函数进行连续的数字编码相结合的结果。
(×)3.在全电视信号中,把偶数场同步信号的前沿作为一场的起点。
(×)4.全电视信号主要由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和复合消隐信号组成。
(√)5.D/A转换器和矩阵变换的目的是实现数模转换和RGB到YUV的转换。
(×)6.熵编码是无失真数据压缩,用这种编码结果经解码后可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图像。
(√)7.量化处理是一个多对一的处理过程,是可逆过程。
(×)8.量化误差量对解压缩后的恢复图像的质量没有影响。
(×)9.HAM层提供了对数据库层的标准性和对用户界面层的透明性。
(×)10.导航图是以图形化的方式来表示超文本网络的结构并且与数据库层中存储的节点和链一一对应。
(√)11.一个节点可以是一个信息块。
(√)12.宏文本属于超文本,而微文本不属于超文本。
(×)13.人工智能中的语义网是一个有向图,超文本网络则不是一个有向图。
(×)14.节点是信息块之间连接的桥梁。
(×)15.导航图与数据中的节点和链一一对应。
(×)16.各种图像文件格式互不兼容、不能转换。
(×)17.Huffman编码方法是把信源符号按概率大小顺序排列,并设法按顺序分配码字长度。
(×)二、选择题18.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A.多样性、集成性、智能性B.智能性、交互性、可扩充性C.集成性、交互性、可扩展性D.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19.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A.立体音乐、彩色电视B.彩色电视、彩色画报C.交互式视频游戏、有声图书D.立体音乐、彩色画报20.某音频信号的采样频率为44.1KHz,每个样值的比特数是8位,则每秒存储数字音频信号的字节数是()A.344.531KB.43.066KC.44.1KD.352.8K21.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哪个质量最好()A.单声道、8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B.双声道、8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C.单声道、16位量化、22.051KHz采样频率D.双声道、16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22.CD音质数字音频信号的数据率是()KB/s。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bc06c3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6.png)
多媒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多媒体系统是指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媒体数据(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并能够将它们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教育、娱乐、广告、医疗等。
为实现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它需要一个合理的体系结构来组织、管理和处理各种媒体数据。
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是指系统中各个组件和模块的设计和组织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方式。
通常,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1. 数据源:多媒体系统的数据源是指提供媒体数据的设备或应用程序。
它可以是摄像头、麦克风、扫描仪等硬件设备,也可以是音频、视频、图像和文本应用程序等软件应用。
数据源负责收集、采集和生成各种媒体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其他组件进行进一步处理。
2. 数据存储:多媒体系统需要一个存储器来保存各种媒体数据。
通常,大规模的多媒体系统会采用分布式的存储结构,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物理节点上,以提高存储容量和性能。
数据存储组件还可以提供高速缓存功能,以减少数据访问的延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 数据传输:多媒体系统的数据传输组件负责将数据从数据源传输到目标设备或应用程序。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也可以通过存储介质进行。
数据传输组件需要考虑带宽、延迟和数据传输质量等因素,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处理:多媒体系统的数据处理组件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对各种媒体数据进行解码、编码、转换、编辑、合成等操作。
数据处理组件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媒体类型采用不同的算法和处理技术,以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
5. 用户界面:多媒体系统的用户界面是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
它可以是图形用户界面(GUI)、触摸屏界面、语音界面等不同形式。
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对多媒体数据的浏览、播放、编辑、搜索等功能,同时也需要考虑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
6. 控制器:多媒体系统的控制器负责协调和管理各个组件的工作。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和系统的状态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呈现。
一多媒体基本概念多媒体将多种媒体综合集成交互式
![一多媒体基本概念多媒体将多种媒体综合集成交互式](https://img.taocdn.com/s3/m/03b574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3.png)
根据声音不同旳特点和处理措施,听觉媒体分为波形声音、 音乐和语音三类
频率范围越宽,声音旳质量越好。保真度、空间感、音响效 果是主要旳指标。对于语音,其质量则以可懂度、清楚度、 自然度来衡量
表6-1 不同种类声音旳频率范围
(3)数据量
位图图像旳数据量是所需存储空间旳度量。它取决于图 像幅面旳大小、所使用旳辨别率以及颜色深度等情况旳综 合。位图图像旳数据量是很大旳。位图图像旳存储和显示 一般都要用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若屏幕辨别率为 640×480,颜色数为8位,则满屏图像旳数据量为: 640×480×8/8=307200(字节)
➢ 集成性:将多种媒体信息统一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 它们相互间旳逻辑关系,集成为一种整体。涉及信息 旳多通道统一获取、信息旳统一组织与存储、信息旳 统一加工处理以及信息旳体现合成等。数字化是集成 旳基础。另外,多媒体旳硬件和软件也相应集成为一 体。
➢ 交互性:顾客能够干预、控制信息处理和体现。—— 信息旳检索(顾客能够随意挑选感爱好旳信息)、参 加或控制信息旳组织或体现过程(变化模拟旳参数以 变化模拟旳成果,控制某些角色旳行为从而变化事情 旳结局)、顾客进入到与信息环境一体化旳虚拟现实 中,经过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和味觉与机器交 流信息,到达与真实环境相同旳境界。
➢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格式由美国联 机服务商CompuSever开发,是Internet上WWW旳主 要文件格式之一。GIF格式是无损压缩,压缩比比较高, 文件长度比BMP格式约小1/3-1/2。
➢ 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格式也称为TIF格 式,由Aldus企业(后与Adobe企业合并)和Microsoft 企业合作开发。最早用于扫描仪和桌面排版。其文件有 压缩和非压缩两类。非压缩旳文件独立于软、硬件,有 良好旳兼容性。许多主流软件如CorelDRAW、 PhotoShop、PageMaker、PhotoStyler等均支持这种 格式。
第四章电子地图的逻辑结构
![第四章电子地图的逻辑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0b3a51efad6195f312ba64d.png)
(1)电子地图的特点
电子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具有动态性、 交互性、多媒体集成性、可查询检索性; 复杂的异质数据和数据关系 空间实体的特征表现为空间特性和非 空间特性,数据类型为空间数据(矢量+禅 格)和属性数据(结构化+非结构化)。 实体间具有多种复杂的空间(拓扑关系) 或非空间关系(语义信息关系)。
(4)超媒体
超媒体则是利用超文本技术组织、管理多媒 体信息的技术,即用超文本技术管理图形、图像 、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 节点——基本信息 链——信息之间的关系(非线性) 超文本(超媒体)——复杂的信息网
2、电子地图及超媒体的特点
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于 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可视 地图,又称“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电子地图技术是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图数据库技 术、数字制图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多项 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多媒体电子地图是一种以可视化的电子地图为背景, 用文本、照片、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为表 现手段展示城市、企业、旅游景点等区域综合面貌的现 代信息产品,它可以存贮于计算机外存,以只读光盘 (CD-ROM)、网络等形式传播,以桌面计算机或触摸屏 计算机等形式提供大众使用。
五、电子地图的节点与链
1、节点
按几何特点分: 点状节点(Point Node) 弧段节点(Arc Node) 线状节点(Line Node) 路径节点(Route Node) 面状节点(Area Node) 组合节点(Group Node) 文本节点(Text Node)
1、节点
按基本功能分: ◎系统节点(System Node) 文件、视图、媒体节点、空间检索、空间分析等。 ◎图幅节点(Map Node) 封面、图组、主图、图幅、插图、控制图、超图、变焦 图。 ◎主题节点(Theme Node) 图形、照片、图表、声音、动画、视频、文字。
多媒体技术 第四讲 超媒体标记语言(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多媒体技术 第四讲 超媒体标记语言(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b41f2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4.png)
多媒体技术第四讲超媒体标记语言(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四讲超媒体标记语言(第1-3节)学习时间:2016年5月23日--5月29日内容:第四讲超媒体标记语言第一节超文本和超媒体一、超文本1)文本文本是我们最熟悉的信息表示方式。
文章、程序、书、文件等都以文本出现,通常以字、句子、段落、节、章作为文本内容的逻辑单位,而以字节、行、页、册、卷为物理单位。
文本的最显著特点是它在组织上是线性的和顺序的。
这种线性结构体现在你读文本时只能按固定的线性顺序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文本的这种线性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 文本的线性结构2)人脑的记忆机制人类的记忆是一种联想式的记忆,它构成了人类记忆的网状结构。
对联想、记忆的探索形成了人类思维概念化的基础。
人类记忆的互联网状结构和线性结构单一路径不同,可能有多种路径,不同联想检索必然导致不同的路径,如对“冬天”一词,某人可产生如下联想:“冬天→结冰→河→鱼→宴会→婚礼”。
在另一时间,同样对“冬天”这个词可能会产生另一种联想:“冬天→冷→太阳→太空→飞船→宇航员→转播→电视→足球”。
显然用文本是无法管理这种互联的网状信息结构的,必须采用一种更高级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模拟人脑的这种信息存储与检索机制。
超文本超文本结构类似于人类这种联想记忆结构,它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从头到尾没有固定的顺序,读者可以根据内容中的相关性选择下一步要看的内容。
超文本把文本按其内部固有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划分成不同的基本信息块,称为结点(node),如卷、文件、帧或更小信息单位。
结点之间按它们所描述内容的相关性,用超级链接指向带有标签的结点,从而连接成网。
链的起始结点称为锚结点(anchor node),终止结点称为目的结点。
一个超文本结构示例见图4.2。
图4.2 不同文本和主机上的超文本结构下面给出超文本的一个简洁的定义:超文本是由信息结点和表示信息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
多媒体书本简答填空判断选择整合
![多媒体书本简答填空判断选择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2d0fecc45901020206409cb6.png)
一、判断题1.多媒体办公系统是视听一体化的办公信息处理和通信系统(√)2.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3.CAL是指计算机化学习(×)4.CBI是指计算机化教学(√)5.CBL是指计算机辅助学习(×)6.CAT是指计算机辅助设计(×)7.CMI是指计算机管理教学(√)8.A/D转换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9.一般来说,声音质量与其WAV格式的文件大小成反比(×)10.根据解压后数据是否有失真,可以将音频压缩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11.PCM编码是对连续语音信号进行空间采样、幅度量化及用适当码字将其编码的总称(√)12.电话质量语音信号频率规定在30Hz-3.4Hz范围内(×)13.多音色指合成器同时演奏若干音符时发出的声音(×)14.语音识别单元有单词(句)、音节和音素三种(√)15.对于非特定人语音识别来讲,希望特征参数尽可能多地反映语义信息,尽量减少说话人的个人信息(√)16.第一代视频编码方法主要有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基于块的混合编码等(√)17.图像变换还包括传统的几何变换,例如图像的缩放、旋转、平移、投影转换等(√)18.将空间域的处理转换为变换域的处理,不可以减少计算量(×)19.单点传输模式需要对等的通信方或对手,因而把这种通信方式成为一对一方式(√)20.组播是适用于电视会议等应用的一种传输方式,服务器将连续的数据包同时发送给多个用户,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息(√)21.采样是对图像空间坐标的离散化,它决定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22.显示分辨率是确定屏幕上显示图像的区域的大小(√)23.图像深度是指位图中记录每个像素点所占的位数,它决定了彩色图像中可出现的最多颜色数,或者灰度图像中的最大灰度等级数(√)24.视频由一帧一帧的图像组成,而图像的各像素之间,无论在行方向还是在列方向,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25.游程编码是一种利用空间冗余度压缩图像的方法(√)26.变换编码是直接对空域图像信号编码(×)27.游程编码一般不直接应用于多灰度图像,但比较适合二值图像的编码(√)28.LZW编码是围绕成为词典的转换表来完成的(√)29.根据香农失真率理论,对于无记忆信源,失真量化编码总是优于标量量化编码(√)30.媒体处理器与其他多媒体配件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媒体处理器具有灵活的软件驱动程序,能适应多种应用(√)31.要使人眼觉得舒服,一般必须有60Hz以上的刷新频率(×)32.可以使用闪存盘的计算机必须带有USB接口以及支持闪存盘的操作系统。
多媒体语言的构成分析
![多媒体语言的构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172faff121dd36a32d8241.png)
多媒体语言的构成分析作者:夏蕾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11期摘要我国科技的进展是异常明显的,伴随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是应用极广的,尤其是在教学上的普及,让我们对多媒体技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众所周知,多媒体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例如在学习认知、视听语言、艺术设计等。
在诸多领域都较侧重于多媒体的语言构成。
本文主要对多媒体在视听语言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探讨多媒体中的多媒体语言的构成、特点、以及对基础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语言;构成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0-0107-020 引言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作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门技术——多媒体技术,灵活多样,应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将信息展现的活灵活现,尤其是使得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语言便是多媒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属于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多媒体质量的表现。
其实每个人对语言是很敏感、很熟悉的。
根据语言的表面意义就是由词汇、语法、语音构成的,其本质便是由语音与文字构成,变一种形式也就成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声音及静态影像构成的。
人们应用语言进行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久而久之,也就看作是人们的一种工具。
声音与静态影像的相结合打破了原始的传统语言,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形式——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则以动态影像表现出来,用声音与图像利用多种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产生奇妙的多媒体效果。
1 多媒体视觉语言视觉语言属于多媒体语言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80%人们所接受的信息是依靠视觉获取的,人类传递的信息大多数也是依赖视觉语言传递的,那么视觉语言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1.1 多媒体画面多媒体视觉语言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多媒体画面,多媒体画面的内容是由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在电子屏幕上复合而成。
比如说平日里看到的影视作品呈现出的镜头,便是按照不同的需要将镜头固定在视频、动画等中,因此人们无法随时按需要改变镜头的长度。
多媒体在语言学教育中的语言分析
![多媒体在语言学教育中的语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419e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b.png)
多媒体在语言学教育中的语言分析多媒体在语言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语言分析方面。
本文将从多媒体在语言学教育中的应用、语言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多媒体对语言分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在语言学教育中的应用1. 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为语言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互动性,可以辅助教师向学生传达语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语言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2. 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在语言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延伸。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录音、参与互动等方式自主学习,加深对语言分析理论的理解。
3. 虚拟实验借助多媒体技术,语言学教育可以进行虚拟实验,通过模拟真实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不同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少量数据构建大量语言现象,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
二、语言分析的概念和方法1. 语言分析的概念语言分析是指对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的过程,其目的是分析语言的结构、规则和特点。
语言分析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进行,如音系、语法、语义、语用等。
2. 语言分析的方法语言学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分析,常见的方法包括:(1)描述法:对语言现象进行描述和归纳,揭示其规律和特点;(2)对比法:比较不同语言间的异同,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3)归纳法:通过对具体语言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得出普遍规律;(4)树状图法:通过树状图的表示方式,展示语言结构和关系。
三、多媒体对语言分析的影响1. 增强学习兴趣多媒体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语言学的概念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动画、图表等形式更加直观地理解语言分析的理论,提高学习效果。
2. 拓宽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可以搜集并整理大量的语言学资源,如语言相关的书籍、实例数据、语料库等。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获得更广泛的学习资源,以便更好地进行语言分析。
3. 增强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真实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语言分析的理论知识。
多媒体辅助技术与学科的深度整合
![多媒体辅助技术与学科的深度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74376b6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9.png)
多媒体辅助技术与学科的深度整合多媒体辅助技术是指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来辅助教学和学习的技术手段。
它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交互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技术与学科的深度整合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多媒体辅助技术与语言学科的深度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多媒体辅助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源来呈现语言材料,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进行语言的模仿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多媒体辅助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整合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多媒体辅助技术则可以提供各种数学模型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通过动态的图像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的美妙之处,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多媒体辅助技术与科学学科的深度整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实验条件受限,不易让学生做到亲身参与。
而多媒体辅助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虚拟实景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的机会和动手操作的空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并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
多媒体辅助技术与艺术学科的深度整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艺术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和创造的学科,而多媒体辅助技术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艺术形式的展示和创作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进行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多媒体辅助技术也可以通过丰富的艺术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灵感。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多媒体画面语言学”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多媒体画面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5c2a66d4d8d15abf234e40.png)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多媒体画面语言学”“多媒体画面语言学”(The Linguistics for Multimedia Design,LMD)是今年出现的一门全新的学科门类[1],具有时代性和跨领域的明显特征。
它的出现,直接原因是当前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多媒体教材建设的需要;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信息时代迫切要求认识和规范该时代流行的语言——多媒体画面语言。
本文从一般语言学的角度,揭示多媒体画面语言的本质属性和语言特征;探讨多媒体画面语言学划分为语构、语义和语用三部分的理论依据,旨在考证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的合理性,即研究它的思路和结论都可在“一般语言学”中找到依据。
● 为什么将多媒体画面视为一种语言1.多媒体画面具有语言的本质属性一般语言学将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符号系统。
“符号”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于传达信息的有意义的媒介物。
这个定义说明语言具有两个方面的本质属性,即: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语言用于交流和思维。
将多媒体画面视为一种语言,是因为它符合语言的定义,即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符号系统,并且可以用它来传递知识信息或视听觉美感,也可用来进行思维。
(1)多媒体画面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
构成(绘画、摄影、动画、影视等)传统艺术中的基本元素,早已分别形成了各艺术门类中的符号系统。
多媒体画面的基本元素,是由上述各传统艺术中的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的,将其分为图、文、声、像4种媒体类型,并且运用多媒体画面艺术规则(即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对这4类媒体的符号间关系进行规范,从而使该符号系统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画面语言结构。
(2)多媒体画面语言可以用来传递知识信息或视听觉美感。
用多媒体画面语言编写的多媒体教材,由于包含了图、文、声像各类媒体,充分利用了学习者的视觉、听觉渠道和表象、概念渠道,因而传递知识和美感的效果更加优于文字语言和传统艺术。
必须指出,采用多媒体画面语言符号进行交流,需要注意它不同于文字符号的两个特点,即“以形表义”和“分时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超媒体结构的语言学机制*杜清运邬国锋蔡忠亮(XX测绘科技大学国土信息与地图科学系,XX市珞喻路129号,430079)摘要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制图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地图产品形式,它以其丰富的信息、灵活的表达、方便的阅读等特点得到读者广泛青睐。
本文通过现有多媒体电子地图多种信息主体及其关系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的超媒体结构的语言学机制,并就该理论的实际应用给出了一个实例。
关键词语言学机制,超媒体结构,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是一种以CD-ROM等为承载介质的数字地图产品,它融合了数字制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新兴的技术,一出现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使得电子地图集具备管理、处理和显示多种信息类型的能力,其中包括文本、声音、图象、视频、动画、表格等,以及数字地图信息,而数字地图信息的存在是多媒体电子地图与其它多媒体产品的区别所在。
所有这些信息形式以及定义在它们之间的构成了超媒体结构。
为了弄清电子地图集的超媒体结构及其对地图阅读者所产生的影响,进而通过调整各信息主体之间的关系改善超媒体结构的信息表达和传输能力,有必要对电子地图集内部各信息主体及其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
而语言学方法正是研究这种结构的有力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语言学机制是指宏语言机制,即建立在段落、篇章、卷本以及与其它信息表达形式如图形、视频等不同成分之间的语言学机制。
语言学方法在此是一种认识模型和研究方法,而非指具体的自然语言。
1超媒体与多媒体电子地图集1.1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特性超文本(hypertext),是指“将数据存贮在由(link)相连的节点(node)所构成的网络中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节点包括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及程序或其它形式的数据”,带有多媒体信息的超文本称为超媒体(hypermedia)[1]。
超媒体优于传统信息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能提供灵活的、非线性的信息存取手段,因而具备产生大型的、复杂的、丰富连接的和交叉访问的数据体的能力[2]。
在这个网络结构中,节点通常以某种信息形式传达一种概念或思想,具有语义特征。
将不同的概念或节点联系起来,供阅读者在不同的概念间导航(Navigating),的起始节点和目的节点分别被称为参照节点(reference)和被参照节点(referent)。
1.2 基于超媒体技术的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是一种建立在超媒体技术上的地图媒体形式,它在传统的的超媒体信息组织结构中增加了新的信息类型——空间信息,其表现形式是各种类型的数字地图(矢量的、栅格的或混合的),并且由此引入新的形式,主要包括:-地图及其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如;由参照图上的一个县的区域至被参照的该县详图;杜清运,男,34岁,教授,现从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16及49601015-地图及其内部主体与其它非空间信息主体的,如由参照图上的一个县的区域至被参照的该县文字介绍或视频片段。
2 超媒体结构的语言学机制超媒体结构与人的认知过程是平行的,特别是与人的阅读过程一致。
一个有目的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习惯于非线性的“创克”,通过不停地来回翻阅(甚至经常参看相关的书籍、图表、图片等资料),把分散的概念构成概念网络,形成最终的结论。
2.1 超媒体结构的功能性语言学机制在超媒体环境中,超媒体产品是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传输媒介。
作者以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类型、灵活组织形式和多样表达形式对信息进行编码,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而用户通过感受超媒体产品,获得更多更直接的信息。
在超媒体的节点中,文本、图象、声音、动画、视频、地图无一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大众转播形式,就其在超媒体环境中具体内容和功能而言,分别有以下基本特点:-文本:人类最基本的信息传达方式——自然语言的书面形式,包括纯文本、格式化文本(如表格等);-图象:一种非自然语言信息传达方式,可借助人的视觉感知直接获取信息;-声音:一种自然语言(口头语言)或非自然语言(音乐、其它声响)信息传达方式,可借助人的听觉感知获取信息;-动画和视频:通常是图象序列和声音的组合信息传达方式,在计算机环境下,除了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略有区别外,它们在技术实现形式上可以认为是等同的。
-地图:可认为是图象的特殊形式,其特殊性表现在其内容和人对它的认知方式上,是人类传达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
程序被认为是在计算机环境下实现超媒体的必备要素,因为不论是作者的超媒体建立还是读者的超媒体浏览都是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之下,只是在超媒体结构中节点上的程序是作为被参照节点出现的,由一个触发。
该程序很难被归为一种信息传达形式,而应该是一种信息转换机制,通过传来的信息经过被参照节点程序的转换(包括信息抽取、加工和可视化),使读者更容易地获取和理解信息。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从功能上看,超媒体结构具有同自然语言平行的特性,分别经过编码-传输-解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传达各类不同的信息。
2.2 超媒体结构的形式性语言学机制除了上述功能性的语言学机制外,对于超媒体结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形式上的平行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的信息形式均可划分成语言单位,语言单位均存在构造和意义上的层次结构,不同的认识层次对应不同的语言单位层次;-不同的语言单位具有形式上可认识的与其意义无关的语法规则,决定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及生成更高层次语言单位的机制。
-赋予意义的语言单位通过语法规则构成语义结构,形成最终向读者提供的命题。
传统的超文本结构已具备很典型的语言学机制。
它在顺序的书面文本形式上附加了一种新的信息参照机制。
通过这种机制,读者可以脱离词、词组、句子、段落、篇章甚至卷本结构,利用超形成读者主导的语义信息,形成传统书面语言篇章结构之外的一种信息的语言结构。
超媒体信息的引入,更是在自然语言和其它信息表现形式间建立起宏语言结构,它们在形式上依然保持了书面语言的结构特征,如果从语义或概念上理解,更是一脉相承,变化了的只是语言单位的形式及它们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语法上和语义上的关系。
以下就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超媒体结构进行具体的语言学分析。
3多媒体电子地图集超媒体结构的语言学分析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其社会功能属于电子出版物,是经过可视化处理的数字地图与其他信息形式结合的产物。
其中电子地图内容随不同的主题有多有少,形式不一,所处的地位可能是主导信息,也可能是以被引用的形式出现。
按照语言学方法,研究一个语言系统主要从语言单位、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等环节入手。
语言系统被看着是形式上由一定语法控制的语言单位(如词、词组等)构成,在语义上由一定语义结构控制的语言单位(如义素)构成。
3.1 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的语言单位——节点语言单位是超媒体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组成部分,节点是超媒体结构信息的内容和主体,可由多种信息类型和表达形式构成。
语言单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递归性和层次性,较高级的语言单位可由较低层次的语言单位按一定关系构成,这就决定较高级节点可以包含若干低级节点。
对于超媒体结构的语言单位,可从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研究。
语义方面主要从信息的内容上,与多种信息类型及其在超媒体结构中编码和解码有关;语法方面则从信息的形式上,与多种信息表现方式及在计算机环境下的实现形式有关。
3.1.1 语义相关的语言单位从语义的角度看,在传统的超媒体结构中,有文本、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类型,它们都是人类重要的信息传达方式,分别由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感知并经过大脑处理分析获取信息。
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不同于传统超媒体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地图的引入。
地图原则上可以看作是图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往往是经过抽象化、符号化和实体化了的空间图象。
在以上信息类型中,文本、图片、静态地图属于静态信息类型,而声音、视频、动态地图属于动态信息类型。
此外,维数上的差别也普遍存在于上述各种信息形式中,如文本属于线性结构,而图片、图形具有二维特性等。
语义相关的语言单位对应着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概念和认知成果,根据认知程度的高低有层次上的差别。
如在文本信息中,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和一篇文章属于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所表达的语义依次有低向高,对应的概念和认知结果也是由低级向高级过渡。
3.1.2 语法相关的语言单位在超媒体结构中,语言单位的不同信息类型可以划分成不同的表层结构,即可通过有限的表达方式对相对复杂的信息通过抽象与综合进行描述。
这种不顾及语言具体含义而着重于形式上的异同划分的语言单位称为语法相关的语言单位。
为了完整地描述超媒体结构中语言单位的形式表达,可脱离信息的具体语义而将其纯语法表达方式归纳为以下五大主要类型:-字符串:由字母或字符构成的序列。
字符串是书面语言的语法表达方式,用于文本的表示;-声音片段:由不同频率的音阶构成的序列,可表示一切人工的(如口语、音乐等)或非人工的(自然声响)的声音;-位图:由不同灰度或色阶构成的平面矩阵,表示通过摄影、绘画、计算生成等手段形成的图形或影象,表达对象可含盖一切有形或无形现象,表达形式则可以是保真的或经过抽象或艺术化的,也可表达书面语言。
-位图序列:由位图构成的序列,表示图形或影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可表示视频、动画片段,亦可表示动态文字和图形。
-图形库:由点线面所构成的图形元素集合。
以空间数据库组织的数字地图是它的典型形式。
以上五种语言单位的语法实现形式比要表达的语义信息类型少得多,但所有语义信息均由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如一段文章可以由除图形库外的所有形式实现,它们构成了多媒体电子地图集节点上的数据形式,一部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最终由它们构成。
研究语言单位的语法方面有助于脱离整个语言系统的语义和认知来认识超媒体的一般结构,一般结构的普遍适用性对其设计、实现和语义解译都是极有帮助的,对超媒体制作及阅读工具的设计和实现也很重要。
3.1.3 语言单位的分层与组合结构一个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分层结构。
每一类语言单位内部都有由简单到复杂的形式和构造上的层次特征。
图1给出了几类语法语言单位内部的分层结构。
图1 语法相关的语言单位的内部分层结构Fig. 1 Interna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Syntax-related Language Units在以上几类语言单位内部分层结构的形成在形式上受制于语法规则,而意义上受制于语义规则。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声音片段、位图序列可以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语言单位,如位图序列可细分成为帧,但由于在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一般不会处理到这些层面,这里仅将它们作为最低语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