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导学案

合集下载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 使用时间: 编制人: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导学案编号:81WL015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学习目标】1、我要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 我要体会实际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建立解决运动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习惯. 【合作探究】1. 平均速度2. 瞬时速度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区别(2)联系【达标测评】1.从武昌到北京西站,快车K38次约需12 h ,而直快546次约需 16 h ,这是因为( )A.546次车的所走路程比38次的所走路程远B.38次车在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比546次的速度快C.通过任何相同地段,38次一定比546次开得快D.546次沿途停靠站较多,耽误很多时间,使其平均速度比38次小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 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3.一个大木箱漂浮在河面上,随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的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的距离相等.若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等,那么,当两船同时划向木箱时( )A.上游小船先捞到木箱B.下游小船先捞到木箱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D.无法判断哪条船先到达木箱4.某同学从家走到学校,先以1m /s 的速度行走了500m 后,再以1.5m /s的速度走完剩下的500m.求这位同学从家走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中考链接】 1.(太原市中考题)下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起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起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1)卡车做 运动;(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 ;(3)电车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定量关系式是v = ; (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他们 是相同的. 2、图1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 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 图1(1)会发生一个小球超越另一个小球的情况吗?如果会,在什么时刻? (2)小球A 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小球B 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 (3)小球A 和B 曾有过相同的平均速度吗?如果有,在什么时间间隔内? (4)分别求出小球A 和小球B 在从第3s 到第7s 跟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 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1(无答案)(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 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1(无答案)(

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 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1(无答案)(2021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1(无答案)(第3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晓得瞬时速度就是准确叙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箱直线运动耦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置,从而扩散物理学的关键研究方法――耦合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三、学习目标:检验测试阶段:学生独立自主策划评价意见反馈将复习的情况汇报给学生。

激趣引入阶段:画一幅图展示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员的100米赛跑50米游泳,汽车行驶,飞机滑行等,它们的速度是变化的,如何描述他们的运动快慢?联动探究阶段:一、1、写作54内容,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均速度,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2、完成55页例题。

钢球沿20米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米距离才停止。

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秒和10秒,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

3、看55页,常见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二、写作55页瞬时速度的科学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华总结阶段:1、总结本节课所学2、比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24米,前一半路程需时4秒,后一半路程需时6秒,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米/秒,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绝对精品)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绝对精品)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平均速度概念及应用2、知道瞬时速度的定义及应用3、知道两者的异同温故知新1.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3.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A、大人B、小孩C、一样快D、无法确定4.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平均速度:P68-P692、瞬时速度:P70达标测评1、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________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___速度快。

2.表3-2为D41次列车(北京-济南)动车组的时刻表表3-2为D41次列车(北京-济南)动车组的时刻表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里程1 北京------ 19:45 0 02 德州21:35 21:36 2h20min 377km3 济南22:35 ------ 3h20min 495km求D41次列车由北京行驶到德州和由北京行驶到济南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3.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5米/4.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5、一列火车长300 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导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2、初步学会平均速度的简单计算目标达成:1、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2、平均速度的简单计算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

在国际制中,它的单位是()常用单位是()、关系是();54km/h=( )m/s。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路程为200m,那么,它在1s内通过()m,第2s内通过()m,前5s内的速度是(= m/s= km/h)3、一辆卡车行驶速度为45km/h,其物理意义是()4、下面列举的物理运动哪个运动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A、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汽车进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C、跳伞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D、物体释放后自由下落的运动5、水中游得最慢的旗鱼,速度可答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他们速度()A、猎豹最大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大小无关【创境激趣】看大屏幕【自学导航】1、平均速度自学导读:阅读物理书53到54页并查资料(1)、图3-15,3-16,物体的运动情况怎样的?3-17,3-18物体的运动情况又是怎样的?(2)、什么叫平均速度?公式,单位各是什么?(3)、辽阳到灯塔路程是24km需20min 求车速度?以这个速度行驶,从辽阳到沈阳60km要几小时?2、瞬时速度(1)、什么叫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联系(2)、看图片,说出图片速度的是指瞬时速度,还是平均速度?【合作探究】1、车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的过程是()运动(选填“匀速”“变速”)。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2)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
教学反思
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
2、其余学生可对其它组的展示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其它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订正。
3、学生分小组讲解;
4、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
问题训练组内评价
15分钟
创设评价情境
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拓展评价单》.
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
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
下面由学术助理安排复习检查及《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的预习情况.
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5
分钟
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学生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问题导读生成评价单》.
学生看图并思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讨论,但是不要求学生一定能说出答案。在对图中的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将要涉及的问题。)
导学案
主备人:魏岚学案执行人:时间:2012年11月27日
课题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1
上课时间
教材
分析
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要认识到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和某一位置的有的速度。运用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直观。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
②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名校原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名校原创]
延伸与补充
一、知识回顾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速度。
3、公式:_______________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归纳
1、知识:
2、师友互助心得:
3、金牌搭档:
五、当堂作业
教学后记:
5、单位:5m/s=km/h
72km/h=m/s
6、匀速直线运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交流探究
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
利用运动物体经过的某段路程和对应总时间的比值来平均的、全面的、总体的比较。
一)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二)瞬时速度
1、指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____瞬时速度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下列哪些指的是瞬时速度
1、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
2、汽车经过某一电杆时的速度;
3、第5秒末的速度;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2、能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重点
能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难点
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导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导学

备课组长签字:
包级领导签字:学生:上课时刻:第十二周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二、教学过程
1.能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2会用速度公式运算简单的应用题
【温故知新】
1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4m/s的物理意义是
2.速度的国际单位是,1m/s= km/h
3速度的公式是变形公式s= . v=
【导学释疑】
例1..汽车以90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了20分钟,又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运动了10分钟,求汽车在这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
例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它从早上9点动身,中午11:30到达目的地,一共走过了200千米,你能算出这辆车的速度吗?
【巩固提升】。

【教案】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教学案例

【教案】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教学案例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它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体现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平均速度的提出,体现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法,即用变速直线的平均速度,就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

当然它只能是粗略地反映了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应该强调,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

因此,提到平均速度时,要明确是指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以上以百米运动员在10s内跑完全程为例,均可作有力地说明。

讲平均速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出瞬时速度的概念。

例如提出百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的速度能加速到多大?为此可测运动员前后10m内这20m的平均速度;前后1m内这2m的平均速度;……即时间间隔(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也可说成运动的物体从该时刻或该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可介绍“阿特伍德机”用此方法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教材上通过行驶中的汽车的速度计,既表明瞬时速度可测,又说明汽车的速度在不断变化,而速度计则反映出这一变化的精确过程。

指明通常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也可指出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三、教具汽车速度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

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匀速运动是很少见的。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章第三节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章第三节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三章第三节课题《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设计人:崔国峡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

2、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理解平均速度的公式。

二、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自学课本67页至68页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1、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

2、平均速度表示的是。

3、用表示平均速度,用表示路程,用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速度公式可变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合适单位: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3-5______.人步行的速度为1.2-1.5______.知识点二:自学课本69页至70页思考下列问题(4分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瞬时速度。

2、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快慢,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快慢.3、一辆汽车从高速路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路程为170KM,用时间为2小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汽车在B点的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三、当堂检测: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1);(2);(3)。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只能描述一段路程内物体的运动情况B.瞬时速度只能描述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快慢C.平均速度可以准确反映物体在各个时刻的运动情况D.平均速度只能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2.在“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乌龟成为冠军,而兔子名落孙山.其原因是()A.乌龟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比兔子快B.兔子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比乌龟快C.乌龟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D.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3.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4.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5.小明的玩具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运动,小车在第一秒通过3m,第二秒通过5m,第三秒通过7m,则小车在前两秒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4m/s,5m/s B.5m/s,8m/s C.4m/s,3m/s D.4m/s,7m/s 三、解答题1.夏夜,人们常常点蚊香来驱赶蚊虫.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你已进入梦乡.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有多长时间.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要求:(1)写出测量的步骤(所测的物理量要用字母表示).(2)推导出一盘蚊香燃烧时间的数学表达式.2.上海浦东高速磁悬浮铁路正线全长30km,将上海市区与东海之滨的浦东国际机场连接起来,单向运行时间约8min.运行时,磁浮列车与轨道间约有10mm的间隙,这就是浮起的高度.除启动加速和减速停车两个阶段外,列车大部分时间的速度为300km/h,达到最高设计速度是430km/h的时间有20s.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s,他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4m/s,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4.李平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m/s,他家离学校2km,为了在早晨七点二十之前赶到学校,他至少提前多少min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保留整数).。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2)导学案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2)导学案

_____m/s 。

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5m 的路程时用了2s ,则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此物体在1s 末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它通过75m 路程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

2.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 丙三人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有此判断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3.物体运动快慢可以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来表示,某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使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5,则汽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米/秒。

1.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 m 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四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 )2.龟和兔在路程为s 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完成s 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完成s 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C .在完成s 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 .在完成s 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府谷二中八年级物理学科课堂导学案图5)1.下列说法中,正确得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B.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C.100m赛跑,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跑得越快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那么它的速度是()A.每秒30米 B.3米每秒 C.10米秒 D.3秒米3.下列给出四种运动速度,其正常运动速度最接近60 km/h的物体是()A.农用三轮车 B.汽车 C.飞机 D.火箭4.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1可知()A.甲车快 B.乙车走的路程多C.乙车快 D.甲车慢5.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10m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再同时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A.同时到达 B.甲先到达 C.乙先到达 D.不能确定6.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为3 :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3:2 B.2:3 C.1:6 D.6:17.一列火车长120m,匀速通过长36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是()A.10m/s B.6m/s C.8m/s D.2m/s8.一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散步,上坝后第一分钟走了50m,第二分钟走了40m,连续走完180m长的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走180m路程的瞬时速度是0.75m/sB.他在第二分钟内,一定是匀速行走的C.他在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他走18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75m/s9.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m,在5 s~15 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m/s.日期次数等次图123。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2.能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学习重点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能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观看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游泳的运动员、降落的飞机、平直公路上的汽车的图片。

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这些运动都可以看做是直线运动,那他们的速度在整个路程当中是一样的吗?那么该如何描述它们运动的快慢呢?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表示的是:可用公式表示,其中s是物体该短时间内所通过的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该段路程所需要的一段时间。

2、瞬时速度在交通管制中,警察需要测定汽车是否超速行驶;兵器测试中,需要测试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

在这些情况下测量的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速度。

运动物体在(即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

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联系:(2)区别:【合作探究】1、亚洲“飞人”刘翔在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决赛上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了冠军,根据刘翔当时夺冠过程中跨栏以及冲过终点的时刻表,你认为刘翔在各阶段的平均速度相同么?计算出通过第一栏、第三栏、到达终点时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学生阅读课件例题,理解题意,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行驶到德州的路程是多少km,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小时?平均速度是多少?(2)、列车由北京行驶到济南的路程是多少km,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小时?平均速度是多少?【当堂训练】一辆客车从甘州区开往安阳乡,从甘州区到大满镇用时20分钟,行驶了20Km;从大满镇到安阳乡用了30分钟,甘州区到安阳乡的总路程是40Km。

求:(1)这辆客车从甘州区到大满镇的平均速度。

(2)这辆客车从甘州区到安阳乡的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

高一物理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

高一物理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比值法定义速度,领会其矢量性。

2、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体会极限思想方法,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3、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分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重难点】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分2、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区分【知识点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在研究直线运动时,用坐标轴上的点x表示物体的________,两点之间的直线Δx表示__________.【知识点二】速度以下有四个物体,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1、为了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用_____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_____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2、速度公式v=_____(比值定义式)(即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3、单位:国际 m/s或m·s-1,常用km/h或km·h-1 , ㎝/s或㎝·s-1 1 m/s=3.6km/h4、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知识点三】:平均速率1.定义: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行驶这一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2.平均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知识点四】: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1)一般来说,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时时一样,所以由v=Δx/Δt求得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Δt内的_____快慢程度,称为:_____速度。

(2)平均速度的方向由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决定,它的_____________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所以平均速度是_____量。

(3)平均速度是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对应的速度,只能__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2.(1)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它能_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___________的运动方向.————极限思想(2)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3.瞬时速率是_____________.瞬时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_______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导学案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学习目标] 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

2.初步会用平均速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课堂导学]一、平均速度自读课本68—70页内容,完成:1.常见物体的运动快慢都是变化的.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的快慢程度.2.平均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二、瞬时速度自读课本70页内容,完成:1.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____________.它是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__________________时的运动快慢.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_________,都等于整个运动过程的__________. [课堂导练]1.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____________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____________快。

2.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____是平均速度;_________是瞬时速度.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3.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B.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C.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D.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4.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 m处的速度是6 m/s,16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A.6 m/sB.6.25 m/sC.6.75 m/sD.7.5 m/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胎被扎破,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A.4.8m/sB.5m/sC.2.45m/sD.4.8km/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30 [知识小结]1.平均速度:它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的快慢程度.平均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____________.它是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____________时的运动快慢.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______,都等于整个运动过程的____________.[课堂检测]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C.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2.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 s,他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4 m/s, 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刘翔以12.91S 的成绩夺得110m 栏冠军。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2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2
(2)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4、一列火车全长为200米,要在7分钟内开过全长为6700米的大桥。已知火车在前2分钟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0米/秒。求火车在后5分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5、某汽车以12米/秒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8小时。再从乙地返回到甲地用了6小时。求该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A.3m/s B.14.4km/h
C.1.2m/s D.以上都不正确
2、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或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或某一位置的快慢程度。
3、甲、乙车站相距45千米,汽车用30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通过全程1/3路程后,通过剩余的盘山公路用了1.5小时。求:
(1)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的平均速度?
科目
物理
课题
3.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
新授
学案
编号
学习目标
1.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时速度的不同点。
重点、难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
学习流程:
【课前自学】
1、观察课本68页4幅图,思考问题:
四幅图中物体都看作是直线运动,他们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如何描述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2、什么是平均速度?表达式怎样写?
3、假设在百米赛跑中某运动员的成绩是12秒,计算他的平均速度,写出解答过程。
4、什么是瞬时速度?
5、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有什么关系?
6、写下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课堂教学】
【课堂检测】
1、小明每天步行上学走半小时,他的速度可能是()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导学案)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一、学习目标:1、知道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2、了解平均速度表示物体某一时间段或某一路段内的平均快慢。

3、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快慢。

二、学习重难点:1、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三、学习过程:(一)认知准备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是:(1)是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

(2)是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

2、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

其国际主单位是。

3、我们把叫做速度。

4、如果物体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那么我们就把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5、想一想: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呢?(二)平均速度引入:事例①100米赛跑;②50米游泳;③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苏村一中大门口——孙家沟路口)启动、加速、刹车、最后停止。

讨论:①上述三个事例中分别是什么运动?②怎样比较每位运动员的快慢?③怎样描述时快、时慢的汽车的运动快慢?因为汽车时快、时慢我们不好描述它是运动的快还是慢。

所以我们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笼统地描述汽车在某一时间段内或某一路段内的整体平均快慢。

如果我们用刻度尺测出苏村一中大门口到孙家沟路口的路程S=500m,用秒表测出该汽车从四中门口到卫生院门口所费的时间t=30s,就可以算出汽车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每秒平均行驶的路程,从而描述出了汽车的运动快慢。

请同学们算一算该汽车的平均速度v= 。

1、意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物体快慢的物理量。

2、概念: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内或内的整体的快慢情况。

3、公式:v= 。

其中v表示,s表示,t表示。

注意:s与t是对应关系。

S指某一段路程,t指运动这一段路程所费的时间4、强调:(1)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3)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4)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也常用平均速度描述,这样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导学案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导学案
C.乘客用2s从车头跑到车尾D.乘客从车尾跑到车头比从车头跑到车尾用时少
6.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 B.4.8m/s C.5m/s D.6m/s
7.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二、瞬时速度
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超速驾驶;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验武器是否合格。在这些情况下测量的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内的速度,例如汽车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随堂
检测
1、某次列车20:00准点从A站发车至次日18:00到达B站,行程1150Km。该列车在AB站间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Km/h。
2物体先以1m/s的速度行驶了10s,再以5m/s的速度行驶了2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3、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中通过的路程是15m,在接下去的第二个10s钟通过的路程是17m,那么,物体在第一个10s钟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在第二个10s钟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它在前20s钟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班级:学生姓名:
作业
设计
(可后附页)
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以3.7km/h、62m/min、96cm/s、1m/s的速度步行相同的路程,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的平均值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001]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001]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 体会实际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运动过程,建立解决运动问题先画示意图明确物理过程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v 表示平均速度,用s 表示路程,用t 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 =ts.说明(1)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程度,也常用平均速度描述; (2)通常说的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要和路程段或时间段相对应,因此,平均速度只有在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才有意义;(3)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在全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运动物体在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即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例1】 某同学从家走到学校,先以1m /s 的速度行走了500m 后,再以/s 的速度走完剩下的500m.求这位同学从家走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思路与技巧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全程的平均速度应等于总路程除以该同学通过总路程所用的总时间.因此,根据题意可得:前500m 所用时间为 t 1=1v s =sm m /1500=500s 后500m 所用时间为t 2=2v s =sm m /5.1500≈500s 通过1000 m 的总时间为 t =t 1+t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t s 2=sm 3.8331000≈1.2m /s 答案 略.说明 有同学在解本题时这样做:v =221v v +=2/5.1/1sm s m +=1.25m /s 这种解法求的是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本题所要求的平均速度,所以是错误的. 2.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如:摩托车行驶时速度计上显示的是汽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1)区别: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2)联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例2】 1991年,美国短跑名将X 易斯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创造了当时100m 跑的世界纪录(如图3.3-1),下表记录了他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距离/m 时间/s(1)X 易斯在这100m 的运动过程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2)如果是匀速直线运动,求出它的速度?如果是变速直线运动,求出它前50m ,后50m 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思路与技巧 (1)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X 易斯在0→→→…………根据v=ts可以判断,X 易斯在100m 运动过程中速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1)X 易斯在前50m 路程中所用的时间为5.61s ,后50m 路程中所用的时间为4.25 s前 50 m 的平均速度为v =t s =s m 61.550=1m/s 后50m 的平均速度为v =t s =s om25.45=/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t s =sm86.9100=/s.答案 (1)X 易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X 易斯在前50m 、后50m 、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s 、/s 、10.1m/s. 【例 3】 -2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 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1)会发生一个小球超越另一个小球的情况吗?如果会,在什么时刻? (2)小球A 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小球B 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 (3)小球A 和B 曾有过相同的平均速度吗?如果有,在什么时间间隔内? (4)分别求出小球A 和小球B 在从第3s 到第7s 跟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思路与技巧 由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可看出;小球B 每间隔1s 运动的路程都是,即小球B 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s.小球A 从第1s 到第2s 时间间隔内运动了,即平均速度为/s ,从第2s 到第3s 时间间隔内平均速度为/s ,第3s 到第四4s 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s ……在第5s 时,A 球追上了B 球,然后超越B 球.答案 (1)第5s 以后A 球超越B 球(2)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快;B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球在第3s 到第4s 内的平均速度和B 球相同 (4)从第3s 到第7s 时间间隔内:v A =t s =sm44.4=1.1m/s,v B =/s.探究体验提出问题-3).他想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一天来浪费的水量.制定计划秒表、卷尺收集证据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图实验与论证①写出用上述测量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②小刚测得h=1m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是多少;③若每滴水质量是0.25 g,则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探究点拨上述探究活动中的方法在今后的探究体验中还会用到,其计时起点为第一滴水刚刚落地时,以后是依次计数“2、3、……”,故在计算时次数为n-1.本案例还用到累积的思想,n-1次水滴积累时间为t,故一次时间为.【例4】在和某某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小时分;(2)除去停站时间,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km/h;(3)列车T31和T32估计在时刻,在离开km处相遇.T31 车次T32思路与技巧 (1)T31至某某特快发车时间为 15:50,到站时间为 7:30.T32某某至特快发车时间为 21:40,到站时间为13:20.时刻表是以 24小时制表示,故全程运行时间为:15:50—24:00共8 h 10min ,24:00~7:30共7h 30min ,累计15h40min ;(2)T31在 20:21到达某某站,20:29从某某站出发,停车8min.同样的在某某站和某某西站都是停车8min ,故共停车24min.有效运行时间:15h 40min-24min=15h 16min ,全程平均速度v =t s =min16151664h km = 109km/h ; (3)由表知:T31和T32在时间和空间上能满足在某某和某某西站之间某处相遇. 设T31从某某开出 t 小时两车相遇,则T31从某某到相遇处走的路程为s 1=vt=109t (某某到某某西站之间两车都未停靠,速度为109km/h ).T32在T31开出某某站时,已从某某西站开出一段时间:23:24~1:24,共2h.T31和”T32相遇时,T32从某某西站开出时间为:t 2=(2+t),所走的路程s 2=vt 2=109(2+t ).某某到某某西站的距离479=s 1+s 2,即479=109t+109(t+2)解得 t =1h 12min ,即在 2:36时刻相遇. 相遇处离:s=979km+s 1=979+109×1.2km=1 km. 答案(1)15h 40min (2)109(3)2:26 1109.8. 聊天室话题:龟兔赛跑老师:胖胖,给你讲一个故事.龟兔赛跑,由于兔子轻敌败给了乌龟(如图3.3-4).回家以后细细回想失败的原因.它记得,在它跑到全程的101处,回头一看,乌龟还落在老远慢慢地爬着,于是它打了一个盹儿,等它醒来的时候,发现乌龟离终点只有101路程了.但是它想,它跑的速度是乌龟的8倍,它相信还是能追上的.结果却并没有追上,让乌龟得了冠军,你能分析一下,为什么它确实追不上了?胖胖仔细地想了一下.胖胖:兔子打了一个盹醒来的时候,乌龟离终点只有101t 乌=乌余v s =乌v s 101=兔vs 81101=108兔v s .兔子此时只跑到全程101处,兔子跑到终点所用的时间t 兔=乌余v s =兔v s 109=109兔v s .因此兔子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长,追不上乌龟.图快乐套餐1.从武昌到西站,快车K38次约需12 h,而直快546次约需16 h,这是因为()C.通过任何相同地段,38次一定比546次开得快D.546次沿途停靠站较多,耽误很多时间,使其平均速度比38次小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3.一个大木箱漂浮在河面上,随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的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的距离相等.若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等,那么,当两船同时划向木箱时()0km/h急升到110km/h-5是一辆车在10s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像可知第4 s时车速为km/h,从第2s到第4s过程中,车速(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第4s时刻,小汽车瞬间速度为km/h.-6是天鹅飞行的情景,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5-66.为了维护高架道路的交通安全,内环线高架快车道上车辆限速为80 km/h-7所示,已知相邻路灯的间距为30m,从照片上分析,车在超速行驶(选填“A”、“B”或“C”人其车速为km/h.-77.寓言《龟兔赛跑》中兔子失败后,兔子总结了失败的原因.第二次比赛时,龟兔从同一地点跑出,兔子最先到达终点,在这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第三次比赛又开始了,它们又从同一地点出发,在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在水中乌龟背着兔子,最终同时到达终点,在这一过程中乌龟相对兔子的速度是.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43A极速无人驾驶飞机,创造了飞机速度新的世界记录.它最快时,达到了7倍音速,即m/s,等于km/h.美国打算建立一支快速反应的空军,能够利用新式飞机,在2小时内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进行打击.为了达到目的,这种飞机的速度起码要达到km/h(地球半径约6300km,最远航程大约为赤道长度的一半).30 km,将某某市区与东海之滨的浦东国际机场连接起来,单向运行时间约8min.运行时,磁悬浮列车与轨道间约有10mm的间隙,这就是浮起的高度.除启动加速和减速停车两个阶段外,列车大部分时间运行速度约为300km/h,从启动到最高设计速度430 km/h的时间只要20多秒.根据以上的数据,计算出磁悬浮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和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图3.3-8 某某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正在运行120km,公路最高限速为60 km/h.某司机一天下午2:00从甲地出发,当天下午4:00到达乙地.途中被自动测速计记录到超速违章一次.司机申辩,他用了两小时走完全程,时速恰好是60km/h,并没有超速违章.你认为司机的话有道理吗?11.(某某某某市中考题)在和某某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T31 车次T32→某某自起公里站名某某→特快特快15:50 0北京——13:2020:2120:29 497济南8:418:331:1624 979蚌埠3:543:465:455:53 1458某某西23:2423:167:30——1664杭州21:40请回答下列问题:(1)T31和T32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是hmin;(2)除去停站时间,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km/h;(3)列车T31和T32估计在时刻在离开km处相遇.12.(某某市中考题)下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起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起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卡车做运动;(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3)电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式是v=;(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他们是相同的.120km/h.执勤的交通警察截住了一辆正在超速行驶的小汽车,“您的车速超过了120 km 每小时的限制……”内勤交警对司机敬礼道.还没等司机回答,一名车内的小朋友抢着答道:“我们只开了几分钟,既不够1h,更不到120km……”假如你当时在场,应该怎样向这位小朋友解释呢?14.火车、飞机、赛车正式启动或制动过程中的运动通常是变速直线运动.人们设法测得了它们在启动或制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列各表所示:表1:火车在启动过程中各时刻的速度(火车启动时开始计时)时间(s)0 5 10 15 20 25速度(m/s)0 1 2 3 4 5 表2:飞机在启动过程中各时刻的速度(从飞机启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时间(s)0 5 10 15 20 25速度(m/s)10 25 40 55 70 85表3:赛车在制动过程中各时刻的速度(赛车制动时开始计时)时间(s)0 5 10 15 20 25速度(m/s)25 20 15 10 5 0 请你认真分析和比较上述表格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完成下列要求:火车在启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飞机在启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赛车在制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定量关系)可初步归纳为.1反正差10 m……小明和大李比赛用60m短跑.小明跑得快,跑完60m,到达终点的时候,大李才跑了50m.小明说:“10m,下次我的起跑线后退10m.我们还按这回的速度跑,我多跑10m,你和我就可以同时到达终点.”-9大李却说:“哦,你既然要让我10m,你也不用后退,把我的起跑向前移10m,我少跑10m就得了.”小明说:“嗨,反正是差10m,我多跑10m,你少跑10m还不是一回事?”(如图3.3-9)大家想,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参考答案[探究体验] v =t h n )1(-;v =sm7.81)120(⨯-≈2.18m/s ;一昼夜浪费水量为m=7.8360024⨯×(20-1)×=一次滴水时间1-n t4.30;增加;305.天鹅在做变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快6.C ;1087.兔子;0;时常总结失败的原因,应注意养成团结性作的好品行 8.2380;8568;989v =t s =h km 60830=225,以最大速度行驶的路程s =vt =430km/h ×608h=10.司机的话没有道理.他所说到的速度是指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而自动测速计反映的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某时的瞬时速度,这位司机误把平均速度等同瞬时速度11.(1)15;40 (2)109 (3)2:35;140.612.(1)匀速直线 (2)电车的速度随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3)v=0.5t+5 (点拨:设速度时间关系式为v=at+b ,将相应的速度、时间代入,求出a=0.5 b=5)(4)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120km/h 指的是各时刻或各点的速度不得超过120km/h ,它是汽车在极短时间内的速度即瞬时速度.该汽车在短时间内超速,故它违章了14.v=51t;v=10+3t v=25-t 15.小明速度 v 1=t 60,大李速度v 2=t 50,小明后退10m 所花时间:t 1=tm m m 601060+=67t ,大李60m 所花时间t 2=t m /5060=56t ,t 1<t 2小明先到.大李前移10m 所花时间t=tmm /501060-=t等于小明跑60m 所用时间,两人一起做.故小明后退10m 和大李前移10m 赛跑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29(s)四、平均速度的测量[学习目标] ①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实验原理]用_________测出路程,用______测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________就可以算出平均速度.[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课堂导练]1.如右图小球沿一曲面滚动,间隔相等时间所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___,后变_________。

2.如图为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做的是_____________运动(匀速直线/变速直线)。

小球从B 点到F 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cm ,平均速度是____m /s 。

解:s=___________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_,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 、b 所示。

(1)由图a 可知,甲车在作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由图b 可知,在AB 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米。

(3)比较图a 、b 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乙车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

4.右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__________运动,乙做的是_________运动;3s 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 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火车在钢轨上作匀速运动,钢轨每根长12.5m ,车轮滚过钢轨接头处要发生一次撞击声,通过数撞击声的次数就可测得火车行驶的速度,某人从听到第一次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5s 内共数得51次撞击声,则该火车速度应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列长为140m 的列车以72km/h 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42 s ,求:(1)隧道的长为多少?(2)从列车的车头进隧道,一直到车尾出隧道,一共需要多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1.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 的火车以10m/s 的速度通过此桥,需要多少时间?A.120sB.140sC.160sD.180s解: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速度公式________得,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队伍长50m ,行进速度为2m/s ,经过一座长为110 m 的大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头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时,总共所需时间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作业] 1.完成课本72—73页作业 2.完成配套练习[补充练习]1.据报载,第一次世界打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 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 )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子弹静止在空中C.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2.观察右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3.《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4.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7s 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105km/s) ( )A 8.1×105kmB 4.05×105kmC 3×108kmD 3×105k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 的路程时用了30s 的时间,那么它前15s 内的速度为( )A .0.5m/sB 。

1.5m/sC 2m/sD 3m/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 ,经过一座100m 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A 、60sB 、40sC 、50sD 、80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7所示的三个交通标志牌方牌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圆牌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7图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31本章知识 回顾1.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描述物体运动时,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参照物。

通常我们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

3.物体间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4.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__________的_____.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_______。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_____________)运动的快慢程度.[课堂检测]1.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2.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状态.3.如图,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速度同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 .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D .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4.平直的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判断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5.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远离了我.”这里描述运动的参照物是 ( )A .我B .河岸C .老屋D .以上都不正确*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B.乙下降,但比甲快C.乙下降,但比甲慢D.丙下降,但比甲快*7.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8.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 )A .1米/秒B .5米/秒C .20千米/时D .40千米/时9.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____________.一运动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的运动速度是20米/秒,读作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面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_种方法,而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化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种方法.若要比较滑翔机与赛车运动的快慢,则需采用上述第__________种方法比较方便.3211.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A.不变B.变大C.变小D.先减小后增大12.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 ( )A .长B .短C .一样长D .无法判断*13.有关物体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一定大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如图是一个跑步的人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信息1:他们两个人是同时开始运动的.信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 s,他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4 m/s, 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