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定安总体规划文本

合集下载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安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29•【字号】定府〔2023〕52号•【施行日期】2023.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县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各县级公立医院,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定安县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十四届县委常委会第75次会议和十六届县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定安县人民政府2023年6月29日定安县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22〕37号)精神,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创造性、系统性落实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更快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结合我县医改工作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县域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与定安经济发展相一致、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上下联动、区域协同、医防融合、中西医并重、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行动目标以创新为驱动、管理现代化为导向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公立医院运行更加科学高效,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定安县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3.17
•【字号】定府〔2021〕12号
•【施行日期】2021.03.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定安县人
民政府网
定府〔2021〕12号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定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现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定安县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7日定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南丽湖规划终稿1126

南丽湖规划终稿1126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二零零九年十一月项目法人:海南发现者投资有限公司咨询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审核人: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工程咨询资格证书资格等级:甲级证书编号:工咨甲203210100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湿地项目办公室:处长:袁军教授级高工参编人员:张晓云高级工程师李生高级工程师马晓晖助理工程师袁军教授级高工陈康娟高级工程师李晖高级工程师校对:李生高级工程师制图:马晓晖助理工程师王欢研究生吴丹子研究生邹成勇研究生制表:张晓云高级工程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曹新副教授王欢研究生吴丹子研究生邹成勇研究生海南发现者投资有限公司:林夏滨项目部经理雷泽明开发部经理总体规划参编人员前言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的生存条件,是物种资源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但是近30年来,由于重视不高、开发不当等原因,各地湿地生态系统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湿地的退化和消失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湿地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了广泛地关注。

在我国,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湿地保护的局面正逐渐形成,湿地保护管理体系、资源监测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宣教培训体系等正逐步建立。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

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全国湿地保护牵头协调部门——国家林业局十分重视湿地公园工作,积极推动湿地公园建设。

自2005年2月以来,国家林业局共批准了38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工作。

定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定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定安县政府工作报告篇一:定安县地理位置定安县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内陆,北隔南渡江与琼山市相望,东接椰海之乡琼海市,总面积为1187平方公里,是全省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环岛高速公路从县东穿过,通向县城的高速公路出口,距海口市35公里。

全县划分为以高新科技和商贸为主的定北经济区,以旅游业为主的定中经济区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定南经济区。

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终年无霜,年平均温度23.1—23.9度,年降水量达1965.6至2498毫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自然资源定安县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地处南渡江中下游南畔,地跨东经11007,至110031,,北纬19013,至19044,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90,年降雨量1965毫米。

北临南渡江与海口相望,东毗文昌,西北接澄迈,东南邻琼海,县境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45.5公里,面积1187.4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下辖10个镇,115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883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营农场,1个热作研究所,1个国营林场,2个县办国营农场。

海榆东、中干线和环岛东线高速公路途经本县,县政府所在地为定城镇。

(一)土地资源。

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178.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2.24万亩。

全县境内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有11条,拥用淡水水面面积5.3万亩,地下水资源总量约5.96亿立方米。

(二)矿产资源。

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铝、锌、钛、钴、铀、钶、石墨、黄铁、铬铁、毒砂、磁铁、石英砂、锆英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待开发利用。

(三)动物资源。

已知的野生动物主要有坡鹿、刺猬、果子狸、穿山甲、金钱龟、蟒蛇、鹧鸪等40多种,主要水生动物则拥有水獭、鳖、水龟等。

(四)作物资源。

近年来,定安县十分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全县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花生、木薯、糖蔗、橡胶、胡椒等。

20XX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8万亩,总产量达9.7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5.5万亩,总产量达6.7万吨;油料播种面积6万亩,总产量24万吨;瓜菜面积10万亩(主要品种为苦瓜、丝瓜、冬瓜、四季角、菜椒、尖椒、食用菌、圣女果等),总产量14万吨;胡椒到达面积1.8万亩,总产0.25万吨;橡胶到达面积8万亩,总产量0.34万吨;槟榔种植面积35000亩,产量达2000多吨。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安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26•【字号】•【施行日期】2022.0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县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县委、县人大: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定安县政府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现将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及取得成效(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1.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取得新成效。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政府常务会议重点学习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全县各单位、部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296次。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必修内容,开展政法工作队伍全战线、全覆盖培训,全县政法部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19次。

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头等大事,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2.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县政府冯云飞县长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多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工作。

2021年组织召开中共定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等内容的学习,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针对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第一责任人落实情况反馈的问题,及时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制定整改方案、整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具体措施,确定74项整改任务。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定府办〔2016〕86号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定府办〔2016〕86号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定府办〔2016〕86号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有关单位:《定安县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已经十四届县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6月14日定安县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为规范我县农村居民建房行政审批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海南省农村居民建房审批办法的通知》、《海南省查处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订《定安县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县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居民宅基地新建、改建、扩建住房及现存但尚未完善行政审批手续的已建住房。

镇墟、重点片区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已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区域除外。

第二条居民新建住房的项目选址(或已建住房的项目地址)必须符合城乡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条居民使用原有宅基地或村庄规划区内的宅基地、空闲地新建住房(或已建住房)的,必须遵循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划拨宅基地的原则并符合宅基地占地面积控制标准。

第四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农村居民建房的业务指导和许可证备案;各镇人民政府依法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各镇规划建设管理所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农村居民建房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和协助有关部门办理规划报建、施工报建、竣工备案手续等。

第五条各户农村居民建房要坚持“四公开、四到场、二监督”的原则,即所在镇人民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建房户应分别公开建房条件、申请建房户名单,公开建房审批程序,公开建房占地面积和地界四至范围及公开建房审批结果;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应派人选址定点到场,基础放线到场,基础施工到场,竣工验收到场;自觉接受全体村民和上级主管部门监督。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纲要(2015-2030)一、目标愿景战略目标:将生态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空间类型2020年2030年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一级生态功能区1153533.6%1153533.6%二级生态功能区1598446.4%1598446.4%开发功能区357110.4%369910.8%其他用地33099.6%31819.2%陆域合计34399100.0%34399100.0%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即生态红线区,指严格进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刚性约束的区域。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纲要(2015-2030)一、目标愿景战略目标:将生态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空间类型2020年2030年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一级生态功能区11535 33.6% 11535 33.6%二级生态功能区15984 46.4% 15984 46.4%开发功能区3571 10.4% 3699 10.8%其他用地3309 9.6% 3181 9.2%陆域合计34399 100.0% 34399 100.0%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2015年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2015年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2015年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5.12•【字号】定府办〔2015〕44号•【施行日期】2015.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2015年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定府办〔2015〕44号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有关单位:《定安县2015年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己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5月12日定安县2015年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做好我县2015年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不断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南生态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标,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以兴林富民和统筹城乡绿化为重点,以“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定安”为主题,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快建设“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系统稳定、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林业,努力提升定安生态环境质量。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和景观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

(三)坚持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原则。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原则。

(五)坚持科技兴林,量质并重的原则。

三、建设目标根据《定安县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定府办〔2013〕200号),结合实际情况,2015年我县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任务为:完成造林绿化22000亩,其中:城市植树200亩;通道绿化500亩;河流水库绿化300亩;生态经济兼用林造林5500亩;村庄绿化3500亩;种植麻竹12000亩,建设城镇公园1个、水上公园1个、森林公园1个、观光果园4个。

龙门控规文本5.11

龙门控规文本5.11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 (1)第三章建设用地规划 (2)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5)第五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第六章绿地系统规划 (7)第七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综合控制 (7)第八章环境保护规划 (9)第九章市政设施规划 (10)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11)第十一章村庄安置规划 (11)第十二章景观风貌及城市设计导引 (12)第十三章四线控制 (13)第十四章规划实施建议 (13)第十五章奖励与惩罚 (14)第十六章附则 (14)定安县龙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01条编制目的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定安县龙门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内容,为龙门镇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以下简称文本)。

第02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龙门镇区(含生态农业创意产业园)、龙门岭景区、久温塘景区,规划用地面积为18.96平方公里。

第0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1月1日)(4)《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5)《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7)《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10月1日)(8)《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12月31日)(9)《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6月8日)(10)《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08年12月(11)《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修编)(12)《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05年修编)(13)《定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8)》(2008年)(14)《龙门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2010年10月)第04条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优先保护生态敏感度高的自然资源;合理适度开发利用冷泉资源;强调城镇、景区建设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海南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海南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则 ................................................................................. - 1 -第二章 规划背景 ................................................................................. - 3 -第三章 海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分析 ..................................................... - 7 -第四章 海南省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 11 -第五章 红色旅游发展战略 ............................................................... - 14 -第六章 红色旅游战略架构 ............................................................... - 16 -第七章 各县市红色旅游发展建议 ................................................... - 21 -第八章 红色旅游相关配套服务体系规划 ....................................... - 26 -第九章 产业联动发展规划 ............................................................... - 29 -第十章 红色旅游市场定位与营销规划 ........................................... - 30 -第十一章 保障支撑体系建设 ........................................................... - 34 -第十二章 规划近期实施建议 ........................................................... - 36 -第十三章 附则 ................................................................................... - 39 -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性质与目的本规划是海南省组织编制的全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全省各县市各部门红色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基本依据。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纲要(2015-2030)一、目标愿景战略目标:将生态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空间类型2020年2030年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一级生态功能区1153533.6%1153533.6%二级生态功能区1598446.4%1598446.4%开发功能区357110.4%369910.8%其他用地33099.6%31819.2%陆域合计34399100.0%34399100.0%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即生态红线区,指严格进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刚性约束的区域。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文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琼府函[2013]43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文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琼府函[2013]43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文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正文:----------------------------------------------------------------------------------------------------------------------------------------------------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文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琼府函〔2013〕43号)文昌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文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的请示》(文府〔2013〕4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文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你市要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切实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将文昌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航天科技和产业研究基地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椰林、侨乡特色的热带生态滨海旅游城市。

二、优化城镇体系结构。

要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充分发挥重点城镇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引导农村居民向主城区和中心镇集聚,科学有序地推动城镇化发展。

三、合理利用海岸线资源。

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处理好海岸线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严格控制岸线资源的开发时序;坚持优地优用原则,滨海一线的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建设旅游度假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根据《总体规划》要求,稳步推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文化、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要按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高标准配套旅游度假区接待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度假服务功能;统筹安排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加强对城市建筑体量和造型的引导和管控,突出城市特色。

基于自然体验的定安县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基于自然体验的定安县儿童公园规划设计

2023年第18期现代园艺表1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年龄阶段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婴幼儿期(0~3岁)需要父母的陪伴,对周边环境处于一个认知的过程,适合在家长的看护下,玩一些简单的户外游戏学龄前期(3~6岁)有意识地做事情,开始学会与人交往,喜欢与稍大于自己的儿童一起玩耍学龄初期(6~12岁)对周边环境探索的好奇心增强,逐渐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开始独立完成事情,喜欢与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一起玩耍少年期(11~14岁)对家长依赖较少,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约束力青年初期(14~18岁)自我意识完善,开始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发散脑力思维,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自然体验的定安县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曾健琴1,宫春亭1,2*(1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27;2海南省儿童认知与行为发展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27)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用地的过度开发,导致自然中适合儿童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少,儿童对自然的感知力减弱,越来越多的儿童依赖电子科技来了解外面的自然世界,从而患上“自然缺失症”。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自然、体验自然,加强对儿童自然体验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打造基于自然体验的儿童公园至关重要。

基于此,阐述了儿童心理行为和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概况,并以定安县为例,探讨了自然体验式儿童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公园;自然体验;儿童心理行为;景观设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观察自然、接触自然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自然体验式的儿童公园,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自然、体验自然。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

2019年我国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提高对自然教育的认识,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和行为。

目前,我国真正的儿童公园很少,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范式”设计理念,通过设置游乐设施形成儿童游戏空间,缺乏对儿童自然体验的考虑。

垦区的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经验总结——以定安县黄竹镇南海第六作业区为例

垦区的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经验总结——以定安县黄竹镇南海第六作业区为例

垦区的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经验总结——以定安县黄竹镇南海第六作业区为例1.区域基本情况1.区位优势明显。

第六作业区紧邻黄竹镇区,距黄竹互通仅2公里,距定城镇26公里、距海口市区约65公里,海榆东线(G223)横穿第六作业区,属海口一小时经济圈。

2、自然条件优越。

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4℃,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

现状耕地 2880亩,林地6230亩,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区域面积与人口规模。

下辖10个连队(一队、二队、三队、五队、六队、七队、草伦队、山地东排队、高山队、山翠队),其中一队已纳入黄竹镇区统一规划,不在本次村庄规划范畴。

区域面积为2756.28公顷,人口约4000人。

4、产业发展良好。

以橡胶、菠萝蜜、荔枝、茶叶、槟榔种植为主,种植规模较大,在三队现状有茶叶加工厂和菠萝蜜加工厂。

5、特色资源丰富。

区内有石龙、罗古、石螺、保山和草伦水库等自然资源,有省级万亩热带水果采摘的“八仙岭”共享农庄旅游项目及包蜜园村美丽乡村。

1.开展第六作业区村庄规划试点代表性与典型意义本次第六作业区村庄规划是定安县唯一、全省少数的农垦区域的试点,具有代表意义,经历了多次调研、各级领导专家把脉、方案沟通、规划公示、职工大会过程,形成了较完整的规划成果。

本次规划试点意义是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第六作业区的特色资源禀赋,发挥交通优势、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等优势,从编制目标、技术、思路、政策方面探索发展动力多元的垦区集聚提升型村庄规划编制模式。

(一)探索垦区集聚提升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以第六作业区为典型的垦区村庄规划,研究探索新一轮的全域国土空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必须建立“多规合一”的技术方法。

(二)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三区划定与用途管制是村庄的首要问题,如何处理“内部空间”和“外围空间”协调发展成为核心问题。

依据《海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探索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充份发挥土地综合整治最大效益。

海南省总体规划(2021-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2021-2030)纲要(DOC)

海南省总体规划纲要(2021 -2030)一、目的愿景战略目的:将生态与开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突出海南“生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把握“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开展〞三大机遇,确定战略总目的为: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2030年,国际旅游岛开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范例。

战略定位:本次规划战略定位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三地〞。

“一点〞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立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效劳及海上救援基地。

二、总体布局根据全省“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结合海南岛屿省特征、生态环境承载才能和现状开展根底,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开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开展,在构建全省生态平安格局,保护好海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根底上,调整优化全省开发建立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全面安康可持续开展。

2030年,海南岛陆域空间中,一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33.6%;二级生态功能区面积15984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46.4%;开发功能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占全岛陆域面积的10.8%。

表:海南岛各类功能区汇总表空间类型2021年2030年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各功能区面积指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空间比例一级生态功能区1153533.6%1153533.6%二级生态功能区1598446.4%1598446.4%开发功能区357110.4%369910.8%其他用地33099.6%31819.2%陆域合计34399100.0%34399100.0%注:一级生态功能区。

即生态红线区,指严格进展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刚性约束的区域。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03•【字号】琼府函〔2023〕149号•【施行日期】2023.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琼府函〔2023〕149号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审批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昌府〔2023〕9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昌江黎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昌江黎族自治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清洁能源产业基地、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和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昌江黎族自治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39.41平方千米,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99.36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736.57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74.9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7倍以内。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布局,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协同做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昌化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岛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全面提高县域生态品质。

旅游专项规划

旅游专项规划

旅游专项规划目目录1旅游现状条件分析................................................................... ................................................311.1旅游区位分析........................................................3321.2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现状...............................................3331.3旅游资源条件分析....................................................441.3.1旅游资源结构基本完整........................................441.3.2人文旅游资源较为突出........................................5541.4旅游市场分析........................................................661.4.1旅游客源市场分析............................................661.4.2定安县旅游市场竞争分析......................................991.4.3定安旅游客源分析...........................................102定安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1112.1优势............................................................... 1122.2劣势............................................................... 1132.3机会............................................................... 1242.4挑战............................................................... 123旅游发展目标和战略................................................................... ..........................................1413.1旅游市场定位.......................................................1423.2旅游发展目标.......................................................153.2.1产业发展目标...............................................153.2.2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目标.......................................1533.3旅游发展战略.......................................................1543.4旅游产品开发及推广.................................................163.4.1文化旅游...................................................163.4.3农业旅游...................................................163.4.4旅游资源整合...............................................174旅游总体布局................................................................... ......................................................1814.1空间结构 ...........................................................1824.2旅游线路规划.......................................................194.2.1定安交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94.2.2定安旅游交通规划...........................................2034.3旅游项目主题规划...................................................215旅游营销规划................................................................... ......................................................2315.1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预测..............................................235.1.1客源市场定位...............................................235.1.2定安县客源市场预测.........................................2325.2旅游营销战略目标...................................................2435.3旅游市场营销规划...................................................245.3.1形象策略...................................................255.3.2旅游项目策略...............................................255.3.3区域营销策略...............................................255.3.4价格策略...................................................265.3.5海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265.3.6产品配套策略...............................................275.3.7具体促销策略...............................................276重点项目及其时序安排................................................................... ......................................2916.1近期建设规划(2021-52021年).......................................2926.2中远期建设规划(2021-02030年).....................................301旅游现状条件分析1.1旅游区位分析2021年11月海南省旅游局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规划大纲(总体思路)》中,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为“一海、二市、三区”。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定府办〔2014〕147号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定府办〔2014〕147号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正文:----------------------------------------------------------------------------------------------------------------------------------------------------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安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定府办〔2014〕147号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定安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定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0月29日定安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为了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琼府[2014]7号),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结合我县实际,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解决以细颗粒物(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创新驱动、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大格局。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

到2017年底,我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年度优良天数达95%以上。

(二)具体指标。

到2017年底,我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3年下降5%以上。

三、重点工作(一)加大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1、严格执行准入标准,控制燃煤锅炉。

原则上不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到2017年底,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严格执行《定安县定城镇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定府办[2014]26号)的管理要求,在烟尘控制区内新建的工业企业,不得使用以煤、重油、渣油等高污染燃料作为燃料的锅炉。

定安县土地用总体规划文本

定安县土地用总体规划文本

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年)定安县人民政府二O一O年五月前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调控区域经济开发、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先进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科学引导与调控功能,促使土地利用战略、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更新与转变。

随着定安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已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高效利用,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增强土地利用科学性,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定安县政府开展了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定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目录前言 (i)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规划修编的目的与任务 (1)第一条规划修编的目的 (1)第二条规划修编的任务 (1)第二节规划修编的原则和依据 (2)第三条规划编制原则 (2)第四条规划修编的依据 (2)第三节规划修编的期限和范围 (3)第五条规划编制期限 (3)第六条规划编制范围 (3)第二章基本情况 (4)第一节基本情况 (4)第七条区位条件 (4)第八条自然条件 (4)第九条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6)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十条土地利用现状 (7)第十一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第三节土地利用和管理趋势分析 (10)第十二条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趋势 (10)第十三条土地利用战略 (10)第十四条土地利用功能定位 (12)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方针 (14)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指标 (14)第十五条总体目标 (14)第十六条调控目标 (15)第十七条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16)第二节土地利用方针 (19)第十八条土地利用方针 (1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1)第十九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 (21)第二十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21)第二十一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2)第二十二条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24)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与管理 (25)第二十三条农用地布局与管理 (25)第二十四条建设用地布局与管理 (26)第六章土地利用分区 (30)第二十五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0)第二十六条土地利用用途分区 (31)第七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40)第二十七条重点建设项目 (40)第八章土地开发整理 (43)第一节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原则 (43)第二十八条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 (43)第二十九条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原则 (43)第二节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44)第三十条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 (44)第三节土地开发整理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46)第三十一条土地开发整理的途径 (46)第三十二条土地开发整理保障措施 (47)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50)第三十三条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 (50)第三十四条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模式 (50)第十章中心城区及乡镇土地利用 (53)第三十五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53)第三十六条乡镇土地利用 (53)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8)第三十七条法律保障措施 (58)第三十八条行政保障措施 (58)第三十九条经济保障措施 (59)第四十条技术保障措施 (59)附表: (61)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修编的目的与任务第一条规划修编的目的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围绕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从规模、结构和时序等方面,综合协调耕地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的土地利用关系,重点解决定安县近远期土地利用与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明确土地利用的目标与各项用地指标,划分土地用途管制区并落实管制措施,为定安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全面的土地资源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四章县城性质与规模 (13)第五章县城总体布局 (14)第六章县城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19)第七章县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老县城更新规划 (22)第八章县城绿地和景观系统规划 (25)第九章县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8)第十章县城环境保护规划 (33)第十一章县城综合防灾系统规划 (35)第十二章县城城市规划区综合协调规划 (37)第十三章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40)第十四章县城总体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42)第十五章附则 (43)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适用范围为适应定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定安县城城市建设和县域城镇发展建设,定安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编制《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以下简称本规划)。

在定安县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其它城市规划与本规划有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县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

第3条规划原则1.根据定安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背景,充分考虑定安县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完善充实定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科学修编定安县城总体规划,切实有效地指导定安县内各层面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2.深入研究定安县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

将县城总体规划与产业空间布局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促进县城经济社会发展。

3.合理确定定安县城的城市性质和规模,科学建构县城空间规划结构和总体功能布局,促进县城可持续发展。

4.合理组织县域和县城交通,加强县城内外交通联系,提高县城的中心地位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充分利用定安县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突出生态城市的风貌特色,营造优越的人居环境。

第4条规划编制依据本规划编制主要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第146号令发布)3.《海南省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1994年12月23日)4.《海南省城市规划工作行政规程》(2005年3月)5.《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6.《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7.《定安县城总体规划》(1993—2010)第5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5~2010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第6条规划地域名词界定本规划划分定安县、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和定安县城等三个地域范围。

1.定安县:定安县的范围为定安县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187平方公里。

简称全县。

2.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定城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145.27平方公里。

3.定安县城:指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内连片的城市建设地区。

现状定安县城范围为定安县城城市规划区内(不含仙沟)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及相连地域之范围,规划县城范围为本次规划总体布局的城市建设用地及相连地域之范围。

第7条文本中黑体字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8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近期期末,定安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5%左右,县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富裕,成为海南省域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较佳的城市之一。

规划期末,定安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8亿元,年均增长稳定到8%左右,继续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进。

县城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成以热带风光为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

定安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详见附表1“定安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表”。

第9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依托海口。

以海口为目标市场,充分接收和吸纳海口经济圈的产业辐射,加强产业配套协作,与海口市的发展有机结合。

2.服务中部。

定安做大产业,应率先从海南省中部地区崛起;汲取和利用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加速资源转化利用工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借力出岛。

服务于海南省的输出型产业,以大陆市场为潜在目标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定安县和周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10条经济发展策略1.产业发展策略(1)加强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协作,以提高资源本地转化能力为主,鼓励发展具有“1+2”产业综合体特征性质的新型工农合作关系,以此延长产业链。

(2)第一产业的发展应与市场消费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以绿色生态、热带海岛型农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

(3)抓住海口市汽车产业发展、南海油气资源综合开发、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加快定安县内工业发展,加强与上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

(4)加强定安县与中部其他五县市的资源共享力度,力争成为中部六县市的新兴农业资源转化工业基地。

2.产业发展定位定安县城产业发展方向为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旅游用品产业基地和现代都市生活服务基地,规划期内致力于建成为海南省农副产品加工及主要集散地之一,海南省中部地区农业资源深加工主基地,海南省旅游用品加工及主要集散地之一。

3.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定安县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保一、强二、精三”的原则,第一产业保证农业稳产增产,打造生猪和槟榔特色品牌,加快农业经营多元化、精品化和产业化;第二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提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主导地位,把塔岭工业区建设成为海南省的新兴工业基地之一;第三产业培育成为定安县的潜力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旅游和康体产业,做出精品,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11条社会发展策略1.优先强化基础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总体教育水平跨入国内发达地区行列。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社会保障和就业面,使人民生活整体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并创造条件进而达到富裕水平。

3.创新文体事业发展机制,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县、社区两级文化网络,建设面向全县服务的重点文化设施。

建设综合性体育场馆、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积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逐步建立起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

第12条生态环境保护策略1.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布局合理、生态和谐、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的各项目标,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2.建成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工业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农业基本实现生态化生产,将生态旅游业成为定安县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3.积极推广城镇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发展农村生态型村庄。

4.加强江、湖和城镇水体的综合整治力度,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

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水体、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

第13条县城特色保护与延续策略1.创建绿色环境特色:构建县城、沿江和外围生态防护林带,加大县城绿化覆盖率,大幅度、高标准提升定安县城净化、绿化和美化水平。

2.体现热带风光特色:充分利用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通过建筑物、道路、广场和园林等各项建设,突出展示热带城市景观特色。

3.发挥滨江特色:合理使用岸线,加大岸线生态恢复性建设和美化绿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岸线的各种功能。

4.保持古城特色:大力维护和修缮名胜古迹,依托定安历史文化底蕴,开辟新的历史文化主题资源,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交融,保护与展现定安历史文化风貌。

第14条产业空间布局定安县产业空间布局按附表2“定安县产业空间布局一览表”所示要求实施。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15条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1.增强县城实力,形成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地区。

2.采取点轴带动发展战略,沿交通轴扩张,形成与县域经济水平梯度及资源分布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布局网络。

3.加强重点镇建设,适当控制一般镇数量,提高城镇建设质量。

4.构建县域内特色经济区,强调自身特色,实现城镇职能有效分工和协作发展。

5.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6.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增进城乡协调,吸引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

第16条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2010年县域总人口为3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4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40.0%;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3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4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为55.0%。

第17条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坚持“依托轴线,强化县城中心地位,以重点城镇带动片区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规划期末定安县域城镇空间发展形成“一个中心,四条发展轴”的总体框架。

1.一个中心:即定安县城,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中心。

2.四条发展轴:①依托省域东线高速公路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该轴上有县城、龙湖和黄竹等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地区;②沿县域内南北向省道的城镇发展轴。

轴上有龙河、龙门、雷鸣等城镇,该轴继续向南部纵深方向发展,并加强与琼中地区连接;③沿县城到新竹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

该轴将促进东西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④沿龙湖到雷鸣、富文、新竹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

该轴将促进县域中部城镇加强东西向产业协作发展。

第18条县域城镇体系等级与规模结构至规划期末,定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等级与规模结构如下:第一级为定安县城,人口规模为8万人。

第二级为重点镇,人口规模1.8-2.5万人,为黄竹、龙河、雷鸣和新竹等4个城镇。

第三级为一般镇,人口规模为0.8-1.0万人左右,为龙湖、龙门、岭口、富文和中瑞等5个城镇。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与规模结构规划详见附表3。

第19条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将定安县域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和农贸型四种。

综合型城镇积极引导发展和强化城镇的区域综合服务功能,使城镇成为与其等级相适应的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城镇的特色,应限制发展与城镇特色有冲突的职能。

工贸型城镇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发展工业、商贸业和相关服务业。

旅游型城镇依托周边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相关服务业。

农贸型城镇依托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集市贸易,城镇发展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并维护生态平衡。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详见附表4。

第20条县域乡村居民点规划导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节约水资源和用地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