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结构设计程序要点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指南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指南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指南第1章设计前期准备 (4)1.1 设计任务书分析 (4)1.1.1 项目背景与概况 (4)1.1.2 设计目标与要求 (4)1.1.3 技术经济指标 (4)1.1.4 设计成果要求 (4)1.2 设计场地调研 (5)1.2.1 地形地貌 (5)1.2.2 工程地质 (5)1.2.3 水文地质 (5)1.2.4 气象条件 (5)1.2.5 周边环境 (5)1.3 设计规范与标准研究 (5)1.3.1 国家及地方规范 (5)1.3.2 行业标准与规定 (5)1.3.3 企业标准与要求 (5)第2章结构体系选择 (6)2.1 常见结构体系介绍 (6)2.1.1 框架结构体系 (6)2.1.2 剪力墙结构体系 (6)2.1.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6)2.1.4 砌体结构体系 (6)2.1.5 钢结构体系 (6)2.2 结构体系选型依据 (6)2.2.1 建筑物的功能、规模和用途 (6)2.2.2 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 (7)2.2.3 建筑物高度和跨度 (7)2.2.4 经济因素 (7)2.2.5 施工条件 (7)2.3 结构体系优化 (7)2.3.1 结构布局优化 (7)2.3.2 材料选择优化 (7)2.3.3 结构细部设计优化 (7)2.3.4 结构体系组合优化 (7)第3章结构设计计算 (8)3.1 结构分析模型建立 (8)3.1.1 模型概述 (8)3.1.2 单元划分 (8)3.1.3 边界条件设定 (8)3.1.4 材料属性定义 (8)3.2 结构荷载与作用 (8)3.2.1 恒荷载 (8)3.2.2 活荷载 (8)3.2.3 作用效应组合 (8)3.3 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 (8)3.3.1 内力计算 (8)3.3.2 位移计算 (9)3.3.3 结果校核 (9)第4章结构构件设计 (9)4.1 混凝土构件设计 (9)4.1.1 设计原则 (9)4.1.2 设计步骤 (9)4.2 钢结构构件设计 (9)4.2.1 设计原则 (9)4.2.2 设计步骤 (10)4.3 木结构构件设计 (10)4.3.1 设计原则 (10)4.3.2 设计步骤 (10)第5章结构连接设计 (10)5.1 混凝土结构连接设计 (10)5.1.1 基本原则 (10)5.1.2 连接方式 (11)5.1.3 设计计算 (11)5.1.4 构造要求 (11)5.2 钢结构连接设计 (11)5.2.1 基本原则 (11)5.2.2 连接方式 (11)5.2.3 设计计算 (11)5.2.4 构造要求 (12)5.3 其他结构连接设计 (12)5.3.1 木结构连接设计 (12)5.3.2 砌体结构连接设计 (12)5.3.3 复合材料结构连接设计 (12)第6章结构抗震设计 (12)6.1 抗震设防目标与标准 (12)6.1.1 设防目标 (12)6.1.2 设防标准 (13)6.2 结构抗震计算 (13)6.2.1 地震作用的计算 (13)6.2.2 结构抗震功能分析 (13)6.2.3 结构抗震验算 (13)6.3 抗震构造措施 (13)6.3.1 结构体系优化 (13)6.3.2 构造措施 (14)6.3.3 材料与施工要求 (14)第7章结构抗风设计 (14)7.1 风荷载特性分析 (14)7.1.1 风荷载定义 (14)7.1.2 风速与风向 (14)7.1.3 风压系数 (14)7.1.4 风荷载组合 (14)7.2 结构抗风计算 (14)7.2.1 风荷载标准值 (14)7.2.2 结构响应 (15)7.2.3 结构抗风稳定性 (15)7.2.4 结构抗风舒适度 (15)7.3 抗风构造措施 (15)7.3.1 建筑物形状与布局 (15)7.3.2 结构体系 (15)7.3.3 构件连接 (15)7.3.4 抗风支撑体系 (15)7.3.5 防风构造 (15)7.3.6 风振控制 (15)第8章结构施工图绘制 (15)8.1 施工图绘制规范与要求 (15)8.1.1 一般规定 (15)8.1.2 图纸格式 (15)8.1.3 绘图比例 (16)8.1.4 施工图绘制深度 (16)8.2 结构施工图内容与表达 (16)8.2.1 结构施工图内容 (16)8.2.2 结构施工图表达方法 (16)8.3 结构施工图审查与修改 (17)8.3.1 审查要求 (17)8.3.2 审查流程 (17)8.3.3 修改要求 (17)第9章结构施工与验收 (17)9.1 结构施工技术要求 (17)9.1.1 施工准备 (17)9.1.2 施工材料与构件 (17)9.1.3 施工工艺 (18)9.1.4 施工质量控制 (18)9.2 结构施工监测 (18)9.2.1 施工监测目的 (18)9.2.2 施工监测内容 (18)9.2.3 施工监测方法 (18)9.2.4 施工监测结果分析 (18)9.3 结构验收与评定 (18)9.3.1 验收标准 (18)9.3.2 验收程序 (18)9.3.3 验收内容 (18)9.3.4 结构评定 (18)9.3.5 验收资料 (19)第10章结构维护与加固 (19)10.1 结构维护策略 (19)10.1.1 维护目的与原则 (19)10.1.2 维护内容与周期 (19)10.1.3 维护方法与工艺 (19)10.2 结构检测与评估 (19)10.2.1 检测方法 (19)10.2.2 评估标准 (19)10.2.3 评估流程 (19)10.3 结构加固方法与实施 (19)10.3.1 加固目的与原则 (19)10.3.2 加固方法 (20)10.3.3 加固施工与验收 (20)10.3.4 加固后的维护与管理 (20)第1章设计前期准备1.1 设计任务书分析设计任务书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文件,它明确了设计的目的、要求、范围和质量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结构理论1、结构的设计过程结构设计的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方案阶段的内容为: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例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等等以及由这些结构来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

确定了结构的形式之后就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要求来布置结构的承重体系和受力构件。

结构计算阶段的内容为:首先,荷载的计算。

荷载包括外部荷载(例如,风荷载,雪荷载,施工荷载,地下水的荷载,地震荷载,人防荷载等等)和内部荷载(例如,结构的自重荷载,使用荷载,装修荷载等等)上述荷载的计算要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等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组合计算。

其次,构件的试算。

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构造措施要求,使用要求及各种计算手册上推荐的试算方法来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

再次,内力的计算,根据确定的构件截面和荷载值来进行内力的计算,包括弯矩,剪力,扭矩,轴心压力及拉力等等。

最后,构件的计算。

根据计算出的结构内力及规范对构件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轴压比,剪跨比,跨高比,裂缝和挠度等等)来复核结构试算的构件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和要求。

如不满足要求则要调整构件的截面或布置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2、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2.1 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2.1.1 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1.2 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

2.2 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物越来越多,型式及结构越来越多样、复杂化,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设计阶段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续施工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到建筑安全及造价。

本文分析了结构设计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结构分析;基础设计;1.结构设计原则结构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标准,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与建筑专业、设备专业紧密合作,精心设计,做到安全适用、耐久舒适、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

1.1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指工程设计人员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在方案阶段及初步设计阶段,从宏观上、总体上和原则上去决策和确定结构设计中最基本、最本质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主要包括结构方案的选定和布置、荷载和作用传递路径的设置、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判定和加强、结构整体稳定性保证和耗能作用的发挥以及承载力和结构刚度在平面内和沿高度的均匀分配等等。

目的是要做到结构简单均匀规则,刚柔适度,整体稳定性强,轻质高强且多道设防【1】。

1.2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适宜的建筑抗震场地,对不力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危险的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

(2)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宜规则,侧向刚度沿竖向均匀变化,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不规则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2】。

(3)结构体系应而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

(4)强柱弱梁是指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用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方案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方案规程
整理课件
• 条文中提出的房屋高度、规则性、结构类型、场地条 件或抗震设防标准等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包括:
– 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 – 2)有些工程虽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但由于其结
构类型或有些部位结构布置的复杂性,难以直接按本规程 的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 3)还有一些位于高烈度区(8度、9度)的甲、乙类设防标 准的工程或处于抗震不利地段的工程,出现难以确定抗震 等级或难以直接按本规程常规方法进行设计的情况。
整理课件
• 修订原因: • 首先是为了与我国现行有关标准协调,《民用建
筑设计通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有相应规定。 • 有的住宅建筑的层高较大或住宅的底部几层布置 层高较大的商场(商住楼),其层数虽然不到10 层,但房屋总高度已超过28m,仍应按本规程进行 结设计要求和方法。
力调整系数; • 8、修改完善了框架、剪力墙(含短肢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的有关设计规定;
整理课件
1、调整了设计范围:本规程适用范围调整为10层及10层 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 24m的其他民用高层建筑结构。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 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结构。非抗 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本 规程不适用于建造在危险地段的高层建筑结构。。
为适应上述工程抗震设计的需要,有必要规定可采用 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
整理课件
• 第3.11.1条: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分析结构方案的特 殊性、选用适宜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并分析论证结 构方案可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

工程设计程序要点

工程设计程序要点

简介李盛勇职务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经理, 副总工程师专业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学历本科学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81~1986年)工程硕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专业资格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香港注册工程师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高层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工程应用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钢-砼组合结构协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工作经验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读建筑结构工程硕士,1986~2003年间一直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曾任广东省院副总工程师兼深圳分院总工程师,2000年被评为省建院“十大优秀中青年科技带头人”。

主持过十多项高层及超高层工程的结构设计,在国内外发表多篇专著和论文,多项工程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专长于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大跨度结构设计。

具有创新的设计精神、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及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论文、专著或科研成果一、著作:1.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原位图示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与张元坤合著。

)2. 《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

(新世纪广东省首届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2001年出版,与张元坤合著。

)二、论文:1.潮汕大厦结构设计。

(第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1994年。

)2.潮汕大厦结构时程分析。

(第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1994年。

)3.浅谈柱—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第十六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2000年。

)4.深圳天安数码时代大厦结构设计。

(第十七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2002年。

)5.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种科学配筋形式介绍。

(建筑结构,2003年第8期。

133-王欣-PKPM-SAUSAGE工程应用所发现的结构布置问题

133-王欣-PKPM-SAUSAGE工程应用所发现的结构布置问题

2. 结构布置调整措施
本文采用 PKPM-SAUSAGE 试算了大量个实际工程模型,可发现适当的结构布置调整措施,可有效改 善结构抗震性能。 2.1 增加电梯间内剪力墙的平面外约束 实际工程中,建筑要求核心筒内布置有多个电梯间,电梯间内无法布置楼板。于是造成电梯间内剪力 墙的平面外变形不受约束。出于建筑与设备专业需要,个别楼层的层高达到 6 米或以上,这对电梯间内剪 力墙的平面外受力更为不利。试算某实际工程,发现电梯间内剪力墙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损伤破坏,见图 1。 为有效抑制剪力墙的平面外变形,可在电梯间区域布置梁构件。与剪力墙平面外相交的梁构件,可以 为剪力墙提供平面外约束。在有限元计算中,限于有限元计算假定,采用梁单元模拟时该梁构件,梁单元 只能为剪力墙提供一个点约束。而采用壳单元模拟该梁构件,壳单元可为剪力墙提供多个点约束。显然, 壳单元的模拟效果优于梁单元。 另外,建议加大该梁构件的截面高度,以提供更多的平面外约束。在不影响建筑与设备专业的前提下,
参考文献
[1] 王欣,李志山. SAUSAGE 软件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建筑结构,2012,42(S2):7-11 [2] 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
2014 年
PKPM-SAUSAGE 工程应用所发现的结构布置问题
王欣
(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广州 510170)
提 要
PKPM-SAUSAGE 采用显式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弹塑性分析。采用 PKPM-SAUSAGE 试算了大量个实际工程模型,
发现适当的结构布置调整措施,可有效改善结构抗震性能。增加电梯间内剪力墙的平面外约束,可有效抑制剪力墙的平面外 变形。采用结构开洞,可避免长墙受剪破坏。伸臂桁架无需贯通核心筒,仅需要将核心筒与外框之间的钢构件的内力有效传 递于核心筒即可。调整剪力墙平面布置,可改变剪力墙所分配到的水平地震作用力,避免单个构件破坏。调整剪力墙形状, 将剪力墙的侧边线改为斜线,以保证剪力墙的轴压比沿竖向缓慢变化,避免应力局部集中。 关键词 PKPM-SAUSAGE;弹塑性分析;结构布置;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及要点

建筑结构设计流程及要点

2、各设计阶段结构设计要点
2.1、方案设计阶段
2.1.1 方案设计阶段工作目标
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分布及楼面梁的支 承条件的合理性,以便建筑专业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 业都可行,且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2.1.2 方案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1)、结构选型 2)、结构分缝 3)、结构布置 一下三项应用于复杂或超高层建筑的方案比选 4)、结构试算 5)、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 6)、超限判别
3.1 .1 方案设计阶段结构工种的主要工作
1)、为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提供保障; 2)、在结构选型、结构布置、抗风抗震等方面提供专
业意见;
3)、主动配合、随时解决方案在结构方面的问题。
3.1.2 《抗规》关于结构整体性方面的规定
3.4.1 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 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 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 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向不宜少于三跨。
2)、肋形楼盖(包括单向梁楼盖和双向梁楼盖两种) 当梁高不受限时,最为经济。有单向单次梁、单向双次梁、
十字梁、2+1次梁形式等。 3)、井字梁楼盖——双向梁肋形楼盖的特殊形式
跨度大、楼面荷载大而梁高又受限时采用。
4)、密肋楼盖(包括现浇空心混凝土楼盖) 跨度大而梁高又受限时采用,肋距为0.9~1.5米。 普通混凝土楼面跨度≤ 9m;预应力混凝土楼面跨度≤ 12m
结构工程师及早介入方案设计,不仅使方案可行而增强 工程设计接标的竞争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建筑方 案被采纳而结构上是不可行或存在非常不合理的被动局面甚 至处于骑虎难下的窘境,后一种情况在建筑功能较复杂、设 防烈度较高的高层建筑的方案设计中更显突出。

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确立——某广场88层主楼的方案设计简介

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确立——某广场88层主楼的方案设计简介

[文章编号]1002-8528(2001)01-0011-04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确立———某广场88层主楼的方案设计简介张元坤,唐旭雄,容柏生(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10)[摘 要]超高层建筑的方案设计不同于一般建筑,它不可能仅限于建筑师的构思,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结构方案的可行。

某广场88层主楼的方案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种与建筑工种的互为制约、互相渗透、逐步完善,最后形成了结构可行且合理、建筑适用且理想的方案雏形。

两个工种之间的密切配合为超高层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科学操作的必经程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方案设计;结构体系;宏观尺度;规则体型[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The Determination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Structural SchemeZHA N G Y uan 2kun ,TA N G X u 2xiong ,RON G B ai 2sheng(The A 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procedure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is different with that of normal buildings.I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ideas of architects ,but also greatly on the pos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structural system.During the scheme design of the 88stories building of certain Plaza ,the architects and the structure engineers cooperated closely ,conditioning and influencing each other.Final 2ly ,an ideal scheme which is structural a pplicable and reflects the architecture πs intends was worked out.The cooperation procedure between architects and structure engineers gives some inpiration on the necessary and reasonable design program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K eyw ords]super highrise building ;scheme design ;structural system ;macro 2dimension ;regular form[收稿日期]2000-11-13[作者简介]张元坤,(194319-),男,高级工程师,总工室总工程师1 高层建筑方案构思的特殊性超高层建筑的方案构思不同于一般建筑,甚至不同于常规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各阶段内容及深度规定总则规定:1.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合同中有不作初步设计的约定,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2.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行:(1)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

(注:对于投标方案,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标书要求。

)(2)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3)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3.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目录或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应用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用其他工程的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需要。

4.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5.本规定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用性。

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执行本规定时应根据项目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合理的取舍。

结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分时段、分批次进行。

各阶段都有相同内容,但设计深度不同,应该逐步加深。

通过各个阶段各专业互提资料,有序实现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

通过加强结构设计过程的执行,减少错、漏、碰、缺,保证设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一、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人员要做到: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等;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多方案比较确定结构选型。

结构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使用性质、设计标准和投资造价等情况,在建筑专业初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和结构设计人员自身拥有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原则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原则

平面凹凸不规则, 楼盖开大洞口时更应特别注 意, 设计中不能错误认为, 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 中考虑了楼板平面内弹性变形影响后, 就可以 削弱楼盖体系。
2 建筑结构抗爆设计原则 设计常规的地上民用建筑去抵抗爆炸空 气冲击波荷载往往是比 较 困 难 的, 因 为 : a.对 于 民用建筑来说, 爆炸荷载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不 知 该 建 筑 物 是 否 将 受 到 汽 车 炸 弹 的 袭 击 ; b. 即使该建筑物受到汽车炸弹的袭击, 由于汽车 炸弹的量级、距离建筑物的方位都具有不确定 性, 因此,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爆炸空气冲击波荷 载具有不确定性 ; c. 由 于 爆 炸 空 气 冲 击 波 荷 载 比风、地震等荷载大得多, 所以假若使得每个结 构构件在爆炸空气冲击波荷载作用下都不发生 破坏, 将造成材料用量巨大, 往往很不经济。因 此应该从概念性设计方面来进行建筑物的抗爆 设 计 , 主 要 有 : a.在 结 构 体 系 方 面 , 采 用 有 利 的 结构体系, 采用延性好的结构, 整个结构要有多 余的抗力能力, 有较好的防连续性倒塌能力, 砌 体结构要采用配筋砌体结构, 即使建筑物局部 或部分遭到爆炸荷载破坏, 但是其他部分仍能 维持, 保证人员有足够的安全疏散时间。爆炸空 气冲击波荷载作用能引起结构构件的应力反 向, 因此结构 构 件(梁 、板 、柱 以 及 节 点 , 基 础 等) 要考虑两向外力作用, 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要考 虑对称配筋; b. 对于门窗玻璃 等 非 结 构 构 件 要 采用抗爆玻璃(分层玻璃、加有塑性薄膜的玻 璃 等) 以及抗震性能好的门窗框架都可以减少爆 炸造成的玻璃碎片; c.建 筑 方 面 要 做 好 防 火 、防 烟、人员疏散等措施, 钢构件防火层要能很好抵 抗爆炸冲击波的作用而不破坏, 逃生出口、逃生 路径不要因爆炸冲击波作用而破坏。另外, 由于 冲击波荷载随距离很快衰减, 所以做好建筑物 的 外 围 保 护 , 监 控 、检 查 建 筑 物 周 围 的 车 辆 等 , 使得汽车炸弹尽量远离建筑物。 在总结以往爆炸灾害经验和进行大量研 究分析的基础上, 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于 1996 年 颁布了民用建筑抗爆设计方法, 主要分为下面 几个步骤: a. 首先 要 确 定 所 设 计 的 建 筑 物 遭 受 恐怖袭击的可能性(概率); b.然后确定建筑物遭 受到的汽车炸弹的量级和所遭受到的空气冲击 波荷载特性; c. 确 定 合 适 的 结 构 形 式 用 来 抵 抗 爆炸空气冲击波荷载, 主要采用防止连续性倒 塌能力较强的结构形式 (延性较好和有 多 余 赘 余 度 的 结 构 形 式), 特 殊 框 架 结 构 、框 架 一 剪 力 墙混合结构和具有较多墙体的公寓式结构都是 较好的抗爆结构形式; d. 对单 个 构 件 在 空 气 爆 炸冲击波荷载作用下进行受力分析, 可以采用 等效单自由度体 系 进 行 弹 塑 性 分 析 ; e. 为 了 防 止门窗玻璃碎片对人体的伤害, 要进行门窗玻 璃 的 抗 爆 分 析 , 采 用 防 爆 玻 璃 ; f.对 防 爆 门 和 建

高层建筑结构合理构成与高效率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合理构成与高效率结构设计
经济不能简单理解成为材料成本的优化节约, 而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理解: 一方面是从结构材料、构 件和体系构成这三个层次进行结构效率的分析评 价,这需要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尤其是方案阶段,进 行多方案的比选论证工作,能够为具体项目提供具 体的结构方案建议; 另一方面,在快节奏和劳动力逐 渐短缺的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项目实际运作综合成 本中,时间和人力成本渐渐成为了主导因素,对于超 高层结构,项目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矛盾更为突出。 提高设计施工效率、节约开发周期的技术成为大势 所趋,如工业化设计、装配式建筑、BIM 技术应用、逆 作法等。这些从材料、体系以及综合成本等角度出 发的经济控制措施,才是未来结构成本控制的方向。
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一栋栋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 刷新着各地城市的天际线,成为了城市的名片,也见 证了城市的发展。住宅、办公、酒店、公寓、观光等高 层建筑给城市带来了丰富的功能空间及美轮美奂的 城市景观,它们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它们的落成也 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对高层建筑结 构的合理构成进行分析并实现高效率的结构设计, 不仅具有节约成本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具有绿色环 保的长远社会效益,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探讨。 1 新时代环境下结构设计评价标准的变化
除了设计、咨询大量超高层、大跨度、复杂结构之外,RBS 团队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市场的变化, 提出多项具有特色的研究课题,包括超高层全装配式钢结构工业化体系( SPI 体系) 、免模装配一体化钢筋混 凝土结构工业化体系( PI 体系) 、消能减震系统解决方案、大跨度楼盖 TMD 减振技术、SAUSAGE 软件等。经 过长达 3 ~ 10 年的开发研究,这一系列的国内领先科研成果在项目中逐渐应用和推广,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创造价值,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总之,每一个“美”的建筑都离不开安全、经济、

10. 合景大厦结构设计

10. 合景大厦结构设计

T3*
T4
T5
1.10 0.82 1.10 0.74 T13 0.45
T6
0.98 0.35 1.00 0.30 T14 0.42
T7
0.92 0.86 0.95 0.71 T15 0.37
T8
0.71 0.65 0.69 0.97
3.76 1.76 0.05 0.99 3.76 1.83 0.01 1.00 T11 T12
风荷载下结构层间位移曲线如下图所示:
风荷载作用下层间位移曲线(SAT WE)
高度(m)
风荷载作用下楼层位移曲线(ET ABS)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5 10 位移(mm) 15 X风
高度(m)


五、结构体系
1)结构形式的确定 本项目结构形式通过实地调研、参考有关文献、经过充分比较、结合 广州地区实际,并考虑建筑要求和业主的投资能力确定采用圆钢管混凝 土柱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 2)结构方案的优化 结构方案控制原则:刚度、强度、舒适度、延性满足规范要求。小震 作用下,主、次结构均要求处于弹性阶段,满足小震不坏的目标;中震 作用下,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无损坏或损坏程度小,次结构有 一定程度损伤,但损伤程度为可修复,修复时不会对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造成很大影响;大震作用下,地震能量主要依靠次要构件耗散, 少数抗侧力构件出现塑性铰,整体结构内力重分布,结构整体仍具有一 定的抗侧刚度,继续工作。 设置部分偏心支撑,在支撑与柱之间或支撑与支撑之间形成耗能梁段。 在大震作用下通过耗能梁段的弹塑性变形耗能,保证支撑不屈曲。 高出屋面的幕墙拟采用钢桁架结构,并设置部分粘弹性消能阻尼器, 以起到减少风振和在地震作用下耗能的作用。

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广东省标准DBJ×-20XX备案号J×-20XX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forPerformance-basedSeismicDesignofReinforcedConcreteBuildingStructure(征求意见稿)2020.08.19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forPerformance-basedSeismicDesignofReinforcedConcreteBuildingStructureDBJXX-XXXX-X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号: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XXXX出版社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的公告粤住建公告[2020]x号现批准《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XX-XX-20XX。

本标准自20XX年X月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年月日前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广东省标准〈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规程〉编制任务的通知》(粤建科函�z2020�{238号)的要求,以及《关于同意变更广东省标准〈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规程〉名称和编制单位的函》(粤建科函�z2020�{152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的资料收集,深入的关键技术专项研究,认真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程》JGJ3、美国标准ASCE41以及欧洲标准EC8等有关国内外资料,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

容柏生谈结构设计

容柏生谈结构设计

院士教你如何做结构设计1 提高工程师的水平并发挥工程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工作是由工程师去完成的,也就是说,在设计工作中,工程师是主导者。

工程师应该运用个人才智,控制整个设计,让设计出来的成品体现你的智慧和水平。

当然,要是设计工程师自身的水平不高,纵使你控制了整个设计,那设计成果也只能体现你所具有的水平而已。

因此,提高工程师的设计水平是首要的。

提高设计水平,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包括刻苦学习基础理论、钻研有关技术、认真积累和吸收经验、学习先进、推新创新、开展科学研究等途径来实现。

总之,并无捷径,唯一靠的是刻苦努力。

除此以外,一些工作方法也能起到帮助提高设计水平的作用。

如在设计开始前,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和掌握其精华,把它运用在你的设计中;在设计过程中,积极运用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对一些疑点,决不不求甚解,轻易放过,而是必求其解,弄个水落石出,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设计的质量,还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和培养敏锐的分析能力,对提高设计水平也有好处;在设计完成后,要很好地总结,发现优缺点,缺点不再犯,优点继续发扬和提高,等等。

其次是发挥工程师的主导作用问题。

显而易见,要是你放弃了设计工程师的主导作用,不运用你具有的知识去控制你的设计,那么纵使你的设计水平很高,设计成果的水平也不可能高。

这里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责任心不强,懒得花功夫,这属于态度问题,要从思想方面去解决,这里就不谈了。

其二是不自觉地失去了控制能力,这一点在普遍使用电脑进行设计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

原因是有些人过于甚至于盲目相信电脑,对电脑的计算结果或者成图不作检查分析和判断,有时还被电脑的结果牵着走。

其实电脑程序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而且它是根据计算简图和所输入的数据去工作的,适用条件不符、计算简图不能反映实际结构或者输入数据不正确,其结果就不准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盲目使用就等于失去控制,失去工程师的主导作用。

要提高设计水平,就要求设计工程师既有高的设计水平,还得要能起到控制设计的作用,两者必须兼备,缺一不可。

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原则

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原则

结构竖向构件布置原则
1.根据结构单元平面的长宽比确定主受力方向——由风力控制的以受风面大的为主受力
方向,抗震设防结构要使两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刚度)相近。

2.结构的刚度中心宜与质量中心重合——尤其注意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
的合理布置,宜分散而不宜集中布置。

3.框架柱取矩形截面并使其长向与结构主受力方向一致。

4.柱距布置宜均匀以发挥各柱及柱间梁的受力性能。

5.筒体内部剪力墙应相对集中和均匀布置——发挥内墙的竖向承载力作用和提供侧向刚
度作用、起到外围墙的稳定支撑作用,方便施工。

6.周边或角部布置剪力墙——增强结构的抗扭刚度,抑制结构的扭转效应。

7.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结构中角柱尤为重要,切角时宜布置双柱。

8.削弱核心筒的刚度以降低周期比Tt/T1数值。

9.利用工字形平面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加厚其“翼板”厚度,减薄其“腹板”厚度,以增
大其抗弯刚度有利于减小结构侧移;墙体材料利用率高。

10.单片或单肢剪力墙平面形状应简洁规则——受力明确、计算准确、配筋及支模方便。

11.多层及高层框架柱的收级——收级次数不宜太多,每一收级宜有重叠的边长。

12.柱截面、墙厚度在同一结构单元中的种类不宜太多。

13.少墙的框架结构和少柱的剪力墙结构的形式及其不同处理——前者需包络设计,后者要
保证柱的抗剪承载力。

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2011年9月26日
创造结构精品,是我们的目标第1页 /共1页。

核心筒概念布置(重要)

核心筒概念布置(重要)

框架-核心筒结构布置重点注意问题〔1〕框架布置形式多样,可以是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结构布置尽可能规则,平面刚度布置宜均匀、对称,以减小扭转影响。

质量分布均匀,内筒尽可能居中。

〔2〕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外框架构件截面不宜过小,框架承担的剪力和弯矩需要按标准和规程的要求调整增大。

在混合结构中,如果采用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柱,则较容易到达双重抗侧力体系的要求;如果采用外钢框架,其总高度不宜太大。

〔3〕在纵横墙相交的地方设置钢骨,在楼板标高设置钢骨暗梁,可形成小钢框架以提高核心筒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4〕核心筒与外柱之间距离以10-12 米为宜。

如果距离很大,则需要另设内柱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否则导致楼层梁太大,不利于减小层高。

〔5〕一般要布置楼板大梁。

在楼盖布置中,需要注意使竖向荷载集中传递到大柱子上去,防止柱子出现拉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柱拉力大于重力荷载下压力〕。

1.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形状可以随意〔筒中筒结构平面形状局限〕,可以不设角柱;2.框架承受的剪力较小〔倾覆力矩也小〕,必须调整增大到规程要求3.钢筋混凝土实腹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承载力和延性都要求很高,对高宽比、内力、配筋构造有许多要求;4.内筒配置钢骨,可以改善内筒的抗震性能;配置方法:墙端部或转角处,大面墙的中间·框架—核心筒结构:由核心筒与外围稀柱框架组成的高层建筑结构。

·周边柱距一般为8m~12m,柱与周边梁形成外框架,外框架通过梁和楼板与中间核心筒形成整体。

·核心筒内的功能主要为电梯间、楼梯间、管道井和消防前室,必要时也可将公共卫生间等放在核心筒内。

·框架核心筒结构一般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和多边形〔也有双核心筒的长矩形〕。

·核心筒宜贯穿建筑全高布置,核心筒的长短边方向应与建筑平面长短边方向一致;核心筒短边长度〔宽度〕不宜小于筒体总高的1/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李盛勇职务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经理, 副总工程师专业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学历本科学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81~1986年)工程硕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专业资格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香港注册工程师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高层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工程应用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钢-砼组合结构协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结构与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工作经验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专业。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读建筑结构工程硕士,1986~2003年间一直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曾任广东省院副总工程师兼深圳分院总工程师,2000年被评为省建院“十大优秀中青年科技带头人”。

主持过十多项高层及超高层工程的结构设计,在国内外发表多篇专著和论文,多项工程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专长于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大跨度结构设计。

具有创新的设计精神、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及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论文、专著或科研成果一、著作:1.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原位图示法》。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与张元坤合著。

)2. 《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指南》。

(新世纪广东省首届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2001年出版,与张元坤合著。

)二、论文:1.潮汕大厦结构设计。

(第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1994年。

)2.潮汕大厦结构时程分析。

(第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1994年。

)3.浅谈柱—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第十六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2000年。

)4.深圳天安数码时代大厦结构设计。

(第十七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论文交流会,2002年。

)5.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种科学配筋形式介绍。

(建筑结构,2003年第8期。

)6.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刚度理论。

(南方建筑,1997年第4期。

)7. 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

(建筑结构,2003年第2期。

)工程设计程序要点人们一谈起结构设计,往往会产生第一个反应:“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可见“安全”在结构设计中是处于何等重要地位。

需要明确的是,保证结构安全确实是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但并非是结构设计的唯一任务。

必须强调的是,保证结构安全是对结构设计的最基本、最起码要求,对于一项工程的结构设计来说,除“保证安全”这一最低要求外,还有其他许多内涵丰富的要求,也即通常所说的,结构设计做到安全只是初级阶段的“行”,只有同时能满足其他方面的要求,才算达到较高境界的“好”。

“行”与“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下图中最上及左右共三个圆圈内的标注即是对结构设计全面要求的概括。

这是结构设计必须优化和优化目标的最精练图解示意。

为了使结构设计做到尽善尽美,满足结构设计的全面要求,结构设计优化途径的核心内容通常包括三方面: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要合理、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要正确、细部设计与构造措施要周密。

1. 方案设计阶段(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复杂结构)●目标——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分布及楼面梁的支承条件的合理性,以便建筑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业都可行,且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工作内容:* 1)、结构选型:体系及结构材料的确定。

思考的范围除混凝土结构几大体系(框架、框—剪、剪力墙、筒体—框架、筒中筒)之外,还有混合结构和钢结构以及个别构件采用组合形式。

2)、结构分缝。

如为建筑群或体型复杂的单体建筑,则需要考虑是否分缝,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3)、结构布置: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

主要确定构件支承和传力关系的可行和合理性。

4)、结构试算:①计算程序的选择;②结构各部位的抗震等级;③计算大参数选择(场地类别、砼强度等级、钢材类别、砼密度、周期折减系数、剪力调整系数、地震调整系数,梁端弯矩调整系数、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基本风压、梁刚度放大系数、梁扭矩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方向、振型组合、偶然偏心等);④砼强度等级和钢材类别;⑤荷载取值(包括间隔墙的密度和厚度);⑥振型数的取值(平扭耦连时取≥15,大底盘多塔楼时取≥9n);⑦结构嵌固端的选择,此阶段一般以首层为嵌固端;⑧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值(抗震控制时取0.5,抗风控制时取0.7);⑨梁铰支端的指定;⑩梁柱(墙)节点的处理。

* 5)、结构计算结果的判断:①地面以上结构的单位面积重度(kN/m2)是否在正常数值范围内,数值太小则可能是漏了荷载或荷载取值偏小,数值太大则可能是荷载取值过大,或活载该折减的没折减,计算时建筑面积务必准确。

②竖向构件(柱、墙)轴压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轴压比过大固然不行,过小则无必要,此阶段必须严加控制。

③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理想结果是层间位移角略小于规范值,且两向侧向位移值相近。

④周期及周期比。

第一周期应为平动周期且在正常范围内,扭转周期应在第二周期之后,且Tt/T1≤0.9(A级一般结构),Tt/T1≤0.85(A级复杂结构)。

⑤扭转位移比必须控制在1.5之内,愈接近1.2愈理想。

⑥有转换层时,必须验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及上下剪切承载力比。

* 6)、超限判别:确定超限项目(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连续、扭转不规则、复杂结构等)和超限程度是否需要进行抗震超限审查。

2)初步设计阶段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基础上调整、细化,以确定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以此作为施工图实施依据。

■工作内容1、结构详细计算。

考虑柱、墙构件截面收级,结构嵌固端最后的选择,构件配筋超限或配筋率过高时的结构布置调整和构件截面调整。

结构计算中是否需要考虑地震的斜向作用,多程序进行验证,弹塑性分析,转换结构的应力分析。

2、结构各部位抗震等级及加强部位的详细划分。

3、基础选型。

如果是天然地基基础,需说明基础持力层名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型式、基础埋深;如果是桩基础,需确定桩型、桩径、桩长、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4、地下水设防水位的确定。

* 5、基础平面布置图。

* 6、绘制楼层结构布置图和竖向构件定位及截面尺寸(包括地下室侧壁厚度)。

7、结构特殊处理:超长结构、基础抗拔、塔楼与裙房的连接及施工要求等。

8、结构、构件或节点是否需要作试验。

超高层或对风敏感的大跨度结构,应确定是否作风洞试验或专项的抗风分析计算。

9、如需超限审查,则需按超限审查规定准备文本,其重点是对超限项目的对应措施。

3)施工图设计阶段■目标——现场施工实施技术文件,要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完整性、科学性、深度要求)。

■工作内容1、结构计算。

建筑及设备专业在初步设计基础上往往有些修改,结构专业在该修改的基础上再计算,最后确定各构件的截面尺寸。

计算前的准备数据、计算中如何调整、计算结果的判断——计算过程与初步设计阶段相同。

* 2、图纸目录编排。

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结构部位施工先后关系,有系统有规律地排列,排在前面的应是结构设计(或施工)总说明及构件配筋构造通用图,继而是基础(平面及大样),竖向构件(定位及配筋图),楼层结构(模板、梁配筋、板配筋),最后才是楼梯、水池及其他。

如有地下室,地下室以下部分的图纸可独立编排,以应付分期施工或方便不同施工单位分别施工。

因故无法同时出图,迟出图或后出图的,均应在图纸目录中列出并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以示一项工程结构设计图纸的完整性。

3、图幅控制及布图技巧。

图纸目录的编排与图幅控制有关,图幅控制又与布图技巧有关,三者都必须具有逻辑性、科学性。

施工图最理想、最方便使用的图幅为1#(840×594)和2#(594×420),应尽量避免使用0#、3#图及加长图。

如1#图容纳不了,可通过缩小画图比例(由1:100改为1:150甚至1:200)或分块绘制(分块绘制时需在图纸右下角以小比例图示出分块在总平面上的位置),使图幅控制在理想图幅之内。

整项工程的图纸图幅应控制在3种之内。

布图技巧,一张图的内容应布置得疏密有序,布图不能过于饱满,也不能太空旷。

如建筑平面狭长,宜将同一楼层的“模板及梁配筋图”与“楼板配筋图”在同一图幅的上、下或左、右位置画出;如建筑平面较小(如别墅之类),则可将若干楼层平面同处一张图中。

4、文字说明。

包括整项工程的结构设计总说明、构件配筋通用说明及每张图纸的特殊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采用打勾及局部填写形式,打勾时要注意中肯,局部填写时要准确;具体图纸中的说明是特别说明,内容应简短,文字文法要简洁、准确、清晰,要特别注意其包容性。

文字叙述的内容应是该图中极少数的特殊情况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大量情况。

5、构件配筋要求。

通过初步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进行前的结构计算,具体工程的各构件的截面尺寸都已确定,此阶段的构件配筋要求必须具体化,不能泛泛而谈,更不是设计规范某些条文的重述,而是针对特定工程已初步确定了的有限种类构件具体配筋的框定,以供设计人具体掌握,并保证整项工程的设计处于同一标准中。

对于混凝土结构,各构件的用钢类别、钢筋直径、间距或配筋率控制都必须明确列出,对于组合构件或钢结构,必须列出型钢规格及其含钢率。

楼板——优先采用冷轧带肋焊接网,手工绑扎时钢筋间距优先采用@200,其次是@150,@100,特别注意板面通长钢筋与支座短筋的合理搭配。

梁——d≥12的应采用HRB400级钢筋,除大跨度梁及转换梁外,一般梁宜控制d≤25,配筋率控制:底筋ρ≤1.0%,支座负筋ρ≤1.5%,箍筋肢数需明确规定。

柱——从控制成本出发,主筋及箍筋宜用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控制在d≤25,同一段柱的主筋直径不应超过两种,一般柱段的配筋率控制在ρ=1.0%左右。

墙——按加强部位及非加强部位区分约束边缘构件及其截面尺寸范围。

主筋和箍筋配筋率控制,墙段分布筋配筋率控制以及具体配筋规格,边缘构件主筋宜为同一直径钢筋且宜采用HRB335级钢筋,墙段分布筋的间距可取@200,@250。

二、结构与建筑的关系房屋建筑,尤其是民用建筑中的结构与建筑的关系要比工业建筑中的两个工种之间的关系密切得多。

工业建筑中的结构很大程度上要服从工艺、生产流程的需要,其中的柱网布置、层高等空间尺寸往往由生产上的需要决定,结构只是在此基础上有条件地选择合理的楼盖、屋盖及支承支撑构件的结构型式。

而民用建筑由于使用用途各不相同、建筑体型及立面千变万化,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出现或考虑建筑抗风、抗震,使得结构工种在其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因而形成结构工种与建筑工种的互相渗透、互相关连的关系更密切,不仅体现在技术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而且反映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在此阶段不仅需要结构工种介入,有时甚至要起先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