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应用

合集下载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领域广泛,如用作尿布、卫生巾、止血棉等医疗用品的 吸水材料,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以及在土木工程中用作土壤保水剂等。自20 世纪60年代以来,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和开发逐渐受到重视,至今已发展成为全 球范围内的重要产业。
合成方法
1、原材料选择
1、原材料选择
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 然高分子材料如纤维素、甲壳素等,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但产量有限。合 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等则具有较高的吸水能力,且可通过对聚合 物的分子量、交联度等进行调控来优化吸水性能。
材料与方法
在材料选择方面,目前常用的高吸水性树脂主要包括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 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等。这些聚合物材料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特点,因 此在制备高吸水性树脂时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此外,为了改善高吸水性树 脂的性能,研究者们还尝试了多种改性方法,如添加交联剂、引发剂、功能性单 体等。
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
以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为例,其合成路线可简述为:首先选择原材料聚丙 烯酸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等,通过溶液聚合法将单体聚合成为预聚体,再加入 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最后经过洗涤、干燥 等步骤得到高吸水性树脂。
性能评价
性能评价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吸水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树脂吸收的水分量。一般而言,吸水速度与树脂 的交联度、分子量等因素有关。
结论
结论
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吸水性能的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本次演示详细探讨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及特点,包括原材料选择、 制备工艺、成型工艺以及性能评价等方面,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 的参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和应用将取得更 加瞩目的成果。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关键词:高吸水树脂;吸水机理;结构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淀粉类、纤维素类、共聚合类、复合类以及可生物降解类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发展、结构以及吸水理论,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它能吸收自身质量几百至上千倍的水,且吸水膨胀后生成的凝胶具有优良的保水性,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

1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高吸水性树脂发展迅速,品种繁多,根据现有的品种及其发展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1 按原料来源主要分类1淀粉系:包括淀粉接枝、羧甲基化淀粉、磷酸酯化淀粉、淀粉黄原酸盐等。

2纤维素系:包括纤维素接枝、羧甲基化纤维素、羟丙基化纤维素、黄原酸化纤维素等。

3合成树脂系:包括聚丙烯酸盐类、聚乙烯醇类、聚氧化烷烃类、无机聚合物类等。

1.2 按亲水基团的种类分类①阴离子系:羧酸类、磺酸类、磷酸类等;②阳离子系:叔胺类、季胺类等;③两性离子系:羧酸-季胺类、磺酸-叔胺类等;④非离子系:羟基类、酰胺基类等;⑤多种亲水基团系:羟基-羧酸类、羟基-羧酸基-酰胺基类、磺酸基-羧酸基类等。

1.3 按制品形态可分四类:粉末状;纤维状;膜状;圆颗粒状。

2 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2.1国外发展上世纪50年代前,人们使用的吸水材料主要是天然产物和无机物,如多糖类、纤维素、硅胶、氧化钙及磷酸等。

50年代,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高分子吸水理论,称为Flory吸水理论,为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吸水性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最早在1961年由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所Russell等[1]从淀粉接枝丙烯腈开始研究,其目的是在农业和园艺中作为植物生长和运输时的水凝胶,保持周围土壤的水份;其后Fanta等接着进行研究,于1966年首先发表了关于淀粉改性的物质具有优越的吸水能力的论文,指出淀粉衍生物具有优越的吸水能力,吸水后形成的膨润凝胶体保水性很强,即使加压也不与水分离,甚至具有吸湿保湿性,这些特性都超过了以往的高分子材料。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是以淀粉接枝丙烯腈开始的。 首先由美国 Fan ta 等[2]用硝酸铈铵为引发 剂, 淀粉接枝丙烯腈获得成功。 Gug liem elli 等[10]研究了皂化水解淀粉2丙烯腈接枝共聚物,W eaver 等[11]在此基础上制得吸水性聚合物“H SPAN ”。
对于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 淀粉接枝丙烯腈反应原理, F an ta 等人[12, 13]认为 Ce4+ 首先与淀粉配 位, 使淀粉链上的葡萄糖环 2, 3 位置上两羟基碳原子的一个被氧化, 碳链断裂, 未被氧化的羟基碳
醚化2交联法是制备纤维素基吸水性材料的一类常用方法。 一般有三种方式: (1) 先交联后醚 化; (2) 先醚化后交联; (3) 醚化与交联同时进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 均需要将精制好的原料纤维素 与碱溶液相互作用生成碱纤维, 以去掉可溶性的低分子物, 同时使纤维的结晶受到破坏、增加纤维 素大分子的反应活性。这里的原料纤维素是指天然纤维素如木浆等; 醚化时所使用的醚化剂通常为 一氯醋酸及其盐、二氯醋酸及其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交联时所使用的交联剂则一般是多官能 反应基团化合物。 212 酯化法
随后, 美国 G ra in2P rocessing, Gernera l M ills Chem ica l, H ercu les, N a t iona l sta rch、日本住友化 学、花王石碱、三洋化成工业等公司纷纷开展了研究和开发高吸水性树脂的工作。
高吸水性树脂不同于传统的吸水性材料如海绵、纸、棉等。高吸水性树脂应用广泛, 主要应用于 卫生用品、农业等方面, 如土壤改良、农林园艺中育苗保苗[6]等, 使灌溉节水, 并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 1983 年将高吸水性树脂应用于婴儿纸尿布, 首先在日本问世, 从此, 推起了高吸水 性树脂生产和研究的大高潮, 世界各公司纷纷扩大生产, 增加研究和开发力度[7]。时至今日, 高吸水 性树脂仍大量用于纸尿布、卫生用品方面。 可见进一步开拓开发高吸水性树脂潜力颇大。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一、实验目标1.理解高吸水性树脂制备的基本原理;2.掌握实验室中沉析、真空干燥等常见的操作。

二、产品特性与用途高吸水性树脂或称超吸水性树脂(SAR),是指能吸收自身质量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水分的高分子聚合物,在日常生活、农业、医药及其他工业部门有广泛用途。

例如,高吸水树脂可用作香料载体、尿不湿的吸水材料;农业上用作园艺保水剂;工业上用作油水分离材料、污水处理剂、溶剂脱水剂;医药上用作人工肾脏过滤材料、血液吸附剂等,其很多用途正处于开发研究之中。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以淀粉、丙烯腈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主要的化学反应有两个,即接枝反应和水解反应。

接枝反应是以水为介质,以铈盐为引发剂,将丙烯腈接枝到已糊化的淀粉链上。

水解反应是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将接枝聚合物侧链上的腈基转变为酰胺基和羧酸盐基。

其反应式如下:接枝反应:R st +Ce4+Rst·+Ce3+(Rst代表淀粉,下同) 水解反应:作为吸水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自身带有较多的吸水基团;二是本身不溶于水。

本实验制备的树脂是以淀粉为骨架,与丙烯腈接枝共聚成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侧链上的腈基又经过水解转化为亲水性很强的羧酸盐基和酰胺基,使其具有极强的吸水性。

因此,水解反应是使接枝共聚物实现其吸水性关键的一步反应,而水解反应条件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的高低。

四、主要仪器与药品1.主要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电动搅拌器,500mL三口烧瓶以及氮气钢瓶等。

2.主要药品玉米淀粉,市售;丙烯腈,AR;硝酸铈铵,AR;氢氧化钠,AR;硝酸,AR;95%(v/v)乙醇,CP。

五、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1. 称量淀粉10克装入三口烧瓶内,加200mL蒸馏水搅拌制成淀粉浆。

在氮气保护下,在80~85℃糊化30~40min,然后冷却到20~40℃。

2. 将硝酸铈铵用1mol/L的硝酸配成0.1g/mL的溶液,取3mL硝酸铈铵溶液与16克丙烯腈混合,配制成丙烯腈的硝酸铈铵溶液。

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摘要:本文研究制备了一种具有耐盐抗压高吸水性的树脂,并探讨了其应用。

制备过程中采用了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引入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等单体,并添加了交联剂,使得树脂具有了优异的耐盐性、抗压性和高吸水性能。

同时,在农业领域,树脂可用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改善盐渍土的质量,减轻植物对盐渍土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反相乳液聚合、交联剂、农业1. 引言水是生命的基础,而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但是,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耐盐抗压高吸水性的树脂,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改善盐渍土的质量,减轻植物对盐渍土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验方法2.1 材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双氧水(H2O2)、一硫代二甲醇(MT)、甲基丙烯酰胺(MAM)、乙酸丙烯酯(AA)、交联剂等。

2.2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树脂以MT和SDS为复配乳化剂,将MT和SDS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复配乳化剂溶液。

将MT和SDS复配乳化剂溶液倒入四口瓶中,在其中加入盐类水解液、H2O2、AA、MAM等单体,并通过喷淋的方式加入交联剂。

在磁力搅拌器上加热,使体系温度达到80°C,同时加入过氧化氢,即可引发乳液聚合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可以观察到乳液逐渐变浓,到达90°C时停止反应,得到未固化树脂。

2.3 固化树脂将未固化的树脂在60°C下进行烘烤,直至样品表面完全干燥,然后继续在140°C下进行固化处理,约30min后即可取出固化树脂。

3. 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发现,制备的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盐性、抗压性和高吸水性能。

在水浸泡10min,然后放置24h后,样品吸水率达到了1500%左右,表现出很好的吸水性能。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高化实验报告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高化实验报告
6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
水。当渗透压差消失时,树脂便达到了吸水平衡。 3.影响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因素很多。从原料上考虑,有单体的类别、中和度,还有交联剂、引发剂的 类型和用量;从聚合过程上考虑,有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加料方式等;从成品的角度考 虑,有结构助剂、防老化剂的用量等等。 九、 实验心得
COOH COOH
NaOH Na2S2O8
COOH O NH NH OCHN OCHN O CONH CONH
COOH
CO因为制备高吸水树脂需要以丙烯酸钠作为一部分单体, 因此 选用水溶液聚合更加方便。 三、 实验背景
高吸水性树脂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简称 SAP) , 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它能吸收相当于自身质量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液体, 同时具有较高的保液能力, 不能用简单 的物理方法将内部水分挤出,还可以反复吸水释水,因此其用途极为广泛。 高吸水性树脂按原料来源主要分为三大系列: 即淀粉系列、 纤维素系列和合成树脂系列。 淀粉系包括淀粉接枝、 羧甲基化淀粉、 磷酸酯化淀粉和淀粉黄原酸盐等; 纤维素系包括纤维 素接枝、 羧甲基化纤维素、 羟丙基化纤维素和黄原酸化纤维素等; 合成树脂系包括聚丙烯酸 盐类、聚乙烯醇类、聚氧化烷烃类和无机聚合物类等。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包括树脂的吸收能力、吸液速率、保水能力、强度和稳定性等,
3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
下图分别为聚合得到的凝胶(左)和切割得到的胶块(右) :
下图分别为烘干后的吸水树脂(左,薄膜态)和吸水饱和后的树脂(右,胶冻态) :
六、
注意事项 1. 本实验为研究型实验, 中和度、 交联度和引发剂用量都为可选条件, 在实验前应明
确分工,并进行详细记录,我们将中和度和交联剂用量作为了变量。 2. 在中和过程中, 氢氧化钠水溶液应滴加到丙烯酸中, 使其缓慢放热。 中和度用摩尔 比计算。 3. 在聚合过程中不可搅动溶液,聚合之后应用去离子水洗涤,而不是自来水。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探讨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探讨

101 高吸水性树脂的特点及性能高吸水性树脂的三维结构和亲水性基团使其具有很好的亲水特性,表现出很好的保水性和吸水性。

当高吸水性树脂吸收水分时,会膨胀成为一种水凝胶,即便是在压力作用下,水也很难从凝胶中分离出来[1]。

与传统的吸水材料相比较,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速度更快,吸水量更多,能够达到其自身数量的百倍乃至千倍。

因此,高吸水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卫生用品、农林园艺以及医药等领域。

2 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2.1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淀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利用淀粉制备高吸水性树脂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合成方法是接枝共聚,淀粉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与乙烯类有机单体进行接枝共聚。

该反应主要利用偶氮类、过氧化物以及氧化还原类引发剂进行反应,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辐射引发[2]。

吴瑞红[3]在采用过硫酸钾引发红薯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实验结果表明,该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耐盐性。

2.2 纤维素类高吸水性树脂纤维素的来源比较广泛,在市场上很容易获得,同时价格也比较便宜,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自身的属性很容易发生改变。

因此,利用纤维素作为高吸水性树脂的原料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秦传高[4]在中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麦秸秆纤维素和丙烯酸作为原料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水性树脂对去离子水、自来水以及0.9%生理盐水的吸收率分别达到了322.7g/g、167.2g/g和30.6g/g。

2.3 合成树脂类高吸水性树脂合成树脂的发展起步比较晚,最开始是在日本及西方发达国家应用起来的。

目前,合成树脂类高吸水性树脂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其主要分为丙烯酸(盐)类、丙烯腈类以及聚乙烯醇类。

2.4 高吸水性树脂制备方法在使用高吸水性树脂时,由于对高吸水树脂的形貌、适用范围以及对其吸水能力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在制作高吸水树脂时,要挑选针对性的合成工艺,其特性详见表1。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高吸水树脂,也叫超级吸水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能够吸收数倍于自身重量的水或其他液体。

它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保水性、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卫生、农业、环保、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吸水树脂的制备、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一、高吸水树脂的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自由基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悬浮聚合法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1、自由基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吸水树脂制备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利用双烯丙基醚、丙烯酸钠、2-丙烯酰胺等单体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等交联剂在反应器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网状结构。

自由基聚合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工艺成熟、产量高,且制备出的高吸水树脂具有较为均匀和稳定的孔隙结构、较高的吸水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但缺点也明显,由于聚合反应过程中存在多种副反应,如交联度不均、水解、分解等,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耐久性差,且合成出的高吸水树脂多为非无毒或半无毒的产物。

2、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在水溶液中通过加入不同的单体,即可得到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加入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等水溶性单体,并反应后形成高分子材料的过程。

与自由基聚合法不同,原位聚合法需要在低温下进行反应,以控制高分子的交联度,并加入交联剂促进交联反应的进行。

原位聚合法的优点在于制备出的高吸水树脂结构较为优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吸水性能更好,且水分子运动更加自由,有利于离子交换反应的进行。

缺点是需要对反应温度、反应物和交联剂等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否则会产生聚合不完全、交联不均和晶体生成等副作用。

3、悬浮聚合法悬浮聚合法是一种新型的高吸水树脂制备方法,主要通过将单体和交联剂等散布在水中,形成悬浮液,并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

与自由基聚合法相比,悬浮聚合法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产能高,且吸水性能和耐久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土壤改良:高吸水性树脂能吸收相当于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可有效改善土壤湿度 和保水性能促进作物生长。
节水灌溉:通过使用高吸水性树脂可将灌溉水有效吸附并缓慢释放实现节水灌溉和 均匀供水。
农药和营养剂缓释:高吸水性树脂可以吸附农药和营养剂并在需要时缓慢释放提高农 药利用率和植物吸收率。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和物理改性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
按原料分类:淀粉类、纤维素 类、其他天然产物类
按交联剂类型分类:羧甲基淀 粉、淀粉磷酸酯、纤维素黄原 酸酯等
按离子类型分类:阳离子型、 阴离子型、非离子型
按应用领域分类:农业、医疗 卫生、建筑材料等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领域
卫生用品:用于生产婴儿尿布、成人失禁用品等 农业:用于土壤保水、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医疗领域:用于吸收伤口渗出液、止血材料等 建筑材料:用于自修复混凝土、调节室内湿度等
化学合成法
原理: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料转化为高吸水性树脂 优点:可控制产物的性质如吸水能力、分子量等 缺点: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常用原料:丙烯酸、丙烯酰胺等单体
高吸水性树脂具有优异的保水性能 能够吸收相当于其自身重量数百倍 甚至上千倍的水分。
高保水性
在医疗领域高吸水性树脂可以用于 制造具有保湿功能的敷料和药物载 体促进伤口愈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在土壤改良、节水农业、园艺等领 域高吸水性树脂的高保水性有助于 提高植物生长效率和抗旱能力。
高保水性还使得高吸水性树脂在化 妆品、个人卫生用品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回收再利用:将废弃 的高吸水性树脂经过 处理后重新用于生产 新的高吸水性树脂或 其他用途。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高化实验报告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高化实验报告

本实验是用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合成高吸水树脂,以前曾查阅过高吸油树脂的相关文 献,感觉二者的吸水(油)机理相似,然而水性基团由于其特有的电离特性,使得吸水树 脂的机理多了一个新的角度,也比吸油树脂增加了很多可以调控的实验因子。 本实验的操作比较简单,然而我们在实验中也犯了一些小错误,如本组的某位同学, 在投料完成、准备加热聚合前,没有将料搅匀,因而2h后聚合体系分相——只有下部的进 行了聚合,而上部的反应物未能充分接触,没有进行聚合。我在试验中也有一个小错误, 即在洗涤盛装吸水树脂的大烧杯时,用手洗的,虽然最后我用去离子水冲了三次,但肯定 不如用刷子洗更好,最后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同是交联剂0.05g,其他三 个同学的吸水倍率都在300左右,而我还不到200,这究竟是中和度不同带来的必然差异, 还是由于烧杯壁上的离子未洗干净所致,单凭这一组实验是无法得知的。这使我明白了一 个道理,实验者,尤其是实验初学者,一定不能求快,而且大脑一定要保持清醒,否则在 实验中出了小差错,就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或者实验现象的无法解释。
4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
4. 吸水平衡后,树脂不透过纱布滴水即可称重。 5. 盛吸水树脂的烧杯,不能用手洗,否则会沾上电解质和有机杂质,影响吸水效果。 七、 小组数据分析
下表是我们小组的实验数据: 交联剂用量 0.01g 交联剂用量 0.05g 中和度 吸水倍率 中和度 吸水倍率 25% 187 25% 370 50% 512 50% 359 75% 31.7 75% 182 90% 29 90% 313
分别固定交联剂用量为 0.01g 和 0.05g,作出吸水倍率随中和度的变化曲线:
交联剂用量为0.01g
600 500
吸水倍率
400 300 200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性能测试及其应用研究.

高吸水性树脂用做水晶泥的研究刘力、罗威摘要:以环己烷为连续相,Span-60为悬浮稳定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胺为交联剂,对反相悬浮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影响合成树脂吸水率的主要因素是交联剂质量分数,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15%时,合成树脂的吸水率出现极大值,而且当反应温度控制在7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8%时所得树脂的吸水率可达500g/g。

对合成树脂吸水、保水性能的进一步测试发现,树脂的初始阶段吸水速率较快,随着吸水时间的延长逐步下降,当树脂吸水饱和后水分损失很慢,在120℃下100min仅损失17.2%。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Span-60,吐温-40,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

一、背景介绍高吸水性树脂(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AP),自上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以来,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吸水性树脂的历史已有近40年,而在我国,它仅有10余年的发展史,对国内市场来说是一种新产品,虽然国内有许多单位已研究开发出产品并建立了生产装置,但是国产超强吸水剂产品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其原因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而导致产品生产成本较高,产品性能没有及时改进而且产品的应用研究较少。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轻度交联结构的高分子, 其分子链上具有很多亲水基团,如羟基、羧基、酰胺基、磺酸基等, 故吸水能力很强, 能吸收自身重量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水, 并且加压不淌出。

由于高吸水性树脂与常见的吸水性材料如纸, 布等相比, 具有很多优点, 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因而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林业、医疗卫生和日常生活中。

高吸水性聚丙烯酸钠含有- COONa 基团, 其亲水性要比含-OH、- COOH、- CONH2等亲水基团的高分子要强, 其吸水性能优良, 且是高安全性化合物,并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

因此,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与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合成
高吸水性树脂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合成。

其中,最常用的是聚合反应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多种原料,如聚羧酸、聚乙烯醇、聚乙烯醚、烷基羧酸酯、聚烯烃、聚氨酯等,通过加入助剂及聚合剂,在特定温度、压力和时间条件下进行聚合,从而得到拥有高吸水性的树脂。

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主要用于制备吸水性材料,如吸水性塑料、吸水性纤维、吸水性涂料、吸水性胶粘剂等。

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制作吸水性衣物,用于包装食物和药品,用于制作纸浆,用于制作纸张,用于制作湿巾,用于制作洁净工具,用于制作湿纸巾,用于制作湿地毯等。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CH2 CH + CH2 CH R CH CH2 COOH CH2 CH CH2 CH R CH CH2 CH2 CH CH2 CH R CH
NaOH
COOH CH2 CH CH2
COOH CH CH2
COONa CH2 CH CH2 CH R CH CH2 CH2
COONa CH CH2 CH R CH
二、高吸水性树脂分类及制备方法(续)
2、纤维素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纤维素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是1978年由德国赫尔斯特 (Holst)公司首先报道的。纤维素分子中含有可反应的活性羟基, 在碱性介质中,以多官能团单体作为交联剂,卤代脂肪酸(如一氯 醋酸)或其他醚化剂(如环氧乙烷)进行醚化反应和交联反应,可 得不同吸水率的高吸水性树脂。
二、高吸水性树脂分类及制备方法(续)
(二)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1、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 的制备方法
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中心最 早开发的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是 采用接枝合成法制备的。即先将 丙烯腈接枝到淀粉等亲水性天然 高分子上,再加入强碱使氰基水 解成羧酸盐和酰胺基团。这种接 枝化反应通常采用四价铈作引发 剂,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
60年代末期,美国首先开发成功高吸水性树脂。这是一种 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并通常具有一定交联度的高分子材料。它不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吸水能力可达自身重量的500~2000倍, 最高可达5000倍,吸水后立即溶胀为水凝胶,有优良的保水性, 即使受压也不易挤出。吸收了水的树脂干燥后,吸水能力仍可 恢复。
一、概述(续)
3、合成聚合物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合成聚合物类高吸水性树脂目前主要有聚丙烯酸盐系和聚乙烯醇系 两大系列。根据所用原料、制备工艺和亲水基团引入方式的不同,衍生 出许多品种。 引发剂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111m g h g m t --∆⋅⋅=∆吸水速率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高吸水性树脂的基本功能及其用途2、 了解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原理和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高吸水性树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因此吸水能力很强,其吸水倍数可达自身重量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吸水速度极快,可在数十秒内生成凝胶。

另外,在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反应过程中,由于分子间发生微量交联,使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

高吸水性树脂分散性好,无毒无味,加压不脱水,可以反复使用,现已发展成为系列化产品。

某些型号的高吸水性树脂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自行分解,不污染环境。

目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在淀粉骨架上接枝含有乙烯基的单体,然后皂化、干燥而制成;第二种是在纤维上进行接枝制得;第三种是将水溶性高分子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等进行轻微交联而制得。

本实验采用第一种制备方法,以四价铈为引发剂在淀粉底基上接枝丙烯腈,然后皂化制得高吸水性树脂。

四价铈首先同淀粉链上带羟基的碳原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碳自由基,进一步引发丙烯腈单体进行接枝反应,接枝产物经水解皂化后制得吸水性树脂。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电动搅拌器、250mL 三口烧瓶、冷凝管、单口烧瓶、温度计、烧杯 试剂:淀粉、丙烯腈(用前蒸馏),0.08%的硫酸铈铵溶液(用1%H 2SO 4配成),0.5mol/L 硫酸溶液,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氮气。

四、实验步骤1、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1) 向干燥的250ml 三口烧瓶中加入2.5g 干燥过的淀粉、100ml0.08%的硫酸铈铵溶液(用1%H 2SO 4配成)和20ml 丙烯腈单体。

(2) 将三口烧瓶置于40~45℃恒温水浴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接枝聚合,反应1.5h 。

(3) 将产物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和丙酮进一步清洗,然后置于真空烘箱中于60℃烘干。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应用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具有极高吸水性能的新型材料。

它具有非常强的水吸附性和保水性能,可以在单体、乳液或粉末形式等多种形式出现。

高吸水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医疗、农业、环保等等。

本文将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一、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

其中,化学交联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1. 物理交联法物理交联法是将含有吸水性单体的水溶液或水相悬浊液中加入一些交联剂,使得单体间形成物理交联点,从而形成高分子网络结构。

实验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冻融法将含有吸水性单体的水溶液或水相悬浊液冷冻至低于0℃,然后加热至30~40℃进行融化,反复进行数次,直到交联点足够稳定。

(2)加盐交联法在吸水性单体水溶液或水相悬浊液中加入一些盐类,使得单体形成物理交联点。

2. 化学交联法化学交联法是将含有吸水性单体的水溶液或水相悬浊液中加入一些交联剂,在高温或室温下反应形成交联点。

实验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自由基交联法使用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产生交联点。

通常使用双丙烯酰胺作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偶氮联产物作为引发剂。

(2)离子交联法使用离子反应组成交联点,通常使用一些含有羟基的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2-羟乙基丙烯酸等。

二、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1. 医疗用途高吸水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医用敷料和尿不湿等。

吸收率高、吸收速度快、保持时间长等特点让它成为医疗敷料中重要的原料。

2. 农业用途高吸水性树脂可以被应用于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促进。

在干旱或缺水期,将高吸水性树脂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3. 环保用途高吸水性树脂可以用于水处理和土壤污染治理。

它可以吸附有害物质、去除水的污染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等。

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开发及其在包装中的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开发及其在包装中的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的改性、开发及其在包装中的应用摘要:高吸水性树脂是近年发展迅速的功能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它能吸收自身质量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对一些盐溶液的吸收倍率也较大,广泛用于农林业生产、城市园林绿化、抗旱保水、防沙治沙,并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淀粉系、纤维素系及其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改性及其在包装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淀粉系;纤维素系;聚丙烯酸系;制备;改性;包装中的应用前沿高吸水性树脂(SAP)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

近十年来,国内外开始竞相研发此类高分子材料,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这种材料是一种具有松散网络结构的低交联度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它既不溶于水,也难溶于有机溶剂,具有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的能力,且吸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好,即使加压也难把水分离出来,被誉为“分子水库”。

迄今已开发出来的高吸水性树脂分为淀粉类、纤维素类和合成树脂类,广泛地被应用于众多领域中,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1.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改性应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能吸收其自身重量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树脂,具有优良的保水性能。

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1]美国农业部北部地区研究中心首先对于以淀粉作为天然聚合物体系给予极大关注,1985年G.Mino与S.Kaizerman以Ce4+为引发剂,首先合成了淀粉与烯类单体接枝共聚物,引起了世界性的反响,Fanta和Bagler对这体系作了评述。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由于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很高的吸水性,因此,无论在它的合成技术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发展都非常迅速。

1.1制备技术的现状淀粉是一种来源广泛、种类多、价格低廉的多羟基天然化合物[2]。

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一般通过淀粉接枝共聚反应制得。

淀粉接枝共聚反应,有用负离子催化剂使淀粉进行离子型接枝共聚,也有自由基型接枝共聚。

高吸水性树脂介绍与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介绍与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介绍与应用一、高吸水性树脂介绍:高吸水性树脂又称为超强吸水剂,是一种含有羧基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的水溶胀型高分子聚合物。

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亦具高分子材料的优点。

二、高吸水树脂的分类: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按照原料的不同可以分3 类:淀粉系列、纤维素系列和合成系列。

前两类以淀粉或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在主链上接枝共聚上亲水性或水解后为亲水性基团的烯烃单体;后一类主要由聚丙酸型树脂或聚乙烯醇型树脂为主要原料,经过适度的交联即可制得,近年来已经成为了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的热点。

三、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三维网络结构,它不溶于水而能大量吸水膨胀,形成高含水凝胶。

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性能是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这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强吸水性基团和一定的网络结构,即具有一定的交联度。

实验表明:吸水基团极性越强、含量越多,吸水率就越高,保水性也越好。

而交联度需要适中,交联度过低则保水性差,尤其在外界有压力时水很容易脱除。

高吸水性树脂的微观结构因合成体系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

大多数高吸水性树脂是由分子链上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如羧基、磺酸基、酞胺基、羟基等)的三维网状结构所组成。

吸水时,首先是离子型亲水基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开始离解,阴离子固定在高分子链上,阳离子作为可移动离子在树脂内部维持电中性。

由于网络具有弹性,因而可容纳大量水分子,当交联密度较大时,树脂分子链的伸展受到制约,导致吸水率下降。

随着离解过程的进行,高分子链上的阴离子数增多,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使树脂溶胀,同时,树脂内部的阳离子浓度增大,在聚合物网络内外溶液之间形成离子浓度差,渗透压随之增大,使水进一步进入聚合物内部。

当离子浓度差提供的驱动力不能克服聚合物交联结构及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如氢键)所产生的阻力时,吸水达到饱和。

四、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两种占主要地位。

一者认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有3个原动力:水润湿、毛细管效应和渗透压。

高吸水性树脂制备与应用研究报告

高吸水性树脂制备与应用研究报告

高吸水性树脂地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关键词:高吸水树脂;吸水机理;结构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淀粉类、纤维素类、共聚合类、复合类以及可生物降解类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发展、结构以及吸水理论,并对目前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它能吸收自身质量几百至上千倍地水,且吸水膨胀后生成地凝胶具有优良地保水性,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1 高吸水性树脂地分类高吸水性树脂发展迅速,品种繁多,根据现有地品种及其发展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1 按原料来源主要分类1淀粉系:包括淀粉接枝、羧甲基化淀粉、磷酸酯化淀粉、淀粉黄原酸盐等.2纤维素系:包括纤维素接枝、羧甲基化纤维素、羟丙基化纤维素、黄原酸化纤维素等.3合成树脂系:包括聚丙烯酸盐类、聚乙烯醇类、聚氧化烷烃类、无机聚合物类等.1.2 按亲水基团地种类分类①阴离子系:羧酸类、磺酸类、磷酸类等;②阳离子系:叔胺类、季胺类等;③两性离子系:羧酸-季胺类、磺酸-叔胺类等;④非离子系:羟基类、酰胺基类等;⑤多种亲水基团系:羟基-羧酸类、羟基-羧酸基-酰胺基类、磺酸基-羧酸基类等.1.3 按制品形态可分四类:粉末状;纤维状;膜状;圆颗粒状.2 高吸水性树脂地发展2.1国外发展上世纪50年代前,人们使用地吸水材料主要是天然产物和无机物,如多糖类、纤维素、硅胶、氧化钙及磷酸等.50年代,科学家通过大量地实验研究,建立了高分子吸水理论,称为Flory吸水理论,为吸水性高分子材料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高吸水性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地,最早在1961年由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所Russell等[1]从淀粉接枝丙烯腈开始研究,其目地是在农业和园艺中作为植物生长和运输时地水凝胶,保持周围土壤地水份;其后Fanta等接着进行研究,于1966年首先发表了关于淀粉改性地物质具有优越地吸水能力地论文,指出淀粉衍生物具有优越地吸水能力,吸水后形成地膨润凝胶体保水性很强,即使加压也不与水分离,甚至具有吸湿保湿性,这些特性都超过了以往地高分子材料.首次开发成功后,世界各国对高吸水性树脂在体系、种类、制备方法、性能改进、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地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地研究成果.1975年美国谷物加工公司成功研究出淀粉接枝丙烯腈高吸水性树脂,但直到1978 年才由日本地三洋化成工业率先进行了商业化生产,将高吸水性树脂用于一次性尿布,于1979年在日本名古屋投产了1000吨/年地生产设备[2],产品远销欧美各国,使其市场潜力和应用研究受到人们地重视.高吸水性树脂地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地时代.70 年代末美国UCC公司用放射法交联各种氧化烯烃聚合物,合成了非离子型地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能力高达2000倍,从而打开了合成非离子型高吸水性聚合物地大门.80年代出现了以天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原料(藻酸盐、聚氨基酸、壳聚糖、蛋白质等)制取地高吸水性材料,同时,出现了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由于它能改善吸水性材料地耐盐性、吸水速度、水凝胶地强度等许多性能,所以发展迅速.90年代初,吸水性树脂地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最新开发了对环境友好地聚氨基酸系高吸水性树脂、可生物降解地复合纤维或无纺布材料、高吸水性树脂泡沫、芳香性卫生用品、室内装饰性凝胶材料等.目前,日本触媒、三洋化成及德国Stockhausen 三大生产集团掌握了全球高吸水树脂70%地市场,他们之间均以技术合作方式,进行着世界性国际联合经营,占居了世界主要技术和市场[3].在过去将近20年中,世界高吸水性树脂地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增长,图1是全球高吸水性树脂地生产能力和趋势图,从1986年世界高吸水性树脂产量不足0.5万吨/年,到2001年为125万吨/年[4].目前全球对高吸水性树脂生产和需求几乎是直线上升趋势.在本世纪,随着北美、西欧高吸水性树脂市场逐渐进入成熟期,以及亚太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地快速发展,全球对高吸水性树脂地需求将急剧膨胀,全世界对高吸水性树脂地需求将不断增加.2.2国内发展我国从80年代才开始研制高吸水性树脂,1982 年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地黄美玉等[5]在国内最先合成出聚丙烯酸钠类高吸水性树脂,80年代后期己有20多个单位、研究所、纺织科学研究院与山东省济宁化肥厂联合研制出聚丙烯酸类地高吸水性树脂,建起国内第一套100吨/年地生产装置.我国高吸水性树脂地消费始于1991年,一些独资或合资企业引进护翼卫生巾生产线,1993年引进尿裤生产线后,消费需求不断增加.1985年北京化工研究院申请了国内第一项吸水性树脂地专利,到2006年底,我国己申请专利200多项,主要集中在合成淀粉接枝丙烯腈皂化水解物、聚丙烯酸盐、聚乙烯醇衍生物等高吸水性树脂.近年来,医用高吸水材料、生物可降解高吸水材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地研究也日益增多.如淀粉类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材料、聚氨基酸类、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性树脂、无机—有机复合高吸水性材料、羟乙基纤维素高吸水性材料地合成及性能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90年代末,我国己将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领域地应用列为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吉林省开展地移植苗木研究,黑龙江省开展地种子培育研究均取得可喜成就,新疆、河南等省也在研究利用吸水性树脂改良土壤,甘肃省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许多单位也开展了高吸水性树脂研究工作,开发出一系列新型地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可生物降解地高分子材料以及耐盐耐高温等高吸水性树脂,成功应用于西北干旱土壤改良、油田堵水等工作.高吸水性树脂在我国有着巨大地市场潜力,但在工业化及应用研究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所需地高吸水聚合物大部分仍需要进口.如何加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理论地研究,并开发出性能良好而廉价地吸水性树脂,这些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地努力.3.高吸水性树脂地结构与吸水机理3.1 高吸水性树脂地结构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三维网络结构,它不溶于水而大量吸水膨胀,形成高含水凝胶.高吸水性树脂地主要性能是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要具有这种特性,其分子中必须含有强吸水性基团和一定地网络结构,即具有一定地交联度.实验表明:吸水基团极性越强,含量越多,吸水率越高,保水性也越好. 而交联度需要适中,交联度过低则保水性差,尤其在外界有压力时水很容易脱除[6].高吸水性树脂地微观结构因合成体系地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大多数高吸水性树脂是由分子链上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如羧基、磺酸基、酞胺基、羟基等)地三维网状结构所组成,如图1所示.吸水时,首先是离子型亲水基团在水分子地作用下开始离解,阴离子固定在高分子链上,阳离子作为可移动离子在树脂内部维持电中性.由于网络具有弹性,因而可容纳大量水分子,当交联密度较大时,树脂分子链地伸展受到制约,导致吸水率下降.随着离解过程地进行,高分子链上地阴离子数增多,离子之间地静电斥力使树脂溶胀,同时,树脂内部地阳离子浓度增大,在聚合物网络内外溶液之间形成离子浓度差,渗透压随之增大,使水进一步进入聚合物内部.当离子浓度差提供地驱动力不能克服聚合物交联构造及分子链间地相互作用(如氢键)所产生地阻力时,吸水达到饱和.图1 高吸水树脂地离子网络结构3.2 高吸水性树脂地吸水机理文献资料报道,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两种占主要地位,金益芬等[7]认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有3个原动力:水润湿、毛细管效应和渗透压.高吸水能力主要由这3个方面地因素决定.水润湿是所有物质吸水地必要条件,聚合物对水地亲和力大,必须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如-OH、-COOH等);毛细管效应则是让水容易迅速地扩散到聚合物中;渗透压可以使水通过毛细管扩散、渗透到聚合物内部,或者说,渗透压可以使水连续向稀释聚合物固有电解质浓度地方向发动.刘廷栋等[8]则认为当水与高分子表面接触时主要有3种相互作用:一是水分子与高分子中电负性强地氧原子形成氢键;二是水分子与疏水基团相互作用;三是水分子与亲水基团地相互作用.上述两种理论虽然表述不相同,但二者地理论都是建立在高吸水聚合物地主体网络结构基础之上地,实质是相同地.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后形成高含水凝胶,属于弹性凝胶.高吸水性树脂地出现促进了凝胶学理论地发展,弹性凝胶地基本规律和特性也适用于高吸水性树脂.在研究吸水性树脂地吸水理论中,最具代表性地就是Flory对凝胶研究过程中提出地热力学理论公式以及Omidian等提出地吸水动力学理论.3.2.1 Flory-Huggins热力学理论Flory[9]深入研究了高分子在水中地膨胀后,从聚合物凝胶内外离子浓度差产生地渗透压出发,导出了高吸水性树脂溶胀平衡时地最大吸水倍数理论公式:(3-1)式中:Q—吸水倍数;Ve/V0—交联密度;(1/2-x1)/V1—对水地亲和力;Vu—单体单元地摩尔体积;i/Vu—固定在树脂上地电荷密度;S—外部溶液地电解质离子强度;式中地分子第一项表示渗透压,第二项表示和水地亲和力,是增加吸水能力地部分;从这个公式可得出:(1)对于离子性高吸水性树脂,由于i/Vu为一个较大值,因此吸水倍数Q较大;而对于非离子性树脂,i/Vu值较小,所以吸水倍数Q较小.(2)分母Ve/V0表示交联密度,因此在相同接枝率地情况下,交联剂用量越少,交联密度越小(要形成有效地三维网络结构),即分母越小,Q值越大,树脂地吸少能力越好.(3 )对于同一树脂,当外部为电解质溶液时,由于树脂结构是确定地,因而可将Vu,V1,i/Vu,Ve/V0视为常数,同时电解质浓度不是很大时,溶剂与树脂地亲合力与纯水时地差别不大,此时溶液离子强度S越大,Q值越小,且Q5/3与S1/2成反比,这就解释了高吸水树脂在盐溶液中其吸液率急剧下降地原因.但处于吸水状态地高吸水性树脂,显示橡胶地弹性行为,其刚性率G与交联密度成正比.G=RT·Ve/V0 (3-2)吸水倍率Q表示交联密度小时,吸水倍率大,但刚性G则反而降低.显然只控制交联密度是不能同时满足既提高吸水能力,又获得高强度凝胶地高吸水性树脂.进一步解释为,达到吸水极限(吸水倍数最高状态时)地树脂,吸水倍数高时其凝胶地弹性就变差.而具有高吸水能力地树脂没有达到吸水饱和状态时,其吸水凝胶具有一定程度地弹性.这种理论指导地意义在于:仅仅注重追求高吸水倍数地树脂,而不照顾吸水后树脂水凝胶地刚性(弹性)是缺乏实用价值地,如果树脂吸水后变成稀汤状,吸水倍数再高也缺乏实用价值.获得具有良好实用价值地树脂既要兼顾尽可能高地吸水倍数,又要保证一定地弹性“成型”性.3.2.2吸水动力学理论Omidia n等[10]认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时,一方面水向吸水性树脂内部扩散;另一方面组成吸水剂地高分子链在水地作用下彼此分离、扩展.吸水速率取决于水向高吸水性树脂内部地扩散速率以及高分子链在水地作用下扩展地速率.他使用聚合物粘弹理论中地V oigt模型来定量解释高吸水性树脂在溶胀过程中吸水速率随时间急剧下降这种想象,得出了吸水倍率与吸水时间地函数关系式:(3-3)式中:(t)—t时刻地吸水倍率;—Voigt模型中地起始应力;E—V oigt模型中弹簧地弹性模量;—吸水过程中高分子自身扩散时受到地阻力;—水渗透时所受到地阻力.该式较准确地描述了树脂吸水时地时间依赖性.文中还分别得出油溶性交联剂和水溶性交联剂地稳态吸水倍率与单体和交联剂地比值之间地幂率关系式:(3-4)(3-5)4. 高吸水性树脂地制备4.1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地制备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是按自由基型或离子型接枝共聚机理进行.淀粉在引发剂存在下或辐射下,使淀粉变成自由基,淀粉自由基与乙烯类单体反应生成淀粉大分子自由基,继而再与乙烯类单体进行链增长、链终止,从而得到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4.1.1 淀粉接枝丙烯腈类高吸水性树脂淀粉接枝丙烯腈及α-甲基丙烯腈符合接枝共聚基本原理,可用负离子催化剂使淀粉进行离子型接枝共聚,也有自由基型接枝共聚.目前制备吸水性树脂常采用自由基型接枝共聚.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吸水性树脂由于采用地原料、引发方式、分散介质、反应条件等不同,因而工艺过程有所不同.这里只就一般过程加以说明,其工艺过程如下图2.图2 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工艺过程图Hishiki等[11]先用表氯醇和淀粉乳交联,再在硝酸铈铵引发下接枝共聚丙烯腈.所获得地高吸水性树脂在20 ℃下1h可以吸水200 % ,胶体硬度8.0g/ cm3 ,抗酶性85 %.Athawale等[12]研制了玉米淀粉- 甲基丙烯腈接枝共聚凝胶,经硝酸铈铵引发剂处理,在氮气氛保护下,预先凝胶化地淀粉与一定量地甲基丙烯腈接枝共聚,再经氢氧化钠中和、水洗和干燥等,制得淀粉-甲基丙烯腈共聚凝胶,其最大吸水量为250g/ g.郑邦乾等[13]以焦磷酸锰盐为引发剂引发可溶性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并通过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水解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产品吸去离子水倍率达522ml/g,自来水302ml/g,吸合成尿86ml/g.乌兰[14]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高吸水性树脂,此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下30min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为其自身重量地1000倍和200倍.4.1.2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直接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烯类单体与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不需要进行皂化,使工序大大简化(见图3),而且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地毒性比丙烯腈低很多,这可以简化洗涤工序.所以淀粉接枝丙烯酸类来制备吸水性树脂得到了迅速发展.图3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工艺过程图Heidel[15]将淀粉与中和后地丙烯酸、环己烷、脱水山梨糖醇月桂酸单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过硫酸铵和EDTA 组成悬浮液,经过加热聚合,共沸蒸馏,再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得到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和吸合成尿地能力分别为320g/ g 和36g/ g ,5min 吸水倍率为110g/ g 和22g/ g.乐清华等[16]经过工艺改进,取消了淀粉糊化步骤,将未糊化淀粉与丙烯酸共聚,产品性能与糊化淀粉地接枝物相比,抗腐变性和凝胶强度明显提高,且吸水能力仍可达到自重地600~800 倍.项爱民等[17]利用微波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合成地树脂吸水倍率达588g/g,比同样条件下用普通方法合成地树脂吸水率480g/g高.辜英杰等[18]充分利用辐射引发和反相悬浮聚合地优点,用60Coγ射线辐射引发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地淀粉/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可吸去离子水约760ml/g,自来水约200ml/g,0.9%地NaCl溶液约55ml/g.经检测发现吸液速率较快,6min内可达吸液饱和,并且在压力下保水性能良好,基本满足农业抗旱保水地需要.4.1.3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类高吸水性树脂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得到地产物含有酰胺基和淀粉基,是非离子型产物,直接作为吸水性树脂,耐盐性高,强度高,吸水速率快.其产物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水解,可以得到两种高吸水性树脂.一种完全水解得到含有羟基、羧基地产物,这与淀粉接枝丙烯酸类产品一样,既有离子基团(-COOH),又有非离子基团(-OH),其吸水性很高;另一种部分水解,可得到含羟基、羧基、酰胺基地产物,为具有多种基团地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倍率、吸水速率、耐盐性、强度等可以通过水解情况进行调节,有可能得到性能全面、符合要求地吸水性树脂;丙烯酰胺常温下为固体,易于处理、保存、运输方便.其制备工艺如图4.图4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类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工艺过程图4.1.4 淀粉接枝丙烯酸酯类高吸水性树脂淀粉/丙烯酸酯类接枝共聚制备地超强吸水性树脂地种类很多,但由于丙烯酸酯类单体地价格远比丙烯腈和丙烯酸类高,而且制造过程(见图5)不如接枝丙烯酸简单,所以不如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和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那样发展迅速,但从理论方面研究其接枝反应地人很多.图5 淀粉接枝丙烯酸酯类制备吸水性树脂工艺过程图Prafulla等[19]以淀粉、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一种可降解型高吸水性树脂,经过28 天降解约70%.唐宏科等[20]通过化学引发法来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羟乙酯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560g/g,吸0.9%NaCl率为62g/g.4.2 纤维素系高吸水性树脂地制备纤维素与淀粉相同,原料来源广,能与大量低分子反应,但天然纤维素地吸水能力不强,为了提高其性能,主要通过化学反应使其具有更强或者更多地亲水基团,但仍要保持其纤维状态,以保持其表面积大和多毛吸管性.Yoshimura等[21]以棉花纤维素和琥珀酸酐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为400g/g,降解性较好,自然条件下25天可基本完全降解.Christian等[22]采用柠檬酸作交联剂,羟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乙基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率为900g/g.采用该方法来制备吸水性树脂,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产生有毒地中间体.王丹等[23]通过向羟甲基纤维素分子上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具有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等多种亲水基团,通过调节各组分含量及反应条件使分子中各亲水基团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树脂地耐盐性,该两性高吸水性树脂吸去离子水1503g/g.吸生理盐水165g/g.4.3 合成系吸水性树脂地制备合成系高吸水性树脂指完全采用合成地分子结构形成地树脂.按种类,常用地亲水性单体有丙烯酸、丙烯酰胺等具有活性双键地物质,也有采用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等亲水性高分子进行接枝共聚.合成系高分子可以根据性能需要,比较方便地调整结构,实现吸水性能.4.3.1 聚丙烯酸类吸水性树脂地制备Choudhary[24]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来制备聚丙烯酸类吸水性树脂,其中丙烯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向其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过硫酸钾,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氮气氛围下溶解,得到待聚合液.将环己烷与正庚烷按1:1加入到反应器中来作有机连续相,然后向其通氮气除去氧气,搅拌升温到55℃,然后将待聚合液逐渐加入到反应器中,在80℃反应2h.最后聚合物用甲醇进行洗涤,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3-4h.该吸水性树脂地吸水倍率为220g/g.陈军武等[25]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来制备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60min时高吸水性树脂对去离子水地吸收能力为850g/g,对人工尿为63g/g.无论去离子水或人工尿,吸水树脂均能在50min达到吸收平衡.林松柏等[26]采用聚丙烯酸与高岭土杂化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地复合可显著提高材料地吸水率可达980ml/g,对生理盐水溶液地吸水率达95ml/g.高岭土地加入,有助于提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后形成凝胶地强度.4.3.2 聚乙烯醇类吸水性树脂地制备王孝华等[27]用顺丁烯二酸酐作交联剂来制备聚乙烯醇类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制备条件为:顺丁烯二酸酐/聚乙烯醇=0.3,反应温度98-105℃,聚乙烯醇聚合度为1700,溶液地PH值为10左右,最佳条件下制备出来地聚乙烯醇高吸水性树脂地吸水倍率为250倍左右.4.3.3共聚物吸水性树脂地制备Mohan等[28]分别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P)三种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对甲基丙烯酸钙和丙烯酰胺进行自由基聚合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DP交联地吸水树脂因在凝胶过程中形成了弹性网络结构,所以其吸水能力要优于其他两种. Abd El-Mohdy等[29]采用60Co-γ辐射来制备κC-g-PAAm,然后再碱性水解得到H-κC-g-PAAm高吸水性水凝胶.在最佳水解条件下(NaOH浓度为3mol/L,水解时间为60min,温度为80℃),最大吸水倍率为704g/g.实验表明H-κC-g-PAAm可以从盐水中吸收大量地淡水.Tang等[30]采用两步聚合法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首先丙烯酰胺发生聚合,然后苯胺被吸进聚丙烯酰胺网络中,单体间发生聚合.5.高吸水性树脂地应用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有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多个行业,例如卫生用品、医药用品、农业等领域,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地功能材料.5.1 卫生用品高吸水性树脂在生理卫生用品方面地应用是比较成熟地一个领域,也是目前最大地市场, 约占总量地80 %.如婴儿襁褓、纸尿布、失禁片、妇女卫生巾、卫生棉、止血栓、生理棉、汗毛巾等产品中都可以应用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部分代替纸浆生产妇女卫生巾和婴儿纸尿布,己受到高度评价,另外,如手术垫、手术手套、手术衣、手术棉、贴身衬衫、内裤、鞋垫等一些生理用品中也广泛用到高吸水性树脂.以前地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性能地改善,目前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卫生材料地轻薄型、较高地接触干燥性、最低地漏出率,对皮肤无刺激,具有抗菌、杀菌作用及长时间地吸水能力和长时间使用不折皱地效果等方面.尹国强等[31,32]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杀菌性能地高吸水性树脂,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菌株均有杀灭和抑制其生长地作用,树脂中季铵基团地含量越高,树脂地抗菌效果越好,大大提高了卫生保障.5.2 农林园艺及荒漠化治理方面地应用高吸水性树脂不但吸水性、保水性极为优良,而且其在土壤中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白天和晚上地温差缩小,同时还能吸收肥料、农药,防止肥料、农药以及水土流失,并使肥料、农药、水缓慢释放,增强肥料、农药效果,以及大大增强了抗旱效果.目前,高吸水性树脂在农艺园林方面地应用还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它地成本较高而且在土壤中地吸水能力不够,反复使用性较差.高吸水性树脂在这方面地应用还具有较大地潜力,今后应重点开发高吸水、保水并能反复使用而且成本较低地高吸水性树脂.并应进一步加强利用高吸水性树脂改良干旱贫瘠土壤,特别是改造沙漠方面地研究[33].5.3 生物医药高吸水性树脂在生物体中地适应性已经有不少地学者进行过这方面地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合成和半合成地高吸水性物质,具有一定地生物适应性[34,35].利用高吸水性材料具有极强地吸水性和保水性地特性,可制成和生物体含水量相近地各种组织材料,而且医药吸水性材料吸水后形成地凝胶比较柔软,具有人体适应性,如对人体无刺激性、无副反应、不发生炎症、不引起血液凝固等,这些都为其在医药上地应用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高吸水性树脂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医疗地各个方面:超强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备能吸收手术及外伤出血和分泌液,并可防止化脓地医用绷带、棉球和纱布等;用于接触眼镜、人体埋入材料、保温保冷材料等医疗用品地生产和制造中;用于制造人工玻璃体、人工角膜、人工皮肤、人工血管、人工肝脏、人工肾脏等人工器官;用于保持部分被测液地医用检验试片;用于制备含水量大、使用舒适地外用软膏:另外,高吸水性树脂还在缓释药物基材等制造中得到应用,能通过调节含水率改变药剂地释放速度,避免随时间推移,释放速度逐渐降低.5.4 污水处理对于富含重金属离子地工业废水,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如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法、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法等.利用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地一种方法[36].吸附材料包括天然物质或工农业废弃物,如沸石、木质素、海草粘土等[37],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大大降低了重金属离子废水地处理费用;另一类是合成类高吸水性树脂,主要有聚丙烯酸盐[38,39]、丙烯酰胺[40]其改性产物等,能与多种金属离子鳌合、吸附或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作为吸附剂可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回收贵金属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6. 展望高吸水性树脂具有众多地用途和广泛地应用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和石油资源日益。

《论文_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与应用研究(定稿)》道

《论文_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与应用研究(定稿)》道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关键词:高吸水树脂;吸水机理;结构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淀粉类、纤维素类、共聚合类、复合类以及可生物降解类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发展、结构以及吸水理论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它能吸收自身质量几百至上千倍的水且吸水膨胀后生成的凝胶具有优良的保水性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

1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高吸水性树脂发展迅速,品种繁多,根据现有的品种及其发展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1 按原料来源主要分类1 淀粉系:包括淀粉接枝、羧甲基化淀粉、磷酸酯化淀粉、淀粉黄原酸盐等。

2 纤维素系:包括纤维素接枝、羧甲基化纤维素、羟丙基化纤维素、黄原酸化纤维素等。

3 合成树脂系:包括聚丙烯酸盐类、聚乙烯醇类、聚氧化烷烃类、无机聚合物类取?.2 按亲水基团的种类分类①阴离子系:羧酸类、磺酸类、磷酸类等;②阳离子系:叔胺类、季胺类等;③两性离子系:羧酸-季胺类、磺酸-叔胺类等;④非离子系:羟基类、酰胺基类等;⑤多种亲水基团系:羟基-羧酸类、羟基-羧酸基-酰胺基类、磺酸基-羧酸基类等。

1.3 按制品形态可分四类:粉末状;纤维状;膜状;圆颗粒状。

2 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2.1 国外发展上世纪50 年代前,人们使用的吸水材料主要是天然产物和无机物,如多糖类、纤维素、硅胶、氧化钙及磷酸等。

50 年代,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高分子吸水理论,称为Flory 吸水理论,为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吸水性树脂是20 世纪6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最早在1961 年由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所Russell 等1从淀粉接枝丙烯腈开始研究,其目的是在农业和园艺中作为植物生长和运输时的水凝胶,保持周围土壤的水份;其后Fanta 等接着进行研究,于1966 年首先发表了关于淀粉改性的物质具有优越的吸水能力的论文,指出淀粉衍生物具有优越的吸水能力,吸水后形成的膨润凝胶体保水性很强,即使加压也不与水分离,甚至具有吸湿保湿性,这些特性都超过了以往的高分子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应用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1)第一章前言 (2)1.1 高吸水性树脂简介 (2)1.2 高吸水性树脂分类 (3)1.3 高吸水性树脂主要的聚合方法 (3)第二章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主要实验 (4)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温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5)3.2 引发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 (5)3.3 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6)3.4 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单体比例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7)3.5 丙烯酸中和程度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7)3.6 反应温度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8)3.7 是否通氮气保护对反应的影响 (8)3.8 结构表征 (8)第四章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9)4.1高吸水性树脂的特殊而又广泛的应用领域 (9)4.2高吸水性树脂未来的发展方向 (10)第六章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中文摘要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N,N 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或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一丙烯酰胺)(P(AA—AM)),研究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树脂在去离子水和0.9%盐水和自来水中吸水率的影响.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在去离子水中吸水率为1200 。

关键词:水溶液聚合丙烯酸丙烯酰胺合成吸水率ABSTRACT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N,N一methylenebisacrylamide (NMBA ) as crosslinking agent,Potassium persulfate (KPS) , Ammonium persulfate(APS) as an initiator Synthesis of superabsorbent poly (acrylic acid a acrylamide)(P(AA-AM)), study the monomer ratio, and the degree of acrylic acid, initiator and crosslinker,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resin in deionized water and 0.9% saline and tap water in the water absorption. Resins prepar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in deionized water absorption is 1200.Keywords: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Acrylic acid Acrylamide Synthesis Water absorption第一章前言1.1 高吸水性树脂简介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并且有一定文联度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它不溶于水和任何有机溶剂,但能吸收其自身重量几百倍乃至几千倍的水;吸水后立即溶胀为凝胶,具有优异的保水功能,即使受压也不溢出水。

高吸水树脂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环保[1] 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 吸水能力由最初的几十倍到如今的几百倍。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土壤的种类多样化, 并且近些年来我国的土地干旱问题严重, 高吸水树脂在农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湿度、保肥等作用。

目前, 国内外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原料有4类: 淀粉类、合成树脂类、纤维素类、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性树脂[2] 。

其中, 纤维素类吸水树脂的耐盐性好, pH 值易于调节, 抗生物降解的性能比较好, 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和经济价值[3,4] 。

天然纤维素来源广泛, 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低碳环保等方面, 纤维素类吸水树脂有广阔的前景。

超强吸水树脂的开发还将带来有关学科如医学、生物工程学、生理卫生学、水土学、生命科学以及日用品、美容化妆、敏感元件等的发展[5] , 并且吸水树脂吸水后具有一定粘度, 在石油化工方面应用前景广泛。

美国、日本、欧洲各国都成功地开发了各种类型的高吸水性树脂,并已经用作纸制尿布和生理用品等卫生材料,用于防水材料、结露防止荆、保鲜荆、溶剂脱水荆等产业及绿化、农业等[6]。

我国从80年代后期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研究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陆续有一些小型的工厂投产,但与国外相比还有距离,缺乏竞争力近几年,高吸水性树脂的世界需求量逐年增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7]。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是用天然高分子吸水材料改性,产品称为半合成树脂[8];另一条路线则是由亲水单体聚合而成,产品称为合成树脂。

由亲水单体合成高吸水性树脂主要有两种聚合方法:反相悬浮聚合和水溶液聚合。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根据原料分类可分为淀粉系列、纤维素系列和合成聚合系列[9,10],目前高吸水性树脂太多为合成聚合系列,尤其聚丙烯酸钠系列在高吸水性树脂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从80年代后期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研究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陆续有一些小型的工厂投产,但与国外相比还有距离,缺乏竞争力近几年,高吸水性树脂的世界需求量逐年增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是用天然高分子吸水材料改性,产品称为半合成树脂;另一条路线则是由亲水单体聚合而成,产品称为合成树脂。

1.2 高吸水性树脂分类天然高分子加工产物淀粉-丙烯晴接枝聚合水解物淀粉-丙烯酸共聚物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其他淀粉类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纤维素类纤维素衍生物交联物其他纤维素类去其他多糖类:琼脂糖、壳多糖衍生物蛋白质类纯合成高分子聚丙酸钠交联物丙烯酸或丙烯酸钠-乙烯醇共聚物(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共聚皂化物)丙烯晴聚合皂化物甲基丙烯酸羟乙基脂聚合物其他聚丙烯酸类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聚乙烯醇类乙烯醇和其他亲水性单体接枝聚合物其他聚乙烯醇类其他合成高分子类:聚环氧乙烷系、丁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等1.3 高吸水性树脂主要的聚合方法聚合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和反相悬浮聚合法等[11,12]。

本体聚合法由于反应热难以排除,加上聚合物出料难,用于实验室合成偏多。

反相悬浮法以溶剂(油相)为分散介质,水溶性单体在悬浮剂和强烈搅拌作用下,分散成悬浮水相液滴,引发剂溶解在水相液滴中而进行的聚合反应.溶液聚合法反应单体和引发剂等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聚合,聚合工艺简单,单体转化率高,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强,最主要是制备工艺具有物耗低、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符合环保节能的制备方法,特别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实验主要采用溶液聚合法来合成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

水溶液聚合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是通过单体的烯烃双键的游离加成反应完成的。

生产工艺由聚合和聚合后处理2部分组成。

在聚合工序,高纯丙烯酸先由氢氧化钠部分中和,再将一定中和度的丙烯酸钠盐水溶液配制成物料进入聚合釜聚合。

在后处理工序,胶体聚合物被粉碎后输送到干燥机干燥,产品经筛分后包装。

该工艺技术的优点是流程较短,操作比较容易控制水溶液聚合法可以采用聚合后的溶胶干燥、粉碎、筛分的连续工艺技术,效率高,适合规模化生,污染物排放量很低,解决了一些放大效应,产品色泽洁白,吸水倍数和其他指标容易按要求控制,设备要求相对简单,是适合规模生产的工艺。

目前世界上80%一90%高吸水性树脂生产工艺为水溶液法。

第二章实验部分2.1 实验试剂及仪器实验药品丙烯酸,CP;N,N 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CP;过硫酸钾,AR;丙烯酰胺,AR;过硫酸铵,AR;氢氧化钠,AR。

实验仪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水浴锅;无极恒速搅拌器。

2.2 主要实验(1)中和称取一定量的丙烯酸,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配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缓慢加入到丙烯酸溶液中,并不断搅拌。

(2)加交联剂和引发剂按照配方在中和好的丙烯酸溶液中加入定量的单体丙烯酰胺,交联剂 N,N 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到完全溶解。

(3)开始反应在4颈烧瓶中先通5分钟氮气排出烧瓶中的氧气,防止瓶中氧气影响聚合反应。

加入反应物,在40℃-90℃下反应数小时。

(4)后期处理反应结束得到无色透明凝胶,将所得凝胶在70—80℃烘箱中烘干后用剪刀把烘干后的凝胶剪碎,然后继续在烘箱中烘数小时,完全烘干后用研钵把凝胶磨碎即得高吸水性树脂。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影响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因素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能力主要与树脂本身的内部结构如交联度、亲水基团和外部溶剂的性质相关。

q m 53≅i2V u×S∗122+12−x1V1.υeV0υe:交联网络中链的数目;V0 : 未溶胀树脂的体积; V u : 结构单元的摩尔体积; i/ V u:未溶胀树脂的固定离子浓度; S∗: 外部溶剂的离子强度;υeV0 : 树脂交联度;12−x1V1: 树脂与水的相互作用参数;q m: 树脂最大溶胀比。

树脂本身的影响可见树脂交联度增加,树脂吸水能力降低,但树脂必须具有一定的交联度,以保证树脂只溶胀、不溶解;离子型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能力优于非离子型树脂,亲水基团的亲水能力顺序为- SO3H > - COOH > - CONH2 > - OH;树脂的吸水能力还受到其粒径的影响[13],树脂的粒径越小,吸水率越高,但粒径不能太小,以免颗粒粘接成“面团”,导致吸水率下降,一般粒度多控制在20~145 目,最好制成多孔或鳞片状[14]。

3.1 反应温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表3-1 同等反应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试验编号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in)1 50 962 60 903 70 504 80 405 90 38由上面表格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降低,但是聚合温度太高,反应速度过快,易造成暴聚,造成产物粘连,贴壁现象。

3.2 引发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图3-2 同等反应条件下引发剂的用量对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由上图可知引发剂的用量越多,树脂的吸蒸馏水的倍率越小,这是由于引发剂的用量过多时,聚合反应速度过快难以控制,容易发生爆聚并且聚合物的交联度过大,低聚物较多所以产物的吸水率较低。

引发剂过少时引发反应较困难,未反应的单体较多,另一方面聚合物的交联密度过少,所以产物的吸水率减少。

由图可知,当引发剂的物质的量占单体的0.05%时,树脂的吸水率达到最大。

3.3 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图3-3 同等反应条件下交联剂用量对产物吸水率的影响由上图可知,吸水率随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减少而增加,主要原因是:交联剂用R e s i n a b s o r p t i o n r a t e o f d i s t i l l e d w a t e rAmount of initiator(%)R e s i n a b s o r p t i o n r a t e o f d i s t i l l e d w a t e rAmount of Crosslinker(%)量少时,交联点少,使得交联密度小,从而形成的网络结构易于膨胀,树脂吸水率较大;交联剂用量过多时,交联点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