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通论》第二、三讲:中西个人主义之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个人主义之比较

一、两种个人主义:西方与儒家

二、西方个人主义的几个命题

三、中西个人主义是否可相互借鉴?

一、两种个人主义:西方与儒家

(一)自主性:西方与儒家对“个人”的不同理解之一

西方:

●1.柏拉图:

●(1)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肉体是可朽的,灵魂是不朽的;感觉世界是暂存的,智

性世界是永恒的

(2)超验主义。

(3)灵魂的三元结构

灵魂组成部分德性社会结构

理智(主宰)—智慧—统治者

激情(辅助)—勇敢—武士欲望(被驾驭)—节制—生产者—正义

●自制:做自己的主人(self-master)

2.斯多葛派:自主性:autonomy

自主性:意味着:与受他人支配无关,而完全在于一个人的意志对自己的冲动和激情进行有力的控制。

3.圣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是上帝创造的

4.灵魂三元结构变化:理性、意志、激情

理性—唯理主义—笛卡尔(理性法庭)

意志—唯意志论—尼采(权力意志)

激情—唯物主义—马克思(历史、辩证)

5.康德的自主性:服从自己的法则;人为自己立法;

自主性是一种道德约束

自主性体现了人的尊严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重要差别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可选择的,人是可以进行理性选择的。

中国:

1.儒家不对人作肉体与灵魂的二元划分,而把人的肉体与精神看作一个统一体。

2..儒家讲的“身”不仅仅具有肉体意味,而且具有精神的意义。比如“修身”,就不仅是锻炼身体而已,它也包涵精神的修炼。

●3.其思想主旨是此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

进》

●孟子:“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 4.儒家对道德自主性的理解:

●《论语·公治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陆九渊集》:“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大学·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

俱,则不得

其正;有所好恶,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诗大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结论:也强调道德自主性

总结:

(1)西方的自主性是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战争;

(2)儒家的“心”排除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划分

(2)西方的自主性体现的是逻辑秩序,是一种化约论儒家的心体现的是审美秩序,具有包涵性

(3)西方的自主性:排除情感和审美,降低其它要素对理性的重要性儒家的心是情感的,但并不排斥理性

4)西方的道德自主性易导致禁欲主义或享乐主义;儒家的道德自主性强调顺其自然,易于达致个体的身心和谐与自我完善。

(二)欲望:西方与儒家对“个人”的不同理解之二

1.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对“自我”的理解突出了灵魂三元结构中的欲望功能。霍布斯:自由主义奠基者;主权在君;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自然状态下孤立的个人—订立

●契约—结成国家或社会

霍布斯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占有性个人主义。麦克弗森:“个人(被理解为)本质上是他本人的人身或各种禀赋的所有者(这种禀赋绝对没有得益于社会)。

个人既不是一个道德整体,也不是一个更大的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而是他本人的所有者。个人是自由的,这仅仅因为他是他的人身及禀赋的所有者。

(1)方法论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指从个人利

益的前提出发,把个人理解为非社会的、彼此孤立的、独立的、原子式的个体。

(2)自由主义优先于民主。

(3)自由主义民主这种现代综合是不稳定的。

(4)把人理解为充满欲望的自私生物。

(5)与“占有性个人主义”相对应的是“占有性市场社会”

(6)正义的实现也基本与他人无关。自律、自主性的实现也完全取决于自我导向和自我控制,更与他人无涉。

(7)正义的实现也基本与他人无关。自律、

自主性的实现也完全取决于自我导向和自我控制,更与他人无涉。

2.对这种看法的反思:

霍布斯个人主义的进步意义:

(1)虽赞成主权在王,但王权的来源不一样了。实质上给“民”以实际权力。

(2)占有性个人主义是对个人主义的

片面理解,个人主义之上可以形成共识,形成公共道德。

(3)抽象的个人、原子化的个人不是脱离

集体的个人,而是在集体行动前,个人的相对独立的状态。

(4)个人主义为成为论证国家权力合法性强有力的武器。

3.有观点认为儒家的个人:集体中的个人

(1)杜维明:“仁”首先不是一个有关人类关系的概念,它更应该是一个内在原理。“仁”基本上关连于个体自我获得、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安乐哲认为:“仁根本上是一个整体过程。它是自我的转化:从只顾一己之私的‘小人’锻造为领悟深刻关系性的‘人’。‘二’加之于‘人’表明,‘仁’只能通过共同语境下的人际交往才可获得。

(3)“仁”的内在性解读突出了儒家道德之自主性,而关系性解读则突出了儒家道德之群体性。

●《论语·述而》:孔子赞伯夷、叔齐,就在于二人“求仁而得仁”。

●《论语·阳货》: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则为仁矣”,“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

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雍也》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儒家的仁讲的就是道德的群体性和社会性,

此即所谓“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5)儒家对个人的理解,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社会性和关系性的存在。

6)儒家对个人“欲望”之看法。《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汉书·董仲舒传》:“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宋元学案·上蔡学案》:“天理者,自然底道理”

《朱子语类·卷十三》:“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7)儒家为社会群体谋福利,西方自由主义追求个人利益之最大化。

4.对上面观点的反思:(1)通过集体来实现、完善个人并不是新观点,也不是只有儒家才有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城邦是个人自我完善的最佳场所强调城邦——强调集体——黑格尔(国家主义或共和主义)

强调个人自我完善——强调个人自主——洛克(自由主义)

亚里士多德本意:城邦不能过于将个人统一起来,那样的城邦是专制政体;评价城邦优劣的标准:能否实现个人至善。

赫尔德:(1)人属于他应该待着的地方,民族文化就是人的根。如果脱离了这种根的环境,他就是一个流亡者,他的创造力就会大大降低,民族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单元。

●(2)民族精神不是个体精神的所造,相反,个体精神才是民族精神所造。

黑格尔:

(1)国家不仅垄断道德,而且是“社会进程中惟一真正的道德因素”

(2)国家是绝对的,个人的自由只能在实现国家的目的中才能实现。

(2)仁的群体性、社会性,易形成一种虚假公共道德,否认个人伦理作为道德的基础作用。

●《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杨朱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