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秘可分气虚便秘
便秘的中医辩证治疗
便秘的中医辩证治疗14-11-29 风声之家1中医如何认识“便秘”?中医认为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
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便秘有很多名称,如“大便难”、“后不利”、“脾约”、“闭”、“阴结”、“阳结”、“大便秘”、“大便燥结”、“肠结”等。
古代医家对便秘的产生原因有许多论述,认为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其中,便秘与肾、脾、胃、大肠、肺、气血津液、寒热虚实等均有关。
历代医家认为:在水谷传化过程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下行;脾主运化,其气上行,小肠“受盛”经脾胃作用后的水谷进行泌别清浊;大肠传导糟粕。
所以,胃的腐熟失常与气失和降,脾的运化失司及清气不升,小肠的泌别失职,大肠的传导异常,均可引起大便异常。
肾主液,肺主气,当肾虚肺燥时也可引起大便秘结。
历代医书中,对此论述很多:“大便秘结,肾病者也。
经曰,北方黑水,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盖以肾主五液。
津液甚,则大便调和。
”“若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燥结。
然燥结之病不一,有热燥,有风燥,有阳结,有阴结,又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燥结者。
”以上论述非常重视肾阴亏虚、津液不足、胃气受损等因素。
有关热与寒可致便秘的论述也很多:“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
”“闷俗作秘,大便涩滞也,热耗其液,则粪坚结而大肠燥涩紧敛故也。
”“手足冷,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此名阳证似阴也。
”而清代医家则提出了便秘与肺燥有关的观点:“大便闭结,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
”更有医家提出便秘与房事、饮食、七情等均有关的论述:“原其所由,皆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津液不生,故传道失常,渐成结燥之证。
”提出“虫积”、“七情气闭”、“痰滞不通”、“药石毒”、“脏寒”、“血液枯”等均可导致便秘,从而更充实了便秘的病因学说。
中医对便秘病机的认识及热秘、冷秘、虚秘的辩证要点(肠道健康23)
肠道健康中医对便秘病机的认识及热秘、冷秘、虚秘的辩证要点
肠道健康--
中医对便秘病机的认识及
热秘、冷秘、虚秘的辩证要点
一、中医认为便秘的基本病机是什么?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便秘与肾、脾、胃、大肠、肺、气血津液、寒热虚实,以及房事、饮食、七情等均有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饮食人胃,经脾胃运化,吸其精华,所剩糟粕经大肠传送而出。
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内留时间过长,粪质干燥坚硬,形成便秘。
而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如阳明胃热过盛,热灼津液,津伤液耗,肠道失润;脾气不足,气虚而传送无力;肝气郁结,气机雍滞,气内滞而物不行,或气郁化火,火邪伤津,肠道失润;肾开窍于二阴而恶燥,又主五液,肾阴不足,肠失濡润,肾阳不足,阴寒凝滞,津液不通。
脾胃肝肾功能失调,皆可便秘。
可见,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是便秘发生的主要病机。
二、中医认为习惯性便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因素是产生习惯性便秘的主要原因。
情志失调,忧愁思虑,或郁怒伤肝,或久坐少动以致气机郁滞,或木郁乘土,即肝气郁结、乘克脾土、气机不利,导致津液输布失常,津液不布,则肠道失于濡润,故大便干结或欲便不出。
正如《金匮翼·气
1/ 3。
中医内科学便秘
。
护理方法
饮食调护
情志调护
多饮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过度进 食辛辣、油腻食物。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便秘而产生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运动调护
按摩调护
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 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可采用腹部按摩的方法促进肠道蠕动,缓解 便秘症状,按摩时要注意力度和方向。
THANK YOU.
2023
中医内科学便秘
目录
• 引言 • 病因病机 • 病理生理 • 中医辨证治疗 • 中药治疗 • 中医其他疗法 • 现代医学治疗 • 预防与护理
01
引言
定义和分类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粪便量少,排便费力,有排不尽感 ,甚至需要手法辅助排便等症状。
分类
实秘和虚秘。实秘包括饮食内停、情志失调、阳虚寒凝、热 结肠燥等;虚秘包括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和阳虚 便秘等。
促进肠胃蠕动
拔罐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增加肠道分泌,缓解便秘 症状。
调节气血
拔罐可以调节气血,改善 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便 秘引起的气血不足。
07
现代医学治疗
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
可选用容积性泻药、渗透 性泻药、刺激性泻药等。
联合用药
当患者便秘症状严重时, 可考虑联合用药。
长期用药
对于慢性便秘患者,需长 期治疗。
主要症状存在两项及以上,次要症状无或存在 一项及以上,同时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疾病 所致的便秘症状。
02
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
01
长期大量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等,可导致胃肠积热、
大便干结难解。
饮食不足
02
便秘之辨证论治
便秘之辨证论治1 病因病机1.1 气血不足:因年老体虚,脾胃功能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精液枯竭。
大肠失去濡润,而形成便秘。
1.2 秘阳虚寒凝:年高体弱,阳气不足,则阴寒内生,凝滞肠胃,致阳气不运,津液不行,肠道传导无力,形成便秘。
1.3 阴液不足:老年体弱或长期有病,或服用泄下药物过多,导致津液大伤,肠道干枯大便燥结难下。
1.4 气机郁滞:老年之人,多忧善思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腑气不通,糟粕内停而致便秘。
1.5 肠胃积热: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厚味,致肠胃积热,或热病之后,余热未尽,耗伤津液,使肠道失于濡润而致便秘。
2 治疗2.1 药物治疗:便秘临床上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
虚秘又分为气虚和血虚2种。
(1)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或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方药:麻仁丸。
本方重在泄热润肠,取其通便而不伤正。
方中大黄、麻仁泄热润肠通便为主药;辅以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里;枳实、厚朴行气除满,用白蜜为丸,意在缓下。
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之类以养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症见易怒目赤等,可另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
如燥热不甚,除便秘外,并无其他明显症状,或治疗后便虽通而不爽者,可服青麟丸以清腑缓下,以免再秘。
(2)气秘: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
方药:六磨汤。
本方重在调肝理脾,通便导滞。
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三药气味辛通,能如肝脾以解郁调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
若气郁日久化火,症见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数者,可加黄芩、山栀以清热泻火。
(3)虚秘:①气虚: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面色虚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
本方重在益气润下。
方中黄芪为补益脾、肺之要药;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
阴虚便秘的治疗方法
阴虚便秘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对于便秘这种症状肯定不会陌生吧,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如果长时间无法排出的话,不但容易令我们尴尬而且还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旦出现了便秘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并且及时想办法去治疗,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阴虚便秘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是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
中医治疗便秘,根据体质进行,因而中医学将便秘分为实秘与虚秘,实秘又分热秘和气秘,虚秘又分为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阳虚便秘。
阴虚便秘症状: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形体消瘦,或见颧红,腰酸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数。
1黄芪玉竹兔肉汤:黄芪、玉竹各30克,兔肉500克,加水调味煲熟后服用。
适用于排便无力,便后疲乏,汗出气短者。
2雪耳大枣汤:雪耳10克,大枣15枚,冰糖适量,隔水炖1小时后服食。
适用于便结难解,头晕心悸,面色黄苍白者。
3胡桃核:胡桃核5个,每晚睡前嚼碎,温水送服。
适用于大便干结,喜温畏冷,小便清长者。
4猪肺煲做法:猪肺250克,陈皮10克,杏仁25克,当归25克,肉桂6克,生姜6片。
猪肺洗净切为薄片,与洗净之当归、杏仁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一起久炖,炖至猪肺烂熟,捞出当归等加入香莱、麻油、味精、食盐适量,端锅即可食用。
功效:猪肺补肺虚止咳嗽,肉桂补肾温阳,当归养血活血,陈皮温中理气,杏仁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生姜和胃除腥。
口感不腻,汤色鲜美,全方共达温阳通便之功效。
5膳食通畅复合粉做法:以黑豆粉、马齿苋、山楂粉、大麦苗粉、郁李仁、决明子、荷叶、蒲公英、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纯食用植物制成功效:调补结合,消食健胃,清热解毒,调理代谢紊乱,恢复酸碱平衡等食疗作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便秘带给我们的多方面烦恼,便秘的出现不但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阴虚便秘的治疗方法。
虚秘可分气虚便秘
虚秘可分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三种。
(1)气虚便秘:病机在于肺脾气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
治宜补气健脾,常用黄芪汤,其药物组成:黄芪30g,陈皮10g,麻仁15g,白蜜10g。
本方以黄芪峻补肺脾之气,为君;以麻仁、白蜜润肠通便为臣;陈皮理气为佐。
气虚下陷脱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党参,协同黄芪以益气升陷。
肺虚久咳短气者加生脉散及紫菀、白前。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虚日久,服上方不效者,宜兼补肾,可用大补元煎加味。
(2)血虚便秘:病机在于血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
故治宜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药物组成如下:当归15g,生地15g,麻仁15g,桃仁10g,枳壳10g。
本方重在补血润下,方中当归、生地补血养阴;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破气下行。
若血虚有热,兼见口干、心烦,苔剥、脉细数,宜加生首乌、玉竹、知母以生津清热;若津液已复而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以润滑肠道。
(3)阴虚便秘:病机主要在于阴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
治宜滋阴补肾,常用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20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云苓8g,泽泻8g。
并可加麻仁15g,玄参15g,玉竹15g,蜂蜜10g,以滋阴润肠通便。
此外《温病条辨》的益胃汤和增液汤等亦可选用。
1.概念: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
所以,“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医林改错》)。
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
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
2.应用:气属阳,血属阴。
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调和气血又须与燮理阴阳、调整脏腑密切结合起来。
(1)气病治则:祖国医学认为,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和固摄之功。
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
故治疗时必以调气为要,而调气之法众多,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流而散之”。
便秘
中医诊断与治疗
概述 一、便秘的概念及源流 1.便秘的概念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 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2. 便秘的源流《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将便秘从阴阳分 类指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 便反硬,名曰阴结也。”《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 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宋代《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方 面。金元时期张洁古提出实秘、虚秘有别,《医学启源》曰:“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 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二、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所论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 性便秘。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 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内容辨证论治。病 因病机 一便秘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外因:感受外邪。 二、 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气秘;气 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 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而寒热、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如热秘久延, 津液渐耗,损及肾阴,病情由实转虚。气郁化火则气滞与热结并存。气血不足者,易受饮食所伤 或情志刺激,则虚实相兼阳虚阴寒凝结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 阳俱虚之证。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便秘的诊断要点1.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 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2.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目眩 心悸等症。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内伤等病史。二、便秘与肠结的鉴别 便秘与 肠结均可出现腹部包块。但便秘者,常出现在小腹左侧,肠结则在腹部各处均可出现;便秘多扪 及索条状物,肠结则形状不定;便秘之包块为燥屎内结,通下排便后消失或减少,肠结之包块则 与排便无关。辨证论治 一、便秘的辨证要点便秘辨证当分虚实,实者当辨热秘、气秘和冷秘, 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二、便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 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三、 热秘气秘、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老年性便秘不要怕,中医有办法
老年性便秘不要怕,中医有办法便秘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体现为大便秘结不通、便质干燥、排便次数减少或有便意却排出困难。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便秘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6%。
由于老年患者的消化功能减退,更易发生便秘,对老年患者的生活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表明五脏六腑的气机失衡和便秘的患病有严密联系,老年患者主要为虚秘,中医辨证多为气虚、阳虚或阴虚。
老年患者常自行选用“大黄、番泻叶”等泻剂治疗便秘,常导致不使用泻剂则无法排便,甚至肠道黑变等情况。
对于老年性便秘的中药医治尤其要重视辩证论治,小心运用“通”法泻剂,为达标本统筹、有力行舟的目的,经常运用润肠通便或是健脾益气的方法。
此文以当代各家对便秘的中医治疗加以概括,以气虚便秘、阳虚便秘、阴虚便秘分别描述,总结与便秘有关的分型医治,概括为下:一、气虚便秘身体衰弱之人则气血亏损,气虚则会致使运化失职,大肠传输乏力,导致便秘产生。
在气虚便秘的中药医治上,用以生白术轻量30~50g,多为120~140g,添加生地黄与生何首乌,功到效显。
有学者认为老年患者便秘多为气血亏虚,下元亏损等原因,中药医治上用以党参、白术、黄芪等中药健脾益气,促使肺脾之气能获得充足,传输有力,使得排便顺畅,用以当归、仙灵脾等药品滋阴益血,气血获得充足大便则得以通畅。
在处方的使用中,常按照益气健脾、润肠通便的准则,用以补中益气汤或是四君子汤增减医治。
学者岳美中医治气虚便秘应用补中益气汤加以肉苁蓉,何云贵应用补中益气汤处方为:柴胡10g、当归13g、陈皮3g、党参15g、黄芪40g,枳壳18g等医治便秘患者90例,治愈患者为75例,好转为10例,无效为5例。
医治总有效率为94.44%,老年患者多为气虚便秘,气血运行乏力,血运不通,长久成淤,因而气虚便秘的老年患者多数为兼夹血瘀之症。
有学者提出便秘和血瘀两者之间有严密联系,淤血阻碍在肠道中形成便秘,长久便秘又伴同血瘀,二者造成循环。
又有学者指出便秘主要原因为脾虚,脾虚则造成生化乏源,气推进血液运转的力量变弱,血液运转不通畅为瘀,此外很多患者心情不悦,心理负担沉重,气郁为血瘀,加上日常长坐不运动,则会促使血瘀变重,患者则会出现腹痛、舌苔黯淡。
中医认为“脾”、“胃”、“小肠”、“大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中医认为“脾”、“胃”、“小肠”、“大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联的,是整个机体活动的一部分。
它们以经络为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整体。
脾与胃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故脾胃共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两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转化过程。
如果脾气不升,则胃气就会失降,会出现纳差、恶心、腹胀、便秘等症;如果饮食不节,使胃失和降,则会影响脾的升清,使运化失司,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同样,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密切配合。
小肠接受经胃腐熟及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后,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即精微物质,上输于脾,经脾转输于全身,以起营养作用,水分则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
浊者,为食物的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与糟化,再由肛门排出体外。
所以,传化水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即饮食物在胃肠内必须更替运化,而不能久留。
当胃内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通,就会影响胃的和降,出现恶心、呕吐、食少等症。
中医认为“肾”与“脾”、“胃”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肾与脾胃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
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
故有“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法。
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会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及水肿等脾阳虚的证候;如果脾阳虚,日久则会导致肾阳虚,脾肾阳虚则导致肠道传送无力,使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伴有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便秘辨证施护
结 不通 。虚秘分 为气 虚便 秘 、 血虚便秘 以及气 血俱 虚便秘
3类 。证 见 大 便 燥 结 难 下 , 晕 心 悸 , 色 、 、 头 面 唇 甲咣 白无
华, 舌质淡 , 苔薄 , 脉虚弱 。 14 冷秘 . 冷秘是 指 由于 阳气虚衰 , 阴寒内生 , 阳气 不 致
荔枝等 , 并尽 可能补充一些 油脂 , 忌食 生 冷之 品。③ 可将 黑芝麻 、 胡桃 肉 、 松子仁 各等分 , 末加 蜂蜜调 服 , 研 对阴 血
盛, 热灼津液 , 津伤液耗 , 道失润 ; 肠 脾气不 足 , 则气 虚而传
刺激 。②禁食 辛辣 , 烟酒 , 忌 少食 肥甘 厚腻 之物 。宜 多食
含粗纤维 多食 物及 凉性 水果蔬 菜 , 如芹 菜 、 菠菜 、 白菜 、 黄 瓜、 西红柿 、 、 藕 香蕉 、 萄 、 葡 马蹄 、 苹果 、 梨等 。不宜 多食西
送无力 ; 肝气郁结 , 气机壅滞 , “ 内滞 而物 不行 ” 气 郁 则 气 ;
化火 , 火邪伤津 , 亦可使 肠道 失润 ; 肾开 窍 于二 阴而恶燥 , 又 主五 液 , 肾阴不足 , 则肠失濡润 , 阳不足 , 阴寒凝滞 , 肾 则 津液不通 。故四者功能 失调 , 皆为 便秘 之 因 J 。因此 , 对 于便秘患者 不能机械地 用通 下之法进 行 护理 , 必须 求本 , 根据不 同类 型辨证施护 。
廊坊
05 0 ) 6 00
【 中图分类号】 R 5. ;281 【 263 R4. 文献标识码J 5 A 【 文章编号】 l)—6921) —41 0 (2 21( 20 11 —2 X 0 9
便 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 排便时 间延长 或欲大便 而艰涩
2 辨证 施 护
中医关于“便秘”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便秘”的证治分类一、实秘(一)热秘1.临床表现:大便干结,腹胀或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2.证机概要:肠腑燥热,津伤便结。
3.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4.代表方:麻子仁丸。
5.常用药:大黄、实、厚朴通泄热,麻子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
若大便干结而坚硬者,加芒以针通:口干舌燥,加生地黄、玄参、麦冬以滋阴生增水行舟;咳喘便秘者,加瓜行子知母清肺降气以通便;郁怒伤肝,目赤易怒者,加衣丸或当归龙荟丸以清肝通,不其或药后大便不爽者,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痔疮、便血者,加槐花、地榆热势较盛,痞满燥实坚者,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二)气秘1.临床表现:大便干结,或不甚于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气,吸气频作,痞满胀痛,舌苔薄腻,脉弦。
2.证机概要:肝脾气滞,腑气不通。
3.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4.代表方:六磨汤。
5.常用药: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通便。
若腹部胀痛甚,加赤芍、柴胡、厚朴等疏肝解郁;气郁化火,便秘腹痛,舌红苔黄,加板子、龙胆草等;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肠鸣粪软,黏腻不畅者,加皂角子、蚕砂等祛痰湿以通便;跌仆损伤或腹部术后,便秘不通,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桃仁等。
(三)冷秘1.临床表现: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2.证机概要:阴寒内盛,凝滞胃肠。
3.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4.代表方:大黄附子汤。
5.常用药:附子、细辛温里散寒止痛,大黄荡涤积滞。
若腹痛较甚,加枳实、厚朴、芍药、甘草理气导滞;腹部冷痛,手足不温,加高良姜、花椒、小茴香、当归、乌药以散寒止痛。
二、虚秘(一)气虚秘1.临床表现:大便干或不干,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质淡,苔白,脉弱。
2.证机概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三种类型各个击破
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三种类型各个击破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
食物品种选择不当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便秘病人根据所表现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食物品种至关重要。
中医常将便秘分为热秘、气秘、虚秘三种类型。
现将各类型的症状特点及饮食原则介绍如下。
热秘: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口干、口臭,腹满胀痛。
此型病人应忌食辛辣厚味,因为此类食物多能“助火邪”、“耗真阴”,使津液亏少,大便燥结。
如辣椒、姜、羊肉、狗肉、鸡、鱼、酒等均应少用。
宜多用清凉润滑之物,凉能清热,润能通肠,热清肠润则大便通畅。
如苹果、梨、黄瓜、苦瓜、萝卜、芹菜、莴苣等都极相宜。
气秘:表现为排便困难,嗳气频作,胁腹痞闷,甚则胀痛,大便或干或不干。
此型患者应忌收敛固涩之品,因为收敛易使气滞不畅,固涩能加重便秘,如白果、莲子、芡实、栗子、石榴等皆应少用。
而宜用能行气软坚润肠之物。
气行则腑气通,肠润则大便畅。
如橘子、香蕉、海带、竹笋等可适当多用。
《食医金鉴》中郁李仁粥,适于气秘者,颇有效验。
可用郁李仁10~15克,粳米100克,将郁李仁捣碎,同粳米煮粥,代早餐服食。
虚秘:气虚者表现为面白神疲,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血虚者,大便干燥,面色无华,心悸眩晕;阴虚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目鸣,腰膝酸软或见颧红盗汗。
气虚者忌用有行气作用之品,因行气多能耗气散气,宜于气滞而不利于气虚,如佛手、萝卜、杏仁、芥菜、橘子等应当少用。
而宜多用能健脾益气又润肠之物,使脾肺气足则可增强大肠的传导功能。
如山药、扁豆、无花果、胡桃、芋头等。
用胡萝卜、甘薯煮粥,既是香甜可口之饭食,又是益气润肠之佳品。
血虚阴虚者,忌辛辣香燥之品。
因其多能伤阴助火,加重便秘。
辣椒、羊肉、五香调料等应当忌食。
而宜用滋阴养血,润燥之物,以增津液,润肠道,通大便,如桑葚、蜂蜜、芝麻、花生等。
芝麻、花生捣碎,与小米做粥服食,既增加了稀粥之香味,又达到了养血润燥的目的。
什么中成药治便秘,治疗便秘的10种中成药
什么中成药治便秘,治疗便秘的10种中成药中医治疗需要辨证论治。
根据症状,可分为肠热型,肠气滞型,气虚便秘型,血虚便秘型,肾气虚型和体液缺乏型。
[心脏]小肠过热类型主要症状:大便干燥,发难,甚至是打结,红舌苔黄,红脸热身,口干口臭,腹胀或疼痛,尿液短红或疮口和舌头。
常见的中成药有三黄片,牛黄止痛丸,泻邪合剂,大黄泻药颗粒,黄连上清片,当归龙辉丸等,对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1、三黄片:由大黄,小ber碱和黄cut组成。
清除热量和排毒,清除火和通便。
它用于红眼,口腔和鼻子疮,喉咙痛,牙龈出血,口渴和口渴,因三重烧伤而引起的红色尿液和便秘。
2、黄连上清片:黄连,大黄,连翘,薄荷,旋覆花,黄cut,荆芥、,子,防风草,石膏,桔梗,黄柏,酸果蔓(炒),当归。
它由甘草,川xi和菊花组成。
清热解毒,排风消痛。
用于因内热,牙龈肿胀,口舌酸痛,喉咙肿胀,耳痛和耳鸣,发烧的眼睛,大便干燥,尿黄引起的头晕和脑肿。
[心]小肠气滞型主要症状:便秘,腹胀,腹痛,频繁ching气,恶心和呕吐,食欲下降,舌苔薄而油腻。
常见的中成药有木香顺气丸,止痛刀止痛丸,木香香槟郎丸,月菊宝和丸,四魔汤等。
肚脐外部使用的便秘药膏具有通便,消肿和气滞的作用。
3、 ur实(炒),大黄,黄连(姜汁炒),黄cap,六神渠(炒),白术(炒),Por,泽泻。
消除停滞,清除湿气和热量。
用于因饮食停滞,湿热内阻引起的腹胀和疼痛,无需考虑饮食和便秘。
4、沐香槟果仁丸:由木香,槟榔、,实柑桔(炒),橘皮,青皮(醋炒),香附(醋制成),三角(醋制成)制成醋,黄连,黄柏(酒)炒),大黄等多种口味。
空气传导停滞,清热通便。
用于湿热内阻,里急后重,胃肠道停滞,腹胀和疼痛以及大便梗阻。
5、月举宝和丸:由garden子(用生姜制成),六神渠(用麸皮炸制),醋,川xi,白术,木香和槟榔组成。
舒缓肝脏,缓解抑郁症,使您的胃口和消化更容易。
它用于因气虚和食物停滞引起的胃痛,腹胀和疼痛,饱腹,嘈杂,食欲不振和排便不规律等症状;消化不良会导致上述综合症。
中医治疗气虚型便秘
中医治疗气虚型便秘张洁古认为:“实秘者,秘物也,虚秘者,秘气也。
”统之或由中气不足,推运无力而导致气虚便秘,以老年患者多见。
临床表现为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便后乏力,粪便不干结,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或舌体胖大,苔白,脉弱。
治以益气健脾。
治疗气虚便秘可重用生白术,每剂必大剂量用生白术45g,且与枳实相伍,先补其虚,后行其滞,配归、芍之养血;麻仁、肉苁蓉之润燥以治本;厚朴行气;酒大黄缓降,不后下以免其致泻伤中。
生白术既能燥湿健脾,复能缓脾生津,“利腰脐间血”,生白术15g健脾利湿,30g以上就有很强的通便作用。
另外,还加用威灵仙,因其能“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腹痰水”,通气利脏腑以治标,对胸腹不利、脏腑不通之证皆有良效。
案例:患者,男,66岁,主诉便秘多年,三五日一行,排便困难,用力努挣,便后乏力,粪便不干结,曾间断服用多种泻药,效果不佳,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脉弱。
中医辨证为气虚便秘。
治以益气健脾。
拟方:生白术45g,枳实10g,威灵仙15g,金银花12g,当归20g,白芍12g,火麻仁20g,肉苁蓉20g,厚朴10g,酒大黄10g,芒硝(冲服)3g。
水煎服,每日1剂。
随证加减20余剂后,大便基本正常,每日一行。
守方继用10余剂后,多年沉疴,一举而愈。
按:本案重用生白术以“利腰脐间血”,且与枳实相伍先补其虚,后行其滞;佐以威灵仙通气利脏腑以治其标;配金银花清脏腑之毒热而不伤其正。
本案患者因大便数日不下,燥热明显,故可加芒硝冲服,但得便下即止,不可过量。
全方诸药配合,丝丝入扣。
气虚便秘,不用党参、黄芪,而重用生白术,配枳实,佐威灵仙,疗效显着。
小窍门巧解便秘苦
秘 宜用补 中益气丸 , 每次 1 丸,
每 日 2次 ; 血 虚便秘 用润肠丸 , 每次 1 丸, 每 日 2次 ; 阴虚便秘 宜用六味地 黄丸 , 每次 1 丸、 每
药, 容 易产生依赖或耐药 , 引起 泻药性结肠病 变。即便润滑性 泻 药副 作用小 , 也不 可长 期依 高 纤维 的水 果 , 以及 能促 进 胃
次, 连 续两周 。
蹲状, 在屋里转上几个来回。蹲着走 的时候 ,
能对腹 部 起 到按 摩 作 用 , 再 加 上深 呼 吸 动 作, 锻 炼腹部弹性的效果 非常好 。 活动髋关 节法 : 坐在 床上 , 腿伸 直, 双脚
并拢 , 然 后用 双 手抓 住双脚 , 尽 力使 身体 贴
便秘、 阴虚 便秘 3种。气 虚便 松 、 多吃新鲜果蔬 , 适 当多吃含
子、 芦 荟等成 分 的药 品或保健 品。即使 要 用 , 也最 好把 使 用
时间控 制在两周之 内。
其次, 还要 有打 “ 持久 战” 的思想 准备 , 不要幻 想找 到某 种 特效 药 , 用 了一次 就能 彻底
近腿部 。然后放 开双脚 , 吸气, 收缩 肛 门, 再
慢慢放 松。反 复做 1 0 次 动作 就 可 以了。在
提肛缩 肾法 : 提肛 , 是指 与急需上厕所而 找 不到厕 所 时缩 紧肛 门相 同。缩 肾, 是 将 外
阴与双 肾往肚脐位 置缩 。往上提时鼻子吸气,
小腹 内收 ; 放 下时呼 气, 小腹鼓起。这样 一呼
时痛快而 不管后果的用药方 粗糙 、 色 素沉 着。每 天饮 水在 成女性月经紊乱和流产等严重 1 5 0 0毫升 以上 , 使肠道保持足 后果。致泻力量强的药物不适 够 的水分 , 有 利粪便 排 出。治 用 于 儿 童 、 老年人及孕妇 , 女 性 用泻药应避开月经期。
懒兔子第十八讲便秘之虚秘与寒秘的辨症治疗
懒兔子第十八讲便秘之虚秘与寒秘的辨症治疗云衣云书静苑 6月22日治疗便秘也需要辨症论治,具体介绍如下:一、虚秘的辨症治疗(一)气虚阳衰引起的虚秘虚秘要分析虚在哪里,有的放矢的滋补。
气虚阳衰导致的便秘,是因为饮食劳倦,脾胃受损。
不管是太累了,还是饮食不规律,都会导致脾胃受损,气、血、精、津液不足,没有力量,没有津液,就会便秘。
另外,素体阳虚体质,不管是年老体弱,刚生完孩子,正气不足,还是长年喜欢吃冷东西,也会产生便秘。
由于气不足、阳虚导致传导无力,身体没有力气把大便推出去,肠道内阴寒内结,产生便秘。
人的消化系统,胃将食物传送给小肠,小肠再传给大肠,小肠与大肠在一起,但位置是反的,小肠在里面,大肠像围墙一样在外面围一个圈,小肠的温度低,大肠就会温度低。
心像一个锅炉,血管像暖气片,血管到哪儿,暖气就能输送到哪儿,所以健康人的手脚是暖的。
人体只有心脏产生热,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的温度也会高,可以温暖大肠,让大肠正常蠕动,蒸发身体可以用的津液,如果小肠冷,大肠也会冷,大便凝结在里面。
因此,小肠不能冷,心阳要充足,治疗要补肾阳、心阳,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本,有很多补肾阳的药,比如附子,可以回阳救逆。
俗语说,我们要有一副热心肠,就是从中医里来的,心与小肠要热。
不建议长期用抗生素,挂点滴进入血管,流遍全身,降低身体温度,损伤心阳,导致身体整体温度变低,时间长了,产生很多病变,包括可能产生冷秘。
对于不管阳虚还是阴虚引起的虚秘,都要从调理体质入手,不仅是用大黄、芒硝泻下,还要用滋补类的药品。
气虚阳衰的便秘,治疗原则为补气润肠,健脾升阳。
用药如下:1、苁蓉通便口服液,整体功效为润肠通便。
组方包括肉苁蓉、何首乌、枳实、蜂蜜。
肉苁蓉有滋补肾阳的作用,补益精血,还润滑肠道,非常滋润,是通便最常用的药之一。
何首乌滋补肝肾,生用解毒消痈,治脓疮、溃疡不能愈合,把毒去掉,帮助伤口愈合,另外,生何首乌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制何首乌,用黑豆炮制,补肝肾,益阴血,乌须发,还可强筋骨,化浊降脂,排血管的油脂。
小儿便秘的正确认识 中医辨证分型
小儿便秘的正确认识中医辨证分型*导读:小儿便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很多家长对此病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为此,笔者请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小儿便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很多家长对此病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为此,笔者请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五区主任闫永彬教授,从小儿便秘的正确认识、中医辨证分型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什么是小儿便秘小儿便秘,主要是指孩子排便规律的改变,如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
闫永彬认为,小儿便秘的诊断主要看患儿大便的性质,即大便干燥、坚硬,其次看患儿排大便的感觉,即使患儿大便正常,但排大便时特别费劲,也可以称之为便秘,至于大便间隔时间,则可因人而异。
因此,是不是便秘,关键是看大便的性质。
如果发现孩子最近排便时间间隔较久,家长要首先留意下,孩子的大便干不干,硬不硬。
如果硬的跟石头一样,那就是便秘无疑了。
反之,如果孩子几天没有大便,可排出时仍成形,不干不硬颜色也正常,家长就不必多虑。
闫永彬说,便秘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
小儿功能性便秘小儿便秘,尤其是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中常见三种类型,分别是热秘、虚秘和痰湿秘。
此处介绍前两种。
热秘常见于脾约证和乳食积滞证。
热秘很好理解,也最常见,就是小孩子吃了过多的辛辣食物,导致上火,大便干结。
热秘再细分,也有两个证型,一个是脾约症,一个是乳食积滞症。
乳食积滞型的小儿便秘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主要就是孩子吃多了不消化,食物积滞在肠胃里,产生了火热之邪。
乳食积滞型便秘除了便秘表现外,孩子还大多会有口臭、肚子胀、拍着肚子咚咚作响,手心、脚心发热,晚上睡觉蹬被子等。
对付这类便秘,治疗时应以导滞清热为主,可以用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的枳实导滞丸进行加减治疗。
另一种是脾约证,脾约证顾名思义就是脾脏的功能受到了约束。
中医上,脾脏具有运化水湿、分清别浊的功能。
如果脾脏的功能受到了制约,该走大肠的水液变道走了小肠,结果肯定是小肠泛滥,大肠干燥,大肠里的粪便缺乏水液滋润,干结积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秘可分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三种。
(1)气虚便秘:病机在于肺脾气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
治宜补气健脾,常用黄芪汤,其药物组成:黄芪30g,陈皮10g,麻仁15g,白蜜10g。
本方以黄芪峻补肺脾之气,为君;以麻仁、白蜜润肠通便为臣;陈皮理气为佐。
气虚下陷脱肛者,可加升麻、柴胡、桔梗、党参,协同黄芪以益气升陷。
肺虚久咳短气者加生脉散及紫菀、白前。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虚日久,服上方不效者,宜兼补肾,可用大补元煎加味。
(2)血虚便秘:病机在于血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
故治宜养血润燥,方用润肠丸,药物组成如下:当归15g,生地15g,麻仁15g,桃仁10g,枳壳10g。
本方重在补血润下,方中当归、生地补血养阴;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破气下行。
若血虚有热,兼见口干、心烦,苔剥、脉细数,宜加生首乌、玉竹、知母以生津清热;若津液已复而大便仍干燥者,可用五仁丸以润滑肠道。
(3)阴虚便秘:病机主要在于阴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
治宜滋阴补肾,常用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20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云苓8g,泽泻8g。
并可加麻仁15g,玄参15g,玉竹15g,蜂蜜10g,以滋阴润肠通便。
此外《温病条辨》的益胃汤和增液汤等亦可选用。
1.概念: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
所以,“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医林改错》)。
所谓调和气血,是根据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功能的异常,以及气血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使气顺血和,气血协调。
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适于气血失调之候。
2.应用:气属阳,血属阴。
气血的生成与运行,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调和气血又须与燮理阴阳、调整脏腑密切结合起来。
(1)气病治则:祖国医学认为,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和固摄之功。
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
故治疗时必以调气为要,而调气之法众多,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流而散之”。
推而广之,则寒之、热之,乃至按摩、针灸、饮食等均属于调气之列。
气病之治则,概而言之,即: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①气虚则补:气虚系指元气亏乏,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变化。
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主要是补脾肺之气,而尤以培补中气为重: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
故气虚之极,又要从补肾人手。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互根互用,故补气又常与补血相结合: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故在极度气虚时又当与补阳同用。
补气药易于壅滞,一般情况下,痰湿内盛者,不宜使用,但必要时可补气与化痰、祛湿兼施。
又有气虚不运而生胀满者,用塞因塞用之法,亦应稍佐理气之品。
②气滞则疏:气滞即气机郁滞不畅。
多因情志失调,或痰湿食积、瘀血等停聚于内,影响气的流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从而引起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
故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
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因为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多与肝主疏泄、肺主宣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以及小肠大肠主泌别传导功能有关,故气滞多与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则气滞。
所以,气滞之病又以肝气郁滞为先。
治疗气滞,定当理气行气。
所谓调气、舒气、理气、利气、行气,虽名称不同,轻重不一,但总以“疏气令
调”为期。
因气滞有或在形躯,或在脏腑,或因寒,或因热,或因虚,或因实之异,故不可一味破气、行气,应根据脏腑经络之寒热虚实而调之。
用苦寒泄热而不损胃,用辛温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涩而不滋腻气机,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长。
疏气药大多辛香而燥,大剂或久用能耗气、散气和消耗津液,对血虚、阴虚以及火旺等,均当慎用。
③气陷则升:气陷,即气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失于摄纳的一种病理变化。
多因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使脏器之维系、气液之统摄等受到损害,当升者不能升,当固者不能固,而导致各种气虚下陷之候。
陷者举之,故气陷当用升气之法。
升气之法主要用于中气下陷而见囟陷、胞睑下垂、脱肛、滑泄不止,以及冲任不固所至崩中漏下、带下、阴挺、胎动不安等。
④气逆则降:气逆是指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而上冲的病理变化。
气逆多见于肺、胃、肝等脏腑。
肺气逆则咳嗽胸闷;胃气逆则恶心嗳气;肝气逆则头痛而晕、胸胁胀满,甚则昏厥;肾气(冲气)逆则奔豚。
气逆则降气,所谓“气逆于脏……当以顺气为先”(《景岳全书·血证》)。
降气又称顺气,平气。
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亦有虚者。
降气法,适于实证,且宜暂用,不可久图。
若因虚而逆者,补其虚而气自降,不得用降气之品。
⑤气脱则固:气脱是气的内守固摄作用过弱,而致气的外越散脱的一种病理变化。
多因气虚至极而成。
由于体内气血津液遭到严重损耗,以致脏腑的功能衰竭,阴阳失其相互为根之常,因而有脱绝危亡之险。
脱有缓急,故临床上有虚脱和暴脱之分。
凡汗出亡阳、精滑不禁、泄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遗、久嗽亡津者,属于气脱。
虚者补之,涩可固脱。
故气脱者每于补气固本之中加入收涩之品,以补而涩之。
若属暴脱者,固涩无效,应当补阳助阴,使阴固阳潜?固涩法常与补法同用,又据证之寒热而与温法或清法同用。
因气属阳,故气脱之治,多温补与固涩同用。
⑥气闭则开:气闭是由于浊邪外阻,或因气郁之极,甚至气的外出亦为所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主要特征。
闭则宣开,因清窍闭塞而昏厥,故又称开窍。
开窍有温开、凉开之分。
气闭有虚实之分,实则邪未减而正末衰,治当开其闭:而虚则为内闭外脱之候,当予以补气养血,回阳固脱之晶。
切勿但见气饥闭塞,不分虚实,一律用辛香走窜、通关开窍之药,以避免犯虚虚实实之弊。
(2)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