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1X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自上而下的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155人民版PPT课件
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
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
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一、农民的“解放”
• 2、改革的主要内容: • (1)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度,农奴在法律上成
为自由人。 • (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
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 交代役金。 • (3)组织上:建立“村社”加强对农民管理。
农奴向沙皇欢呼
二、改革的两面性
• 1.进步性
• (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2)作用:
•
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 2.局限性
• (1)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
• (2)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一、农民的“解放”
• 1.改革法令:二一九法令
•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请思考: (1)这场改革的主导者是谁?
贵族 (2)农奴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自由和土地
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 缚在土地上,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 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 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农奴必须无 偿耕种领主土地,服各种劳役,并上 缴大部分劳动贵族产宣品读。二一九法令的情景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七 第二课 自上而下的改革
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给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
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 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 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探究]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
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例2]
(2010· 江苏高考)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
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
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 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 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 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
二、改革的两面性 1.进步性 (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 资产阶级 良运动,是一场 性质的改革。
(2)作用:
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演变。
2.局限性 ①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 ②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俄国没有从根本 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③形成了以 军事封建 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 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答案]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
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 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 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 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 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 回答。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
【历史】专题七(二)_自上而下的改革_课件(人民版选修1)
组织 村社制度强化
对农民管理。
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 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 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想一想,农民的反应会如何?(农民以什么 代价获得自由?) ▓
解放农奴
农奴向沙皇欢呼
农民的要求: 从地主的土地上解脱出来,不再依附于地主,有 自己的土地,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活 资料 。
工业产量迅速增长
⑵政治近代化
①政治体制方面:
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新建立 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建立城市杜马(议 会)。
②司法制度方面: 城市废除旧的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 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结果: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 民主化的气息。
⑶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 的军事管理体制。 ⑷教育近代化
地方自治:法律依据;城市杜马 司法改革:废除…建立…实行… 军事:义务兵役制;军事管理体系; 中等军事学校 教育: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允许西 方书籍的引进。
(二)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什么是近代化?
2、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⑴经济近代化 ⑶军事近代化 ⑸思想近代化 ⑵政治近代化 ⑷教育近代化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背 景
俄 国 自 上 而 下 改 革 的
俄国改革的必然性 1.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 级矛盾. 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 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克里木战争的的失败 改革的可能性 亚历山大二世决心改革
一、农民的“解放”
直接目的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152人民版PPT课件
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 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
• 古代奴隶社会的奴隶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 工具。可以买卖和任意杀死,其本身就是奴隶 主的财产。
•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奴隶则被视为工具。
知识拓展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俄国以奴役制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 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
亚历山大二世 我要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年轻时 广泛出游,到过欧洲,受
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自幼
接受过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 门研究过农奴制问题,并释放
过一批农奴。 1855年开始 执政。克里米亚战争后意 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开始
亚历山大二世
着手进行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的执政和强烈的改革意
识使俄国1861年改革成为可能。
一、改革背景 1、经济上: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
2、政治上: 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
①农民、工人、少数民族起义; 表现? ②十二月党人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
3、思想上: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出现反对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 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 5、主观: 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作了准备。
原料 ——逐渐沦为西欧原料供应地。
自由劳动力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人身 自由,无法满足工业对大量自由 劳动力的需求。
市场 ——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
资金 ——封建的自然经济为主,经济水平低, 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
技术 ——水平低。
战争的目的、性质、结果、影响。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教案人民版选修1教案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教材整理1 农民的“解放” 1.签署文件 (1)文件签署: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
(2)主要文件:《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
2.主要内容(1)政治上①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
②农民享有村社中的一般权利,并享有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
(2)经济上①农民可以用高额赎金赎买一块份地和宅边园地。
②规定了赎取份地的限额,使农民仍然受制于地主。
(3)组织上:建立村社,农民受地方政权控制。
3.改革结果(1)不仅使农民失去大量土地,而且由于缴纳巨额赎金而陷于破产的境地。
(2)农民在极度失望中掀起了抵制改革、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新一轮斗争。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 87“学习思考”,请你指出这些农奴制改革条款中不利于农民的内容有哪些?【提示】 ①在农民与地主缔结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仍然有义务,不能真正享受权利。
②赎金高于土地实际价格,而且农民受到的剥削的时限很长。
③政府限定份地面积,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好地,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
④“村社”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整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
教材整理2 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1)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①改革破坏了农奴制度的根基之一——劳动者依附于地主的状况,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
(2)促进了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
①地主对土地不再有农奴时代的特权,丧失了对无偿农奴劳动的垄断权。
②新的经济条件促使他们改变经营方式,这使改革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带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3)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3.局限性(1)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如沙皇专制制度、地主土地占有制,农民地位低下。
(2)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
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自上而下的改
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目标导航] 1.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重点) 2.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重点) 3.理解俄国政治制度改革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延续。
(难点)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难点)一、农民的“解放”1.颁布法令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2.基本内容(1)农奴的人身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
(2)赎取份地: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但要交付高额的赎金,并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3)改革后农民的管理:政府建立“村社”组织管理农民,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又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归纳总结]农奴制改革的焦点是调整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农民改革法令》对地主和农民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反映了该法令处处维护地主利益的本质。
二、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影响(1)进步性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2)局限性①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照旧保留,这些农奴制的残余严重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
②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思维点拨]1.对比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可以发现,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土地。
但农奴制的废除也解放了生产力。
由于农奴制的废除,使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扩大。
2.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史论要旨]1.“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7.2自上而下的改革
[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和实质。 [探究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 问,根据材料提炼信息。第(3)问,改革的影响从进步性与局限 性两方面回答;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 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农民的“解放”和改革的两面性 1.农民的“解放” (1)法令的公布:1861年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签署了《1861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实现了兵役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建立了西方 式的军事管理体系,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了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 到了俄国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特别提醒】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 路。但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 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 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②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 展。③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①“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 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 “让步”。②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 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③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具有军事封 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大量农奴制的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 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 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俄国农奴制改革2自上而下的改革课件人民版
一二三四
3.农业 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 益严重;从富农中分化出的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雇佣大批劳 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经济。
问题1
问题2
如何认识俄国农奴制改革?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
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一二三四
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特点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 于欧美。 2.工业 (1)19世纪末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纺 织业最为发达,中心在莫斯科,大规模的机械生产全面取代了手工 工场生产;石油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 (2)改变工业布局:除彼得堡和莫斯科外,又形成波罗的海沿岸机 器制造业区和纺织业区、巴库石油区等新的工业区。 (3)铁路建设快速发展起来,促进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加强了 各地区的联系。
④影响:在改革中,资本主义、残余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主义融 为一体,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 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
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积极性提高了,这对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②地位:这次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改革使
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
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问题1
问题2
(3)局限性:“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 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迫下作了一些“让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课件人民版选修1
(2)实行公开诉讼程序,由陪审团 参加审判
(1)1874年,实行 普遍义务兵役制 。 (2)改革军事管理系统,全国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 (3)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__等__军__事__学__校____
管辖。
3.影响 (1)维护了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3)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 资产阶级 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探究二 俄国近代化的局限性
史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 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西伯利亚。
史料二 西欧有人评价亚历山大二世是“解放者”“提倡自由主义的沙皇”;但这 位善良和高尚的“解放者”却常遭暗算,1880 年他的豪华餐厅被炸毁,他也差点 未能幸免,他呼喊道:“是什么使这些无耻之徒反对我呢?为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 一样追捕我呢?”
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9 世纪末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1)工业部门:以 纺织业 和石油工业为代表。 (2)生产方式:在一些地区, 机器生产 取代了手工劳动。 (3)工业分布:在彼得堡和 莫斯科 之外,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区。 (4)交通运输: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铁路建设 发展起来。
2.农业 (1)自然经济转化为 小商品经济 ,出现了阶级分化。 (2)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 国内市场 的扩大。
正确认识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 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2.从内容上看: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 附关系得以废除。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废除了封建地 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 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自上而下的改革一、选择题1.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解析:《农民改革法令》宣布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从此地主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随意处置农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答案:D2.下列关于“二一九法令”的表述,不属于其局限性的是( )A.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B.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C.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D.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一九法令”局限性与进步性的辨析能力。
改革后农民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属于进步性。
答案:D3.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解析: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B、D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仅仅是从经济一个角度来说。
答案:C4.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一位同学向全班介绍了1861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改革以后,俄国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农奴制残余,因此,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D5.某班同学在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B.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C.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D.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解析: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一定的人身自由,允许他们赎买一定的土地,这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大冲击。
高中历史专题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2自上而下的改革教学素材
7.2自上而下的改革【知识结构】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根本原因)、思想上:出现反对和的新思潮(直接原因)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1、改革的概况:1)时间人物:1861年俄历2月19日,________________。
2)改革文献:《1861年2月19日宣言》、《________________》。
3)改革目的:2、1861年“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除________________,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________________由地主决定;份地须________________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建立“________________”加强对农民管理。
村社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还实行连环保以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
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
3、改革评价:(1)性质:是一场的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2)进步性:①作用:使获得自由,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的发展和有利于的扩展。
②地位: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
(3)局限性:①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②保留大量________________,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③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
仍然受地主的剥剥和奴役。
【课堂演练】改革的两面性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具有两面性? 根本原因是什么?(1)两面性:农奴制改革具有性质和不彻底性。
(2)具有两面性的原因:①从改革本身来看,改革的内容具有性质,对生产关系进行了革新。
农奴变为(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改变(通过赎买份地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自然经济向转变,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的特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之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它形象地反映出这次 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 而农民只能被动地 接受“恩赐”的特点
地主“解放”农奴
自宣图 己布片 主“说 人解明 脚放: 面”这 的的幅 场农图 面民描 伏绘 在了 地被 上地 吻主
思考:这幅图反应了农奴制改革的什么特点?
1.农奴制改革内容的特点?
提示:
(1) 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 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 的性质。 (2) 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 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 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 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2.(2011·盐城高二检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
世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 ①废除了原来按等级审理的制度 ②建立了陪 审制度 ③实行公开审判 ④农民享受同等的 待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俄国 改革后,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 件,农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当时的社会 制度下,农民不可能享受同等的待遇。因此, ④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 A
一、农民的解放——
1.改革法令 “二一九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宣言是对法令的解释性说明 2、内容:
(1)政治上:
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 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公民权利--86
破坏了农奴制的根基之一——劳动者 依附地主的状况,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2)经济上:
①农民可获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 ②农民须缴纳高额赎金买份地。 农民赎买份地的条件
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
又称为解放法令。对于“解放”一词的理解不 正确的是( ) A.农奴获得了完全人身自由 B .地主再也不能把农奴当成私有财产买卖和 抵押 C.农奴开始享有公民权利 D.农民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析能力。“解放” 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解放”,农奴并没有获得 完全的人身自由,仍然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所以A项说法太绝对。 答案: A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学案2人民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学案2人民版选修问题导学俄国1861年改革的前因后果活动与探究场景一:改革前亚历山大二世:众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我决定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和土地,大家有意见吗?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能变呀!农奴自由了谁给我们耕地!谁交粮食给我们啊!大臣乙:是啊!老祖宗的基业不能毁于我们手里呀!农奴自由了,还有谁纳税给我们维持军队啊!亚历山大二世:(把法令给众大臣传阅)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众大臣:(笑逐颜开)陛下英明!(1)场景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这句话说明了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场景二:颁法令法令官:农奴们,陛下颁布法令,从即日起,你们获得了人生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到城市工厂里打工!(2)法令真正保证农民获得自由了吗?场景三:改革后农奴甲: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啊!农奴乙:总算找到一份工作,可我弟弟依然不能逃出村社。
(3)农奴能免费得到土地吗?那他们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土地?场景四:论功过列宁说:“如果总地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
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4)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性质及评价(1)目的①防止革命爆发,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②保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性质:改革虽然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但就其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评价①1861年改革废除了落后的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俄国农奴制改革之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
缴纳巨额赎金,背上沉重的赎金贷款包袱,频 临破产。
农奴制改革后的 1861 ~ 1863 年间,全国各地
有2 000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答案: A
)
分组讨论
1.假如你是解放后的农民,你的生 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 2.假如你是贵族地主,你生活有 什么变化?满意吗? 3.假如你是资产阶级的工厂主, 你对从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有 利条件?现在总该满意了吧? 4.假如你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你对自己的改革满意吗? 请注意: 结合改革前 的情况、改 革后的情况 尤其是改革 的具体内容 及其具体影 响来分析。
①沙皇专制;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仍然处于被压迫 被剥削的无权地位)。 ②俄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面貌,形成了以军 事封建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富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4 . [ 学习思考 ]( 教材 P88) 为什么说 1861 年农奴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二 、 自上而下的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 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
一、农民的解放——
1.改革法令 “二一九法令”或《农民改革法令》 2、内容:
(1)政治上:
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 自由权和财产 权等公民权利
破坏了农奴制的根基之一——劳动者 依附地主的状况,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阶层 农民 地主
变 化
与
感 受
身份虽然自由但受村社束缚; 份地虽可买但遭受掠夺 村社还可控制农民;农民土地还有一半在手上, 价格很划算; 农民暴动很闹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目标导航] 1.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重点) 2.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重点) 3.理解俄国政治制度改革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延续。
(难点)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难点)一、农民的“解放”1.颁布法令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2.基本内容(1)农奴的人身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
(2)赎取份地: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但要交付高额的赎金,并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3)改革后农民的管理:政府建立“村社”组织管理农民,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又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归纳总结]农奴制改革的焦点是调整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农民改革法令》对地主和农民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反映了该法令处处维护地主利益的本质。
二、改革的两面性1.性质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影响(1)进步性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2)局限性①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照旧保留,这些农奴制的残余严重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
②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1.对比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可以发现,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土地。
但农奴制的废除也解放了生产力。
由于农奴制的废除,使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扩大。
2.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史论要旨]1.“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2.改革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实现了社会转型,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4.农奴制改革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1.目的为了使俄国政治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变化,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政治体制的变革(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2)建立城市杜马和自治局,城市选民的资格由纳税的多少决定。
(3)改革司法:废除了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
司法制度的改革比较彻底,它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但仍然保留着农奴制的烙印。
(4)改革军事: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3.影响(1)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是为了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2)这次改革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的内在关系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
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表现(1)19世纪末,俄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起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和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大型工厂。
(2)在工业分布上,形成了新的工业区。
(3)农村的富农中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
既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也解决了自由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2.作用改革后的数十年是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知识图示]主题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史料一①我不愿农奴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要农奴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史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②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
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①反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②指出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问题思考](1)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提示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提示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
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史论总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依据(1)性质: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依据①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②从内容上看:a.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b.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地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地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
③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主题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史料一他们(农民)绝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的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
①……农民不但要……为得到的土地缴纳赎地费,而且还要缴纳各种地方税。
此外,他们还要负担俄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费用。
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②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
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史料解读]①表明农奴制改革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②表明农奴制改革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问题思考](1)材料一表明俄国的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提示提供了资本(土地和资金)、劳动力以及商品市场。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在政治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提示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史论总结]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1)经济方面: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教育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方面: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1.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D.农奴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答案 A解析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决了自由劳动力问题,这是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
2.1861年改革规定,由村社管理农民,主要是为了( )A.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B.加强政府对农民的控制C.把农民纳入地方贵族的控制D.维护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答案 B解析1861年改革前,农民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由庄园主进行管理;改革后,农民从法律上脱离了庄园主的管理,为加强对“解放”后的农民的控制,改革法令规定由村社管理农民。
3.列宁说: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实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的话主要针对的是( )A.农民无条件的获得了人身自由B.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块土地C.农民仍然隶属于地主D.农民要受到村社的管理答案 B解析“解放”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解放后可赎买一块土地,但价格比实际地价高出好几倍,所以列宁说“解放”实际是对农民的残酷的掠夺。
4.(2016·济南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1年2月19日,经过漫长而迟缓的准备,农奴制被正式废除。
农奴们大声朗读沙皇的声明,宣告他们成为自由公民。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至少在原则上,农奴们突然获得了自由,这是几个世纪以来封建制度一直拒绝给予他们的权利:包括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自由安排工作的权利,享有正当程序而公正的司法权。
这些主要是象征性的公民权利。
在当时的社会,沙皇做出改革的决定,更多是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
——[意]安东尼奥·萨洛莫尼《列宁与俄国革命》(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皇改革“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
答案(1)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国内矛盾。
(2)说明: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维护了俄国的大国地位。
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农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公民权利。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沙皇改革发生在1861年,原因主要是农奴制的落后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第(2)问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指的是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维护俄国的大国地位;“不鼓励创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指政治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公民权。
1.(2017·潜江高二检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