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7章 思维(新)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 思维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 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1c16b71db9f3f90f76c61bdb.png)
第七章思维第一节概述概念特征定义: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内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形式:间接性和概括性概括性: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同一类事物特征和规律的概括。
间接性:感性知识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间接认识时空性:不受时空的限制加工水平:更高级的信息加工活动,是探索和发现新物的心理过程。
思维过程分析和综合分析: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智力操作综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智力操作比较: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与共同点的智力操作抽象和概括抽象:把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把它们与其它属性、次要特征分离的智力操作。
概括: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联系起来的智力操作。
思维种类◆按性质◆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
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
(3岁前)◆具体形象思维:指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学前期)。
◆语词逻辑思维;人们面临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按创造性◆再生性思维(常规思维):只要重现过去类似情景中已学会的方法便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创造性思维:要求提出新的、发明性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按思维形式➢辐合性思维:(又叫聚合式思维,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出的各种信息加以重新组织,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性思维,辐射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根据凭借物➢经验思维: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个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按遵循逻辑➢形式逻辑思维:有明确的逻辑形式的思维。
又叫分析思维。
➢非形式逻辑思维:没有一定的逻辑形式,不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例如直觉思维➢经验思维: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个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章节题库(第7章 思 维)【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章节题库(第7章 思 维)【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ad47fb110a6f524ccbf85e2.png)
D.直观性
【答案】B
【解析】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
取出来,加以概括。
4.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答案】D 【解析】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 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 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5.思考问题时能冷静地分析其依据,是非、利弊,不易受别人暗示或自己情绪的左右, 这是思维的( )。
A.深刻性 B.独立性
2 / 36
圣才电子书
C.灵活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批判性
【答案】B
【解析】思维的独创性表现在是否善于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具有独创性的
10.在头脑中提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舍弃非共同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答案】C 【解析】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比较是指把各种 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 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
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可以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2.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 )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 (1)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 的信息,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2)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个短暂时间的现象;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0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七章 思维
![0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七章 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c23d1f2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9.png)
Cooper & Shepard(1973)的“心理旋转实验”
把倾斜的字母在头脑中旋转到直立,然后 再 做判断。表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可操作性 。
3.可操作性:可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感性基础。 例如,动物、树、鸟概念的形成。 2.表象是思维的单位之一,有助于思维。 表象是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之一。这些形象 是思维活动的感性支柱,帮助思维活动的顺利进 行。
2.启发法策略 根据一定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 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不能保证成功,但有时省时省力。 (1)手段-目的分析法
将总目标分成子目标,运用一定手段,实现子 目标,最终实现总的目标。
2 逆向搜索 从目标状态开始,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 3 爬山法 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 手段-目的分析法的特例,是一种纯粹“向前 进”的策略。
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非常归 用途测验》 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 颖的见解。《命题测验》来测试人的思维的独特 性。
“一个新的想法是旧的成分的新组合”
3.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 常规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 的方案和程序解决问题。 ■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 出新方案,创造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原型在创造想像中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动物 、植物、日常生活中经历等。
想一想:儿童复述故事和编故事,分别是什么 想像?
如何创造出新的形象-想像对表象加工的方式
1.粘合 把事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结合 在一起。
2.夸张 改变事物的正常特点,或突出、省略某些特 点。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8c1a5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4.png)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习题普通心理学(下)第七章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2、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3、辐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5、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6、表象7、心理旋转8、想象9、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10、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1、概念12、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3、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4、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15、概念形成16、算法式与启发式17、定势(心向)18、功能固着二、简答题:1、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2、人类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什么?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什么?4、定势对解决问题有何影响?5、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6、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7、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8、试术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9、什么是有意想象?它有哪些种类和特点?三、论述题1、什么是问题的解决?、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2、综合分析人在推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原因。
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试论述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结构的理论和发展。
5、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6、简要评价概念形成的两种理论。
7、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8、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11、什么是创造性?它有什么特征,以及包括哪些心理成分?第八章语言一、名词解释:1、语言理解2、布洛卡区(Broca’s area)3、内部语言4、独白语言与对话语言5、语言的表征6、语言的加工7、威尔尼克区(Wernick’ area)9、语言知觉10、句子理解11、图式二、简答题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简述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3、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4、什么是语句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5、简述语言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评价心理学家教育黑猩猩学习语言的情况。
6、简述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的理论。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要点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5255f0dd36a32d727581ba.png)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要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知识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普通心理学-—思维
![普通心理学-—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999904c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0.png)
第七章思维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 和提取过程。
而思维则是对输入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加工。
(二)思维的特征1、概括性2、间接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二、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心智操作)(一)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1 .分析 是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 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2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 虑的心智操作。
(二)比较:比较是在头脑中对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 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的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1 .抽象是在头脑中舍弃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把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的过程。
2 .概括 是在头脑中把抽取出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 的过程。
如概念、定义、定理的形成。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1 .具体化 就是在头脑中把抽象、概括的结论应用于具体的事 物的过程。
2.系统化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其属性,纳入到一定的类别 E -H-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1 / 13或系统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和方法,可把思维区分为: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以头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或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或抽象逻辑思维。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1.聚合式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
2.发散式思维(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途径和答案的思维。
(三)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可区分为:1.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完结】
![《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完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86ebe1910ef12d2af9e721.png)
《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完结】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在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普通心理学课程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既有很雄厚的历史积淀,又有新时代的特色和创新的精品课程。
【目录】新版序言第一版序言第一编绪论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个体心理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第二节如何研究心理学一、心理学要探索什么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五、心理学科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二、科学态度与方法三、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一、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心理学派别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脑的进化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二、元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四、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第二节神经元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二、神经冲动的传递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四、神经回路第三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四、神经系统的发育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一、定位说二、整体说三、机能系统学说四、模块说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一、内分泌腺的概念二、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三、神经—体液调节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三、感觉的编码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二节视觉…… 第四章知觉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六章记忆第七章思维第八章语言第三编行为调节和控制第九章动机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四编人的心理特性第十一章能力第十二章人格。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07章 思维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第07章 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01e7340db52acfc789ebc92b.png)
(四)体系化与具体化
1、体系化——在人脑中根据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不 同顺序与层次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 2、具体化——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 理和理论,运用到某一具体对象上去的思 维过程.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一、什么是表象
(一)定义 ——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 (二)特征 1、形象性 表象来源于感知,也反映事物的外在形象, 因此具有形象性。 2、概括性(外在形象的概括) 表象来源于感知,但经过大脑的加工,提高 了一个档次,有了一定的概括性。
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认识
概括为交通工具
又如: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 好人坏人都概括为“人”
二、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1、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
2、形象思维
——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有知识推论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是从已知判断出发 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具有两个条件:
1、前提真实
2、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即推理形 式要符合逻辑规律。
(二)推理的种类
1、演绎推理
——是指从一般原理中推出特殊事例结论的推 理要求所给前提为真时得出必然的结论。
演绎推理主要有三种形式:
(二)根据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方向不同
1、聚合思维 ——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 一 个方向提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 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三)根据思维结果是否经过明确思考以及是 否具有清晰意识
1、直觉思维 ——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 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 2、分析思维 ——是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 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 结论。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记忆)【圣才出品】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4版)(章节题库 记忆)【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c44a16608a1284ac9504331.png)
第7章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的记忆属于()。
A.感觉记忆B.工作记忆C.内隐记忆D.外显记忆【答案】D【解析】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2.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心理过程是()。
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答案】D【解析】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3.能够将记忆好坏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是()。
A.信息输入B.信息编码C.信息存储D.信息提取【答案】D【解析】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主要有:①信息编码,指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②存储,指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③提取,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记忆的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4.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具体特征、人名、地名、定理、定律等信息的记忆是()。
A.情绪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陈述性记忆【答案】D【解析】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的记忆,例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A项,情绪记忆是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B项,程序性记忆是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主要包括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两部分。
C项,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5.证明感觉记忆容量较大的研究方法是()。
A.全部报告法B.部分报告法C.自由回忆法D.序列回忆法【答案】B【解析】斯伯林使用的局部报告法证明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
6.“潜移默化”的记忆过程属于()。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内隐记忆【答案】B【解析】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普通心理学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普通心理学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d932a09ad02de80d5d84036.png)
普通心理学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益星学习网可免费下载题库目录第1章心理学概述1.1 考点归纳1.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2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2.1 考点归纳2.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3章意识和注意3.1 考点归纳3.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4章感觉4.1 考点归纳4.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5章知觉5.1 考点归纳5.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6章记忆6.1 考点归纳6.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7章思维7.1 考点归纳7.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8章言语8.1 考点归纳8.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9章情绪和情感9.1 考点归纳9.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10章动机、需要与意志10.1 考点归纳10.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11章能力11.1 考点归纳11.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12章人格12.1 考点归纳12.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13章社会心理13.1 考点归纳13.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1章心理学概述1.1 考点归纳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能。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外在的行为或通过现代技术观察脑的活动来研究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既研究人的心理也又研究动物的心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1.认知过程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2.动机和情绪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其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普通心理学:思维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思维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7c021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c.png)
普通心理学:思维知识点整理●一、思维的一般概念●含义●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活动中●思维的特征●概括性●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间接性●借助媒介和知识经验●思维是经验的改组●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思维的种类●从思维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划分●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又要依赖于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形象思维●借助于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思维●面临的是理论性质的任务●又要依赖于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从思维的内容划分●经验思维●凭借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的思维●理论思维●根据科学概念和论断进行的思维●从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划分●直觉思维●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是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分析思维●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而得到合理结论的思维●从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划分●辐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从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划分●常规思维●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二、表象●什么是表象●含义●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的分类●按感觉通道划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根据表象创造程度不同划分●记忆表象●想象表象●表象的特征●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可操作性●由于表象与知觉相似,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谢帕德和库柏:“心理旋转”实验(R:180°)●表象的脑机制●表象和知觉是否具有类似的脑机制●柯斯林认为,视觉表象和视知觉在功能上是等价物,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神经机制。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837acb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6.png)
读书笔记
系统的认识了心理学,注意到很多没自己没留意到的自己,注意是改变的开始。 读这本书津津有味再读畅销书,大部分索然无味偏重学术的书很难畅销吗。 很多小伙伴问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看什么书,不妨就看这本,专门写给高中生的大一教材。 很适合想推荐给想报考心理学专业的高三毕业生!这是国内心理学专业最重要的教材,没有之一,也是心理 学考研的考试重点如果真的有兴趣做学术可以深入了解,如果只是因为一些心理学小知识或者心理测试才想学心 理学,也可以高效劝退。 看了50几页可能对于没接触心理学的新人来说完全看不懂在讲什么也不知道他讲的这些社会心里个体心里这 些东西是为了啥还是说我想要的东西不在这本书里?真是索然无味真无趣。 和学校教材框架类似老师也推荐作为课外读物,普心上完再温习一遍。 干货很多,但是感觉要更新版本了。 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教材。 谁情人节还在看心理学,喔,原来是期末考缓考的我 (╯-_-)╯╧╧。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感觉记忆 第四节短时记忆 第五节长时记忆 第六节内隐记忆
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表象 第三节概念 第四节推理 第五节问题解决 第六节决策
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语言理解 第四节语言产生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
作者介绍
彭聃龄,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认 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谢谢观看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动机的种类 第三节动机的理论 第四节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第一节情绪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情绪与脑 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第四节情绪理论 第五节情绪的调节
普通心理学 思维
![普通心理学 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1bbc476fa300a6c30d229f42.png)
28 76 3
要求容量 P 100 99 5 21 31 20 18 25
• 思维题:
• 一只饿猫,看见一只老鼠,拔腿就跑,这是怎么 回事?
•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在 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妨碍了问题的解决。
• (七)动机
– 耶基斯—道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 效率的关系
• 一是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缺乏明确的目的,就失 去问题解决的方向;
• 二是必须有一系列操作程序,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操作程序, 否则就构不成问题解决的条件;
• 三是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例如,洗碗碟、打绳结 的活动,虽然也属有目的、有系统的操作活动,但没有思 维的认知成分参与,因此不属于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
二、概念的种类
(一)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 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concrete concept)和抽 象概念(abstract concept)。
• 具体概念是指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 • 例:香蕉、苹果、皮球、口琴
• 抽象概念是指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形成的 概念。
二、概念的种类
称为抽象思维。
二、思维的种类
•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不同的指向性,可以将思维分成集 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 集中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 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是单向开 展的思维,对同一问题,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 思维方式。
• 发散思维:也称为求异思维。是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是 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 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 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特点。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ae79faed630b1c58eeb518.png)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分别介绍如下: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②情绪和动机。
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③能力与人格。
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作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3)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接触过心理学。
那些心理学家们能够一眼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够催眠,分析梦。
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神秘的一门学问。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 思维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 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8b10aedc3b3567ec102d8adf.png)
二、 思维的种类
•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这种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 错误的结论。 •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 决某个问题。 •
2020/3/9
二、 思维的种类
• (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
练习:
• 思维过程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
• A.概括性和逻辑性 B.间接性和严密性
• C .概括性和严密性 D.间接性和概括性
2020/3/9
练习
• 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
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
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思维的特征
• 1 概括性 • 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
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 如:透过铅笔、圆珠笔、蜡笔、毛笔… …等许多种具体
的笔,抽取共同本质特征:能书写的专门工具,形成概括 认识。 •
2020/3/9
思维的特征
• 2 间接性 •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与加工,是当前 的表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力地支持将表 象看作一种独立的心理表征的观点。
2020/3/9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感性基础 • 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直观性使其接近知觉,概括性
使其接近思维。 • 有了表象的支持,孩子更容易形成抽象的概念。
是1000元,一条可以承载这么多牛羊的船只的市场价值期 望为150万元。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总资产(固定资产 加上存货,船长的其他现金什么的暂时不考虑),总计为 198400元。 • 不考虑通货膨胀、折旧等因素,船长的职业工资按照国内 的中等水平为年薪10万(每年的平均收入),在加上受教 育的年龄16年是不会产生现金流的。所以,可以推断,船 长现在36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件描述法
自变量
❖ 条件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程序来界定一 个概念
❖ 是对所解释对象的特征或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描述 ❖ 对要达到某一结果的特定条件作出规定 ❖ 指出用什么样的操作去引出什么样的状态,即规定
某种条件,观察产生的结果。
精品课件
条件描述法
饥饿
❖ “饥饿”,指连续24小时没进食物的状态
各种属性同时 存在,缺一不可
❖ 析取概念
❖ 关系概念
多个属性,并 非缺一不可
精品课件
❖ 2、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为自然
概念和人工概念。
❖
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
成的概念。自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
的特征决定的。声、光、闪电
❖ 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 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
悉的规则解决问题。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A大于B,B大于C,那么A大于C
❖ 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 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
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
发散 思维
精品课件
辐合 思维
❖ (五)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
❖ ① 竞争关系:两个以上的同伴,所处环境相似,大 家都有相同的目标,但只允许其中一人达到目标, 这时同伴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
❖ ② 智力: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CR )上的测量分数。
❖ ③ 自信心:学生对即将来临的期终考试可能获得分 数的估计值。
精品课件
指标描述法
因变量
❖ 指标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标准来界定一 个概念
❖ 是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量指标、判断标准 作出规定。
❖ 通常这些指标能作量化处理
精品课件
指标描述法
青少年
❖ “青少年”可以界定为“年龄在7岁以上,18岁以下 的人”
❖ ① 发散思维:对同一物体多种用途的设想能力,具 体指标为在60秒内回答砖的不同用途达10项以上为优 秀;5项至9项为一般;5项以下为差。
思维
精品课件
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有三位关系世界兴亡 命运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的人,免于 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
第二位是核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 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
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 成功地种植食物,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而亡的命运
❖ A.28,57
B.29,61
❖ C.37,59
D.39,65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 经验思维 是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
思维活动。 ❖ 如果知识经验不足,这种思维会产生片面
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精品课件
❖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
❖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 过程的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
,又需要综合。
精品课件
(二)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
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精品课件
(三) 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 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的、的特征和属性 的过程。
❖ 3. 逻辑思维
❖ 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 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 。
因A﹥B 且B﹥C 则A﹥C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找规律填数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 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各组数字填入数列 “1,3,7,13,23,(),(),107”, 空缺处正确的是()。
❖ 如果研究人员把它规定为在某一具体情景中, 如幼儿正在玩他十分喜爱的玩具的过程中,突 然告诉他不能玩,或禁止继续玩,此时,幼儿 的反应就是挫折感的反应。这样,一个抽象性 定义就转变成了操作性定义
精品课件
下操作定义的方法
❖ 条件描述法 ❖ 指标描述法 ❖ 行为描述法
界定操作程序 界定操作标准 界定操作结果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质)与外延(量)两个方面 。随着内涵的增加外延缩小。
什么是
哪些是
精品课件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精品课件
概念和词的关系
❖ 不是一一对应的
医生
大夫
先生
千金
精品课件
❖ (二)概念的种类
❖ 1.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
关系划分: ❖ 合取概念
❖(
)
❖ A 间接性
❖ B 直观性品课件
二、思维的过程
1
分析和综合
2
比较
3
抽象和概括
4
具体化
精品课件
❖ (一)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 个属性。
❖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 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
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
高级形式。
特征
作用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
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决策等
活动中。
精品课件
表现形式
感知觉:红卫兵、毛泽东、林彪、喊口号
思维:根据记忆推断出这是文革时期的照片。
精品课件
思维与感知觉的
系?
区别和联
精品课件
感性认识
认识中 核心地位
环境
由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四季更替,揭示 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
精品课件
思维的特征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可变性 动态性
思维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它需要 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 和改组。
如:过去认为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是原子,后来发现原 子还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
精品课件
请思考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明人的思维具 有
精品课件
❖ 一、三段论推理
❖ 理论解释: ❖ 1.气氛效应 ❖ 2.换位理论 ❖ 3.心理模型理论
❖ 所有的学生都是青年人 ❖ 一些青年人是球迷 ❖ 因此, ① 所有的球迷都是学生 ② 没有一个球迷是学生 ③ 一些球迷是学生 ④ 一些球迷不是学生 ⑤ 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精品课件
❖ 二、线性推理
❖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
感觉 知觉 人
思维
记忆
初级加工
理性概括
更深层的加工
精品课件
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人的思维以感 知觉为基础, 但比感知觉更
复杂更高级
精品课件
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
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透过铅笔、圆珠笔、蜡笔、毛笔……等许多种
具体的笔,抽取共同本质特征:能书写的专门工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表象的作用
表象的作用
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 础,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 的认识
表象是词的思维操作的 支柱,可以促进问题解 决。
精品课件
第三节 概念
❖ 一、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 二、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 三、概念结构的理论
精品课件
一 、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 (一)概念的含义
❖
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
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
维活动。
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精品课件
第二节 表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什么是表象????
精品课件
❖ 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 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 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操作性定义
精品课件
操作性定义
❖ 又称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 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
❖ 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 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 可检验的项目。
精品课件
为什么要用操作性定义
❖ “挫折感”的抽象定义为“当达到目标的过程 中遇到障碍时所产生的情绪感觉或反应”
概括是把抽象出的共同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
精品课件
(四) 具体化
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 、理论返回到实际,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 物的认识。
精品课件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动作思维
思维的 种类
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精品课件
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
三、思维的种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1. 直观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
精品课件
❖ (二)概念形成的途径
❖
1.假设检验说
❖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 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 。
❖ 2.样例学习说
精品课件
三、概念结构的理论
❖ (一) 层次网络模型 ❖ (二)激活扩散模型
精品课件
第四节 推理
精品课件
推理
❖ 推理是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 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 ② 阅读能力:用阅读测验表上中等难度的文章进行
测验,要求阅读速度达到200字/分以上;辨别达到
90%以上;理解达到80%以上;记忆达到70%以上为合
格。
精品课件
行为描述法
因变量
❖ 行为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结果来界定一个概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