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全面解析报告修订稿
有关大脑的认识实验报告分析
![有关大脑的认识实验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86f8e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2.png)
有关大脑的认识实验报告分析没有哪种物质像人类大脑一样复杂又神奇,它是宇宙中最神秘的1.5公斤重的物质,也正是如此,大脑成为了科学家们最乐于研究的对象。
如何知道左右脑功能各不相同?人在被催眠时拥有自主性吗?这些问题被心理学家一一解开,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大脑的认知。
下面是5个有关于大脑的实验,希望大家能够看看!【一】一个大脑两个心智我们如何知道左右脑功能各不相同?发现者:罗杰· 斯佩里,迈克尔·加扎尼加如果把我们的大脑粗略的分成三部分,那么它可以由左脑、右脑和连接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学名胼胝体)组成。
过去,为了防止癫痫病恶化,使病变不至于由脑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人们曾切除过一些严重癫痫病患者的胼胝体,他们的大脑左右分裂开来,因而被称作裂脑人。
虽然手术并没有影响裂脑人的性格与生活习惯,但他们的右脑再也无法与左脑进行信息交流了,这总要带来某些改变。
裂脑人究竟与正常人有哪些不同?迈克尔·加扎尼加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他让裂脑人W.J.坐在一个屏幕前,屏幕被分为左右两部分,他要求W.J.注视屏幕的中心不动。
加扎尼加首先给W.J.快速闪现了一张正方形图片,图片的位置在注视点右侧。
位于右侧的图片信息会进入他的大脑左半球(视觉传导路有交叉的特点,右侧视觉信息会进入左脑,左侧视觉信息会进入右脑)。
当被询问看到什么时,W.J.说自己看到一个框。
之后,实验者再次呈现了一张正方形的图片,不过这回呈现位置在注视点的左侧,因此,图片信息只能进入他的右侧半球。
而这时W.J.表示自己什么也没看见。
加扎尼加又在幻灯片的左侧或右侧随机呈现小圆圈,要求W.J.用手去指他看到的东西。
当圆圈出现在注视点右侧时,被左脑控制的右手会指向它;而当圆圈出现在注视点左侧时,就变成受右脑控制的左手来完成指的动作。
惊人的结果出现了,W.J.总有一只手会指出屏幕上正确的位置。
这说明,当圆圈出现在一侧大脑半球的视野中时,该侧半球的确能够看到圆圈,并控制相应的胳膊和手做出独立的反应。
脑控原理及反脑控修订稿
![脑控原理及反脑控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d396e1620740be1e650e9afd.png)
脑控原理及反脑控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脑控原理及反脑控我是一名长期受到不明无线物质控制、干扰和袭击的脑控受害者,脑控对我存在严重的性侵害和精神攻击,脑控犯罪的事实是令人发指和触目惊心的,它带给脑控受害者的痛苦和伤害是十分严重的。
脑控受害者中有人被逼成为精神病人,有人被逼自杀,这样的案例在脑控受害者中数不胜数。
但我们一直想将脑控的真凶绳之以法,可是却苦于始终找不到,更为气愤的是脑控的这种无形的残忍迫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导致我们只有忍受以应对而毫无办法,我用12年的受害经历苦心研究脑控,现在说一说和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对脑控受害者有帮助。
脑控是指以计算机或人为设置的控制站为基地通过发射电磁波或光波通过脑控软件完成计算机编程后发射到卫星或中转站完成中继在传输到人脑完成脑控的过程。
当脑控信号由大脑经卫星或中继站返回脑控中心后完成一次脑控过程。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脑控原理。
我觉得脑控一是在遥控脑控受害者,二是在监控脑控受害者,它可以实时的通过电脑屏幕或电视屏幕监控到脑控受害者在干什么,做什么,以及想什么,爱好是什么,记忆库里有什么,等等。
还可以实时的发射脑控信号干扰我们的思维,情绪,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等。
有时候也会发射攻击信号和抑制信号二种脑控信号来干扰我们的大脑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我觉得脑控中心应该有计算机构成的脑控台和天线阵、发射车发射站组成的脑控发射前沿阵地并通过发射电磁波或光波并加载脑控信号发射到卫星或中继站,再经过中继站中继后脑控信号就会到达人脑开始攻击我们的大脑,然后还会返回。
我想计算机和脑控编程就是脑控者专门用于脑控攻击而计算机编程的软件,这样可以通过操纵电脑就可以实现脑控。
关于电磁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一下,电磁波是光波的组成部分,光谱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X射线、伽马射线等。
电磁波的单位为HZ,(赫兹)转换率为1HZ=1000KHZ,1KHZ=1000MHZ,1MHZ=1000GHZ.只要知道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再通过调频,调幅等操作,选择某一频段后电磁波就可以加载音频和视频信息以及其他信号发射了。
脑功能分析报告
![脑功能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88d7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b.png)
脑功能分析报告引言脑功能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和评估个体的认知和神经活动来了解思维过程的方法。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脑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优化思维和学习能力。
本文将介绍脑功能分析的步骤,并阐述其在认识和提升个体智力方面的重要性。
第一步:问题定义和目标设定在进行脑功能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问题定义和目标设定。
我们需要明确想要了解的问题,例如某个个体的思维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偏差或障碍,以及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等。
只有明确了问题和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脑功能分析。
第二步: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在进行脑功能分析之前,需要收集个体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脑电图(EEG)记录、行为表现、思维任务执行结果等。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提取特征等。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脑功能分析的结果至关重要。
第三步:数据分析与模式识别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例如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式识别,我们可以揭示出个体的认知和神经活动特征,进而了解其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个体在不同思维任务中的脑电图模式,从而了解其在不同任务下的认知过程和注意力分配。
第四步:结果解释与讨论在得到分析结果后,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我们可以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寻找认知和神经活动上的规律。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结果与先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和解释我们的发现。
通过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个体的思维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第五步:应用与优化脑功能分析的最终目标是为个体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和讨论的内容,我们可以为个体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帮助其优化思维过程和学习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提供针对个体认知偏差的训练,帮助其调整思维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结论脑功能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个体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特征。
卫生部《脑死亡判断标准》 稿
![卫生部《脑死亡判断标准》 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39e2d577232f60ddcca1d1.png)
2、 试验方法及步骤
(1)脱离呼吸机8~10 min。 (2)脱离呼吸机后即刻将输氧导管通过气管
插管插至隆突水平,输入100%026L/ min。 (3)密切观察胸、腹部有无呼吸运动。 (4)脱离呼吸机8~10min检测PaC02。
3、 结果判定
若PaCO2≥60mmHg或有慢性二氧化碳潴 留的病人PaCO2超过原有水平20mmHg, 仍无呼吸运动,即可确定无自主呼吸。
二、 临床判定
(一) 深昏迷
1、 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 用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 针刺面部,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 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测定昏迷评 分为3分。
2、 注意事项
(1)任何刺激必须局限于头面部。 (2)三叉神经或面神经病变时,不应轻率判定为深昏迷。 (3)颈部以下刺激时可引起脊髓反射。脑死亡时枕大孑L以下的脊髓可
(二) 脑电图(EEG) 1、环境条件 (1)使用独立电源,对地电阻<4W,必要时用稳压器。 (2)必要时在脑电图描记期间暂停使用其他电器医疗仪器。 2、脑电图仪参数设置 (1)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只安放8个记录电极(额极Fp1、Fp2;中央C3、C4;枕01、02;中颞T3、 T4)。接地电极在额中线(Fz)。 (2)电极间距离不应<10cm。 (3)安放电极前用丙酮或75%酒精去脂。 (4)用盘状电极或针电极固定于头皮已标记的电极位置上。 (5)电极头皮间阻抗0.1W-10KW,两侧各电极的阻抗应基本匹配。 (6)高频滤波75Hz;时间常数0.3秒。 (7)敏感性2mV/mm。 (8)双耳垂为参考电极。 3、脑电图描记 (1)描记前先做10秒仪器校准,将10mV方形波输入各放大器,观察8道放大器敏感性是否一致。 (2)描记参考导联30分钟。 (3)描记中分别以疼痛刺激双上肢,亮光分别照射两侧瞳孔,观察脑电图有无变化。 (4)描记中病人情况的任何变化及对病人的任何操作(疼痛刺激,亮光刺激瞳孔等)均应实时记录。 (5)应同时描记心电图。 (6)30分钟记录的全部资料必须完整保存。 (7)12小时在同等条件下重复1次。 4、结果判断 脑电图平治,不出现>2mV的脑波活动,即脑电静息。
《脑的保健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脑的保健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c28bb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3.png)
《脑的保健》导学案一、导言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大脑的健康,提高进修和工作效率。
通过进修本文,学生将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珍爱大脑,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珍爱大脑的方法;3. 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
三、进修内容1.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2. 珍爱大脑的方法;3. 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技巧。
四、进修重点1. 大脑的重要性;2. 如何珍爱大脑;3. 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方法。
五、进修方法1. 阅读本文,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2. 讨论珍爱大脑的方法,分享个人经验;3. 尝试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技巧,并记录效果。
六、进修评判1. 完成课后习题,检验对大脑的了解;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珍爱大脑的方法;3. 提交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的实践报告。
七、教学过程1.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30分钟)- 介绍大脑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讨论大脑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珍爱大脑的方法(30分钟)- 分享各种珍爱大脑的方法,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等;- 讨论如何避免对大脑的伤害,如过度应用电子设备等。
3. 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技巧(30分钟)- 分享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方法,如锻炼大脑、采用记忆法等;- 讨论如何在进修和工作中应用这些技巧。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脑的保健》课后习题;2.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珍爱大脑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3. 尝试在实践中应用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技巧,并记录效果。
九、延伸阅读1. 《大脑的奥秘》;2. 《如何提高记忆力》;3. 《专注力的训练方法》。
十、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了解大脑的重要性,掌握珍爱大脑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提高进修和工作效率。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并应用所学知识,保持大脑的健康,取得更好的成绩。
《脑的功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脑的功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835e0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b.png)
《脑的功能》教学分析在进修过程中,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而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如何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运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以《脑的功能》教材为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教学特点、优缺点以及教学应用方法,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教材内容概述《脑的功能》是一本以介绍脑部结构与功能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内容涵盖了脑的组成、大脑皮层的功能、脑的信息传递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教材,学生可以了解到脑部各个部分的功能及其互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脑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特点分析1. 知识系统性强:《脑的功能》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非常有条理,将脑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分别进行了介绍,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
2. 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内容。
3. 知识实用性强: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修和记忆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优缺点分析1. 优点:(1)内容丰富全面:《脑的功能》教材涵盖了脑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全面丰富,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
(2)图文并茂:教材中的插图和图片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内容。
(3)知识实用性强: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2. 缺点:(1)内容过于专业化:《脑的功能》教材在内容上过于专业化,有些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较难理解。
(2)缺乏趣味性:教材内容较为干燥,缺乏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进修疲劳情绪。
四、教学应用方法1. 结合实际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脑的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脑的作用。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关于脑的动画、视频等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痴呆病例分析修订稿
![痴呆病例分析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ffe66ec9a417866fb94a8e82.png)
痴呆病例分析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血管性痴呆一、病史资料1、现病史患者,男性,78岁,因“记忆力下降二年余,生活不能自理伴尿失禁二周”于入院。
患者二年前逐渐出现反应迟钝,少言寡语,不能识别家人,健忘等症状。
此后病情缓慢进展,记忆力逐步下降,行动迟缓,行走需人搀扶。
两周前,患者症状加重表现为计算能力进一步下降,近事记忆和远期记忆完全丧失,不能执行日常生活功能,以致生活不能自理,并出现尿失禁。
患者病程中无头痛、头晕,无精神异常,无幻觉,无肢体抽搐,无发热,体重无明显下降。
2、既往史既往有病史十余年,血压最高为190/120 mm Hg,近期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降压治疗;六年,服用二甲双胍、拜唐萍控制血糖;五年前诊断为冠心病,目前服用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
10年前曾煤气中毒昏迷,无后遗症。
曾患急性胰腺炎、阑尾炎,已愈。
3、体格检查神清,体温T37℃,血压155/80 mm Hg,皮肤无皮疹及瘀点、瘀斑,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少语,动作迟缓,计算力、近期记忆力、定向力下降。
双侧瞳孔3 mm,等大等圆,对光灵敏,双侧眼球活动好,未见眼震。
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吞咽正常。
颈软,无抵抗。
四肢均能对称活动,肌力检查欠合作,四肢肌张力无明显增减,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共济活动检查不配合。
双下肢轻度水肿。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109/L,血红蛋白123 g/L,红细胞4.03×109/L,血小板101×109/L,中性细胞42.4%,淋巴细胞42.5%,单核细胞14.5%,嗜酸性细胞0.1%,嗜碱性细胞0,5%。
肝功能:ALT 37 U/L,AST 2I U/L,总胆红素14.1μmol/L,结合胆红素5.4μmol/L,总蛋白56 g/L,白蛋白31 g/L。
大脑新皮质的六层结构
![大脑新皮质的六层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7f713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9.png)
大脑新皮质的六层结构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大脑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它起着控制和调节我们身体各种活动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中,新皮质的六层结构是大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使用先进的神经影像技术和细胞学观察方法,逐渐揭示了大脑皮层的结构。
传统上,人们认为大脑皮层有六层结构,这些层次从外到内依次命名为I到VI层。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细胞组成和功能区域,以及与其他脑区之间的连接。
这六层结构的存在对于大脑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不同的层次在信息传递、神经元活动和认知功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例如,第一层和第二层主要参与感觉信息的输入和处理;第三层和第四层是信息的传递和整合中心;而第五层和第六层则负责将信息传送到其他大脑区域,并调控大脑活动。
研究人员还发现,大脑新皮质的六层结构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与动物的行为、认知功能和进化有关。
例如,在人类的大脑中,第三层和第五层的神经元密度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我们复杂的思维和推理能力有关。
总而言之,大脑新皮质的六层结构是大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深入了解这些层次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和认知过程。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这一领域的奥秘,并为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大脑新皮质的六层结构的主题,指出新皮质是大脑皮质的最外层,其六层结构是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重要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对接下来的章节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2.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了大脑新皮质的六层结构。
第一要点部分可以详细解释新皮质的六层结构的每一层及其功能,包括分别是什么、在大脑中的位置、功能如何、与其他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认识大脑思维的奥秘 创新思维讲义修订稿
![认识大脑思维的奥秘 创新思维讲义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f51f9a0b65ce050877321327.png)
认识大脑思维的奥秘创新思维讲义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认识大脑思维的奥秘——创新思维讲义三大基础资源:土地资金人力人力资源: 智商情商体商第一章创新思维概论一、思维的基本含义(一)思维的概念 1、思维是人的一种脑理活动,是人的大脑的一个复杂的过程或称系统工程,进一步讲是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对各种信息比现在最高级计算机进行系统的处理过程。
2、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3)目标性(4)逻辑性(5)精确性和模糊性(二)思维的三大阶段1、摄取阶段这个阶段有的学者又称准备阶段。
主要指有用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和传导系统传入大脑,并在大脑皮层着床,使这个区域的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特点是:长期性;广泛性;选择性。
2、加工阶段对获取的大量而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分类、比较、筛选和创新过程,有学者认为这一阶段统称为分析。
第二阶段思维的生理活动首先,要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它是在人的右半脑的顶叶皮层进行的。
其次,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露和懂得,有学者称为理解。
第三,伴随理解思维活动的另一种思维形式是判断。
第四,联想,即当两种或几种事物同时或连续发生作用而产生的神经联系。
3、运用阶段是生产思维产品的阶段,也是思维的最后阶段,但是往往人类的这种“产品”是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
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来完善思维产品的过程。
从组织机构上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道理,无不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
二、思维的主要类型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又叫自然思维,是通过感知,未经逐步分析和推理,比较迅速地对问题的结论做出猜测、设想或理解、领悟的过程。
直觉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产生决策、创造、办法、思路以及理念等的思维方式之一。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多向思维,即对一个问题从多个方向、多种思路去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这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
发散思维按水平高低可分为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层次。
人脑认知科学研究综述
![人脑认知科学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c67ca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9.png)
人脑认知科学研究综述人脑认知科学研究是一门极具前沿的学科领域,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和融合,比如心理学、神经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让我们从人类视觉系统、工作记忆和意识三个方面,来简单探讨一下人脑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人类视觉系统视觉信号在人脑中的传递和处理是复杂而且关键的。
视觉信号由眼睛中的视网膜吸收,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处理中心进行解码和处理。
在此过程中,不同的神经元会对于不同种类、形状、方向、运动方向等因素的视觉信息作出不一样的反应。
研究表明,成年人的大脑可以提取视觉信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更高级别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现在研究者们通过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fMRI)技术,揭示了人脑视觉处理的一些重要的机制。
例如,研究者可以检测到大脑中特定区域的反应,这些区域对于视觉信息的不同属性有不同的响应。
同时,一些研究基于 fMRI 还发现人脑在观看运动的物体时,会对于其自身运动进行调整。
工作记忆人类工作记忆的能力是我们进行思考、记忆和执行任务的必要前提,是我们完成高级认知任务的一个重要机制。
工作记忆可以理解为一种临时的存储方式,它能够保留并操作新的信息,从而支持我们开展复杂的认知活动。
近年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作记忆进行的大量研究,这些研究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例如n-back 任务范式和空间记忆(Spatial Memory)任务,这些任务能够评估工作记忆的各种方面、对其不同的过程进行分离。
通过这些实验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在从外部世界接受信息、保留信息正过程中,工作记忆的特点和机制。
意识意识是我们思考、决策和行动规划的基础,是大脑高级认知功能运作的必要条件。
意识的研究仍然困难且晦涩难懂,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意识的机制和运作机理尚不清楚,但是现在的研究表明,意识似乎与大脑中一些具有基础性的神经计算有关,这些计算的重要性至今仍在探讨。
研究发现,许多脑区域在意识生成和认知控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区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也有助于解释意识的综合表现。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修订稿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87771d2733687e21af45a99c.png)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脑出血患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
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要点(1)降低血压是控制出血的关键。
24小时内是否能将收缩压降至理想水平直接与预后有关。
每2—4小时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1次,了解病情变化。
若压眶反射消失或昏迷加深,血压升高,瞳孔散大,脉搏缓慢并出现去大脑强直或呼吸不规则时,提示出血扩展,要及时处理(2)及时发现脑项前驱症状。
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障碍加深,血压急剧升高,脉搏变慢或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反射迟钝等,应紧急处理护理措施1、加强病区空气及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开窗通风,2次/d,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60%~70%。
避免患者受凉,因寒冷可使患者气道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
流感流行时限制或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患者取正确卧位,严防误吸、误咽平卧、床头角度过低均增加向食管反流及分泌物逆流入呼吸道的机会,患者应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床头抬高10~15 cm,头偏向一侧,利于分泌物引流。
3、严格掌握进食的时间和方法3.1 在发病24 h内,暂禁食,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致使消化道功能减退,进食后会引起胃扩张、食物滞留,压迫腹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
加之患者常伴有呕吐,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24 h后仍昏迷者,给予39~41 ℃的流质鼻饲,鼻饲速度﹤25 ml/min,通常每天鼻饲总量以2 000~2 500 ml为宜。
误诊为CIDP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1例报告
![误诊为CIDP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a3a20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3.png)
理检查和 NLCGGC 相关疾病谱基因检测,遂于左侧
双侧胫神经 H 反射未引出。肌电图结果详见表 1。
踝关节上 10 cm 处取皮肤活检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神经/部位
潜伏期(ms)
R 正中神经-拇短展肌
腕
肘
L 正中神经-拇短展肌
腕
肘
R 尺神经-小指展肌
腕
肘下
(白色箭头)。
图 2 皮肤活检病理学检查
该 患 者 基 因 检 测 结 果(见 图 3)提 示 NOTCH2
NLC 基因中 GGC 异常扩增次数为 142 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年 11 月
第 40 卷
第 11 期
·1047·
图 3 基因检测报告
2 讨 论
“绸带征”,症状上可与多种神经变性病相叠加,其发
确诊的 1 例 NIID 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进行报道。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6 岁,以“反复双下肢无力 8 年,再发
1 月余”为主诉于 2017 年 10 月 9 日入院。8 年前开始
出现双下肢无力,表现为双下肢站立、步态不稳,伴
有全头部胀痛,出现反复恶心呕吐,伴有勃起功能障
碍,曾反复出现一过性意识不清,就诊于外院完善腰
肘上
L 尺神经-小指展肌
腕
肘下
肘上
R 腓总神经-趾短伸肌
踝
腓骨小头
L 腓总神经-趾短伸肌
踝
腓骨小头
R 正中神经 F 波
腕
L 正中神经 F 波
腕
R 胫神经 F 波
踝
L 胫神经 F 波
踝
R 尺神经 F 波
观察大脑的实验报告
![观察大脑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64d4b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5.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脑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部分;2. 探究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差异;3. 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大脑生理功能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大脑模型;2. 显微镜;3. 实验记录表;4. 拉伸弹簧;5. 磁铁;6. 线圈。
三、实验步骤1. 观察大脑模型,记录大脑的基本结构,包括大脑半球、脑干、小脑、脑膜等;2. 利用显微镜观察大脑切片,记录大脑神经元、神经纤维等微观结构;3. 将拉伸弹簧连接到大脑模型,模拟大脑的传导功能,观察左右半球传导差异;4. 将磁铁放置在大脑模型上,观察磁铁对大脑神经的影响;5. 通过实验记录表,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四、实验结果1. 大脑模型观察结果:-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前、中、后三个叶;- 脑干连接大脑半球,负责调节基本生命活动;- 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负责协调运动;- 脑膜分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保护大脑。
2. 显微镜观察结果:- 神经元是大脑的基本功能单元,具有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神经纤维负责传导神经冲动,连接神经元。
3. 拉伸弹簧实验结果:- 左右半球传导功能存在差异,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逻辑思维等功能,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音乐、艺术等功能。
4. 磁铁实验结果:- 磁铁对大脑神经有一定影响,使神经纤维发生扭曲,传导速度减慢。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大脑的基本结构,如左右半球、脑干、小脑等,以及神经元、神经纤维等微观结构。
2. 左右半球功能差异表明,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分工合作的关系,以适应人类复杂的生活需求。
这种分工使得人类在语言、逻辑、空间、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 拉伸弹簧实验表明,大脑传导功能受外界因素影响。
磁铁对神经纤维的扭曲和传导速度减慢,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对大脑的物理伤害。
4. 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验条件有限,未能全面探究大脑的生理功能。
全面风险管理讲话稿
![全面风险管理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61c8060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1.png)
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推进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公司2015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是实现改革创新提效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是推进公司管理全面提升的有效抓手.借此机会,我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看法现在,公司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面临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都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我们原来认为不是重要风险的领域都变成潜在的风险,其中有的是对合同理解不够,有的是对环境估计不足,有的是对资产属性估计不足。
工程领域,无论是石油工程还是炼化工程,法律风险很大,成本代价很大,赚点利润非常不容易。
所以,对我们所有从事管理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风险意识要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大脑,融入到经营管理当中来。
应该说,无论是发展质量还是发展速度,这些年公司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也付出了代价。
我们往往习惯于谈成绩,对于风险以及付出的代价,一般不会有很深的印象。
我们常讲,最大的风险是看不见风险。
大家都认为风险很大的时候不会出大事,而看不到风险的地方反而风险特别大.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决策时主要看利润,能赚多少钱;企业规模大的时候,决策的最大依据是风险承受能力,也就是不在于一个项目能赚多少钱,而在于这个项目的风险能不能承受。
所以,企业越大越怕风险,一个大风险可能把企业带入深渊。
同时,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是能计算的,但是带来的形象等无形损失是没法计算的。
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应对各类内外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风险管理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公司机关基本职能定位。
公司机关完成改革后,公司机关的职能定位就是“战略规划中心、投资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风险管控中心、协调服务中心”,要求公司机关各部门要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功能,落实各层面全面风险管理职能分工,统一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机制,确保上下衔接一致、有效运行,将风险管理融入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实现风险管理常态化。
大脑退化的研究报告
![大脑退化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a8435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5.png)
大脑退化的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大脑退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大脑退化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我国大脑退化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研究大脑退化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围绕大脑退化这一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与假设,探讨研究范围与限制,旨在为大脑退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简要概述如下:首先介绍大脑退化的背景和重要性,随后阐述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假设,最后说明研究范围与限制。
希望通过本研究报告,为大脑退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大脑退化研究领域已有大量研究成果。
在理论框架方面,研究者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大脑退化的发生机制。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大脑退化中起到重要作用,部分基因突变与大脑退化风险密切相关。
此外,生活方式、慢性疾病、脑部损伤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大脑退化进程。
在防治措施方面,已有研究提出了药物治疗、认知训练、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方法。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关于大脑退化病因的探讨尚未形成统一观点,不同研究间的结果存在差异。
另一方面,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尚需更多实证研究支持。
此外,大脑退化早期诊断和预测方法的研究相对不足,限制了防治工作的开展。
本报告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大脑退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争议与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旨在为大脑退化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旨在探讨大脑退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防治策略。
以下详细描述研究过程中的数据收集方法、样本选择、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研究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保障措施。
1. 数据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验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用于收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慢性病史等;访谈主要针对受试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实验部分主要针对脑部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测,包括神经心理学评估、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
关于脑科学研究进展的研究报告
![关于脑科学研究进展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64958de53a580216fcfe83.png)
关于脑科学研究进展的研究报告渑池二高卢杰段秀秀王安宁贾永磊董孟龙贾斌王伟洲指导教师:华干辉(指导教师按:目前关于脑科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增加对这问题的认识,我们开展了关于脑科学进展的研究,我觉得开展这样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趋势,而且有利于树立对生物科学习的兴趣及从事生命科学事业的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脑科学进展认知信息处理脑功能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众所周知,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有别于其他物种是因为人类有极其复杂的大脑,它是千百年进化的结晶。
在过去的六亿年中,生物体通过进化产生出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联结而成的神经网络,解决了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人脑如何处理各种复杂信息的问题,尤其是人的高级认知功能的高度发展,使得人类成为万物之首,具备了主宰世界的能力。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脑的作用,关于大脑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中最深奥的课题,也是最难攻克的科学堡垒。
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分子也就有必要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为此我们研究小组对这个问题开展了调查。
下面我们将从六个方面来汇兑一下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以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脑科学研究的历史。
人类对大脑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早在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哲学家和生理学家阿尔克迈翁就得出了脑是智力的器官的结论,并指出人脑具有理解能力。
公元前3世纪,希腊解剖学家、生理学家与医师希罗菲卢斯认为脑是神经系统的中心并具有思维的功能。
1863年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提出了大脑反射理论。
1873年意大利人高尔基发明了神经组织的硝酸银染色法,能清晰辨认神经细胞及其突起。
20世纪20年代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大脑活动的机理,并对大脑两半球的活动进行了研究。
瑞士生理学家赫斯于1925年开始进行了脑各部位功能的研究使人们对脑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28年中国的朱鹤年首次提出了神经分泌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对于智力发育十分重要的灰质和白质来说(一般认为,灰质好比大脑中的一个个信息处理单元,而白质则是联系这些信息处理单元的网络),进入青春期之前才是灰质发育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确定,在人的整个成年阶段,大脑都具备重塑和重组的能力。
具体来说,由突触连接神经元所构成的巨大而复杂的信息处理网络高度可变,这体现在突触的可塑性上。突触上的变化正是所有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最开始的连接是随意启动的,但通过某种正反馈,经验被积累起来——强健的、经常被使用的突触会变得更强健,而弱小不经常使用的突触会萎缩。不论是在正常衰老、智力发育迟缓抑或是神经变性疾病等病例中,通过某些方法来增加突触的数量或是减缓突触的损失可能是非常有用的。
图示:按照半球外层的沟和裂,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额叶和顶叶被中央沟分开,颞叶在外侧裂下面,与枕叶和顶叶相连接,但没有明确分开的沟。
意识VS语言—额叶
额叶被认为是思维控制的中枢,几乎和所有的行为都相关,包括如何获取意识、如何对周遭环境作出反应,另外,这部分还负责对日常生活行为进行判断,语言表达,赋予语言以意义——听起来额叶是理性行为的控制者,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具体来说:左额叶主要负责与运动相关的语言控制,右额叶则是在无涉语言的功能上发挥影响。因此,在总体功能上,它还掌管着情绪反应和人类的性行为。
右脑专司图像、音乐、运动之类的反应,多接触绘画、雕刻等艺术品,多听古典名曲、梵唱等优美的音乐有助于右脑的开发。许多人在慢跑、散步或收听音乐的时候,灵感如泉涌,那都是因为刺激右脑所产生的结果。
虽然右脑是灵感之源,但绝非创造力的全部——有个突发的点子闯入你的大脑,为了印证它的可行性,你会把它和其他的主意结合起来分析,最终发展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突发其想,通常是右脑在积极活动。而为了印证调用以前的记忆并做出逻辑判断,这就是左脑在司其职了。
小脑大概是我们最为了解的部位,它掌管平衡和运动的协调,并负责记忆人体对于运动行为的反射。
大脑体操
尽管拥有一个潜力无限的大脑,然而,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到大脑衰老的威胁。资料显示,儿童使用创造力有80%,小学生75%,中学生50%,大学生25%,成人却只有10%甚至更少。怎么办如何激发大脑的潜能以保持它的年轻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不断地挑战它。创造力的激发非常依赖经验的积累,用中国古人的智慧理解就是:无他,唯手熟耳。
额叶位于头盖骨的前端,这使得它很容易受到损伤。磁共振实验显示,一般而言额叶是脑外伤最常见的区域。残酷一点说,神经科学关于大脑的研究非常依赖人们的身体创伤,同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功能了解的相对详尽。
味觉VS逻辑—顶叶
这一位置为我们带来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等躯体感觉,具体位置在顶叶中央沟后面的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仅仅是顶叶的功能之一,它另外还负责关乎整体感觉信息,尤其是视觉感受的输入。作为我们的视觉中枢,顶叶分布在大脑的后部,因此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损害,尽管任何比较明显的脑部创伤都可能引起视觉系统的微妙变化。
因此,即便年老时大脑的延展性会有所下降,但教会日渐老去的大脑一些新技能,什么时候都不算迟。研究显示,即使年届六旬乃至七旬,只要经过集中训练,人的记忆力还能重现活力。大脑的延展性是没有界限的。
大脑பைடு நூலகம்图及简要图释
首先要声明,目前任何对大脑结构及功能的探索都无法解释人类思维的真实过程,尽管左、右两个大致对称的半球很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了解半球外层皱折形成的沟、裂也并无困难,然而,至今科学工作者都不能把某个思维功能定位于大脑某个特定部位,人类的心智地图因此无法得到物理上的还原。正如你将在以下列表中看到的那样:我们的种种思维能力分散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因此,一个还算恰当的比喻是:大脑工作的时候,如同一个室内交响乐团协作式的演奏场景。
在左右脑并用的过程中,还涉及另一个更为大众所忽略的层面:左脑和右脑在可行的轨道上并进,如果左右脑的连接出现了问题,右脑诞生的怪异的点子,无法达到左脑,则这个创意会可悲地沦为白日梦,难有实际操作的可能。
事实上,思维诞生于包括四个部分的大脑皮层。前两个是我们熟知的左右脑半球,后两个是大脑边缘系统的左部分和右部分。构成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是海马和杏仁核。左右脑由胼胝体(corpuscalosum)连接,而边缘系统的左右部分是由海马连合(hippocampalcommissure)所联合。当左右脑同时运动的时候,边缘系统负责情绪、动机、条件反射、记忆储存等中枢活动的协同和调节。对于人类的创造力而言,大脑的边缘系统相当重要。额叶对于判断和思维的灵活有重要作用,颞叶和边缘系统的结构可以提供动力和动因。因此,这部分被认为对人的创造力更具价值。
大脑全面解析报告
大脑使用手册
你是否真正了解自己脑壳里的“核桃仁”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近在咫尺的神秘世界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还认为酷似核桃仁的大脑是一种生物电脑。不过,最新的研究显示,相对于电脑的硬件,人脑更具延展性和流动性,并且会随着每次的行为和感觉发生改变。事实上,终其一生,大脑都如同一个小宇宙一样充满变数地运转下去。
一个想像不到的事实是,大脑形成初期有一个作“减法”的过程。胎儿在母腹中孕育的前六个月,神经元开始伸出突起,以每秒钟200万的速度形成连接神经元的“突触”,即神经键。这样,胎儿在出生前三个月的时候便获得了一生最多的脑细胞数量,完全多于实际的需要。到出生前的几周,情势发生逆转,神经元之间互相竞争,吸收了更多同类的神经元开始形成具备某些特定功能的回路。这个清除多余脑细胞的过程被科学家称之为“神经达尔文主义”。
创造力之谜
流行观点认为,相对于左半球偏重逻辑和客观性,右半球更具有创造力。这个说法可能过于简单化了。
首先应当确定,由于大脑和身体的连接具有上下倒置、左右交叉的特征,因此右脑控制人的左眼、左身、左手、左脚,为了刺激右脑必须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和左脚。对于作为占大多数的左脑型人来说,如果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用左手写字,可以激活右脑的运动。
整体来看,人类的创新是左右脑协同工作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关于创造力的过程,大约分为六个可描述的阶段:产生兴趣(左/右脑),有所准备(左脑),谋划(左脑),阐发(右脑),确认(左脑)和实施(左/右脑)。
根据美国加州大学的罗伯特奥斯坦教授(RobertOrrstein)的研究发现,当左右脑均衡思考时,大脑功能将达到一般思考的五至十倍。往往这个时候总易产生绝妙的创意。因此,要想获得激发创造力,最恰当的做法应当是在保证大脑优势半球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左右脑并用。
这个阶段,经验刺激被转化为可接收的信号传达到突触,然后在神经元细胞之间传递。人的幼年时代,神经被髓磷脂(myelin)所包裹,这种隔离加速讯息的传递,允许更快速的大脑运动,并最终发展为同时运行多项任务的能力。就是说,如果大脑中具有大量的髓磷脂,那么大脑神经网络将会工作得更快,并使得一个人学习起来更容易。令人惊异的是,髓磷脂的增长直到中年才会最终完成。
然后,新生儿开始经历大脑发育的第一个关键期,这期间它所获取的经验很可能成为刺激大脑发育的决定因素。例如,新生儿对世界上各种语言的敏感度都是等同的,它们甚至会发出母语中没有的音节。但是,如果接下来的时间某个特定的语言、中文、或西班牙语充满了它的耳朵,它会对这些声音尤其敏感,而逐渐失去对其他语言的反应。
比较相似的事物,如一对双胞胎的容貌,有专家称,使大脑变得更有效率、更为敏锐的办法是让它总是辨别事物间的差别。
在一页纸的中央写下你下一个项目的大纲,选用一个词作为主题。然后记下所有从这个词生发出来的想法,在相似的主意间连线,并加入相关的描述。该练习有益于右脑和左脑的协作。
接受新的任务对于保持大脑活力非常重要。每个大脑细胞都有约10万通向其它细胞的连接点。让你的大脑参与不同的活动,比如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游戏或者一门新的语言。
不过,倘若颞叶遭到了损害,患者可能无法对词语和图画进行分类。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处理听觉信息,颞叶还能够形成一些对视觉形象的感知和记忆,同时负责对物体的分类。
但真正掌管视觉,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部位在它的左边——枕叶。
睡眠VS运动—脑干与小脑
呼吸、心率、吞咽、视听反射、血压、消化、体温、睡眠,这些行为都和脑干相关。的确,脑干在基本的注意力和人的意识上扮演重要角色。另外,来自身体的所有信息都需经过脑干和大脑发生联系。
启动多种感官做同一件事,加入平常少用的感官如嗅觉、触觉,避开大脑预期模式,如闭着眼找电灯的开关,回忆拖鞋放哪,桌椅在哪以及房间的方位等。
自助游,最好租车或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到当地的市集逛逛,和当地人聊天,使大脑保持能随时面对新问题的最佳状态。意想不到的挑战将使大脑神经胞有机会发展新连结。
消极或者积极的情感刺激下,大脑皮层兴奋和工作的范围不同,但都能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强烈的情感刺激能够影响创作的过程。
这个敏感的部位使得我们能够操纵物体,进行有目的的运动,并帮助我们建立起空间感知系统,形成真切的认知。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集合不同的感觉去理解单一概念,从而形成与数字与逻辑相关的基本信息。
聆听VS观看—颞叶与枕叶
颞叶位于两半球的外侧,是管理两耳听觉的神经中枢。具体而言,每一半球的听觉区,都具有管理两耳听觉的功能,因此,如果一个半球的听觉区受到伤害,对整体的听觉只有轻微的影响。
正如锻炼肌肉一样,更多的练习会让肌肉变得更为结实,这对于脑细胞一样行之有效。以下是几个操作性较强的脑部体操,读者不妨一试。
每天15分钟的快走能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并减缓脑神经细胞的流失速度。
保持愉快,笑口常开,可增加肺呼吸量,增加大脑的氧气供给,提高大脑的生理功能。
多做细致的手工活动,比如练习书法、绘画、弹琴或者健身球锻炼。手指技巧活动能给脑细胞以直接刺激,可以增强脑的活力,使其功能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