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选读》学案9:鞋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鞋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走近孙犁,感悟孙犁。
2、通过学习,唤醒积淀于内心的美好往事和对正在逐渐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呼唤。
3、学习作家在写作上的诸种技巧,学以致用。
【预习探究】
一、孙犁简介
孙犁(1913——2003),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孙犁不但熟悉白洋淀,而且更熟悉那些在苇塘中坚持抗战的白洋淀英雄人民。1944年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孙犁文集》共5集。《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的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
孙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本文是作家孙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篇散文名作。文章围绕作家与小书绫之间有关鞋的故事,表达了对物质文明进步下农村女孩子命运的理解与关注,以及对正在逐渐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呼唤。
二、字词落实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匀称.()馈.赠()抛头露.()面撩.衣襟()箍.()勉强.()淤.血()淳.朴()
三、整体感知
文章标题为“鞋的故事”,围绕“鞋”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探究合作】
一、小书绫前后做了两双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双鞋比第一双鞋做得粗糙?相比较柳嫂的态
度,作者对小书绫前后两双鞋是什么态度?
二、文中小书绫是怎样一个形象?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三、怎样理解“我们这一代人死了以后,这种鞋就不存在了,长期走过的那条饥饿贫穷、艰难险阻、山穷水尽的道路,也就消失了。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
【拓展阅读】
藏住苦难
流沙
我家祖上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生意通达,在上海也有铺子。后家道中落,到了父亲这一代,浮华被时代激流悉数带走,只余几间房、几个人。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在下面。
小时候不知家族历史,更兼那个言多招祸的时代,也无人对我说起。有时候看着老屋里精美的
雕窗、光滑的青石地面,觉得自己的家族与他人的不一样。不一样的还有曾祖母。村里许多老太太
总是衣冠不整,头发凌乱,喋喋不休,但是我的曾祖母衣裳总是清清爽爽的,头发总是梳得顺顺的,
神态总是静静的,说话的时候,慢条斯理,不急不躁。
曾祖母与婶子的关系不融洽。婶子经常无理取闹,曾祖母从不与她争论。每当婶子恶语相向时,
曾祖母总是脸色平静地说:“声音轻点,让人听到多不好。”
曾祖母非常好面子,每有亲戚来访,她从不说婶子的坏话。有时候我在她身边玩耍,她与亲戚
聊天,就听到她在夸婶子如何勤劳,孙子们如何孝顺。有时还把我拉过去,摸着我的头,说:“这
个曾孙与我最贴心。”
其实曾祖母的日子非常苦。当时全家人一日三餐都成问题,早晚两餐只能喝粥,到了青黄不接
时,还得用红薯充饥。我那时尚小,不知愁滋味,而曾祖母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怎能不愁?但我
的曾祖母精干,从来没有看到她哭过,她也从来不向别人兜售苦难。
前段时间翻家谱,发现里面有几句家训:人前不露怯,远足不露财,内外当整洁,自奉须俭约……
曾祖母秉承了祖上的训条,日子再苦,命运多舛,也避免以悲苦之色示人。我想这既是从商世家的
教条,也是人生训条。
可叹的是,我是人近四十才想起曾祖母当年的从容和坚强,而在此前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我露
过太多的怯,诉过太多的苦,兜售过太多的难。
教育家张伯苓有句名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他是一个主张内外兼修的教育家。譬
如认为人难以避免霉运,但脸上不可有霉相。越有霉运,越要面净发净,不可萎缩,不可显在脸上,
这样霉运也会过去。他为南开中学的题词为: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
胸容宽,背容直。
其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与其以一副落魄脸示人,不如换以清新、明朗的形象,反倒更让人
信任,更能得到成长的机会。
——摘自《中国青年》
高二《现代散文选读》学案(4)
参考答案
【探究合作】
1.《送考》按时间顺序,先写赶考路上的情形,再写学生考试的情形,最后写发榜前后的情形。2.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系列变化。出发时的乐观轻松,开考前是无比兴奋激动,发榜前是寝食不安,有的得意有的失望,看榜时是紧张焦急,录取后是骄傲满足。
3.“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教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
——我对孩子们的同情,对这种教育制度的不满。
“然而大多数的投考者和送考者的观念中,都把杭州的学校这样地排列着高下等第。……万一考得取,可以爬得高些。省立学校的'省'字仿佛对他们发散着无限的香气。大家讲起了不胜欣羡的。”“考取了学校的人都鼓着勇气,跑回家去取行李,雇人挑了,星夜启程跑到火车站,乘车来杭入学。考取省立学校的人尤加起劲,跑路不嫌劳苦,置备入学的用品也不惜金钱。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用不尽似的。”
——学生们都把这考试当作今后荣华富贵的踏板,从中也流露出了我对考试制度的弊端的憎恶。
“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
——考试本来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而“捞”却是很随便的,说明无论考得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学校可去,但学生还是对考试很紧张,他们看待考试的性质决定的,这也表露出了作者对考试制度的不满。
总结:孩子们被残酷的考试摧残得已经失去了许多童年该有的欢笑和纯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得一个好学校就是今后有好的生活的开始的观念。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而作者对此虽有不满,但也只能无奈地付之一笑。
这是丰子恺先生描绘30年代考试众生相的一篇散文,此文延续着他朴实,率真,细腻,生动的文笔。作者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以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伤。
如果说对童真世界的追求弘扬的是“真”的话,那么,慈悲为怀的佛家教义倡导的是“善”。童心之“真”与佛理之“善”融合而为丰子恺的审美理想。
关注儿童的生活状态,神往童年时代,表达自己永不磨灭的童心,是作家这一时期的思想反映和创作追求,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作家对成人世界(现实世界)的厌恶与鄙弃。
作者说“在这群率真儿童的生活中见了自己过去的幸福,觅得了自己已失去的童心”,“企慕他们生活天真,艳羡他们的世界广大”。1.参考角度:一是叙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这数秒间的空气的紧张,是我这枝自来水笔所不能描写的啊”,“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叫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作家将这些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很巧妙地融合在事情的叙写之中,画龙点睛,揭示旨趣,营造了感人的艺术力量,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是心理、细节等描写生动传神。作家善于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将感知的触角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通过心理和细节描写,将这一群孩子写得血肉丰满。学生考老师时用手“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考完之后的“议论纷纷,沸反盈天”,等待发榜时的“寝食不安,茶饭无心”,发榜之时神态各异的张望,以及久等不来后的咒骂等,极其生动传神。
三是语言自然随意,朴实无华。文章采用“拉家常”式的自然话语,在不经意中透视出生活的本真,让读者感受到作家本真的心灵闪动。
【拓展阅读】
《藏住苦难》读后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真实的感觉是需要心中的温暖,不是藏住苦难。苦难不必刻意的藏,藏住有什么用?完人有什么用?不能为了做完人而让自己过的很累!也不要不分对象的到处倾诉,倾诉又有什么用?换取来的那一点点可怜的伶悯又有什么用?遵从自己的内心对合适的人,合适的事,合适的场合勇敢的流露出来,勇敢的敞开心扉,才会有交流,才会有人走近,才会有人了解你。
有时,简单的情感或许是最好的,复杂的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不追求做一个像圣人样的完人,不整天沉浸在苦难中不能自拔,藐视苦难,乐观向上的生活。但情到真时要让苦难自然真情流淌出来!尊重我们的内心需要,追求一份真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