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心房颤动伴长间歇

心房颤动伴长间歇

1-3 需要警惕和治疗的高度和三度AVB
诊断:尚无一致标准,下列几点供参考
平均心室率<60bpm,伴多次长RR间期或逸搏 平均心室率<50bpm 缓慢的室性或交界性逸搏数>心搏总数50% 心室全部为缓慢的逸搏心律(三度AVB)
1-3 需要警惕和治疗的高度和三度AVB
出现上述之一,应结合临床决定对策
2-2 阵发房颤伴快——慢综合征
(3)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f快速房率 乙酰胆碱释放 、蓄积 窦房结细胞K+外流 舒张期电位(负值)增 加、4相坡度 自律性
Af快速房率对窦房结的直接抑制
快速室率
窦房结供血
自律性
近年动物实验证实:快速心房起搏在引起心房 电重构的同时可影响窦房结功能,即同时引起窦房 结电重构,可能是快—慢综合征的电生理机制。
匀齐长RR间期(原因、鉴别)
1-4 房室阻滞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长RR间期分析 在房颤中出现——与房室传导有关 房颤终止出现——与窦房结有关
房颤中长RR间期: 原因:生理二度(隐匿传导、迷走影响) 病理二度 高度AVB 注意:前二者鉴别困难 (作用相同、无需鉴别) 警惕高度AVB (结合平均室率、临床症状)
心房颤动伴长间歇
主 要 内 容
1.房颤合并房室阻滞(二度、高度、三度AVB)
2.房颤与病窦综合征(快一慢与慢一快综合征)
1、 房颤合并房室阻滞
生理性二度AVB与长RR间期 控制心室率需要的二度AVB
高度和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问题
1-1 生理性二度房室阻滞与长RR间期
房率过快—均有生理二度(350-600bpm) 隐匿传导—室率不整、长RR间期 迷走影响—延长ERP、抑制传导、促进隐匿传导

心房颤动的表现和治疗

心房颤动的表现和治疗
• 3、伴束支传导阻滞 (1)与频率变化无关得束支传导阻滞(2)3相束支传 导阻滞:心室率轻度增快后即出现(3)4相束支传导阻滞:心室率减慢后出 现
老年人房颤治疗
目标:缓解症状、保护心功能与预防栓塞 包括:心室率与节律控制(药物与非药物)及抗栓治疗
一、控制心室率与节律得药物治疗
(一)慢心室率房颤(<60次/分)
心房颤动的表现和治疗
ECG特征
• 心房颤动QRS波前无P波; • 出现振动波:低或小得f波,形态、振幅、频率各不相同,波间无等电位线,
频率350—600次/分; • 可呈短暂偶发或频发,历时数秒至数十分钟,阵发性房颤可持续数小时; • 开始于舒张早期及收缩中、晚期,相当于ST段及T波内; • 终止时出现一长得代偿间歇
(2)持续性房颤伴慢心室率(长R-R间期),且有乏力、胸闷、气短或黒蒙; (3)顽固性阵发房颤得发作间歇期或持续性房颤复律后,需胺碘酮或索她洛尔维持窦律,但
出现药物所致得缓慢性心律失常伴明显症状; (4)持续性房颤伴心功能不全者需应用对房室结有抑制作用得药物(β-R-B、地高辛)治疗,
而在服药过程中由于慢心室率使心衰加重者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室内传导情况
• 1、QRS波群正常 无室内传导阻滞者,QRS-T波群呈室上性,QRS时间 <0、110 s
• 2、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及蝉联现象 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 性传导,QRS波群增宽变形;室内差异性传导连续出现3次以上称为蝉联 现象
(1)β-R-B:无禁忌症患者首选 (2)NDHP-CCB:慢阻肺、哮喘患者首选 (3)洋地黄类:适用于心衰或低血压得患者 (4)胺碘酮:用于严重左心功能不全患者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临床意义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长RR 间期患者进行研究,结合原因分为心房颤动组(观察组)27 例,窦性心律伴心律失常组(对照组)65例,分析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长RR间期发生率2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平均心室率69.5次/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9.7次/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长RR 间期均值(3.3±0.7)s显著低于对照组(3.8±1.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发生长RR 间期次数均以睡眠相关性组比例较高。

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缓等是导致长RR间期的主要原因。

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检测出引起长RR间期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原因分析了解其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诊断。

标签: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意义长RR间期是由多种心律失常导致的,属于非常重要的心电现象[1]。

为探究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长RR 间期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报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长RR 间期患者进行研究,结合原因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选择心房颤动患者27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5例,女12例,患者年龄在18~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2.3)岁;选择窦性心律伴心律失常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患者年龄在17~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1±2.0)岁。

疾病类型:冠心病23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2例、脑血管疾病10例、风心病4例、心肌梗死10例、晕厥查因10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体检3例。

1.2方法选择动态心电系统,对患者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并将心电图信息经计算机回放分析。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62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62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为病 理 性 房 室 阻 滞 。
关 键 词 : 态心 电 图 ; 房 颤 动 ; RR 间 期 ; 室 阻 滞 动 心 长 房 中图 分 类 号 : 4 _ R2 6 2 R5 l 7 5. 文 献 标 识码 :: ( 文 章 编 号 :6 2 1 4 ( O 0 0 —0 2 l 7 3 9 2 1 ) 1 0 0—0 1
例 转 为 窦 性 心 律 时无 房 室 阻 滞 出 现 , B组 中 有 5例 电 复 律 或 用
药物转为窦性心律时 2 存在房室阻滞。 例
3 讨 论
本 组病 例 从 生 活 日记 核 实 患 者 当 时也 处 于 睡 眠 状态 。可 能
( 文 编辑 王 雅 洁 ) 本
与 入 睡 后迷 走 神 经 张 力 增 高 , 牢 交 界 区不 应 期 延 长 , 导 缓 岛 传
心 房 颤 动 是 临 床上 常 见 的 一 心 律 失 常 , 往 多 发 生 于 风 以 湿 性 心 脏 瓣膜 病 患 者 , 年来 非 瓣 膜 病 房 颤 的 发 生越 来 越 多 , 近 其 中没 有 器 质 性 心脏 病者 也不 在 少 数 。房 颤 时 由 于 P波 消 失 , R R 绝 对 不 齐 , 以 合 并 Ⅱ度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时 不 易 诊 断 , 甭 以 所 可 R— R大 于 1 5 S 为诊 断 标 准 . . 作 目前 l 意 见 不 一 临床
律 也 符 合 f 主 神经 系统 心 脏 动 态 平 衡 的 昼 夜 节 律 变 化 特 征 ] I , 白天 活 动 时 , 感 神 经 兴 奋 , 室 结 的有 效 不 应 期 缩 短 , 颤 患 交 房 房
心 脏 病 2 例 . 血 压 病 9例 . 心 病 1 o 高 冠 2例 , 源 性 心 脏 病 1 肺 4

108 房颤合并长R- R间期特点及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108 房颤合并长R- R间期特点及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108 房颤合并长R- R间期的特点及临床护理体会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

由于房颤时p波消失,r-r间期绝对不齐,因此,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常发现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

而长r—r间期发生的时间,次数,r—r 间期的时间长短病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本院动态心电图室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为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的患者108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为72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3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9例,高血压患者28例,甲亢患者4例,特发性房颤6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1.2 方法使用美国smc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纪录仪纪录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数据,将记录的心电信息通过电脑回放分析,在经过人工编辑,分析,剔除伪差和干扰,结合患者生活日志进行分析,把长r—r间期(r—r间期>2.0秒)只出现在夜间(晚间20时—次日8时)称为夜间组,长r-r间期在全日各时间段均有出现者称为全日组。

再对两组患者长r-r间期持续时间,出现频次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出现长r-r 间期时发生头晕,黑蒙的症状频次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记量资料采用t检验,p2.0秒的人数,出现头晕,黑蒙人数以及每组出现的人均出现长r-r间期次数见下表指标全日组夜间组 p值3.3 用药指导向患者反复介绍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用药,包括每日用药的时间,剂量,次数,途径等,不可擅自调整。

停服或漏服,详细介绍所服药物的主要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包括使用洋地黄制剂时注意患者的电解质及心电图变化,讯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黄视,绿视或视物模糊等情况。

3.4 心理护理心房纤颤合并长r-r间歇患者,往往病程较长,病人心理负担较重,担心疾病的预后,应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对阻止疾病的复发,恶化,及减轻经济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

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刘婷婷1ꎬ陈㊀涛2ꎬ薛㊀剑3ꎬ齐㊀琪2ꎬ赵㊀磊3ꎬ姜志安2(1.河北省人民医院ꎬ河北石家庄050051ꎻ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ꎬ河北石家庄050051ꎻ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ꎬ河北石家庄050021)㊀㊀[摘要]㊀目的㊀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ꎮ方法㊀将2016年5月1日 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104例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ꎬ2组均给予改善心功能㊁稳定心率在内的规范化治疗ꎬ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ꎬ6粒/次ꎬ2次/dꎮ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㊁心率㊁RR间期㊁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㊁左房内径(LAD)㊁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㊁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㊁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㊁窦性相邻RR间期之差>50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的变化ꎬ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ꎮ结果㊀治疗12周后ꎬ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5%(46/52)和75.0%(39/52)ꎬ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ꎻ2组患者的24h总心搏次数㊁心率及长RR间歇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ꎬ最长间歇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前ꎬ且试验组最长间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ꎬ长RR间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ꎻ2组患者的LVEF及均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ꎬLVEDD㊁LAD及NT-proB ̄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ꎬ且试验组的变化都更为显著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ꎮ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㊀养心定悸胶囊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ꎬ有效稳定心率ꎬ缩短长间歇ꎬ改善心功能ꎬ调节心率变异性ꎬ且安全性高ꎮ[关键词]㊀心力衰竭ꎻ心房颤动ꎻ养心定悸胶囊ꎻRR间期doi:10.3969/j.issn.1008-8849.2020.05.003[中图分类号]㊀R541.61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文章编号]㊀1008-8849(2020)05-0468-05[作者简介]㊀刘婷婷ꎬ女ꎬ硕士ꎬ医师ꎬ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ꎮ[通信作者]㊀姜志安ꎬE-mail:15081126218@126.com[基金项目]㊀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9469)ClinicalstudyonYangxinDingjicapsuleinthetreatmentofatrialfibrillationandchronicheartfailurewithlongRRintervalLIUTingting1ꎬCHENTao2ꎬXUEJian3ꎬQIQi2ꎬZHAOLei3ꎬJIANGZhi an2(1.HebeiGergenalHospitalꎬShijiazhuang050051ꎬHebeiꎬChinaꎻ2.TheThirdHospitalofHebeiMedicalUniversityꎬShijiazhuang050051ꎬHebeiꎬChinaꎻ3.TheFifthHospitalofShijiazhuangꎬShijiazhuang050021ꎬHebei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ItistoobservetheeffectofYangxinDingjicapsule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atrialfibril ̄lationandchronicheartfailurewithlongRRinterval.MethodsAtotalof104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andchronicheartfailurewithlongRRintervalwhoweretreatedatHebeiGeneralHospitalfromMay1ꎬ2016toJune1ꎬ2018wereran ̄domly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n=52)andcontrolgroup(n=52).Bothgroupsweregivenstandardizedtreat ̄mentsincludingimprovingheartfunctionandstabilizingheartrate.OnthebasisofthisꎬtheexperimentalgroupwasgivenYangxinDingjicapsulesꎬ6capsules/timeꎬ2times/d.ThesymptomsꎬheartrateꎬRRintervalꎬcardiacfunction[leftven ̄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ꎬ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ꎬleftatrialinnerdiameter(LAD)ꎬandN ̄terminalfore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 ̄proBNP)]andheartratevariabilityindicators[sinusrhythmRRintervalstandarddeviation(SDNN)ꎬRRintervalstandarddeviation(SDANN)ꎬrootmeansquareofadjacentRRintervaldiffer ̄ences(RMSSD)ꎬthedifferencebetweensinusadjacentRRintervals>50mscountasapercentageoftotalRRintervals(PNN50)]after12weeksoftreatmentwererecordedꎬand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inthetwogroupswasrecor ̄ded.ResultsAfter12weeksoftreatmentꎬthetotaleffectiveratesofclinicalsymptomsin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were88.5%(46/52)and75.0%(39/52)ꎬrespectivelyꎬandthe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ꎻThetotal24-hourtotalheartrateꎬheartrateꎬandlongRRintervaltimesinthegroupweresignificantlylessthanthosebeforetreatmentꎬandthelongestintervaltimewa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beforetreatmentꎬandthelongestintervaltimeintheexperi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ꎬandthelongRRintervaltimesSignificantlylessthanthecontrolgroupꎬ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ꎻLVEFandmeanheartratevariabilityofthetwogroupsof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higherandLVEDDꎬLADꎬandNT ̄proBNPlevel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beforetreatmentꎬthechange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moresignificantꎬand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Duringthetreatmentperiodꎬtherewasnosignifi ̄cantdifferencein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AdjuvanttherapyofYangxinDingjicapsulecanobviouslyimprovethesymptomsꎬeffectivelystabilizeheartrateꎬshortenlongintervalsꎬimproveheartfunctionꎬregulateheartratevariabilityꎬandhavehighsafety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andchronicheartfailurewithlongRRinterval.Keywords:heartfailureꎻatrialfibrillationꎻYangxinDingjicapsuleꎻRRinterval㊀㊀心房颤动作为较为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心律失常ꎬ易引发卒中㊁心力衰竭及栓塞等不良心血管事件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ꎮ当心房颤动患者合并长RR间期时ꎬ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应用受到限制ꎬ同时由于起搏器的价格昂贵ꎬ患者难以接受ꎬ使得其临床治疗陷入了两难境地[2]ꎮ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ꎬ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常共同存在㊁互相影响㊁互相加重ꎬ两者的共存使得患者的死亡风险比单一因素存在时更高ꎬ若此时再伴随长RR间期ꎬ则使治疗难度大大增加[3]ꎮ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显示ꎬ中医药治疗在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不会带来减慢心率的风险ꎬ安全性较高[4]ꎮ养心定悸胶囊传承于经典方剂 炙甘草汤 ꎬ该方剂中多种有效成分能够确切发挥抗心律失常㊁心肌细胞保护作用[5]ꎮ基于此ꎬ本研究探讨了养心定悸胶囊用于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ꎬ旨在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ꎮ1㊀临床资料1 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2016年5月1日 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ꎬ年龄40~75岁ꎬ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6]中诊断标准:①24h动态心电图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ꎬ且存在至少1次的RR间期>1.5sꎻ②心室率70~100次/minꎻ③慢性左心衰竭患者ꎬ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ꎻ④患者主诉心悸㊁气短㊁乏力㊁胸闷等ꎮ排除心脏瓣膜病㊁心肌病㊁急性期心肌炎所致心力衰竭者ꎬ行射频消融或安装心脏起搏器者ꎬ病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者ꎬ电解质紊乱者ꎬ肝肾功能㊁甲状腺功能异常者ꎬ药物引发的长RR间期者ꎬ最长RR间歇<1.5s或>5s者ꎬ近期服用过影响心室率的药物者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ꎬ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ꎬ见表1ꎮ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ꎬ且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ꎮ1 2㊀治疗方法㊀所有患者均采用 金三角 药物控制心力衰竭㊁改善心功能:螺内酯片(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H32020077)口服ꎬ30mg/次ꎬ2次/dꎻ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H32025390)口服ꎬ6.25mg/次ꎬ3次/dꎻ培哚普利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H20034053)口服ꎬ起始剂量为2mg/次ꎬ1次/dꎬ必要时增加至常规剂量4mg/次ꎬ1次/dꎻ华法林钠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H31022123)口服抗凝治疗ꎬ起始剂量3mg/dꎬ期间密切监测INR(2.0~3.0)ꎬ预防出血事件ꎻ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H20051407)口服ꎬ10mg/次ꎬ1次/dꎮ在此基础上ꎬ试验组给予表1㊀2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基线资料比较组别n性别(男/女)/例年龄/岁心功能分级/例Ⅱ级Ⅲ级基础疾病/例高血压高血脂症2型糖尿病吸烟史/例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例试验组5232/2065.1ʃ4.52230241612195对照组5233/1964.9ʃ5.32329231712176 2/t/u0.1450.5780.3250.2780.2550.384P0.7410.6470.4710.7010.5180.515养心定悸胶囊(石药控股集团河北永丰药业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Z19991082ꎬ规格:0.5g/粒)口服ꎬ6粒/次ꎬ2次/dꎻ对照组给予养心定悸胶囊安慰剂(石药控股集团河北永丰药业有限公司ꎬ主要成分为色素㊁糊精ꎬ规格:0.5g/粒)口服ꎬ6粒/次ꎬ2次/dꎮ治疗过程中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ꎬ2组均连续治疗12周ꎮ1 3㊀观察指标㊀①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疗效:参照文献[7]制定疗效评定标准ꎬ显效:心悸㊁气短㊁胸闷等症状积分减少ȡ90%ꎬ无黑矇㊁头晕发作ꎻ有效:心悸㊁气短㊁胸闷等症状积分下降<90%但>50%ꎬ和/或出现黑矇㊁头晕ꎻ无效:心悸㊁气短㊁胸闷等症状积分下降<50%ꎬ甚至恶化ꎮ显效+有效为总有效ꎮ②心率㊁RR间期情况: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日本光电公司ꎬ型号:RAC-3012)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率㊁24h总心搏次数㊁最长间歇时间及次数㊁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参数[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㊁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㊁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㊁窦性相邻RR间期之差>50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ꎮ③心功能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apogee公司ꎬ型号:3100)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㊁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房内径(LAD)ꎮ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ꎬ离心后取血清ꎬ采用双向测流免疫法测定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ꎬ试剂盒由深圳瑞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ꎮ④不良事件:治疗期间密切观察2组患者肝肾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ꎬ如伴随症状的心动过缓㊁晕厥㊁收缩压或舒张压异常㊁日间RR间期>5s等情况ꎮ1 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ꎬ以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ꎬ行2组独立样本t检验ꎻ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及四分位差表示ꎬ行秩和检验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ꎬ行 2检验ꎻ等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ꎬ行秩和检验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㊀果2 1㊀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㊀治疗12周后ꎬ试验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ꎮ见表2ꎮ表2㊀2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疗效比较例(%)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试验组5220(38.5)26(50.0)6(11.5)46(88.5)①对照组5215(28.9)24(46.2)13(25.0)39(75.0)㊀㊀注:①与对照组比较ꎬP<0.05ꎮ2 2㊀2组治疗前后心率及RR间歇情况比较㊀治疗前ꎬ2组患者的24h总心搏次数㊁心率㊁最长间歇时间及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ꎻ治疗12周后ꎬ2组患者的24h总心搏次数㊁心率及长RR间歇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均<0.05)ꎬ最长间歇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前(P均<0.05)ꎬ且试验组最长间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ꎬ长RR间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ꎮ见表3ꎮ表3㊀2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RR间歇情况比较( xʃs)组别n时间24h总心搏次数/次心率/(次/min)最长间歇时间/s长RR间歇次数/次试验组52治疗前治疗12周后115286ʃ524891154ʃ5013①80.92ʃ11.1472.36ʃ10.01①3.01ʃ0.572.24ʃ0.48①②12.03ʃ2.877.98ʃ1.89①②对照组52治疗前治疗12周后114892ʃ5879101897ʃ5004①81.56ʃ11.0771.98ʃ13.02①2.97ʃ0.592.61ʃ0.51①11.87ʃ2.679.25ʃ2.14①㊀㊀注:①与治疗前比较ꎬP<0.05ꎻ②与对照组比较ꎬP<0.05ꎮ2 3㊀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㊀治疗前ꎬ2组患者的LVEF㊁LVEDD㊁LAD㊁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ꎻ治疗12周后ꎬ2组患者的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ꎬ而LVEDD㊁LAD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ꎬ且试验组的变化更为显著(P均<0 05)ꎮ见表4ꎮ2 4㊀2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㊀治疗前ꎬ2组患者的SDNN㊁SDANN㊁rMMSD㊁PNN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ꎻ治疗12周后ꎬ2组患者的SDNN㊁SDANN㊁RMMSD㊁PNN50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ꎬ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ꎮ见表5ꎮ2 5㊀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㊀治疗期间ꎬ2组表4㊀2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xʃs)组别n时间LVEF/%LVEDD/mmLAD/mmNT-proBNP/(ng/mL)试验组52治疗前治疗12周后40.81ʃ7.3449.90ʃ7.26①②50.25ʃ6.8945.26ʃ5.88①②39.26ʃ4.2534.85ʃ5.87①②1757.14ʃ245.141148.69ʃ315.26①②对照组52治疗前治疗12周后39.62ʃ7.9743.91ʃ7.65①49.85ʃ5.2647.85ʃ6.02①38.92ʃ5.0136.78ʃ5.57①1698.74ʃ302.051287.48ʃ314.69①㊀㊀注:①与治疗前比较ꎬP<0.05ꎻ②与对照组比较ꎬP<0.05ꎮ表5㊀2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xʃs)组别n时间SDNN/msSDANN/msrMMSD/msPNN50/%试验组52治疗前治疗12周后98.25ʃ21.05120.04ʃ18.57①②85.62ʃ18.52105.24ʃ19.85①②20.25ʃ15.2624.25ʃ14.20①②7.26ʃ4.4412.20ʃ5.89①②对照组52治疗前治疗12周后96.89ʃ23.54112.25ʃ19.21①83.15ʃ20.3598.22ʃ18.88①19.58ʃ16.4822.14ʃ12.20①7.89ʃ5.1410.02ʃ6.51①㊀㊀注:①与治疗前比较ꎬP<0.05ꎻ②与对照组比较ꎬP<0.05ꎮ患者肝肾功能指标㊁血尿常规㊁血压等未发生明显改变ꎮ对照组出现黑矇1例㊁腹泻1例ꎬ研究组出现黑矇1例㊁呕吐1例ꎬ均未给予特殊处理自行痊愈ꎬ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3㊀讨㊀㊀论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ꎬ慢性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互为病因㊁互为诱因㊁互相加重ꎬ心房颤动不易控制ꎬ则容易诱发新的心律失常ꎬ尤其是缓慢型心律失常ꎬ导致长RR间期ꎻ而过长的RR间期将严重影响心脏功能ꎬ使心力衰竭加重[7]ꎮCerasuolo等[8]研究显示ꎬ心房颤动患者中每年有3.3%发生心力衰竭ꎬ而心力衰竭患者中每年有5.4%患者合并心房颤动ꎬ同时患有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死率增加了2~4倍ꎮ心力衰竭的本质是心室重构ꎬ心室重构过程中亦包括了电重构ꎬ而电重构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原因ꎬ心房颤动患者几乎均存在心室电重构ꎮ另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泵血减少ꎬ导致压力负荷增加ꎬ心房扩大ꎬ从而引发心房结构和电生理改变ꎻ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水钠潴留ꎬ心房充盈压升高ꎬ这些都是心房颤动的发生原因[9]ꎮ而在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ꎬβ受体阻滞剂是基石类药物ꎬ利尿剂是最常选用的缓解症状药物ꎬ前者有直接致慢性心律失常风险ꎬ后者在影响电解质水平后会促使心律失常的发生[6]ꎮ心房颤动是一类常见而特殊的心律失常ꎬ首先心房颤动患者会损失20%~25%的心功能ꎬ是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发因素ꎻ第二ꎬ心房颤动RR间期绝对不等来自于房室结隐匿性传导ꎬ这导致了心房颤动伴发长RR间期的可能ꎻ第三ꎬ心房颤动治疗过程中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会抑制心肌收缩ꎬ影响心功能ꎬ亦均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10]ꎮ心房颤动患者伴随长RR间期可能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㊁隐匿性传导㊁房室阻滞㊁房室交界区异搏引起[11]ꎬ大部分患者心房颤动伴随的长RR间期是一种生理性的隐匿传导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ꎬ而非病理性的房室传导阻滞[12]ꎮ目前对于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或是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和起搏器植入[13]ꎮ对于窦房结㊁房室结良好无器质性病变者ꎬ建议行射频消融术ꎬ维持患者窦律ꎬ减少隐匿性传导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ꎻ而对于无窦房结㊁房室结功能异常者ꎬ建议采用起搏器植入治疗ꎻ若患者经济条件良好ꎬ可考虑先行射频消融术再行起搏治疗[14]ꎮ但以上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ꎬ如技术难度较大㊁费用较高等ꎬ导致该类患者仍多采用药物治疗ꎮ对于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ꎬ临床上迫切需要既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㊁改善症状ꎬ又能尽量减少对心功能的影响㊁减少长RR间期的药物ꎮ养心定悸胶囊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均有明确的治疗效果ꎬ一方面可有效减少早搏次数ꎬ促进转复窦性心律ꎻ另一方面可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ꎬ改善患者心功能㊁心肌供血及心悸㊁气短㊁乏力等症状[15-17]ꎮ药理研究显示ꎬ养心定悸胶囊能明显抑制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ꎬ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损伤㊁减轻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有关[18]ꎮ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较少ꎬ故本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研究ꎮ结果显示ꎬ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心悸㊁气短㊁乏力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ꎬ最长间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ꎬ长RR间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ꎬ而2组患者的心率未见明显差异ꎬ表明在规范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加用养心定悸胶囊不会进一步减慢心室率ꎬ也提示养心定悸胶囊可能存在双向调节作用ꎬ即抑制快速型心律失常同时兼有缩短缓慢型心律失常长间歇的作用ꎮ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F㊁心率变异性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ꎬ而LVEDD㊁LAD㊁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ꎬ提示养心定悸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ꎬ且养心定悸胶囊为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可能与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即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㊁提高副交感神经的活性有关ꎮ综上所述ꎬ养心定悸胶囊可明显改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ꎬ稳定心率ꎬ有效缩短长间歇ꎬ改善心功能ꎬ调节心率变异性ꎬ且无致心律失常作用ꎬ安全性较高ꎮ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ꎬ样本量㊁检测指标较少ꎬ有待深入研究ꎮ[参考文献] [1]㊀黄从新ꎬ张澍ꎬ黄德嘉ꎬ等.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ꎬ2018ꎬ32(4):315-368[2]㊀王光亮.美托洛尔对伴长RR间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ꎬ2017ꎬ5(25):51ꎻ54[3]㊀张军战.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在老年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及房颤复发中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ꎬ2018ꎬ3(13):28-29[4]㊀殷胜骏ꎬ贾德贤ꎬ刘炜ꎬ等.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ꎬ2017ꎬ23(5):699-701ꎻ724[5]㊀李霞ꎬ张晓华.养心定悸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临床疗效及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ꎬ2018ꎬ28(2):29-33[6]㊀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医刊ꎬ2011ꎬ46(1):78-84[7]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02:59-64[8]㊀CerasuoloJOꎬMontero ̄OdassoMꎬIbañezAꎬetal.Deci ̄sion ̄makinginterventionstostoptheglobalatrialfibrilla ̄tion ̄relatedstroketsunami[J].IntJStrokeꎬ2017ꎬ12(3):222-228[9]㊀PrabhuSꎬVoskoboinikAꎬKayeDMꎬetal.AtrialFibrilla ̄tionandHeartFailure ̄causeoreffect?[J].HeartLungCircꎬ2017ꎬ26(9):967-974[10]刘鸿亚ꎬ王玲.房颤的发病机制及其合并心衰的相关性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ꎬ2018ꎬ12(2):139-143[11]张兆国.缓慢心率伴长RR间期心房颤动的诊治原则[J/CD].心电图杂志:电子版ꎬ2014ꎬ3(1):47-48[12]吴志伟ꎬ易柏林ꎬ陈华.稳心颗粒对永久性房颤并长RR间期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ꎬ2017ꎬ15(15):1867-1868[13]崔晶ꎬ董建增ꎬ杜昕ꎬ等.美托洛尔对伴长RR间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ꎬ2012ꎬ26(5):389-393[14]PonikowskiPꎬVoorsAAꎬAnkerSDꎬetal.2016ESC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andchronicheartfailure:TheTaskFor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andchronicheartfailureoftheEurope ̄anSocietyofCardiology(ESC).Developedwiththespe ̄cialcontributionoftheHeartFailureAssociation(HFA)oftheESC[J].EurHeartJꎬ2016ꎬ37(27):2129-2200[15]田小超ꎬ何伟亮.胺碘酮联合养心定悸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ꎬ2018ꎬ15(8):40-43[16]高立威.养心定悸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ꎬ2018ꎬ33(8):1524-1527[17]邵雪松ꎬ王志瑾ꎬ周康.养心定悸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9ꎬ28(4):375-378ꎻ382[18]段立萍.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ꎬ2018[收稿日期]㊀2019-04-20。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张磊;刘晓健【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记录204例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隔离术(CPVA)前后的动态心电图,根据患者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后的动态心电图有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组(A组)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组(B组),分析两组平均心率、长R-R间期及逸搏心律的平均次数及R-R间期、逸搏心律的分布规律.结果 204例(A组193例,B组11例)心房颤动患者CPVA术后均成功转为窦性心律,两组R-R间期>2.0s、R-R间期>2.7s及逸搏心律平均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中R-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的分布与睡眠或休息有关,而B组中则日夜均可见.结论不能单纯根据长R-R间期诊断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只有R-R间期>2.0s明显增多并出现R-R间期>2.7s且心室率<35 次 / min的逸搏心律(与睡眠或休息无关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才可能成立.【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1(030)004【总页数】3页(P311-313)【关键词】心房颤动;长R-R间期;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作者】张磊;刘晓健【作者单位】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正文语种】中文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是否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历来颇有争议。

但这一心电图诊断对判断患者病情及指导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治疗时。

本文通过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行环肺静脉隔离术(CPVA)前后的动态心电图变化,旨在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1月行CPVA术前出现R-R间期>2.0s的患者204例。

其中男性121例,女性83例,年龄43~86(62.8±10.8)岁。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分析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分析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分析詹景冬【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动态心电图监测常发现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R-R间期≥2.0 s),逸搏及逸搏心律现象,以往多认为是房颤合并Ⅱ度、高度,甚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但以后人们发现许多心房颤动患者复律为窦性心律时并无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方法本研究对门诊及病房心房纤颤患者行动态心电图24h记录到的60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对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或不相关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患者共出现长R-R间期(≥2.0 s)526次,白天65次(12.4%),夜间461次(87.6%);平均心室率< 60次/min者37例、≥60次/min者23例;60例患者的长RR间期在2.0~4.6 s之间.长R-R间与睡眠相关者46例、不相关者14例.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与睡眠呈显著相关性(P<0.01),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为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般无临床意义,诊断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时应慎重.【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21【总页数】1页(P封3)【关键词】心房颤动;长R-R间期动态心电图【作者】詹景冬【作者单位】132011 吉林市中心医院循环内二科【正文语种】中文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心房纤颤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R-R间期≥2.0 s)共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4~79岁,平均(55±9)岁。

1.2 研究方法心房颤动时,以心电图R-R间期≥2.0 s视为长R-R间期。

采用采用Century3000型动态心电仪24 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将夜间睡眠组与白天活动组作长R-R间期>2.0 s两者对比;选择夜间睡眠组7例,白天活动组5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复律方法:自主复律,药物复律,比较2组转为窦性心律时是否存在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的临床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的临床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的临床分析马津莉423论著【摘要】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扳动伴长R—R间距者心电圈改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动态心电图(D C G)监测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伴≥2.0s长R—R间距的住院者62例,对其D C G进行分析。

结果62例患者D CG监测期间心房颠动发作时出现≥2.0s心室长R—R间距(最长R—R间距3.5s)1032次,白天出现79次(7.66%)发生在13pm一15pm,夜间出现953次(92.34%)发生在22p m一5am。

恢复奕律对,均无长R—R间距出现。

所有患者D C G监测期间无黑曝、晕厥。

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问期是否合并房室阻滞,与患者的预后、治疗密切相关,需明确诊断。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长R—R间距临床【中图分类号】R54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740(2010)19-06-0423-02C l i ni cal anal ys i s on pa r oxysm a lat r i al f i br i l l at i on、订t h l ong R—R i nt er valM A J i n—l i N I N G D i ao【A bst ract】O bj ect i ve T o f ind t he cli ni cal s i gni f icance of E C G ch蛐g∞i n pa r oxy sm a l a t ri a l f ibri ll a ti on pati en t s w i t h l ong R R i n t erv al.M et hot i s Sel ect62pat i ent s w i t h pa r oxy sm a l a t ri a l f ibri l la ti on oc c ul暗w i t h≥2.O s vent r i eul ar l ong R R i nt er val.a nd anal y s i s t he E C G0n t h ei r H o ke r m om t of i ng.R e su l t sThe62pat ient s had1032t i m es≥2.0s vent r i cul ar l ong R R i nt er val(t he l onges t R R i n t er val3.5s),and79t i m es(7.66%)occurr ed f r om13pm t O15pr o dur i ng t he da y;953t i m es(92.34%)occur red f r om22pm t o5a m at ni ght.W hen t hey r es tor ed si nus r h yt hm,t her e w er e n0l ong R Ri nt er val.A l l pat i ents di d not hav e am a uxes i s a nd sy nc ope dur i ng t he H ol t er m o ni t ori ng.C oncl us i on P a r ox ysm a l at-r i al f ibri ll a ti on w i t h vent r i cul ar l ong i nter v al w h et her t hey ha ve A V bl ock8r e cl osel y r el at ed t o t he pat ient's pr ognos i s and t r e at m e nt,a nd di agnos i s ne eds t o be confi r m ed.【Key w or d s】Par o xys m al at r i al f ibri l la ti on Long R R i nter v al C l i n i cal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能否诊断合并二度房室阻滞,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指导治疗有十分重要意义。

动态心电图对200例房颤合并长R-R间期的临床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200例房颤合并长R-R间期的临床分析

・5 ・ 6
M o e r c ia e ii e a u r 2 ,Vo12 , d m P a tc l M d cn ,J n a y 01 1 . 3 No. 1
发 生 的睡 眠无 关 仅 5 例 患者 , 可 能 与 晕、 2 这 黑噱现象, 其与 自主神经系统心脏动 夜 间 迷走 神 经 张 力 明显 增 高 有 关 , 心 态平衡 的昼夜节律 变化特征不一致 , 与 可
2 . .) mi, 士 G 20 . 通信作者: 李爱 国, malao 8 8 E i jy8 8 @ 眠 时心 室 率恢 复 仅 (05 59 次/ n 较 DC 结 果 分析 发 现 : 0 例 患者 长 R R :
1 3 c m 6 .o
睡眠 相 关组 的 (06士l.) mi小 , 4. 6 1 次/ n 差 间期 发 生 和 睡 眠 相 关有 1 8 , 白天 O 4例 而
2 1 年 1月 第 2 O 1 3
・ 5 ・ 5
动 态心 电 图对 2 0例 房 颤 合 并 长 R. 间期 的 0 R 临床 分 析
李爱 国
【 摘要】 目的
随症 状 。 果 结
探讨动态心电图( G) DC 对房颤合并长 R R阃期 ( 20 ) — > / .s 的诊断价值。 方法
di 3 .s.6 0 0 . O , 2 1. s 1 01 0
【 图分 类 号 】 R 4 . 5 中 51 + 7
【 文献 标 志 码 】 A
【 章 编 号】 1 7-8 02 1) 1 0 50 文 6 1 0 (0 10— 5 ・2 0 0
伴 长 R R 问期 的动 态 监 测 资料 ,探 讨 发生 时 问 、 频度 及 2 均心 室 率进 行 黑 噱或 晕 厥症 状 , 发生 在清 醒 活 动 时 , 4h平 均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探讨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探讨
采用美高仪动态心 电图记录系统监测患者 24 h的动态 心 电图,嘱患者 同时记录症状及其发生的时间。其数据经计算 机 分 析 ,人 工 剔 除 伪差 ,将 R—R间 距 I>2.0 s定 为 长 R—R间 期 ,选 取 心房颤动伴长 R—R问期者 37例 ,统计其长 R—R间期 的时 限、发生时间、次数及平均心室率等。按平均心室率 <60次 ,分 及 >16.0次 ,分 、长 R—R间期 <2.5 S及 >t2.5 s、长 R—R间期 与 睡 眠相 关 或不 相 关进 行 比较 。 1.3 统计学处理
. 5 s者 14例 (37.8% )、>12.5 s者 23例 (62.2% );长 R—R间期 与睡眠相关者 29例(78.4%)、不相关者 8例(21.6%)。长 R—R 一 150一
间期 多发生于夜间睡眠时,出现时间段多为 00:01~04:30。白天 和夜 间长 R—R问期 出现的例数 、次数及心率情况见表 1。
患者的资料进行相 关分析 ,对长 R~R间期 与睡眠相 关或不相关的情 况进行 比较。结果 37例白天 65次f12.4%1,夜 间 461次(87.6%);平均心室率<60次,分者 25例 、I>60次,分者 12例 ;37例患者的长 R—
里竺 些塾宣
V01.28 2010 No.4
心房颤动伴长 R—R间期的临床意义探讨
常 寅龙
(兰州市城关区人 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心房 颤 动伴 长 R—R间期 的 临床 意 义。 方 法 对 动 态 心 电 图 24 h记 录 到 的 37例 心房 颤 动伴 长 R—R 间期
数据采用 SPSS11.0软件处理 ,计 量资料以 表示 ,组 间 比较采用 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 2 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测长 RR 间期的作用分析

动态心电图检测长 RR 间期的作用分析

动态心电图检测长 RR 间期的作用分析张新刚;陈为君;唐颐;林靖宇;宿燕岗【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in the detecting the long RR interval .Methods:The patients who took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with effective records of 20 to 24 hours in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rom Jan 2012 to Mar 2013 were enrolled .The number of cases with RR interval ≥ 2 s were counted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of the longest RR interval and the types of arrhythmia that cause the longest RR interval wereanalyzed .Results:Among the 15 49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with effective records of 20‐24 h , there were 1745 cases with long RR interval ≥2 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long RR interval was 11 .26%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with long RR interval was older than that of general populat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long RR interval in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of the longest RR interval was from 2 s to 16 .85 s ,of which the most common ranged from 2 s to 3 s and contributed 83 .27% .There was 0 .23% cases over 10s .The arrhythmia that caused the longest RR interval were , in order ,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or atrial flutter , sinus arrest , ectopic P’ wave without conduction to ventricle and degree II type I atrioventricularblock .Conclusions: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is an simple ,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long RR interval .It is conductive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bradyarrhythmia in time and takecorresponding treatment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长RR间期中的应用及效果。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6-10-28T16:15:42.253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作者:张红[导读]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朐262600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1.5秒)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入选2011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患者120例进行观察。

采用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图,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分析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

结果:睡眠相关组85例患者中发生长R-R间歇1.5-2.0秒。

睡眠无关组明显高于睡眠相关组(P<0.01),风心病患者R-R间歇>2.0秒,逸搏及逸搏心律频度明显高于其它病种(P<0.01)。

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中图分类号】R8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061-01 在临床工作中,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动态心电图的普及,动态心电图工作者对此现象是否诊断房室传导阻滞观点不一致。

我们通过对120例相关患者进一步的分析,以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11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1.5秒)、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61±9)岁。

病因有冠心病78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高血压12例,肺心病9例,孤立性房颤3例。

(二)方法使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GCLAB动态心电图系统,12导联动态心电图持续24小时监测患者心电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心电图系列讲座9心房颤动

心电图系列讲座9心房颤动
现在是19页\一共有32页\编辑于星期二
房颤伴心室内差异传导
现在是20页\一共有32页\编辑于星期二
房颤伴室早二联律,联律间期相等
现在是21页\一共有32页\编辑于星期二
房颤伴差异传导
现在是22页\一共有32页\编辑于星期二
房颤伴多源性室早,低血钾
现在是23页\一共有32页\编辑于星期二
常有
联律形式
常见
平均心室率
多较慢
临床意义
常为洋地黄过量
*
多较长
常无
*
少见
多较快
*
常为洋地黄用量不足
现在是16页\一共有32页\编辑于星期二
在进行室早与差异传导的鉴别时,畸形QRS波在一份心电图中至 少应有5个以上,否则各自特征无法显现,且此偶发的畸形QRS 波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并非与洋地黄应用有关),故无鉴别 意义,在上术鉴别中,其联律间期限及QRS波形态为最重要鉴别 点,其他各条符合越多鉴别正确率越高。总之,二者鉴别单从心 电图表现上有时较为困难时,应结合病史进一步分析。
心室反反应快速的房颤,长时间会导致心动过 速性心肌病,偶乐蜕变为心室颤动。
现在是7页\一共有32页\编辑于星期二
房颤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主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疲劳、 头晕。房颤患者的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 心脏的基本状态,及房颤持续的时间。阵发性 房颤室率快者,症状类似阵发性心动过速,而 慢性房颤时,主要表现为心衰的症状,部分慢 性房颤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如果在洋地黄应用过程中,病情加重,心率较缓慢,应考 虑洋地黄中毒,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较大,尤其以联律形式 出现时。若看家期未用洋地黄类药物,病情加重,心率常 较快,考虑洋地黄不足,室内差异传导可能性大。

心房颤动 当前最新认识及治疗的建议

心房颤动 当前最新认识及治疗的建议

心房颤动: 当前最新认识及治疗的建议前言自2015 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 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律学会( 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AS) 等组织撰写的《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EACTS》及由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HRA)、亚太心律学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 等组织撰写的《2017 HRS /EHRA/ECAS /APHRS / SOLAECE expert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eter and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fibrillation》的发表,集中展示了在房颤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

在此基础上,由CSPE 和CSA 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吸收美国和欧洲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形成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现予发表,旨在提供新的学术信息和规范对房颤的全程管理。

2.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2.1 房颤的流行病学2.1.1 房颤的患病率截至2010 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 万例。

房颤伴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房颤伴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房颤伴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发表时间:2016-03-31T13:59:32.0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邹华丽[导读] 成都363医院心电图室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并长R-R间期是,应检测长R-R间期发生的频率。

成都363医院心电图室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探讨60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房颤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小时记录60例患者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长RR间期发生总次数及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

结果 60例患者发生1.5秒以上的长R-R间期共1286次,其中夜间966次,占75%。

白天320次,占25%。

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

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并长R-R间期是,应检测长R-R间期发生的频率,发生时间,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窦房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必要时行人工起搏器及早给予治疗。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长R-R间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长期无任何不适症状。

也可有频繁发作的临床症状,其发生与否和性质可能与心室率或心律的变化及R-R长间有关。

我们通过对60例房颤者的动态心电图临床观察分析研究法相心房颤动症状与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6年3月-20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门诊的60例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有房颤伴长R-R间期。

男性39人,女性21人,年龄40-83岁,其中冠心病16例,风心病13例,肺心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特发性房颤2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1例。

1.2 方法采用美国Mortara公司生产的HDLT.H12+动态心电监测仪连续24小时记录患者的心电图,然后对监测数据通过计算机回放分析,再进行人机对话确认,删除其伪差,统计1.5秒以上的长R-R间期发生时间及频率,及24小时总长心室率,并打印报告。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82例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将患者分为A组(无相关症状)和B组(有相关症状)。

记录两组患者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逸博的发生频率,两组患者在日间(8:00-22:00)和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以及两组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

结果B组的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发生频率都高于A组(P<0.05)。

B组在日间(8:00-22:00)和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

A组在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明显高于日间(8:00-22:00)(P<0.05)。

B组在日间(8:00-22:00)和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明显高于A组(P<0.05)。

A组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与B组相比明显更快(P<0.05)。

结论医者借助动态心电图能明确掌握患者的2.0s以上长R-R周期、逸博的发生频率,及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是否有相关的伴随症状出现,便于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处理,帮助患者早日改善不良症状的发生。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常出现的心律失常症状之一是房室颤动,也是目前临床研究和心电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生理性的房室传导阻滞常常与房室颤动合并发作,因此在诊治时病理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时经常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与Ⅰ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相比,病理特征介于两者之间,但是在临床诊断方面,更难诊断。

近年来,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问题之间有争议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的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我国>30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并随年龄而增加。

临床上我们将房颤的发作分为阵发性或持续性。

本文主要研究永久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的临床意义,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永久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进行分析比对,探讨是否可能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2006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为永久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者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在42~86岁,平均(58±7)岁的患者。

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肺心病7例,特发性房颤2例。

1.2方法以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RR间期≥1.5 s定为心室长间期,数据经计算机分析,再经人工剔除伪差、干扰等,结合患者生活记录,把心室长间期仅在睡眠中出现定为与睡眠相关(Ⅰ组),而睡眠及非睡眠时均出现定为与睡眠无关(Ⅱ组),进行两组心室长间期频度及24 h人均心室长间期比对分析。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易(x±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56例患者中,Ⅰ组(42例),24h睡眠、非睡眠平均心室率及平均1 min 最低心室率分别为(58.2±35.2)、(98.2±26.2)、(48.2±12.2);Ⅱ组(14例),24 h 睡眠、非睡眠平均心室率及平均 1 min最低心室率分别为(34.1±27.6)、(75.2±27.1)、(38.1±12.7);Ⅰ组24 h睡眠、非睡眠平均心室率及1 min最低心室率明显快于Ⅱ组(P<0.01);Ⅰ组中出现心室长间期时均不伴有头晕、黑蒙、晕厥等脑供血不足现象,Ⅱ组中清醒活动中出现心室长间期时多伴有头晕、黑蒙,少数人有晕厥现象。

3讨论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房颤合并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比较一致的看法是①房颤合并一度房室阻滞心电图上无法诊断;
②房颤合并三度房室阻滞容易诊断,房颤时,当QRS波节律变为缓慢而规整时,则考虑存在三度房室阻滞。

逸搏点位置的高低可根据QRS波的宽度大致推测,但对于心室率缓慢的范围尚有分歧,以40 bpm左右为多见;③对于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期是否存在二度房室阻滞一直有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是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期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并制定出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条件:①出现3个>1.5 s的R-R间期,②连续10个f未下传心室,③平均心室率
<40 bpm,④出现室性逸搏[1]。

另一种观点是这并不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是受迷走神经的影响及隐匿性房室传导,房颤时由于快速的房颤波刺激,房室交接区可产生生理性干扰或隐匿性传导,而使得房颤波不可下传造成长R-R间期,这与房室交接区因器质性病变使房颤波下传受阻有本质的区别[2]。

本文Ⅰ组患者心室长间期均仅出现于睡眠中,RR间期以1.5~2.0 s为多,而白天随着活动增加,心室率相应增加,长RR间期消失,最快心率可达175 bpm,考虑同夜间迷走神经张立明显增高有关。

然而Ⅱ组患者(占25.0%),其长RR间期不仅出现于睡眠时,清醒活动时也有发生,RR间期以2.5~5.0 s为多,且多伴头晕、黑蒙,少数有晕厥等脑供血不足表现,说明Ⅱ组患者心室长间期与自主神经系统昼夜节律变化特征不一致,应考虑可能存在病理性房室阻滞。

4结论
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在临床上相当常见,出现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期时,我们不能轻易诊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需分析心室长间期发生在夜间还是同昼夜无明显关系以及长间期时间及患者伴随症状。

但如果出现持续缓慢的房室交界区或室性逸博心律时,可诊断房颤合并部分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另外老年房颤患者中部分是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心动过速期表现。

至于明确诊断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

如果患者夜间出现心室长间期,而白天消失,诊断可能性不大。

而长RR间期发生与睡眠无关时,多为病理性房室阻滞所致,临床上应减少甚至停用抑制房室传导药物,对于频发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心室间期,反复发作晕厥者,应及早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

本人建议:①如果患者在房颤发作前后心电图表明有持久性的二度A VB;②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有二度A VB存在;③在清醒或活动状态下出现频发的长R-R间期,平均心室率<50次/min;④患者有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可考虑做出诊断。

如无上述条件,在心电图诊断中只应描述R-R间期的长度,并用”长R-R间期请结合临床(注明长RR间期发生的频度、发生时间及长度)”来提醒临床医生予以注意,由臨床医生结合临床作出判断较为客观。

参考文献:
[1]卢喜烈.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62.
[2]郭继鸿.迷走神经性房颤[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0,9(1):5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