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学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

1.区位论:P6页

答:区位,一般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理位置。企业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区位因素如交通条件、市场供求、资源分布等是企业进行

寻求合理空间活动而创建的理论,如果用地图来表示的话,它不仅需要在地图上描绘出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农场、工厂、交通线、旅游点、商业中心等)与其他客体(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位置,而且必须进行充分地解释与说明,探讨形成条件与技术合理性。区位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勒施的市场区位论。

2.区域经济:P4页

答: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

3.区域分工:P170页

答:区域分工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和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因此,区域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地域空间形式。

4.非平衡增长理论:P55页

答:经济运行不可能是完全均衡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增长率,存在着水平和发展速度上的差距。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而不是在经济的所有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为了使不发达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应当首先选定少数部门或产业进行投资,使其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在经济自发平衡力的作用下,经济从非均衡发展的轨道逐渐转向均衡发展的轨道,在新经济水平上获得平衡。

5.区域发展战略:P217页

答:区域发展战略是对一国之内特定区域经济发展长远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基本内容由六大要素构成,即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对策。具有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稳定性、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性、中介性、协调性、特色性、差异性等特点。

第二部分、简答题

一、区域的特征。P1页

答:区域,是一个为各门学科广泛使用的空间范畴。作为地域空间,区域既是一个有确切方位和明确边界的实体,又是一个人们在观念上按某些要素集合而成、往往没有严格边界的空间概念。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把区域看做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

首先,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其次,经济区域应具有必要的地域构成要素,是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

第三,经济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赋予了相当权益的经济共同体。第四,经济区域可分为不同类型,通常按同质性方法和集聚性方法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和极化区以及基于二者的规划区。

综上所述,经济区域是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二、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P6页

答:从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域经济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古典区位论问世和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又在新条件下得到了发展。

(一)古典区位论包括:

1、农业区位论:代表人物:杜能。代表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2、工业区位论:代表人物:韦伯。代表作《工业区位论—论工业区位》《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及资本主义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代表人物:克里斯塔勒。代表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

4、市场区位论:代表人物:勒施。代表作《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区位论集大成的著作。

(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现代区域经济

学形成时期。代表:凯恩斯、缪尔达尔、赫希曼、艾萨德。代表作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论”; 1958年赫希曼提出“核心—边缘理论”;1960年艾萨德发表了《区域分析方法》、《区域科学导论》;还有理查森1969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概论》、胡佛1970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导论》等。

(三)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又在新条件下得到了发展。包括:

1、新经济地理学:代表: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的《递增利益与经济地理》、1995年发表的《全球和国家的不平衡发展》、1998年发表的《空间:新的边界》等

2、新区域主义。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三、克拉克定律。

答:该定律是克林、克拉克在威廉、佩蒂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理论基础: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

原因:各产业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四.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选择。P238

答:区域经济政策目标是区域经济政策的总纲,是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选择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依据之一。从总体上来说,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前者要求用可能获得的各种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即追求整个国民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后者要求用可能获得的各种资源取得最大的社会公平效果,即不断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

一般而言,效率和公平是相互消长的,更高的效率是以牺牲更多的平等为代价,更多的平等所增加的好处是以牺牲更高的效率为代价的。那么区域经济政策如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当依据以下几个条件来判断:

一是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相关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到经济发展中期阶段,差距趋于稳定;到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差距则趋于缩小。因此,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选择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在经济发达阶段,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倘若一个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已构成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有触发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可能,区域经济政策就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反之则应把效率目标发在重要地位。

三是社会资金积累能力和政府可用于开发的财力。因为公平目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