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 平均数问题训练(一) PPT带答案

合集下载

《平均数》(最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秀课件

《平均数》(最新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秀课件

巩固提升
做一做。
2.下面三个花瓶里各插了几枝花?平均每个花 瓶插几枝?
(6+5+7)÷3 =18÷3 =6(枝) 答:第一个花瓶里插了6枝花,第二个花瓶里插了5枝花, 第三个花瓶里插了7枝花。平均每个花瓶插6枝。
巩固提升
3.下面是某小组6名同学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名 刘雨涵 身高/cm 139 体重/kg 34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导入
姓名
小红
小兰 小亮
下面是某小队4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 情况的统计图。平均每人收集了多 少个?
小明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知识讲解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每人收集了几个”不是指每个同学实际收集到的矿 泉水瓶的数量,而是假设4名学生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 样多,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李强 140 38
高峰 135 35
陈丽 138 34
宋晓东 139 36
张思思 137 33
请你算出同学们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平均身高
平均体重
(139+140+135+138+139+137)÷6 (34+38+35+34+36+33)÷5
=828÷6
=210÷6
=138(cm)
=35(kg)
下课
总数量 ÷ 总份数=平均数
(14+12+11+15) ÷ 4 = 13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知识讲解
解决问题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13个。

小学数学四年级 平均数问题应用题 PPT带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 平均数问题应用题 PPT带答案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25+35)÷2=30(元) 答:艾小米买这些学习用品平均每天花30元。
例题2 李庄小学三年级四个班,一班、二班两个班各有学生42人,三班、四班两个
班共有学生88人,三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42×2+88)÷4=43(人)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有43人。
例题1 在一次单元测验中,高小帅的三个好朋友的成绩分别是100分、89分、90分,
那么这三个好朋友的平均分是多少?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100+89+90)÷3=93(分) 答:这三个好朋友的平均分是93分。
练习1 在这个周末的两天里,艾小米每天都去文具店买了学习用品。她在周六花了
25元,在周日花了35元,那么艾小米买这些学习用品平均每天花了多少钱?
练习2 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多少
千克?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32+38+50)÷4=30(千克) 答:平均每筐30千克。
例题3 李明在一个星期里面,前4天平均每天做口算题28道,后3天平均每天做42道,
这星期李明平均每天做多少道?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28×4+42×3)÷(4+3)=34(道) 答:这星期李明平均每天做34道。
练习3 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
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25×4+40×6)÷(4+6)=34(页) 答: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3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求平均数应用题苏教版(共12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求平均数应用题苏教版(共12张PPT)
答:这两批同学平均每人捐书3本。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4 求平均数应用题丨苏教版 (共12张PPT)
9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4 求平均数应用题丨苏教版 (共12张PPT)
夕阳红敬老院有老奶奶11人,平均年龄80.5岁,老爷 爷12人,平均年龄73.6岁,你能算出全院老人的平均年 龄吗? ( 先估计平均年龄大约是多少岁,再计算 )
求平均数应用题
1
男生 女生
人数(人) 个数(个)
16
1680
14
1554
男生平均每人跳多少个? 女生平均每人跳多少个?
2
男生 女生
人数(人) 个数(个)
16
1680
14
1554
男生跳的总个数 ÷ 男生总人数 =男生平均每人跳的个数
1680÷16=105(个)
女生跳的总个数 ÷ 女生总人数 =女生平均每人跳的个数
11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4 求平均数应用题丨苏教版 (共12张PPT)
谢谢!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4 求平均数应用题丨苏教版 (共12张PPT)
12
1554÷14=111(个)
3
男生 女生
人数(人) 个数(个)
16
1680
14
1554
男女生平均每人跳多少个? 男女生跳的总个数 ÷ 男女生总人数 =男女生平均每人跳的个数
① 男女生一共跳多少个?
1680+1554=3234(个) ②男女生一共多少人?
16+14=30(人) ③男女生平均每人跳多少个?
10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4 求平均数应用题丨苏教版 (共12张PPT)
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平均数问题 PPT+答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平均数问题 PPT+答案

练习 13
体育课上,曼曼的前 3 次跳绳成绩分别如下: 96下,97下,92下。 已知她第四次跳绳成绩比这 4 次总平均成绩多 3 下,求曼曼第四次的 跳绳成绩。
例题 14
有若干个自然数,它们的平均值是 10。若从这些数中去掉最大的那 个数,则剩余数的平均值为 9;若去掉最小的那个数,则剩余数的平 均值为 11。问: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最大可能是多少?
例1
四年级数学单元测验成绩出来了,旭旭的 3 个好朋友的成绩分别是 100 分、 89 分、90 分。请问:旭旭这 3 个好朋友的平均分是多少?
练习1
曼曼上周末两天都去了文具店买学习用品,周六她花了 25 元,周日 她花了 35 元。 请问:上周末曼曼买学习用品平均每天花了多少钱?
例2
曼曼班上有 7 位老师,启智精灵帮曼曼了解到这些老师的年龄分别 是 32 岁、 33 岁、27 岁、 31 岁、 32 岁、 28 岁、 34 岁。请问: 这 7 位老师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练习10
某车间有男工人 33 人, 女工人 11 人,整个车间的平均年龄是 35 岁。 如果男工人的平均年龄比女工人的平均年龄大 4 岁,那么 女工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每人增加:132÷(33+11)=3(岁) 女工平均:
例 11
有两组数,已知 A 组有 40 个数, B 组有 60 个数。且它们的总平均 数比 A 组的平均数大 6。求 B 组的平均数比总平均数大多少。
练习11
有两组数,已知 A 组有 56 个数, B 组有 42 个数,并且它们的总 平均数比 A 组的平均数小 3,求 B 组的平均数比总平均数小多少。
例 12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 100 名。一次数学考试,两个班的总平均分是 76 分,其中甲班的平均分是 75 分,乙班的平均分是 79 分。请问: 甲、乙两班人数相差多少?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 (1)优秀课件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 (1)优秀课件
平均数,你最酷! 生活处处你见过。 总量除以总份数, 表达水平公正度。
某商店星期一至星期五的销售额统计图
销售额〔万元〕
25
20
20
15
15
15
10
10
10
5
0 一二 三 四五
星期
〔20+15+10+15+10〕÷5=14〔万元〕
答:用14代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的销售额更适宜。
我不会游泳啊!身高 140厘米,过河有没 有危险呢?
平均水深120厘米。
120cm 150cm
丹棱城区
范科静
梦想队、飞虎队、火箭队
3 梦想队
2 飞虎队 1 火箭队
梦想队:
总个数 8+9+7+5+9+7+5+6=56〔个〕
飞虎队:
总个数 9+8+7+6+8+9+8+9=64〔个〕
平均每人所运个数 64÷8=8〔个〕

火箭队:

总个数 10+7+9+10+8+10+9=63〔个〕 每
平均每人所运个数 63÷7=9〔个〕
70cm 120cm
辨一辨
小明三科成绩〔语、数、英〕的平均成绩是95分,他的 数学成绩一定是95分。〔 X 〕
看一看:
生活中平均数
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情况:
20xx年男子身高调查:
20xx年女子口统计表: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学到 了什么?
平均数

8个<9个
练一练
1、根据下面两组数据,比较甲、乙的生产成 绩谁更好。 〔1〕甲每天生产零件数记录如下: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平均数问题 完整版课件+作业 带答案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平均数问题 完整版课件+作业 带答案


例题2
小东参加射击比赛,他一共打了10枪,每枪都射中靶子。下图的“x”是小 东射中的位置,数字表示击中靶子各部位能得到的分数。此次打靶小东的 平均分是多少?
总分数:2×2+4×4+6×1+8×3=50(分) 总次数:10 平均分:50÷10=5(分) 答:此次打靶小东的平均分是5分。
一、公式法求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
牛刀小试1-1
下表是某年某地区7月第一周的温度统计。
(1)这一周的最高气温平均是_2__9_℃__。 (2)这一周的最低气温平均是_1__8_℃__。 (3)这一周,星期 六 的温差最大,星期 四 的温差最小。 (4)如果这一周中有一天是雨天,这天应该是星期__四____。
知识提炼 一组数据的 总数 除以这组数据 个数 ,所得的商叫_ 平均数 _ 。
92+92+92+95+95+95+95+93+93 =90×9+2×3+5×4+3×2 =810+32 =842
例题3
求下列10个数的平均数。 306,312,306,308,314,304,310,310,320,300
基准数:300 (6+12+6+8+14+4+10+10+20+0)÷10=9 平均数:100+9=109 答:这10个数的平均数是109。
练习1-2
求19,22,37,45,65和100的平均数。
总数:19+22+37+45+65+100=288 个数:6 平均数:288÷6=48 答:几个数的平均数是48。

四年级下学期 平均数问题进阶 题型训练 课件+作业带答案 (1)

四年级下学期 平均数问题进阶 题型训练 课件+作业带答案 (1)

每个数分到_____2_0____。
例题2
教室里有若干名同学,如果身高 170 厘米的老师走进教室后,所有 人的平均身高从 140 厘米变成了 145 厘米,平均体重从 35 千克变 成了38 千克,那么这位老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析:
通过平均身高的 变化先求人数
身高每人增加:145-140=5(厘米) 多的部分平均分:(170-145)÷5=5(人) 体重每人增加:38-35=3(千克) 一共增加:3×5=15(千克) 老师体重:38+15=53(千克) 答:这位老师的体重是53千克。
12÷4=3 12+3=15
知识提炼 如果要保证几个数始终是平均的,那么必须同时增加或者减少相同的 数。其中一个数发生的变化,需把这个变化量平均分配到每个数上。 如果四个数中的一个数增加12,那么平均每个数增加 __3___。
例题1
黑板上写了 7 个数,这 7 个数的平均数是 5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 为140,平均数变为 60,那么被改的数是多少?
法二: 原来7个数一共:45×7=315 现在8个数一共:48×8=384 新写的数:384-315=69 答:新写上去的数是69。
练习2-2
小新从(1)班转到(2)班,小东从(2)班转到(1)班。现在, (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增加了 2 厘米,(2)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减 少了 3 厘米。如果小东的身高是 158 厘米,小新的身高是 140 厘米 ,那么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一、平均数变化
变化部分=变化的平均数×个数(份数)。 人数(份数)=变化部分÷变化的平均数
练习2-1
黑板上有 7 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45,再写上一个数后平均数变为了 48。新写上去的数是多少?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例1)及全册PPT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例1)及全册PPT课件

三、知识运用
1.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9本。
这道题应该怎 样解决呢?
三、知识运用
2. 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名 身高∕cm 体重∕kg
3×4=12
因数×因数=积 12÷3=4 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2÷4=3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 插几枝?
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西 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格 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格尔木的 铁路长多少千米?
(2) :1956-814=1142(km) (3):1956-1142=814(km)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
R·四年级数学下册
新课导入
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 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 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获取新知
把西宁至格尔木这一段和格尔木至拉萨 这一段合并起来,就是西宁至拉萨的铁 路长。 814+1142=1956(km) 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 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平均数例题西师大版13张PPT

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平均数例题西师大版13张PPT
“三读”:三读题目,再思考。
二读:我找到的数学信息是……勾画了 一读:我找到的问题是…… 答: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18辆。 (16+21+18+17+19+17)÷6=18(辆) 一、解决这些数学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运用什么数量关系式解决?
答: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18辆。 2、林老师把制作36个小圆片学具的任务交给9个小组完成,平均每组做几个? 3、气象站在一天内分四次测得的温度分别是:8℃、15℃、24℃、17℃。 这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1)汽车厂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多少辆? 方法:第一步……法,然后用……法,最后用……法就得出来了。 三读:读重点信息,我联想到的数量关系有…… 一读:我找到的问题是…… 这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重点信息。 三、新知学习,我最行!
哥哥比妹妹大几岁?
一读:我找到的问题是……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 一读:我找到的问题是…… (1)汽车厂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多少辆? 答: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18辆。 一、解决这些数学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运用什么数量关系式解决? “三读二想一用”我也行! 3、气象站在一天内分四次测得的温度分别是:8℃、15℃、24℃、17℃。 (1)汽车厂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多少辆? “三读二想一用”我也行!
四、目标检测
“三读二想一用”我也行!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小林计划5天练习写28个大字,前三天已经写了16个,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
剩下2天平均每天写多少个字才能完成计划?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平均数》ppt课件

《平均数》ppt课件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个)
10月18日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学生活动: 观察男生成绩统计图,
想一想,怎样使他们每人套 中的个数相等?
04
任务二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个)
11
10 9
9
8
77
6
7 6
6
5
4
3
2
1
0










可以把多的补给 少的。
男生平均每人套 中7个。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学校象棋队七名队员的体重如下表,求出七名队员的平均身高。
姓名 王强 刘平 李海 孙亮 陈冬 肖俊 赵斌
体重/kg 52
29 48
33 37
32 35
(52+29+48+33+37+32+35)÷7
=266÷7
=38(kg)
答:七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38kg。
06
23×4+35×4-29×7
=92+140-203
=232-203
=29
答:中间那个数是29。
06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把第5次的( 1 )个给第1次,第5次的( 2
第2次,再把多出来的
( 1 )个给第4次,
5次的数量同样多。

2023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课件及答案-平均数(1)

2023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课件及答案-平均数(1)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1课时 平均数(1)
4.李军参加青年歌唱比赛,7个评委的打分情况如下。 评委 1 2 3 4 5 6 7
成绩/分 91 89 67 89 90 91 92
(1)这7个评委打分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91+89+67+89+90+91+92)÷7=87(分)
返回目录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1课时 平均数(1)
(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是多少?
(91+89+89+90+91)÷5=90(分) (3)(1)和(2)的两个平均分中,你认为( 第2个 )的平均分更合 理,理由是( 这个平均分不受偏低的数据或偏高数据的影 响,更合理、更公平。(合理即可) )。
返回目录
数学 四年级 下册配RJ版来自第1课时 平均数(1)
5.小红、小刚、小丽三人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如 果加上小龙,四人的平均成绩是93分。小龙考了多少分?
96分
返回目录
THE END
配RJ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目 录
CONTENTS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1课时 平均数(1)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平均数(1)
01 课前热身
02 基础积累
03 能力提升
返回目录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1课时 平均数(1)
140+60= 200 75÷25= 3
1.4+0.6= 2
返回目录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1课时 平均数(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5-90×4=95(分) 答:小涛的数学成绩是95分。
演练9 某食堂十一月份的前 10 天每天烧煤 340 千克,后 20 天每
天烧煤 310 千克,这个月食堂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分析】 :前10天的烧煤总量+后20天的烧煤总量=30天烧煤总量
(10×340+20×310)÷(10+20)=320(kg) 答:这个月食堂平均每天烧煤320千克.
演练10
已知 9 个数的平均数是 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数的平均数 变为 78,去掉的数是多少?
【分析】 :9个数的总和-8个数的总和=去掉的数
9×72-(9-1)×78=24 答:去掉的数是24.
演练11
豆豆家有四口人,妈妈是医生,每月收入 4000 元;爸爸是 个体经营者,去年第一季度收入 16000 元,第二季度收入 8000 元,第三季度收入 22000 元,第四季度收入 13000 元;豆豆和妹妹都在小学读书,没有收入。豆豆家去年人均 收入多少元?
例1 笼子里有 5 只兔子,它们的体长分别是 36 厘米、37 厘米、
42 厘米、43 厘米、47 厘米,它们的平均体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 直接利用公式,先求总数,再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36+37+42+43+47=205(厘米) 205÷5=41(厘米) 答:它们的平均体长是41厘米。
例2 下面是旭旭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成绩单,请问
演练5
旭旭 5 次语文测验的成绩分别为 90 分、 95 分、 85 分、 90 分、 100 分,旭旭 5 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
【分析】 :基数法:以85分为基数。
(5+10+0+5+15)÷5=7(分) 85+7=92(分)
答:旭旭 5 次测验的平均分是92分。
演练6
黑板上有 7 个数,平均数是 45,将其中一个数增加 21,请 问平均数增加多少?
【分析】 :一年收入总和÷人数=年人均收入
(4000×12+16000+8000+22000+13000)÷4= 26750(元) 答:豆豆家去年人均收入26750元
演练12
小明本学期期末考试成绩陆续公布。数学成绩公布前,语文、 英语的平均成93 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又提高 了 1 分,小明数学考了多少分?
【分析】 :平均基数是45,增加的21平均分配到7个数中。
21÷7=3 答:平均数增加3。
演练7
求下列 10 个数的平均数。 302、 306、 307、 310、 311、 312、 313、 315、 316、 318
【分析】 :基数法:以300为基数
(2+6+7+10+11+12+13+15+16+18)÷10=11 300+11=311 答:平均数为311。
【分析】 总题数-已经做的题数=周日需要做的题数
5×7-6-8-5-5-4-0=7(道) 答:他周日要做7道题才能完成本周计划.
演练3 四( 1)班第一小组 7 名同学测量身高。他们的身高如下,
两名同学 145 厘米,两名同学 143 厘米,两名同学 139 厘 米,一名同学 147 厘米,那么这个小组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多少厘米?
演练8
黑板上有 8 个数,平均数为 66,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 90, 则平均数变为 70,被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分析】 :总和的增加量=改动数的增加量
70×8-66×8=32 90-32=58 答:被改动的数原来是58.
例5 糖果店把 3 千克水果糖、9 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水果糖
每千克 7 元,奶糖每千克 11 元,那么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分析】 :先求糖果的总价格,再求糖果的总重量。
(3×7+9×11)÷(3+9)=10(元) 答:什锦糖每千克10元。
例6 小涛期末考试中语文、英语、历史、地理 4 门功课的平均成
绩是 90 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平均成绩变成 91 分,小涛的 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分析】 :5门功课的总成绩-4门功课的总成绩=数学成绩
【分析】 :三科分数总和-语文英语两科分数总和=数学分数
他数学得了多少分?
科目 成绩
语文 91 分
数学 ?
英语 93 分
平均分 94 分
【分析】 三科总分=平均分×3
94×3-91-93=98(分)
答:他数学得了98分。
【小结】总数量=平均数×份数
演练1 曼曼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 96 分,数学 99 分,英
语 95 分,体育 90 分。求她四门科目成绩的平均分。
语文+数学:90×4-90-89=181(分) 181-80-5=96(分) 语文:86分,数学:95分 答:她的语文和数学分别得了86分和95分。
例3 曼曼本学期数学课上前5 次作业的得分分别是 95 分、90 分、
93 分、100 分、97 分。求她这 5 次作业的平均成绩。
【分析】 根据基数法:选择90分作为基数,5次分数与基数的差分别为:5,0,3,10,7。
【分析】 直接利用公式,先求总数,再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145×2+143×2+139×2+147=1001(厘米) 1001÷7=143(厘米) 答:这个小组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
演练4 曼曼的成绩单上能看到语文成绩的十位数字和数学成绩的个
位数字,她的语文和数学分别得了多少分?
【分析】 利用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5+0+3+10+7)÷5=5(分) 90+5=95(分) 答:她这5次作业的平均成绩是95分。
例4 有 5 个数,平均数是 9,曼曼把其中的一个数错看成了 7,
算出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10,曼曼看错的数原来是多少?
【分析】 看错数以后5个数的总和-原来的5个数的总和=由于看错导致总和增加的数
10×5-9×5=5 7-5=2 答:曼曼看错的数原来是2.
【分析】 直接利用公式,先求总数,再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96+99+95+90)÷4=95(分)
答:她四门科目成绩的平均分为95分。
演练2 旭旭计划在寒假平均每天做 5 道数学题。本周,他周一做了 6 道
题,周二做了 8 道题,周三、周四各做了 5 道题,周五做了 4 道 题,周六没做题,那么他周日要做几道题才能完成本周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