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韩愈诗歌奇崛的艺术风格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韩愈以他独特而深刻的文学观念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
讨韩愈的文学观念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来的风格。
文学观念
1.古文复兴:韩愈主张恢复古代经典,强调语言简练、意义明确、规范严谨。
2.史称立言:韩愈认为历史是对德行和事实评价最公正客观的标准,主张以
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作为指导。
3.才性说:韩愈提出文才来源于天赋和勤奋,强调真才实学比社会地位更重
要。
诗歌风格
1.内容丰富多样:韩愈的诗作内容广泛涉及政治、时事、道德伦理等方面,
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品质的关注。
2.语言淳朴自然:韩愈的诗风追求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内涵丰富的思想,
避免华丽辞藻和夸张修饰。
3.音节谐美:他善于运用音韵变化和韵律配合,创造出优美的音乐效果,使
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4.象征意义:韩愈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隐喻、比喻等手段抒发情感,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
影响与评价
1.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韩愈的文学观念奠定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对后
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地位备受争议:尽管有一部分人认为韩愈过于保守,缺乏灵活性,但
他在思想和艺术上仍被广泛赞誉为杰出的文学家。
通过对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进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和文学家的独特贡献,以及他对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简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简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韩愈的诗歌真的是一个有趣的领域,充满了艺术特色。
他的诗,就像一杯浓郁的咖啡,初看似乎有点苦涩,但喝下去之后,回味无穷,特有的香气久久萦绕。
韩愈的语言特别讲究,简洁而有力。
说白了,他不会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掩盖他的意思,反而喜欢用最朴素的字眼传达深刻的情感。
就像你和朋友聊天,喜欢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沟通,这样才更亲切,不是吗?再说说他的意象,这可真是丰富多彩。
韩愈特别擅长用自然界的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比如,他常常提到山水、花草,读起来就像在大自然里散步,心情也跟着舒畅。
这种意象的运用,让他的诗歌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就像你看到春天的花开,耳边传来鸟鸣,整个人都愉悦得不得了。
他的诗歌让人有种“诗中有画”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韩愈的情感真是直接,毫不掩饰。
他写诗的时候,常常把自己真实的感受放进去,特别热情。
他不怕表现自己的愤怒、悲伤或者欢喜。
这种坦率的风格,让人读起来时常会有“说的就是我”的感觉。
比如,他在诗中提到对国家的关心,那种心急如焚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跟他一起为国家的未来操心。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心里燃起一把火”,让人倍感共鸣。
再有,他的节奏感也很强。
韩愈的诗歌读起来,像是在跳舞,韵律感十足。
无论是平仄的搭配,还是音节的起伏,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为了下一句做铺垫。
就像你听一首好听的歌,总能跟着节奏摇摆,读韩愈的诗也是一样,心里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节奏走。
那种感觉,真的就像在品味一场艺术的盛宴,充满了乐趣。
韩愈的诗歌里还有一种很强的哲理。
他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读他的诗,仿佛在听一位智慧长者娓娓道来。
他的许多作品都能引发人们对生命、时间的深刻反思,像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内心。
生活中那些平凡的小事,在他的笔下,变得深刻而富有意义。
比如他提到的“行路难”,这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艰难,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生的困惑与挑战。
韩愈的诗歌真的是一部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
不管是从语言、意象,还是情感、节奏,甚至哲理,都是那么的独特而深刻。
试论韩愈诗歌风格演变探微

试论韩愈诗歌风格演变探微论文关键词:韩愈诗歌风格奇险论文摘要:提起韩愈的诗歌创作风格,一般都认为韩诗奇险怪僻,其实不尽然。
文章解读了韩愈诗歌创作的历程,探析了韩诗奇险风格形成的原因。
提起韩愈,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对后世一千多年的散文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
其实他的诗歌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诗歌创作上,韩愈也高举“古文运动〞的大旗,创立了新的流派,但后人对韩愈的诗风历来有许多争议,笔者集中拜读了诗人各个时期的诗作,觉得韩愈为诗的风格也如他的散文一样,浑浩流转,独立特行。
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散文创作不仅某些思想内容一以贯之,在表现手法上,亦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这与他提倡儒学复古、反对骄文是一脉相承的。
“不平那么鸣〞的文字观点在韩愈的诗中继续表达出来。
韩愈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追求奇、特、险、怪。
他不甘平庸,敢于向社会挑战,敢于与潮流背道,敢和命运抗争,一生坎坷,在潮起潮落中展示真我,显示出豁达、好强、无所顾忌、锋芒毕露的个性。
在艺术上创新求异,大胆采用前人不常用的内容、句式、意象,使诗歌呈现出“奇崛险怪〞的特点,但又并不都以奇险见长。
他的诗可以清幽如水,也可以奔涌如瀑,更可以奇险如坚冰怪石。
韩愈出生时,李白已去逝,三年后杜甫也谢世,到韩愈的时代,唐代诗歌成就的最顶峰已过去。
韩愈作为诗人,其得益的是有许多前辈作楷模,可供他学习和借鉴;困难的是要超过李、杜等大诗人,是相当不易的。
而韩愈的性格及他个人的才华,使他决不肯做个亦步亦趋的模仿者,所以他必定要开拓新领域,创造自己的流派,形成独特的风格。
赵翼?威北诗话?认为,至韩愈时“李、杜已在前,纵竭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故只能求之奇险。
纵观韩愈的诗歌道路,奇险诗风的形成与特定的生活时代、与诗人的性格和人格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唐特定的历史时代使韩愈在亦官亦仕的生活中,忽沉忽浮,忽枯忽荣,而这些都影响着他的诗歌开展。
试论韩愈诗歌的创新

试论韩愈诗歌的创新作者:高洋郝名铭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4期韩愈作为中唐诗坛的艺术巨匠,也是继往开来影响深远的一流诗人。
清人吴乔《西昆发微序》中说:“唐人能自辟宇宙者,唯李、杜、昌黎、义山。
”[1]韩诗在中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具有雄奇险怪的艺术风格,又加上韩愈是散文艺术大师,文法、文笔、文意对他的诗歌都有深刻影响,他在吸取前人艺术创造的基础上,创造并确立了“以文入诗”的范式,对后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及诗歌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韩诗具有厚重深邃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文人诗歌典重雅化特征,成为后代“学者之诗”的最高典范。
1.以夸张的构思创造诗歌艺术创新韩愈与同时代诗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善于以夸张的构思创造出险怪恢弘的诗歌整体布局。
赵翼称:“若徒撅奇字,诘曲其词,务为不可读以骇人耳目……其实《石鼓歌》等杰作,……而磊落豪横,自然挫笼万有。
”[2]他认为韩愈诗歌奇崛的诗歌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诗表现出来的“磊落豪横”。
韩愈的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都敢于采用异于他人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并用这种胆量和勇气去营造出一种波澜壮阔的诗歌。
如在《陆浑山火》中用夸张的语言描写大火:“摆磨出火以自燔,有声夜中惊莫原。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这些都是日常普通之事,一般人很难把它们写得如此惊天动地,而韩愈却能凭空想象杜撰出这种场面,滔滔不绝,不断出现起伏高潮,有着绝处逢生的心跳感。
《南山诗》中,韩愈用极为细致的语言,试图将整个南山景象事无巨细的全部包罗进去。
韩愈平铺直叙了南山的四季晦明变化,登山所见,昔日会议,不仅在时间上有横跨数年之久,还在空间上包揽巨大,整个诗篇组织堪称宏伟,气象万千,先不论其文学成就,就单单这宏大的画面,非笔力雄健不可把握。
《南山》全诗采用了大量的比喻,约五十余,同时连用“或”句式约五十余,如“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
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
浅析韩愈诗歌险怪奇崛的艺术境界

之便觉不妥耳 ” 。韩愈在《 阳楼别窦司直》 《 岳 、 荐 士》 《 、送无本师归范阳》 等名篇, 遣词造句都诙诡奇 崛 , 成独特 的效果 。韩愈 本人 写诗力 求 险怪新 奇 , 造
雄 浑重气 势 , 曾 说 自己写 诗 是 “ 语 破 鬼 胆盘硬 语 , 帖 力 排 算 ” 意思 妥 ,
象。综观韩愈诗歌 , 险怪奇崛” 其“ 的艺术风格具体 表现在语 言运用 、 艺术 构 思 、 象 营造 、 意 主观 思 想感 情 等方 面。
一
、
好 用奇宇 新语追 求奇 险 的艺术效 果
为 了追求 奇 险 的艺 术效 果 , 愈 在语 言 创新 上 韩 下 了一 番功夫 。他 在诗 歌 语 言运 用 上践 行 “ 陈言 务 去 ”力求 新奇 , 用 奇 字 新 语 , 如 袁 枚 所 说 : 昌 、 好 正 “
诗派的诗歌创作主要表现为奇险怪异 的创新趋向,
体 现 了中唐诗歌 风 格多 样 化 背 景 下 的审美 追求 , 成
为 中唐对期 一个独具 特 色的 诗歌 流派 。
《 全唐诗》 编存韩愈诗 歌 1 O卷共 30多首, 0 尽 管其诗 歌风格各 异 , 是 不 少学 者 在 研究 韩 愈 诗 歌 但 时, 都认 为其 诗歌 的 审美 理 想 是 “ 奇怪 异 ” … 韩 雄 。
NO. 01 3 2 0
Ge e a . 9 n rl No 6
浅析韩愈诗歌险怪奇崛的艺术境界
孥 彦 华
( 口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宁 营 口 150 ) 营 辽 10 0
摘 要: 韩愈作为中唐 韩孟诗派的核心人 物, 在诗歌风格的探 索方面也独树 一帜 , 与孟郊 等人一起构成 中唐 时期一个独具 他
解读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

解读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韩愈是韩孟诗派的核心人物,他与中唐其他杰出诗人一样,坚持对诗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实践,但其诗歌的主导性审美追求具有奇险怪异的创新趋向。
韩愈奇险怪异的审美追求既受到中唐“好奇尚怪”的时代氛围的影响,又与其好奇反俗的个性特征有关,同时韩愈仕途的备受压抑对其险怪诗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不仅在古文改革和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诗歌风格的探索方面也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中唐韩孟诗派的核心人物。
韩愈一生实践对诗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的变化与他的人生经历是一致的,有着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
对此,笔者试从韩愈的个性特征和成长历程解析其诗歌的主导性审美追求特征。
一、韩愈对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实践。
《全唐诗》编存韩愈诗歌10卷共300多首,这些诗歌大多具有孤僻、冷峭、艰涩的特征。
韩愈同中唐其它杰出诗人一样,一生实践对诗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追求,其诗歌有古朴近似汉魏的歌赋,如《青青7k.中蒲》:“青青7k.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4-上垅去,我在与谁居?青青水中蒲,长在7k.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千里。
”这是韩愈思念内人而设想内人怀念自己的诗,叙述儿女离别之情,抒发丈夫四海之志,也是韩愈生平唯一的情诗,显然是摹仿东汉文人诗。
他还有一些作品受陶渊明的影响,语言清新自然,如《南溪始泛》叙事一往情深、淳朴真挚、耐人寻味,再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杉I 满皇都。
”更是平易清新,天然去雕饰,而《秋怀诗》,则是奇警与清新兼而有之。
另外,《陆诨山火》、《叉鱼》、《石鼓歌》等许多诗歌新颖奇突、色彩瑰丽。
对此,唐末诗人兼诗论家司空图称之为“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撑抉于天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解读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

解读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韩愈是韩孟诗派的核心人物,他与中唐其他杰出诗人一样,坚持对诗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实践,但其诗歌的主导性审美追求具有奇险怪异的创新趋向。
韩愈奇险怪异的审美追求既受到中唐“好奇尚怪”的时代氛围的影响,又与其好奇反俗的个性特征有关,同时韩愈仕途的备受压抑对其险怪诗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不仅在古文改革和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诗歌风格的探索方面也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中唐韩孟诗派的核心人物。
韩愈一生实践对诗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的变化与他的人生经历是一致的,有着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
对此,笔者试从韩愈的个性特征和成长历程解析其诗歌的主导性审美追求特征。
一、韩愈对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实践。
《全唐诗》编存韩愈诗歌10卷共300多首,这些诗歌大多具有孤僻、冷峭、艰涩的特征。
韩愈同中唐其它杰出诗人一样,一生实践对诗歌多样化艺术风格的追求,其诗歌有古朴近似汉魏的歌赋,如《青青7k.中蒲》:“青青7k.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4-上垅去,我在与谁居?青青水中蒲,长在7k.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千里。
”这是韩愈思念内人而设想内人怀念自己的诗,叙述儿女离别之情,抒发丈夫四海之志,也是韩愈生平唯一的情诗,显然是摹仿东汉文人诗。
他还有一些作品受陶渊明的影响,语言清新自然,如《南溪始泛》叙事一往情深、淳朴真挚、耐人寻味,再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杉I满皇都。
”更是平易清新,天然去雕饰,而《秋怀诗》,则是奇警与清新兼而有之。
另外,《陆诨山火》、《叉鱼》、《石鼓歌》等许多诗歌新颖奇突、色彩瑰丽。
对此,唐末诗人兼诗论家司空图称之为“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撑抉于天地之间,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韩愈有意识追求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其诗歌风的变化与其人生经历相一致,有着一个纵向发展的过程。
韩愈诗词的特点介绍

韩愈诗词的特点介绍韩愈诗词的特点介绍韩愈的诗词相信大家都接触过,那你知道它的特点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韩愈诗词的特点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韩愈诗词的特点介绍 1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诗亦有特色,为一代大家,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
就思想内容而言,韩愈为诗,亦如为文,对于国计民生,多所关切。
例如《龊龊》一诗有云: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干。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这样的作品,与他的《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一文,思想倾向基本一致。
这样的思想内容,与安史之乱前后元结、杜甫的某些作品,一脉相承。
但韩愈为诗的新的特点,还不是表现于这类作品,而在于他那“以文为诗”的一些什。
例如《山石》一诗发端有云: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又如《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有云: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对于这样的作品,前人多所评论,方东树《昭昧詹言》谓前乃“古文手笔”,后亦“古文笔法”。
这样的“手笔”和“笔法”,和初唐、盛唐的前辈诗人相比,显然有不同者。
因此,叶燮《原诗》认为“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
所谓“大变”,正是韩愈之诗新的特点。
韩愈诗词的特点介绍 21、韩愈的诗的这种风格还表现为遣词造句的奇特和“以文为诗”。
2、韩愈为文主张“务去陈言”,作诗讲求推敲文字。
他不仅爱用古词奥语,也喜欢用俗口语,力求出新。
他曾自言:“壮非少者哦七字,六字常污一字难”(《记梦》)。
这种推敲的例子在其诗中俯拾即是。
韩愈的诗风

韩愈的诗风
韩愈的诗风独特,具有以下特点:
1. 雄浑豪放:韩愈的诗歌气势磅礴、雄浑豪放,常常以恢弘的叙事和广阔的背景来展现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2. 奇崛险怪:韩愈的诗歌语言奇特、险怪,常常使用生僻字和独特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3. 思想深邃:韩愈的诗歌思想深邃,常常探讨人生意义、人性善恶等深层次的问题,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4. 情感真挚:韩愈的诗歌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 语言精练:韩愈的诗歌语言精练,用词简练、含蓄,意境深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总之,韩愈的诗风奇崛险怪、气势磅礴、思想深邃、情感真挚、语言精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韩愈的诗歌在艺术特色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题材选择上,韩愈的诗歌不拘于传统的题材和主题,偏向选择一些非传统的、冷僻的、甚至有些奇异的内容。
例如,他的《调张籍》一诗,表达了对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崇敬和赞叹,这在诗歌中是非常罕见的。
此外,他的《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则以月蚀为题,写出了独特的天文感受。
2. 风格上,韩愈的诗歌呈现出雄奇、豪放、险怪的特点。
他的诗歌语言不避险恶,敢于探索和尝试,形式多样,富有变化。
例如,《陆浑山火》一诗,以火灾为题材,用惊险的笔触描绘了火灾的恐怖场景,表现出强烈的写实风格。
3. 技巧上,韩愈的诗歌常常采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以及富有哲理的反思和质疑。
例如,《记梦》一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他的诗歌还常常使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韩愈的诗歌艺术特色独树一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韩愈诗歌艺术风格浅议

韩愈诗歌艺术风格浅议
“退之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
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
”这段话大致也是说韩愈诗风以“颠倒崛奇”为主,韩愈的诗歌是以“奇崛险怪”为主要的风格,可以分为两大类概括之:第一类是奇崛中可见豪迈、雄伟、壮阔,这类作品占据韩诗的大多数,以五七言古诗为主,在艺术上十分成功:第二类则是奇崛中苛求险怪,鬼去兵象,诘屈整牙。
韩愈诗歌,奇端险怪,独树一帜,开中唐诗坛“尚奇“一派之先河。
正如叶燮所言:“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
”
“以文为诗”是韩愈诗歌的主要特点,为避免诗歌因散文化而流于平易油滑一途,韩愈在艺术上蓄意追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界,甚至走到以丑为美的地步,即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韩愈(767年-824年),唐代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四公”之一,其诗歌被誉为“韩文公诗”。
韩愈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韩愈的诗歌创作注重情感真挚。
他在《送杨凝式》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情,笔下的深情真挚感动人心。
在诸多咏史叙志之作中,韩愈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英雄气概的描写,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他的诗中情感流露自然真挚,触动人心,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刻体验。
其次,韩愈的诗歌语言平实朴素,追求文字的清新自然。
他反对唐代盛行的艳丽辞藻,提倡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诗意。
在《长歌行》中,韩愈运用平实的语言描写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不加修饰的文字却表现出深邃的情感。
他倡导“文如行吟”的写作风格,主张文字要清新淳朴,不加雕琢,以意境感染读者,这种以情动人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后世文人。
此外,韩愈的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和创作技巧。
他善于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为优美流畅。
在《洛阳女儿行》中,他用对仗的手法展现了洛阳女子的风采,令人赏心悦目。
同时,他善于运用抒情、叙事和议论等不同写作手法,使作品更加多样化。
韩愈还重视诗歌的音韵美,讲究音节的韵律感,使诗歌的节奏感更加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韩愈的诗歌具有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等艺术特色。
他的诗歌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后人所传颂。
韩愈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价值,赢得了历代文人的景仰和推崇,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韩愈诗歌风格略论

韩愈的诗歌风格略论如下:
1.言辞简练、清新自然:韩愈的文风简练、清新自然,言辞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修辞和繁琐的语
言,让人感到亲切和舒适。
2.情感真挚、表现深刻:韩愈的作品情感真挚,表现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他在表现人物形
象和情感方面尤为出色,很多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深刻的人物性格。
3.思想深邃、富有哲理:韩愈的作品思想深邃,富有哲理,能够引导读者对生活和人生进行深刻的
思考。
他的作品涉及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展现了他深刻的思想和观察力。
4.文风严谨、力求完美:韩愈的文风严谨,力求完美,他非常注重文字的精细和结构的严谨性。
他
的作品语言简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他善于运用对立和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具美感和思想深度。
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

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韩愈在诗的艺术上有独创之处。
他的风格多样,但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
正如《调张籍》中所说:“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具体地说表现以下点:一、题材选择上的不平凡。
韩愈的诗,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喜欢描写自然界的奇景奇物、人世间的奇事奇态,如《调张籍》、《月蚀诗效玉川子作》、《陆浑山火》、《记梦》等。
即使在一般常见的题材中,韩愈喜欢别出心裁,出人意料地挖掘一些别人笔下所未有的东西。
他还喜欢掇拾琐屑情事而大肆铺陈,如《雉带箭》全从动态中把握雉、箭和将军的形象,大笔淋漓,一气呵成。
这种题材选择上的特点,固然是独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追求过甚,不免陷于极端。
清人刘熙载云:“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艺概》),就是指这些方面。
《南山》连用五十多个新颖的比喻,把南山写得光怪陆离,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二、这种风格表现为构思和想象的奇特新颖。
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如《孟东野失子》一诗,本为劝慰孟郊丧子而作,却以寓言形式入诗,说明“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的道理。
《陆浑山火》的构思更为奇特。
本是一场山林大火,韩愈却描绘成火神宴客,场面极为壮观。
韩诗的想象更是丰富,立喻取譬,务为奇特。
他的《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和《听颖师弹琴》,一写击马毯,一叙弹琴,俱描摹逼真,形象生动。
在《听颖师弹琴》中,作者首先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以描绘音乐的形象:“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接着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自己听琴时的感受,使听觉、触觉和视觉相贯通,予难于捕捉的声音变化为可视可感的形象,渲染出琴声的感染力量。
韩诗在这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极尽想象之能事。
在《南山》一诗中,作者连用了五十一个“或”字来描摹山势形状,取譬设喻的范围极其广阔。
试谈韩愈诗“以丑为美”的艺术风格

试谈韩愈诗“以丑为美”的艺术风格[内容摘要]韩愈的诗历来有很大的争议。
“以丑为美”是其艺术风格总的写照。
“以丑为美”是指韩愈诗险怪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构思新颖;诗中有大量议论及散文化句式;运用独特的修辞格;多用“奇僻”之字;反事而用,陈言务去;独特的用韵方式。
由于刻意追求险怪,他的诗有些句子艰涩难懂,成为其诗歌艺术的瑕疵。
[关键词]以丑为美危险怪兽刻意求新[heyword]withuglyforbeautiful,oddness,investigatetheinnovation.韩愈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是突出的。
宋寿司在潮州修建朝鲜寺庙的记录高度赞扬了“文学兴起后的八代衰落”,这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
与韩愈同时的李贺说他是“笔补造化无天功”。
①稍后的杜牧则说“杜诗韩笔悉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②他们所说的笔,多半是指韩愈的文笔而言,推崇之意一致的。
至于他的诗,历来却有很大的争议。
唐司空图对他称扬备至,《题柳集后》说“韩吏部诗累百篇,而驱驾之势,若掀雷扶电,撑扶于天地之际。
”宋陈师道则与之相反,指出“韩以文为诗??故不工尔。
”以文为诗不但成为韩诗的定评,而且很大程度上带有贬义的意味。
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甚至说“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宋人呼为大家,直是势利他语。
”如何正确评价韩国诗歌,在当前的学术讨论中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不作评论,只对韩国诗歌“以丑为美”的艺术特征作一粗浅的探讨。
“以丑为美”是请人刘熙载《艺概》里对韩诗部分风格的评语。
他说:“昌黎往往以丑为美,然此但宣施之于古诗,若用之近体,则不受矣,是以言各有当也。
”这几句话说的有些含糊不清。
诗是强调美的文学样式,即是说“丑”那么无论是近体还是古体,都同样在“不受”之列,何以“不受”于近体,而“但宜施之于古体”呢?因为刘熙载之所谓的“丑”,其含义相当于《荀子》中“记丑而博”之“丑”,仅是指韩诗中部分险丑的风格而言。
解读韩愈诗歌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

解读韩愈诗歌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摘要]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唐时期,因为其致力于古文改革,加上他作品中独特的创造风格,尤其是在诗歌方面独具匠心的个性化探索,被后人以韩孟诗派的核心诗人来进行研究。
韩愈诗歌作品风格的多样化,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与其不甘平庸的个性、敢于创新的意识、多次被贬的人生经历以及高度的自信有关。
[关键词]韩愈诗歌奇险怪异审美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8-0052-02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闻名遐迩的成就,一是他以复古为标志,倡导古文运动;二是他独特的创造风格,尤其是在诗歌方面独具匠心的个性化的探索。
因此,他被后人作为韩孟诗派的核心诗人来研究。
笔者试图结合中唐时期“好奇尚怪”的时政潮流,与韩愈的个性化人生历程,解析其诗歌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
一、韩愈诗歌作品语不惊人死不休——风格的多样化笔者对《全唐诗》进行了统计,韩愈的诗歌在诗集中占10卷,多达300余首。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韩愈的诗歌,给读者的感受多为孤僻、冷峭和艰涩。
在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一生都在践行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韩愈也不例外。
如同一主题的组诗《青青水中蒲三首》——思妇之歌:“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这青青的水中蒲草,塑造出离思送别的情景,蒲草下的鱼儿反衬出妻子思念丈夫的无比孤独。
香蒲下的鱼儿成双成对,欢愉而惬意;而妻子要与丈夫分离,难舍难分,道出伶仃而落寞之感——如今您要去陇州,我跟谁在一起呢?简短的四句,率真古朴,彰显出民歌格调。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以不同方式表现反复回环,思妇寄语随水浮萍,反衬自己不能伴随,感慨伤怀。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这几句诗则抒发了丈夫的四海之志,让人体味到东汉诗赋的味道。
再如,韩愈在写给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写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

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同时也有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一面。
他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喜欢描写自然界的奇景奇物、人世间的奇事奇态,如《调张籍》、《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
韩愈在构思和想象上奇特新颖,善于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诗的表达功能,扩大诗的领域。
他常用古词奥语,也喜欢用俗口语,力求出新,如《孟东野失子》一诗,本为劝慰孟郊丧子而作,却以寓言形式入诗,说明“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的道理。
韩愈的诗歌不仅气势雄浑,而且章法、句法、用字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
他常常故意打破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求生、因难见巧,如“虎熊麋猪逮猿猨,水龙鼍龟鱼与鼋”,他故意打破这种节奏,变成上五下二的节奏。
这些手法在韩诗中屡见不鲜,形成了韩诗独特的风格。
然而,韩愈的诗歌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过于追求新奇,有时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
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韩愈的诗歌艺术风格独特,既有雄浑豪放的一面,又有清新自然的一面,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韩愈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不仅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而且在诗歌史上开创了新的局面,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引入诗坛,扩大了诗的领域。
他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和创造性,注重诗歌对物象的主观裁夺和语言的锤炼,形成了一种奇特雄伟、光怪陆离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对宋代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歌风气有直接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明清诗歌摹拟和追求奇险的先河。
此外,韩愈的诗歌理论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道德价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韩愈诗歌文化

韩愈诗歌文化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他的诗歌既外溢着豪放雄奇的光芒,又内蕴着浑涵浩瀚的气势,这种奇崛的诗歌风格显示出笔力健劲,受到了诗坛的好评。
在诗歌创作上,韩愈善于运用奇特的比喻和押韵,以及铺排的写作手法,继承了杜甫“沉着痛快”的创作风格。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又能说出人们的心里话,因此广为流传,风靡一时。
此外,韩愈在诗歌创作上还主张“上要补察时政,下以泄导人情”,反对在字句上过分雕琢,主张语言要诚实自然。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韩愈的诗歌作品不仅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也为中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韩愈诗歌奇崛的艺术风格指导教师作者摘要:韩愈诗歌以其奇崛不群的诗风,独树中唐诗歌一派大纛。
他的诗作中虽偶有佶屈聱牙之瑕,但瑕不掩瑜,韩诗正越来越以它奇崛的特质,放射出其奇诡绚丽的光彩。
毋庸置疑,韩愈以不因循前人独辟蹊径的创作手法,奇崛雄豪的意境创设和超异寻常的奇异想象,为自己的诗歌创造铺就了一条通天大道。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我们有必要作一番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奇崛风格诙谐戏谑浪漫韩愈,字退之,中唐诗人,南阳(今河南孟县),韩氏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比韩愈晚半个世纪的晚唐诗人司空图形容韩愈诗歌艺术风格说:“韩吏部诗歌累百篇,而驱驾气势,如掀雷扶电,撑扶于天地之间。
物状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一言蔽之,奇崛,就是韩诗艺术上突出的表现,或突出的风格。
韩愈以他的奇崛,独树唐诗一派大纛,和元白诗派及其它诗派一起,大大活跃了中唐诗坛,造就了唐诗至盛唐以后又一个鼎盛局面。
一、韩愈奇崛风格的形成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论到韩愈诗歌时说:“韩昌黎生平的心慕力追者,唯李杜二公。
顾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
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唯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此昌黎之注意所在也。
”按此说法韩诗奇崛风格的形成原因是:一是韩平生心慕力追者唯李杜二人,他的奇崛诗风的形成,和学习李杜关系很大。
二是韩才大学博不甘居人后,但李杜在前,诗歌发展已备极壮观,难乎为继,欲辟新径,唯李杜奇崛处“尚有可推扩”。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韩诗中提到李杜的诗句很多,而且他总是李杜并举,持平的态度也很突出。
在《调张籍》一诗中,他曾对自己的心慕力追李杜的心情和感受亦有极形象的描写。
另外,韩愈不但在政治上极有抱负,在文学上也是很自负的。
“屠龙破千金,为艺亦云亢”“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
他学习李杜,是自李杜始,希图有所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模拟李杜。
他在李杜之中寻求的是个人发展的途径,扩而充之,从而超出李杜,另树一帜。
一个诗人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定型,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
具体到韩诗的奇崛诗风的形成,至少还应在赵翼总结的以外再补充四条:(一)韩愈在文学上好奇的个性于诗歌的影响。
好奇、标新立异是他在文学上的美学理想,凡异于常者,则认为是好。
他在答到刘正夫书中说:“百物朝夕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其观而言之。
夫文岂异于是乎?……足下家中之物,皆赖而用也,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
夫君子之为文,岂异于是乎?……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
能者非它,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其好奇,喜标新立异的文学个性由此可见一斑。
凡古籍中之奇奥处,对他也特别具有吸引力,他在《上兵部李侍郎》中说:“凡自唐虞以来,编简所存,大之为江海,高之为山岳,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纤之为珠玑华实,变之为雷霆风雨,奇辞奥旨,靡不能达。
”大约天地、人物、江海……之中,他喜的是扬沙走石,危峰峭壁,戈矛叱咤,浊浪排空。
“尔雅注虫鱼,定非磊磊人。
”他似乎不屑于在细支末节上汲汲追求,这就是他的美学理想,其势必影响他的诗歌。
(二)韩文的尚奇于韩诗的联系。
韩愈是诗文皆擅的,韩文的突出特点也是尚奇,唐人李肇《国史补》说:“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奇诡于韩愈。
”宋人苏洵《上欧阳内翰书》也有一段形容韩文风格的:“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
”以此而论,韩诗奇崛的文风必然影响到其诗歌的创作风格。
(三)摧陷廓清充斥中唐诗坛的大历柔靡诗风的不良影响的需要。
(四)以文为诗创作手法的大胆使用。
总之,韩愈创作手法以及当时于匡正柔靡诗风的需要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独标一帜的奇崛韩诗。
二、奇崛雄骜的韩诗艺术韩诗奇崛雄骜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他诗歌语言的戛戛独造、奇崛险峻的意境追求和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段上。
(一)奇崛峭拔的诗歌语言奇崛峭拔是韩诗的语言特色。
这也是韩诗不欲因循前人,想在李杜诗歌奇险处再作推扩的必然结果,他“陈言务去”的古文创作经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宗旨。
一是新喻独创,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的诗句俯拾皆是,妙“喻”解颐。
如《寄崔二十六立之》:“连年收科弟,若摘颔下髭。
”以摘颔下髭之易,喻崔立之才思敏捷科场顺利;《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脑脂遮眼卧壮士,大弨挂壁无由弯。
”以良弓挂壁喻张籍无缘仕宦,贫病潦倒;《赠崔立之评事》:“崔侯文章苦敏捷,……往往蛟螭杂蝼蚓。
”比喻崔立之文思敏捷而失之粗率;《咏灯花同侯十一》:“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
”以钗比灯芯,以玉虫比灯花,极其形似。
至于描写音乐的名篇《听颖师弹琴》,除数句实写外,其余全以比喻形容琴音之美:“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犴昂,勇士赴疆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宋人苏轼曾推此诗为写琴音最出色者,并且将此诗稍加檃括,填了一首《水调歌头》,其原因和这连珠巧喻是分不开的。
二是古语反用。
清人顾嗣立在《寒厅诗话》中,论韩诗时说:“韩昌黎诗,句句有来历,而能务去陈言者,全在于反用。
”所谓反用,就是使典用事时对古人成语的一种翻新改造。
虽然顾嗣立把韩诗的“务去陈言”说成“全在于反用”未免太过,但韩诗活用古成语,确有过人之处。
如《送无本师归范阳》:“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语出《三国志·赵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的变化,此处反用,以夸贾岛诗胆之大;《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
”这是韩愈被贬阳山后自我解嘲的句子,语出《淮南子》:“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
”一句的注。
注云:“商容吐舌示老子,老子知舌柔齿刚。
”韩愈早衰,齿牙为缺,所以“自从齿牙缺”是实写,“始慕舌为柔”语带双关,暗示自己是因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而遭贬。
《左传》:“一薰一莸,十年犹有其臭。
”臭,味也;薰者香草,获者臭草。
“渐能等薰莸”也是语带双关的,表面上说自贬阳山自己学乖了,是非曲直已不管它,实则暗示自己是决不能如此委曲求全的,这也是反用。
除此之外,韩愈还常将古人成语有意做成翻案文章,以见奇峭险怪。
如《感春三首》之一“偶坐藤树下,暮春下旬间。
藤荫已可庇,落蕊还漫漫。
亹亹新叶大,珑珑晚花干,青天高寥寥。
两蝶飞翻翻。
时节适当耳,悲怀自无端。
”此诗一翻无数古人珍春惜春之情,不写落英成泥,反言“时节适当”,以嘲古人见春逝而潸然欲泪,曰“悲怀自无端”。
不仅新奇,更见诗人高远之情怀。
又《秋怀诗十一首》云:“白露下百草,萧兰共憔悴。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寒蝉皆寂寞,蟋蟀鸣自恣……适时各得所,松柏不足贵。
”连圣人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旧案也翻过来了,岂不是奇峭卓尔不群吗?三是力戒所熟,务必出新出奇。
凡前人已道,力不袭用。
如《答孟郊》:“弱拒喜张臂,猛拏闲缩爪”两句,真是将弱肉强食的炎凉世态写的惊心动魄。
残暴的强者在欺凌弱小之前的闲适从容和弱者无济于事的抵拒读来不禁令人心灵颤栗!韩愈之前,李杜描写世态人情之句很多,如李白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杜甫的“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而韩愈却舍熟不用,独出新创,写出如此极富个性的诗句来。
力戒所熟,还表现在诗的发端、结句上。
他人如此发端,如此结句,我偏不如此。
《雉带箭》本写热烈紧张的狩猎场面,发端却是:“原头火烧静兀兀”,悄然静寂,出人意料;《桃源图》是咏画的,发端却是“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议论之处,不同凡响。
《衡岳》结句“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气象辽阔,几接混茫。
而《山石》结尾却又是一格,以议论煞尾。
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结尾说:“凡结句,都要不从人间来,乃为匪夷所思,奇险不测。
他人百思不得其结,我却如此结,乃为我之诗,……不然,从胸中可有,手笔所可道,乃为凡近。
”四是善用狠猛粗俗之语。
韩愈《落齿》:“今年落一牙,明年落一齿,……终然落未已,意与崩山比。
”又《寄崔二十六立之》:“所余十九齿,飘摇皆浮危。
”写一齿之落,如“崩山”,余牙“飘摇”、“浮危”,这不是一般夸张。
韩诗惯用这种狠猛之语造成奇崛。
韩诗中绝少艳体,偶然一写,也无香软温馨字眼,《感春三首》之三:“艳姬踏筵舞,清眸刺剑戟。
”此写舞女亦用狠猛语。
韩愈描写物象、人事、书法也是如此,喜用狠语,以成奇崛险峻。
如《石鼓歌》中形容书法:“年深岂免有缺划,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等等,不胜枚举。
粗俗语的运用,也是极能显现其诙诡奇崛之本色的。
如《赠刘师服》:“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牙豁落者多,所存十余皆兀臬。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齝,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明白如话的口语和奇崛的诗句无间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感。
可也常因不避粗俗,破坏了诗作美感的,如《城南联句》中对毛毛虫咬人,蜗牛吐涎,动物交尾的描写等。
(二)奇崛险骜的诗歌意境韩愈诗歌的务求新奇,力避陈言,其主要目的在于创造出一种奇险、雄怪、粗豪的境界,其奇崛险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字、句、局部描写的务求新奇,力避陈言。
秦观《春日》写景句有:“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韩愈亦有《芍药》诗,诗云:“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灼灼绿盘龙。
”二人同写芍药,其境界迥然不同。
秦观的“有情”、“无力”语非不工,境非不新,然其气象魄力远不如韩愈,如果说秦观笔下的芍药是慵懒娇弱的女郎,韩愈笔下的芍药就是矫健强壮的女中英豪了。
韩愈的《芍药》固然写得狠猛,但还不如他的《李花赠张十一署》的写李花之白:“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唯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迷花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繁如堆……”雪白的李花,如波涛翻空,把暗夜都映白了。
群鸡惊起报晓,官吏忙乱之中起身理事,太阳也被催促得升起来了,红霞万道,与李花交相辉映,这是何等的奇思妙想与夸大的描写!历来诗人也有雄豪篇章,但那描写对象往往是高山大河霹雳巨浪,其事物本身就有雄奇之处,如岑参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李白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构连”就是这样。
把本来不奇险的平常事物写得既奇又险,非夷所思,乃见出韩愈奇崛的异趣前人和超越后人。
程雪恂的《韩诗臆说》有评:“韩诗屏常熟,翻新见奇,往往有似过情语,然必过情乃发,得其情者也。
”“必过情”,而始得“其情”,就是诗家说的“透过一层法”。
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他的《苦寒》诗中对檐前雀的描写:“啾啾窗前雀,不知己纤微。
举头仰天鸣,所愿晷刻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