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物理性质-感官指标(播放)资料

合集下载

孙文强 水质指标

孙文强  水质指标

测定结 氢氧化 碳酸盐 重碳酸 果 物碱度 碱度 盐碱度
[OH-]
(1)p=0 (2)P< (3)P= (4)P> (5)P=T 0 0 0 2P-T T
2[CO3 2- ] [HCO3-]
0 2P T 2(T-P) 0 T T-2P 0 0 0
硬度
水的硬度:由水中某些二价金属离子引起,能与肥皂作用生产沉淀,或与水 中阴离子结合生产水垢。 水处理工程中,要求分别知道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的含量。
通常只对天然水和用水做真色测定,1L水中含有相 当于1mg铂时所含的颜色规定为一度,亦称1个真色 单位(TCU)。
固体
总固体量: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
体物质的总量,也称作蒸发残渣。(103~105℃)
溶解固体量:对水样经过过滤操作,滤液在103~105℃下烘干后的
残渣,也称总可滤残渣。
悬浮固体量:滤渣经烘干后的重量,也称总不可滤残渣。 挥发性固体:在一定温度下(通常600℃),将水样经蒸发干燥后
的固体灼烧而失去的重量,也称灼烧减重。
固定性固体:灼烧后残余物质的质量,可代表无机物质含量的多少。 总固体 = 悬浮固体+溶解固体 = 挥发性固体+固体性固体
电导率
定义:25℃时,长1m、横截面积为1㎡水中的电导值,通常用根据惠 斯登电桥原理制成的电导仪来测量,单位是S/m或mS/m。 (1mS/m=0.01mS/cm=10uS/cm)
硬度1mmol/L=56mg/L(以CaO计)=56/10=5.6度
硬度1度
100 17 .9mg / L(以CaCO3 计) 5.6
化学需氧量和耗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 化剂(开 K2Cr2O7 、 KMnO4 )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 mg/L数来表示。

水的物性参数详细

水的物性参数详细

水的物性参数目录1.1物性总览 (5)表1.1.1 水的物性总览 (5)1.2密度和比热 (6)表1.2.1饱和水的密度和比容(Ⅰ) (6)表1.2.2饱和水的密度及比容(Ⅱ) (7)表1.2.3饱和水蒸汽的密度和比容(Ⅰ) (7)表1.2.4饱和水蒸汽的密度和比容(Ⅱ) (8)表1.2.5饱和水和水蒸汽的饱和温度和比容 (8)表1.2.6未饱和水与过热水蒸汽的比容①dm3水/kg, m3水蒸汽/kg, (9)表1.2.7与水相接触的饱和空气中水蒸汽的比容① (11)表1.2.8与冰相接触的饱和空气中水蒸汽的比容 (11)表1.2.9饱和重水的密度和比容 (11)表1.2.10饱和重水蒸汽的密度和比容 (12)表1.2.11重水和过热重水蒸汽的比容m3/kg (12)1.3粘度 (14)表1.3.1水的粘度(常压,t≤100℃) (14)表1.3.2水的粘度(常压,t>100℃) (14)表1.3.3水的粘度(中、高压)μPa.S (14)表1.3.4重水在常压时的粘度 (15)表1.3.5过冷水与过热水蒸汽的动力粘度μPa.S (15)表1.3.6过冷水与过热水蒸汽的运动粘度103St (15)表1.3.7过热水蒸汽的运动粘度10-2St (15)表1.3.8饱和水蒸汽的粘度 (16)表1.3.9干饱和水蒸汽的粘度 (16)1.4表面张力 (17)表1.4.1水的表面张力(空气中) (17)表1.4.2水和一些液体的界面张力(20℃) (17)1.5沸点 (18)表1.5.1水在不同压强下的沸点(℃) (18)1.6膨胀系数 (19)表1.6.1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膨胀系数103/K (19)表1.6.2冰的线胀系数106/℃ (19)1.7介电常数和电导率 (20)表1.7.1水的介电常数 (20)表1.7.2水与有机溶剂混合物的介电常数FQ(20℃) (20)表1.7.3纯水的电导率108/Ω.cm (20)1.8蒸汽压 (21)表1.8.1饱和水和饱和重水的蒸汽压(温度为参数)Pa (21)表1.8.2饱和水和饱和重水的蒸汽压(温度为参数)Pa (21)表1.8.3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蒸汽压(压强为参数) (21)表1.8.4重水的蒸汽压(压强为参数) (22)表1.8.5冰的饱和蒸汽压 (22)1.9普朗特数 (23)表1.9.1水的普朗特殊(中高压) (23)表1.9.2过热水与过热水蒸汽的普朗特殊 (23)表1.9.3干饱和水蒸汽的普朗特数 (24)表1.9.4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普朗特数(常压) (24)1.10比热容 (25)表1.10.1水的比热容kg/(kg.K) (25)表1.10.2水蒸汽的定压比热容 (25)表1.10.3 过热水蒸汽的比热容kJ/(kg.K) (26)表1.10.5饱和水蒸汽和干饱和水蒸汽的定压比热容kJ/(kg.K) (27)表1.10.6冰的比热容 (27)表1.10.7重水的比热容 (27)表1.10.8重水蒸汽的比热容kJ/(kg.K) (27)1.11热导率和导温系数 (29)表1.11.1水的热导率W/(m.K) (29)表1.11.2饱和水的热导率mW/(m.K) (29)表1.11.3饱和水蒸汽和干饱和水蒸汽的热导率mW/(m.K) (29)表1.11.4过冷水与过热水蒸汽的热导率mW/(m.K) (30)表1.11.6重水蒸汽的相对热导率mW/(m.K) (30)表1.11.7过热水蒸汽的热导率 (31)表1.11.8 冰的密度和热导率 (31)表1.11.9雪的密度和热导率 (31)表1.11.10 雪的热导率 (31)表1.11.11 饱和水的导温系数 (31)表1.11.12饱和水蒸汽和干饱和水蒸汽的导温系数μm2/s (32)表1.11.13过冷水与过热水蒸汽的导温系数μm2/s (32)1.12 比焓和比内能 (33)表1.12.1水蒸汽的比焓 (33)表1.12.2饱和水喝饱和水蒸汽的比焓(Ⅰ)kJ/kg (33)表1.12.3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比焓(Ⅱ)kJ/kg (34)表1.12.4理想水蒸汽的比焓 (34)表1.12.5 与水相接触的饱和空气中水蒸汽的比焓 (35)表1.12.6与冰相接触的饱和空气中水蒸汽的比焓 (35)表1.12.7未饱和水与过热水蒸汽的比焓kJ/kg (36)表1.12.8重水和过热重水蒸汽的比焓kJ/kg (39)表1.12.9饱和重水和干饱和重水蒸汽的比焓kJ/kg (40)表1.12.10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比内能(Ⅰ)kJ/kg (41)表1.12.11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比内能(Ⅱ)kJ/kg (42)1.13比熵 (43)表1.13.1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比熵(Ⅰ)kJ/(kg.K) (43)表1.13.2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比熵(Ⅱ)kJ/(kg.K) (44)表1.13.3理想水蒸汽的比熵kJ/(kg.K) (44)表1.13.4理想水蒸汽的绝对比熵kJ/(kg.K) (45)表1.13.5未饱和水与过热水蒸汽的比熵kJ/(kg.K) (45)表1.13.6饱和重水和干饱和重水蒸汽的比熵(Ⅰ)kJ/(kg.K) (47)表1.13.7 重水和过热重水蒸汽的比熵(Ⅱ)kJ/(kg.K) (48)1.14汽化热和熔融热 (50)表1.14.1 水的汽化热 (50)表1.14.2熔融热和汽化热kJ/mol (50)1.15 其他 (51)表1.15.1 水喝重水的临界值和偏心因子 (51)表1.15.2水的折射率 (51)表1.15.3水的可压缩性 (51)表1.15.4饱和水的拉氏系数mm (52)表1.15.5海水的化学成分10-6 (52)1.1物性总览表1.1.1 水的物性总览1.2密度和比热表1.2.1饱和水的密度和比容(Ⅰ)表1.2.2饱和水的密度及比容(Ⅱ)表1.2.3饱和水蒸汽的密度和比容(Ⅰ)表1.2.4饱和水蒸汽的密度和比容(Ⅱ)表1.2.5饱和水和水蒸汽的饱和温度和比容表1.2.6未饱和水与过热水蒸汽的比容①dm3水/kg, m3水蒸汽/kg,表1.2.7与水相接触的饱和空气中水蒸汽的比容①表1.2.8与冰相接触的饱和空气中水蒸汽的比容表1.2.9饱和重水的密度和比容表1.2.10饱和重水蒸汽的密度和比容表1.2.11重水和过热重水蒸汽的比容m3/kg1.3粘度表1.3.1水的粘度(常压,t≤100℃)表1.3.2水的粘度(常压,t>100℃)表1.3.3水的粘度(中、高压)μPa·S表1.3.4重水在常压时的粘度表1.3.5过冷水与过热水蒸汽的动力粘度μPa·S表1.3.6过冷水与过热水蒸汽的运动粘度103St表1.3.7过热水蒸汽的运动粘度10-2St表1.3.8饱和水蒸汽的粘度表1.3.9干饱和水蒸汽的粘度1.4表面张力表1.4.1水的表面张力(空气中)表1.4.2水和一些液体的界面张力(20℃)1.5沸点表1.5.1水在不同压强下的沸点(℃)1.6膨胀系数表1.6.1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膨胀系数103/K表1.6.2冰的线胀系数106/℃1.7介电常数和电导率表1.7.1水的介电常数表1.7.2水与有机溶剂混合物的介电常数FQ(20℃)表1.7.3纯水的电导率108/Ω·cm1.8蒸汽压表1.8.1饱和水和饱和重水的蒸汽压(温度为参数)Pa表1.8.2饱和水和饱和重水的蒸汽压(温度为参数)Pa表1.8.3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蒸汽压(压强为参数)表1.8.4重水的蒸汽压(压强为参数)表1.8.5冰的饱和蒸汽压1.9普朗特数表1.9.1水的普朗特殊(中高压)表1.9.2过热水与过热水蒸汽的普朗特殊表1.9.3干饱和水蒸汽的普朗特数表1.9.4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普朗特数(常压)1.10比热容表1.10.1水的比热容kg/(kg·K)表1.10.2水蒸汽的定压比热容1)实际气体2)理想水蒸汽表1.10.3 过热水蒸汽的比热容kJ/(kg·K)表1.10.4饱和水的定压比热容表1.10.5饱和水蒸汽和干饱和水蒸汽的定压比热容kJ/(kg·K)表1.10.6冰的比热容表1.10.7重水的比热容表1.10.8重水蒸汽的比热容kJ/(kg·K)1.11热导率和导温系数表1.11.1水的热导率W/(m·K)表1.11.2饱和水的热导率mW/(m·K)表1.11.3饱和水蒸汽和干饱和水蒸汽的热导率mW/(m·K)表1.11.4过冷水与过热水蒸汽的热导率mW/(m·K)表1.11.5饱和线上重水(液态)的热导率和相对热导率表1.11.6重水蒸汽的相对热导率mW/(m·K)表1.11.7过热水蒸汽的热导率表1.11.8 冰的密度和热导率表1.11.9雪的密度和热导率表1.11.10 雪的热导率表1.11.11 饱和水的导温系数表1.11.12饱和水蒸汽和干饱和水蒸汽的导温系数μm2/s表1.11.13过冷水与过热水蒸汽的导温系数μm2/s1.12 比焓和比内能表1.12.1水蒸汽的比焓表1.12.2饱和水喝饱和水蒸汽的比焓(Ⅰ)kJ/kg表1.12.3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比焓(Ⅱ)kJ/kg表1.12.4理想水蒸汽的比焓注:计算基准是0K时,h=0表1.12.6与冰相接触的饱和空气中水蒸汽的比焓表1.12.8重水和过热重水蒸汽的比焓kJ/kg表1.12.9饱和重水和干饱和重水蒸汽的比焓kJ/kg1.13比熵表1.13.1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比熵(Ⅰ)kJ/(kg·K)表1.13.2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汽的比熵(Ⅱ)kJ/(kg·K)表1.13.3理想水蒸汽的比熵kJ/(kg·K)表1.13.4理想水蒸汽的绝对比熵kJ/(kg·K)表1.13.5未饱和水与过热水蒸汽的比熵kJ/(kg·K)表1.13.6饱和重水和干饱和重水蒸汽的比熵(Ⅰ)kJ/(kg·K)表1.13.7 重水和过热重水蒸汽的比熵(Ⅱ)kJ/(kg·K)注:横线上方为未饱和重水的比熵,下方为过热重水的比熵。

水质感官指标

水质感官指标

水质感官指标
水质感官指标是指通过人们的感官来对水质进行评估的指标,包括颜色、味道、气味、浊度和透明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水的质量状况,同时也是人们对水质量进行最直观、最简单的评价方式。

首先,颜色是水质感官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没有颜色。

但是,当水中存在过多的悬浮物或溶解物时,水就会变成混浊、浑浊,甚至出现黄色、棕色等颜色。

这样的水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味道是另一个重要的水质感官指标。

如果水有异味,如腐臭味、苦味、甜味等,可能是由于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或微生物所致。

这样的水不仅会影响人们的饮用体验,而且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除了味道,水的气味也是水质感官指标之一。

水中存在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物质都可能会产生难闻的气味。

如果水中的气味太浓,那么人们就会觉得不想接近或饮用这样的水。

最后,浊度和透明度也是水质感官指标之一。

浊度指的是水中悬浮物的含量,透明度则是水的透明程度。

如果水中的浊度过高,或者透明度过低,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样的水质不佳,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总之,水质感官指标是对水质进行最直接评价的方式之一,能够帮助人们判断水是否适合饮用或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水的质量,避免接触或饮用低质量的水,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1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篇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生活饮用水包括饮水和生活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有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类以及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3)中对其限值进行了规定。

1、色度清洁水应是无色,自然水常常呈现的浅黄、浅褐或黄绿等各种颜色是自然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和所含无机物造成的,最常见的是自然有机物的分解产生的有机络合物的颜色。

色度过高的自来水,常伴有各种颜色,肉眼简单察觉。

色度是评价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卫生标准规定色度不应超过15度。

检测方法为铂-钴标准比色法,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与自然水黄色色调相像的标准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

规定1mg/L铂[以(PtCl6)2-形式存在]所具有的颜色作为1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2、浑浊度清洁水应是透亮,水的浑浊度是由于悬浮物或胶态物,或两者造成在光学方面的散射或汲取行为,表示水中悬浮物和胶态物对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

浑浊度主要取决于胶体颗粒的种类、含量、大小、外形和折射指数。

浑浊度影响消毒有效性,常用来推断水是否患病污染的一个表观特征,卫生标准规定浑浊度不应超过1NTU。

检测方法为散射法——福尔马肼标准,在相同条件下用福尔马肼标准混悬液散射光的强度和水样散射光的强度进行比较。

3、臭和味清洁水应是无臭气和异味。

被污染的水体往往具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臭,口尝到的称为味。

依据水的臭与味,可以推想水中所含杂质和有害成分,卫生标准的规定是无异臭、异味。

自然水中臭和味的主要来源有:(1)水生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2)有机物的腐败分解(3)溶解的气体如硫化氢等(4)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例如湖沼水因水藻大量繁殖或有机物较多而有鱼腥气及霉烂气,水中含有硫化氢时使水呈臭蛋味,硫酸钠或硫酸镁过多时呈苦味,铁盐过多时有涩味。

《水体物理性质测定》PPT课件

《水体物理性质测定》PPT课件

的投加量
完整版课件ppt
7
3、臭与味
• 臭与味是人的嗅觉和味觉细胞受到某种化学刺激 所产生的感受
• 纯净的水是无臭无味的。水中的异臭和异味主要 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天然物 质的分解或与之有关的微生物活动等。
尽管无臭无味的水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但有 利于建立人们对水质的信任,关系到饮用水的嗅 觉和口感以及天然水体审美。
总含 m /L ) g 盐 阳m 量 离 ) g 阴 ( 子 /L m 离 / ( L ) g子
(2)总含盐量与溶解固体(DS) 总含盐量(mg/L) = DS+1/2HCO3-
(3)溶解固体(DS)与电导率 DS(mg/L)= (0.55~0.70)S (uS/cm)
完整版课件ppt
17
(4)电导率应用
色 (深 价; 廉采 )用K2Cr2O完7整-版C课o件SppOt 4代替K2PtCl6-CoCl2 2
- 稀释倍数法
工业废水的颜色通常采用文字描述,同时辅以 稀释倍数法
方法:在50ml比色管中,将水样稀释到肉眼观 察与无色水相同的最低稀释倍数,作为该水 样的色度
优缺点:量的概念,且有国家标准;主观因素
饮用水:感官指标(3-5度)
对水体影响:妨碍光线向水体中的透射,影响水生 生物生存和水体的娱乐用途
工业用水:造纸(2-5度),纺织漂染(5度),半 导体集成电路(0度),冷却水(50-100度)
水厂设计和运转:处理设备选型和设计的重要参数, 运转和投药量的重要控制指标
污水和工业废水化学处理,采用浊度控制化学药剂
机物、浮游生物、完微整版课生件p物pt 等
5
(4)测定方法
比浊法:标准系列配制、目视比较(100ml 比色管,黑色底板)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冰水汽)详解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冰水汽)详解

水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一. 水的物理性质(形态、冰点、沸点):常温下(0~100℃),水可以出现固、液、气三相变化,利用水的相热转换能量是很方便的。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液体。

水在1个大气压时(105Pa),温度1)在0℃以下为固体,0℃为水的冰点。

2)从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液态)。

3)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4)水是无色、无臭、无味液体,在浅薄时是清澈透明,深厚时呈蓝绿色。

5)在1atm时,水的凝固点(f.p.)为0℃,沸点(b.p.)为100℃。

6)水在0℃的凝固热为5.99 kJ/mole(或80 cal/g)。

7)水在100℃的汽化热为40.6 kJ/mole(或540 cal/g)。

8)由於水分子间具有氢键,故沸点高、莫耳汽化热大,蒸气压小。

9)沸点:(1)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於液面上大气压之温度,此时液体各点均呈剧烈汽化现象,且液气相可共存若液面上为1 atm(76 mmHg)时,则该沸点称为「正常沸点」,水的正常沸点为100℃。

(2)若液面的气压加大,则液体需更高的蒸气压才可沸腾;而更高的温度使得更高的蒸气压,故液体的沸点会上升。

液面上蒸气压愈大,液体的沸点会愈高。

(3)反之,若液面上气压变小,则液面的沸点将会下降。

10)水在4℃(精确值为3.98℃)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D = 1g/mL。

11)三相点:指在热力学里,可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共存的一个温度和压力的数值。

举例来说,水的三相点在0.01℃(273.16K)及611.73Pa 出现。

12)临界点(critical point):物理学中因为能量的不同而会有相的改变(例如:冰→水→水蒸气),相的改变代表界的不同,故当一事物到达相变前一刻时我们称它临界了,而临界时的值则称为临界点。

之温度为临界温度,压力为临界压力。

13)临界温度:加压力使气体液化之最高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水的性质、种类及水质指标

水的性质、种类及水质指标

水的性质、种类及水质指标水的性质、种类及水质指标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可电离的电解质,又可溶解不可电离的非电解质。

因此普通水中可以着两类物质。

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种类根据水硬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软水: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

硬水: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

硬水会影响洗涤剂的效果,硬水加热会有较多的水垢。

根据水饮用口味,可以分为:淡水:矿化度<1g/L咸水:水中含有大量盐分(氯化钠和其它盐类物质),味道又咸又苦的就是咸水。

根据存在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水:生物水:在各种生命体系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

土壤水:贮存于土壤内的水地下水:贮存于地下的水结晶水:又称水合水。

在结晶物质中,以化学键力与离子或分子相结合的、数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化学分子式为D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万分之二,通过电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黄金还昂贵。

重水可以用来做原子反应堆的减速剂和载热剂。

超重水: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

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

氘化水的化学分子式为HDO,每个分子中含一个氢原子、一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根据处理方式,可分为:(生产中常用的水)自来水:是水厂对江、河、湖中的水进行处理后得到的。

纯净水:亦称纯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用蒸馏法、去离子法或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它适当的方法去掉了水中的全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加工而成的。

加工过程中在去除水中悬浮物细菌等有害物质。

去离子水:顾名思义就是去掉了水中的除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外的其他由电解质溶于水中电离所产生的全部离子的水。

即去掉溶于水中的电解质物质。

去离子水基本用离子交换法制得。

水中可以含有不能电离的非电解质,如乙醇等。

蒸馏水:纯水的一种,将水过滤后加热变成蒸汽,再冷却凝结为水点,消除所有杂质而成。

水的物理指标

水的物理指标

一、1.感官物理性指标(1)温度水的许多物理特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水中进行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和温度有关。

地表水的温度随季节、气候条件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0.1-30℃。

地下水的温度比较稳定, 8-12℃工业废水的温度与生产过程有关。

饮用水的温度在10℃比较适宜。

测定:现场测定,与地点和深度有关,用0.1 ℃的汞温度计。

物理性水质指标(2)颜色和色度纯水是无色的。

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

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

表色包括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一般只对天然水和用水作真色的测定。

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6H2O配置的混合溶液作为色度的标准溶液,规定1升水中含有2.491毫克K2PtCl6及2.00毫克CoCl2·6H2O时,即Pt的浓度为1毫克/升时所产生的颜色为1度。

测定水样时,将水样颜色与一系列具有不同色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或绘制标准曲线在仪器上进行测定。

由于氯铂酸钾太贵,一般用重铬酸钾和硫酸钴,称铬钴比色法。

对废水和污水的颜色常用文字描述,如定性的或深浅程度的一般描述。

必要时辅以稀释倍数法:在比色管中将水样用无色清洁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并与液面高度相同的清洁水作比较,取其刚好看不见颜色时的稀释倍数者,即为色度。

(3)浑浊度和透明度水中由于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杂质而产生浑浊现象。

水的浑浊程度可以用浑浊度来表示。

水体中悬浮物质含量是水质的基本指标之一,表明的是水体中不溶解的悬浮和漂浮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悬浮物对水质的影响在阻塞土壤孔隙,形成河底淤泥,还可阻碍机械运转。

悬浮物能在1至2小时内沉淀下来的部分称之为可沉固体,此部分可粗略地表示水体中悬浮物之量。

生活污水中沉淀下来的物质通常称作污泥;工业废水中沉淀的颗粒物则称作沉渣。

A. 浑浊度与色度:B. 浑浊度与悬浮物含量:悬浮物含量是水中可以用滤纸截留的物质重量,是一种直接数量。

水的性质与变化课件

水的性质与变化课件

水的性质与变化课件水的性质与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

无论是喝水、洗衣服、做饭还是用来游泳,我们都离不开水。

然而,水的性质和变化却是我们常常忽视的。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水的性质与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水。

一、水的基本性质水的基本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无色、无味、无臭和透明。

正常情况下,纯净的水是呈现无色透明状态的,没有任何异味。

这也是我们常常用来判断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另外,水的密度较大,表面张力较大,这也是水独特而重要的性质。

二、水的存在形态水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较低的温度下,水会凝固成为固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冰。

冰与液态水相比,具有较低的分子运动能力,分子间的排列比较紧密,密度更大。

当温度升高时,冰会熔化成为液态水。

与固态相比,液态水的分子运动更加剧烈,相对密度会减小。

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水会沸腾并转变成为气态水蒸气。

三、水的溶解性水的溶解性是指水能够溶解其他物质,形成溶液的特性。

由于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和极性分子结构,使得它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例如,我们常见的食盐、糖和咖啡等都可以在水中溶解。

另外,水的溶解性还与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四、水的升华和凝华除了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外,水还具有升华和凝华的特性。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而无需经过液态的过程。

对于水而言,当冰暴露在低于零度的环境下,冰会逐渐蒸发,而无需先熔化成为液态水。

凝华则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也就是水蒸气变为冰。

凝华常常出现在冷凝器或冷却器中。

五、水的沸腾和凝固点水的沸腾点和凝固点是水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水的沸腾点为100℃,凝固点为0℃。

这是海平面上的标准气压情况下的数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或者气压的变化,水的沸腾点和凝固点也会相应改变。

六、水的热容量和热导率水的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的水在吸收热量时所能升高的温度。

相比于其他物质,水的热容量较大。

02-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PPT课件

02-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PPT课件

2021
7
2.固态水
气体水分子能凝聚成液态和固态水,主要是氢键起着强 烈的缔合作用。
2021
8
3、液态水结构模型——“闪动簇团”
2021
9
三、水的热学性质
(一)热学性质 1. 具有较大的热容量 2. 具有较大潜热 3. 传热性小
(二)意义:调节地球上热量的变率
2021
10
由于水的比热大、传热率小 ➢ 在天然水体中,封冻时,冰体缓缓增厚;冬季
2、常温带:太阳辐射热影响极微弱,地温变幅已趋 于零,故称为常温带。
在年常温层中,地下水温度变化很少,一般不 超过0.1℃。
2021
44
3、增温带: 在常温带以下数十公里范围内,主 要由地球内热控制,随深度增加出现有规律的 增温现象:
✓ 通常以地热增温率(℃/100米)表示,其倒数为地热 增温级(米/℃);地热增温级是指在常温层以下,温 度每升高l℃所需增加的深度。
在氧原子一端显示出较强的负电荷作用,形成负极; 氢原子周围,电子云相对稀薄,显示出原子核的正 电核作用,形成正极,使水分子具有极性结构。
2021
4
➢ 在自然界,水不完全是单水分子,而更多的情 况下是水分子的聚合体。
➢ 水分子聚合体包括:单水分子(H2O),双水分 子(H2O)2、三水分子(H2O)3 。
2021
21
表层扰动层——表层暖水对 流层的最上一层 ( 约0-100 米)受气候影响明显,紊动 混合强烈,对流旺盛,水温 垂直分布均匀,垂直梯度极 小。
表层扰动层下部与冷水层之 间形成一个温跃层,水温垂 直梯度递减率达最大值。
2021
22
(3)海水温度的变化
日变化:
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天气状 况(风、云)、潮汐和地理位置等。

水的物理性质-感官指标(播放)资料

水的物理性质-感官指标(播放)资料

33
水的电导率
电导率表示的是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导率又可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 含量和含盐量。
纯水 去离子 蒸馏水 水 天然水
电导率/ S· m-1
5.5×10-6
10-4
10-3
0.5~5×10-2
34
其他指标
化学指标:见后续章节及实验 微生物指标:见环境微生物课程及实验
水质分析中水的色度是指真色。
10
色度的测定
(1) 铂钴标准比色法和铬钴比色法 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 6H2O)溶于水中配成标准色列。
定义:1升水中含1mg铂和 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定为1 度。将待测水样与标准色列 进行目视比色,以确定其色 度。
11
(2) 稀释倍数法
13
浊度的测定
(1)目视比浊法
•标准浊度溶液 用硅藻土(或白陶土)经 过处理后,配制成标准浊度原液 规定 1mg 一定粒度的硅藻土(白陶土) 在 1L 水 中 能 产 生 的 浊 度 为 1 度 。 将浊度标准原液逐级稀释为一系列浊度标 准液,置于比色管中。
14
取相同体积的待测水样置于比色管中,与 标准浊度液进行目视比较,取与水样产生视 觉效果相近的标准液的浊度,即为水样的浊 度。
浊度单位:JTU
15
(2)分光光度法
标准曲线: 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反应,生成白 色高分子聚合物(甲臜聚合物),作为浊度标 准贮备液。逐级稀释成系列浊度标准液,在波 长680nm条件下测定吸光度,并绘制关系曲线。 测定:吸取适量水样测定吸光3)浊度仪法
浊度仪是应用光的散射原理制成的。 散射光强度与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大小和总 数成比例,即与浊度成正比。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水的时间和场景非常多,但是你是否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探讨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物理性质1. 凝聚态:水具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凝聚态。

在常温常压下,水是液体形态存在的。

而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水会转变为固态,形成冰。

当温度升高到100℃以上,水则会转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这种凝聚态的转变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2. 密度和比重: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比重是1。

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会减小。

水的密度与比重对于物体的浮沉和流体静力学的分析非常重要。

3. 热容量:水的热容量非常大,即吸热或放热时所需的热量。

这意味着水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需要较多的热量或放出较多的热量。

这个特性使得水能够调节环境温度,影响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蒸发和汽化:水具有蒸发和汽化的能力。

蒸发是指液体表面上一部分分子由液态变为气态,而蒸发的速率取决于温度、湿度和表面积等因素。

汽化是指液体全部转变为气态,汽化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如将水煮沸。

5. 溶解性:水是一种优秀的溶剂,几乎可以溶解所有极性物质。

这是因为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具有正负电荷的极性结构。

这使得水能够溶解离子化合物,如盐和酸碱等,同时也使水成为生命体系中的溶剂。

二、化学性质1. 酸碱性:水具有中性,pH值为7。

然而,水也可以具有酸性或碱性,这取决于其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当H+离子浓度高于OH-离子浓度时,水呈酸性;相反,当OH-离子浓度高于H+离子浓度时,水呈碱性。

水的酸碱性对于环境监测和生物学过程非常重要。

2. 化学反应:水参与了许多化学反应,如水的电离、水的电解和水的水解。

水电离是指水分子自发地将离子化为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水的电解是指在适当条件下,电流通过水,使其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水质监测3水的感官物理性质

水质监测3水的感官物理性质


Company Logo
色度
水颜色的分类
真色 表色
前处理 :放置澄清、离心法、0.45μm 滤膜过滤,不能用滤纸过滤。
测定方法: (一)铂钴标准比色法 (二)稀释倍数法

Company Logo
(一) 铂钴标准比色法
适用水体: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 和饮用水。
(不要让检验人员知道);
2、在水浴上加热至60±1℃;
3、检验人员取出锥形瓶,振荡2-3次,去塞,闻其
臭气,与无臭水比较,刚好闻出臭气稀释水样;
表达式:臭阈值 =(A+B)/A
A:水样体积(ml);
B:无臭或无味水体积(ml)。

Company Logo
阈值法
0.0001 14.94
0.0005 73.90
0.001
147.0
0.005
717.8
0.01
1413
0.02
2767
0.05
6668
0.1
12900
Company Logo
2.5.9 氧化还原电位
• 一、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必须现场测定。 • 二、测定方法
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用晶体毫伏计或通用pH计测定。 • 三、结果表达 E被测水样= E实测水样+ E饱和甘汞电极(测定温度下) • 四、影响因素 温度、pH、化学反应可逆性等

Company Logo
(二)塞氏盘法
现场测定的方法: 塞氏盘为直径200mm、黑白各半
的圆盘,将其沉入水中,以刚好看不 到它时的水深(cm)表示透明度。

Company Logo
3、十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硬度(mg / L,以CaCO3计) 2.497 [Ca] 4.118 [ Mg]
32
(2)EDTA 滴定法(GB7477-87)
在pH为10的条件下,用乙二胺四乙酸 (EDTA)或其钠盐作为滴定剂,以铬黑 T(EBT)作为指示剂与水样进行反应, 根据所消耗的EDTA的量,可求得水样的 总硬度。
铵盐和碳酸镁,在高温下均不稳定。
22
,550C
,550C
,550C
,550C
固体物质加热温度
103~105℃烘干
水分蒸发
180℃烘干
吸着水几乎全部赶尽; HCO3-转变为CO32-; 部分氯化物和硝酸盐会发生损失;
550℃灼烧
有机物全部被分解 铵盐和碳酸镁也发生分解
1.3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
物理 化学 微生物
水质标准:见附录。
1
水的感官物理指标
温度 色度 臭与味 固体物质 浊度和透明度 硬度 电导率等
2
一、温度 (temperature)
水的温度因水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地下水温度较稳定,一般为8~12℃左右。 地表水的温度随季节和气候而变化 (0 ~ 30℃
浊度单位:JTU
15
(2)分光光度法
标准曲线: 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反应,生成白 色高分子聚合物(甲臜聚合物),作为浊度标 准贮备液。逐级稀释成系列浊度标准液,在波 长680nm条件下测定吸光度,并绘制关系曲线。 测定:吸取适量水样测定吸光度,在标准曲 线上查得水样浊度。
16
(3)浊度仪法
浊度仪是应用光的散射原理制成的。 散射光强度与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大小和总 数成比例,即与浊度成正比。
左右)。
生活污水水温通常为10~15℃。
3
温度的测量 GB1319591
浅水水温:水银温度计 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计 较深水温:深水温度计
4
二、臭与味(odor and taste)
天然水中产生臭与味的化学物质,主要来自于 死亡和腐败; 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污染等。
溶解的矿物盐类、水中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
不可滤残渣
水样经过过滤后,留在过滤器上的固体物质,烘 干至恒重得到的物质质量。
20
水中固体的测定
重量法 (GB11901-89), 结果以mg/L为单 位表示。 减码水份分析仪法
21
Cx( H 2O ) y xC yH 2O C O2 CO2 MgCO3 MgO CO2 NH 4 HCO3 NH 3 CO2 H 2O
水质分析中水的色度是指真色。
10
色度的测定
(1) 铂钴标准比色法和铬钴比色法 氯铂酸钾(K2PtCl6)和氯化钴(CoCl2 6H2O)溶于水中配成标准色列。
定义:1升水中含1mg铂和 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定为1 度。将待测水样与标准色列 进行目视比色,以确定其色 度。
11
(2) 稀释倍数法
33
水的电导率
电导率表示的是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导率又可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 含量和含盐量。
参照上表给出味的强度等级。
7
四种味觉的代表物质
味觉种类
甜 味 酸 味
显味物质
蔗糖 糖精 盐酸
味阈浓度(%)
0.7 0.001 0.045
苦 味
咸 味
香木鳖碱 奎宁
氯化钠
0.0001 0.00005
0.055
8
三、色度
① 真色:去除了水中悬浮物质以后的颜色, 由水中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所造成的。 ② 表色:指没有去除悬浮物质的水所具有的 颜色,由可溶性有机物、部分无机离子和有色 悬浮微粒均所贡献。
13
浊度的测定
(1)目视比浊法
•标准浊度溶液 用硅藻土(或白陶土)经 过处理后,配制成标准浊度原液 规定 1mg 一定粒度的硅藻土(白陶土) 在 1L 水 中 能 产 生 的 浊 度 为 1 度 。 将浊度标准原液逐级稀释为一系列浊度标 准液,置于比色管中。
14
取相同体积的待测水样置于比色管中,与 标准浊度液进行目视比较,取与水样产生视 觉效果相近的标准液的浊度,即为水样的浊 度。
将经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后的水样逐级稀释,当稀释
到接近无色时,记录稀释倍数,以此作为色度,单位
是“倍”。同时描述废水颜色的种类。
12
四、浊度(Turbidity)
水中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称 为浊度。
浊度的测定主要用于天然水、饮用水和 部分工业用水。在给水处理中,通过测定浊度 可以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混凝剂,确定其最佳投 加量。
23
24
陶瓷坩埚、铂金坩埚、石 墨坩埚、石英陶瓷坩埚、 石英坩埚等
25
26
27பைடு நூலகம்
硬度(Hardness)
Ca2 2Na(C17 H35COO) 2Na Ca(C17 H35COO)2
造成硬度的阳离子:Ca2+、Mg2+、Sr2+、Fe2+、Mn2+等 易形成水垢的阴离子:HCO3-、 SO42-、Cl-、NO-和SiO3-等
在一定条件下,将水样的散射光强度与相 同条件下的标准参比悬浮液的散射光强度 比较,即可得水样浊度。
17
哈希浊度仪
在线浊度仪
便携式浊度仪
18
水 中 的 固 体
19
残 渣
总残渣
水或污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 物质;
可滤残渣
将过滤后的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至恒 重;
饮用水时加氯消毒也会产生不愉快的臭与味。
5
臭与味的测定 臭和味强度等级
等级
0 1 2
强度
无 微弱 弱 无任何臭和味
说明
一般难于察觉,嗅、味觉敏感者 可以察觉 一般刚能察觉
3
4 5
明显
强 很强
已能明显察觉
有很明显的臭味 有强烈的恶臭或异味
6
●味
分别将水温调至室温和40℃时尝其味道,
用“正常”、“涩”、“甜”、“咸”、 “碘味”或“氯味”等文字进行描述,并
•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 • 主要由与重碳酸盐所结合的钙、镁所形 成的硬度。
• 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 由钙、镁与水中的硫酸根、氯离子和硝 酸根等结合而形成的硬度。
总硬度 = 碳酸盐硬度 + 非碳酸盐硬度 硬度单位: mg/L(以CaCO3计)
硬度的测定方法
(1)计算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水中的 Ca和Mg的含量,用下列计算公式得到总 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