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考点汇总(附应用题专项讲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1.先要确定最高计数单位,然后确定是几位数,再去对号入座。
2.让学生利用好手中的计数器,或自己画简易图的方式帮助理解数的组成。
3.练习:可以根据组成来做猜数游戏。
读法
写法
会读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中间有0和末位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可增加的练习形式:根据两条信息提出一个问题、根据问题说说需要哪两个条件。
连加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会用连加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单位名称。
连减(两种方法解决)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会用连减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正确应用小括号。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单位名称。
读数和写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完全分开。读数和写数都是建立在对数位意义正确理解之上的。
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关键与读法相同,也是理解数位的意义和熟记数位顺序的过程。
1.遇到不会读的数在计数器上拨,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协助读。
2.在掌握读法规则的前提下,变幻形式练习。
3.掌握写数的步骤。具体步骤是:
(1)读完汉字的数后,圈出计数单位。
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两种现象的不同特点。
在既有平移,又有旋转时,有些同学就不能很好的区分两种现象,出现了混淆。
1.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时,出示生活中的画面,从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教学要求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梳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调查范围,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统计表来表示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的结果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记录数据的方法:①用符号表示:用符号“○”“√”等表示事物时,一个符号表示一个被调查的事物。
画符号时要从下往上并把符号排列整齐。
完成符号统计后,要将得到的数据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②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一个“正”字有五笔,表示五个被调查的事物,哪种事物的数量增加1,就在事物名称的后面加一笔。
这种统计方法既清楚又快捷。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的两种方法:①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如: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如:有20个鸡蛋,5个5个的放在一个框里,可以放几框?3、除法的应用: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来做。
如:把24个皮球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来做。
如:35里面有几个7?4、42÷6=7读作:42除以6等于7,表示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还可以表示42里面有7个6。
5、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练习: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算式18÷3=()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每份是();还可以表示()里面有()个()。
3、计算20÷4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根据这个口诀写出另外的三个算式:()、()、()。
4、有6根胡萝卜,每只兔子吃2根,可以分给()只兔子。
5、从25里面连续减5,减()次结果是0。
解决问题:1、一个练习本要2元钱,菲菲有10元钱,她可以买几个练习本?2、买一支钢笔需要5元钱,要买6支钢笔,需要花多少钱?现有20元钱,能买几支这样的钢笔?3、有16条金鱼,放在2个鱼缸里,一个鱼缸里放了7条,另一个鱼缸里放几条?4、有一些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正好分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也正好分完,这些糖果一共有多少个?第三单元:平移与旋转1、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00道精品(考点梳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00道一.解答题(共100题, 共551分)1.二年级同学为山区希望小学捐书70本。
如果每8本捆一捆, 可以捆几捆?还剩几本?2.小明有一根30米的绳子, 剪了6根跳绳, 每根长4米, 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3.小明7天看完一本书, 前6天每天看8页, 第7天看了9天页,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4.妈妈买来11个苹果和18个梨, 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 每只袋子最多只能装6个水果, 最少需要几个袋子?5.有37个乒乓球, 装在7个袋子里, 平均每袋装几个?还剩几个?6.老师将54只羽毛球平均分给6个班, 每个班分到几只羽毛球?7.共多少个萝卜?□○□○□=□(个)8.小华读一本81页的故事书, 4天读了36页, 照这样的速度, 小华一共几天可以读完整本书?9.一个试验种植基地种植的玉米、小麦和水稻的收成情况如下:(1)请你算出去年和今年每种庄稼的总产量, 把表格补充完整。
(2)去年三种庄稼的收成各接近多少千克?(3)今年与去年相比, 三种庄稼是增产了, 还是减产了?10.进公园成人票每张9元, 儿童票每张6元。
小明和爸爸、妈妈星期天去公园玩, 一共要多少钱?11.学校买来58个足球,每班分7个足球,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几个?12.解答题。
(1)安装一辆车需要4个, 已经安好了8辆车, 用了多少个?(2)36个可以安装几辆车?13.校园里有5行松树, 每行8棵, 校园里还有19棵柏树。
(1)松树和柏树一共有多少棵?(2)松树比柏树多多少棵?14.一本共有70页, 小明每天看8页, 要几天才能看完?15.二年级二班同学站成5 行做广播体操, 除一人领操外, 每行刚好站9人, 二年级二班一共有多少个学生?16.果园里有60筐苹果, 一辆电动三轮车每次最多能运9筐,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苹果?17.一件上衣要钉5颗扣子。
有41颗扣子, 可以钉几件上衣, 还剩几颗?18.下面是二(2)班学生最喜欢吃的快餐情况。
小学二年级下知识重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汇总(人教)一、解决问题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 = 54-(8+22)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三、表内除法1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一、第一单元:重点: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⑴加减混合⑵连加、连减(两种方法解决)⑶乘加、乘减难点: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题目。
二、第二单元重点:1、除法的含义(平均分)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用口诀求商。
4、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用口诀求商。
三、第三单元重点:1、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画角。
3、认识平移和旋转,画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画平移后图形四、第四单元重点: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应用除法含义解决的两种实际问题:⑴会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3、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五、第五单元重点:1、读写万以内的数及万以内数的组成。
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3、整十数、整百数及简单的计算。
六、第六单元重点:1、认识克和千克。
2、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七、第七单元重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2、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3、估算八、第八单元重点:1、每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2、复式统计表九、第九单元重点:1、图形的规律2、数列的规律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注:要知道八个方位,能根据给出的示意图描述出地点的位置。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0乘任何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乘除法的估算必须会。
用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的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57×89;能准确计算出除数一位数的除法,如:417÷4,并会用乘法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思维应用题专项(练习+答案1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思维应用题专项(思维焕发-解决问题)一、间隔问题1.体育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跑步,相邻两个同学之间距离1米,班上一共有25位同学。
请问:(1)这25位同学之间有多少个间隔?(2)这列队伍长多少米?2.奇奇和乐乐住在同一栋公寓楼,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时刚好停电,于是两人一起走楼梯。
每层楼都有20个台阶,两人从1楼走到10楼,刚好到了奇奇家。
请问奇奇走了多少个台阶?奇奇回家后,乐乐继续往上走了120个台阶才到家,乐乐住在几楼?3.某一天,乐乐从16楼下楼去玩,恰巧电梯正在检修停止运行,于是只能走楼梯。
乐乐每下一层楼用时30秒,走到7楼的时候电梯开始运行了,于是乐乐坐电梯下楼。
(1)乐乐下楼时步行了多长时间?(2)乐乐在1楼出电梯时,发现在电梯中用时30秒,那么电梯每下一层楼用时多少秒?4.康熙皇帝有一个西洋落地钟,每到整点都会敲响报时,早上9点敲了9下用时72秒,那么下午5点敲5下,用时多少秒?5.一根长为30分米的木头要锯成6分米长的小段,一共可以锯成多少段?每锯一次需要花费2分钟,锯完这根长木头共需要多少分钟?二、移多补少(移后相同)1.哥哥有22张邮票,弟弟有14张邮票。
哥哥给弟弟几张后,两人就同样多?2.哥哥有22张邮票,他给弟弟4张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弟弟原来有几张邮票?3.乐乐和笑笑一起画小猫,乐乐画了2张每张画了4只小猫;笑笑画了3张,每张画了6只小猫。
笑笑要给乐乐几只小猫,两人画的小猫一样多呢?三、移多补少(移后不同)1.小明和小亮各有24块积木,小亮从小明那得到几块后,小亮就比明多8块。
求小明现在有几块积木2、两堆木材,每堆50根。
从第1堆中拿几根放到第2堆后,第2堆比第1堆多了10根。
现在第1堆有多少根木头?四、蜗牛爬树问题:1、一只蜗牛要爬上10米高的竹竿,它白天向上爬4米晚上滑下2米。
第几天能爬到竿顶?2、一只蜗牛要爬上6米高的树梢上去,它白天向上爬2米晚上滑下1米。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重难点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4、1千克=1000克=1公斤。1kg=1000g.进率是1000.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千克"换成"克".
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注意在笔算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素材期末专项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素材期末专项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精编版)带答案解析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应用题1.猜一猜。
观察下面的算式,将答案填在□中。
解析:【解析】【分析】从个位开始计算,和是8,所以第二个加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3;十位数字和是0,说明第一个加数的十位数字是6,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所以第二个加数的百位数字是2。
2.上学。
(1)小强家到学校的路长多少米?(2)剩下的路程比走过的路程多多少米?(3)小强再走286米,距家多少米?距学校多少米?解析:(1)解:386+450=836(米)答:小强家到学校的路长836米。
(2)解:450-386=64(米)答:剩下的路程比走过的路程多64米。
(3)解:距家有:386+286=672(米)距学校有:836-672=164(米)或450-286=164(米)答:小强再走286米,距家672米,距学校164米。
【解析】【分析】(1)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的长度=小强家到标志的长度+标志到学校的长度,代入数值即可;(2)标志到学校的长度-小强家到标志的长度=剩下的路程比走过的路程多的米数;(3)小强再走286米距家的米数=小强家到标志的长度+小强再走的米数;小强再走286米距学校的米数=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的长度-小强再走286米距家的米数(或标志到学校的长度-小强再走的米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有27名同学乘车去秋游,每辆车限乘7人,至少需要租几辆车?解析:解:27÷7=3(张)……6(名)3+1=4(辆)答:至少需要租4辆车。
【解析】【分析】因为每辆车限乘7人,如果求出27里面有多少个7,就可以求出需要多少辆车。
所以用27÷7=3(辆)......6(名);因为多出了6个人,所以还需要多一辆车。
4.看图回答(1)最多花去多少钱?(2)最少花去多少钱?解析:(1)解:5300+4000=9300(元)答:最多花去9300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应用题大全100题(无答案)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不论是选择题、填空题或者是应用题,都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知识,就是概念和公式。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数学,整理后分享给大家: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平均分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第二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 = 被除数÷ 商被除数=商×除数5、若除数是1,则商与被除数相等。
6、总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份数=每份数每份数 X 份数=总数7、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左右两边、上下两边,斜线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一样,并能够重合。
8、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角星有5条对称轴。
9、物体或图形沿直线移动,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10、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2、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13、两个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既有乘除又有加减时,加减先算加括号。
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后面先算加括号。
14、余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5、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
(10个一是10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10个十是100)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百是1000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10个一千是1000)16、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
我们认识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五位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简版)+常考易错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简版)+常考易错题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 ---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等份,想一想分时:这个数可以分成若干这样的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 =”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 =份数被除数 =商×除数总数÷份数 =每份数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数除 =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必答题要求找出份数或每份的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带必考应用题

二年级的知识重点1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2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3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4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常考应用题100道1.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
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
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3.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4.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5.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
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6.图书馆有90本书。
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
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7.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8.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
问一共能坐多少人?9.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10.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有买来4张,问现在有多少张?11.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12.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13.食品店有85听可乐,上午卖了46听,下午卖了30听,还剩多少听?14.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2个必考重难点全解析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2个必考重难点全解析1.除法的竖式计算口诀和法则1、除号写端正,数位要对齐,被除数里面藏,除数对面站,商在上面看。
2、用乘法口诀试商,又快又准确;3、有余数除法口诀一试: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上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
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运用规律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图的要先看图,明确题意,再找出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余数确定最终答案。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3.生活中的方向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4.地图中的方向歌画图要面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读数写数要牢记读数要大写,写数要小写,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写数时要注意,哪位有几就写几,没有数时有“0”记;读数时,要牢记,末尾零,都舍去,中间无论几个零,读出一个就可以。
6.比较数的大小法则儿歌首先看,看数位,数位多的它就大;数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按规律,往下推,比较大小无所谓。
7.长度单位换算公式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1千米= 1000米 1km= 1000m1米= 10分米= 100厘米1分米= 10厘米1dm= 10cm1厘米= 10毫米1cm= 10mm1米= 1000毫米1m= 1000mm8.竖式计算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得数的数位也要对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全册)

苏教版⼩学数学⼆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全册)第⼀单元总结智慧⼩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退位减法的计算⽅法不熟练,造成计算错误。
误区点拨:⽤“破⼗法”计算退位减法时,⽤10减去减数后,错误地⽤差直接当结果。
⽤10减去减数后,应把结果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计算⼗⼏减⼏时,我们要选择⾃⼰熟练的⽅法计算。
易错点2: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道⽤加法还是⽤减法计算。
误区点拨:(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常常把求另⼀个部分量⽤加法解决,求两部分量的和⽤减法解决。
(2)如果问题给出的两个条件是总量和其中的⼀部分量,求另⼀部分量,就⽤减法计算。
如果问题给出的是两部分的量,求总量,就⽤加法计算。
第⼆单元总结智慧⼩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长⽅形和正⽅形不能区分。
误区点拨:长⽅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
正⽅形的特点是四四⽅⽅的,四条边都相等。
易错点2:数图形的个数时,经常漏数或者重复数。
误区点拨:数图形的个数时,为了避免漏数或重复数,⼀般按照⼀定的顺序数:从内到外或从⼤到⼩。
如果是组合图形,先从单个图形开始数,再数组合图形。
⼀定要避免不按照规律乱数。
第三单元总结智慧⼩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读数和写数。
误区点拨:(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位起,即从左边起。
(2)写数时,如果哪⼀个数位上⼀颗珠⼦也没有,但它前⾯的某个数位有珠⼦,那么这个数位要⽤0占位。
易错点2:整⼗数的计算。
误区点拨:(1)计算两位数加、减整⼗数时,常会出现把整⼗数当成⼀位数进⾏计算的错误。
(2)计算整⼗数加⼀位数时,可看作⼏个⼗和⼏个⼀组成了⼏⼗⼏。
⼏⼗⼏减⼏⼗,可看作从⼏⼗⼏中减掉⼏个⼗,就得⼏个⼀;⼏⼗⼏减⼏,可看作从⼏⼗⼏中减掉⼏个⼀,就得⼏个⼗。
易错点3:找规律填数。
误区点拨:(1)找规律填数时,先要找到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2)经常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或⼗个⼗个地数数。
易错点4:数的⼤⼩⽐较。
误区点拨:⽐较数的⼤⼩时,常出现⽅法上的错误。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归纳总结一、数据收集整理。
1. 重点。
- 学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如投票、举手等方式。
例如,要知道班级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可以通过举手统计的方法收集数据。
-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像给出一个关于同学们喜欢水果的统计表,能说出哪种水果最受欢迎等。
2. 难点。
- 正确地记录数据,避免重复或遗漏。
在多人同时进行数据收集时,要保证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二、表内除法(一)1. 重点。
-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可以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来体会,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
-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例如,12÷3 = 4,读作12除以3等于4,其中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如计算10÷2,根据二五一十的口诀,商是5。
2. 难点。
- 理解除法的意义。
除法是平均分的数学表达,对于一些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来说,理解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可能会有困难。
- 在解决问题时,能正确判断是用除法计算还是用乘法计算。
例如,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用除法,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用乘法。
三、图形的运动(一)1. 重点。
-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像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 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如电梯的上下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的转动是旋转。
2. 难点。
-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这需要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深刻的理解,包括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在方格纸上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后的位置。
要明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数方格时要准确。
四、表内除法(二)1. 重点。
- 用7 - 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如,计算56÷7,根据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商是8。
- 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如把45个气球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气球,用45÷9 = 5(个)来解决。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汇总含答案解析(2)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汇总含答案解析(2)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应用题1.二(1)班李老师带52名同学去公园划船。
公园里有大、小两种船供游客租用。
大船每条坐9人,小船每条坐7人。
(1)如果都坐大船,需要租几条船?(2)如果都坐小船,需要租几条船?2.组成一副游戏棋需要6颗黑子,5颗白子和3颗红子,现有黑子53颗,白子39颗,红子16颗,那么可以组成几副游戏棋?还需要几颗白子和红子,才能组成8副游戏棋?3.有一匹19米长的布,剪成长度小于2米规格即为合格,那么最少需剪几次?4.从160、720、250中任意取两个数,能组成多少个加、减算式?在下面写出来,并计算。
5.妈妈在甲超市买了5千克大米付了35元,爸爸在乙超市买了同样的大米8千克,付了60元。
你认为哪家超市卖得便宜?请说明理由。
6.购物。
买一台吹风机和一部手机实际花多少钱?7.22个同学去旅游。
(1)如果全部住大房,至少要多少间每间?(2)如果全部住小房,至少要多少间?8.数一数,填一填。
9.看图回答(1)最多花去多少钱?(2)最少花去多少钱?10.50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要租几条船?11.下面是大兴超市一周的营业额情况记录表:(1)填出每天的营业额大约是几千元。
(2)哪两天的营业额差不多?(3)把五天的营业额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2.三(2)班46人去公园划船,每条船只能坐6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13.想一想,上午8:00到9:00这一小时内,钟面上分针和时针有几次重合,大概在什么时刻?分针和时针有几次成一条直线,大概在什么时刻?分针和时针有几次成直角,大概在什么时刻?14.植树节期间,育才小学二年级同学植树253棵,三年级同学植树315棵,四年级同学植树423棵。
(1)问题:?315-253=竖式计算:(2)问题:?423-315=竖式计算:(3)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问题:列式:竖式计算:15.丽丽家、天天家、超市都在同一条路上,丽丽家离超市1600米,丽丽家和天天家相距200米,天天家离超市有多远?(画图表示出两种情况并解答出来)16.妈妈买了34米花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可以做几个窗帘?余几米布?17.小明在算盘上用6颗珠子拨出了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18.张老师带着二(1)班43名同学去坐船,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才能保证所有的人同时划船?□○□=□(条)……□(人)答:至少需要()条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
1、我们把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
3、计算15÷3时想的乘法口诀是()。
4、要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与三角板上的直角同样大的角是()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小的角是()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大的角是()角。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用()法计算。
6、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要按从()往()的顺序进行运算。
有括号的就要先算()里面的。
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法,后算()法。
7、一个一个地数,()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地数,()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
8、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9、写数时如果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就用()占位,在那一位上写()。
10、万以内的数在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位起。
读数时万位上是几就读();()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11、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位数不同的位数()的数大。
位数相同的,要从()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一位一位依次按顺序往下比,比到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
12、表示物品有多重,可用()和()作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做单位。
1千克=()克
1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要把()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如果个位相加满十要向()位进1 ;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个(),如果十位不够减从()位退1当()个()。
14、加数+ 加数=(),()- 减数= 差。
15、()×因数=积,被除数÷()=商。
16、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之间相差(),它们的和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之间的差是()。
17、与1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与1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与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与1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二、请你选一选。
(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6320
B、1000
C、3009
D、5600
2、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比较,()重。
A、铁
B、棉花
C、一样重
D、不一定
3、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4、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A、10
B、1
C、99
D、100
三、解决问题
1、只列式不写答
2、一支钢笔9元钱,买两支钢笔的钱正好可以买3个文具盒,一个文具盒多少钱?
3、二年级参加英语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故事欣赏的人数和参加英语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现在将两个兴趣小组的同学按每6人一个小组进行活动,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四、动脑筋
1、由8、0、
2、4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2、按规律填数:1 4 9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