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战略联盟
企业战略联盟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企业战略联盟这一重要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战略联盟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共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企业战略联盟的认识和看法。
一、企业战略联盟的定义与意义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
战略联盟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企业战略联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分散风险:企业战略联盟可以将风险分散到多个合作伙伴,降低单一企业面临的风险。
3. 促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4.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可以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实施1.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企业应选择具有互补性、战略目标一致、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
2. 明确战略目标:企业应与合作伙伴共同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确保联盟的稳定发展。
3. 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提高联盟的整体竞争力。
4.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企业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联盟内部问题,确保联盟的顺利运行。
5. 完善合作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包括利益分配、风险分担、退出机制等,确保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与应对1. 风险识别:企业应充分识别战略联盟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合作伙伴的信誉风险、战略目标不一致、资源分配不均等。
2. 风险评估:企业应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 风险应对: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风险,如加强合作伙伴的信用评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
总之,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经营中的战略性合作与联盟

企业经营中的战略性合作与联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寻求合作机会。
战略性合作与联盟成为了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性合作与联盟的意义、形式和实施策略。
一、战略性合作与联盟的意义战略性合作与联盟是指企业之间或不同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某种方式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分享资源、知识和技术,实现互利共赢。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担风险:战略性合作与联盟可以帮助企业分散风险,共同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因素。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避免依赖单一供应商或销售渠道所带来的风险。
2. 提升竞争优势:合作伙伴之间可以互补优势,共同发挥各自的专长,提高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技术型企业可以与市场销售型企业合作,使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实现规模经济: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经济效益。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同利用设备、技术和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 扩大市场份额:通过联盟合作,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渠道覆盖范围。
通过与同行业或相关领域的企业合作,可以共同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
二、战略性合作与联盟的形式战略性合作与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形式:1. 资源共享: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如设备、技术、专利、品牌权等。
通过共同利用资源,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市场拓展:企业可以通过联盟合作拓展新的市场。
例如,合作伙伴可以共同开发新产品、共享销售渠道、合作开展市场推广活动等。
3. 技术合作:技术型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或解决技术难题。
通过技术合作,企业可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加快产品创新速度。
4. 资本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资本合作,共同投资新项目或进行并购。
通过资本合作,企业可以获取更多资金支持,促进业务扩张。
浅论企业战略联盟

经 营 管 理
期的托拉斯 、康采恩 现代的企业合资 、连锁加盟等等。按照战 略联盟形态演进的过程 . 企业战略联盟可划分 为 传统战略联盟 .
我 论企业战略联盟
t 孙相 文 t i
[ 摘
现 代 战 略 联盟 和 新 兴 战 略联 盟 。 1 传统 战 略 联 盟 ( 格 联盟 ) 工 业 化初 期 阶 段 , 品之 间 价 。在 产
互补的战略联盟 .并且目益把经营方式的重点转 向战略联盟 .由 到今天 .商品极大丰富 :2 激烈的竞争使市场瞬息万 变.不快则 ()
() 使经营风险无处不 此 .战略联盟的数量激增。据统计 .全球 5 0 0 强企业平均约有 6 死已成为金科玉律 :3 经营环境 的复杂多变 . O
个 主 要 的 战 略联 盟 。跨 国 公 司 在世 界各 地 建 立 的战 略 联盟 超过 3 在 。企业 为了达到自身的战略 目标 ,可从外部寻找其最稀缺的资
2 现 代企 业 战 略 联 盟 ( 品联 盟 ) 现代 意 义 的 企 业战 略 联盟 产 。
对立竞争转 向大规模合作竞争 .其 中.合作竞争最 主要 的形式之 兴起于二战后 。随着竞争的 目益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市场发
一
就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即企业之间建立既竞争又合作、优势 生 了 重 大 变化 .现 代企 业 战 略 联 盟 呈 现 出 以下 特 点 :1市 场 推 进 ()
有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和完全 自主的经营权 , 但有利于联盟企业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 。 战略联盟改变了传统的以竞争对手消失为 目标的对抗性竞争 .
三、战略联盟形成 的外部条件和 内在动因
战略联盟 已经成为企业重新组合资源、培育和提升市场竞争 能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战 略联 盟的形成有其外在条件 和内在动 1 战略联 盟形成的外部 条件 当今 .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外 .
浅谈企业的战略联盟

W 瀚 紊 9 }期 国 地苗 n
浅谈企业的战略联盟
祁,爱 (北京浩瑞控制工 程公司 100053) 自 从美国DEC公司总裁简. 霍普兰德(J.
对潜在合作者进行战略和组织能力的分 析过程 , 是战略联盟的重要步骤之一, 但也是 最困难的一项任务。 有几个因素能够促进决策 制定过程的质量。 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限制条件 是:能否获得用来有效评价潜在合作伙伴的信 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 基础和关键环节。 慎重地选择合作对象是联盟 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 选择联盟伙
Hopl and )和管 理学家罗杰.奈杰尔 毋A j g e l
)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以来, 战略联盟就成为管
理联盟的概念仍有争议, 但从总 结战略联盟的各种形式来看, 我们可以把它归 纳成一个相对合适的定义:战略联盟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一般指企业, 如果企业
伴标准的核心是彼此能相容, 有能力, 又肯为 战略联盟投人时间、 精神和资源三原则。要尽 息。进行联盟前的有效分析, 不仅需要潜在合 量避免联盟的冲突, 就应该善于处理一定程度 作者的有形资产的数据(例如 : 工厂和设备的 的紧张关系, 让联盟的经理人共同树立“ 合作 状况和生产力) ,还需要一些无形资产的数据 的里程碑” 使联盟避免与母公司的目 , 标和战 间的某些部门达成联盟关系, 也适用此定义) (包括品牌力、 与客户的关系质t 、 专业技术水 略相冲突, 消除生产中的重益部分, 请有经验 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 平等) , 以及组织能力的资料(例如:管理能力、 的联盟协调者从中周旋, 善于灵活应付 各种变 或非股权形式的共但风险、 共享利益的长期联 员工忠诚及共享价值观等) 。由于许多联盟成 化, 最终达到通过战略联盟改善市场环境, 增 合与合作协议。 立的短期时间限制, 使原来就很难获得的信息 强竞争实力的目的。 一、 企业战略联盟的特征 更加难以获得。 2、 施战略联盟内 实 部有效管理 战略联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2、 承诺与现实的差距 组建战略联盟的优势之一, 是通过结盟简 面: 在进行联盟计划和协商过程中, 可能会出 化交易过程, 降低交易成本。 因此, 在组织和实 1. 组织的松散性. 战略联盟以共同占 领 现一些不现实的需求或错误选择。例如: 一些 施战略联盟时应进行成本控制。 建立高效的联 市场、 合作开发技术等为目 其所建立的并 参与联盟过程的经理人员, 标, 在他们的组织内推 盟管理信息系统, 具备兼容性和柔性, 能针对 非一定是独立的公司实体, 联盟各成员之间的 广联盟的思想时, 往往表现出过度的热情, 而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联盟成员的信息进行综 关系也并不正式。战略联盟本身是个动态的、 且期望值很高。 这与进行兼并时的许多决策过 合集成, 在联盟行动过程中, 能针对联盟成员 开放的体系, 是一种松散的公司间一体化组织 程相似。 用一位经理的话来说: “ 对过程本身过 企业所在国家发生变化时,快速做出相应调 形式。 整。 分热衷, 即是对结果的忽视” 因为拥护联盟的 。 2. 行为的战略性. 战略联盟的方式与结 企业人士, 往往并不是后来负贵联盟真正成功 3、 利益分配和风险防范分担 果, 不是对瞬间变化所做出的应急反应, 而是 运作的经理, 而后者必会面临潜在、 隐性的困 利益分配和风险防范, 是战略联盟能否形 成和延续的核心问题。 因联盟而产生的利益增 对优化企业未来竞争环境的长远谋划。因此, 难和问题。 联合行为注重从战略的高度改善联盟共有的 3、 联盟范围的合理界定 加, 需要在成员中进行分配, 若分配不当, 则容 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 风 联盟越复杂, 越需要管理层的重视, 也越 易导致战略联盟的解体。合理的利益分配, 3. 合 平等 联 作的 性. 盟成员 独立法 难管理。 均为 有三个因素增加了合作的管理复杂程 险防范与分担是联盟成功的保证, 也是激发成 员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应 人实体, 相互之间的往来不是由行政层级关系 度。即相互交叉持股, 对交叉职能47r- 进行协 rI 所决定, 而是遵循自 愿互利原则, 为彼此的优 调与整合的需要, 以及合作活动跳 一 范围 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做到每个成员所获利 势互补和合作利益所驱动。 各成员企业始终拥 度。 战略联盟的范围和它们必须必} 1, 勺 不 益要比不参与联盟时多, 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 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权, 而不必受其他成员企业 确定性环境, 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担相联系, 才能使 使得双方很难理解在合作;ta d进过 相对称, 的决策所左右。 程中, 可能产生的报酬或风险的性质、 程度和 战略联盟具有勃勃生机。 4. 合作关系的长期性. 联盟关系并不是 分散情况, 4、 进行企业改革和经管战略的调整 甚至弄不清联盟各成员企业的角 地位和任务。这就会增加实现合作目 标过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 告 业与企业 之间的一次性交易关系, 而是相对 色、 Q 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因此, 企业参与联盟的 程中, 善,所以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不规范的竞争法 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目 标不在于获取一时的短期利益, 而希望通过 4、 竞争性合作的风险 则。我国企业屡屡陷人恶性竞争的泥潭, 价格 持续的合作增强自 身的竞争优势, 以实现长远 企业进行合作的目的,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 战此起彼伏, 企业间剑拨弩张, 假冒名牌满天 收益的最大化。 获取能使各方互惠互利的技术和资源。 当一方 飞, 地方保护主义浓厚, 市场环境很不健康。 在 5. 整体利益的互补性. 联盟关系并不是 企业的技能和能力,隐藏在复杂的组织过程 我国市场的大门已经向世界经济全面敞开之 中, 很难进行学习和模仿。而另一方的技能和 际, 努力改变国内企业的竞争法则, 通过推行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 或是一个企 业对另一个企业的辅助关系。 而是各成员之间 能力, 则较为清晰, 用几合机器或几张图示即 在竞争中合作的战略联盟模式实现共赢, 就成 的一种利益互补关系。 每个成员企业都拥有自 可说明, 在经营中把盈利和增 因而相对易学习 和模仿时, 这种竞争 了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完全有可能导致在合作过程 长作为企业追求的首要目 不求最大只求最 己的特定优势, 通过扬长避短, 可有效降低交 能力联合的安排, 标, 一方合作者在学习另一方技术优势的同 好。强调公司收人与利润同步增长, 资产收益 易成本, 1+1>2"的 产生“ 协同 效应。同时, 每一 中, 个成员企业都能获得与其在联盟中的地位和 时, 也能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 最终还有可能 与股东回报齐头并进。加强公司的核心业务, 把能否提高企业的旅利率和综合竟争能力作 对联盟的贡献相对应的收益, 这种收益仅依靠 抛弃合作者, 享受合作所带来的收益。 独自 企业自身的力里难以获取。 5 , 战略和组织的盆杂性成本 为战略调整的依据。 6. 管理的复杂性。 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 战略联盟往往缺乏要求跨越组织边界合 5、 进行技术创新 不断 这种分开合作的根本性问题会产生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进步缩短了产 企业为了增强对全球市场的领导力量, 纷纷与 作的动因。 竞争对手建立战略联盟。这一形式的出现给 更多战略上、 组织上的复杂性。因此也就为管 品生命周期, 同时也加大了研究开发成本和技 “ 竞争” 一词注人了新的含义, 即企业间除了对 理这些复杂性带来了额外的成本。 联盟成员由 术创新的风险,对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 人 抗性竞争外, 还可能存在以合作和联盟为基础 于各自 不同的战略思想和管理实践, 合作关系 才、 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世界 的竞争。 也因为不断增加的环境因素, 越来越难以确 著名跨国公司普遍以销售额 10%以上的资金 二、 战略联盟的风险及成本 定, 而变得更加复杂。高度的环境敏感性与不 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 以充分利用当地知识资 尽管各种企业战略联盟理论,强调了联 跨国公司之间利用相互优势, 共 断 加的 确 相结 就必 断 控 源;另一方面, 增 不 定性 合, 须不 地监 盟所能获得的各种益处, 但是“ 联盟” 有如“ 婚 联盟的目 任务和管理进度, 标、 使之适应不断 担风险, 共享收益, 实现共同的战略目 标。 这种对监控和重新谈判进行额外 6、 培养 大力 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姻”只有双方都具有合作竟争的态度, , 都遵守 变化的环境。 现代商业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争夺人才的 约定才能奏效。众多合作型企业的经验强调, 投资, 也增加了联盟的总风险和总成本。 这种伙伴关系也存在风险和成本, 主要表现在 三、 企业在选择战略联盟时, 应注竞的几 竞��
论企业战略联盟社会网络

Key words :
st rategic alliance ; social net ; value chain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1289 (2006)04-0476-03
现资源在网络成员之间的优化配置。 社会网络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认为社会网络的 形成及资源在社会 网络中的传递是 以信任机制的建立为 基础的, 社会网络是随着信任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形成的。 信任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即信赖和风险。 信赖是单方的 意志行为, 它使得一方的命运被另一方所控制; 而风险是 指一方将由于另一方的不可信性而导致潜在 的负产 出。 信任的来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对利益的计算, 这时 所形成的信任往往是单次交易的短期信任, 当交易主体可 以通过多种治理机制而得到保护时, 治理机制为一个有机 会主义交易方施加成本, 如果机制适当合理, 机会主义行 为成本就会大大提高. 在此前提下, 交易的各主体将有共 同信心认为 , 他们的脆弱性将不会被利用, 因为这样做是 不理性的。第二种信任来源是交易各方经长期多次交易 所熟悉。现代博弈理论已经证明, 当交易双方仅发生单次 交易, 理性经济人必然会出现损人利己的败德行为,囚徒 “ 困境” 就是典型例证 ;而当交易次数无限增加时, 对长期利 益考虑会导致合作的出现, 长期信任得以形成。第三, 信 任可以来源于具有可预见性和可依赖性的规则。这里的 规则可以是正式规则也可以是非正式规则 , 它们或者出于 政府规定, 或者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传统、 习惯和文化。社 会网络就是以网络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而形成的。 按照信任程度的不同, 可把信任分以下为三个层次。 第一是以合约为基础的信任。这种的信任是个人基 于经济人理性角度而作 出的, 信任行为如同经济行为, 即
企业战略联盟案例的分析

问题回答一、战略联盟的动机就企业自身的内在需要来说,企业实行战略联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因:⑴开拓市扬⑵.获取技术(3)减少风险⑷.实现规模经济⑸.实行人才交流二、战略联盟的优点1.帮助企业进入一个外国市场2.分摊成本,分散风险3.实现能力与资产的互补4.有助于企业建立有益的行业技术标准三、战略联盟的缺点1.为竞争对手提供了低成本地获得新技术和市场的途径。
2. 联盟有风险,除非十分小心,不然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还要多。
四、如何选择战略伙伴1、从自己现有的合作伙伴中寻找即从现有客户中选择有以下优点的合作对象:①对对方企业的能力、商业理念和企业文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②人际关系纽带已经建立。
③以前相互往来的经历为两家企业能否友好相处提供了有力证据。
④全作双方对将要组建的联盟企业的业务都很熟悉。
2、通过多种途径寻找五、战略联盟的战略优势:一是创造规模经济。
二是实现企业优势互补,形成综合优势。
三是可以有效地占领新市场。
四是有利于处理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生产关系丰田和通用公司的横向联盟: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汽车行业正陷入极为严重的衰退期,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导致了对高质省油的小型车的巨大需求。
通用公司为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加大了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但收效甚微。
丰田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汽车行业中最具成本竞争力的生产者,又拥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并有首创的丰田管理模式。
然而,由于日本汽车的对美出口受到出口限额的限制,要积极的争取巨大的美国市场,需要丰田公司将生产基地向美国转移。
如果双方进行合作,通用公司希望能够在合资企业中直接观察日本汽车厂的生产方式,可以从丰田公司获得小型车生产技术、改善车间管理的经验以及稳定的供销关系等,而丰田公司则可以成功的打破汽车行业的贸易壁垒、望通过合资企业学习如何在美洲地区直接管理一家工厂、积累在美国的海外运作经验等。
请举例说明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要求不低于五百字。

请举例说明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
要求不低于五百字。
目前,企业之间战略联盟已成为常态。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以上独立企业因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通过签署协议集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开发、生产或销售一种或多种产品。
那么,企业形成战略联盟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呢?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提高竞争力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多种形式,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其竞争力。
例如,阿里巴巴与京东之间的战略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跨平台互换流量,推广更多的商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化物流等,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
2.扩大业务范围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也可以通过扩大业务范围,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通过联合其他企业,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拓展新的领域和市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业链。
例如,中石油集团与中石化集团联合,其跨足天然气领域、石油化工领域、油田勘探领域、生产领域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3.降低市场风险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
长时间相互打压,定制全新的推广技术,优化市场营销服务,促进结束市场营销服务。
一些企业之间合作降低风险,通过共同风险与收益,提高其自身的稳定性,赢得企业持续的盈利。
4.实现技术转移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也有助于进行技术转移。
在联盟或合作企业中,企业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例如,大疆创新科技与美国国防部签署合约,为美国军方难易发现提供高清晰度影像数据,实现技术转移。
5.实现资源共享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和浪费,更好的利用已有资源。
例如,华为和库克Huber的全球合作,库克Huber的货车将为华为提供物理基础设施,如变压器、空调等设备,共同打造智慧物流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总之,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有许多动因。
企业战略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战略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战略联盟成为了许多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企业战略联盟的定义和特点,并分析合作伙伴关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什么是企业战略联盟?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合作的一种组织形式。
与传统的竞争关系不同,战略联盟强调合作与互利共赢。
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市场等,联盟成员通过合作实现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
其次,企业战略联盟有哪些特点?首先,战略联盟是基于长期合作的。
与简单的合作关系不同,企业战略联盟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共享,需要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战略目标。
其次,战略联盟注重互补资源。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资源互补,每个成员都能够借助对方的优势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再次,战略联盟注重风险分担。
合作伙伴可以共同分担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最后,战略联盟强调共同发展。
通过共同努力,战略联盟成员可以实现共同的发展,共享合作成果。
那么,企业战略联盟对企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呢?首先,企业战略联盟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
其次,战略联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合作伙伴可以互相分享技术、人力资源、资金等,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再次,战略联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通过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此外,企业战略联盟还可以促进创新。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企业可以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应对市场变化。
然而,企业战略联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合作伙伴选择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需要考虑双方的互补性、合作意愿、信任度等因素。
其次,合作伙伴协调的问题。
合作伙伴之间在资源配置、决策制定等方面可能存在分歧,如何协调双方的利益是一个挑战。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引言: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是当今全球化经济中常见的合作形式,旨在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市场拓展等方式,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然而,不同的联盟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案例一:联合利华与可口可乐的成功合作联合利华与可口可乐的合作是一个成功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这两家公司在2008年签署了一项长期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开发和推广新的饮料产品。
这个联盟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 互补性资源:联合利华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品公司,拥有丰富的品牌、市场渠道和产品开发能力,而可口可乐则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两家公司的资源互补性使得合作更具竞争力。
2. 共同目标:联合利华和可口可乐都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产品创新。
双方共同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相互支持,这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3. 灵活性和适应性:联合利华和可口可乐的合作协议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和资源分配,以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
案例二:戴尔与EMC的失败合作戴尔与EMC的合作是一个失败的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案例。
戴尔在2015年收购EMC,希望通过这一合作扩大其在企业存储市场的份额。
然而,这个合作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如下:1. 文化差异:戴尔和EMC在文化、管理风格和组织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
这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沟通和决策上的问题,影响了合作的顺利进行。
2. 整合困难:戴尔和EMC的业务和产品线复杂多样,整合过程异常困难。
双方未能有效整合各自的资源和能力,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3. 竞争压力:合作开始后,戴尔面临着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
这使得戴尔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发展战略,转而应对竞争,导致合作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经验教训和启示: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国际企业战略联盟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和启示:1. 确定共同目标和价值:成功的联盟需要双方明确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以确保合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企业战略联盟名词解释

企业战略联盟名词解释企业战略联盟啊,就像是一场超大型的企业联谊会。
各个企业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为了一些共同的目标或者利益,手拉手组了个超级团队。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超级英雄的联盟。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超能力,有的企业擅长研发,就像钢铁侠,有一脑子的高科技创意;有的企业在市场推广方面特别厉害,就像神奇女侠,魅力四射能把产品推广到各个角落。
当它们组成战略联盟,就像是超级英雄们集合起来对抗邪恶势力,只不过这里的“邪恶势力”可能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或者技术难题。
这就好比一群吃货凑在一起要做个美食大计划。
有擅长找食材的,就像那个总能发现深山里美味蘑菇的小松鼠;有厨艺高超的,就像米其林大厨附身。
他们联合起来,想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美食王国。
企业也是这样,有资源的提供资源,有技术的贡献技术,有渠道的打开渠道。
有时候,企业战略联盟又像是一场奇特的动物大迁徙。
不同的企业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虽然各自的步伐和特点不一样。
有的像兔子,动作敏捷能快速抓住新的市场机会;有的像大象,步伐稳重,给联盟带来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实力。
在这个联盟里,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它们既是并肩作战的好战友,又像是互相监督的小伙伴。
就像一群一起参加马拉松的人,互相鼓励往前跑,但又暗暗较劲,谁也不想拖后腿。
企业战略联盟还像是一场魔术表演。
单独一个企业可能只能变出小兔子之类的小把戏,但是几个企业联合起来,就像魔术师们一起合作,能变出大象、长颈鹿,甚至是一座魔法城堡。
可能原本一个企业在某个领域只能小打小闹,联盟之后就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
不过呢,这个联盟也不是那么好搞的。
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人住在同一间宿舍,偶尔也会有小摩擦。
有的企业可能会想多占点便宜,就像那个在宿舍里总是多吃多占的舍友。
但如果处理得好,就像一场和谐的音乐会,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乐器,共同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而且企业战略联盟还像一场星际探险。
各个企业像是来自不同星球的生物,带着各自星球的独特资源和技术,为了探索未知的商业宇宙而联合起来。
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策略

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策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实施战略联盟策略,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降低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战略联盟的概念、类型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略联盟的概念和类型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企业共同合作,通过某种形式的协作达成共同目标的一种企业合作关系。
与传统的市场竞争相比,战略联盟能够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和能力,进行资源共享、风险分担、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
目前,常见的战略联盟类型包括垂直联盟、水平联盟、技术联盟、市场联盟等。
垂直联盟是指在同一产业链上,两个或多个企业为了优化产品和服务的流程而进行的合作。
水平联盟是指在同一产业内,两个或多个企业加强竞争力,共同进入新市场或抢占市场份额的一种合作。
技术联盟则是指本着技术上的共识,两个或多个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
市场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合作,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和渠道拓展等方面互相支持和共同开拓市场。
二、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在实施战略联盟之前,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和竞争分析,确定合适的合作对象,并进行合作方式和合作细节的谈判和协商。
具体来讲,战略联盟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合适的合作对象。
联盟合作需要找到与自己在市场定位、产品和技术等方面具有互补的企业。
此外,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专业能力等也需要与自身相符合。
2、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联合公司等。
3、明确合作的具体内容。
需要确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如资源共享、技术开发、市场推广、合同履行和利益分配等。
4、合作伙伴间的沟通和协调。
联盟合作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以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5、评估和调整。
战略联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合作双方需要随时关注合作效果,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并根据市场变化和合作环境做出调整。
三、战略联盟的优势和挑战战略联盟的实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优势,如资源共享、风险分担、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
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与管理

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与管理在今天的商业世界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盟建立,可以创造更多机会和更好的业务成果。
因此,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战略,已经在很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成功的实践。
本文将从联盟的定义、建立、管理等方面介绍企业战略联盟的相关内容。
一、企业战略联盟的定义企业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协议、合同等方式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业务或实现一项共同目标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
联盟中的各个企业通常是相互独立的,合作的重点在于共享资源、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等,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具体来说,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员之间需要建立一定的互信和合作关系,同时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并通过合作来实现这些目标和规划。
联盟的形式可以很多,最常见的形式包括合资、合作、战略合作等。
二、企业战略联盟的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建立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功建立企业战略联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联盟成员选择、合作目标、合作模式、管理体制和发展战略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
1. 识别目标和资源在构建企业战略联盟之前,成员企业需要明确目标和资源分析。
包括联盟的目标和任务,共享资源类型,合作领域和方式等。
此外,还需要对市场策略、竞争对手和市场趋势进行分析,以保证联盟方向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匹配。
2. 确立联盟成员联盟成员的选择至关重要,成员之间应该有相近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经营理念应相似。
同时,需要考虑企业之间的实力和资源优势,以及潜在的利益冲突。
最终,要选择具有相互补充资源和能力的企业作为联盟成员。
3. 确定合作模式企业战略联盟形式有多种,包括合资、合作、战略合作等。
这些不同的形式应该在联盟建立之前予以明确。
在考虑哪种形式时,需要考虑成员企业的经营特点、法律法规和财务状况等各方面因素。
4. 制定联盟合同联盟合同是联盟建立的基础。
企业战略联盟发言稿范文

企业战略联盟发言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贵宾,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各位共同探讨企业战略联盟的重要性和意义。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深刻理解并认同战略联盟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价值。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市场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战略联盟正是出于对这些挑战的共同面对,以及合作的需要而产生的。
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能够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以及合作创新等方面受益。
首先,战略联盟能够帮助我们共享资源。
在现代商业中,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很多企业往往无法单独拥有所有所需的资源。
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可以共享彼此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其次,战略联盟能够降低成本。
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和投入成本,从而分摊风险和成本压力。
例如,合作伙伴可以共同投资研发新产品或开发新市场,共同分享投资风险,同时降低了单个企业的开支。
此外,战略联盟还为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
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我们可以共享双方的客户资源和市场网络,从而快速进入新市场或拓展现有市场份额。
这不仅能够加快企业的增长速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最后,战略联盟还能够促进合作创新。
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带来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通过共同研发和创新,我们可以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无论是面对竞争,还是迎接机遇,企业战略联盟都是一种强大的工具。
通过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可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以及合作创新,实现共赢。
因此,我要呼吁各位企业家们,积极寻求并加强企业战略联盟,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企业战略联盟的策略探讨

企业战略联盟的策略探讨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任何单个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都必须面临着世界范围的竞争挑战,传统内部积累发展战略使我国企业很难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获胜。
战略联盟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米最重要的组织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心,是获取外部资源、提高竞争能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诺多企业在实施战略联盟中,不仅遭遇了巨大的风险,而且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为此,如何组建战略联盟,加强联盟管理,正确运用战略联盟整合企业内外两种资源,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高度复杂的国内外竞争激烈的市场,成为目前乃至未来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博弈论阐释战略联盟的产生背景及其价值,然后总结国外发达国家企业战略联盟的经验与启示,分析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发展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联盟;合作;核心竞争力一、前言1.1研究的背景和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
企业靠单一的批量生产或规模经营已不能再获得长期利益。
传统的企业竞争通常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击败竞争对手,将其逐出市场,企业的成功是以竞争对手的失败和消失为基础,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战略联盟的出现使传统的竞争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
战略联盟是指企业之间结成盟友,交换互补性资源,各自达成战略目标,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据国外资料估计,过去的三年中世界上大约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其中3/4是跨国企业战略联盟。
它们在给当事公司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世界经济。
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宣传:“在今天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企业可以单干保持竞争优势,我们进入了联盟时代.只有通过联盟企业才能找到全球市场所要求的资源”。
论企业战略联盟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引言 (4)一、战略联盟的概述 (4)(一)战略联盟提出的背景 (4)(二)战略联盟的定义 (5)(三)战略联盟的特征 (5)二、战略联盟的优势及有效战略联盟的建立 (6)(一)战略联盟的优势 (6)(二)如何建立有效地战略联盟 (6)三、战略联盟的作用 (7)(一)战略联盟的作用 (7)四、战略联盟的风险和防范 (9)(一) 企业战略联盟中存在的风险 (9)(二)战略联盟风险防范策略 (9)(三)战略联盟的管理 (10)五、我国战略联盟的发展前景 (10)(一)发达国家战略联盟的实践和经验 (10)(二)我国实施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12)(三)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前景 (12)结束语 (13)致谢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4)论企业战略联盟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的动态化,个人需求的个体化和动态化,竞争的白热化日益明显,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性。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快速敏捷的适应市场,但由于时间、知识等条件的制约,单靠个别企业难以满足新产品上市快、质量高、价格低、服务好的要求。
因此,组建联盟成为我国企业必然选择的战略决策。
本文借鉴前人战略联盟理论的研究,经过总结。
第一章,对战略联盟进行概述,介绍了企业战略联盟提出的背景、定义、特点,明确指出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企业合作竞争模式,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介绍了战略联盟的优势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战略联盟,实施战略联盟会形成很多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三章介绍了战略联盟的作用,实施战略联盟可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
第四章,介绍了战略联盟的风险和防范措施,指出在日益变化的市场中,联盟者、联盟者与市场、国内与国外市场都存在着风险,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防范,加强战略联盟的管理,从而迎接新的挑战。
企业管理的战略联盟策略

企业管理的战略联盟策略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战略工具,指的是不同企业之间为了实现共同利益或实现战略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相互补充与协同,共同谋求发展。
本文将就企业管理的战略联盟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企业为何选择战略联盟策略战略联盟策略是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资源有限、技术更新等挑战时的一种应对方式。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往往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实现更好的发展。
选择战略联盟策略的关键原因如下:1.资源共享与整合: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共享对方的资源,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资源共享可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风险共担与分散: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面临着许多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
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共同承担风险,实现风险分散,降低单一企业面临风险的概率与程度。
3.技术创新与合作:战略联盟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与合作。
通过合作伙伴的技术支持,企业可以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竞争力。
4.市场拓展与共同发展:战略联盟可以帮助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或扩大在原有市场的份额。
合作伙伴的市场渠道、品牌影响力等可以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共同发展。
二、战略联盟的类型与分类战略联盟的类型可以根据合作伙伴的种类、合作形式以及目标来进行分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战略联盟类型:1.竞争型联盟:由竞争对手之间建立的联盟关系,主要目的是共享某种特定资源以提高竞争力。
例如,在汽车行业,多家制造商可以建立采购联盟,以减少采购成本并提高供应链效率。
2.补充型联盟:由在产品或服务上相互补充的企业之间建立的联盟关系,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协同优势。
例如,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与一家电池制造商之间的联盟关系,可以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
3.合资企业:由两个或更多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独立法人,通过共同投资、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合作。
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与风险

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与风险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寻求合作与联盟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是一种常见的合作形式,它可以带来许多优势,同时也伴随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与风险,并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如何管理和评估这些风险的建议。
一、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1.资源共享: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包括技术、人力、资金、渠道和品牌等。
这样的资源共享不仅可以降低合作伙伴的成本,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风险分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单打独斗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
而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可以分担部分风险。
联盟中的各方可以共同承担市场波动、技术变革或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降低自身的经营压力。
3.市场扩张:企业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覆盖范围。
通过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企业可以更快地进入新市场或扩大现有市场份额。
4.技术创新:联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机会。
通过合作伙伴的技术专长和研发实力,企业可以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取得竞争优势。
二、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1.合作风险:在建立联盟过程中,合作伙伴的不同目标、文化差异、管理风格等可能导致合作冲突和合作困难。
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一个持续的挑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2.信息不对称:在联盟中,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一个企业可能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另一个企业则较少。
这可能会导致协商不公平和利益分配问题。
3.竞争风险:尽管建立联盟可以分担风险,但也可能面临竞争风险。
当两个合作伙伴在某个领域存在潜在竞争关系时,联盟合作可能会受到威胁。
这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建立明确的合作框架,以避免潜在的竞争问题。
4.合作伙伴退出:联盟中的合作伙伴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退出合作,例如企业战略变化、利益不平衡或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恶化等。
合作伙伴的退出可能会对联盟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准备。
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舍弃嫉妒和敌视,走到一起,形成战略联盟,共同推动自己和产业的发展。
一、战略联盟的概念和优势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基于彼此互惠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业务或实现某种目标的合作关系。
战略联盟同盟伙伴之间在关键技术、资源共享以及市场拓展方面进行协作,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减少竞争之间的摩擦,实现各自目标。
首先,战略联盟的行为优势显著。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产品合作、市场拓展等优势互补,大大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降低了竞争风险,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其次,战略联盟能够提高企业之间的谈判能力。
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企业可以及时获得竞争对手的信息,并且可以共享成本,在谈判过程中拥有一些优势。
最后,战略联盟还能够降低成本、风险和周期。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上市周期。
二、战略联盟的形成战略联盟的形成有多种方式,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1. 股权投资合作股权投资合作是指一家企业直接投资另一家企业,并获得它的一定股权比例,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合作关系。
股权投资合作可以提高企业之间的资本实力,共享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 产业链合作产业链合作是在同一或相关的产业链内,两个或更多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产业链中的企业之间的产品、服务相互依存,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紧密配合的关系,因此,产业链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3. 资源共享合作资源共享合作是企业共同利用某些资源,如技术管理、研发、市场资源等。
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三、战略联盟的发展战略联盟在形成之后,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优化、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相互协作的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防范措施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防范措施一、企业战略联盟的内涵企业战略联盟是现代企业合作竞争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企业为了更好地应对激烈竞争而作出的战略性选择。
具体来说,企业战略联盟主要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完全独立企业,以协议或股权参与等形式组成的一种长期稳定的企业合作伙伴关系,以追求企业间的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最终实现战略联盟内各成员企业的共赢。
通过企业战略联盟的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降低经营成本、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有助于企业进入新行业或新领域,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虽然企业战略联盟有诸多优势,但纵观其发展历程,失败案例仍然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企业战略联盟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盟风险仍是导致联盟失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特点(一)企业战略联盟风险由于战略联盟是由完全独立的企业组建而成的,联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问题。
企业战略联盟处于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这种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容易给战略联盟内部的各成员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而发生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即为企业战略联盟风险。
因此,独立运营企业在加入某一战略联盟寻求利益的同时,也需要特别注意联盟风险。
(二)企业战略联盟风险的特点1主客观性兼具。
战略联盟内的企业面临的联盟风险既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一方面,企业加入战略联盟,主观目标是为了获取联盟的利益,而其所承担的联盟风险并不是出于主观意愿,而是客观上必须面对的风险。
如企业加入联盟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势必引起行业领军企业的关注,甚至打压,这种风险就是因联盟而客观存在的。
另一方面,企业由于在加入某一战略联盟前,并未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或者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而作出了错误决策,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利益,反而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
这一风险是由企业自身决策决定的,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言(一)写作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和技术的迅速变革,使得国际竞争日益激化和复杂。
任何公司不管其规模多么庞大,实力多么雄厚,要单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竞争,已越来越困难。
战略联盟作为企业获得一种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行为或组织,应运而生。
特别是90年代后大量兴起,并且也开始逐步改变世界的经营环境。
使得现在的企业竞争不再是单纯的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而越来越强调一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越来越表现出一种集团合作,各集团相互竞争的局面。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也进入到一个新的调整期,集中归结为市场约束增强,竞争加剧,在一批优势企业崛起的同时,另一部分却深陷困境,企业两极分化迅速展开。
因此我们在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为我国企业做好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应适应环境变化,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与国际接轨搞好企业的战略经营,因此正确地认识战略联盟、应用战略联盟,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成为研究这一问题的所在。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战略联盟,也通过同国内外的公司联盟而大大增强了竞争力。
比如:北大方正集团和IBM的联姻,海信集团与联想集团共同承担计算机国家攻关项目等。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战略联盟尚处于实施的初级阶段,对战略联盟尚不很重视,尤其是国内企业之间的联盟,而已组建的许多企业集团也因缺乏合作经验或其它原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几点,我写了《简论企业战略联盟》这篇文章,旨在于帮助我国企业加深对战略联盟的了解和认识,促进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并提高我国企业对内对外的合作水平。
(二)研究现状对战略联盟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展开,首先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借助于企业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激励理论、产权理论、厂商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从企业联盟的形成机制、利益分配、联盟的稳定性及对联盟成员的制约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其次可以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企业联盟的内部管理与协调展开研究,可以说企业联盟是一种极难管理的组织形式,因为联盟中各盟员的利益与冲突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解决;第三要对与企业联盟相“配套”的社会环境展开研究,包括对可控环境(如政府的政策、法规、制度以及有关的“软件”和“硬件”等)与不可控环境(如市场和技术的风险、挑战与机遇等)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基于以上情况,本人在比较充分的学术资料和现实案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运用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战略管理学对战略联盟的兴起、本质、优势、弊端(劣势)及对策、机制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解释,并结合我国实际就我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做出了自已阐述。
文章的内容框架如下:首先从战略联盟的基本概念入手把其定为一种带有战略性目的松散型合作组织或联合行动,并对其特征和分类也做了一定的阐述和介绍。
其次,对其兴起和形成的原因,从实践背景和理论解释两个方面做了阐述,从背景来看,它是经济全球化与技术迅速变革的产物;从理论上来讲,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战略联盟的产生是基于企业的重要资源有可能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边界转向企业群体或企业网络,从交易费用理论来分析,战略联盟则可以看成是当企业对市场交易与企业合并的费用难以清楚比较或认为两者相差不大时,采取的中间组织战略,并且组建和运行这种中间组织的费用,明显地既低于合并将带来的管理费用和成本的提高又低于市场交易费用。
再次,深入详细地分析了战略联盟在实际运用时所表现的制度优势与组织优势,以及最大劣势——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对策——信任机制的培养与产生机制。
在制度方面,战略联盟并不以产权交换而是以产权共享或多数情况下无产权交换为特征,从而其制度交易成本可以通过共享利益得以降低,并进行知识型扩张;在组织方面,其松散性给其成员企业带来了极好的识别,适应市场机会灵活性,及成员企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可能性。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松散的合作性给联盟带来了其最大的弊端,即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要克服这一弊端,相互信任的培养和产生则至关重要,它首先可以随着联盟的成长成熟而产生,其次也需要注意一种文化的融合,最后还可以通过一套规范机制来约束。
最后,接合我国实际,并以两个案例为说明,谈了自己对我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一些思考。
由于中国尚处在战略联盟的初级阶段,不管是为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还是迫于入世的压力,它都值得倡导。
而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它对于中国企业市场化合作和大型国有企业外部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同样在具体应用时,我们首先应解决的也不是较细的微观管理方面的问题,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从低级形态的合作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级形态的跨国战略联盟转变;二是在多行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三是为战略联盟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
二、企业战略联盟简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越来越面对一种以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为主导的市场竞争环境。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商业机会转瞬即逝;面对这样的挑战,企业常常感到无力独自应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寻找战略伙伴,建立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视为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究竟什么是战略联盟呢?(一)战略联盟的定义对于战略联盟的定义,学术界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战略联盟是由很强的,平时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企业或伙伴关系,是竞争性联盟。
西尔拉(sierra,1995)康特拉克特(Contractor,1988)也持类似的观点,他指出:“近年来的伙伴关系许多涉及经营过程众多阶段的联合行动,如联合生产、联合采购、联合研究开发。
这些联合经常是规模实力大致相等,且都从事国际经营的公司之间的联合,双方做了的贡献是类似的而不是互补的,”[1]按照上述定义,战略联盟是从事同一种活动的公司之间的合作,比如两家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公司的合作。
另一种观点认为:战略联盟是“不同国家的公司之间的长期联合。
它超出正常市场关系,又没有达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
[2](波特与富特Porter&Fuller,1986)按这种观点划分,战略联盟是市场与公司之间的某种交易方式,其中包括合资、许可证、供应协议、营销协议和其它各种协议,如图。
市场非正式合作项目正式合作项目合资企业多数股权参与无一体化程度大图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公司之间的交易方式图的右边是公司,它代表生产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所有交易活动部都在内部一体化进行的组织形式;左边是市场,这时公司只从事生产某一产品的所有活动中的一部分,其它活动都依靠外部的公司进行,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公司之间的所有各种安排。
按这种划分,战略联盟的范围十分广泛,因为超出市场的交易关系实在太多。
这两种定义都不很恰当,实际上,战略联盟是公司之间为了战略目的达成的长期合作安排。
它既包括从事类似活动的公司之间的联合,也包括从事互补性活动的公司之间的合作,既包括强强联合也包括强弱联合。
但这种合作或者联合必须涉及公司的战略考虑,是公司为了长远的生存或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步骤,而公司之间出于友好,在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上的协作就不能算战略联盟。
需要指出提是,联盟时间的长短依合作目标和结构及各方现行的业务条件和管理能力而定。
所以,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提高各自的竞争优势,出于战略考虑,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或松散型组织。
(二)战略联盟的特征战略联盟具有不同于一般法人企业,也不同一般经济组织的特征。
1.组织的松散性。
战略联盟以共同占领市场,合作开发技术等为基本目标,其所建立的并非一定是独立的公司实体,联盟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正式。
因此,战略联盟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体系,是一种松散的公司间一体化组织形式。
2.行为的战略性。
战略联盟的方式结果,不是对瞬间变化所作出的应急,而是对优化企业未来竞争环境的长远谋划。
因此,联合行为注重从战略的高度改善联盟共有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
战略联盟最大着眼点是在经营活动中积极地利用外部经济。
战略联盟的建立,使企业对资源的使用界限扩大了,一方面可以提高本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埋设成本;另一方面又可节约企业在获取资源方面新的投入,降低转置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提高企业战略调整的灵活性。
3.地位的平等性。
联盟各方的经营行为只受所定协议,契约的管制,在此之外都具有独立平等的法人资格。
它一般都是通过谈判签订能增加共同利益的合同,以及基于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相似的长期交易合同来实现,一旦联合任务完成,战略联盟的使命即告成结束。
4.范围的广泛性。
联盟网络的出现反映了战略联盟范围的广泛性。
所谓联盟网络是指联盟各方围绕在具有主导影响力的某一方(联盟中心)周围,根据各自的核心专长,以及所处的开发和生产的不同环节而形成的距离不等、错综复杂的网络。
在这种联盟网络里,联盟伙伴不仅包括了跨国公司,同时也包括了大学、研究机构甚至企业工会等。
联盟的目标指向集中于知识的创造。
通过联盟网络分享信息,实现能力互补,提供战略柔性,促进知识的创造是联盟网络的特征。
同时战略联盟可以产生于价值链[3]的各个环节,从研究开发到售后服务。
不仅如此,它还涉及众多行业。
从产生方式看,包括技术转移、相互特许、中间产品联营、合作生产、管理协议或市场协议等多种方式,范围相当广泛。
5.合作与竞争共存。
传统的企业关系往往是纯粹的竞争,而战略联盟则存在着一种以合作和联盟为基础的竞争,为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而合作,而合作又将产生新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与合作中的竞争并存不悖。
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先合作后竞争,合作各方在一定领域中合作,再在其它领域中竞争。
典型例子是索尼、松下和日立三家公司曾首先共同制定统一的与高清晰度电视机相容的盒式录像机制式标准,然后各方在市场上展开竞争;二是竞争与合作同时进行,如在某些职能上合作,在另一些职能上又竞争;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公司在美国建立合作生产重型卡车项目的同时,仍在其它产品市场相互竞争;三是合作各方与他方竞争,即整个联盟体与联盟体之外的竞争。
6.管理的复杂性。
这种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也常常给联盟在运行过程中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即管理的复杂性加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管理权关系模糊,管理权关系模糊不清,使得协调和控制过程中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中每一方都期望自身收益最大化,联盟各成员往往难以协调一致。
②收益不平衡。
战略联盟的收益往往不是在所有合作伙伴之间均分,这可能与各方原有的期望值相悖,从而难使联盟各成员始终如一地保持合作热情,并将威胁着联盟的存在。
③企业文化的冲突。
联盟各成员由于分属于不同的企业文化,在合作中难免发生管理方式甚至价值观的碰撞,至使联盟效率低下。
④合作伙伴的“背叛”危险。
当合作各方在合作过程中或提出合作意向时,发现其中一方正与其竞争对手结为联盟,将有可能使合作或合作意向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