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的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管的设计

一、 毛细管影响到系统的制冷量及流量匹配,是靠其流动阻力沿管长方向的压力变化来

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保持蒸发器与冷凝器的压力(流量匹配)。当一定过冷度的液体制冷剂进入毛细管后,会沿着流动方向发生压力状态变化,过冷液体随压力降低变成饱和液体称液相段,其压力降基本上成线性变化。

二、 确定毛细管长度和制冷剂充灌量的最佳组合才能取得最大的能效比(即节能)。

三、 当制冷剂充灌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毛细管长度的增加,制冷量增加,并达到一个

最大值,其后随着毛细管长度的增加而制冷量降低。当毛细管长度不变,而制冷剂充灌量增大时,过冷度增加,过热度减小,制冷剂流量增大,制冷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功率逐渐增大。因此,当制冷剂充灌量增大时,系统的能效比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大值。

四、 模型的设计:

一些说明:毛细管的长度L ;毛细管的管径D ;制冷剂质量流量m ;制冷剂流速V ,制冷剂密度;(过冷度:凝汽器中汽轮机排汽饱和温度与凝结水温度之差。冷凝温度:是指物质状态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临界温度)

建立模型:

建立如图1毛细管微圆模型:

1. 对于稳态流动,即工质流经毛细管是一维绝热均相流动,流动处于紊流区,且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状态变化是连续的,连续性方程为()0d V ρ=;式中:ρ— 制冷剂密度,kg/3m ;V-制冷剂流速,m/s ;

2.能量方程:21()02dh d V += 式中:h-制冷剂比焓,J/kg (焓=内能+压强*体积);

3.动量方程:2

2dL V dp f VdV D

ρρ--=;式中:p-压强,Pa ;L-毛细管管长,m ;D-毛细管内径,m ;制冷剂流体进入毛细管,开始处于过冷区,比容不变,焓值也不变,由4.动量方程式积分得:22()

in f sc sc sc D p p L G f v -=;式中:G-质流密度,2/()kg m s •;

下标sc — 过冷区参数;下标f — 饱和液体参数;下标in — 毛细管进口参数;随着制冷剂在毛细管中继续流动时,压力逐渐下降,焓保持不变,流动变为两相流,根据假设对上述方程离散化,则连续性方程为:1212

V A V A m v v ==;式中:-制冷剂质量流量,kg/s ;V-制冷剂的比容,3/m kg ;A-毛细管过流截面积,2m ;

则能量方程为:2212121000100022

V V h h +=+; 则动量方程为:21221()2m V l p p f G V V D v

∆--=-;当V/v=G 是常数时, 则有:222

m m m m V V L L f f G D v D ∆∆==;再由上述动量方程得出:12122[()]m

m D L p p G V V f GV ∆=---; 上式中的焓、比容由下式确定,则: (1)f g h h x h x =-+,(1)f g v v x v x =-+;m V 速度取1,2点间的平均值,即

122

m V V V +=

;x-制冷剂干度;下标g 表示饱和气体参数。 Stoecker 方程为: 0.250.33Re f =;f 是目前毛细管两相区内摩擦阻力系数。 Chruchill 方程为:123/21/28[(8/Re)()]f A B -=++;

式中: 160.9172.457ln(()0.27)Re A D ε-⎧⎫=+⎨⎬⎩⎭

; 1637530()Re

B = Cicchitti 方程:(1)g f x x μμμ=+-;

μ是两相区动力滞带系数。 McAdams 方程:(1)

f g f g x x μμμμμ=+-; Dukler 方程:(1)(1)g g f f g f

xv x v xv x v μμμ+-=

+-.

模型求解: 采用以上建立的绝热毛细管长度模型,采用Stoecker 方程,m f 取1、2点的平均值,即12()/2m f f f =+;再采用Cicchitti 方程对制冷剂R22进行计算,,计算条件为冷凝温度40C ,蒸发温度为5C ,毛细管内径为1.63mm ,制冷剂流量为10g/s 计算过程如下表:

由表’ 看出,当计算温度到3C时,计算值L 为-0.00050与实际不符合,,这说明制冷剂在毛细管中的流动发生了壅塞现象,则可取上一个计算点的2.05365作为该条件下的毛细管管长,并且计算时间非常短。

在同样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摩擦阻力系数和动力粘滞系数,对制冷剂R22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如表2

由表2看出,当冷凝温度40,蒸发温度5,制冷剂R22,两相区的计算内摩擦阻力系数采用Stoecker模型,动力滞带系数采用Cicchitti方程,绝热毛细管管长计算值2.053;因此模型精确,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系数对结果有一定影响。

模型的分析:

通过以上模型可以算出不同毛细管内径下制冷剂量随长度的变化(图1);不同过冷度制冷剂量随长度的变化(图2); 不同冷凝温度下制冷剂量随长度的变化(图3);

图1(1-内径2.5mm;2-内径2.0;图2(1-过冷度4C;2-过冷3-内径1.8mm;4-内径1.6mm)度2C,3-过冷度0C)(R22,冷凝温度40C,过冷度0C)(R22,冷凝温度45C,内径2.0mm)

图3(1-冷凝温度45C;2-冷凝温度40C)

(R22,毛细管长度2.0mm;过冷度0C)

分析结论:毛细管在同内径下,制冷剂流量越大管长越短;在相同的长度下,流量越大毛细管内径越大,并且不同的内径适用于不同流量;相同制冷剂流量下,随着过冷度的增加,毛细管的计算长度增加。在同一毛细管长度下,随着制冷剂流量的增加,制冷剂的过冷度增加。在相同制冷剂流量下,当冷凝温度增加,毛细管的计算长度增加。当毛细管计算长度相同的情况下,随冷凝温度的增加,制冷剂流量有所增加,这就说明制冷剂通过毛细管的压力降增

大,说明了当制冷工况发生变化,制冷剂流量要发生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