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

3.3 整理和复习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对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圆柱与圆锥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更加明晰相关概念,灵活运用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与圆柱、圆锥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老师要检查你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

2、揭示课题:整理和复习二、知识梳理1、结合教材第37页第1题,回顾圆柱、圆锥的特征。

(1)圆柱的特征。

(2)圆锥的特征。

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1)出示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3)第37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3、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2)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V=1/3 Sh(3)做第37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圆锥体积的部分。

4、知识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第37页第3、4题。

三、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七的第1、3、6题。

四、分享收获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3 复习圆柱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的特征,加深认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加深认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投影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6《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6《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6《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我教的是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这一节课是《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单元3.6节,这一节主要是对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内容。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主要是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圆锥体积的计算。

重点则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为了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进行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对于作业设计,我准备了一道例题和一些练习题。

例题是“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0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答案是“这个圆柱的体积是785.4立方厘米。

”练习题包括“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0厘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

”和“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8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认为这节课的设计还是合理的,但是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练习巩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

在整理和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时,我选择了教材中第三单元3.6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内容。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知识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会给予足够的重视。

是教学目标的设定。

我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

2. 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

2.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直观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2)提出问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该如何计算?2. 探究圆柱体积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形状,思考如何计算其体积。

(2)引导学生将圆柱切割成若干等份,拼凑成长方体,并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圆柱的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V = πr²h。

3. 探究圆锥体积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形状,思考如何计算其体积。

(2)引导学生将圆锥切割成若干等份,拼凑成近似的长方体,并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圆锥的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V = 1/3πr²h。

4. 应用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强调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6. 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题,巩固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授课设计【授课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学生的空间见解,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的能力。

【授课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授课难点】:圆柱、圆锥的特点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授课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授课预设】一、自学反应1、经过复习,你认为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2、你认为哪些知识你学的特别好,你能举例介绍吗?二、重点点拨1、圆柱和圆锥的特点(1)表现圆柱:认识吗?叫什么?(2)它们有什么特点?请小组介绍图形特点。

相同点不相同点圆柱 1、都是立体图形; 2、底面都是圆; 3、侧面都是曲面。

1、两个底面是相等的圆;2、有无数条高;3、侧面张开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圆锥 1、只有一个底面; 2、只有 1 条高; 3、侧面张开是扇形。

2、面积公式(1)若是给圆柱形的可比克贴上一层广告纸,需要多大的广告纸是求什么?(2)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①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②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周率×底面直径×高= 2×圆周率×底面半径×高。

追问:为什么能够这样计算?③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圆柱的体积(1)表现第 29 页第 3 题。

先思虑“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2)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3)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4、圆锥的体积(1)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1/3,v =sh)(2)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获取的三、综合应用:课本第 30 页第 5 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圆柱和圆锥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难点:对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柱和圆锥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圆柱和圆锥模型、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操练(10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有关圆柱和圆锥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巩固(10分钟)1.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拓展(10分钟)1.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柱和圆锥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西关小学苏辉坤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⑵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教学流程:一、出示课前小研究:1、画一张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2、有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形木头,__________?(发挥想象,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复习课二、思维导图展示:1、课前已经布置同学画思维导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圆柱、圆锥这方面的知识,你都了解哪些呢?(特点表面积体积)2、学生展示思维导图,交流自己整理的概念、公式,同学之间进行补充。

三、解决问题1.屏幕出示有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形木头,__________?咱们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看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

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创意。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后,问题归类整理,分小组依次展示。

问题一:这跟木头作为柱子刷上油漆,要刷多少面积?生1:刷侧面象刷柱子一样刷,要刷多少面积,我想就是求侧面积。

师:你真会联系生活,好哪位同学来说说怎么列式求侧面积。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要求圆柱的侧面积的?(烟囱、标签、压路机、鱼缸)生2:全刷?全刷就是什么?生:就是表面积。

生3:把圆柱立在地上刷露在外面的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以及应用。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等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知识,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与应用,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和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规律。

2.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发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图片、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模型,以及相关计算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复习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体积计算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23秋)
5.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对圆柱和圆锥形状的认知,增强对三维图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公式;
(二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圆柱是一个底面为圆形的立体图形,它的两个底面平行且相等;圆锥的底面也是圆形,顶点在底面的正上方。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水杯、屋顶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有一个圆柱形的水杯,我们要计算它装满水时的体积。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而,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仍存在一定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应用时感到困惑。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不够深入。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 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 整理和复习》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课程名称: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新课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学生回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如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整理和复习1. 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如圆柱有两个底面,圆锥有一个底面等。

2. 学生自主复习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巡回指导。

3. 老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自主复习,老师巡回指导。

二、深入学习1. 老师出示较难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完成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及复习教案人教版.doc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及复习教案人教版.doc

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圆柱、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弄清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运用有关知识,比较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整理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1.小组中互相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再独立完成下表。

名称图形特征圆柱圆锥2.反馈交流。

3.讨论: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4.练习。

( 1)独立完成“整理和复习”第 2 题。

(2)反馈订正。

二、复习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回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分别怎样计算?2.指名回答,同时老师板书重点。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23.讨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通过讨论并归纳出:(课件展示)对本单元知识分层复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在对比圆柱圆锥中加深二者的区别。

先让学生回忆后再板书结果,巩固知识。

加强二者的对比,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

“整理和复习”第 3 题中的表面积。

三、复习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1.忆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对体积知识的拓展延伸,灵活运用体积的计算公式。

2.讨论:(1)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联系?(2)知道哪些条件就可以求圆柱(或圆锥)的体积?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

3.练习。

“整理和复习”第 3 题中的体积。

四、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说一说(1)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有关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2)用圆柱、圆锥体积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第一部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理解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锥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制作模型、绘制图形等方式,更深入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几何性质。

三、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一、圆柱的基本特征1. 圆柱的侧面:侧面是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它们之间的矩形面组成的。

2. 圆柱的底面: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

3. 圆柱的高:连接两个底面圆心的线段称为圆柱的高。

二、圆柱的计算1. 圆柱的侧面积: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2. 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等于两个底面的面积加上侧面的面积。

3. 圆柱的体积: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三、圆锥的基本特征1. 圆锥的侧面:侧面是由一个圆面和一个顶点组成的。

2. 圆锥的底面:底面是一个圆。

3. 圆锥的高:连接底面圆心和顶点的线段称为圆锥的高。

四、圆锥的计算1. 圆锥的侧面积: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母线。

2. 圆锥的表面积:表面积等于底面的面积加上侧面的面积。

3. 圆锥的体积: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再除以3。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情景教学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及应用。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紧凑,难度适中,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对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空间想象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的复习与整理。

2.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的应用,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4.采用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模型,以便进行直观展示。

3.准备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提问:请大家来说说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柱与圆锥复习课》这一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对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等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子和练习题,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是他们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比如对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混淆,对圆柱与圆锥的高、底面半径等特性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圆柱与圆锥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和计算方法。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具,如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便进行直观的教学。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PPT、练习题等,以便进行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和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圆柱与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2. 通过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转化、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2. 通过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转化、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将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自主探究,整理知识(10分钟)1.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1)圆柱圆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圆锥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 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1)圆柱圆柱的表面积 = 2个底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2)圆锥圆锥的体积= 1/3 × 底面积× 高三、合作交流,探讨问题(15分钟)1. 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活动,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组成与相关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或圆锥体积的计算。

2.通过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提高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在讨论、合作、练习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思想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复习圆柱与圆锥的组成与相关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或圆锥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圆锥模型、圆柱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课前学生已经根据要点提示,整理知识做出了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汇报、补充,形成完善的思维导图。

1.展示思维导图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了梳理。

下面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看谁整理得既全面又合理。

然后每组推荐出一份比较好的,小组合作进行展示汇报。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并记下每组的情况,确定汇报顺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汇报,各组间互相补充完善。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拿着实物圆柱、圆锥说一说各个知识点。

2.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特征课件呈现圆柱的组成和各部分的特征。

课件呈现圆锥的组成和各部分的特征。

小组同学展示完后,问其他小组还有没有补充。

(关注学生不同的整理方法和知识点的互相补充。

)3.复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随着学生的讲解,课件出示推导过程。

师: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运用了怎样的数学思想呢? 预设:化曲为直。

当学生汇报圆柱的体积时,师追问: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它是由哪个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来的?预设:长方体。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7《圆锥、圆柱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7《圆锥、圆柱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7《圆锥、圆柱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圆锥、圆柱整理和复习》这一课,我们将会对圆锥和圆柱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人教新课标教材,这一课主要是对圆锥和圆柱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它们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

我们会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圆锥和圆柱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并且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圆锥和圆柱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难点主要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圆锥和圆柱的模型,以及相关的计算工具,大家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圆锥和圆柱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等重要知识点,以及一些示例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圆锥和圆柱的计算题和应用题,让大家能够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给大家一些答案,大家可以对照答案来检查自己的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圆锥和圆柱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学习的资源,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圆锥和圆柱的知识。

这就是我对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圆柱整理和复习》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圆锥和圆柱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圆锥、圆柱整理和复习》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圆锥和圆柱的定义和性质圆锥和圆柱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有着基本的定义和性质。

对于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顶点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直线(称为母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圆柱则是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几何体,侧面是由两个底面之间的矩形绕着底面边缘旋转一周形成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特征的理解,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本节课是单元复习课,需要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知识,但部分学生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还不够熟练,空间想象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的体积计算方法。

2.能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运用。

3.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3.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增强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提高空间想象力。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柱和圆锥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计算方法及实际问题。

2.学习资料:准备相关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3.教学用具:准备圆柱和圆锥模型,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它们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呈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计算公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巩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体积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柱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圆锥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原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回顾让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如底面、侧面、高、母线等。

3.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1)引导学生回顾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4. 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1)引导学生回顾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5. 实际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讨论和解答。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不断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

2. 辅导资料:圆柱和圆锥的相关习题集、辅导书。

3. 网络资源:圆柱和圆锥的相关教学视频、课件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原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圆柱和圆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2.学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3.教学用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圆柱和圆锥,以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例如:“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哪些知识?”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5cm,求它的体积。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圆柱和圆锥的计算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定义、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与圆柱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师备课教案。

2.教学工具:板书、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计算器等。

3.学生:教室环境整洁,学生课桌椅已摆放整齐,学生注意力集中。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让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你能从这些模型中看出什么规律吗?第二步:授课1.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2.示范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并进行例题讲解。

3.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计算给定的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三步:巩固1.师生互动:提出几道综合性运算题,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讨论答案的正确性。

2.提醒学生易错点:比如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计算过程的清晰。

第四步:拓展1.设置拓展性问题:如何求圆锥的斜高?如何利用圆柱和圆锥计算实际问题?2.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第五步: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背诵相关公式。

五、课堂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相关习题和拓展题目。

2.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做好复习准备。

六、教学反思1.教师检查圆柱圆锥的模型是否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

2.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方法,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加强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西关小学苏辉坤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⑵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前小研究:
1、画一张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2、有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形木头,__________?
(发挥想象,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复习课
二、思维导图展示:
1、课前已经布置同学画思维导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圆柱、圆锥这方面的知识,你都了解哪些呢?(特点表面积体积)
2、学生展示思维导图,交流自己整理的概念、公式,同学之间进行补充。

三、解决问题
1.屏幕出示有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形木头,__________?
咱们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看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

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创意。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后,问题归类整理,分小组依次展示。

问题一:这跟木头作为柱子刷上油漆,要刷多少面积?
生1:刷侧面象刷柱子一样刷,要刷多少面积,我想就是求侧面积。

师:你真会联系生活,好哪位同学来说说怎么列式求侧面积。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要求圆柱的侧面积的?(烟囱、标签、压路机、鱼缸)
生2:全刷?全刷就是什么?生:就是表面积。

生3:把圆柱立在地上刷露在外面的面。

师:哪又是求什么?应该怎样列式呢?口头回答列式板书
问题二:把圆柱切开算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师:怎么切?有几种切法?
引导思考:(1)竖切怎样切?沿什么切?切出的横截面是什么形?怎样求增加的表面积?(2)横切是怎样切?
生:纵切,沿直径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这个问题有点难哦,谁来解答?
生:就是增加了两个长是高宽是直径的长方形。

师:除了这样切还能怎样切?
生:横切,沿一个底面的水平面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谁来解答?
生:就是增加了两个底面积。

师:切一刀后增加了两个面,切两刀呢?三刀呢?
师:刷也刷了切也切了,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问题三:把这跟圆柱形的木头削成最大的圆锥形,那么削去部分体积是多少?
师质疑:削成最大的圆锥体,怎么削才算是最大呢?为什么?
生:削成的圆锥和圆柱底相等、高也相等,象削铅笔一样削。

等底又等高,用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就可以了。

生:因为圆锥是与他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所以削去部分就是圆柱的2/3。

问题四:把这根木头掏空成一个内直径为10厘米的空心圆柱,其体积是多少?
生:用大圆柱—小圆柱
生:底面是圆环,用圆环的面积乘高就可以了。

生:从中间切开,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存有疑惑或问题吗?
【教学反思】
一、给学生留出自由复习的空间,构建知识网络
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本单元是本节数学复习课的最大特点。

引导学生将圆柱和圆锥的知识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积、表面积等几方面内容进行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鼓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完成,使学生对两种图形特征上的区别、体积计算方法上的异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以后的复习中,他们就会自觉地运用学到的方法尝试独立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构建起以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二、以极具张力的问题作引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生学习数学和生活应用有着紧密联系,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有利
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学生复习了圆柱、圆锥的基本概念后,教师没有按常规出牌,让学生解答一些教师编制的习题,而是出示了一个圆柱体的木头,让学生对这块木桩进行改造。

通过对木桩的改造,将圆柱和圆锥表面积、体积的知识融于其中。

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学生提炼出四个精准的动词——“刷”、“锯”、“挖”、“削”,让“木桩”生动起来,那块木头已经不再是木头,而成为了一把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三、需改进的地方
在课堂上没有强调和过多运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空间想象实足的这类题型,再加上在选择练习题目上的太过典型,难度过大,对保护中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极为不利。

还有就是老师对课堂生成处理的不到位、不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