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的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欢送大家分享。
由于课本中的四个数字都非常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6+7=13,8+5=13,知道选那两种适宜,根本表达不出这两种策略的优越性,学生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认为这是多此一举。
讲解时,我这样问学生:试想一下,在这里的杂志的价钱不是5、6、7、8这些一位数,而是两位数,让你凑成的数也不是13元,而是更大的数,你还能一眼看出答案吗?有的学生说能,有的说不能,说能的口算能力比拟强,说不能的口算能力比拟差。
对说能的要表扬,“看来你的口算能力非常强,老师的口算能力不是很好,我就不能一眼看出答案,我还得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你们想学这些方法吗?”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和说不能的学生之间的间隔,并调动了说能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想老师口算能力不强,能有好的方法和技巧,我也要学学。
这样他们就不再认为下面教的两种策略多此一举了,就会认真的跟老师的思路走了。
先教尝试调整策略,任选两本,假设选单价是6和8的两种杂志,一算,14元,说明比13多了,肯定得把其中的一本换成廉价的,换哪种呢,还得定一本,把另一本换成廉价的,例如还要6元的,那就得换8元的,把8元的换成7元的,这要正好13元;例如还要8元的,那就得把6元的换成5元的。
使学生知道,当总数大于13时,这两个数都选大,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小一点的数;反之,刚好选的是5和6,这两个数都选小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大一点的数。
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稳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接着再教学罗列策略,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表达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
通过这个两种策略的学习,培养学生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
《认识人民币》反思(4篇)
《认识人民币》反思(4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美丽的编辑给大家找到的《认识人民币》反思【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活动准备: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
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活动目标: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取款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
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认识人民币。
因为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是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
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的甚至已经知道1元就是10角。
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而课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我就让学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让学生来介绍市面上流通较多的版本。
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仅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为了防伪上面还有水印,还可以怎样来识别真币和假币等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尽管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二、可以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习是给学生3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换成5个1角和几个2 角,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这里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组里说一说,那样效果会好一些的,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
先自己思考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可以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方法,以开拓自己的思路。
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不能怪学生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教学过程:片段一、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刘老师,有什么发现?生:今天老师穿了新衣服,挺好看的。
大班认识人民币反思5篇
大班认识人民币反思5篇篇一:认识人民币反思《认识人民币》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
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节课的开始时。
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同时也渗透一种德育思想在其中,合理利用零花钱,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的品质。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区分硬币和纸币。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为了完成这一环节,我课前让幼儿准备了假币,所以我就让幼儿拿出样币逐一进行辨认,并让有疑问的幼儿请教同桌。
反馈提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人民币的面值?”通过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方法。
再让幼儿对手中的样币进行分类。
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在这次活动,课上的很好,完成得还很顺利。
我思考了许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在这次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1元的人民币比较熟悉。
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
因为人民币每人都有一份,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
2、在《纸币找朋友》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是多少人民币,幼儿怎样拿这么多钱。
3、《看谁拿得对》这个游戏,大部分幼儿都能拿正确。
篇二:认识人民币单元反思《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6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
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活动目标: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取款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实践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人民币的普及和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人民币,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我在本学期开展了“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人民币的面额、规格、图案等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识别真假人民币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为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在课前,我收集了相关的人民币知识资料,包括人民币的起源、发展历程、面额、规格、图案等,并制作了PPT,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 课堂讲解(1)人民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讲解人民币的面额、规格、图案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真假人民币的识别:通过展示真假人民币的对比图,让学生学会如何识别真假人民币。
3. 实践活动(1)模拟购物:让学生用人民币模拟购物,体验人民币的实际应用。
(2)设计人民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张具有特色的人民币。
(3)制作人民币拼图:让学生将人民币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人民币的相关资料,了解人民币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得当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PPT展示、模拟购物、设计人民币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人民币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活动丰富通过开展模拟购物、设计人民币、制作人民币拼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人民币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金融素养。
《认识人民币》反思(精选11篇)
《认识人民币》反思(精选11篇)《认识人民币》反思篇1不久前教了“认识人民币”,昨天做了一张练习卷,想想人民币在生活中也是经常要用到的,可学生还是错误百出!让人不禁感叹:“人民币”真的很难“认识”!“认识人民币”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这一课时的内容因为准备了人民币,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人民币的调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当时的学习效果还好!第二课时:“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则……(1)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得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了困难。
(2)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等等理解困难。
(3)下面一道题目,更是让学生难以理解:一个闹钟32元,下明付的钱正好买一个闹钟,那么,小明最多付了()张10元的。
而小军付的钱全是10元的,那么,他最少付了()张10元的。
简单的两课时“认识人民币”,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可不简单。
还得继续努力啊……《认识人民币》反思篇2篇一在本次幼儿园开展的三优课数学赛教活动中,我与其他两位同一年级组的同事上的是同课异构的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
在组织这一活动前,我就和搭班老师商量事老师自己准备钱呢?还是让幼儿自己在家里准备了带来?如果老师自己准备的话就省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大家的钱都是统一的,要是让孩子带吧,那些硬币肯定会背孩子们不小心弄丢的,但汇过来想想,让孩子带钱来园,硬币会让孩子不小心弄丢,但幼儿“带”钱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幼儿发现并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就方便多了。
在活动开始前我给每个幼儿分发总额均为1元,但面值不同的硬币,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幼儿已经能探索出这些硬币的关系,活动开始我以参观《纸币展览会》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认识从古至今的纸币,感知钱的不同,和它们的共同名字“人民币”,让幼儿找出现在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接下来出示人民币中的硬币,让幼儿了解1角、5角、1元硬币,从硬币的大小来知道它们钱的面值不一样,让幼儿了解后带着分发的钱去购物,并用钱来收银员这来付钱,进一步让幼儿感知1元=10个1角,1元=2个5角,5角=5个1角。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
2023年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通用8篇)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一、开始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大班认识人民币反思5篇
大班认识人民币反思5篇篇一:认识人民币反思《认识人民币》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
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节课的开始时。
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同时也渗透一种德育思想在其中,合理利用零花钱,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的品质。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区分硬币和纸币。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为了完成这一环节,我课前让幼儿准备了假币,所以我就让幼儿拿出样币逐一进行辨认,并让有疑问的幼儿请教同桌。
反馈提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人民币的面值?”通过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方法。
再让幼儿对手中的样币进行分类。
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在这次活动,课上的很好,完成得还很顺利。
我思考了许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在这次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1元的人民币比较熟悉。
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
因为人民币每人都有一份,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
2、在《纸币找朋友》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是多少人民币,幼儿怎样拿这么多钱。
3、《看谁拿得对》这个游戏,大部分幼儿都能拿正确。
篇二:认识人民币单元反思《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5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课堂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
在“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我从实践、反思到再实践、再反思,真正领悟到有效的课堂交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第一次教学:热闹的交流过程和出乎意料的交流效果。
问题之一:一个书包25元,买这个书包可以怎样付钱?在学生明确题意后,展开了一系列教学过程。
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你准备怎么付这25元钱?你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呢?看谁想的方法多!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时,我及时板书并以“你是怎么想的”来引导学生表述思路,以“还有不同方法吗”来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
在教师的鼓励下,整个交流过程相当热闹,在接下来的购物活动中学生得出的方法很多很多,有的甚至得出了用各种分币和角币来付钱。
课后,我对此活动的教学比较满意,因为在教学中,体现了数学问题的开放性,学生思路开阔,交流充分。
在当天的家庭作业中,我设计了一道同类型的练习题:小明买一盏台灯要48元钱,他可以怎样付钱?请你写出三种不同的付法。
在我看来,从那么多种方法中写出三种,要求应该不高。
然而,在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中,居然有较多学生写不出三种,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只写出一种甚至连一种也没写对。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陷入了沉思。
通过反思,我明白了在课堂上一些看似热闹的场面并不代表学生知识的掌握。
在学生热闹的交流中,教师听懂了每个学生的想法,学生呢?事实上,除了几种常规的付钱方法外,其余的付钱方法几乎就是几个优秀生的“专利产品”,他们你争我抢地进行发言,使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
而大多数学生却成了“配角”,他们听得一知半解。
《认识人民币》反思精选5篇
《认识人民币》反思精选5篇《认识人民币》反思篇一以下是关于《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这一周多主要让孩子认识了人民币,没想到会这么困难!累的我嗓子都快不出音了,孩子还是晕晕乎乎的!好郁闷!《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
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
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
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
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精选10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1今天上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因为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学生也都有购物的经历,对人民币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所以这节课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做得好的地方有:1、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我先让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做准备,分别从家里拿来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较小的纸币和硬币。
而1分、2分、5分的面值的人民币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了流通,所以我自己准备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和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为学生在真实的认识人民币面前认识人民币的探索学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节课中,我也是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摸钱、认钱、比钱、分类、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我始终是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热情高涨,人人抢着参与,都能说得出根据人民币的颜色、图案、大小、数字等来辨别,这为后面学习换币和简单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这个理念在这节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让我疑惑:1、合作式学习,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个别同学成了观战者,特别是个别后进生,虽然我强调组长要督促好成员,帮助后进生,一起合作参与,但真正动手操作之后就各顾各的,应该怎样落实更好呢?2、一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组织纪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感觉活动一旦开始就有点不听指挥了,虽然也能完成教学目标,但学生没有顺着老师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去探索研究,是否只需顺着学生的生成材料去教学就可以了呢?总之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学习、提高。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优秀8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优秀8篇首先,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让他上台找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在交流中基本认识了人民币。
在接下来的分一分的活动中,学生就能正确的分类,通过分类,知道了纸币和硬币。
还知道了按元、角、分来分类。
为下面认识人民币的几种辨认方法做好准备。
其次,我发现学生对1元、5角较熟悉,认识很快,对它们的换算也得心应手。
对于2角、1角、5分、2分、1分比较陌生,在换算“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时,只有班级里思维比较灵活的几个孩子积极举手。
我想,要理解“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这个问题要用到“倍”的知识,再加上一年级小朋友很少自己花钱买东西,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用1角、2角的机会几乎是零,为了让学生明白“5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我先一张一张地出示2角,再用加法计算5张2角是10角,也就是1元,让学生直观理解元和角的换算,过程较繁琐,效果也不满意,因为有的学生很快就忘了。
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在教学中,我也强调了这一点,半数以上的学生记性不错,很注意观察插图,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看到数字就进行计算,出现了30元+2角=32元这类错误,于是又重点明确要求学生在计算时,要先换算成统一的单位名称再进行计算。
还有一些小细节也需要注意:1、书上和练习册上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全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于是在介绍人民币时,老版和新版的我都一起给学生看了,在后来的练习中也就没有问题。
2、在课后练习中,有很多人民币兑换的实际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利用学具盒中的假币自己先拿一拿,再做题。
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这节课我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购物,所以在一年级就安排认识人民币的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课时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带领学生一起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课前请家长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购物实践活动,家长也反馈:平时比较注重孩子能力的锻炼,所以半数学生经常会在购物时进行付款、找零等活动。
课前还对学生进行了交流调查,发现大多数孩子对人民币是有初步认识的,能够正确区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所以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就把本课时的重点放在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认识人民币面值。
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是通过小组互助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第二环节是全班交流,以不同单位的人民币为顺序,分别认识1元、1角、1分,比较认识到都是1,但是单位不同,面值也是不同的。
并且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学生认识到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数和文字来区分人民币。
第三个环节是进行一个相应的练习。
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是非常积极的,交流也比较到位,但是这里漏了一个单位的比较。
最好在学生认识单位元、角、分后,能够进一步明确元是比角大的人民币单位,角比分大。
第二部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联系,单位之间的进率。
因为学生已经有过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这个部分的交流是比较顺利的。
通过模拟的购物活动,帮老师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也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晰人民币之间的进率,一举两得。
第三部分,应用人民币。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活动,怎样拿出1元2角?学生通过交流,能够找到多种方法,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进一步提高要求:进行有序的思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小结。
最后一题练习,也在书本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希望学生通过探讨交流,能够进一步拓展思维,不论在审题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5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一我授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认识人民币》。
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了解元角分的进率,会进行兑换等。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分钱、换钱、购物等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
针对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浅显认识,但对元角分的关系又不是很清晰的实际情况,在上课初我利用“购物”这一谈话形式导入新课,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利用外币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人民币。
在开展“认人民币”活动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人民币,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认识人民币。
在接下来“人民币分类”的活动中,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很轻松地完成人民币的分类。
通过分类知道了纸币和硬币,还知道按元、角、分来分类,进而进行兑换,了解进率。
在活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渗透品德教育。
使学生懂得要爱护人民币,正确合理使用零花钱等。
在购物环节,我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准备好钱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进行生活经验的在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生活的购物能力。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1、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的角度不够宽泛,细节观察不到位。
2、学生有了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交流、互相整合意见学生存在困难。
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二有关人民币的教学一直困扰着我,虽然每个孩子都认识钱,都花过钱,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单独使用的人民币都是小面额的。
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一般只用过1角、2角、5角、1元、2元的人民币,极个别家庭比较好的学生有时拿过5元的人民币,对于更大面额的,家长不会放心地教给学生。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精选21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1《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这些目标,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
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
但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是认识了人民币,如何能让他们正确的取币、换币、付币、找币,原本3个课时的课,是肯定不够的。
首先,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让他上台找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在交流中基本认识了人民币。
在接下来的分一分的活动中,学生就能正确的分类,通过分类,知道了纸币和硬币。
还知道了按元、角、分来分类。
为下面认识人民币的几种辨认方法做好准备。
其次,我发现学生对1元、5角较熟悉,认识很快,对它们的换算也得心应手。
对于2角、1角、5分、2分、1分比较陌生,在换算“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时,只有班级里思维比较灵活的几个孩子积极举手。
我想,要理解“几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这个问题要用到“倍”的知识,再加上一年级小朋友很少自己花钱买东西,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用1角、2角的机会几乎是零,为了让学生明白“5张2角可以换成1张1元”,我先一张一张地出示2角,再用加法计算5张2角是10角,也就是1元,让学生直观理解元和角的换算,过程较繁琐,效果也不满意,因为有的学生很快就忘了。
大班认识人民币反思5篇
大班认识人民币反思5篇大班认识人民币反思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
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节课的开始时。
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同时也渗透一种德育思想在其中,合理利用零花钱,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的品质。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区分硬币和纸币。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为了完成这一环节,我课前让幼儿准备了假币,所以我就让幼儿拿出样币逐一进行辨认,并让有疑问的幼儿请教同桌。
反馈提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人民币的面值?”通过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方法。
再让幼儿对手中的样币进行分类。
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在这次活动,课上的很好,完成得还很顺利。
我思考了许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在这次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1元的人民币比较熟悉。
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
因为人民币每人都有一份,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
2、在《纸币找朋友》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是多少人民币,幼儿怎样拿这么多钱。
3、《看谁拿得对》这个游戏,大部分幼儿都能拿正确。
大班认识人民币反思二: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460字)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
在这次活动时,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以小朋友的生活经验为前提,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促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认识人民币,以及他们的面值,一开始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
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节课的开始时。
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同时也渗透一种德育思想在其中,合理利用零花钱,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的品质。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区分硬币和纸币。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为了完成这一环节,我课前让幼儿准备了假币,
所以我就让幼儿拿出样币逐一进行辨认,并让有疑问的幼儿请教同桌。
反馈提问幼儿: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人民币的面值?”通过的回答总结出方法。
再让幼儿对手中的样币进行分类。
最后一个环节
是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在这次活动,课上的很好,完成得还很顺利。
我思考了许久,原
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在这次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元的人民币比较熟悉。
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
因为人民币每人都有一份,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
2、在《纸币找朋友》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
学具是多少人民币,幼儿怎样拿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