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o ce c & Te h o o y C o g i g 4 1 3 , i a fS in e c n l g , h n qn 0 3 1 Ch n )
t la r l ea on y c yat sm om e s, , - e h e d c y a i e a r si i g a n,b nz lpe ox d si ta o r N N m t ylne ia r lm d sc os lnk n ge e oy r i e a nii t r,g l tn a ipe s nt e a i s d s r a
分 散 剂 用 量 2 8 , 油 体 积 比 8: , 度 8 . 水 i温 0℃ , 应 时 间 5h时 , 成 的 树 脂 吸 油性 能 最 好 , 甲 苯 的 反 生 对 吸 油 率 达 1 . / , 甲苯 和 四氯 化 碳 的 吸 附 量 也 在 1 / 6 5g g 对 0 g以上 。在 3h内 , 脂 基 本 达 到 饱 和 吸 油 状 g 树
高 吸油树 脂 的 制备 及 性 能研 究
原金 海 , 有 房 , 孙 曾广 鹏
( 庆科技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 庆 重 重 413) 0 3 1
摘 要 : 用 丙烯 酸 和 十二 ( ) 直 接 酯 化 法 制 备 丙 烯 酸十 二 酯 , 后 以 丙烯 酸 十 二 酯 和 丙 烯 酸 丁 酯 采 烷 醇 然 为单体 , , N N 亚 甲基 双 丙 烯 酰 胺 为 交 联 剂 , 氧 化 苯 甲 酰 为 引 发 剂 , 胶 为 分 散 剂 , 为 分 散 介 质 , 过 明 水 采
快速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吸油性能研究
品发粘现象更加严重 , 因此反应时间确定为 6 h.
2. 5 交联剂与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不仅交联剂种类影响树脂的空间结构 , 交联
剂用量也对树脂的空间结构有影响 , 从而影响其 图 3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粒径与吸油率的影响
吸油性能. 从图 4 可见 , 在交联剂用量小于 1 % Fig. 3 The influence of react time on reaction ra2
项 目
温度/ ℃
பைடு நூலகம்
65
75
80
85
95
分散稳定性
稳定
稳定
稳定
易分层
要强搅拌
树脂外观
颗粒小/ 发粘 小颗粒/ 粘性 颗粒均匀/ 较硬 小块/ 较粘
粘接成块
吸油倍数
不能测
7. 5
21. 3
15. 8
不能测
树脂收率/ %
68. 1
85. 2
92. 3
93. 5
96. 0
注 : 实验条件同图 1 , 2 及表 1 , PVA - 1788 为 0. 2 %
的吸收实验中 , 混合碳原子单体合成的树脂 , 可以将饱和吸油时间减少至 20 min 以下 , 这为
吸油树脂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实验结果见图 2. 图 2 表明 , 当树脂单体中 , 甲基丙
烯酸丁酯比例 ( w , 下同) 为 5 % , 十二脂至十四脂为 50 % , 十四脂至十六脂为 45 % , 树脂吸
时 , 树脂的吸油能力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
tio , diameter of resin and oil absorption
当其用量大于 1 %时 , 树脂的吸油倍数随交联剂用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
高吸油树脂的新进展及应用说起“高吸油树脂”,可能不少人还没有听说过它。
这名字一听就有点像是某种超能植物,或者神奇的化学物质,像是能解救地球的大反派。
不过,别担心,它其实是一种相当厉害的材料,在一些行业里可谓是“大明星”。
这东西主要就是为了吸油,吸得又快又多,听起来有点像是超人来拯救污染的世界,特别是在工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真的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什么是高吸油树脂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能够快速吸收油类液体的材料,尤其适合在水面上清理溢油事故。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又神奇——油和水的密度不同,油总是浮在水面上,而这款树脂就像一块海绵,能够迅速吸附油类物质,吸油效率超级高。
简直就是“神奇海绵”,油渍多到让人头疼,拿它来一吸,全搞定!这让很多化学污染的处理变得简单了很多。
哎,讲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好奇,它是怎么做到的?高吸油树脂的神奇就在于它的结构。
它的分子链排列得特别紧密,但又有很多小孔和空隙,正是这些小空隙让油类分子能够轻松进入其中,迅速被吸附住。
这种树脂一般都是基于一些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所以不仅环保,而且使用起来也很安全。
这么神奇的树脂,不用也太浪费了吧?高吸油树脂不仅仅是为了“吸油”而诞生的。
它的应用可广泛了,简直是多面手。
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油气开采、海洋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中,它几乎无处不在。
你想想,在油田开采中,一旦发生溢油,海洋上的油污如果不及时清理,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还会影响渔业和旅游业的收入。
所以高吸油树脂一登场,简直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吸油又快又多,一下子就把油给收拾干净了。
但是,像这种高吸油树脂,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完美的哦。
其实它的研究历史也挺有意思的。
最开始,大家只是觉得油渍实在是太麻烦,特别是在海上作业的时候,油污污染非常严重,于是就有了这个思路——制造一种能“吃”掉油的材料。
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优化,像是提升其吸油速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增强对不同油类的适应性等等。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高分子材料论文-化学论文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高分子材料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海上溢油、各种芳烃有机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采出水水量日益增加,高吸油树脂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高吸油树脂利用其亲油疏水性吸附油品,油分子向树脂内部渗透,并吸纳进树脂的网格状空腔内。
这种材料在吸油倍率、油水选择性及保油率方面均比传统吸油材料高出许多,并且具有吸油品种多,密度小于水、吸油不吸水、体积小、回收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水面浮油的回收以及含油废水的分离净化处理。
美国道化学公司最先研制成功非极性高吸油树脂,随后日本触媒也研制成功该树脂,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目前国内有许多高校在进行吸油树脂的研究,如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但工业化产品较少。
按照单体不同,高吸油树脂可分为三类:丙烯酸酯系、烯烃类、聚氨酯类。
其中丙烯酸酯系高吸油树脂主要有几种合成方法:悬浮聚合法、分散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
其中悬浮聚合法是工艺研究比较成熟的方法,应用也较为广泛。
1悬浮聚合法1.1悬浮聚合法简介悬浮聚合是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将混溶的单体及引发剂在分散剂中反应,合成高吸油树脂的一种方法。
悬浮聚合法在聚合中产生的热可有效排除;体系粘度低,后处理容易。
高龙娜等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一种高吸油树脂,该树脂对氯仿的吸油率可达36.6g/g,对有机溶剂和油品的保油率可达90%以上。
官鹏等采用悬浮聚合法,在化学交联的基础上引入物理交联,制备出一种低交联密度的松散型三维网络结构高吸油树脂,解决了高吸油树脂吸油速率慢等问题。
惠贤民等采用悬浮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十六酯和苯二乙烯合成高吸油树脂。
所合成的吸油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油和保油率及浮油吸收能力。
1.2悬浮聚合树脂性能主要影响因素1.2.1单体对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单体极性影响树脂对油品亲和力的大小。
利用微波处理与淀粉变性技术合成高吸油树脂的研究
2 0 年第 5期 08
利用微波处理与淀粉变性技术合成高吸油树脂的研究
韩 立 宏
( 宁夏师范学院化学 与化学工程学院, 宁夏 固原 7 60 ) 50 0
摘要: 从降低合成成本和寻求可再生原料角度出发 , 以玉米 淀粉为基材 , 甲基丙 烯酸丁酯 为接枝单体 , 过氧
化苯甲酰为 引发剂 , Ⅳ’ Ⅳ, 一亚 甲基双丙烯 酰胺 为交联剂 , 过微 波处理和淀粉变性技术合成 性能较好的高吸油 通
油 后 的树 脂进行 加 压 或加 热 , 加 压或 加 热后 的质 将 量 与加压 或加 热前树脂 的质 量之 比作 为保油率 。本
场淀粉 厂 ) 甲基 丙 烯 酸 丁 酯 , 析 纯 ( ; 分 天津 市 大茂
化学试 剂 厂 ) B O, 析 纯 ( 阳市 新 西 试 剂 厂 ) ;P 分 沈 ;
随着经济 的迅 速 发展ຫໍສະໝຸດ 和 社会 的不 断 进步 , 合成
高吸油树 脂对 吸油性 能和合 成原 料 的可 持续性 利用
1 2 试 验 方 法 .
12 1 合 成工艺 ..
称 取一 定 量 的 干燥 淀 粉放 人研
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 。目前国内外合成性能较好 2 J
的高 吸油树脂 , 几乎 全 部 以石 油 副 产 品为 唯 一合 成
树脂。包括具体研究淀粉与单体质量比 、 引发剂用量 、 交联剂用量及微 波条件对树脂形 态、 吸油性能 和接枝率 的 影 响。所合成 的树脂可吸收 自重 1 倍 以上 的甲苯 。 3
关键词 : 微波 ; 淀粉变性 ; 高吸油树脂 ; 合成
中 图分 类号 : S 3 . T269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10 (0 8 0 05 0 10 32 20 )5— 2 2— 4
高吸油材料研究进展
收稿:2012-10-22;修回:2013-01-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74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2060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20404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2B06003,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1A31002,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作者简介:阮一平(198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加工;*通讯联系人:E-mail:liwei@nbu.edu.cn;chenzhongren@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殐殐殐殐nbu.edu.cn.综 述高吸油材料研究进展阮一平,历 伟*,侯琳熙,穆景山,陈忠仁*(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宁波 315211) 摘要:近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泄油事件和含油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高吸油材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吸油材料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吸油倍率高、油水选择性好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异性能,因此高吸油材料的开发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对高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高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和各种制备方法,并简要探讨了这一日益重要的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吸油材料;橡胶;树脂;机理;制备方法引言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由油田泄漏、油船漏油、输油管路破裂等一系列事故及含油废水的排放造成了河流、海洋的严重污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例如美国墨西哥湾和我国渤海湾漏油事件。
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将造成更大的破坏。
因此,亟待开发低成本,高吸油量的吸油材料,使之能在恶劣环境中快速处理水面油污[1]。
吸油材料一般可分为传统吸油材料和高吸油材料。
目前,我国所用的吸油材料主要是传统吸油材料,例如,玉米秸秆[2]、无纺羊毛[3,4]、木棉纤维[5]、蛭石[6]、膨胀石墨[7]、沸石[8]等。
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1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高吸油树脂是通过亲油基和油分子间产生的范德华力来实现吸油目的,其吸油机理是高分子链段的溶剂化过程。
将高吸油树脂投入油中,开始阶段是分子扩散控制;吸入一定量的油后,油分子与高分子链段发生溶剂化作用,此时仍是分子扩散控制;当吸入的油分子足够多时,溶剂化作用充分,链段伸展开来,网络中只有共价键交联点存在,此时由热力学推动力推动;当高分子充分溶胀,链段伸展到一定程度,会慢慢回缩,即存在弹性回缩力,最终达到热力学平衡[1]。
因此,低交联的聚合物中亲油基和油分子间的相互亲和作用是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推动力。
故改变吸油树脂的网络结构,提高亲油基团与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改善树脂吸油性能的关键[3]。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现状2高吸油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吸油机理2.1 分子结构高吸油树脂的微观结构特征是低交联度聚合物。
交联度的形成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2.1.1化学交联化学交联是长链大分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
目前合成的高吸油树脂主要以化学交联为主,其共价键的键能最大,化学交联的形式最为稳固,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也就稳定,难以破坏,相应的树脂性能也最稳定。
2.1.2离子交联长链大分子之间通过金属离子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长链大分子的缠结。
2.1.3物理交联利用分子间力使其相互缠绕在一起。
一种是氢键结合,长链大分子上带有羟基或其他极性基团,相互吸引而使长链大分子相互缠结在一起;另一种是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长链大分子的链段间相互吸引而缠结。
近两年,浙江大学对在强化学交联中引入物理交联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这样的交联可以大大提高高吸油树脂的吸油和保油性能。
2.2 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高吸油性树脂由亲油性单体制得的低交联度聚合物,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内部有一定的微孔。
吸油时,树脂分子中的亲油基链段与油分子发生溶剂化作用,油分子进入到树脂的网络结构中足够多时,高分子链段开始伸展,树脂发生溶胀,但是由于交联点的存在,高分子链段伸展到一定程度后慢慢回缩,直到平衡。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Vol.26No.9 Chemistry &Bioengineering7 收稿日期:2009-04-20作者简介:柳颖(1985-),女,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友好技术的开发利用研究;通讯联系人:张洪林,教授。
E 2mail :f shbjly @ 。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柳 颖1,徐 明2,张洪林1,李长波1,马慧贤3(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系,辽宁抚顺113001;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工工艺系,辽宁抚顺113001;3.清原县环保局检测站,辽宁抚顺113300) 摘 要:如何消除含油污水的危害并有效回收污水中的油品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高吸油树脂吸油作为新兴的油污去除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综述了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高吸油树脂处理含油污水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吸油树脂;吸油机理;制备方法;吸油效果中图分类号:TQ 317 X 70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09)09-0007-04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石油开采加工及运输总量逐年增加,油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对已泄入环境的污油进行迅速有效的处理,使污油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同时,为了消除生活用油造成的环境污染,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吸油材料。
传统吸油材料不仅吸油率和保油率差,且不同程度地存在吸水、受压漏油和作用时需要加热等缺点[1],限制了其在油水混合体系中的应用。
高吸油树脂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交联结构的树脂,克服了传统吸油材料的缺点,具有吸油种类多、不吸水、体积小、回收方便及受压不漏油等诸多优点,可用作各种油处理剂、基材、油污过滤材料、橡胶改性剂和纸张用添加剂等[2],广泛应用于橡胶、农药及造纸等行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高吸油树脂的需求必然大增。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聚氨酯吸油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吸油材料,其吸油性能优异,具有极高的吸附容量、快速吸油速度、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因此在环境保护、油污处理、水污染治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综述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聚氨酯吸油材料主要采用聚合法和交联法制备。
其中聚合法包括原位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等。
原位聚合法是将聚氨酯前驱体混合后加热反应制备,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需要高温、高压等反应条件;溶液聚合法则是将聚氨酯原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得到聚氨酯吸油材料,其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但需要使用有机溶剂;悬浮聚合法是将聚氨酯原料悬浮在水中,加入乳化剂和交联剂后反应得到聚氨酯吸油材料,其优点是制备条件温和,环保性好。
交联法包括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两种。
化学交联是在聚氨酯合成过程中加入交联剂,反应后形成交联结构,使聚氨酯吸油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水性和耐水性;物理交联则是通过热压、冷却等方式,使聚氨酯吸油材料形成交联结构,其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但交联程度低,吸水性能稍逊于化学交联法。
聚氨酯吸油材料具有极高的吸油容量和快速吸油速度。
研究表明,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吸油容量可达30-40倍重量,其中对重质油的吸附效果尤为显著。
此外,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吸油速度也非常快,可以在数秒内将油污吸附干净。
这些优异的吸油性能使得聚氨酯吸油材料在应对油污处理、海上溢油应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提高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综合性能,研究者们通过改性方法对其进行优化。
其中,纳米材料的引入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
研究表明,在聚氨酯吸油材料中引入适当比例的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等纳米材料后,可以显著提高其吸附速率和吸油量,并且还可以增强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水性。
此外,研究者们还通过共混、交联等方法对聚氨酯吸油材料进行改性。
共混是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混合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以期改善其性能。
吸水高分子材料
吸水高分子材料1.吸水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度目前,对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多是从吸水速度、吸水率、凝胶强度三个方面做工作。
通过改进树脂粒子的形状,增大比表面积,可以提高其吸水率。
离子型的高吸水性树脂,如聚丙烯酸盐,由于同离子屏蔽效应造成其耐盐性差,通过于非离子型单体共聚,可以提高其耐盐性。
复合吸水材料是改进吸水性树脂凝胶强度的新方法。
林建明等人合成了膨润土的部分水解交联的聚丙烯酰胺树脂,通过SEM 电镜观察,发现膨润土全部吸附于树脂交联网络,使凝胶的刚性增强。
日本三菱公司将淀粉接枝丙烯酸与PVC 塑料共混,不仅提高了吸水树脂的凝胶强度,也增强了PVC 的吸水能力。
为了提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广大科研工作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不断优化和改进已有的合成体系,同时还在努力探索新的聚合方法和聚合体系.2.吸水高分子材料的吸水机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分几个阶段。
最初阶段其吸水速率很慢,因为此时的吸水是通过毛细管吸附和分散作用来实现的,接着水分子通过氢键与树脂的亲水基团作用,使之发生离解,阴离子固定在高分子链上,阳离子则可以自由移动。
随着亲水基因的进一步离解,阴离子数目增多,离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使树脂的网络扩张;同时为了维持电中性,阳离子不能向外部溶剂扩散,导致阳离子在树脂网络内浓度增大,于是网络内外产生渗透压,水份进一步渗入。
随着吸水量的增大,网络内外的渗透压差趋向于零;而网络扩张的同时,其弹性收缩力也在增加,逐渐抵消阴离子的静电排斥,最终达到吸水平衡。
3.材料吸水能力的差异与原因人们追求的目标是使吸水性材料具有更高的吸水能力和吸水速度。
由材料的结构和吸水原理可知,影响树脂吸水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交联密度.结构组成.溶液性质.表面形态.制备方法.流体力学体积等。
如未经交联的树脂基本上没有吸水功能,而交联后,吸水率会成千倍的上升,但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吸水率反而下降。
在聚丙烯酸树脂中引入亲水性非离子型单体共聚,可提高吸水速度,但影响了吸水能力。
BA/MMA高吸油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表 l 正 交 表 的 因素 水 平 设 计 . . .
.
序 号
单 体 质 量 比 交 联 剂 用 量 / % 反 应 温 度 / ℃ 引 发 剂 用 量 / % 吸油 率/ gg ) ( ・
Q 1 m2 =( 一m1/ ) m1
式 中 : 干燥 树脂 质量 ; 为吸 油达到溶 (B 压 片 ) 2 Kr 样 品充 分干燥 , K r 片后测 试其红外 光谱 图 。 经 B压
收稿 日期 :0 81 一1 2 0 — O 2
第2 7卷第 1 期 2 1 年 2月 00
文章 编 号 :0502 (00 0 —08 —0 10 . 32 1) 1 0 2 4 5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V0 . 7 N . 12 o 1 F b .0 0 e .21
Junlo atC iaJ oogUnvri ora fE s hn i tn iesy a t
3 1 交联 剂 1 , 发 剂 1 , :, % 引 % 温度 8 5℃ 。此 条 件 下制 得 的树 脂 吸 油 倍 率 2 -_ 。 1gg 。
关 键 词 : 吸 油性 树 脂 ; 高 丙烯 酸 丁 酯 ; 甲基 丙烯 酸 甲酯 ; 液 聚 合 溶 中 图分 类 号 :6 1 0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引发剂 用量 , 温度 。
由表 3 合成 树脂 的最佳条 件 : 联 剂 用 量 1 ( 得 交 % 占单 体 总 质 量 ) /B: M ,7A mMA=3 1引 发 剂 用 量 1 / , :, % ( 占单体 总质 量 )温 度 8 , 5℃。在此 条 件下 制得 的树 脂 吸 甲苯 的倍 率 为 2 ・~。 1gg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氨酯吸油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其应用在环境保护、海洋生态修复以及油污
灾害应急救援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聚氨酯材料的基本特性
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材料性能可通过改变聚氨酯的化学结构进
行调整。
聚氨酯材料的基本特性包括:高强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热、耐寒、耐油、
抗腐蚀性、耐性能稳定等。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自由基聚合法、离子聚合法、原位聚合法以及交
联聚合法等方法。
其中,自由基聚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所制备的聚
氨酯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
为了提高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人员对聚氨酯材料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
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调整。
包括将其与碳纤维、氧化石墨烯等材料进行复合、加入亲油性
分子以提高吸附速度以及增加材料的孔隙率等。
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海洋生态修复领域以及油污灾害
应急救援领域。
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修复。
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被应用于海洋油污染的应急救援和长期修复。
在油污灾害应急救援领域,聚氨酯吸油材料成为重要的应急救援材料。
综上所述,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应用前景也不断拓展。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聚氨酯吸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的研究,
以及通过材料化学、工艺优化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其吸附能力和使用寿命,从而更好地为环
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吸油树脂的研究进展
美国专利 5218004 采用在高温下及水或其他非 溶胀液体存在下, 使交联共聚物 ( 用溶胀溶剂处理过 的) 中残余乙烯基基团与路易斯酸催化剂反应的方法 来实现后交联[ 19] 。
吸 油树脂 的研究进 展
41
2 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
吸油树脂按吸油机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亲油 性单体为基体的低交联聚合物合成, 这类共聚物的分 子之间可形成一种三维交联网状结构, 其内部有一定 的微孔。由于树脂分子内部的亲油基链段和油分子的 溶剂化作用, 吸油树脂发生溶胀。其吸油机理与吸水 树脂的吸水机理基本相同。吸水树脂的吸水是靠较强 的氢键作用, 而吸油树脂的吸油是利用弱的范德华 力, 这一本质的差别导致吸油树脂的吸油速率及吸油 率远低于吸水树脂的吸水速率及吸水率。 该吸油树脂的吸油过程是: 将吸油树脂放入到油 中, 一开始由分子扩散控制, 当油分子进入一定量时, 高分子链段与油分子就发生溶剂化作用, 但此时油分 子进入的比较少, 还不能使高分子链段充分展开, 仍 卷曲着, 当油分子进入的足够多时, 链段就可以伸展 开, 网络中只有共价键交联的交联点存在, 这时过程 由 Flor y-Huggins 方程控制, 即由热力学推动力推动。 当高分子充分溶胀后, 其分子链伸展达到一定程度就 会慢慢回缩, 即存在回缩力, 最终达到热力学平衡态。 该类树脂的交联度小, 刚开始由分子扩散控制, 可活动的链段数较多, 交联点之间的高分子链长度也 较大, 链段间的相互作用力也较小, 于是, 分子扩散 的粘度系数就较小, 吸油速度就会提高。但交联度下 降, 弹性模量也下降, 因而扩散系数减少, 于是达到 平衡的时间延长, 即吸油速度下降, 所以交联度要选 取一最佳值。另外, 粒径的形态和大小对其性能也有 影响, 粒径小表面积就大, 可使树脂与油的接触面增 大, 增加吸油量。但粒径若太小, 吸油后形成泥状, 不 易回收[ 15] 。 另一类吸油树脂是由亲油单体为基体的高交联 聚合物合成的。这类共聚物的分子之间形成一种三维 高交联网状结构, 分子内有较多的微孔。因此它具有 高表面积、高孔隙率等特点。它的吸附是一种表面效 应, 靠树脂与油分子之间较弱的范德华力。Zsigmo ndy 首先用毛细凝结理论来解释多孔固体吸附剂的吸附 现象[ 27] 。该类树脂的吸附速度主要由油分子与多孔树 脂中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这种多孔树脂的绝大部分 的表面是孔内表面, 吸附主要由这些表面贡献, 油分 子要通过孔内后才被吸附, 油分子愈大, 扩散就愈慢。 对于同一种油分子, 则由树脂中孔的大小决定。孔径 愈大, 吸附速度就愈快, 但孔径太大, 就会降低表面 积 , 吸附量也会减少。
吸油树脂吸收速率的研究进展
比, 吸 油树脂 具有 较高 的 吸油 率 和较 快 的 吸油 速 率 。本 文简 略 介 绍 了吸 油 树 脂 吸 油 机 理 及 其 动 力学 , 探讨 了 影 响树 脂 吸 油 速率 的相 关 因 素 , 并 总结 了提 高 吸 油 树脂 吸 油 速 率 的 相 关 途 径 。 目
前, 国 内外 对 吸油树脂 的研 究 主 要集 中在 树脂 的
I
( 3 ) 随着链 段 的展 开 , 吸油 速 率 逐 渐 变 为 由
吸油率上 , 对 吸油速率 方面还鲜有研究 。所 以, 为 了进一 步拓展 吸油 树脂 的应 用 领域 , 对 其 吸油
速率 的研究 应该 成 为未来 的重 点 。
( 4 ) 当树脂分子充分溶胀时 , 此时链段伸展
到最大 程度 后会 慢慢 回缩 ( 即存在 弹性 回缩 力 ) , 并最终 达 到平衡 J 。
从 吸油 过Leabharlann 可知 , 热力 学 推 动力 和 分子 扩 散
1 吸油树脂 的吸油速率机理
吸油树 脂 对 油 类 的吸 收 主 要 是 通 过 树 脂 分 子 中亲油性 基 团 和油 分 子 之 间 的溶 剂 化 作 用 实 现 。吸油树 脂 的吸 油过程 大致 如下 : ( 1 ) 起初 , 油 品通 过 分 子 扩 散 作 用 进 入 到树
( 海 军工程大学化学 与材料 系 , 湖北 武汉
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高吸油性树脂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废水处理、油污环境治理等领域。
传统的高吸油性树脂存在吸附速度慢、吸附容量低、重复使用性差等问题。
因此,设计合成新型高吸油性树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研究旨在设计、合成一种新型高吸油性树脂,通过调控结构、控制微观形态以及增强材料吸附性能等方法,提高该树脂吸附速度和吸附容量,从而实现高效油水分离和废水处理。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树脂基体材料的选择和开发;2.根据吸收性能的要求,设计合成表面亲油性的功能单体;3.根据预定合成方案合成高吸油性树脂;4.对新型高吸油性树脂进行吸附容量、吸附速度、重复使用性等性能测试。
三、研究方法1.树脂基体材料的选择和开发:通过文献调研,了解不同树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点,选择适合本研究的基体材料进行研究和开发。
2.设计合成表面亲油性的功能单体:通过分析常用的表面亲油性单体的化学结构及其亲油性机理,设计合成适合本研究的功能单体。
3.根据预定合成方案合成高吸油性树脂:将功能单体引入树脂基体中,并通过合适的合成工艺,制备新型高吸油性树脂。
4.对新型高吸油性树脂进行性能测试: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动态吸附实验、重复使用实验等测试方法,评价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吸附容量、吸附速度和重复使用性能等性能特点。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开发出一种高吸油性、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和重复使用性能好的新型高吸油性树脂。
并提供了一种更为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油水分离和油污环境治理方法。
五、研究进度安排1.文献调研(完成时间:第1周);2.树脂基体材料的选择和开发(完成时间:第2-4周);3.功能单体的设计、合成(完成时间:第4-8周);4.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完成时间:第8-12周);5.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测试(完成时间:第12-16周);6.文章撰写及论文答辩准备(完成时间:第16-18周)。
高吸油树脂材料研究进展
高吸油树脂材料研究进展
何紫莹;郭三维;高慧敏;刘专;吴江渝
【期刊名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15(0)3
【摘要】高吸油树脂材料是一种具有超强吸油保油能力的轻度交联高分子。
它克服了传统吸油材料耐热耐寒性差、吸油种类单一、吸油速度慢、回收不方便等缺点,在处理原油开采和海洋原油运输泄漏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文中综述了高吸油树脂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介绍了传统高吸油树脂、环保型高吸油树脂以及新型高吸油树脂的分子结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并对高吸油树脂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6页(P179-184)
【关键词】高吸油;树脂;分子结构;制备;性能
【作者】何紫莹;郭三维;高慧敏;刘专;吴江渝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4.8
【相关文献】
1.改性纤维素合成高吸油树脂的工艺条件及吸油效果 [J], 马希晨;宋辉;王春俏;聂新卫
2.一种基于高吸油树脂与聚丙烯复合吸油材料 [J], 李峰;张超;栾国华;裴玉起;储胜
利
3.有机膨润土改性高吸油树脂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质 [J], 陈晓磊;邓李川;王晓峰;关爽
4.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J], 徐萌;李彦锋;杨艳;彭巍
5.高吸油树脂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J], 盛晶博;曹月坤;李长波;赵国峥;邱峰;王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吸油树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包藏型吸油材料 无机系吸油材料 有机系吸油材料
凝胶型吸油材料
吸油前
吸油后
图1 Fig. 1
高吸油树脂及典型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
Oil absorbing mechanism of high oil absorpt ion resin and ordinary oil absorbent mat erials
内关于该种树脂的报道多为以丙烯酸及甲基丙烯 酸的酯类为原料, 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高吸 油树脂. 2 2 高吸油树脂的结构特征 高吸油树脂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化学交联结 构及一定微孔结构的树脂 . 高吸油树脂微观形态 的特征是适度交联, 交联主要存在以下形式 : 物理交联 : 利用分 子间力 . 一种是 氢键结 合, 长链大分子上带有羟基或其它极性基团 , 它 们之间相互吸引而使 长链大分子相 互缠结在一 起; 另一种是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长链大分子的 链段间相互吸引而缠结.
第 18 卷第 2 期 2002 年 6 月
天 津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18 No. 2 Jun. 2002
文章编号 : 1004- 2261( 2002) 02- 033- 04
高吸油树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Development of high oil absorption resin
ZH A N G Wen -lin , T A NG Jian-j un
1 1, 2
, SH A O Yong-j un , YA N Wei- dong
3
1
( 1. College of Chemical Eng ineering , H eibei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T ianjin 300130, China; 2. Heibei Zhongxing Automobile Co. Lt d. , Baoding 07100, China; 3. Heibei L ang fang Aoke Chem ical Co. Lt d. , Langf 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H igh oil absorpt ion resin, being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oil absorbent m at erial, is a new self sw elling oil absorpt ion material. T he development and t he oil absorbing mechanism of t hese resins are briefly int roduced in t his paper. Key words: high oil absorpt ion resin; synt hesis; int roduct ion 近年来 , 随着石油工业的 高速发展 , 由油 船、油罐泄露事故以及含油工业废水的排放而造 成的环境污染已倍受人们关注 . 研究开发行之有 效的油品回收材料以及含油工业废水净化材料势 在必行. 高吸油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 料, 具有可吸油种类多, 吸油时不吸水 , 回收方 便, 体积小以及吸油后受压不漏油等特点. 高吸 油树脂是具有三维网状化学交联结构及一定微孔 结构 , 其微观形态的特征是适度交联. 高吸油树 脂能替代一般吸 油材料, 高效 多功能 , 吸油量 大、吸油速度快且保油能力强 . 同时, 高吸油树 脂还可作为固香剂、农药缓释剂、油墨和纸张添 加剂以及橡胶改性剂 . 1 1 吸油材料种类 表 1 从原料及作用两方面对一般吸油材料进 行了分类 . 目前使用 较广泛的是泡 沫塑料和 聚丙烯 ( PP) 等纤维状吸油垫 . PP 吸油垫是将 PP 等聚烯烃与表 面活性剂或石 油树脂等 混合、 熔融、纺丝, 制成吸油垫 , 具有较高的吸油速度 和吸油能力. 1 2 吸油材料的局限性 就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而言, 包藏型材料利 用其表面、间隙以及空洞的毛细管力吸油, 特点 是吸油速度快 , 但也吸水 , 保油性能差 ; 凝胶型 材料利用分子间的物 理凝聚力形成 网络结构吸 油, 特点是低分子, 吸油时需要加热, 冷却后形 成胶体, 吸油速度慢 . 复合型材料是上述两种机 理的结合 , 在具有多孔结构的同时 , 吸油以后分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摘要介绍了高吸油树脂的分类和性能。
系统阐述了高吸油树脂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分散剂对高吸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吸油树脂,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前言高吸油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吸油种类多、吸油速率快、吸油倍率高、吸油而不吸水等特点,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开发与研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吸油材料的分类吸油材料根据其材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而根据吸油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吸藏型、凝固型(凝胶化型) 和自溶胀型[1 ]。
高吸油性树脂又可根据合成单体分为两大类[2 ]:一是丙烯酸酯类树脂。
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是常见合成单体,原料易得且聚合工艺较为成熟,可选用的酯以8个碳以上的烷基酯[3~5 ]为主,还有壬基酚酯以及2-萘基酯[6 ]等。
为了改进材料的内部结构,也常用丙烯酸乙酯或丁酯作为共聚单体。
另一类是烯烃类树脂。
烯烃分子内不含极性基团,该类树脂对各种油品的亲和性能更加优越。
尤其是长碳链烯烃对各种油品均有很好的吸收能力,成为国外研究的新热点。
吸油材料的分类及特性见表1 。
吸油速率与保油能力是高吸油树脂重要性能指标。
其吸油速率一般较慢,且依赖于油的粘度、单位重量树脂的表面积、树脂的形态、温度等因素。
例如,粒径数百微米的粒状树脂吸收高黏度油时约需10h才能饱和,而吸低黏度油10min就可以了。
温度对吸油速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油的扩散速度增加,吸油速度加快,反之亦然。
表1 高吸油树脂的分类及特性2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研究进展高吸油树脂是以亲油类单体通过交联剂经适度交联而合成的低交联聚合物,常见的高吸油树脂主要有丙烯酸酯类树脂和烯烃类树脂两大类。
丙烯酸酯类树脂是以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得到的高吸油树脂,亲油基(酯基) 和油分子的相互亲合作用而吸油是该类吸油树脂的设计依据。
酯基链越长则亲油能力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摘要介绍了高吸油树脂的分类和性能。
系统阐述了高吸油树脂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分散剂对高吸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关键词高吸油树脂,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八、一前言高吸油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吸油种类多、吸油速率快、吸油倍率高、吸油而不吸水等特点,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开发与研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吸油材料的分类吸油材料根据其材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而根据吸油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吸藏型、凝固型(凝胶化型)和自溶胀型[1 ]。
高吸油性树脂又可根据合成单体分为两大类[2 ]:一是丙烯酸酯类树脂。
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是常见合成单体,原料易得且聚合工艺较为成熟,可选用的酯以8个碳以上的烷基酯[3〜5 ]为主,还有壬基酚酯以及2-萘基酯[6 ]等。
为了改进材料的内部结构,也常用丙烯酸乙酯或丁酯作为共聚单体。
另一类是烯烃类树脂。
烯烃分子内不含极性基团,该类树脂对各种油品的亲和性能更加优越。
尤其是长碳链烯烃对各种油品均有很好的吸收能力,成为国外研究的新热点。
吸油材料的分类及特性见表 1 。
吸油速率与保油能力是高吸油树脂重要性能指标。
其吸油速率一般较慢,且依赖于油的粘度、单位重量树脂的表面积、树脂的形态、温度等因素。
例如,粒径数百微米的粒状树脂吸收高黏度油时约需10h才能饱和,而吸低黏度油10min就可以了。
温度对吸油速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油的扩散速度增加,吸油速度加快,反之亦然。
表1 高吸油树脂的分类及特性2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研究进展高吸油树脂是以亲油类单体通过交联剂经适度交联而合成的低交联聚合物,常见的高吸油树脂主要有丙烯酸酯类树脂和烯烃类树脂两大类。
丙烯酸酯类树脂是以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得到的高吸油树脂,亲油基(酯基)和油分子的相互亲合作用而吸油是该类吸油树脂的设计依据。
酯基链越长则亲油能力越强。
朱秀林等[3 ,7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与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或用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代替甲基丙烯酸丁酯,并以二丙烯酸 1 ,4-丁二醇酯或二丙烯酸 1 ,6-己二酯为交联剂,BPO为引发剂,水为分散相,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的高吸油性树脂,可吸收其自身重量11倍左右的煤油、16倍左右的苯。
蒋必彪等[5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二丙烯酸1 ,4 丁二醇酯为交联剂、BPO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得了内部具有小孔、外形呈蓬松状的粒状吸油树脂,可吸收其自身重量10.2倍的煤油、18.8倍的苯。
日本三井油化学工业公司[8 ,9 ]用甲基丙烯酸单体与二乙烯基苯交联,得到溶解度在8.9g以上的交联聚合物,是一种极性的树脂。
日本村上公司[10 ]的产品是用三异丙苯基过氧化物交联的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体,也是一种极性树脂;日本触媒化学工业公司采用丙烯酸类单体为原料,制得侧链上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酯低交联聚合物,是一种中等极性树脂。
烯烃类树脂不含极性基团,对油品的亲合性能更加优越,尤其是长碳链烯烃对各种油品均有很好的吸收能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热点。
美国道康公司[11 ]通过烷基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聚合得到的交联聚合物,是一种非极性的高吸油性树脂。
通过叔丁基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在聚异丁烯基材中共聚,a -烯烃和顺丁烯二酸共聚以及其羧基的功能化修饰,或加入带有反应性基团的树脂加热而形成交联聚合皆可得到高吸油性树脂,但因高碳烯烃来源较少故还处在研发阶段。
另外,通过纤维素的改性也可以制备高吸油树脂。
马希晨等[12 ]以甲苯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通过纤维素和癸二酸反应合成了吸油树脂。
借助正交试验,发现纤维素和癸二酸投料比为1 : 8及反应8h,则为制备纤维素交联癸二酸正丁酯的最佳条件。
所得吸油树脂吸油后不易滴淌,为包藏型高吸油树脂。
孙晓峰等[13 ]利用稻草纤维为主要原料与乙酸酐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一种纤维素酯类的高效吸油材料。
3 影响高吸油性树脂性能的因素3. 1 单体的影响首先,单体的极性直接影响着树脂对油品亲和力的大小,对树脂的吸油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树脂与油品的溶度参数[3 ]相近时,树脂达到最大吸油率。
就丙烯酸酯类树脂而言,一般说来,单体的碳链越长则对非极性油品的吸收性能越好。
但也有文献指出若酯基的链越长,吸油率也将下降,这与树脂的有效网络容积有关。
其次,单体的空间结构决定了树脂的内部微孔的数量和大小,对油品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选择多支链的单体可有效地提高树脂内微孔的数量,但它对聚合性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需综合考虑。
最后,选用适当的共聚单体也可改进树脂的亲和性能及内部结构,是改善树脂性能的有效手段。
3. 2 交联剂的影响高吸油性树脂中最常见的是化学交联。
选用的交联剂以含2个不饱和键以上的烷烃,芳烃或丙烯酸酯类为主。
交联剂的用量对树脂性能有很大影响,决定了树脂交联度和交联密度[14 ]的大小,从而决定了三维交联网状结构的伸展能力。
当交联剂用量较大时,交联点间的链段较短致使活动范围较小、刚性较大,树脂的溶胀能力很差,影响吸油效果;当交联剂用量太低时,树脂可能会溶于油中,不利于回收和使用。
因此,应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交联剂的用量。
交联剂的结构则决定了树脂网状结构的大小及形状。
树脂网络空间的大小及形状应与油品分子相适应,并非交联剂的链越长越好[4 ]。
因此,交联剂的选择应根据目标油品的分子特性来选择。
3. 3 引发剂及其浓度的影响选用的引发剂一般为油溶性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BPO) 或偶氮二异丁晴(AIBN)引发剂的类型对树脂的性能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应对其浓度和用量进行更多的研究。
在自由基聚合中,引发剂的用量对分子量和交联度有很重要的影响,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树脂的吸油率会有峰值出现然后逐渐降低[14 ]。
因为引发剂用量过大则导致交联度增加和分子量降低,故吸油率下降。
但引发剂用量过小则反应速度较慢,交联度过小,吸油率也会减少。
3. 4 分散剂的影响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使树脂在聚合过程中形成稳定、均匀的颗粒,决定着树脂的颗粒大小,同时对转化率及分子量也有间接的影响。
因此选用合适的分散剂及其用量,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树脂的分散剂残余量,对提高产品的吸油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本较高的吸油树脂的重复使用具有经济及环保意义,这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马俊涛等[15 ]对吸油树脂进行了回收和重复吸油实验研究。
其回收方法是将吸过油的树脂放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脱附。
结果表明,经干燥的树脂重新用于吸油时,其吸油倍率降低很多。
曹爱丽等[16 ]利用乙醇蒸馏的方法进行树脂的再生,取得了很好的脱附效果,且再生树脂较原来树脂吸收能力更强。
4 展望高吸油树脂克服了传统吸油材料的缺点,具有吸油种类多,不吸水,体积小,回收方便,受压不漏油等优点,所以在环保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吸油倍率低和吸放油可逆差的缺点,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改进合成工艺、改变单一化学交联方式、在单一化学交联中引进物理交联[ 13 ]来改善高吸油树脂的交联网络,以及选择价格适中的单体来降低树脂的成本等,都是人们进行的有益尝试。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价格低廉。
纤维素大分子链上的许多羟基,具有较强的反应性能和相互作用性能。
通过纤维素的酯化合成各种吸油树脂,具有吸油和自然降解的双重环保效果,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 ] 方洞浦, 朱爱平, 任尚坤. 高吸油树脂[ J ] . 周口师专学报, 1995 ,12 (2) .[ 2 ] 费晓峰, 张季爽.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进展[J ] . 现代化工, 1998 ,(1) :13 215.[ 3 ] 朱秀林, 徐冬梅, 庞爱东.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5 11 (1) :19 223.[ 4 ] 路建美, 朱秀林. 二元共聚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研究[J ]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5 ,11 (2) :41 245.[ 5 ] 蒋必彪, 朱亮, 陈小彦.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6 ,12 (6) :25 228. [ 6 ] 特开昭. 042 358825 ; 07 2 116512 ; 04 2322742 ; 05 2 222358 ; 05 2105729 ;07 2133383.[ 7 ] 路建美, 朱秀林, 陈良.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油性能树脂的研究[J ] . 石油化工, 1995 ,24 (3) :176 2179.[ 8 ] 特开昭502 15882.[ 9 ] 特开昭502 94092.[ 10 ] 村上谦吉. [J ] , 1989 ,18 (22) :13.[ 11 ] 特开昭452 27081.[ 12 ] 马希晨, 宋辉, 王春俏, 聂新卫. 改性纤维素合成高吸油树脂的工艺条件及吸油效果[J ] .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 ,22 (4) :256 2258.[ 13 ] Sun Xiao -Feng , Sun Run - Gang , Sun Jing -Xia. Acetylation of rice straw with or without catalysts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as natural sorbent oil spill cleanup [J ] .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Chemistry ,2002 ,50 ,6428 2 6433.[ 14 ] Shan Guo-Rong ,Xu Ping -Ying ,Weng Zhi -Xue ,et al .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oil absorption resins filled with polybuta -diene[J ]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3 ,89 (12) : 3309 23314.[ 15 ] 马俊涛, 冉千平, 张伟等. [J ] . 化工新型材料, 2000 ,28 (10) :31 234.[ 16 ] 曹爱丽, 王强, 黄积涛. [J ]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9 ,15 (2) :38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