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3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1-引言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相关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应用。

本报告详细描述了实验的背景、目的、实验环境、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2-实验背景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解释为什么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至关重要。

同时,介绍本次实验所涉及的具体数据结构和算法,如数组、链表、栈、队列、二叉树等。

3-实验目的明确本次实验的目标,如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理解不同数据结构的适用场景,评估不同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等。

4-实验环境描述实验所使用的软硬件环境,包括计算机配置、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相关的开发工具等。

5-实验内容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5-1 数据结构的创建和初始化:例如,创建一个数组或链表,并初始化数据。

5-2 数据结构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例如,在数组中插入一个元素或删除一个元素。

5-3 数据结构的遍历和搜索:例如,遍历树的节点或搜索链表中指定的元素。

5-4 数据结构的排序和查找:例如,对数组进行排序或在有序链表中查找指定元素。

5-5 实验的额外要求:例如,优化算法的实现、分析不同数据结构的性能等。

6-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包括各个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性能比较、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评估等。

7-结论总结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归纳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附件:随报告一同提交的附件包括:源代码、实验数据集等相关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作品的创作权、发表权和署名权等综合权利。

2-侵权:指未经权利人允许,在未向权利人支付报酬的情况下,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行为。

3-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是指人们在创造性劳动中创造出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数据结构实验实训报告范文

数据结构实验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2. 学会使用C语言实现线性表、栈、队列、树和图等基本数据结构。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编程水平。

二、实验内容1. 线性表(1)顺序表(2)链表2. 栈(1)顺序栈(2)链栈3. 队列(1)顺序队列(2)链队列4. 树(1)二叉树(2)二叉搜索树5. 图(1)邻接矩阵表示法(2)邻接表表示法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C语言3. 编译器:Visual Studio 20194. 实验软件:C语言开发环境四、实验步骤1. 线性表(1)顺序表1)定义顺序表结构体2)实现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顺序表的基本操作(2)链表1)定义链表结构体2)实现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链表的基本操作2. 栈(1)顺序栈1)定义顺序栈结构体2)实现顺序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判空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顺序栈的基本操作(2)链栈1)定义链栈结构体2)实现链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判空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链栈的基本操作3. 队列(1)顺序队列1)定义顺序队列结构体2)实现顺序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判空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顺序队列的基本操作(2)链队列1)定义链队列结构体2)实现链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判空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链队列的基本操作4. 树(1)二叉树1)定义二叉树结构体2)实现二叉树的创建、遍历、查找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二叉树的基本操作(2)二叉搜索树1)定义二叉搜索树结构体2)实现二叉搜索树的创建、遍历、查找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二叉搜索树的基本操作5. 图(1)邻接矩阵表示法1)定义邻接矩阵结构体2)实现图的创建、添加边、删除边、遍历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邻接矩阵表示法的基本操作(2)邻接表表示法1)定义邻接表结构体2)实现图的创建、添加边、删除边、遍历等基本操作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邻接表表示法的基本操作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性表(1)顺序表实验结果表明,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现正确,测试程序运行稳定。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简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简版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并学会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背景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是研究各种数据结构及其相应算法的学科。

数据结构可以提供对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方式,从而有效地支持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和运行。

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线性表的操作- 插入操作:向线性表的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 删除操作:从线性表中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 查找操作:在线性表中查找指定元素。

- 遍历操作:依次访问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

2. 栈的应用- 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将带有括号的中缀表达式转换为无括号的后缀表达式。

- 后缀表达式求值:根据后缀表达式计算其值。

3. 队列的应用- 模拟打印任务:根据打印任务的到达时间和执行时间,模拟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4. 递归的应用-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通过递归函数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 项值。

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内容,进行以下步骤:1. 线性表的操作1. 初始化线性表。

2. 实现插入操作,并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3. 实现删除操作,并从指定位置删除元素。

4. 实现查找操作,并根据指定元素在线性表中查找。

5. 实现遍历操作,并依次访问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

2. 栈的应用1. 实现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的函数,并进行测试。

2. 实现后缀表达式求值的函数,并进行测试。

3. 队列的应用1. 实现模拟打印任务的函数,并根据指定的打印任务进行测试。

4. 递归的应用1. 实现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函数,并计算第n项的值。

实验结果经过上述步骤的实现和测试,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线性表的操作:插入、删除、查找和遍历操作均得到正确的结果。

- 栈的应用: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和后缀表达式求值的函数均能正确运行。

- 队列的应用:模拟打印任务的函数能够按照指定的顺序执行打印任务。

- 递归的应用: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函数能够正确计算任意一项的值。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本次数据结构实验主要涉及到线性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和总结,我对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我们进行了线性表的实验操作。

线性表是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n(n≥0)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通过代码实现,我深刻理解了顺序表和链表的存储方式和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顺序表适合查找操作,而链表适合插入和删除操作。

这让我对线性表的应用场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们进行了栈的实验操作。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栈的基本操作,包括入栈和出栈。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理解了栈的“先进后出”的特性,以及它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我发现栈在递归算法、表达式求值和括号匹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让我对栈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我们进行了队列的实验操作。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操作,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队列的基本操作,包括入队和出队。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理解了队列的“先进先出”的特性,以及它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

我发现队列在广度优先搜索、模拟系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这让我对队列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次数据结构实验,我不仅掌握了线性表、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还深刻理解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着重要的帮助。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次数据结构实验让我受益匪浅,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在数据结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数据结构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索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景,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的效果和性能。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景;3. 数据结构的实现方式和算法;4. 数据结构的性能分析和优化。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2)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3)树和图的实现和应用;(4)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3. 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实现;(2)编写相应的代码,并进行调试;(3)运行程序,测试数据结构的功能和性能;(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结果:1. 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实现了顺序表和链表两种线性表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顺序表适用于频繁进行查找操作的场景,而链表适用于频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场景。

2. 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我们实现了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栈适用于需要实现后进先出(LIFO)的场景,而队列适用于需要实现先进先出(FIFO)的场景。

3. 树和图的实现和应用:我们实现了二叉树和图两种数据结构,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二叉树适用于需要进行快速查找和排序的场景,而图适用于需要表示复杂关系和网络结构的场景。

4. 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我们实现了常见的排序和查找算法,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快速排序和二分查找算法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性能。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次实验,旨在加深对数据结构基本概念和算法的理解,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基本操作和实现方法。

2、学会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算法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3、提高程序设计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C++,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的实现定义一个顺序表结构体,包含数据元素数组和表的长度。

实现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2、链表的实现定义链表节点结构体,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实现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遍历等操作。

(二)栈和队列的实现与应用1、栈的实现采用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实现栈。

实现栈的入栈、出栈、栈顶元素获取等操作,并应用于表达式求值。

2、队列的实现用循环队列或链式队列实现队列。

实现队列的入队、出队、队头元素获取等操作,应用于模拟排队系统。

(三)树的基本操作与遍历1、二叉树的实现定义二叉树节点结构体,包含数据域、左子树指针和右子树指针。

实现二叉树的创建、插入、删除节点等操作。

2、二叉树的遍历分别实现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并输出遍历结果。

(四)图的表示与遍历1、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表示图定义图的结构体,使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方式存储图的信息。

实现图的创建、添加边等操作。

2、图的遍历分别用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遍历图,并输出遍历序列。

四、实验步骤(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的实现首先,定义了一个结构体`SeqList` 来表示顺序表,其中包含一个整数数组`data` 用于存储数据元素,以及一个整数`length` 表示表的当前长度。

在初始化函数`InitSeqList` 中,将表的长度初始化为 0,并分配一定的存储空间给数组。

数据结构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各种基本操作,并通过实际编程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线性表(1)顺序表1)初始化顺序表2)向顺序表插入元素3)从顺序表删除元素4)查找顺序表中的元素5)顺序表的逆序操作(2)链表1)创建链表2)在链表中插入元素3)在链表中删除元素4)查找链表中的元素5)链表的逆序操作2. 栈与队列(1)栈1)栈的初始化2)入栈操作3)出栈操作4)获取栈顶元素5)判断栈是否为空(2)队列1)队列的初始化2)入队操作3)出队操作4)获取队首元素5)判断队列是否为空3. 树与图(1)二叉树1)创建二叉树2)遍历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3)求二叉树的深度4)求二叉树的宽度5)二叉树的镜像(2)图1)创建图2)图的深度优先遍历3)图的广度优先遍历4)最小生成树5)最短路径三、实验过程1. 线性表(1)顺序表1)初始化顺序表:创建一个长度为10的顺序表,初始化为空。

2)向顺序表插入元素:在顺序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x。

3)从顺序表删除元素:从顺序表中删除第i个位置的元素。

4)查找顺序表中的元素:在顺序表中查找元素x。

5)顺序表的逆序操作:将顺序表中的元素逆序排列。

(2)链表1)创建链表:创建一个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

2)在链表中插入元素:在链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x。

3)在链表中删除元素:从链表中删除第i个位置的元素。

4)查找链表中的元素:在链表中查找元素x。

5)链表的逆序操作:将链表中的元素逆序排列。

2. 栈与队列(1)栈1)栈的初始化:创建一个栈,初始化为空。

2)入栈操作:将元素x压入栈中。

3)出栈操作:从栈中弹出元素。

4)获取栈顶元素:获取栈顶元素。

5)判断栈是否为空:判断栈是否为空。

(2)队列1)队列的初始化:创建一个队列,初始化为空。

2)入队操作:将元素x入队。

3)出队操作:从队列中出队元素。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UML面向对象分析与建模实验报告三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UML面向对象分析与建模实验报告三

天津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名称: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过程记录(源程序、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及心得体会等)】用户用传真机发送文件的成功情况顺序图:
用户用传真机发送文件的失败情况顺序图:
测试结果及心得体会:
通过画交互模型顺序图,更能清晰的理解一个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可能发生的问题,并进行实时处理,更好的掌握事件的脉络。

大学啊不错啊,好好学习,不要耽误了青春,但是是这个专业坑爹啊,,找好自己的方向,不要被这个专业误导了啊,,
理工的学妹,学弟们,你说呢,,哈哈哈哈,嘿嘿联系/。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所学知识的应用,加深对数据结构相关算法和数据操作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实现顺序表、链表、栈、队列等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2. 设计并实现数据结构相关算法,如查找、排序等;3. 进行实验数据的输入、输出和结果展示;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过程。

1. 针对顺序表、链表、栈、队列等数据结构,首先进行了相关操作的实现。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特点和操作规则,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2. 针对数据结构相关算法,如查找、排序等,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算法。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确保算法的效率和稳定性。

3. 进行了实验数据的输入、输出和结果展示。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对实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进行了测试,验证其正确性和可靠性。

4.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实验数据和测试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实验的收获和体会。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试,实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均能正确运行并得到预期的结果。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使我对数据结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实验感想。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感受到了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数据结构方面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应用数据结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参考文献。

1.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2. 《C语言程序设计》。

3.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书》。

以上就是本次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无删减范文

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无删减范文

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不同的数据结构,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数据结构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

2. 算法实现:根据实验要求,实现相应的算法。

3. 程序测试:对实现的算法进行测试,验证其正确性和性能。

3. 实验环境本实验需要使用以下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或Mac OS-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Eclipse等- 编程语言:C、C++、Java等4. 实验步骤4.1 数据结构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处理数据。

数据结构的选择要考虑到实验要求和具体应用场景,例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

4.2 算法实现根据实验要求,实现相应的算法。

算法的实现要考虑到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实际问题的需求,保证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4.3 程序测试对实现的算法进行测试,验证其正确性和性能。

测试样例应该包括正常情况、边界情况和异常情况,以保证算法的鲁棒性。

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试的结果,对实现的算法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算法的执行时间、空间复杂度等指标来评估算法的性能。

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设计和实现不同的数据结构,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程序测试和结果分析,我对算法的正确性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 参考文献-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描述),邓俊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报告模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实验报告应该准确、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的复习和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2 掌握数据结构的常用算法和操作方法1.3 培养编写高效数据结构代码的能力2.实验背景2.1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2 数据结构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3.实验内容3.1 实验一:线性表的操作3.1.1 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3.1.2 实现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 3.1.3 比较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3.2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3.2.1 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3.2.2 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3.2.3 比较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和特点3.3 实验三:树的操作3.3.1 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3.3.2 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和插入操作3.3.3 比较不同类型的树的存储结构和算法效率3.4 实验四:图的遍历和最短路径算法3.4.1 图的定义和基本概念3.4.2 实现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3.4.3 实现最短路径算法(例如Dijkstra算法)4.实验步骤4.1 实验一的步骤及代码实现4.2 实验二的步骤及代码实现4.3 实验三的步骤及代码实现4.4 实验四的步骤及代码实现5.实验结果与分析5.1 实验一的结果和分析5.2 实验二的结果和分析5.3 实验三的结果和分析5.4 实验四的结果和分析6.实验总结6.1 实验心得体会6.2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6.3 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展望7.附件实验所使用的源代码、运行截图等相关附件。

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数据结构:指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组织形式。

8.2 线性表:一种数据结构,其中的元素按照顺序排列。

8.3 栈: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8.4 队列: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8.5 树: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和边组成。

8.6 图: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顶点和边组成。

数据结构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现代软件开发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据结构应用能力,我们学校开设了数据结构实验实训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实训,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实现方法,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数据结构实验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场景。

2. 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数据结构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方法,了解不同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3. 数据结构的操作算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等数据结构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基本操作算法。

4. 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据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结构、人工智能数据结构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前,教师首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实施(1)线性表:通过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2)栈和队列:通过实现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入栈、出栈、入队、出队等操作。

(3)串:通过实现串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实现串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

(4)树:通过实现二叉树、二叉搜索树、平衡二叉树等,实现树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操作。

(5)图:通过实现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实现图的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操作。

3. 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成果通过本次数据结构实验实训,学生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场景。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数据的存储、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实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的数据结构,提升我们在编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学习并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提高编程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的搭建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搭建相应的实验环境。

首先,我们选择合适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如Eclipse或IntelliJ IDEA,并安装好Java Development Kit(JDK)。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下载并安装相应的数据结构库或框架。

2. 实验一:线性表线性表是最基本且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可以用于存储一系列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

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一个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修改等。

3. 实验二:栈和队列栈和队列是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们都是线性表的衍生结构,但在操作上有一些特殊的限制。

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并比较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

4. 实验三:树和二叉树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以分层的方式存储数据。

二叉树是树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

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树和二叉树的构建和遍历算法,并掌握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实验四:图图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和边组成。

实验中,我们需要实现图的构建和遍历算法,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的图相关问题。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1. 在线性表实验中,我们成功实现了插入、删除、查找和修改等基本操作,并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效率。

2. 在栈和队列实验中,我们对比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发现栈适用于后进先出(LIFO)的情况,而队列适用于先进先出(FIFO)的情况。

3. 在树和二叉树实验中,我们掌握了树和二叉树的构建和遍历算法,并应用它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树形结构的存储和搜索。

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模板

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设计和分析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提高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验背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数据结构是一种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它可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操作速度。

了解和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3.实验内容3.1 实验一:线性表的操作3.1.1 实验目标了解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并能够编写对应的代码。

3.1.2 实验步骤a.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等。

b.分析并比较不同线性表实现方式的优缺点。

c.进行相关实验并记录结果。

3.1.3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线性表的理解,并了解了不同实现方式的差异。

3.2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应用3.2.1 实验目标了解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掌握它们的各种操作。

3.2.2 实验步骤a.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如入栈、出栈、入队、出队等。

b.进行相关实验,验证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

3.2.3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栈和队列的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们的有效性。

4.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数据结构的操作和应用,得出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这些结果对我们理解和应用数据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实验总结与体会通过完成本次实验,我对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和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实验中我不仅掌握了相应的编程技巧,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附件本文档附上了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代码、实验结果截图等相关附件,供参考和进一步研究使用。

7.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版权:指作为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创作成果的智力财产权。

●专利:指发明者对新发明所拥有的独占权。

●商标:指用于区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识符,如商标、服务标志等。

数据结构实验四图的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遍历

数据结构实验四图的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遍历

天津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名称: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09级1班实验项目实验四图的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遍历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代码实验时间2011年5月12日第5-8节实验地点7号楼215 批改意见成绩教师签字:实验四图的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遍历实验时间:2011年5月12日,12:50 -15:50(地点:7-215)实验目的:理解图的逻辑特点;掌握理解图的两种主要存储结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掌握图的构造、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具体实验题目:(任课教师根据实验大纲自己指定)每位同学按下述要求实现相应算法:根据从键盘输入的数据创建图(图的存储结构可采用邻接矩阵或邻接表),并对图进行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1)问题描述:在主程序中提供下列菜单:1…图的建立2…深度优先遍历图3…广度优先遍历图0…结束2)实验要求:图的存储可采用邻接表或邻接矩阵;定义下列过程:CreateGraph(): 按从键盘的数据建立图DFSGrahp():深度优先遍历图BFSGrahp():广度优先遍历图实验报告格式及要求:按学校印刷的实验报告模版书写。

(具体要求见四)实验思路:首先,定义邻接矩阵和图的类型,定义循环队列来存储,本程序中只给出了有向图的两种遍历,定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的函数,和一些必要的函数,下面的程序中会有说明,然后是函数及运行结果!#include<iostream>#include<cstdlib>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MAX_VERTEX_NUM 20//最大顶点数#define MaxSize 100bool visited[MAX_VERTEX_NUM];enum GraphKind{AG,AN,DG,DN};//图的种类,无向图,无向网络,有向图,有向网络struct ArcNode{int adjvex;ArcNode * nextarc;};struct VNode{int data;ArcNode * firstarc;};struct Graph{VNode vertex[MAX_VERTEX_NUM];int vexnum,arcnum;//顶点数,弧数GraphKind kind;//图的类型};struct SeqQueue{int *base;int front,rear;SeqQueue InitQueue(){//循环队列初始化SeqQueue Q;Q.base = new int;Q.front=0;Q.rear=0;return Q;}void DeQueue(SeqQueue &Q,int &u){//出队操作u = *(Q.base+Q.front);Q.front = (Q.front+1)%MaxSize;}int QueueFull(SeqQueue Q){//判断循环队列是否满return (Q.front==(Q.rear+1)%MaxSize)?1:0;}void EnQueue(SeqQueue &Q,int x){//入队操作if(QueueFull(Q)){cout<<"队满,入队操作失败!"<<endl;exit(0);}*(Q.base+Q.rear) = x;Q.rear = (Q.rear+1)%MaxSize;void CreateDG(Graph & G,int n,int e){//初始化邻接表头结点int j;for(int i=0;i<n;++i){G.vertex[i].data=i;G.vertex[i].firstarc=NULL;}for(i=0;i<e;++i){cin>>i>>j;//输入边的信息ArcNode* s;s= new ArcNode;s->adjvex = j;s->nextarc = G.vertex[i].firstarc;G.vertex[i].firstarc = s;}}void Visit(Graph G,int u){cout<<G.vertex[u].data<<" ";}int FirstAdjVex(Graph G,int v){if(G.vertex[v].firstarc)return G.vertex[v].firstarc->adjvex;elsereturn -1;}int NextAdjVex(Graph G,int v,int w){ArcNode* p = G.vertex[v].firstarc;while(p->adjvex!=w)p = p->nextarc;if(p->nextarc)return p->nextarc->adjvex;elsereturn -1;}void DFSGrahp(Graph G,int v){visited[v]=true;Visit(G,v);//访问顶点V,对从未访问过的邻接点w递归调用DFS for(int w=FirstAdjVex(G,v);w!=0;w=NextAdjVex(G,v,w))if(!visited[w]) DFSGrahp(G,w);}void DFSTraverse(Graph G){//对图G做深度优先搜索for(int v=0;v<G.vexnum;++v)visited[v]=false;//初始化访问标志数组visitedfor(v=0;v<G.vexnum;++v)if(!visited[v]) DFSGrahp(G,v);//对尚未访问的顶点v调用DFS }void BFSGrahp(Graph G){//图的广度优先搜索SeqQueue Q;Q=InitQueue();int u;for(int v=0;v<G.vexnum;++v)if(!visited[G,v]){EnQueue(Q,v);//v入队列while(!((Q.front==Q.rear)?1:0)){DeQueue(Q,u);//对首元素出队,赋给uvisited[u]=true;Visit(G,u);for(int w=FirstAdjVex(G,u);w!=0;w=NextAdjVex(G,u,w)) //u的未访问过的邻接点w入队列if(!visited[w])EnQueue(Q,w);}}}int main(){Graph p;int n,e;cout<<"输入图的顶点及边数:"<<endl;cin>>n>>e;cout<<"创建图:"<<endl;CreateDG(p,n,e);cout<<"图的优先深度结果为:"<<endl;DFSTraverse(p);cout<<"图的广度优先结果为:"<<endl;BFSGrahp(p);printf("结果如上所示!\n");return 0;}。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是针对数据结构概念与应用的课程要求进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场景。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等数据结构,并实现了它们的各种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应用,并且掌握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各种数据结构来解决问题。

1. 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以及如何在这些数据上进行操作。

它对于算法的设计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应用场景。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线性表、栈、队列和二叉树等数据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3) 学会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各种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 实验工具本实验使用的工具有:(1) 编程语言:C++;(2) 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3) 相关库:标准模板库(STL)。

4. 实验内容和步骤4.1 线性表线性表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包括顺序表和链表两种形式。

在本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基于顺序表的线性表。

具体步骤如下:(1) 定义线性表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函数;(2) 实现线性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修改等基本操作;(3)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线性表的功能和正确性。

4.2 栈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遵循先进后出(LIFO)的原则。

在本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基于数组的栈。

具体步骤如下:(1) 定义栈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函数;(2) 实现栈的初始化、入栈、出栈、查看栈顶元素等基本操作;(3)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栈的功能和正确性。

4.3 队列队列是另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遵循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

在本实验中,我们实现了一个基于链表的队列。

具体步骤如下:(1) 定义队列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操作函数;(2) 实现队列的初始化、入队、出队、查看队首元素等基本操作;(3)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队列的功能和正确性。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1. 实验目的1.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操作1.2 学会使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1.3 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实现和应用2. 实验环境2.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2 编程语言:C++2.3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3. 实验内容3.1 实验一:线性表的实现和应用3.1.1 设计并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函数3.1.2 实现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功能 3.1.3 实现线性表的排序算法3.1.4 应用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3.2 实验二:栈和队列的实现和应用3.2.1 设计并实现栈的基本操作函数3.2.2 设计并实现队列的基本操作函数3.2.3 实现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3.2.4 比较栈和队列的优缺点3.3 实验三:树的实现和应用3.3.1 设计并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函数3.3.2 实现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和查找等功能3.3.3 实现树的遍历算法(前序、中序、后序遍历)3.3.4 应用树解决实际问题4. 数据结构实验结果4.1 实验一的结果4.1.1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1.2 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功能测试结果4.1.3 线性表的排序算法测试结果4.1.4 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效果4.2 实验二的结果4.2.1 栈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2.2 队列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2.3 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测试结果4.2.4 栈和队列优缺点的比较结果4.3 实验三的结果4.3.1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函数实现情况4.3.2 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和查找功能测试结果 4.3.3 树的遍历算法测试结果4.3.4 树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效果5. 实验分析与总结5.1 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5.2 实验结果分析5.3 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6. 附件附件一:实验源代码附件二:实验数据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版权:著作权法规定的对原创作品享有的权利7.2 专利:国家授予的在一定时间内对新型发明享有独占权利的证书7.3 商标:作为标识企业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志的名称、符号、图案等7.4 许可协议:指允许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协议。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

2、提高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编程实践能力和调试程序的技巧。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编程环境: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C++三、实验内容(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的实现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线性表的元素。

实现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2、链表的实现设计链表节点结构。

完成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遍历操作。

(二)栈和队列的应用1、栈的实现与应用用数组或链表实现栈结构。

解决表达式求值问题。

2、队列的实现与应用实现顺序队列和循环队列。

模拟银行排队叫号系统。

(三)树的操作与遍历1、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采用递归或非递归方法实现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计算二叉树的深度和节点个数。

2、二叉搜索树的操作实现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

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四)图的表示与遍历1、邻接矩阵和邻接表表示图分别用两种方式存储图的结构。

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图的遍历实现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应用于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

四、实验步骤(一)线性表的实现与操作1、顺序表首先,定义一个足够大的数组来存储元素。

在插入操作中,若数组已满,需要进行扩容操作。

然后,将指定位置后的元素向后移动,插入新元素。

删除操作时,将指定位置后的元素向前移动,覆盖被删除元素。

查找操作通过遍历数组进行。

2、链表设计链表节点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

创建链表时,从空链表开始,逐个插入节点。

插入节点时,根据插入位置找到前一个节点,修改指针链接。

删除节点时,修改相关指针,释放被删除节点的内存。

(二)栈和队列的应用1、栈用数组实现栈时,定义一个数组和一个栈顶指针。

入栈操作将元素放入栈顶指针所指位置,栈顶指针加 1。

出栈操作取出栈顶元素,栈顶指针减 1。

对于表达式求值,将操作数入栈,遇到运算符时弹出操作数进行计算,结果再入栈。

天理数据结构实验3

天理数据结构实验3
天津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名称: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姓名
吕帅霖
学号
20125872
专业
网络工程
班级
1
实验项目
实验(三)二叉树的遍历软件环境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
课程代码
0662426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7-219
批改意见
成绩
教师签字:
实验内容(应包括实验题目、实验要求、实验任务等)二叉树的遍历
利用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建立一棵二叉树,每个结点中存放一种水果名(例如apple、orange、banana等,并要求从键盘输入),结点数不少于5个。要求分别以先序、中序和后序进行遍历,输出遍历结果。并编写一递归算法,交换该二叉树中所有结点的左、右孩子。
struct BiTNode *lchild;
struct BiTNode *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BiTree;
void outdata(LinkList L){ //输出数据
LinkList p;
p=L->next;
while(p!=NULL){
cout<<p->data;
5.主函数
5.1调用生成二叉链表的函数,从键盘输入二叉链表的各个结点
5.2分别调用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二叉链表函数,输出所有结点
5.3交换二叉链表的左右孩子
5.4重复5.2
结论:
输入各个结点:apple、pear、orange、banana、peach、grape、watermelon
先序遍历输入与输入一致
if(!T)
exit(1);
T->data=s;

数据结构试验报告.doc

数据结构试验报告.doc

数据结构试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三一.实验内容: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通信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

但是,这要求在发送端通过一个编码系统对待传输数据预先编码,在接收端将传来的数据进行译码(复原)。

对于双工信道(即可以双向传输信息的信道),每端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编/译码系统。

试为这样的信息收发站写一个哈夫曼的编/译码系统。

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I:初始化(Initialization)。

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n,以及n 个字符和n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中。

(2)E:编码(Encoding)。

利用以建好的哈夫曼树(如不在内存,则从文件hfmTree中读入),对文件ToBeTran中的正文进行编码,然后将结果存入文件CodeFile中。

(3)D:译码(Decoding)。

利用已经建好的哈夫曼树将文件CodeFile 中的代码进行译码,结果存入文件TextFile中。

(4)P:打印代码文件(Print)。

将文件CodeFile以紧凑格式显示在终端上,每行50个代码,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编码写入文件CodePrint 中。

T:打印哈夫曼树(Tree printing)。

将已经在内存中的哈夫曼树以直观的方式(树或凹入表形式)显示在终端上,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哈夫曼树写入文件TreePrint中。

二.实验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其相关操作。

(2)掌握构造哈夫曼树的基本思想,及其编码/译码过程。

三.程序清单#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定义赫夫曼树结点的结构体typedef struct{ char ch; //增加一个域,存放该节点的字符int weight; int parent,lchild,rchild;}HTNode,*HuffmanTree;typedef char **HuffmanCode; //指向赫夫曼编码的指针void tips(); //打印操作选择界面void HuffmanCoding(HuffmanTree ,char *,int *,int); //建立赫夫曼树的算法void select(HuffmanTree HT,int j,int *x,int *y); //从已建好的赫夫曼树中选择parent为0,weight最小的两个结点void Init();void Coding(); //编码void Decoding(); //译码void Print_code(); //打印译码好的代码void Print_tree(); //打印哈夫曼树int Read_tree(HuffmanTree ); //从文件中读入赫夫曼树void find(Huffman-省略部分-ice) { coute.key; SearchBST( T,e,f,p); couty; if(y=='Y'||y=='y') choice=true; else choice=false; } int shorter; choice=true; while(choice) { coute.key; DeleteA VL(T,e,shorter); Print_BSTTree(T,0); couty; if(y=='Y'||y=='y') choice=true; else choice=false; } return 0;}四.调试步骤开始输入要插入字符InsertA VL(T,e,tall); Print_BSTTree(T,0); 是执行SearchBST( T,e,f,p);输入要查询的字符执行SearchBST( T,e,f,p);是否继续插入?否输入要搜索的字符SearchBST( T,e,f,p); 是是否继续搜索?执行SearchBST( T,e,f,p); 否输入要查询的字符是执行SearchBST( T,e,f,p);是否继续搜索?否输入要删除的字符执行DeleteA VL(T,e,shorter); Print_BSTTree(T,0); 是执行SearchBST( T,e,f,p);是否继续删除?否结束五.运行结果六.分析与思考完成本次数据结构实验课后发现这些算法跟程序在脑海里变得清晰了许多,这次实验课做的课题是查找算法实现,实验的结果全部都在意料之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
if(!T)
exit(1);
T-&gt;data=s;
CreateBiTree(T-&gt;lchild); //建立左子树
CreateBiTree(T-&gt;rchild); //建立右子树
}
return T;
PostOrder(root-&gt;lchild);
PostOrder(root-&gt;rchild);
outdata(root-&gt;data);
}
void exchange(BiTree &amp;root){ //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孩子
BiTree temp;
if(root-&gt;lchild!=NULL||root-&gt;rchild!=NULL){
}
void PreOrder(BiTree root){ //先序遍二叉树
if(root==NULL) return;
outdata(root-&gt;data);
PreOrder(root-&gt;lchild);
PreOrder(root-&gt;rchild);
}
void InOrder(BiTree root){ //中序遍历二叉树
r-&gt;next=p;
r=p;
cin&gt;&gt;x;
}
return L;
}
BiTree CreateBiTree(BiTree &amp;T){//先序遍历生成二叉树
LinkList s=indata();
if(s-&gt;next==NULL) T=NULL;
else{
if(root==NULL) return;
InOrder(root-&gt;lchild);
outdata(root-&gt;data);
InOrder(root-&gt;rchild);
}
void PostOrder(BiTree root){ //后序遍历二叉树
if(root==NULL) return;
#include &lt;stdio.h&gt;
#include &lt;stdlib.h&gt;
#include&lt;string&gt;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LNode{ //二叉链表数据存储结构
char data;
struct LNode *next;
编程中出现的问题:
输入的二叉链表左右子树必须对称,如果不对称,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子树后,程序出错,不知道出错在哪,没有
调试成功。 附录(可包括源程序清单或其它说明)
#include&lt;iostream&gt;
先序遍历输入与输入一致
中序遍历输出:orange、pear、banana、apple、grape、peach、watermelon
后序遍历输出:orange、banana、pear、grap后
先序遍历输出:apple、peach、watermelon、grape、pear、banana、orange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可包括实验实施的步骤、算法描述、流程、结论等) 实验步骤及算法描述和流程:
1. 创建二叉链表的结点存储结构及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
因为每个结点所存储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却无法使用字符串和String等数据类型,所以使用单链表作为结点所存储的数据类型。
1.1 数据的输入函数indata( )
InOrder(T);
cout&lt;&lt;endl&lt;&lt;&quot;后序遍历二叉树:&quot;;
PostOrder(T);
cout&lt;&lt;endl&lt;&lt;&quot;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孩子&quot;;
exchange(T);
cout&lt;&lt;endl&lt;&lt;&quot;先序遍历二叉树:&quot;;
char x;
r=L=(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L-&gt;next=NULL;
cin&gt;&gt;x;
while(x!=&#39;0&#39;){
p=(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p-&gt;data=x;
p-&gt;next=NULL;
LinkList p;
p=L-&gt;next;
while(p!=NULL){
cout&lt;&lt;p-&gt;data;
p=p-&gt;next;
}
cout&lt;&lt;&quot; &quot;;
}
LinkList indata(){ //输入数据
LinkList L,p,r;
实验内容(应包括实验题目、实验要求、实验任务等) 二叉树的遍历
利用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建立一棵二叉树,每个结点中存放一种水果名(例如apple、orange、banana等,并要求从键盘输入),结点数不少于5个。要求分别以先序、中序和后序进行遍历,输出遍历结果。并编写一递归算法,交换该二叉树中所有结点的左、右孩子。
BiTree T;
cout&lt;&lt;&quot;请输入水果名作为数的每个节点,空节点请输入0,每个单词后以0结尾&quot;&lt;&lt;endl;
CreateBiTree(T);
cout&lt;&lt;&quot;先序遍历二叉树:&quot;;
PreOrder(T);
cout&lt;&lt;endl&lt;&lt;&quot;中序遍历二叉树:&quot;;
5. 主函数
5.1 调用生成二叉链表的函数,从键盘输入二叉链表的各个结点
5.2 分别调用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二叉链表函数,输出所有结点
5.3 交换二叉链表的左右孩子
5.4 重复5.2
结论:
输入各个结点:apple、pear、orange、banana、peach、grape、watermelon
3. 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二叉链表
3.1 先序遍历:访问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的顺序
3.2 中序遍历:访问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的顺序
3.3 后序遍历:访问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的顺序
利用递归调用分别用以上三种顺序遍历二叉链表。
4. 交换二叉链表的左右孩子
当二叉链表的结点左孩子或者右孩子都不为空时,利用递归调用,分别交换左子树很右孩子的左右孩子,最后将根节点的左右孩子指针交换。
当输入的字符不为&#39;0&#39;时,以尾插法将数据插入单链表。
1.2 数据的输出函数
直接输出单链表。
2. 生成二叉链表
利用先序遍历生成二叉链表:
2.1 用单链表s记录输入的数据
2.2 若单链表s为空,则二叉链表结点为空,否则根节点=s,利用递归调用分别生成根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
2.3 返回二叉链表
PreOrder(T);
cout&lt;&lt;endl&lt;&lt;&quot;中序遍历二叉树:&quot;;
InOrder(T);
cout&lt;&lt;endl&lt;&lt;&quot;后序遍历二叉树:&quot;;
PostOrder(T);
cout&lt;&lt;endl;
}
exchange(root-&gt;lchild);
exchange(root-&gt;rchild);
temp=root-&gt;lchild;
root-&gt;lchild=root-&gt;rchild;
root-&gt;rchild=temp;
}
}
void main(){
运行结果:
??
??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2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三) 实验名称 二叉树的遍历 软件环境
Windows98/2000, VC++6.0或turbo C
硬件环境
PⅡ以上微型计算机 实验目的 理解二叉树的逻辑特点,掌握二叉链表存储结构,掌握二茬树遍历算法的递归与非递归实现
}LNode,*LinkList;
typedef struct BiTNode{ //二叉链表节点存储结构
LinkList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struct BiTNode *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BiTre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