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状态分类
43卫生学之意识状态
![43卫生学之意识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a6b9bb893b3567ec112d8acd.png)
蒙特梭利0-3岁主教培训课程 医学教本 第 页 夏元芳 卫生学 新生儿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 一、分类 孩子的6种意识状态:深睡眠阶段、主动睡眠、昏昏欲睡、清醒/警觉的状态、很警觉的状态、哭。
二、介绍
◆ 深睡眠阶段:安静睡眠状态,眼睛闭着,呼吸很均匀,全身比较放松。
◆ 主动睡眠:活动睡眠状态,宝宝处于浅睡眠状态,通常在这个时候宝宝会做梦,还会出现肢体的活动、微笑或吸吮动作。
◆ 昏昏欲睡:入睡阶段。
从昏昏欲睡开始,逐渐入睡,不再保持觉醒状态。
这时候,呼吸变慢,肌肉张力下降,身体轻度放松,此时属于初睡状态,睡眠者较易被外界声音或触动所唤醒。
◆ 清醒/警觉额状态:安静觉醒状态,宝宝在这种状态时,眼睛是睁开的,很少活动,很安静,看上去很机敏,容易集中注意力。
这个状态非常适合父母多跟宝宝说话,多逗引宝宝。
在小婴儿时期,这种状态持续时间比较短,当父母看到宝宝安静的醒着时,要抓住这个时间带领宝宝感受外在的世界。
◆ 很警觉的状态:活动觉醒状态,这种状态下,宝宝眼睛睁开,手脚会不停的动,活动增加。
此时的宝宝可能会表现出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
这个时候往往是宝宝有需要,比如需要吃奶或换尿布,也许还有其他一些需要等等。
当宝宝这些需求及时得到满足,宝宝会很快安静下来。
:
◆ 哭:当宝宝的需要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宝宝就会用哭来呼唤父母,表达自己的需要。
如果需要一直没有满足,宝宝会一直哭。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父母会分辨出宝宝不同的哭声,学会理解宝宝哭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回应。
意识状态的六个分级表
![意识状态的六个分级表](https://img.taocdn.com/s3/m/22b98c4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e.png)
意识状态的六个分级表
意识状态的六个分级表是医疗领域常用的分级工具,用于描述患者的意识状态。
以下是分级表的具体内容:
一、清醒状态(Awake)
患者完全清醒,能够与周围环境交流,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思维清晰。
二、嗜睡状态(Drowsy)
患者处于轻度昏睡状态,能够被唤醒,但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出一定的混乱和困惑。
三、昏迷状态(Comatose)
患者完全失去知觉和意识,无法被唤醒,没有反应,也不会做出任何自主动作。
四、浅昏迷状态(Semi-Comatose)
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但能够被唤醒,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表现出一定的混乱和困惑。
五、谵妄状态(Delirious)
患者处于幻觉、妄想和混乱的状态,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思维混乱,难以与人沟通。
六、昏睡状态(Comatose)
患者完全失去知觉和意识,没有反应,也不会做出任何自主动作,呼吸和心跳可能出现异常。
- 1 -。
临床上病人常见的意识状态分类
![临床上病人常见的意识状态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4e5c9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3.png)
临床上病人常见的意识状态分类1.引言1.1 概述意识状态是指个体的觉醒程度和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能力。
在临床上,意识状态的分类对于正确评估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临床上病人常见的意识状态进行分类和介绍。
意识状态概括了病人在不同程度下的觉醒程度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通常,我们将意识状态分为清醒、嗜睡、昏迷三个主要类别。
清醒状态指病人充分觉醒,能够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并作出相应反应。
嗜睡状态是介于清醒和昏迷之间的一种状态,病人处于嗜睡状态时可被刺激唤醒,但清醒时间较短。
而昏迷状态则是病人处于一种极度降低觉醒程度的状态,无法通过常规刺激唤醒。
根据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学表现,意识状态还可进一步细分为痴呆、谵妄、昏睡、濒死状态等。
痴呆状态是指患者有明显的意识障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等。
谵妄状态则表现为思维混乱、语言障碍等症状。
昏睡状态指患者处于深度昏迷,无法被常规刺激唤醒。
濒死状态则是一种严重的意识丧失状态,病人生命体征明显衰竭。
不同的意识状态分类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诊治意义。
通过准确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能够更好地判断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病情转归以及指导相应的治疗策略。
因此,了解临床上病人常见的意识状态分类对于医务人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接下来的正文将详细介绍意识状态分类的相关内容,包括各种状态的定义、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以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准确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文的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了临床上病人常见的意识状态分类。
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概述本文的主题和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将简要介绍意识状态的定义和重要性,并提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病人常见的意识状态分类。
首先,我们会介绍意识状态分类1,其中包括相关的定义、特征和临床表现。
然后,我们会详细讨论意识状态分类2,并给出具体的例子和解释。
神志分类标准
![神志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068c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9.png)
神志分类标准
神志分类标准是用于评估一个人的意识和认知状态的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神志分类标准:
1. 清醒:意识清晰,能够理解和回答问题,表达思维和感觉。
没有任何混乱或错乱。
2. 嗜睡:表现出比较昏昏欲睡的状态,难以保持清醒,容易打瞌睡。
虽然可以醒来回答问题,但回答可能会有困难。
3. 混乱:表现出意识障碍,思维混乱,语言不连贯,无法理解问题或提供合理的回答。
4. 昏迷:完全缺乏意识和反应能力,无法醒来回答问题或与外界互动。
5. 镇静:表现出较低的意识水平,反应迟钝,可能会有昏昏欲睡的状态,但仍能够醒来回答问题。
这些分类标准常常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如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或手术室等环境中,以确定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需要的治疗措施。
最小意识状态分类
![最小意识状态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715bb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0.png)
最小意识状态分类
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是指一个人在严重脑损伤后表现出有限的、但明确可辨识的意识迹象。
这种状态与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有所不同,因为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能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意识和认知功能。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这种状态,医学界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
在最小意识状态的分类中,通常将患者分为两个主要类别:MCS+(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Plus)和MCS-(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Minus)。
这两个分类基于患者在特定任务中展示的意识水平。
MCS+的患者在指令遵循、可理解的语言使用或物体使用等方面表现出明确而可靠的意识行为。
他们可能对外部刺激作出有目的的反应,例如按照要求移动手指或眼睛。
这些患者还能够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情感和需求,例如微笑、哭泣或示意疼痛。
相比之下,MCS-的患者在意识行为方面表现出较低的水平。
他们可能对外部刺激作出一些无目的的反应,但这些反应缺乏明确的指向性。
MCS-患者通常无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或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最小意识状态的分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患者的状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一些患者可能从MCS-逐渐过渡到MCS+,甚至进一步恢复更高级别的意识功能。
因此,对患者的持续评估和监测至关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总之,最小意识状态的分类有助于医生、康复师和家属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意识水平,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神志的分类及判断标准
![神志的分类及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9655d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b.png)
神志的分类及判断标准神志是指个体的意识状态,它可以反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状态。
根据临床经验,神志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状态:1. 意识清醒意识清醒是指个体处于正常的觉醒状态,能够正常地感知外界环境,并能够进行正常的思维、记忆和行为活动。
意识清醒的判断标准包括:* 对外界环境有清晰的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辨别方向、人物和时间;* 能够进行正常的思维和判断,具有完整的记忆和学习能力;* 行为反应正常,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 意识模糊意识模糊是指个体处于轻度的意识障碍状态,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容易产生混淆和错误判断。
意识模糊的判断标准包括:* 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产生混淆和误解;*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事情;* 行为反应迟钝,反应速度减慢。
3. 昏睡昏睡是指个体处于严重的意识障碍状态,对外界环境基本没有感知能力,仅保留了基本的生命体征。
昏睡的判断标准包括:* 对外界环境基本没有感知能力;* 呼之不应,对刺激没有明显的反应;* 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4. 嗜睡嗜睡是指个体处于睡眠障碍状态,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中,但还能够被唤醒并保持清醒状态。
嗜睡的判断标准包括:* 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中;* 容易被唤醒并保持清醒状态;* 醒来后能够进行简单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5. 谵妄谵妄是指个体处于急性意识障碍状态,表现为意识清晰度降低、定向力障碍、感知障碍、言语混乱等。
谵妄的判断标准包括:* 意识清晰度降低,对外界环境感知混乱;* 定向力障碍,无法准确判断时间、地点和人物;* 感知障碍,出现幻觉、错觉等;* 言语混乱,表达不清、语无伦次等。
6. 昏迷昏迷是指个体处于深度意识障碍状态,对外界环境完全失去感知能力,不能被唤醒。
昏迷的判断标准包括:* 对外界环境完全失去感知能力;* 不能被唤醒;* 生命体征不稳定。
意识的动态演化意识状态的变化与转换
![意识的动态演化意识状态的变化与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8b7a97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b.png)
意识的动态演化意识状态的变化与转换意识的动态演化:意识状态的变化与转换意识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它具有动态性和演化性质。
在不同的情境下,意识状态会发生变化和转换。
本文将探讨意识的动态演化,并分析意识状态的变化与转换的原因。
一、意识状态的定义与分类意识状态是指个体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的思维和感知活动的模式。
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意识状态可以被分为多个分类。
例如,根据意识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意识状态分为清醒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意识状态分为清醒、梦境和昏迷等。
二、意识状态的变化与转换2.1 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对意识状态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当人处于一个刺激性的环境中,他的意识状态可能会变得更加清醒和警觉。
相反,当人处于一个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中,他的意识状态可能会更加放松和休息。
因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个体意识状态的转换。
2.2 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内部心理活动也对意识状态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人处于兴奋、焦虑或紧张的状态时,他的意识状态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和混乱。
相反,当人处于放松、愉悦或专注的状态时,他的意识状态可能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序。
因此,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引起意识状态的转换。
2.3 睡眠与觉醒的周期性转换睡眠与觉醒是意识状态变化的典型例子。
通过一天中的睡眠与觉醒周期,人的意识状态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在睡眠过程中,人的意识状态转换为梦境状态;而在觉醒过程中,人的意识状态转换为清醒状态。
这种周期性的转换与人体的生物钟有关,是身体自然规律的表现。
三、意识状态转换的影响因素3.1 年龄和生理因素年龄和生理因素是影响意识状态转换的重要因素。
例如,婴儿和幼儿往往更容易进入梦境状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意识状态更趋向于清醒状态。
此外,生理上的疲劳、饥饿和疾病也会影响个体的意识状态转换。
3.2 心理与情绪因素心理与情绪因素对意识状态转换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意识状态的分类
![意识状态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2991aac284ac850ad02426e.png)
意识状态的分类:1.清醒状态: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
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回答。
2.嗜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
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
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
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
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
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
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
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
(1)嗜睡(somnolence):是指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意识清醒水平下降,精神萎靡,动作减少。
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2)昏睡(stupor):是指意识清醒水平较前者降低,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醒后可见表情茫然,能简单台混和不完全地回答问话,对检查也不能够合作,刺激停止后立印进人熟睡。
(3)浅昏迷一旦进人昏迷(coma)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亦即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
意识丧失的分类5级
![意识丧失的分类5级](https://img.taocdn.com/s3/m/dbcc17d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e.png)
意识丧失的分类5级
以下是 7 条关于意识丧失的分类 5 级的内容:
1. 轻度意识丧失呀,就像你有时候发呆走神,别人叫你几声才反应过来。
比如说你正在看电视,看得入迷了,妈妈叫你吃饭都没听见,这差不多就是轻度的啦。
2. 中度意识丧失呢,就好像你喝醉了酒,有点迷迷糊糊的,但还是能有点反应。
想象一下,你朋友喝多了,你叫他名字,他会含糊地应一声,这就是中度的样子哦。
3. 较严重意识丧失呀,好似你突然中暑晕过去了一小会儿。
就像上次我们一起出去玩,小李中暑了,一下子就倒地上失去意识了一小会,这就是这种级别啦。
4. 严重意识丧失哦,那简直就是像睡美人一样沉沉地睡着,很难唤醒。
你看电视剧里那些昏迷的人,怎么叫都不醒,这就是严重意识丧失啦,多吓人呀!
5. 极度意识丧失嘞,这可就类似进入了一种深度的沉睡状态,几乎没有任何自主反应了。
就像植物人状态呀,多让人心疼和无奈呢。
6. 深度无意识状态呀,这不就是跟断片了一样嘛!你想想你要是喝得烂醉断片了,啥都不记得,跟这个状态是不是有点像呢?
7. 完全意识丧失哇,哎呀,就如同电脑突然死机,啥都没了!就好像上次遇到的那个出车祸的人,一下子就完全没意识了,真可怕呀!
我觉得意识丧失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呀,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尽量避免出现这些情况呢!。
意识分类及判断方法
![意识分类及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30a6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7.png)
意识分类及判断方法意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对外界事物及自身情况的感知、认识和反应的综合体现。
意识的分类及判断方法是认识和了解意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意识的分类和判断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意识的分类意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 意识的内容分类意识的内容可以分为感知意识、思维意识和情感意识三个方面。
感知意识是指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知,包括通过五官获取的感觉信息;思维意识是指我们对事物进行思考和推理的意识活动;情感意识是指我们对外界事物产生的情绪和情感的意识体验。
2. 意识的层次分类意识的层次可以分为清醒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次。
清醒意识是指我们有意识地感知和思考事物的状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经历的意识状态;潜意识是指我们无意识地对事物进行处理和反应的状态,包括梦境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3. 意识的时间分类意识的时间可以分为即时意识和连续意识两个类型。
即时意识是指我们对当前时间点的感知和认知,它是一种瞬时的意识状态;连续意识是指我们对时间的延续和流动的感知,是一种持续的意识状态。
二、意识的判断方法在认识和了解意识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判断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1. 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判断其意识状态。
例如,当一个人能够清晰地回答问题、做出合理的决策和有序地完成任务时,可以判断其具有清醒的意识状态;而当一个人行为迟缓、困惑或出现混乱时,可能意味着其意识状态不正常。
2. 自述法自述法是通过个体的口头陈述来了解其意识状态。
通过与个体的交流和对话,可以了解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感受。
例如,一个人可以描述自己所见所闻、思考的过程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帮助我们判断其意识状态。
3. 神经影像学方法神经影像学方法是通过对个体的脑部进行扫描和观察来判断其意识状态。
例如,可以利用脑电图、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观察个体脑部的活动情况,从而了解其意识状态是否正常。
患者意识状态的分类 PPT
![患者意识状态的分类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d1f356bb4cf7ec4bfed070.png)
Hale Waihona Puke 意识障碍3.昏睡(stupor)是一种较严重的意识障碍。须强烈刺激方能 唤醒,但很快又人睡。醒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或答非所问,昏 睡时随意运动明显减少或消失,但生理反射存在。
4.昏迷(coma)患者意识丧失,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根据 昏迷的程度可分为: (1)浅昏迷:患者随意运动丧失,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无 反应,对疼痛刺激有反应,但不能唤醒。吞咽反射、咳嗽反射、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眼球能转动。 (2)中度昏迷:对周围刺激无反应,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感谢您的聆听!
清醒
清醒是指对外界各种刺激有正常的反应,对周 围环境有良好的定向力,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 力。凡能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均会引起不 同程度的意识改变,称为意识障碍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可表现 为兴奋不安、思维紊乱、语言表达能力减退或 失常,情感活动异常,无意识动作增加等。
患者意识状态的分类
意识状态的定义
意识状态(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 境和自身状态的认知与觉察能力,是大脑高 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
意识活动主要包括认知、思维、情感、记忆 和定向力五个方面。
正常意识状态
正常人意识清晰,反应敏锐精确,思维活动正 常,语言流畅,字音清楚,表达准确、到位。 清晰的意识活动有赖于大脑皮层、脑干网状激 活系统的兴奋。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可根据意识清晰程度、意识障碍范 围、意识障碍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临床上常见的意识障碍有嗜睡、意识模糊、 昏睡、昏迷和谵妄等。
意识障碍
1.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 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 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 后又复入睡。 2.意识模糊(confusion)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 意识障碍。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 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 障碍,常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
意识障碍分级及标准
![意识障碍分级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ba05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3.png)
意识障碍分级及标准
意识障碍分级及标准是根据患者的意识清晰程度和反应能力来评估和分类不同
类型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颅脑损伤、中风、药物或酒精中毒、代谢紊乱等。
意识障碍的分级通常根据患者的清醒程度和觉醒反应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意
识障碍分级:
1. 清醒:患者完全清醒,可以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理解和回答问题。
2. 昏迷: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无法自主觉醒,无法做出有意义的反应。
3. 嗜睡:患者昏昏欲睡,可以被唤醒,但回到清醒状态的时间很短。
4. 感觉迟钝:患者清醒度降低,反应迟钝,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唤醒。
5. 意识混乱:患者出现思维混乱、定向力下降、注意力转移和记忆力减退等表现。
在评估意识障碍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瞳孔反应、肌张力情况、病史、体征等
因素。
此外,有时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神经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进行进一步评估,以确定意识障碍的原因。
意识障碍的分级及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和分类患者的病情,为后
续治疗和护理提供指导。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意识障碍的不同级别和对应的表现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状况,并与医生有效沟通,以便获得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推荐)意识状态分类描述
![(推荐)意识状态分类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44efd422c77da26925c5b0c3.png)
意识状态分类描述嗜睡:患者处于睡眠状态,语音和轻度刺激可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的回答问题,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患者嗜睡较深,语言不连贯,对时间、人物、地点发生部分或全部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谵语。
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压眶及摇动身体可唤醒,醒后回答模糊/答非所问,随后即可进入熟睡状态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压眶有痛苦表情及躲避,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四肢呈迟缓状态,深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危重患者病情观察要点风湿:疼痛,皮肤,肢体活动,骨科:伤口情况,皮肤,牵引,石膏,末梢循环,感觉,睡眠,肢体活动,肌力分级神经内科: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肌力,肢体活动和皮肤状态心内科:心率,心律、心悸、气短、胸闷、胸痛、水肿,皮肤,心功能分级肾内科:胸闷、气短、水肿、皮肤意识状态一般描述:清醒,嗜睡,谵妄,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吸氧:单位是升/分,(L/min),记录在相应的表格里,并且记录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鼻塞)皮肤情况:正常“√”,出现异常以“X”表示(压疮,破损,水肿等)在病情观察栏中填写皮肤颜色:苍白,巩膜黄染及周身皮肤黄染(轻,中,重)潮湿,干燥,无汗,周身大汗,末梢紫绀,四肢湿冷,转归:出院转出死亡好转管路护理:在“管路”这项理填写(静脉置管,导尿管,引流管等)正常“√”,出现异常以“X”表示并在病情观察栏中描述记录出入量:入量:单位ml,(静脉输注、输全血,输红细胞悬液,输血小板,各种口服液体及鼻饲或场内输注的营养液,食物和饮食)出量:包括(尿量,大便,呕吐物,引流量)在病情栏内也需要记录颜色,性状总结:在护理记录单上书写,以12小时液体出入量为例子,例如于2018年3月25日7时—2018年3月25日19时出入量为:总入量2500ML,输液量为1500ml,饮食水量为1000ml,出量为2000ml,尿量为1500ml呈淡黄色,呕吐量为200ml,为胃内容物呈?颜色,术区引流量为300ml,并用红笔双线标示,然后在体温单上标示记录。
患者意识状态的分类ppt课件
![患者意识状态的分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98e1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1.png)
检查的要求
(1) 要使昏迷病人平卧,头侧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顺。 (2) 昏迷病人有活动性假牙,应立即取出,以防误入气管。 (3) 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 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
细微的观察、与病人的交谈和一些必要的检查是评估病人意 识状态的主要方法。在与病人交谈时要注意病人的年龄、性 别、种族、教育背景和文化程度等。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意识障碍
1.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 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 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 后又复入睡。 2.意识模糊(confusion)是一种较嗜睡更重的 意识障碍。患者虽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 对周围事物的刺激判断能力下降,出现定向力 障碍,常伴有错觉和幻觉,思维不连贯。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检查
正常值:正常人意识清醒,无嗜睡、昏睡、 昏迷等状态。
异常结果: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缓慢、迟 钝提示脑部有病变。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清
醒
清醒是指对外界各种刺激有正常的反应,对周 围环境有良好的定向力,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 力。凡能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均会引起不 同程度的意识改变,称为意识障碍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可表现 为兴奋不安、思维紊乱、语言表达能力减退或 失常,情感活动异常,无意识动作增加等。
意识状态分类
![意识状态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3ddb38df7ec4afe04a1dfdf.png)
意识状态分类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意识障碍的分类目前临床上对于意识障碍的描述用词较多。
意识内容的障碍和觉醒状态的障碍在临床上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常相互伴随出现。
意识内容的障碍常伴不同程度觉醒障碍,觉醒障碍的早期均有意识内容的障碍,当达到昏迷时意识内容的障碍就不能表现出来了。
通常所说的意识障碍实际上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水平障碍的程度嗜睡——轻度意识障碍昏睡——中度意识障碍昏迷——重度意识障碍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精神萎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或呼唤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能勉强回答问题和配合检查。
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
各种生理反射存在。
生命体征无改变。
昏睡:是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为迟钝,对较强的刺激有反应。
在较重的疼痛刺激或较响的声音刺激下方可醒来,醒时能够睁眼,但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能够简单而不完全的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
可有无意识的自发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对刺激的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为三度:即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浅昏迷:意识丧失、随意活动消失,可有自发动作。
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有痛苦表情、呻吟、防御动作、呼吸加快等,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
中昏迷:对各种一般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
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脉搏血压也可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可伴有或不伴有四肢强直性伸展。
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
危重病人意识分类
![危重病人意识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99d48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f.png)
危重病人意识分类在医院急诊室里,经常会有危重病人出现。
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意识的状态往往是医生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根据病人的意识状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医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清醒清醒是指病人的意识状态完全恢复正常,能够清楚地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人物,能够正常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
这种情况下,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度较高,医生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意识模糊意识模糊是指病人的意识状态出现了一定的异常,但仍能够与他人交流和相互理解。
病人可能会感觉头晕、乏力,思维不够清晰,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较弱。
此时,医生们需要进一步观察病人的症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找出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嗜睡嗜睡是指病人处于一种较浅的睡眠状态,能够被外界刺激唤醒,但一旦刺激停止,病人又会立即进入睡眠状态。
病人在嗜睡状态下,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较弱,可能出现语言不清、反应迟钝等症状。
医生们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导致嗜睡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四、昏迷昏迷是指病人处于一种极深的无意识状态,无法被外界刺激唤醒。
病人在昏迷状态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可能出现异常,需要紧急处理。
医生们需要迅速采取抢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液循环、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五、脑死亡脑死亡是指病人的大脑功能完全丧失,包括意识、呼吸、心跳等。
脑死亡的病人无法恢复,只能通过器官捐献来延续生命。
医生们需要进行一系列详细的检查,以确定脑死亡的诊断,并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对危重病人进行意识分类的过程中,医生们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以确定病人的意识状态,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们还需要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病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抚,使病人和家属能够理解并配合治疗。
危重病人的意识分类是医生诊断和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拯救生命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障碍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对于意识障碍的描述用词较多。
意识内容的障碍和觉醒状态的障碍在临床上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常相互伴随出现。
意识内容的障碍常伴不同程度觉醒障碍,觉醒障碍的早期均有意识内容的障碍,当达到昏迷时意识内容的障碍就不能表现出来了。
通常所说的意识障碍实际上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水平障碍的程度
嗜睡——轻度意识障碍
昏睡——中度意识障碍
昏迷——重度意识障碍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精神萎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或呼唤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能勉强回答问题和配合检查。
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
各种生理反射存在。
生命体征无改变。
昏睡:是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为迟钝,对较强的刺激有反应。
在较重的疼痛刺激或较响的声音刺激下方可醒来,醒时能够睁眼,但
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能够简单而不完全的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
可有无意识的自发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对刺激的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为三度:即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浅昏迷:意识丧失、随意活动消失,可有自发动作。
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有痛苦表情、呻吟、防御动作、呼吸加快等,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
中昏迷:对各种一般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
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脉搏血压也可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可伴有或不伴有四肢强直性伸展。
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
眼球固定、瞳孔显著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等全部消失。
病理反射持续存在或消失。
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
•意识内容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精神错乱朦胧状态
•意识模糊为意识水平下降的一种状态。
病人基本的反应、简单的精神活动仍然保持,但病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能力及反应能力轻度受损,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失常,表现在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
•谵妄状态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伴有知觉障碍(幻觉、错觉)和注意力丧失。
精神运动性兴奋是突出的症状,病人常烦躁不安、活动增多、辗转不安、语无伦次、幻觉、错觉,激惹、焦虑、恐怖,对所有的刺激反应增强,而且很多是不正确的。
可呈间歇性嗜睡,有时则彻夜不眠。
•精神错乱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病人对自己的处境和周围的情况不能分析,不认识亲人,不了解别人的提问,对周围事物无任何反应,与之交往不引起注意,联想散漫,言语不连贯,有杂乱幻觉,有运动性兴奋,病人康复后对此过程完全不能够回忆。
•朦胧状态常突然发生,经过短暂,病人意识狭窄,定向障碍,对周围个别事物经常歪曲,可出现妄想,恐怖性视幻觉与激烈的情感,如恐惧、愤怒等,病人常做出不可理解的暴行、逃跑等。
有些病人发作时外表如常人,能做复杂的动作。
恢复后不能回忆,或只能作片段回忆。
•Glasgow昏迷量表
检查项目临床表现评分
A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4
呼之睁眼3
疼痛引起睁眼2
不睁眼1
B言语反应
正常5
应答错误4
言语错乱3
言语难辨2
不语1
C运动反应
能按指令动作6
对针痛能定位5
刺痛能躲避4
刺痛肢体屈曲反应3
刺痛肢体过伸反应2
无动作1
•Glasgow昏迷量表的判断轻型:13-14中型:9-12重型:6-8特重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