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电”这个物质,并学会避开触电不安全;2. 学习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们认知并形成避开触电的习惯;3. 培育幼儿们碰到电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一、引入1. 老师提示问题:你们知道“电”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老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自由发言,让孩子们表达本身对“电”的认得。
二、核心活动1. 讲故事《会咬人的电》故事情节:玲玲的家装修完毕,屋子里多了很多电线和电器,惋惜玲玲还不知道这些装置有很大的不安全性。
有一天,她拿起了电熨斗烫衣裳,却被电熨斗咬伤了,特别苦痛。
父亲妈妈带着她去医院治疗,医生告知她其实电器都是可以危害人的,需要我们当心使用。
2. 分角色解说故事细节老师分角色地解说故事中的细节,将孩子们引向电器所带来的危害和让孩子们有自我防护的意识。
如:熨斗温度很高,易烫伤,插座接插头尖肯定不行用湿手插拔……3. 组织讨论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猜想下一步、情节是否正确或者区分故事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不正确的做法。
4. 相关联的活动①察看电器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常用的电器:电吹风、电视、电熨斗、电冰箱、洗衣机等,让孩子们察看电器,并告知他们这些东西用来做什么。
然后教孩子们避开电器所带来的不安全,让他们知道撤掉插头和非正常开关设备都是可以造成不安全的。
②体验学习让孩子们自主将插头插入插座,并亲身体验插座电流感受,激发孩子们对电器的敬畏心理。
③创意绘画供给不同的材料,让孩子们自我发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一些避开触电的方法,好的作品贴在墙上,供大家赏识。
三、小结1. 老师总结今日的故事、活动,提示孩子们,显现触电不安全时应当不怕,尽快拔掉插头等安全措施;2. 告知孩子们电器的使用和看管都是必要的,孩子们应当善用电器,而不是被电器所损害。
教学反思:这次的教学活动以故事引导孩子们认知电器所带来的不安全,让孩子们对电器形成心理警惕,让孩子们在将来使用电器时更加谨慎。
小班安全常规教案20篇会咬人的电

小班安全常规教案20篇会咬人的电第1篇、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会咬人的电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熟悉有电危急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育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看力量。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活动相关PPT课件活动过程:1.观赏故事,并依据故事进展简洁提问:(1)故事里有谁?(2)他们偷的珍宝是什么?(教师依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2.熟悉有电危急的标志:师:教师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
(1)师:这是教师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考考我们的小朋友,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
(幼儿自由沟通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活动反思:小朋友们的积极性比拟高,能够比拟仔细的听教师讲故事,同时也能很好的把握活动内容,能够简洁的了解开关插座不能碰,根本熟悉有电危急的标志。
活动目标根本到达。
第2篇、小班安全活动教案:用电安全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学问。
2、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
3、初步了解用电的小常识。
4、乐于探究、沟通与共享。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预备:1、幼儿操作卡片2、电线若干、插座若干。
活动过程: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谈话兴趣,启发幼儿叙述电的用途。
(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想看书怎么办?(2)天气特别热,我想在一个凉快的环境里工作,怎么办?(3)房间的地毯上落了很多灰尘,我想把它清扫洁净,用什么?(4)灯、电风扇、空调、吸尘器,要让它们工作起来,都需要用什么?(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用电?小结:电有这么多的用处,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

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针对小班儿童的安全教育。
作为小班的教师,我们要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周围的危险,并掌握一些避免危险的方法。
而选择《会咬人的电》这个故事,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电的危险性,如何正确使用电,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知道电可以给我们带来便利,还可以带来危险;•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电器;•知道如何避免与电有关的危险。
2.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学会正确地使用插座;•学会安全用电。
3.情感目标让学生形成以下正确观念:•珍惜生命,保护自己安全;•在使用电器时要特别小心,并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找不同”的游戏环节导入。
在屏幕上放置两张图片,让学生比较这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观察力。
在图片中添加电线放在水中、挂在窗户等危险场景,引出孩子们对电的危险的注意力。
2.讲述故事并分析问题(10分钟)教师登场讲述《会咬人的电》故事,借助动画或实物让孩子们更有视觉的效果。
讲故事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好奇与探究的可爱之处,但也要非常小心,时刻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讲故事完之后,老师会在物品上演示各种防踩电线、电线漏电以及怎么恢复漏电器的方法,通过实际的展示,向孩子们展示具体的防电措施。
3.互动环节(15分钟)通过画面,老师根据故事的情节设计类似于“你知道我的名字吗”、问答、学术小比赛、角色扮演、小游戏等环节进行。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要选择各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来让孩子们加深自己所接受的知识理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锻炼孩子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4.阶段性总结(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进行简短回顾,并告诉孩子们仍然存在的问题。
5.完成作业(5分钟)将孩子们所掌握的安全知识写在纸上。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孩子们对于电器的危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会了如何使用插座,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器的基本知识2.认识插座、插头3.学习正确的用电安全知识4.学会如何预防插座电器的触电事故发生5.强化儿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认识电器,了解电器的基本知识2.认识插座、插头3.学习正确的用电安全知识,包括变压器等其它电器用品的安全使用4.学会如何预防插座电器的触电事故发生5.强化儿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教学流程时间教学步骤教学内容5分钟 1.热身游戏安全安全常识小问答10分钟 2.教学引入介绍主题故事《会“咬人”的电》20分钟 3. 活动1 认识插座、插头,了解正确的用电安全知识20分钟 4. 活动2 学习如何预防插座电器的触电事故发生5分钟 5.教学归纳重点强化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分钟 6.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活动1:认识插座、插头,了解正确的用电安全知识1.在幼儿园教室内,组织孩子们寻找各种电器,让他们找找插座、插头、电线等。
2.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电器的常见种类,包括电视机、电风扇、电灯等等。
3.介绍各种电器的基本构成包括插座和插头。
4.说明插头要插内孔,否则就会导致电线松动,内部暴露,存在触电风险。
5.解释电器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干燥、不要潮湿。
活动2:学习如何预防插座电器的触电事故发生1.让孩子们分组,以家庭为场景,模拟使用电器过程。
2.询问孩子们是否有触电的过程,然后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预防。
3.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延长线和插头安全套,并且进行操作演示。
4.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变压器等其它电器用品,及其安全使用方式。
5.根据情境设定,引导孩子们总结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反思本次安全教案中,通过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的教学,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了电器的基本知识,认识了插座、插头这些电器常见构成部件,学习了正确的用电安全知识和如何预防插座电器的触电事故发生。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传球点点名》含反思二
幼儿园小班教案《传球跑圈》含反思三
- 1 -
幼儿园小班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
思一
小班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会咬人的电》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标志图一张,电插线板一个;“有电危险”粘纸10张(叫幼儿活动资源包)
2.《会“咬人”的电》教师教学资源。
3.幼儿学子资源①第18-21页。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故事里有谁?
(出示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
小朋友可以自己插插线板吗?
蹦蹦是怎样做的?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2 / 2。
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3篇

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会“咬人”的电教学目标:1. 了解电的危险性,明确不正确使用电会产生的危险;2. 学习正确使用电的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电的危险性:触电危险、电击危险、火灾危险等;2. 电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插拔电源插头,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等;3. 电器线路的检查与维护:检查插座、插头、电线等是否安全。
教学准备:1. PPT或白板;2. 图片或视频资料;3. 安全插座、插头等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以引发学生对电的认知:教师介绍电作为一种常见的能源,每天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电有关,稍微不慎使用不当,会导致很多安全隐患。
请学生回想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使用电的情景,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的情况?2. 观看视频(10分钟):播放一段关于电的危险性的视频,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电的危险性。
学生观看后,与同桌讨论:这些危险情况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危险?3.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白板,向学生介绍电的危险性,并详细讲解触电危险、电击危险、火灾危险等。
4.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几种关于电安全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不正确使用电导致的危险情况,并结合自身经历,讨论如何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
5. 安全教育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分发安全插座、插头等实物。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正确插拔电源插头、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等。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正确使用电的印象。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电的危险性有哪些?- 我们如何避免电的危险?- 今天的课程你学到了什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检查自己家中电器线路的安全情况,并写一篇安全使用电的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可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电器线路的安全检测,增加学生对于电安全的认识和了解。
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器的基本知识。
2.认识电器的危险性。
3.学会正确使用电器。
教学准备
1.课件。
教学流程
1. 导入(5分钟)
活动:
1.核对学生人数,宣布今天的话题是《会“咬人”的电》。
2.热身游戏:让孩子们做出各种表情,通过表情来判断是否感觉到真实存在的危险。
2. 主体(15分钟)
活动:
1.通过PPT展示各种电器的图片,让孩子们自己说电器的名字,并介绍电器
的基本功能。
2.强调电器使用时的危险性,并通过图片告诉孩子们该怎样使用电器才能安全。
3.让孩子们分小组演示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3. 结束(10分钟)
活动:
1.请孩子们回答随堂测验,检验课程的效果。
2.反思:让孩子们说说这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后记
这堂公开课比较顺利进行,孩子们的表现不错,他们对使用电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成功。
不足之处在于教具的准备不够充分,有些让孩子们参与互动的细节并没有准备好,以后需要注意这些问题,让孩子们参与互动的效果更好。
反思是本次公开课的重要环节,让孩子们能够理性思考自己的表现,是对课程效果的一个及时检验,也能够为我们教学工作的持续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4篇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精选4篇(一)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小班安全教育为主题,结合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会咬人的电》,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电的危险性,掌握正确使用电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时间为1课时。
二、教材准备1. 故事书《会咬人的电》2.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3. 图片、海报和标志牌三、教学内容和目标1. 教学内容(1)教授《会咬人的电》的故事情节(2)认识电的危险性(3)掌握正确使用电的方法2. 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电的危险性,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2)掌握正确使用电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家中使用电的经历,观察电的周围环境。
(2)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物品,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与电相关。
2. 正文教学(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故事《会咬人的电》,让学生预测故事内容。
(2)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故事情节,辅助学生理解。
(3)指导学生评价故事中电的行为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表达对电的感受和看法。
(4)教师向学生介绍电的危险性,引导学生提出电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5)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使用电的方法,包括不插拔带湿手的电器、不触摸电器的裸露线路、不乱拉电线等。
3. 拓展活动(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电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用途,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教师让学生观察班级的电插座和电源开关,检查是否有不安全的线路和设备。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电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电的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将安全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正确使用电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电的危险性。
幼儿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会咬人的电》3篇

幼儿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会咬人的电》幼儿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会咬人的电》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幼儿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会咬人的电》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到电器用品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提升幼儿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
3.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内容:1. 电器用品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如何自我保护和避免受伤。
教学准备:1. 教具:插座、电线、绝缘胶带、玩具电器用品(如玩具电熨斗、玩具电饭煲等)等。
2. PPT或图片,用于展示电器用品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小班幼儿座椅、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电器用品的危险性:老师带来一个插座,让幼儿观察并紧盯着它看(注意安全),并询问他们知道这是什么。
- 引导幼儿观察插座并思考:这个东西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乱动它?- 提示幼儿有些电器用品上会有插头,可以用来连接插座,要小心一些。
2. 感知体验(10分钟):- 给幼儿分发玩具电器用品,并让他们探索、触摸、玩耍。
- 提问引导幼儿观察:你们手里的玩具电器用品上有什么?可以看到插头吗?为什么插头有时候是黑的?- 引导幼儿思考:插头可以通电,如果不小心碰到它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会被电到?3.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PPT或图片向幼儿展示电器用品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方法,如插头的危险和正确插拔的方法、电线的危险和正确使用的方法等。
- 对幼儿进行简单易懂的讲解和提示,让他们明确电器用品的危险性和安全使用的措施。
4. 操作实践(15分钟):- 将插座摆放在幼儿面前,大声提醒幼儿不要乱动插座或插头。
- 指导幼儿使用绝缘胶带把插头包裹好,让他们亲自实践插座的安全使用方法。
- 让幼儿将玩具电器用品与插座连接,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提醒他们要小心插拔和使用电器用品。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询问幼儿电器用品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1.能够理解电的危害性,并学会如何安全使用电器;2.能够掌握“电线、插座不能随意触摸、用电器要谨慎”的安全知识;3.能够了解电器损坏的原因以及如何修理损坏的电器。
课程内容1. 热身活动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电的态度和使用情况。
2. 课堂导入通过铺垫故事《电线魔法师》,让孩子们了解有些物体或事物看起来很本能,但却掩盖着危险,故事让孩子认识到电的危害性。
要求孩子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引出电这个危险物质。
3. 讲解电和电器1.简单介绍电是什么。
2.了解不同种类的电器,以及它们的功率大小和用途。
3.分析电器损坏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些损坏。
4.讲解电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重点介绍电线和插座的安全问题。
4. 安全实验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的危害性,这里可以进行一些小实验。
例如,让学生触摸一个静电棒并感受电击,以此让孩子知道电的危害。
5. 总结和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总结;2.分析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反思1.确保教材选取合适,尤其是针对小孩子的教育资源;2.重点强调课堂安全,注重电器的实际操作;3.教练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听让孩子们自主思考,课堂上要充分领会孩子们的想法和意见;4.鼓励让学生多做实验、多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电和电器的安全使用,知道如何避免所带来的危害。
想要有效地保障幼儿园小班的安全,让他们避免电器带来的风险,提供这样一节有关电器安全的知识,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电的作用,知道电的危险性。
2.培养幼儿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3.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电的危险性,掌握安全用电的方法。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将安全用电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活动准备1.教具:电池、插座、电线、电器等。
2.图片:电击事故案例、安全用电标志等。
3.视频资料:安全用电动画片。
四、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电是什么吗?电有什么作用呢?(幼儿回答)师:电可以让我们家里的电器工作,给我们带来方便。
但是,电也有危险,如果我们不小心,电就会咬人哦。
2.基本环节(1)认识电的危险性师:请小朋友们看图片,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师:这是电击事故的图片,因为小朋友不小心触电了。
电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2)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师:请小朋友们观看动画片,学习如何安全用电。
(播放动画片)师:动画片里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幼儿回答)①不用手触摸电源插座。
②不把手指伸进电器。
③不用湿手触摸电器。
④遇到电器故障,要及时告诉大人。
(3)情景体验师:请小朋友们分组,模拟生活中的场景,用学到的安全用电知识保护自己。
(幼儿分组进行情景体验)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的危险性,也学会了如何安全用电。
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幼儿回答)师:很好,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些安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避免发生危险。
五、活动延伸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安全用电的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时刻注意安全。
六、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电的危险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自觉遵守安全用电的规则。
在情景体验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安全意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幼儿对安全用电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醒和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咬人的电》一、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认识到电的危害性,学会正确使用电器;•掌握相应安全知识,同时培养幼儿预防意识;二、教学内容1. 概念认识•学生理解电代表危险与安全;•理解电器、插座、电线为电的使用工具。
2. 危险案例•给学生展示一些电器的危险使用情景,引导幼儿认识到危险的发生不排除在自己身上。
•以《会咬人的电》为例,通过讲述电器伤害的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对电器使用的正确态度。
3. 保持安全•培养幼儿掌握使用插头、插座、电器的正确方法,并且应该如何正确拔掉插座;•提醒幼儿不要接触孩子无法掌握的电器设备等安全常识。
三、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进行小班教学时,发现孩子们对电的安全认知非常低。
通过本次课程的开展,对幼儿的认知、兴趣、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首先,在概念认识和案例讲解过程中,通过科学与有趣的教学方法和事例深入幼儿内心,让幼儿理解电器危险和正确使用方法。
在幼儿自身实践操作过程中,对幼儿一步一步进行引导和训练,强调各项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提升了幼儿对正确操作能力的认知。
其次,双向教学和轻松活跃的气氛,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特别是实际操作环节,让孩子们更具亲近感和互动感。
最后,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注重家园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学习中的情况,引导家长家庭中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探索。
实现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更好地推进课程效果提升。
综上可知,在日常教学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关注幼儿的需求和心理需求,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并增强掌握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质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一、课程主题《会咬人的电》二、教学目标1.认得电能,能说出电的基本性质和危害性;2.了解电的正确用法和安全学问,并能实行相应的措施保障本身和他人的安全;3.把握通过简单的试验了解电的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内容1.认得电能和电的基本性质2.电的危害性及电的正确用法和安全学问3.简单试验了解电的特点和规律四、教学重点1.认得电的基本性质,理解电的危害性;2.学习电的正确用法和安全学问;3.通过简单的试验了解电的特点和规律。
五、教学难点通过简单的试验了解电的特点和规律。
六、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试验法、讨论法、游戏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1)老师打开课件,讲解电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举例说明电的危害性,如“会咬人的电”。
2.学习电的正确用法和安全学问(1)老师出示插座插头、电器开关、电线等图片,让孩子们通过察看猜想它们的作用;(2)老师将插座插头、电器开关、电线等实在物品带到场地上,让孩子们接触和实际使用,通过亲身体验理解电的安全学问;(3)通过小组竞赛游戏,让孩子们学习电器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实行相应的措施保障本身和他人的安全。
3.简单试验了解电的特点和规律(1)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一系列简单的试验,如轻轻摩擦橡皮棒使其带上静电,用静电吸附小物件等,让孩子们亲自体验电的特点和规律,并运用所学学问分析试验结果。
(2)老师利用课件演示简单的电路试验,让孩子们从察看试验现象、收集试验数据、总扎试验规律等方面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4.总结通过学习、试验和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对电的基本概念、危害性、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学问等方面都有了肯定的了解和把握。
八、评价方法评价孩子们对老师所叙述学问的理解情况,是否能够把所学学问运用到实践中;评价孩子们对电的正确用法和安全学问认得和把握的情况;评价孩子们在试验中的表现和对电特性的理解情况。
九、反思本课采纳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件演示法、试验法、讨论法、游戏法等,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充分体验、探究和发觉,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爱好和自动性。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知道电器使用不当会咬人。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避免触电的危险。
3. 教育幼儿关心他人,发现同伴触电时能够及时告知成人。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电器使用不当会咬人。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遇到触电情况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发现同伴触电时能够及时告知成人。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会咬人的电》2. 安全用电宣传图册3. 触电应急处理道具(如绝缘棒、开关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小明的教训》,引导幼儿了解电器使用不当会咬人。
2. 基本知识讲解:通过PPT和宣传图册,向幼儿介绍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让幼儿认识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并了解正确使用方法。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触电的情景,让幼儿观察并学习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如关掉开关、使用绝缘棒等。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生活中如何避免触电的危险,以及发现同伴触电时应该如何处理。
5. 总结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电安全。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确保用电安全。
7.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安全用电”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2. 组织幼儿参观电力设施,如变电站、发电厂等,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电力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增强安全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安全用电。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班安全优秀教案《会咬人的电》含课件3篇

小班安全优秀教案《会咬人的电》含课件小班安全优秀教案《会咬人的电》含课件精选3篇(一)以下是一个小班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的教案和课件。
教案一:会咬人的电课时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危险性,培养安全用电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电习惯和安全防范意识。
3. 通过故事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遇到电器故障的情况。
学习内容:《会咬人的电》故事阅读和讨论。
教学准备:《会咬人的电》故事书,幻灯片,教学道具(电器插头、电线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告诉他们将要听一个关于电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电的危险性,提问:“你们曾经看到过电吗?它对人有没有危险?如何才能保证电的安全使用呢?”Step 2:阅读故事1. 老师朗读故事《会咬人的电》,并配以图片展示。
2. 学生跟读并仔细观察图片。
Step 3:讨论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电会变成会咬人的电?”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并互相交流。
Step 4:安全用电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教学道具向学生展示安全用电的知识,包括正确插拔插头的方法、不随便触摸电线和电器等。
2.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安全警示标志,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吗?”Step 5: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家中的安全用电方法和经验。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报告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学拓展活动:1. 观看安全用电动画片,加深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理解。
2. 布置家庭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电线和电器是否安全,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
教学反思:通过故事情境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增强了他们对电的危险性的认识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点,培养了他们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课件一:会咬人的电第一页:标题:会咬人的电第二页:图片展示:一只手触摸插头第三页:故事情节描述:小明不小心触摸到插头,被电击了一下。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会基本电器用品的用途及安全使用方式。
2.了解电器的电路知识,了解电的基本概念。
3.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让幼儿了解“电”可以是一种可用的能源,而不是威胁他们的危险工具。
二、主要内容1.通过展示电器的图片和物品,引导幼儿探究电器的使用方式及危害性。
2.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知识,让幼儿了解电的形成和流动原理。
3.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参与电的运行中安全使用的方法。
4.播放有关电器用品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电器的日常使用和排除故障,同时也能够了解电器的开启和关闭等基础知识。
5.讲解“会咬人的电”相关故事,通过作为例子来告诉孩子们如何避免电器的电流危害。
6.适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用电,学会避免电器的危害。
三、教学方法1.以图片和实物为主,童话故事作为辅助手段,讲解电器的用途和危害性。
2.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并提升安全意识。
3.引入故事,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四、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1)准备展示电器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有关安全用电的游戏材料。
(3)编写故事情节并准备朗诵。
(4)准备有关电器的视频和动画。
2.导入向幼儿展示电器的图片和实物,引入电器的概念和用途。
3.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知识在互动中介绍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电路的概念和组成等内容。
4.安全用电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学习电的安全使用方法:用手双手抱住头部,把头埋在膝盖中,静静地等待教师的救援等。
5.播放有关电器用品的视频观看有关电器用品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电器的基本知识和日常使用。
6.故事朗诵讲解“会咬人的电器”的故事,引导孩子如何避免电流危害。
7.总结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五、教学反思1.故事情节的选择需要有趣而生动,语言简单易懂,并要讲解相关安全知识。
2.教学中应注意对每个幼儿的身体状况以及对电器的了解程度。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通用11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篇1活动目标: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活动相关PPT课件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1)故事里有谁?(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师: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
(1)师:这是老师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考考我们的小朋友,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
(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活动反思:小朋友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能够比较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同时也能很好的掌握活动内容,能够简单的了解开关插座不能碰,基本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会“咬人”的电》篇2活动目标: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会“咬人”的电》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认识“有电危险”标识,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会“咬人”的电》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的
1.认识有电危险标识。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标识图一张,电插线板一个,有电危险粘贴纸若干。
2.《会咬人的电》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出示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
(3)小朋友可以自己插插线板吗?
(4)蹦蹦是怎么做的?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识。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识。
3.寻找并讨论如何保证安全用电。
(1)提问:我们的幼儿园那里有电插线板?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碰电插线板有危险呢?
(2)请幼儿分别找出活动室、盥洗室、寝室、户外活动区等场地的插线板所在位置。
通过讨论,找到提示幼儿注意安全的方法,如:在插线板旁边张贴有电危险的标识图等。
(3)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学习资源,将有电危险的标识贴在插座旁边,以示提醒。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或小金属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寻找家中的电插座,并提醒爸爸妈妈注意用电安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百科: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
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
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
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