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面试题考试题总结
马克思考试重重点(附答案)
马克思考试重重点(附答案)马克思考试重重点(附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A. 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B. 客观存在的规律和真理的认识C. 人类实践的革命性理论D.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答案:B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着眼于()A. 社会变革的历史规律和革命实践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C.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D. 人民群众的觉悟和斗争意识答案:C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任务是()A. 维护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B. 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C. 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D.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答案:B二、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案:错误2.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答案: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
()答案:正确三、论述题请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重要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重要观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实践验证。
从理论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追求真理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追求的是社会实践的革命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对社会现象与规律的深入分析和科学认识,这种认识是通过对社会实践中的现象、问题和矛盾的观察和总结得出的。
而这种总结和认识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和验证,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和科学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证明,而不是通过主观意识、道德准则或其他任何抽象论证。
从实践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不断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些实践都以实现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为目标,实践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反复着试错、总结、认识和调整,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体系。
马克思考试题型及答案总结
一、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5.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6.世界统一于存在。
7.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8.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9.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10.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1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13..“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14.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5.“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16.“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17.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18.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19.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19.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20.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21.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22.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3.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2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25.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6.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27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2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29.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
30.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31.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完整word版)马克思常考简答题汇总-考试真题汇总
绪论1 、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直接理论来源及其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吸取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对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马哲口试题及答案
马哲口试题及答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本质特征是什么?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儿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② 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本质特征: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试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其一,当时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机器工业的发展,为实现人类哲学的新变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
其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科学基础。
其三,当时哲学发展的新成果,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其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具备了承担1/ 3哲学新变革的主观条件。
(1 )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马克思问答题总结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教材P26-27、P29)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答题(考试小抄)
(3)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既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又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6.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
答:(1)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指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3)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它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本来面目如实的认识世界,不带任何偏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面试题 考试题 总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为他们的后续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它包括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2)研究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3,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是什么?请分别加以阐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理论的总特征。
联系是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过程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它揭示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终极事物是不存在的。
4,怎样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②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5,阐述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首先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认识具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思政考核面试题目及答案
思政考核面试题目及答案第一部分:思政考核面试题目1. 请谈谈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
2. 你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3. 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你如何理解它?5. 讲述一位你认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人,并解释你为什么选择他/她。
第二部分:思政考核面试答案1. 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它通过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 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爱心;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定国情下的一种发展道路。
它强调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精神,旨在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它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优先发展生产力,同时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5. 我选择范文芳作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人。
她是一位退休教师,她醉心于教育事业,终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品德。
她严谨治学,课堂上充满知识的魅力,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变社会。
她是我心目中具有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楷模。
结束语:以上是思政考核面试题目及答案。
思政课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通过面试方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马克思主义考试问答题总结doc
5、什么是剩余价值?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问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
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劳动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四、1、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并用该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和论述题
绪论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答:(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世纪法国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 19世纪四十年代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1社会历史条件(经济社会根源①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迅速发展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③无产阶级做为独立的政治力量与资产阶级做斗争。
(2思想理论条件(思想渊源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理论成果,其中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英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
(3 社会实践条件(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 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 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概念?答: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答:(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原简答题万能模板
马原简答题万能模板1、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2、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3.、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
要做到这一点,在实际工作汇总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在其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的深刻性,最后不仅仅在于它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解释。
而且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简述其内容、意义、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质,哪个是第一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是原初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任何意识是第一位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位的哲学都属于唯心主义。
2.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主要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这是哲学中的一个认识论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分为不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不可能被认识,属于不可知论。
马列知识 面试 题
马列知识面试题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指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哲学家和社会主义理论家创立的一种学说体系。
它是以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目标的一种思想体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马列知识的面试题,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5.什么是剩余价值理论?它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是什么?6.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是什么?7.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是什么?8.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是如何进行的?二、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发展和创新,是由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总结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列宁主义的面试题,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1.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帝国主义?列宁是如何对待帝国主义的?3.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4.列宁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贡献是什么?5.什么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列宁如何看待这些问题?6.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什么?7.列宁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是什么?8.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是怎样的?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
以下是一些关于毛泽东思想的面试题,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1.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毛泽东是如何提出并贯彻这一路线的?4.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贡献是什么?5.什么是人民战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是如何阐述和实践这些理论的?6.毛泽东思想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群众路线的理论是什么?7.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贡献是什么?8.毛泽东思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是怎样的?以上是关于马列知识的一些面试题,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总结五篇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总结五篇范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总结简答一、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其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世界三大工人企业爆发,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四、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答:(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马克思考试题目
马克思考试题目第一篇:马克思考试题目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 3.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实践性6.从物到感觉到思想,从思想到感觉到物体现的是:唯物与唯心的观点7.社会发展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资本论中,上衣无论是裁缝穿还是顾客穿,都有相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指:使用价值 9.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10.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关系的是:使用价值1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 1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4.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社会关系价值二.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ABCDE2.价值的特点(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E任意性3.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在(ACD)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4.影响资本的周转因素有哪些()①资本周转时间②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比例5.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ABC)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三,判断题1.没有价值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2.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对)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对)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错)5.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错)6.“火是万物的本源”,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错)7.宗教….,所以宗教无意识形态(错)8.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V表示可变资本(对)9.未来消费资料将实现按劳分配(错)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四、名词解释1.什么是物质,以及提出物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论述真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论述真题及答案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2019年10月自考,简答题)答:马克思主义既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就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
(1)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是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2)马克思主义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2.简要说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其实现的条件(2019年10月自考,简答题)(1)人们在实践中最先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同认识对象发生直接的接触,产生感性认识。
由于实践的继续,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出现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感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而不是零碎不全,必须合于实际而不是错觉。
第二,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
3.简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2019年10月自考,简答题)(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性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2019年10月自考,简答题)(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规则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进程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收益少,甚至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完整版)
思考题解答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答:(1)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2)古希腊罗马哲学、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统一于实践。
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7、如何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答:(1)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面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主要有四方面,分别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复辟时代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理论和德国古典哲学。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首先,它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以经济学的形式对劳动作为主体活动的创造能力的肯定。
第二,古典经济学家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分工问题。
第三,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对立状况进行了经济上的分析。
正当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永恒的“自然形式”来论证的时候,19世纪初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却已对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第一,他们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必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触及到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问题,试图用社会经济状况来说明政治制度。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复辟时代法国历史学家”是指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1830年)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梯叶里、基佐、米涅等。
首先,他们突破了把历史发展归结为个别杰出人物自觉活动结果的英雄史观,提出应当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二,他们结合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对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作了具体的考察。
第三,这些历史学家不满意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政治机构决定社会生活的理论,试图证明财产关系是社会政治制度和统治思想的现实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是作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先导而出现的哲学思潮。
其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其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在哲学思想上的历史贡献主要是:第一,它把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来研究。
思想理论面试题及答案
思想理论面试题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答案:马克思主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部分主要探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劳动价值论,科学社会主义则关注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的发展。
问题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普遍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这些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题4: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答案: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改革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答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创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为他们的后续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它包括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2)研究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
3,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是什么请分别加以阐述。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理论的总特征。
联系是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过程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它揭示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终极事物是不存在的。
4,怎样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②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5,阐述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首先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认识具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6.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一,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
第二,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的不同。
一般来说,群众掌握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越多、越普遍,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越大;反之,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越小。
8,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内容上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两个方向,一生产力解决生产关系,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以及作用。
9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人民群众的概念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的,既包括劳动者,也包括剥削者。
历史创造者不是单方面一个阶级就创造的。
奴隶社会战胜原始社会,是奴隶与奴隶主共同斗争的结果。
封建社会战胜奴隶社会,是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共同斗争的结果。
同样,资本主义战胜封建社会也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斗争的结果。
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共同斗争取得的胜利。
10简述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理论。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拉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二因素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他们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但是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同样具体劳动是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才是社会属性。
12、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可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1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工人的劳动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总和。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4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的形成是由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的扩张性决定的,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
垄断从根本上窒息市场活力,使市场经济无法健康发展。
2、垄断虽然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因为垄断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消灭商品生产;反而由于垄断的统治地位使竞争发展成为实力更强的大企业间的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多手段的竞争,当然,也是破坏性更大、后果更严重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