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及方法指导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997885b561252d380eb6eaa.png)
中考淡化文体(散文)阅读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134bdd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e.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叙事散文(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
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89110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c.png)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4dac1d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0.png)
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导语:散文洋溢着一种特定的气氛与情调,它能给读者一种可感可触、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这种氛围与情韵构成全文抒情的基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散文阅读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 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一、散文的分类(散文的概念)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或阐明事情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背影》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表现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白杨礼赞》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第一步:粗读文章,整体感知材料第二步:精读文章,筛选整合信息第三步:研读题目,回答文后问题二、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
---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二理----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抓每层每段中心句。
-----用铅笔作好标志。
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
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
----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誊写。
例:《与植物相处》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1) 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2)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 (4)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 (5)开放题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1、整体感知题题目示例:(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与植物相处”的原因。
(2)阅读全文,说说“小草令我怦然心动”的原因。
(3)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节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1、整体感知题解答技巧(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1.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 2.代词指代的内容3.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4.动词,形容词的作用5.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词语的语境义例:1.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据语境,解释“在生命的初期……,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一句中“芬芳”的意思. 3.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吗?我怔了一下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硝烟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可大气不敢出,嘤嘤着说……老师依旧闷葫芦. 闷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采用代入法代词的指代作用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代人,事,物. 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有近及远.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要筛选概括. 提示:得出结果后采用替换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不矛盾分析步骤: 1.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2.分析词语含义. 3.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 4.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 例: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问:句中“幽”,“野”,“闲”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是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分析步骤: 1.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2.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 3.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 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 句子深意(表现了…… , 突出了……). 例: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1.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形象生动写出了楼下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难受,烦躁. 2.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生动传神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谓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高兴、兴奋、激动、自豪、热爱、爱戴、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愤恨、仇恨、讽刺等等. 示例例:1.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小珍珠鸟)居然落在我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文中划线的“居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我”对小珍珠鸟的亲近,信赖感到喜出望外. 3、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1)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eb3f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a.png)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考点归纳总结如下:
1. 主题意义理解:阅读理解文中的主题意义,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 文章结构分析:分析散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语言运用理解:理解散文中的隐喻、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推测其含义和作用。
4. 人物形象描写:理解作者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并推测其影响和作用。
5. 语气态度分析:分析散文中的语气态度,包括感慨、赞美、嘲讽等,理解作者对所述事物的态度和情感。
6. 上下文推测: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文中内容的理解。
7. 修辞手法鉴赏:鉴赏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其美感和修辞功效。
8. 文章体裁辨析:通过阅读散文,了解散文的种类和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等。
9. 语篇连接分析:分析散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联关系,理解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流畅性。
10. 背景知识运用:根据散文中提到的相关背景知识,推测故事的背景、时代和环境,加深对文中内容的理解。
总之,以上是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的主要考点归纳总结。
学生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解文中的主题意义、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修辞手法和推测人物形象等,提高对散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完整版)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
![(完整版)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003346fab069dc5122012f.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整理 一、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感想启迪类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 词语品味: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2. 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四、献策举例类 1.问题献策分类A.自然环境问题:大气水体污染、生态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等等B.社会环境问题:农村城市差别问题、留守儿童问题、辍学问题、文明问题等等 2.问题献策举例类解题注意事项 A.看清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
B.所提出的方法措施必须是可行的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忌纸上谈兵空想主义。
C.主张创新 五、句子仿写类 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
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
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 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f3a5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9.png)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语文散文阅读成为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掌握好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对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和应对中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供学生参考。
一、散文阅读的题型分析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散文阅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和应用文阅读两种题型。
阅读理解题型要求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应用文阅读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填表、写信、回答问题等。
二、散文阅读的复习策略1. 掌握基本阅读技巧: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好文章,培养对文字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增加词汇量和阅读速度。
3. 注重阅读思维训练:通过解决问题、分析作者观点和情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散文阅读的复习要点1. 阅读理解考点(1) 主旨大意: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推导判断:通过推理和分析,根据文章中的事实和论点推断出一些结论。
(3) 作者观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分析文章的立意和写作目的。
2. 应用文阅读考点(1) 表格填写: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填写相应的信息。
(2) 问题回答: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找到答案所在的段落。
(3) 书信写作:理解书信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要求,根据信件的内容和情境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四、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1. 多做模拟试题: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熟悉考点和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2. 细读优秀散文:阅读名家散文,体会作者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多讨论、多思考:在学习散文阅读中,注重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培养分析、思考和判断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项阅读考点整理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项阅读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1b684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6.png)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项阅读考点整理 考点1:抓住文章标题,分析含义作用考点2: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旨★设问形式:❶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表现在哪些方面?❷结合××段内容,请概括出××。
❸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考点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行文线索★设问形式:❶文章的线索是什么?❷围绕××,将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❸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标题就是线索)考点4:品味语言特色,体会词句含义★设问形式:❶赏析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
❷文中的加点词/划线句子好在哪里?(加批注) ❸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道了“××景物”有什么好处?❹理解加点词语/××句话的含义。
词语赏析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描写句:根据语境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2)抒情句:联系全文情感,结合语境,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
(抒情性散文常考)(3)议论句:联系全文主旨,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议论性散文常考)【答题规范】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4.从句子的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对比、衬托、抑扬、铺垫、伏笔、照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以小见大)5.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6.从句式特点的角度赏析。
(1)长短句短句:简洁凝练,增强语句气势,形成画面感。
长句:叙述清楚完整,给人以较深的印象。
长短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2)整散句整句指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常构成对偶、排比。
散句指字数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
整散句结合,使得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句式整齐中见变化,语气气流中有舒缓,整散相间,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句子含义注意:如果所给句子是总起句,需从下文搜索关键信息;如果所给句子是总结句,需从上文寻找相关信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所给句子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中的相关内容。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dadda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c.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中考淡化文体(散文)阅读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XXX的《藤野先生》。
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画景物、抒发生发火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画,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例如,XXX的《春》,XXX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另有暗线,线索的特性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问题自己,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中考散文考点归纳与方法点拨
![中考散文考点归纳与方法点拨](https://img.taocdn.com/s3/m/993f7ec0da38376baf1fae69.png)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散文一、散文基础知识(一)概念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二)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取材广泛;结构安排灵活。
“神不散”:立意明确2.表现手法活散文常用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艺术手法贯穿全文有力地表现主题。
3.取材组材巧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凌乱的一大堆材料,贯串成文。
4.分类根据内容和性质分: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特点:强烈的抒情)。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揭示事物底蕴和深刻道理。
二、中考考点归纳1、从结构的角度出发,考查形式:找准文中线索梳理文章行文脉络2、从内容和主题角度出发,考查形式:概括文章要点或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3、从赏析语言特色出发,考查形式:字、词的含义词语妙用关键句理解4、从艺术特色出发,考查形式: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反复、对比、对偶、夸张写作手法:常见的有:象征:就是托物寓意,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
托物言志: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
对比烘托: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
欲扬先抑: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
一般规律: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咏物类:托物言志;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从把握情感出发,考查形式: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三、各考点的考查方式和解答技巧(一)理清行文脉络1.考点分析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阅读散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而才能准确把握住散文的中心。
2024年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考点+答题思路考试必考
![2024年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考点+答题思路考试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c420ee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c.png)
2024年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考点+答题思路考试必考01中考散文阅读考点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通过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品味,感受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受到思想情感的启迪和熏陶。
3、能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02散文阅读题型01关于标题这篇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文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拟这个标题?1、标题的含义揣摩标题含义需要从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
表面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中心解答。
2、标题的作用标题常见作用有以下几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展开情节的线索;交代文章写作情感;具有象征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兴趣。
02关于情节内容把握全文情节结构概括文章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归纳概括故事内容及主旨答题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行文的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些什么。
注意前后联系。
解答技巧:读——解题的基础1、读懂标题2、读懂题干(弄清要求)3、读懂原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理——梳理文章段落层次,整理出主要事件找——根据题意,确定范围文段。
思——提取哪些信息?围绕哪些关键词进行思考答题?方法归纳:明题意;理层次;定范围;精表达。
03关于文章主题主题,也叫“主题思想”。
读完一篇散文,要能够整体把握作品主题,这样才算读懂了作品。
有时题目不直接考查主题,但必须借助对主题的理解,才能解答。
解题方法:1、先读,了解相关信息读题目、读文章: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2、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3、重点读“五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比较直接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的地方,通过它们可以找到文章主旨。
4、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感情倾向5、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人物性格、情感,交代人物活动背景,渲染特定气氛,揭示中心。
中考散文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0b3214a77232f60ddcca1f3.png)
中考散文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一、散文阅读方法(一)整体感知在领学生阅读文章时先抛给他们一个对整体把握的问题。
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怎样写的(结构、语言——修辞、表现手法)为什么这样写,要达到的效果(主旨)(二)点面细读1)分析文章题目:中心、线索、人物、事件、语言特点等。
2)精读全文:勾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关键句。
3)分析结构,弄清每段的段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4)归纳全文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事件、景物的情况和特点)+中心(人物品质、感情、哲理)。
5)赏析写法:语言表达(修辞、表现手法)、结构。
二、散文阅答题技巧考点一概括类试题考查内容1.直接概括人物性格。
2.直接复述故事情节或概括内容。
3.理清文章蕴含的情感及线索。
解题技巧了解内容概括方法:1.文章标题法2.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3.一线串珠法4.六要素法答题方式:概括要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题归纳要点注意:1.总分关系抄总2.并列关系,层层相加概括3.主次关系,取主舍次(转折和递进关系,舍前取后)4.叙事段落。
要素概括法(人+事)考点二语句的含义与作用考查语句的含义及作用是中考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试题。
往往通过对句子的理解进而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考查内容句子含义与作用常见的题型:1.说一说文中X X X句子的意思(或含义)2.说一说文中X X X句子的表达效果(或作用)解题技巧句子的含义=句子的意思+思想情感(或告诉我们的道理)句子的表达效果=句子含义+效果(准确、贴切、生动、形象)作用=表达效果+结构作用(过渡、照应)回答此类题,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思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考点三词语的含义与作用考查内容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注意以下答题方式:1.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基本含义。
2.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特殊含义。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14673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a.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解析【散文的分类】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有的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居多的散文,它主要就是抒写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意愿。
通过对它们的记述、抒情或描绘,达至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
中考对散文写作的实地考察内容如下: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体味和斟酌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3、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抒发存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够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其它考点:(1)标题的作用:①说明文学创作对象;②关联主要情节;③横跨全文线索;④透漏情感主旨。
(2)表现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存有: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真为善胸臆、借景抒情等等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1.感知文章内容,理出思路,概括要点。
(1)归纳全文(或某些段落)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内容尽量用原文语句,原文语句不合适时,概括要简洁,准确,不要啰嗦冗长,词不达意。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与解答方法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与解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259421647d27284b7351bd.png)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析与解答方法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⑴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⑵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⑶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⑷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事写人、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
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
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统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
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
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
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考点解题技巧及例题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考点解题技巧及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f855a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0.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考点解题技巧及例题考点一、概括内容解题技巧:1、扩展标题法:标题是“人物”的,补充事件;是“事件”的,补充人物及相关情节;是“中心”的,围绕记叙文六要素概括。
2、句子摘录法:摘录文章中能提示主要内容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等进行概括。
3、要素罗列法:把记叙的要素有选择地罗列,如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事。
4、人物行为法:锁定主要人物,概括其言行举止。
5、关键问题法(1)记人的课文。
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2)叙事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景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然后再进行概括。
(4)状物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
6、线索串联法:用线索把情节串联起来。
例题: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①山里看月亮;②泛舟大明湖;③芙蓉泉寻踪。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细读文本可知,第二段到第五段写的是在山里看月亮。
第六段到第九段写的是泛舟大明湖。
第十段和第十一段写了芙蓉泉寻踪。
考点二、情感主旨解题技巧:1、方法思路(1)辨析类型,把握情感。
写人叙事类作品要分析人物、分析事件;写景状物类作品要注意文章写了什么景物,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情感。
(2)整体感知,理解情感。
归纳文章主旨情感最基本的要求是整体把握全文,从全局着眼,不能只关注部分,更不能断章取义。
(3)分析背景,确定情感。
作品是时代的产物,确定情感要联系时代背景。
(4)解读标题,分析情感。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借助这一“窗口”,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5)关键句段,辨析情感。
关键句的位置很灵活,或在篇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或在篇末,结尾点题,总结深化,卒章显志;或在篇中反复出现。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d589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6.png)
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2024年某年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察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下面是对2024年中考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供学生复习备考参考。
一、散文的特点和类型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抒发人们真情实感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自由、灵活、表达较为真实。
2. 散文的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描写文等。
二、散文阅读中的基本技巧1. 主题思维:抓住散文的中心思想,找到散文的中心论点。
2. 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如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
3. 词语理解: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的含义,理解作者的用词意图。
4. 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三、散文阅读中的具体考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理解故事的背景、人物关系和发展脉络,把握主要事件及其涵义。
2. 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 深层含义的挖掘:理解散文的隐含意义和寓意,挖掘散文背后的深层思想。
4. 情感表达的分析:分析散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揭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体验。
5. 文化内涵的理解:掌握散文中的文化典故、历史背景等,理解文化内涵和意义。
四、例题分析以下是几道可能出现的散文阅读例题,供学生练习和思考。
例题1:字面意思,我们都会读,理解,我们也都会。
这就是无伤散文的奥秘。
问题:这篇文章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散文?解析: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述对散文的理解,属于说明文。
例题2:走过街头屋檐下,这个同样辽阔无边的视野,神秘、深邃。
而这只是第一步。
问题:这篇散文主要想表达什么主题?解析: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后续步骤的提及,来呼吁人们要走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主题为“探索未知”。
例题3: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的窗口,当我们站在内穿越时光。
我们更要知道:历史不应该只停在记忆中……问题:这篇文章要传递给读者什么寓意?解析:这篇文章通过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能只停止在历史的记忆中,而是要通过了解历史文化来认识历史。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b7a7c05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4.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方法总结:情节上: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成为全文的线索,文章的情节(主要情节)都围绕此展开;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主题上:揭示(暗示)主旨。
表达上: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
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
《复活》题目含义:一指蜥蜴复活;二指我被蜥蜴顽强的生命力打动,最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田野上的白发》题目作用:(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二:词语、句子、语段的作用1.词语的表达作用答题套路: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
例如:(1)结合语境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现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表现出“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闪”字形象生动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惊叹。
2句子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抒情谈论句: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主题……写景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衬托、铺垫……2.结构上:在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作铺垫、点题……(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在文中: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点题、照应、升华主题结尾段、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散文考点
(二)阅读下面文段<<破茧成蝶>>完成22—27题。(20分) 22.阅读第①②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等待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本身就是诗意的”? (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3分)内容
23、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品词 (1)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2)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
24、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段画线句“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过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3分) 品句 25、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结构
26.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不能引用原文)(3分)思想内涵 主旨
示 例:破茧成蝶——不固执于自满自足的空间,才会有自由生命的飞翔。 你的精彩:破茧成蝶—— 27.请联系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第⑤段“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的? 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4分) 主观表达(联想想像、个人观点态度等)
词语品析主要考点
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1、理解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近义词、多义词、关联词的选用
4、赏析好词的表达效果的干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 机制?
品析词语
答题策略
●答题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来自“宁慢3分,不抢1秒!”
(不急于答题,先把文章弄懂)
“整体”与“局部”相关,
思想内涵
26、根据文中第⑩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4分)
思想内涵
27、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 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3分)
主观表达
中考散文考点
(一)阅读<<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完成16—21题。 16.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3分)内容 17、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浯的理解,(4分)品词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F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句中加点的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中“这样 ”指 什么?
怎样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1、由局部看整体,放在一句、整段中理解,有些词 语还关联中心。 2、解析时:
①利用文中重要的词句(不宜完全用自己的话回 答)
②重组文中相关信息 ③选用恰当的句式来回答,语句要通顺。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15、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 的心理活动。 (4分) 品句 16、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4分) 写作手法 17、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3分) 内容 主旨 18、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 主观表达(联想想像、个人观点态度等)
中考散文考点
阅读<<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完成13—18题(22分) 13、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 资助? (3分)内容 14、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4分)内容 品词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方法三、把握艺术感受,分析组合灵动的意象,调动生活经验 理解其深层含义。
散文阅读四环节
整体感悟 问题探究 品析语言 生活体验
把握散文的写作目的(抒发的情感、蕴涵的哲理) 与表现手法是阅读散文的核心,把握了这两点许多问 题都会迎刃而解。
答题的的关键方法
1、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2、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和提示语。 3、学会在原文中找感悟点,提炼语言: 美点:美好的心灵、行为;优美的语言、意境。 动情点:打动读者的地方或包涵作者深情的地方。 疑点:读来疑惑不解之处。 精警点:文章中非常精练警策意味深长的地方。 扩散点:由物及人或个别到一般的升华、深化处。 显志点:显露文章主旨的地方。
第二步: 细部研读,逐段精读,找出文章 中的关键词、句,归纳概括段意,分 出段落层次,理清写作思路。
理解散文的主旨
方法一、追本溯源,抓结构和线索之“形”,寻行文思路之“脉”,获散文之神”;
第三步: 找出全文的主旨段和主 旨句,归纳提炼全文主旨。
理解散文的主旨
方法二、抓住文章的写作手法,体 会散文的理性特征。
18、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3分) 品句 写作手法
19、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 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 思想内涵 品句 20、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3分) 内容 主旨 21.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 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 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4分) 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 主观表达(联想想像、个人观点态度等)
中考散文考点
(二)阅读下面选文<<常 常 爱 惜>> ,完成文后23—27题。(18分)
23、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3分)品句 24、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的词语。(5分)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 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品词 (1)句中加点的词语突出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为什么用“薄而透明”来修饰“温情”?(3分) 25、仔细阅读第⑧、⑨段,谈谈为什么“喜欢”是“爱惜的土壤”?(3分)
如:对比、拟人、讽刺、夸张、衬托、渲 染、烘托、象征、借物寓意、以物喻人、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 抑)、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借物喻理、 卒章显志、借事寓理等写法;学会寻觅文中 的寓意物和动情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理解散文的主旨
方法三、把握艺术感受,分析组 合灵动的意象,调动生活经验理 解其深层含义。
中考散文考点归纳
1、理解字词、句式及修辞的表达作用。 2、分析关键句(蕴含哲理的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3、分析散文的思路、结构。
4、整体感知、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5、分析表现手法。 6、就散文所蕴涵的哲理表达自己的感想。
散文的特点
• 形散:可长可短, 形式不拘一格,抒 情、议论、描写、 叙事、说明可以自 由地加以运用 。 • 神不散:对人生经 验的高度概括和总 结是明确的。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注意:考题往往是既考一点,又考全篇!
品 析 词 语 答题策略
●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分析关键词? 含义、情感、修辞、作用四方面
●你有哪些审题技巧?
圈题干,弄清有几个问,避免答非所问 明确答题指向,“针锋相对”回答。
有关“词语”的典型考 题
●此处的“包容性”具体含义是 ●如何理解“……”中“居然”一词? ●⑨段中的“流淌”一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你的感受。 ●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子中的词语。…… ?
17.作者开始说“音乐是有年龄的”,后面又说“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你认为这 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内容 18.作者为什么认为音乐在青年时代“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 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请结合全文比较分析。(4分) 主旨 内容 19.“音乐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运用比 喻来表达了她对音乐的感受,请具体分析这种表达的妙处。(4分)品句
中考散文考点
(一)阅读下面文章<<音乐之伴>>,完成15——19题(18分) 15.音乐是有年龄的。作者用了不同的比喻来描绘不同年龄阶段对音乐的感受。根据下 列提示,找出相应的比喻。(3分)内容 幼年: 少年: 老年: 16.“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此处的“包容性”具体含义是:(3分) 品词
中考散文考点
(一)阅读《梅香》,完成17—22题(20分) 17、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3分)内容
18、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4分) 内容 19、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思路、结 构 *20、品读文章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3分)思想内涵 21、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思想内 涵 22、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 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主观表达
形
神
理解散文的主旨
方法一、追本溯源,抓结构和 线索之“形”,寻行文思路之 “脉”,获散文之神”;
理解散文的主旨
方法一、
追本溯源,抓结构和线索之“形”,寻 行文思路之“脉”,获散文之神”;
第一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了解文 章大致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
理解散文的主旨
方法一、追本溯源,抓结构和线索之“形”,寻行文思路之“脉”,获散文之神”;
理解散文的主旨
方法一、追本溯源,抓结构和线索之形,寻作者清晰的行文思 路,获散文之“神韵” 第一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致内容,作者的思想感 情倾向。 第二步: 细部研读,逐段精读,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归纳概括 段意,分出段落层次,理清写作思路。 第三步: 根据题目提示,和标题含义等找出全文的主旨段和主旨句, 归纳全文主旨。 方法二、抓住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散文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