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的简单确定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的重
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 )
A.1/8
B.1/5
C.1/5和1/3 D.1/16
[答案] C
[解析] 设控制两组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为(A、a和B、
b),题干中两纯合亲本杂交的情况有两种,即(AABB×aabb
或AAbb×aaBB)。当为AABB×aabb时,则F1为AaBb,自 交后,F2为(A_B_、A_bb、aaB_、aabb)四种类型,其重组
(二)思考与讨论 1.提示: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 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在 1.5~2.0 m,矮茎高度仅为0.3 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2) 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 获得杂合子;(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孟德尔正 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
(4)敢于向传统挑战。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颗 粒性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的遗传观念的挑战。
课前预习导学
自主预习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 1.亲本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两对相对性状分 别为种子的颜色,即______和种子的形状,即______。 2.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________对________为显性, ________对________为显性。
2.分析教材P10图1-8与1-9,解释自由组合现象并验 证。
3.讨论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4.说出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联系以及等位基因的含 义。
重点与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 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情境导入: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 院士,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 究,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 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1.5 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小偃系统衍生良种70多个,累计 推广面积大概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75亿公斤。被 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两对及多对相对性状的计算
基因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
AaXaa BbXBb 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
AaXaa BbXBb 子代表现型
1/2Aa
3/8绿 ½绿 1/2aa 圆 1/8绿 皱 结论:AaBbXaa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 · · · · · · · · · · · ·; 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 · · · · · · · · · · · · ·
1/4BB 1/2Bb 1/4bb 1/4BB 1/2Bb 1/4bb
1/8AaBB 1/4AaBb 1/8Aabb 1/8aaBB 1/4aaBb 1/8aabb
½黄
¾圆 ¼皱 ¾圆 ¼皱
3/8黄圆 1/8黄皱
多相对性状的计算问题 要决--- 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 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5、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 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 A.5种 B.8种 C.16种 D.32种
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 基因型占总数的( C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A )。 A.1/16 B.3/16 C.4/16 D.9/16 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中出现 的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9/16 。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 。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7/16 。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3/8 。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交, 4 能产生__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产生_____种 12 表现型的个体。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基因互作是指⼏对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影响同⼀性状表现的现象,常见类型有互补,抑制,上位性等。
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由组合定律。
基因互作的模型及⽐例互作类型F2⽐例测交⽐例隐性上位9:3:41:1:2显性上位12:3:12:1:1积加作⽤9:6:11:2:1累加作⽤1:4:6:4:11:2:1重叠作⽤15:13:1显性互补9:71:3抑制作⽤13:31:3上位性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其中⼀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对基因起遮盖作⽤。
由显显:显隐:隐显:隐隐 = 9:3:3:1推算,假如第⼀对等位基因的隐性上位,那么隐显、隐隐表现为同⼀种性状,因此F2分离⽐9:3:4。
例⼦⽟⽶胚乳蛋⽩质层颜⾊遗传:有⾊(C)/⽆⾊(c);紫⾊(P)/红⾊(p)。
P红⾊(CCpp)×⽩⾊(ccPP)↓F1紫⾊(C_P_)↓⊗F29紫⾊(C_P_)3红⾊(C_pp)4⽩⾊(3ccP_+1ccpp)其中cc对P/p有隐性上位作⽤。
例题(2010全国新课标⾼考,32)某种⾃花受粉植物的花⾊分为⽩⾊、红⾊和紫⾊。
现有4个纯合品种:I个紫⾊(紫)、1个红⾊(红)、2个⽩⾊(⽩甲和⽩⼄)。
⽤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实验3:⽩甲×⽩⼄,F1表现为⽩,F2表现为⽩;实验4:⽩⼄×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由组合定律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由⼀对等位基因控制,⽤A、a表⽰,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表⽰,以此类推)。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计算-
高二生物——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关计算一对相对性状的常见组合方式:两对相对性状的常见组合方式例题1: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下表是4种④绿圆×绿圆704314⑤黄皱×绿圆0161817例2: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 ×aabb ×AABB ×AABb例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自交和自由交配:例1: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 A. 1/9 1/6 B. 3/8 1/9 C. 1/6 5/12 6 1/9例2:已知果蝇的灰身(AA)和黑身(aa)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纯种灰身果蝇和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F1自由交配产生F2。
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1:1B:5:1C:3:1D:8:1关于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正常情况(1)AaBb自交→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 =9∶3∶3∶1(2)测交:AaBb×aabb→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1∶1∶1∶12.异常情况例8、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3、1:2:1、3:1 :1、4:1、1:3 :2:1、4:1、3:1 :1、3:1、1:4序号原因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2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3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4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5根据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1、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完整版)《遗传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普通遗传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连锁遗传图: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的数轴图叫连锁遗传图,又称遗传图谱。
2 二价体与二倍体: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称为二倍体3颠换与转换:指DNA分子中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替换,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换的突变方式;颠换:指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被嘧啶碱基替换,或嘧啶碱基被嘌呤碱基替换的突变方式4异固缩:同一染色体上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的不同步的螺旋现象。
5重叠作用5重叠作用:两对独立的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它们中若有一对基因是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表现一种性状(显性);都为纯合隐性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隐性),从而使F2呈现15:1的表现型比例。
6操纵子:功能上相关的成簇的基因,加上它的调控的部分定义为操纵子。
7转座因子:又称移动基因,跳跃基因,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甚至在不同的染色体之间跃迁。
8无融合生殖:指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结合,但由性器官产生后代的生殖行为,它是介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或者说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9母体遗传即细胞质遗传,由于细胞质基因所决定性状的遗传现象与规律,有性生殖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通常来自于母本;母性影响属于细胞核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由于后代个体的性状表现由母本基本型决定,因而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母体遗传。
10杂种优势:两个遗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二、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 栽培大麦(2n=1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具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C)A. 14条B. 7条C. 28条D. 42条2遗传学上把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称为( D )A.杂交B.回交C.测交D.自交3在下列各种基因型中,哪一种能产生8种类型配子( B)。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02
03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 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制 表,以便更好地揭示数据 间的关系和规律。
数据分析过程
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 后,进行数据清洗、异常 值处理、数据转换等步骤, 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 结果,包括子代表现型比 例、基因型比例等。
03
了解基因型与表型 的关系
理解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即基因型决定表型,但环境因素 也会影响表型的表现。
学习杂交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01
选择实验材料
选择具有明显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 子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观察和记录
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数据。
03
02
杂交操作
将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 获得子代。
VS
观察杂交后代的生长情况
记录杂交后代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 、叶形、花色等性状,以便后续分析。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观察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
观察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对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确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04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0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在农业生产、育种实践和生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 指导意义。
在育种实践中,可以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通过杂交实验和选择 育种,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在生物研究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物种进化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未来 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机制和分子基础。
遗传实验设计
遗传实验设计一、相对性状显隐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例1 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应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在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
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解析直接用纯种小果实与大果实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1、如果后代全表现为小果实,则小果实为显性,大果实为隐性;2、如果后代全表现为大果实或大果实与小果实的比例为1∶1,则大果实为显性,小果实为隐性。
例2 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
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假定毛色由基因B和b控制,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马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马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马和多头白色母马交配,⑴如果后代毛色均为栗色;⑵如果后代小马毛色有栗色的,也有白色的。
能否分别对⑴⑵结果判断控制马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
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
解析这道题比较开放。
(1)能。
理由:如果栗色为隐性,则这匹公马的基因型为bb,白色母马的基因型为BB、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即既有白色的也有栗色的。
如果栗色为显性,则这匹栗色公马的基因型为BB或Bb,多匹白色母马的基因型均为bb,那么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全为栗色;或后代小马的基因型为Bb和bb,栗色和白色均有。
综上所述,只有在栗色公马为显性纯合体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后代小马毛色全为栗色的杂交结果。
(2)不能。
杂交方案:从马群中随机选择多对栗色母马与这匹栗色公马杂交(栗色×栗色)。
如果后代出现白马。
则栗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栗色为隐性。
二、验证遗传定律的实验设计例3 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子代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分析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子代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分析运城中学刘云霞研究基因的分离定律,通常选择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完全杂合子,用AaBb表示。
用该种生物自交,后代表现性及比例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完全显性无特殊现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为:A B :A bb:aaB :aabb=9:3:3:1,四种表现性的“和”等于16;二是基因间存在互作,无致死现象,后代表现性的“和”等于16,比例为9:3:3:1的变形,如9:6:1或15:1等;三是存在致死现象,后代表现性的“和”小于16.下面将两种特殊比例进行分析:一、“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由于基因互作,产生9:3:3:1的变形主要有:1. 累加作用: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AaBb自交后代比例9:6:1,测交后代比例1:2:1。
2. 互补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比例9:7,测交后代比例1:3。
3. 隐性上位:当某一对隐形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AaBb自交后代比例9:3:4,测交后代比例1:1:2。
4. 显性上位:当某一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一种表现性,其余正常表现,AaBb自交后代比例12:3:1,测交后代比例2:1:1。
5. 抑制作用: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AaBb自交后代比例15:1,测交后代比例3:1。
6. 重叠作用: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AaBb自交后代比例1:4:6:4:1,测交后代比例1:2:1。
例1.(2015浙江余杭期中,25)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们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
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代不可能出现的是()A.13:3B.9:4:3C.9:7D.15:1答案 B解析:两对等位基因们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正常的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1F1(AaBb)测交表现型应是四种且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而现在是1:3,那么F1自交后代原本的9:3:3:1应是两种表现型比例有可能是9:7、13:3或15:1,故A、C、D正确,而B中的3种表现型是不可能的。
第2讲 孟德尔遗传定律
【典例训练1】(2012·中山模拟)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 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aa的个体无繁殖能 力,则该种群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Aa∶aa的
比值和分别自交产生的子代中AA∶Aa∶aa的比值分别是(
A.5∶2∶3 ;1∶2∶0 B.4∶4∶1 ;1∶2∶0
甲
乙
30
13
0
14
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 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 为_____________。 (1)乙 (2)DdHh (3)4 乔化 ddhh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表现型
双显性状(Y_R_)占9/16 单显性状(Y_rr+yyR_)占3/16×2 双隐性状(yyrr)占1/16 亲本类型(Y_R_+yyrr)占10/16 重组类型(Y_rr+yyR_)占6/16
(2)基因型
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1/16×4 双杂合子(YyRr)占4/16 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2/16×4
第 2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解读考纲
考纲内容及能力要求 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 科学方法 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 由组合定律 Ⅱ 考向定位 1.孟德尔实验科学方法的判断 和应用(选择题) 2.考察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实验、 解释、验证、实 质,表现型和基因型及其应 用,发病率的计算等(选择 题和非选择题) 3、性状显隐性的判断、纯合子和 杂合子的判断等
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的简单确定
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的简单确定在高中生物学中生物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概率的判断和计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 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 提高教学效率 ,是每个老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下面谈谈本人在遗传定律的教学中 , 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多对相对性状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出现概率计算方法。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 首先必须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 6 种杂交组合方式 , 以及后代中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关系 , 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基础知识 , 所以教学中让学生打好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有关基础 , 是解答复杂问题的关键。
二、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以及比例的计算1、已知亲本基因型判断子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例如: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
首先把多对性状遗传研究简单化 , 以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为单位进行分析使问题简单化。
此题中控制A(或a)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比例是AA: Aa: aa=1 : 2 : 1,控制B(或b)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BB: Bb: bb=1 : 2 : 1.控制 C(或c)性状的基因型有两种 CC: Cc=1: 1, 以分枝法确定子代基因型1/4AA1/4BB1/2CC1/2Cc1/4Bb1/2CC1/2Cc1/4bb1/2CC1/2Cc 1/2Aa1/4BB1/2CC1/2Cc1/4Bb1/2CC1/2Cc1/4bb1/2CC1/2Cc 1/4aa1/4BB1/2CC1/2Cc1/4Bb1/2CC1/2Cc1/4bb1/2CC1/2Cc据图分析子代共有 18 种基因型 , 每种基因型的比例是三种基因型共同出现的乘积。
2、已知子代基因型判断亲本基因型(1) 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基因型。
(2) 根据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具体确定。
例如: 亲本种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1 中有 4 种表现型以及比例:黄圆:黄皱:绿园:绿皱=3: 1 : 3 : 1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亲本基因型为Y R X yyR根据子代中有绿色豌豆 yy, 确定亲本中黄色豌豆基因型为 Yy; 根据子代中圆粒:皱粒 =3: 1, 确定双亲中控制粒形的基因型都为Rr。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特殊分离比及测交子代表现型分析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特殊分离比及测交子代表现型分析作者:孙纪银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54期【摘要】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有些相对性状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由于两对基因间存在基因互作,其F2代的性状分离比未必是9:3:3:1,而是出现一些特殊的分离比,但其总和仍为16,本文就常见的特殊分离比及其测交后代表现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决遗传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两对基因一对相对性状特殊分离比一、F2性状分离比为9:7,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3在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两对基因都显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显或两对基因都隐时,表现为另一相对性状,这在遗传上叫互补。
即双显时是一种表现型,其余全为另一种表现型,则其F2性状分离比为9:7,F1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3。
例如:在香豌豆的花色遗传中,紫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当A和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其余为白花,则基因型为AaBb自交,F2性状分离比为紫:白=9:7,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3。
二、F2性状分离比为9:6:1,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1在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A—B—)是一种表现型,只有一种显性基因时(A—bb或aaB—)是第二种表现型,当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aabb)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这就是基因的累加效应,则F1(AaBb)自交,F2性状分离比为9:6:1,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例如:南瓜的果形有扁形、球形、长形三种,由两地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为扁形果,只有一种显性基因为球形果,双隐时为长形,则两个纯种球形果实亲本杂交,F1应全是扁形,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为扁、球、长=9:6:1,F1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三、F2性状分离比为15:1,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3:1在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不同对等位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并且具有重叠作用,即只要有显性基因在就是一种表现型,双隐性是另一种表现型,则F1(AaBb)自交,F2性状分离比为15:1,F1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3:1。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
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例1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的个体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个体肤色一样。
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子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A.27,7 B.16,9 C.27,9 D.16,7答案 A解析基因型为AaBbEe与AaBbEe的人婚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有3×3×3=27种,其中显性基因个数分别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有7种表现型。
例2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该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学笔记
Chapter1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通、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遗传(heredity):指生物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和生物个体基本特性不变的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在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遗传与变异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变异,物种将是一成不变的,没有进化。
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相对稳定,变异不能积累,生物亦不能进化。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生物进化就是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进行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得以保存的变异传递给子代(遗传) ,变异逐代积累导致物种演变、产生新物种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选育(育种)实际上是一个人工进化过程,只是以选择强度更大的人工选择代替了自然选择,其选择的条件是育种者的要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改变可以引起变异战国时期《考工记》就指出:“橘逾淮而北为枳”。
表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注意到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可以引起生物的性状改变生物所表现出的性状变异分为:可遗传(heritable)变异和不可遗传(non-heritable)变异。
环境引起的变异中包含可以遗传给后代的特性,也包含只在生物当代表现出来,而不能传递给后代的变异。
西汉的著名唯物主义者——王充(王阳明)在《论衡》中指出:某些偶然变异是不可遗传的考察生物遗传与变异应该在给定环境条件下进行。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18世纪中叶以前,遗传学基本上属于萌芽时期。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以及对遗传本质的探索和猜测。
具有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和经验性质,在方法上比较直观,并更多地注意生物的形态特征在欧洲,宗教神学的统治使遗传知识带上了浓厚的神学、神秘主义色彩。
【同步检测】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测试B卷(提升)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B卷(提升)1、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进行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A.红色:粉红色:白色=1:2:1B.红色:粉红色:白色=3:2:1C.红色:粉红色:白色=1:4: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2、已知一批豌豆种子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B.4︰4︰1C.3︰5︰1D.1︰2︰1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假设A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含300个胞嘧啶。
让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不考虑基因突交、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且比例为1:2C.F1植株中纯合子占5/6D.A基因连续复制3次共需嘌呤脱氧核苷酸7000个4、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
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有三条。
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如图所示(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感病基因:①~④为四种配子类型)。
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雌配子能参与受精作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配子①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一直为13B.正常情况下,配子②④可由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C.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父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中抗病︰感病=5︰1D.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抗病个体中三体植株占3/55、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类型受三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D、D+、d控制,其性别类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
【高考生物】题点考法6 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与探究-高三生物复习
题点考法6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与探究1.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相对性状对数等位基因对数F1配子F1配子可能组合数F2基因型F2表现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1 12 1∶1 43 1∶2∶1 2 3∶12 2 22(1∶1)24232(1∶2∶1)222(3∶1)23 3 23(1∶1)34333(1∶2∶1)323(3∶1)3⋮⋮⋮⋮⋮⋮⋮⋮⋮n n2n(1∶1)n4n3n(1∶2∶1)n2n(3∶1)n2.巧用遗传学比例判断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1)若F2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为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F2中某性状所占分离比为(1/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3)若F2中某性状所占分离比为(3/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3.乘法原理的应用只要是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仍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所以这类试题分析的总原则为“化繁为简、集简为繁”,即按照“先分开后组合”的原则,将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拆分成多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别用分离定律进行推断,然后再将结果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即可。
提醒多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通常是指在一个个体中,如AaBb或AaX B Y。
当个体和个体交配时,只要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我们就可以用“乘法原理”。
而一个“群体”中,在进行交配时,需要验证基因型是否遵循了“乘法原理”。
考向一考查判断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1.如图是基因M、N、P对某种生物性状控制的关系(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B.表现出性状2的个体基因型是ppM_nnC.表现出性状3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有4种D.基因型为PpMmNn的个体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性状1的个体占316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基因的遗传规律 小专题3 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
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2对隐性纯合基因; K12教育课件 12345
解析 22答案
② 若 _其__中__一__组__的__杂__交__子__代__全__开__紫__花__,__另__两__组__的__杂__交__子__代__全__开__红__花___ , 则 该 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3对隐性纯合基因。
4.某雌雄同株的高等绿色植物具有茎的颜色(绿茎、紫茎)和花的颜色(红 花、白花)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另一 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用一绿茎红花植株与一紫茎白花植株杂交得到F1,再用F1自交得到F2, 统计结果如表所示(子代数量足够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若该纯合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3对隐性纯合基因,除ee外,其中 一定有2对隐性纯合基因与甲、乙、丙中的两个所含的隐性纯合基因相同, 则杂交子代全开红花;与甲、乙、丙中的另外一个所含的隐性纯合基因不 同,则杂交子代全开紫花。
K12教育课件 12345
解析 24答案
高考真题再研
核心素养提升
K12教育课件
A.1.2 m,6种 C.1.2 m,9种
B.1.8 m,6种
√D.1.8 m,9种
解析 亲代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F1的基因型为AaBbCcDd,
高度为(2.6+1)÷2=1.8(m),F2的基因型中可能含0~8个显性基因,则F2
可能有9种表现型。
K12教育课件 12345
解析 15答案
型可能为__a_aB__B_C_C__D_D__E_E_F_F_G__G_H__HK_12(教写育出课件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4答案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 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疯狂专练9基因分离定律(含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考点说明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7~2019)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
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
该专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及有关图像、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异常分析等。
考点透视1.(2019•新课标II卷•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2.(2019•新课标III卷•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250、500、0 B.250、500、250C.500、250、0 D.750、250、03.(2018江苏卷,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考点突破1.在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演绎推理”过程指的是()A.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推断出F1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D.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并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2.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自交和测交。
高中生物 第1章第2节 第1课时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思考与讨论] (1)在测交实验中,子代出现4种比例相等的表现型的原因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什么?
提示:F1是杂合子,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 型的配子。
(2)若两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据此能否确定亲本的遗
传因子组成就是AaBb、aabb?
提示:不能,当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aaBb时,其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yyrr 。 ②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 。
(2)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①假说:F1产生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 ,决定 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 自由组合 。 ②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YR∶Yr∶yR∶yr =1∶1∶1∶1。
(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①配子结合方式: 16 种。 ②遗传因子组合: 9 种。 ③F2的表现型: 4 种。
(3)若测交后代有两种性状,且数量之比为1∶1,试分析F1的基因型是什么?
提示:由于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yr, 所以测交后代的性状与比例由F1决定,由于后代有两种性状且比例为 1∶1, 说 明 F1 能 够 产 生 两 种 配 子 , 且 比 例 为 1∶1, 其 基 因 型 为 yyRr 或 Yyrr或YYRr或YyRR。
知识点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验证和自由组 合定律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第10~11页,完成下列填空: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设
(1)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
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
y控制: ①亲本中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YYRR 和
要点3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 (2)自由组合是指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 ) (3)大肠杆菌、蓝藻等生物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 (4)酵母菌出芽生殖和马铃薯的营养生殖都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
文艺界流传的女舞蹈家邓肯和幽默语言大师萧伯纳的故事
(4)子代某基因型所占子代比例=亲代每对 基因分别相交时产生的子代相应基因型比 例的乘积。
如:求AaBb×AaBb子代基因型为AaBb 的比例?
基因型AaBb的比例=1/2×1/2=1/4
遗传两大定律适用条件
(1)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2)有性生殖的生物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 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
逐对分析法
第一步:利用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各对相对性 状下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第二步:利用积事件(乘法原理)进行计算。
1、子代基因型的数量比应该是各对基因型相应比值的 乘积; 2、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应该是各对表现型相应比值的 乘积。
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2—×—2—=—4种 YyRr产生某种配子如yr的概率——1—/—2——×— 1/2=1/4
3黄色
3圆粒 1皱粒
9黄色圆粒 3黄色皱粒
1绿色
3圆粒 1皱粒
3绿色圆粒 1绿色皱粒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基因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表现型 基因型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
表现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项目
实际子 粒数
F1作母本 F1作父本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31
27
26
26
24
22
25
26
1 ∶ 1 ∶ 1 ∶1
结论: (1)F1 是杂合子,基因型为YyR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的简单确定
在高中生物学中生物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概率的判断和计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 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 提高教学效率 ,是每个老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下面谈谈本人在遗传定律的教学中 , 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多对相对性状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出现概率计算方法。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 首先必须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 6 种杂交组合方
式 , 以及后代中基因型、表现型以及比例关系 , 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基础知识 , 所以教学中让学生打好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有关基础 , 是解答复杂问题的关键。
二、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以及比例的计算
1、已知亲本基因型判断子代基因型以及比例
例如: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
首先把多对性状遗传研究简单化 , 以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为单位进行分析使问题简单化。
此题中控制A(或a)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比例是AA: Aa: aa=1 : 2 : 1,控制B(或b)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BB: Bb: bb=1 : 2 : 1.控制 C(或c)性状的基因型有两种 CC: Cc=1: 1, 以分枝法确定子代基因型
1/4AA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2Aa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4aa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1/4bb1/2CC1/2Cc
据图分析子代共有 18 种基因型 , 每种基因型的比例是三种基因型共同出现的乘积。
2、已知子代基因型判断亲本基因型
(1) 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基因型。
(2) 根据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具体确定。
例如: 亲本种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1 中有 4 种表现型以及比例:黄圆:黄皱:绿园:绿皱=3: 1 : 3 : 1
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亲本基因型为Y R X yyR
根据子代中有绿色豌豆 yy, 确定亲本中黄色豌豆基因型为 Yy; 根据子代中圆粒:皱粒 =3: 1, 确定双亲中控制粒形的基因型都为Rr。
确定亲本基因型为 Yy R r X yyR r.
三、用数学方法计算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及比例
1、子代基因型以及比例的计算
例如:AaBbx aaBb个体杂交
由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可知,控制A(或a)基因型有2种,控制 B (或b)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子代共有6种基因型,另一种基因型的比例是两种基因型共同出现比例的乘积。
2、子代表现型以及比例计算
例如: 多指症是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先天性聋哑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 , 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 一对男性多指 , 女性正常的夫妇 , 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
问再生育两种共患 , 只患一种病 , 不患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首先根据双亲表现型以及子代表现型确定双亲的基因型。
AaBbx aaBb,每对性状的遗传单独分析,关键由一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确定 4 个数据 :
患多指:1/2 不患多指 :1/2
患聋哑:1/4 不患聋哑 :1/4
计算得:两病共患=多指x聋哑=1/4 x 1/2=1/8
正常=手指正常x不聋哑=1/8
只患一种病=手指正常x聋哑+多指x不聋哑
=1/2x1/4+1/2 x3/4=1/2
以上就是在生物学教学中 , 对遗传定律中有关问题的浅显的一些经验总结 , 供同仁借鉴和讨论 , 有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