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大相扑文化中的等级制度
浅析日本相扑运动与日本文化
浅析日本相扑运动与日本文化作者:陈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3期摘要:相扑运动,被称为日本“国技”,诞生于一千多年前,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鲜明,广受日本民众的喜爱。
作为一项格斗运动,比赛过程竞争激烈刺激,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体现出日本民族特色和传统习俗,是日本文化的体现。
关键词:日本;相扑运动;日本文化[中图分类号]:G8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221-02相扑,被称为日本“国技”,是日本最受欢迎的体育竞技项目,自其诞生以来,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
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又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
一、相扑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教的宗教仪式。
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
在8世纪初完成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古典文献中就记载了关于相扑的故事。
《古事记》中写道:“建御雷神受命于天照大神,下世出云,掌管天下,但大国主命之子不服,与其相扑决胜负,迫使大国主命禅让王位。
当时,相扑似乎是作为一种神卜的形式存在的,它常常作为神的力量,在领土发生纷争或确定首脑时起着重要的抉择作用。
公元695年,日本开始有了相扑比赛。
公元728年,相扑进入日本贵族的生活圈子,宫廷中设立了“相扑节”,每年定期举行“相扑节会”,有比赛规则,成为宫廷中的重要仪式。
相扑节会持续了四百多年后,随着皇室势力衰退而开始普及民间,并于民间祭神、驱魔、庆祝丰收和占卜生产凶吉拉上关系。
日本进入武士时代后,相扑曾一度作为一种武艺受到武士们的重视,是武士的必修科目,这推动了相扑作为一种职业体育运动的发展,涌现出一批赫赫有名的大力士,在日本相扑史称之为“武技相扑”。
至室町时代时代末期,职业性相扑出现。
江户时代,相扑手日益增多,职业力士开始集结于江户、大阪、京都,形成组织,出现了“相扑会所”,经常举办比赛。
1684年在江户深川八幡神社院内举行的晴天八日江户劝进相扑大赛,被称为今天大相扑比赛的正式起源。
日本相扑
山本山(やまもとやま)
日本国内最重的相扑摔跤手 体重达252公斤
与其他运动相比,相扑士的生命相当短暂。 力士们暴饮暴食、过度肥胖,易患上心脏 病、脑血栓、肝功能衰退等疾病,因腿部 不堪重负而负伤更是家常便饭。据统计相 扑士的平均寿命只有57岁。
骄人的成绩为贵乃花带来无数光彩的花环,同 时也给他带来无形的巨大压力。升为横纲后的 22次称霸赛坛使他成了日本历史上战绩最好的 第四位横纲,使成千上万的日本人着迷。上世 纪90年代初,贵乃花与日本著名女影星宫泽理 惠之恋成为轰动一时的“世纪之恋”和“黄金之恋”。 凡有贵乃花出场的比赛,赛场内就会高悬感谢 客满的条幅。凡遇贵乃花缺场,场内就会出现 大量空位。他平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努力拼搏”, 他的名言是,“为了相扑,不惜身家性命。”
相扑的最初
相扑(すもう):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活动, 秦汉时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大约 在唐朝时传入日本,现为流行于日本的一种摔跤运 动 相扑(すもう),古称素舞,起源于中国的汉 代,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直至西元 七世纪,在允恭天皇的葬礼上(西元四百五十三 年),中国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被认为 是中国相扑首次传入日本,对日本原有的相扑造成 一定影响。后来成为为日本的国技的日本的国际性 的武术、格斗和体育运动。作为专业竞技项目,在 日本国内称作大相扑。
级 别 级 别
相扑手按比赛成绩,分为十个等级:序之口、 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 胁、大关、横纲。横纲是相扑手的最高段,十 两以上的相扑手称为力士,成为职业相扑手, 有不菲的工资收入。调查显示日本相扑选手每 月 的 薪 水 情 况 为 : 横 纲 282 万 日 元 ( 约 合 RMB19.56 万 元 ) , 大 关 235 万 ( 约 合 RMB17.36万元)日元,关胁170万日元(约合 人民币12.56万元),小结130万日元(约合人 民币9.6万元),前头10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7.6万元)。
浅谈日本的国技-相扑
浅谈日本的“国技”相扑【摘要】相扑历史悠久,被誉为日本国技,是日本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扑运动看似一项粗糙的角力运动,但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讲究谦虚端庄的礼仪和殊死拼搏的精神。
它代表着日本民族好胜求强、又刚又忍的心理和性格。
文章通过对相扑的历史、比赛、相扑力士的生活等的介绍,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相扑的过去与现在,更深刻地认识了解日本文化。
【关键词】相扑;国技;日本文化一、相扑的历史相扑被誉为日本国技,亦称角力、角觝,源于中国。
中国《礼记·月令》中也提到“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中国汉字中原本没有“相扑”一词,590年左右,印度人将释迦传记《佛本行集经》翻译成汉字时,刻意将印度的徒手搏斗竞技翻译成“相扑”,以别于“角力”,可见当时的印度徒手搏斗竞技与中国的“角力”不同。
根据考古资料,最早的赤身相扑格斗术,可能来自北方草原的骑马民族。
西晋时期,五胡大量南迁,汉人开始有了相扑的名称。
大约在西晋之后,赤身的相扑格斗才传入到农耕的大和民族。
相扑传入日本,始见于日本的《古事记》中的神话:远古时代,建御雷神奉天照大神之命说服大国主命交出其所辖领地,建御方神不同意,要求与建御雷神在出云国那佐角力,赌注是领地,结果建御方神轻易便输掉了,被扭住后甩出。
《日本书纪·垂仁纪》内也记述皇极天皇在642年为了接待百济国使者,召集了宫廷卫士举行相扑竞赛。
还记载奈良地区一个叫麻蹶速的人蛮勇霸道,天皇招来出云的勇士野见宿祢与其相扑,野见踢倒麻蹶,麻蹶腰椎断裂而死。
日本相扑界把此次对阵视为相扑初战,并把野见宿祢奉为相扑的祖神。
在此之前,相扑原本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祭神仪式,目的在于祈祷占卜农作物的收成,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6~7世纪,相扑逐渐从寺院和民间转移到宫廷。
8世纪的奈良时代,朝廷贵族间引进了相扑,719年朝廷设置拔出司(后相朴司),并于734年在宫廷中设立了“相扑节”,在每年七夕举行。
到了平安时代的821年,嵯峨天皇正式将相扑定为宫中重要仪式之一,与弓箭、骑射并称为“三度节”。
相扑中的日本文化
文化纵横相扑中的日本文化赵祎男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相扑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深受民众喜爱的体育竞技项目,被誉为国技。
它在日本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其中方方面面都蕴含着深厚日本文化。
本文主要从相扑在日本社会发展中的职能转变、力士的成长之路两个方面来分析日本相扑中独特的日本文化。
关键词:相扑;日本文化一、相扑在日本社会发展中的职能转变日本相扑源于日本的农耕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相扑的形式与社会职能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庆典相扑日本关于相扑的最早的史实记录是在《日本书纪》中,公元642年,皇极天皇为招待从百济来的使者,召集士兵表演相扑比赛。
公元726年,农业喜获丰收,圣武天皇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感谢,在神社举行相扑比赛。
《续日本纪》中记载了关于“天览相扑”的最早记录,公元734年圣武天皇亲自观看相扑比赛,天皇观赏相扑比赛被称为“天览相扑”,并且将7月7日定为相扑节,每年的七夕庆典上都会在宫中举行相扑活动,直到1174年,高仓天皇因为平源之战结束了约有400年历史的相扑节。
庆典相扑的形式与内容都和现代相扑大致相同,但是当时的相扑比赛不设场地,也就是说不是在“土俵”上进行的,只是在一片相对开阔的土地上进行的。
(二)武家相扑随后,日本进入了由武士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家社会。
各地相扑选手们在在战火纷飞中抓住了机遇,成为了武士,并凭借自身的武艺取得官职。
相扑运动在这一时期非常盛行,因为既锻炼武士的身体,又可作为一项娱乐活动,非常受到武士阶层的欢迎,著名的武将织田信雄就因喜爱观看大型相扑比赛而闻名。
镰仓幕府成立后还经常举行有将军观看的“御览相扑”。
但是镰仓末期到室町时代的300年间,因统治阶级喜爱茶道、花道、舞蹈等,各类相扑比赛一度被禁止。
到了战国时代,相扑又收到了武士阶级的推崇。
(三)劝进相扑日语「勧進」一词是化缘、劝布施,为造立、修复寺庙、佛像等集纳捐赠款的意思。
浅谈日本相扑文化
浅谈日本相扑文化摘要:相扑,作为日本的“国粹”。
它不仅具有悠久历史,以及文化内涵,是日本文化传承的符号,更能体现日本人的思想意识。
首先,相扑代表着日本人的一种精神,那就是追求强大的心理倾向的表现;其次,这种“大”实际上是一种对“小”所带来的耻辱的洗刷,也是一种激励。
日本人相扑所拥有的一种精神寄托,就是对资源(最初的粮食到后来的矿产)的渴求和对自身的肯定(过分的放大且强化)。
关键词:相扑;日本文化;大与小;以小搏大谈及日本的相扑运动,或许在我们的脑海中只是近乎全裸的两个大胖子在直径4.55米的圆形“土俵”上,扭在一起,进行角逐,巨人相撞,极富戏剧性。
但作为日本“国技”的相扑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那么,面纱下的的相扑运动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历史悠久的日本国技相扑,不只是一项一对一地对抗的格斗术,更不是仅仅追求胜利的体育项目。
相扑作为一项竞技体育活动,虽然有其竞争的残酷性的一面,但是它现在依然保留着浓厚的日本文化的色彩,比如贯穿于始终的由力士们以及整个相扑界都严格遵守的独特的相扑之礼[1]。
相扑运动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相扑也作为日本的“形象大使”从而成为其一种外交手段,也就是所谓的“相扑外交”。
它蕴含着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凝聚和体现了日本传统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同时,相扑也是日本文化中非常深奥、最难理解的文化之一。
[5]1 相扑的产生及发展相扑(すもう),古称素舞,相传在公元前就已出现,它源于日本农耕文化,是民间用来占卜丰歉的祭祀仪式,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扑运动趋于成熟和完善,形成了现代的相扑之道。
直到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日本才将相扑定位在“国技”这个地位上的。
从17世纪起, 日本各地兴起职业性相扑,称为“大相扑”。
18世纪开始形成现代的相扑。
到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日本才将其定位在“国技”这个地位上的,从此,相扑运动便广泛开展起来。
至今日本的相扑比赛每年都要举行 6次,分为一月场、三月场、五月场、七月场、九月场和十一月场,成为群众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相扑比赛知识点归纳总结
相扑比赛知识点归纳总结相扑是一项源自日本的传统格斗运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相扑比赛是以两名力士之间的力量、技艺和战术的对决为主要内容,是一项极富有观赏性和竞技性的运动。
在相扑比赛中,选手需要具备强大的力量、灵活的身体和高超的相扑技巧,以获得胜利。
一、比赛规则1. 相扑比赛的场地为土俵,直径为4.55米,被称作“dohyo”,比赛时选手需要在土俵上进行对决。
2. 比赛由裁判长号令开始,力士在土俵上面对面站定,并向对方行履,示意比赛开始。
3. 比赛分为在土俵上进行的正式比赛和在土俵外进行的附加约束比赛,比如“金星约束”。
4. 竞赛规则有上距离赛(对方距离超出某限度就可获胜)、下距离赛(对方身体一部分与土俵失去接触即败)这两种规则。
二、力士的服装和装备1. 相扑选手的服装是由传统的“铠甲”和“腰带”组成,铠甲包括两个大袖口,颜色一般为黑色或者白色,象征着正面和负面。
2. 在比赛时,力士会在腰间系上相扑腰带,用以固定铠甲。
3. 为了保护脚部,在比赛或者训练时力士会穿上由竹木制成的固定木屐,称作“geta”。
三、力士的级别和称号1. 相扑选手的级别分为10级,从最低级别的“序二段”到最高级别的“横纲”。
2. 横纲是相扑界的最高级别,只有最杰出的力士才能获得这个称号。
3. 除了横纲外,力士还会根据成绩和表现被授予不同的称号,比如“技师”、“飞翔”、“力士”等。
四、比赛中的动作和技巧1. 相扑比赛中的常见动作包括推、拍、扭、绊等,这些动作需要力士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并制造出有利的战局。
2. 力士们需要灵活的身体和敏捷的动作来应对对手的突袭,同时还需要稳健的步伐和坚定的姿态来保持平衡。
3. 在比赛中,力士们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战术来对抗对手,比如“后手投”、“出线胶”等。
五、比赛的胜负判断1. 相扑比赛的胜负判断主要依据力士是否在比赛中推倒对手或将对手推出土俵之外。
2. 如果一名力士的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失去与土俵的接触,他就会被判负。
日本的相扑文化
日本的相扑文化摘要:日本相扑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可以说相扑作为日本的传统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了解日本,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
本论文主要从相扑的等级制度,相扑与神道教,日本人追求“大”的精神以及相扑与武士道的联系等多个方面剖析日本相扑背后所蕴含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精神。
关键词:相扑等级制度神道教大武士道【中图分类号】G886.6一相扑的等级制度虽然作为一项竞技体育活动,相扑有其竞争的残酷性的一面,但是贯穿于始终的是有力士们以及整个相扑界都严格遵守的独特的相扑之礼,从与力士级别相应的各种不同的穿戴打扮到土?l场上的各项摆设仪式,无不透露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
其实,这种特殊的文化气息是指其森严的等级制度。
相扑最不同于其他竞技项目的特殊之处也正是在于它森严的等级制度。
相扑运动员按比赛成绩分十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面、前头、小结、关胁、大关及横纲,不同级别相扑力士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也有天壤之别。
任何人进人专业相扑界,都要从最低级开始做起,通过一场场的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排名。
有些学员因为级别低,最初不能入场学习相扑技术,甚至像吃饭、上厕所、洗澡等日常生活也要根据等级地位列出严格的前后顺序。
等级制度,对于整个日本民族各方面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也正是这种制度所培养出的独特哲学观,保证了日本人要拥有坚定地毅力和遵守一定的秩序。
日本人喜爱相扑,不仅是出于对比赛胜负的兴趣,更多的还是对这项运动所反映出来的日本传统文化的推崇。
二相扑的宗教意义日本相扑运动还包含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这里所说的宗教是指日本的神道教。
神道教是日本民族最普遍,最久远的一种特有之道。
可以说相扑比赛完全是在日本神道仪式的规范下进行的。
比如力士会做一些有象征意义的动作,其实都来源于神道教。
如尘,此动作须力士摊开双于以示自己没有携带武器,再如四股,把腿迈向空中然后顿足,象征着驱赶恶鬼等等。
除此之外,相扑比赛开始的前一天,要在赛场上举行一种特别的赛圈仪式,由三位身穿白袍的裁判主持。
浅谈日本大相扑文化中的等级制度
浅谈日本大相扑文化中的等级制度摘要】在日本,相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日本人誉为国技,而且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喜爱,是日本历史和日本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虽是一项日本传统的体育比赛项目,但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其中森严的等级制度。
文章通过对相扑、相扑手、相扑中的等级制度及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等的介绍,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相扑文化,更深刻地认识了解日本文化。
【关键词】相扑等级制度【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74-02一、相扑1.相扑的历史相扑——这种既是竞技又是表演的活动,被称为“角抵”,又名“蚩尤戏”。
司马迁在《史记•黄帝本记》中曾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头,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
”将“角抵”与黄帝战蚩尤的传说联系起来,这就足够说明它的漫长历史。
传说中的日本相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有史学家考证相扑运动发源于中国先秦时代,后传入日本。
日本体育百科全书记载:“日本的相扑与中国的角抵和拳法有相互关系。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教的宗教仪式,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最初相扑在庆典和祭祀上出现,是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的一种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
到19世纪末期时,明治政府曾经一度宣布禁止,认为两个衣着甚少、下身只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身躯肥胖的巨人上台比赛,代表丑陋和愚昧,但后来在民众强烈呼声下,政府不得不恢复这种运动,今天,在日本,相扑运动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日本国粹的地位,一名成功的相扑大力士,在日本会享受到英雄一样的荣誉。
2.相扑和相扑手在日本,每年要举行6次大型的相扑比赛,分为一月场、三月场、五月场、七月场、九月场和十一月场,分别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四座城市举行,每次赛期十五天,每逢赛季时相扑迷都会蜂拥而至,相当于人民币300~3000元的门票,一下子就销售一空。
相扑,看似一种粗糙的体育运动,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相扑运动讲究谦虚端庄的礼仪和殊死拼搏的精神,追求高度的精神境界,这其中包括练就坚韧的性格、超凡的毅力和朴素的品格,因此相扑被看成是日本精神的浓缩。
日本相扑介绍(日文版)
---精品---
---精品---
数量与地位
❖ 现在,日本共有728名相扑力士(2004年9月时的统计)日本出现了很多 外国出身的相扑力士(2004年有61人)。现在日本相扑史上的横纲一共 只有68位。
❖ 一名成功的相扑大力士,在日本会享受到英雄一样的荣誉.
❖ 如果双方经过长时间角斗,精疲力尽而胜负未分时,裁判员 可以宣布比赛暂停,休息后再重新开始比赛,直至决出胜负。
---精品---
技法
---精品---
---精品---
日本的相扑大赛
❖ 每年举行6次大赛,每次15天,分东西两大阵 营,各15人。
❖ 一月、 五月、 九月在东京,三月在大阪,七 月在名古屋,十一月在福冈。
---精品---
◇ 相撲場地與規則
---精品---
柱黑六【 ,色吨国 有、,技 形朱屋馆 容红檐】 一色下比 年、的赛 四紫四场 季色条地 之)垂上 意代穗方 。表(的
四白屋 根色顶 大、重
---精品---
外方内圆的比赛场地——土俵
---精品---
---精品---
为相扑工作的人们
裁第
判三
的十
---精品---
❖ ❖ ❖ ❖ ❖ ❖
❖
❖
❖ ❖ ❖ ❖
序序三幕 之二段下 口段
运动员等级
十 前 小 关 大 个横
两 头 结 胁 关 )纲
(
一
学
力
年
员
士
不
超
过
四
---精品---
相扑手的培养
❖ 依靠“部屋” ,最高领导叫“亲方”(即师父),亲 方一般由退休的著名力士担任。
日本的相扑等级简介-
日本的相扑等级简介-职业选手入门无年龄限制,但需身高173公分以上,体重75公斤以上。
前相扑→序口检查合格之新弟子即谓[前相扑],这些新弟子们即在土俵上相互比赛,在十五日之比赛中,前五日比赛三胜者唯[一番出],前八日比赛中三胜者为[二番出世],前十三日比赛三胜者为[三番出世],就在土表上古董[新出世]发表。
并且其名字可登在番下一场比赛之[番付表]上,此后即上相扑选手之路,故名序口。
又因名字登在番付表最下面,且人数众多,字体很小,需用显微镜才看得到,所以又名[显微镜]。
序号→序二段→三段目序口选手中比赛成绩更好者,其名字可从番付表最下段上升一层为[序二段],再优者更可再上至第三层为[三段目]。
三段目选手则需在国技馆之相扑教习所进行一个月左右之研习,研习内容包括:相扑之历史,知识,即为日后升上关取之签名等。
幕下三段目之上为幕下,由于幕下与正式选手关取之最下层[十两]只差一步,故而在付人中可算是老大。
而在大学或临时比赛中,得第一名而入职业相扑界者,入门之时即跳升为[幕下付生]。
幕下选手中此场十五日比赛内全胜者,即升为关取之十两;或比赛最优者,也在下一场比赛中升为关取。
十两(十枚目)江户时代到明治初期幕下最上位前十名力士,每年可领到十两金额,故居[十两]或[十枚目]以为幕内候补。
目前东西各十三人,共计二十六人各为十两,幕下以下七百人左右,十两以上之关取约为七十人,约十人才某人能升为关取,可谓十分难。
幕下及其以下之选手,每场比赛中仅运动员七日,其余八日需照顾,服侍关取,但升为十两后则十五日全部参赛,同时其与以前完全不同,可谓天堂,地狱之分别,此时可有二,三可付人服侍。
幕内(前头,平幕)平安时代[相扑节会]中,强的力士四周围一层幕,故称幕内。
幕内力士其薪水比十两更高且人数更优,可有四,五人之付人服侍,且比赛获胜者可得由企业界所提供之[悬赏金]。
所谓悬赏金指在幕内比赛中由企业界(个人名义不可)提出给比赛获胜力士的奖金,可在比赛中前由人举赞助企业名的旗帜绕土表场一周,每次赏金六万,但至少需提供五日以上,故而财力不够亦不行。
日本国技:独有的相扑文化详解
日本国技:独有的相扑文化详解一提起日本“相扑”,可能你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两个“力大无比”的大力士在格斗场上展开肉搏战。
相扑是日本的国技,是受海内外人们所喜爱的竞技。
小编这次就来向你介绍日本相扑的交战过程、规矩惯例以及与相扑有关的专门人员、竞赛设施、相关道具等。
当你读完这些内容,或许你也会成为一名“相扑通”了。
相扑大赛时间:日本每年举行六次相扑大赛。
在作为赛场之一的国技馆,四周飘扬着由力士后援团体等赠送的色彩艳丽的旗帜。
观战大相扑相扑是日本特有的一项格斗竞技,两名仅系兜裆布的力士进行徒手格斗,当一方将对方摔倒在地,或是把对方推出比赛场地,那他就是胜者了。
相扑在日本有很悠久的历史,在七世纪中叶的史料中就有关于相扑的文字记录,其中有关于诸神们用相扑来较量实力的神话,还有记载说古时官员以相扑比赛来招待外国使者,等等。
相扑的独特,不仅表现在格斗场上各种特有的动作,同时,在力士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神秘的规矩和仪式,这是因为相扑原本并非仅是一种格斗竞技,它曾经是一种向神祈祷、聆听神旨的祭神仪式。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相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族竞技,并成为日本一项传统历史悠久的活“文化遗产”。
每年从一月份开始,日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为期15天相扑大赛,日语称为「场所」(BASHO)。
一月、五月和九月的赛地在东京,三月在大阪,七月在名古屋,十一月在福冈。
根据大赛的成绩,力士们被按名次进行等级排列,从最高等级的「横纲」(YOKOZUNA)到最低等级的「序之口」(JONOKUCHI)。
现在,日本共有728名相扑力士(2004年9月时的统计),他们在不断的力量角逐中向着「横纲」这个最辉煌的顶点奋力拚搏着。
这里,小编带大家一起去见识见识相扑大赛。
赛场的观众席有椅子席和池座席两类。
每个池座席有四个席位,在池座席内,观众可以一边观看比赛一边进餐,或是与人交谈,或是随意休息。
上午九时,相扑赛在大鼓声中开始。
从最低级别开始,力士们先后进入场地交战。
漫谈日本的相扑文化
相 扑是 日本 比较流行的一种运动 ,它有悠久的历史 。如今 ,相扑 经历几个朝代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人 民的欢迎和喜爱,甚至被称为 “ 国技 ”。但 由于其复杂和深奥性 ,许多普通大众对相扑还不是十分 了解 。 说到相扑的起源 ,要回溯 到公元前2 3 年 ,相当于草原上的一种类 似摔跤 的运动 。但是 当时并不叫 “ 相扑”,也没有 固定的名字,只到 南北朝 时期 ,汉字在 日本开始流行,才将这项运动称为 “ 相扑 ”。据 日本史书记载 ,日本 的第2 1 代天皇雄略天皇非常推崇这种游戏 ,曾经 让宫女作为一种游戏 ,后来这种游戏便在民间得 到了推广 。随着时代 的发展 ,相扑这种运动越来越成熟 ,并且 自成体 系。由于这种运动的 特殊性 ,要求运动者要具有庞大的身躯,所以在 现在 的专业 比赛 中, 不论是男相扑还是女相扑都 比较肥胖 。但是由于这种运动 一般要求运 动者不穿上衣,所 以发展到近代 ,女相扑就逐渐消失了,只有个别县 保 留,但是女相扑不会像男相扑一样裸露上身。 当今,相扑不仅是 日本 的一种 民族运动,同时也蕴含了深 厚的文 化底蕴 。从根本上来说,相扑不仅 是一项竞技 比赛,其蕴含着礼仪和 文明。所 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 扑虽然具有 比赛的残酷性,但 是其 礼仪 贯穿始终 。同时 ,其穿着也蕴含着独特 的文化气息 。因此也可以 这样说,相 扑在 日本这么多年经久不衰 ,很大 的原因就在于其丰富的 文 化 底 蕴 。 如 今 ,作 为 日本 文 化 的 一 个 重 要载 体 ,相 扑 成 了人 们 了解 日本的一个窗 口,甚至成了日本的一个重要名片。 中国也有相扑 ,也是两名不穿上衣 的大力士摔跤 。但 中国不叫相 扑 ,而是 叫素舞 。在 日本,关于相扑的记载 ,是8 世纪初 的 《 日本书 纪》 ,最早应用在 外交礼仪 中。而这个时期,中国的素 舞已经产生 , 所 以很多人认为 日本的相 扑是由中国传入 的,但是至今如没有找到 明 确 的证据 。中国的素舞后来没有发扬光大 ,但是 日本的相扑却获得 了 很大 的发展 ,直到后 来成为一种体 育运动 ,成为一种专业的体 育竞技 项 目,甚至成 了日本 的 “ 国技 ”。 与相扑 的地位相对 应 ,专 门从事相 扑的运动 员也都 有很高 的荣 誉 。但是 由于历史的原因 ,目前 日本基 本上也都是男相扑运动员在 参 加 比赛 ,女性是被禁 止在相 扑比赛之外 的。但是 大阪府知事太 田房 江 ,作为 日本上第 一位女知事 ,是一位女权运 动者,连续两年要求为 相扑运动员颁奖。虽然她 的要求没有得到批准,不过 却加快 了女性参 加相 扑比赛 的进进 程 。尤其 是近些年 随着相扑加 入奥运会 的呼声高 涨 ,很多女性也开始从事相扑运动。 与男性相扑运动相 比,女性 的相扑有其 自身的特点。一是比赛场 地 不同 ,女性 不直接在 地面上进行 比赛 ,而 是在专用 的垫 子进行 比 赛 。二是 比赛服饰不同,女性服饰不像 男性一样裸露 ,比较保守。三 是比赛规则有所差异。在男性的相 扑比赛 中,允许使用头部撞击,但 是女性 的比赛 中却是被禁止的;另外,女性运动员是分不同等级的, 按照体重的不 同,进 行分级。 在 日本 ,相扑仍不是一项大众运动 ,因为它对运动员 的自身素质 有 比较高的要求 。传统认为 ,相扑代表的是 日本的民族精神 ,所 以从 事相扑运动的人 是 日本 民族精神 的和文化的代表,要求其不仅具有开 阔 的心胸 ,谦虚 的态度 ,同时还要有 刚毅的性格和 忍耐 的品质 。同 时 ,相 扑 比赛 也是一项技 巧性 比较 强的运动 ,可以 以弱胜 强, 以小 制大 ,所 以要求相扑运动员要善于拼搏 ,而且在 比赛 中,不论状 况如
浅谈日本相扑
浅谈日本相扑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号:310904040109 班级:测控0901姓名:范锐锐浅谈日本相扑相扑,摔跤的一种形式,有着日本国家体育的地位。
除了摔跤手的彩色腹带(Mawashi, belly band)及其与众不同的叫oicho (银杏叶结)的发式,这两种唤起人们对古代形象回忆的东西外,相扑仍保留着许多传统做法,诸如它的土表(dohyo)(改进的淡黄色的摔跤场)、级别制度及与神道教仪式的联系。
相扑这个词用中国字来写就是"相互擦伤"的意思。
尽管相扑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但它在江户(Edo)时代(1600-1868)时期才变成了职业体育。
今天,这一几乎完全属于男子的体育是在高中学校和大学的体育队以及业余协会里进行的。
然而,在日本和外国,相扑是以一种职业的观赏性体育而为人们熟知的。
一、相扑手的基本动作:1. 撒盐。
力士在入土俵时会撒些盐在土俵上,在日本人的观念之中,撒盐可以驱赶鬼魅,达到净化的目的。
另有一说法认为盐可以消毒,撒土俵上,即使比赛受伤,事前也已做好了防护的措施。
在相扑大赛期间,几乎每日用盐量达四,五十公斤。
2. 蹲踞。
以脚掌尖着地,双膝外张稳腰并将双肩放松后将手放在膝盖上,此为力士的基本姿势之一。
为了求取平衡上身必须挺直以维重心。
此举乃表示尊重对手之意。
此动作看似容易,实际上必须要有相当的经验才能看来稳若泰山。
3.尘手水。
这个动作是先蹲踞在土俵一侧,双手合击后水平向两边伸展,手掌向上翻。
双手上翻展示给对手看,是表示自己没有挟带什么武器上场。
4.四股。
又称之为“力足”。
是以双脚轮流跺地,目的是借力士的威武来驱赶地下的邪灵。
同时,还能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5.仕切。
这个动作是接在四股后直接弯下腰来的样子,两肘放在膝盖上下巴微抬,双眼注视对手以求精神专注。
6.手刀。
优胜力士在行司(裁判)宣布其获胜后,可拿取所谓的“悬赏金”,此时优胜力士以右手做刀状向左右中凌空切下,表示向三位神明致谢,接受奖励。
日本的国技 相扑
日本的国技相扑(sumo)是指两人在土俵中角力的一种格斗技,一方将对手扳倒或推出土俵外即为胜者。
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扑就会自然而然认为它是日本的国技,其实虽然相扑在日本文献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前,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时日本才将相扑定位在"国技"这个地位上的。
尊为日本“国技”的相扑,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比赛时近乎全裸的两个大胖子在直径4.55米的圆形“土俵”上,扭在一起,进行角逐。
巨人相撞,极富戏剧性。
在日本,相事运动是高雅的事业,运动员要具备纯真、热心、胸怀宽广的素质以及诚实果敢、谦虚的修养。
相扑历史悠久,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在日本《古事记》中就记有相扑神话:远古时代建御雷神和建御方神在出云国那佐的小角力,赌注是领地,结果建御方神输了,他羞愧逃遁了。
这种传说中的相扑,可追溯到2000年前。
到5世纪末,人们将自然人格化,通过人与人的角逐预测明年农作物年景,以后又发展成一种敬神仪式。
6—7世纪,相扑逐渐从寺院和民间转移到宫廷。
在奈良时代,相扑在宫廷、民间同时盛行。
室町时代出现了“武家相扑”;18世纪中叶,相扑正式升格为体育运动项目。
但它的仪式、服装都保存了一种悠久的形式。
据史学家考证,相扑运动发源于中国先秦时代,当时宫廷、民间盛极一时,东瀛来客争相学习和仿效,回国后,更将它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今天的局面。
现在的相扑运动,技巧进一步提高,规则更加严格,而且逐渐转向商业化。
近年来相扑运动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日本女子正式加入了这项运动。
1997年1月,日本全国首次举行女子相扑锦标赛。
据公元720年编撰的《日本书记》的记载,雄略天皇即位时“令宫女脱其衣,去其裙,着以兜挡,令相扑之”。
近代认为女相扑有失大雅而被禁止。
但山形、秋田、长崎、佐贺等县仍保留女于相扑。
北海道现在的女子相扑穿T恤衫比赛。
二是日本正在兴起业余相扑运动,业余选手大部属于学校和公司的相扑俱乐部。
日本国技-相扑
外国相扑手崛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其后外国选手开 始称霸日本相扑界。
1997 年 1 月,日本全国首
次举行女子相扑锦标赛。
2000年相扑手若乃花退役,
2003年贵乃花退役,这或 许表明一个时代的结束。
2007 年 5 月,来自蒙古的
相扑力士白鹏晋升为日本 相扑史上第 69 位横纲,他 是自曙、武藏丸、朝青龙 以来,第四位外国籍横纲。
日本国技 — 相扑
日本崇高神圣的运动
1. 大相扑
两个巨人穿着“丁字兜裆布”,在“土俵”上作蹲踞、摇晃、扑抓、摔
打状,观众们带着狂喜的表情引颈注目,这是一个让人颇觉有趣的场景。 这就是大相扑(sumo)。
它被誉为日本国技,是连天皇都喜欢观看的一项超级运动。
2. 相扑的起源和发展史
传说中的日本相扑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有史学家考证相扑运动发源
于中国先秦时代。《礼记·月令》:“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 力。”后传入日本。
日本相扑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公元 695年,日本开始设有相扑比赛。公元
728年,相扑运动进入日本贵族的生活圈子,每年宫廷会定期举行“相 扑节会”。这样经过了四百多年,皇室的衰微最终使相扑从宫廷走入民 间,并与民间祭神、驱魔、庆祝丰收和占卜吉凶拉上关系。从17世纪开 始,正式兴起职业相扑, 1909 年东京建起一座专供相扑比赛用的国技 馆,1941 年相扑更被列为学校体育正式科目。职业相扑被视为一种高 尚的职业,是与日本传统的君主观念有很大关系的。古代相扑只能在御 前为天皇表演,“相扑节会”是宫中的重要仪式,相扑手将有幸上场视 为毕生荣誉,人们亦把相扑手奉若英雄。积习下来,到了武士当权的幕 府时代以至今日,在人们心中,仍然十分尊重他们。
日本相扑手
目前立足于力士顶点的两名横纲,朝青龙与白鹏都是蒙古人,保加利亚人琴欧洲很有可能成为第三名外国人横纲。其他级别选手中还有不少俄罗斯人、爱沙尼亚人、格鲁吉亚人等。他们本来就身体庞大,都来自于较穷的国家,为了成功赚钱拼命练习,没有饥饿感的日本年轻人已经根本打不过他们。
相扑运动员分段,最高段是横纲,一年不超过4各。其次是大关,横纲与大关即使在一个场所败北,也能保持原来的等级,但连输两场,大关降级,横纲则退休。再其次是关肋、小结、平幕和十两等级;十两以上称力士,成为职业相扑手,有不菲的工资收入。相扑另4个等级是:新弟子初赛定为序口,以后按比赛成绩定为序二段、序三段、幕下,这4级都属学员、不发工资。他们升级都以战绩为主。力士的头发可以梳成银杏结,幕下以下只能梳丁字形。相扑手过的是森严的等级制生活,连吃饭、上厕所、洗澡,也要根据等级地位列出严格的前后瓜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赛开始,相扑手先要进行“热身”仪式,他们脚踏地板举起双手,攀心向外表示没有攒带和隐藏任何武器;还要用“力水”漱口、“力纸”擦身并抓益撤在台上;表示洁净和相互尊重;然后双方对峙,相距约70厘米,两人蹲下,四目圆睁,气势逼人。接着都站起来运气,未运好气的可重来,最多可达5次。
相扑运动员的培养依靠“部屋”。日本相扑协会下设49所部屋,部屋的最高领导叫“亲方”(即师父),亲方一般由退休的著名力士担任,他对相扑协会负责,同时教授弟子学习相扑技艺,每年从全国小学生中选招学员,一旦选中,只要家长同意,吃、穿、住全有部屋负担。,47学、初中是义务教育,学费、书费由国家负担,高中以上的一切费用则由部屋负责。部屋培养学员少则几个,多则上百人。未来的相扑运动员每天要吃十分丰富的“相扑火锅”,相扑手的过度肥胖是填鸭式的过量饮食“吃”出来的,但他们不是吃油腻腻的脂肪,而是靠独特的食品结构,科学地摄入蛋白质。同时,还要长时间的午睡。不过,一旦退出相扑,体重会大幅度减轻。相扑运动员训练严格,运动量很大,由于对抗激烈,运动年龄不长。在日本,相扑迷相爱好者很多,但参加相扑运动的专业运动员现在只有8000多人。
相扑相关介绍
相扑摔跤用的园圈叫做土表,它是由稻草包织成园圈而做成的。
每一稻草包的大部分被结实地埋在地上。
土表是用6.7平方米大,34--60厘米厚的特殊粘土铺成的。
坚硬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沙子。
相扑选手被限制在直径只有4.55米大的内圈中迚行比赛。
土表的上面是一个屋顶,用粗索悬吊在天花板上,屋顶的四角装有类似于神社里的巨大垂缨,象征着一年四季。
在一场相扑比赛中,相扑选手是通过用力把对于推出圈外或把对手摔倒在土表中来取胜的。
但是输掉比赛却不是一定要被摔倒在圈内或被完全推出圈外。
那些力士在比赛中,他的身体的除脚底以外的任何部分,如膝盖或者是手指尖,或者是发髻的顶部,碰到地上他就输掉比赛。
或者他只要将自己的脚趾或脚后跟踩在圈外,那么这样也算输掉。
那些明显的拳头、拉头发、用手挖眼睛、使对方窒息、踢对方的肚子或胸部都是禁止的。
还有攻击对方用带子包着的致命器官也是不允许3的。
相扑不像拳击和西方摔跤一样有体重的限制,对力士选手来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战术来打败比自己重两倍的对手。
每年有6场重大的大相扑比赛,3场在东京举行,还有3场分别在大阪、名古屋和九州举行。
每场比赛将持续15天,每位力士每天将迎战一个不同的对手。
比赛冠军也就是在15场比赛中成绩最佳的选手,在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将被授予「天皇赐杯」。
另外还有3个附加奖,「殊奖」被授予那个打败横纲(最高冠军)和大关(冠军)的力士。
「敢斗奖」被授予最富有战斗精神的力士,「技能奖」被授予最具有战术的力士。
要想获得上述这些奖的力士,至少在15场的比赛中获得8场比赛的胜利。
相扑的等级排列现在的日本大约有800名职业的相扑选手,级别从最低的弟子到最高的横纲。
在每次相扑比赛结束后,根据力士们在15天比赛中的表现来调整他们的级别排列。
新的公布排名表叫做「番付」(级别排列名单),这是由日本相扑协会模仿古代的书写风格而印刷颁布的。
力士们最先是被任意地分成东西两队,尽管他们幵没有代表本队迚行过比赛, 也没有规定和对方比赛。
相扑
越有利,除了催肥外,他们还要做一些 非常激烈的健身运动。 健身运动是把筋、肉破坏、撕裂,然后 让筋、肉长大。
相扑的寿命
与其他运动相比,相扑士的生命相当短
暂。力士们暴饮暴食、过度肥胖,易患 上心脏病、脑血栓、肝功能衰退等疾病, 因腿部不堪重负而负伤更是家常便饭。 据统计相扑士的平均寿命只有57岁。
等级
横纲 大关 关胁 小结 前头 十两 幕下 三段 序二段 序之口
NO.1
工资
调查显示日本相扑选手每月的薪水情况为: 282万日元(约合RMB19.56万元) 235万日元 170万日元 130万日元 103万日元
(以下无收入)
按照比赛成绩可分为以上10个 等级。横纲是相扑手的最高段, 十两以上的相扑手称为力士
相扑(すもう),亦称角力、角觝。是日本传 统的体术,由两名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 相扑起源于古代祈祷丰收和丰收后向神表示感 谢而举行的一种表演,后来不断发展,就形成了现 在的相扑运动。作为专业竞技项目,则称为大相扑。 相扑是日本的国技和国际性的武术、格斗和体育运 动。
相扑约有1500年的历史,其最初来源于 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
另外,在正式比赛之前,还要进行两三个小时的 仪式,包括祭祀仪式、入场仪式、弓取仪式、舞弓 等。穿着各种古代服饰的裁判,还会拿着扇子对着 观众拉长声调唱着什么,整场表演可以让观众充分 领略到相扑这一日本国技的风范。
ざご い清 ま聴 しあ たり 。 が と う ご
必需装备
兜裆布
、粗绳、发髻
饮食
为了增加体重,力士们通常采 用一种以饮食和睡眠为主的催 肥法。他们只吃一种专门的相 扑料理—力士火锅。 只吃午饭和晚饭,然后睡觉。 职业相扑于20岁之后大都体重 120公斤以上,他们的食量大 约是正常人的10倍。
日本相扑级别
日本相扑级别篇一:日本相扑文化日本相扑文化摘要相扑,是一种以角力为主要形式的徒手格斗之道。
日本相扑的历史非常久远,相传在公元前就已出现,它源于日本农耕文化,是民间用来占卜丰歉的祭祀仪式,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扑运动趋于成熟和完善,形成了现代的相扑之道。
相扑运动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日本的国技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日本的文化系统中也有其特殊的地位,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相扑也作为日本的“形象大使’’而成为其一种外交手段,也就是所谓的“相扑外交”。
它蕴含着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凝聚和体现了日本传统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同时,相扑也是日本文化中非常深奥、最难理解的文化之一。
前言相扑的日语发音为「すもぅ」,「すもぅ」在日语里本来是指争斗和格斗的意思。
相扑(sumoo)亦称角力、角觝。
关于“相扑”汉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印度人将释迦牟尼传记翻译成汉字时,将印度的徒手搏斗竞技翻译成“相扑打;另一种说法是相扑源于中国。
中国和日本两国在历史上都有相扑。
从一些出土文物看,中国秦汉时期的角抵形象同日本现在流行的相扑很相似。
至迟在西晋初年,中国已有相扑的名称。
唐宋元明清各代,相扑活动一直盛行。
到了清代中叶,相扑的名称才逐渐消失。
现代,相扑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的武技,其实,相扑原是我国古代“角抵”的一种。
早在西汉初年,冀州(今河北)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游戏:人们戴着有角的面具互相比武、斗力。
这种既是竞技又是表演的活动,被称为“角抵”,又名“蚩尤戏一。
司马迁在中曾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头,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
”将“角抵”与黄帝战蚩尤的传说联系起来,这就足够说明它的漫长历史。
古代的“角抵”的范围很广,相扑仅是其中一部分。
到宋代,。
角抵”一词才专指摔跤一类活动,亦称相扑。
①“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从中国晋朝的历史书也可以追溯到“相扑”这个词。
此外,相扑一词曾出现于我国历史小说中,作者施耐庵在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这一节介绍高俅时写道,此人喜欢“刺枪使棒,相扑玩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大相扑文化中的等级制度
发表时间:2009-07-20T10:26:18.937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璐
[导读] 在日本,相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日本人誉为国技,而且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喜爱,是日本历史和日本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浅谈日本大相扑文化中的等级制度
王璐新乡医学院外语系
【摘要】在日本,相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日本人誉为国技,而且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喜爱,是日本历史和日本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虽是一项日本传统的体育比赛项目,但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其中森严的等级制度。
文章通过对相扑、相扑手、相扑中的等级制度及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等的介绍,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相扑文化,更深刻地认识了解日本文化。
【关键词】相扑等级制度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74-02
一、相扑
1.相扑的历史
相扑——这种既是竞技又是表演的活动,被称为“角抵”,又名“蚩尤戏”。
司马迁在《史记•黄帝本记》中曾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头,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
”将“角抵”与黄帝战蚩尤的传说联系起来,这就足够说明它的漫长历史。
传说中的日本相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有史学家考证相扑运动发源于中国先秦时代,后传入日本。
日本体育百科全书记载:“日本的相扑与中国的角抵和拳法有相互关系。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教的宗教仪式,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最初相扑在庆典和祭祀上出现,是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的一种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
到19世纪末期时,明治政府曾经一度宣布禁止,认为两个衣着甚少、下身只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身躯肥胖的巨人上台比赛,代表丑陋和愚昧,但后来在民众强烈呼声下,政府不得不恢复这种运动,今天,在日本,相扑运动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日本国粹的地位,一名成功的相扑大力士,在日本会享受到英雄一样的荣誉。
2.相扑和相扑手
在日本,每年要举行6次大型的相扑比赛,分为一月场、三月场、五月场、七月场、九月场和十一月场,分别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四座城市举行,每次赛期十五天,每逢赛季时相扑迷都会蜂拥而至,相当于人民币300~3000元的门票,一下子就销售一空。
相扑,看似一种粗糙的体育运动,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相扑运动讲究谦虚端庄的礼仪和殊死拼搏的精神,追求高度的精神境界,这其中包括练就坚韧的性格、超凡的毅力和朴素的品格,因此相扑被看成是日本精神的浓缩。
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写到:“一方面,勇的锻炼要求铭记着不哼一声的忍耐;另一方面,礼的教导则要求我们不要因流露自己的悲哀或痛苦而伤害他人的快乐或宁静。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来形容相扑选手也是十分贴切的,相扑选手的训练过程是残酷的,他们必须忍受地狱般的痛苦训练,平日严禁喝酒,不许随便外出,每天早上5点起床训练,晚上八九点熄灯休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任何改变。
但相扑选手的训练同时也是自我修行的过程,当代职业大相扑比赛的相扑选手需要具有宽广仁慈的心胸,需要具备纯真、热忱、果敢的品质,在文化素养方面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比如相扑手的学习课程就包括思想修养、饮食、相扑技术、运动医学、生理学及汉诗……所以相扑选手受到人们的尊敬,大概这也是相扑运功不断后继有人的原因之一吧。
二、等级制度
1.等级制度的历史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孤岛,不曾遭受过异文化的外来的统治,从而形成了一个国籍、人种、宗教、语言、生活方式等等都非常相似、一致的社会,是一个结构比较简单的民族。
江户时代之前,日本一直处于封建社会,形成了繁密的等级制度。
阶级差异、权利世袭制、贵族特权是古日本社会的特征。
天皇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5世纪开始,天皇就作为国家的代表。
7世纪左右,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官僚制度,但没有学习中国的官员选举制度,而是继续使用依据出身来决定一切地位的制度。
皇族和宫廷贵族之下日本有4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武士、农民、工人、商人,再往下是贱民。
贱民阶层当中人数最多、最著名的是“秽多”,他们是日本的“不可接触者”,被置于正式社会结构之外。
封建社会一直都施行世袭特权的制度,而且在封建社会中,艺术也依赖于世袭制度。
戏剧流派或者绘画流派追随这样的世袭制度,茶道或者花道亦是如此。
明治政府时期,国家宣布从法律上取消等级制度,但事实上却大量保存这一制度,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现代日本人注重等级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长期的权利世袭制和贵族统治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等级制度及其孕育的等级现念使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本尼迪克特认为,对于日本人来说,承认等级制的行为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们艺术性地遵守着等级制的习惯。
日本学者南博也指出:日本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等级的社会”。
2.相扑中的等级制度
相扑虽是一种体育运动,却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日本民族中森严的等级制度。
相扑运动员分10级,分别为:序之口(じょうのくち)、序二段(じょにだん)、三段(さんだん)、幕下(まくした)、十両(じゅうりょう)、前头(まえがしら)、小结(こむすび)、関脇(せきわき)、大関(おおぜき)及横纲(よこづな)。
“序口、序二段、序三段、幕下”这4级都属学员,不发工资。
“十以”上的相扑手称为“力士(りきし)”是职业相扑选手,有不菲的工资收入。
“横纲”是运动员的最高级称号,横纲选手就像进入了圣坛,享有终身荣誉称号。
任何人进入专业相扑界,都要从最低级开始做起,通过一场场的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排名。
此外,相扑选手们的发式也能体现出彼此的等级之差,“力士”的头发可以梳成“银杏结”,“幕下”以下却只能梳“丁字形”。
此外,有些学员因为级别低,最初不能入场学习相扑技术,级别低的相扑选手只能打水、扫地、服侍级别高的选手,像吃饭、上厕所、洗澡等日常生活也要根据等级地位列出严格的前后顺序。
3.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
每一个日本人首先是在其家庭内部养成遵从等级制度的习惯(年龄、辈分、性别次第鲜明),然后再把这种习惯用于经济和政治等更为广阔的领域。
可以说,日本社会被细微的等级关系所划分,日本人经常依照等级制度来安排其世界秩序的。
美国一位记者曾形象地说:“就一个民族而言,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比美国人深得多,表现得也公开得多。
当一家美国公司的几个保养得很好、又妙语连珠的高级董事登上一架飞机时,局外人得花点儿时间,才能判断他们当中谁是大老板。
但是,当一家日本商社的几个董事上飞机时,谁是大头儿,总是一目了
然。
那位坐在靠窗户的位置上,公文包由别人拎着,并且只在同僚们向他鞠躬致意后才还礼作答的人,就是老大了。
” 在公司中,“年功序列”制度,据说这种制度是在明治末年至昭和初年形成的,是指业务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与本人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工龄越长贡献越大,因此,工资应逐年增加。
也就是说,在日本应届毕业生作为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工资待遇也是随着工龄(这里所说的工龄,指在同一公司或企业内连续工作的年数,而在不同公司工作的工龄一般不能连续计算)增加而持续上升。
即使是具有同等实力的公司职员,也要根据其年龄、入社年份、工龄长短等论资排辈、等级排列。
此外,在干部提拔使用和晋升制度中也规定了必须具备的资历条件,达不到规定的资历就不具备成为晋升候选人的条件。
可以看出重视资历,以职工年龄、在本企业的工龄和学历等作为决定基本工资的主要因素是年功序列制一大特点。
对此,美国的赖肖尔认为“日本人喜欢用等级观念进行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在言行中常常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所处的等级位置。
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学校,都有“先辈”和“后辈”的区分。
日本大学中的低年级生与高年级生之间的差别,也远非中国的大学所能比:低年级生不仅口口声声称老生为“前辈”,而且要处处尊敬和服从老生。
在军队内部,下级无条件地服从上级,更无异于天条律令。
同是一所大学的教授,晋升日期为排列顺序,同是外交官,则按毕业学校是否著名,以及通过外务省考试的时间排列出地位的高低。
地位低的人肯定要服从地位高的人,对地位高的人讲话一定要使用敬语,参加集体活动,总是按年龄和地位决定位置和入场顺序。
在日式房间里,北面是正面,设有“床の間”,靠近“床の間”的位置是“上座”,是地位高的人、年长者的座位,(因为祭神仪式上神主的位置一般在北面,所以人们认为北面是“上座”。
)甚至连婚礼中的座位顺序和致辞的先后也要考虑位置、谨慎安排,在正式的场合,入席也有一定的顺序。
日本人特别注意现实中的等级关系,他们的等级观念是非常严密的,上下关系清清楚楚,似乎谁也不想“越雷池一步”。
日本人喜爱相扑,不仅是出于对比赛胜负的兴趣,更多的还是对这项运动所反映出来的日本传统文化的推崇。
等级制度,对于整个日本民族各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也正是这种制度所培养出的独特哲学观,保证了日本人要拥有坚定地毅力和遵守一定的秩序,也保证了日本这个在地理位置上并不是很起眼的岛国,一直高效而又稳定的运转着。
可以说不懂得相扑,就无法真正了解日本文化。
参考文献
1 長谷川明.相撲の誕生[M].新潮社,1996
2 王彦花.日本大相扑与日本文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
3 佐佐木瑞枝.日本世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9
4 田忠魁、池学镇.日本通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4
5 李娜.日本人.东方出版社,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