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中位线教学反思

三角形中位线教学反思
三角形中位线教学反思

三角形中位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并掌握它的性质定理。

2、初步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求解与推理。

3、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变式思维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

难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证明

导学指南

情景问题

1 如图:B,C 两地被池塘隔开,不能直接测量,现要测量

出B,C

吗?请画出图

2 小明是这样做的:先在B,C 外选一点

A ,连接AB,AC,然后测出A

B ,A

C 的中点

D ,

E ,再连接DE,测出DE 的长,由此他就知道了BC 间的距离。你

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

二、画一画,观察与思考:

1、画△ABC边AB边上的中线CD,取边AC上的中点E,连结DE,线段DE是中线吗?

2、尝试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

3、实践与猜想

请度量DE和BC的长度:

猜想:DE和BC的关系(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二解决问题

1 .试证明你的猜想

写出:

已知

求证

证明:

2.用文字语言表述上述结论:即中位线性质:

3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请画出来。.

4被三条中位线分成的四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你能说明

吗?

三、知识应用:

1 、练一练:

①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6,8,10,顺次连结各边中点

所得的三角形周长是多少?如果△ABC 的三边

的长分别为a 、b 、c ,那么△DGE 的周长是多少?)

②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S, 顺次连接各边中

点所得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

③AF=FD=DB,AG=GE=EC,FP=PC,PE=1.5,则DP= ———,

BC= ———

2、例题

如图,顺次连结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E,F ,H ,M ,得到

的四边形EFHM 是什么形状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3 .巩固练习:1、第P83页 练一练1、3

4、课余探究: A B

C D E F H M 1.5 P A B F G E C

①△ABC中,BD平分∠ABC且BD⊥AD,E是AC中点,试说明:DE∥BC.

②. E、G是△ABC中,AB边上的三等分点,H、F是AC 边上的三等分点。(1)GH与EF;(2)GH与BC;(3) EF与BC,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四、教学回顾:

1、基础知识:

⑴三角线的中位线、以及它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

⑵三角线中位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2、基本技能: 3 你的感受

证明“中点四边形”的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对角线。

六、作业布置:P85习题A 9、13、14 B 1

三角形中位线教学反思

这堂课与其说是一堂示范课,还不如说是一堂课改课,我只想围绕学校申报的课题“高效课堂三、四、五教学模式”做课改的尝试,也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课堂设计上力争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课堂实施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把激励机制带进课堂,从而探索一种又适合我校实情的课改模式。

课后我作了如下反思:导学案的设计对学生课前预习起了较好的指南作用;对教学过程的每个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体现了知识的严谨;恰当的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求知识的热情;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主体,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采用了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而得到解决。整堂课有6个学生充当了小老师展示了他们的精彩,增添了课堂的活力,也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正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更增加了课堂效果的筹码。通过练习与作业的展示表明学生对本堂课知识掌握较好,基本上都能运用中位线性质解决基本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也使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如:在中位线的性质的证明方法和例题的解答上学生都能想出异于课本的证明方法,这是学生智慧的体现。因此我们教者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多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索。从而在每一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同时作

为一个数学老师要做好每个教学课堂的设计,要立足于最大可能的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激起思维的的浪花。

在这堂课里面,我觉得还有要改进的地方,离课改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把课堂交给学生还没有全面放手和放开;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气氛不够浓烈;学生展示的面还不够大。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课改是教学的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开启学生智慧是教者追求的永恒目标。

曾剑英

数学组评课

参加评课人员:李国强益师艺术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长,数学高级教师,益阳市名教师,有很多论文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何翠兰初二数学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刘移山

高级数学老师谭红霞高级数学老师张燕华数学一级教师

就曾剑英老师所上《三角形中位线》这一课点评如下:

李国强老师点评听了曾老师这堂课感受很深。主要从下面几点来讲:第一、充分体现了现代数学理验的师生勿动,这堂课从课题引入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以及到后面的每个环节至始至终都贯穿

着师生的互动。第二科堂体现了一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思想。第三曾老师的课堂教学注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在“例题”的解决上也是多种方法,课堂很活。在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三、四、五”模式课题中,第一个环节是“导”第二个环节是“学”主要体现在学上,所以在这方面要更注重。总体来讲曾老师的课是很成功的。

谭红霞老师点评我有幸和大家一起观摩了曾老师关于三角形中位

线的示范课。我感受到她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发现到探究,从推理到应用。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求索空间。例如,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导出中,同学们就用多种方法得出结论,有的小组采用平移、测量法,有的小组采用一倍延长法。有的小组采用三角形旋转法。使我受益匪浅。名师上课,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刘移山老师点评怎老是这堂课在情感导入上相当成功,主要用中位线方法测量池塘宽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老师对整个课堂把握显示了很强的功力。更难得的好课。但也有个别学生没有融入到课堂中去。

张艳华老师点评听了曾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整个课堂围绕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展开,重点突出,课堂上学生都动起来了,整节课有六位学生当了小老师,并且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课堂活跃而不乱,着也体现了曾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很强的。

彭慧芝老师点评曾老师的数学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充分展示了学生很强的分析表达能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由此可见,她平日里放手锻炼学生,讲究课堂艺术,注重能力培养,才能取得如此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正是我最佩服的一点。

何翠兰老师点评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听了曾老师的这节课,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本节课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为基础,引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进而探索研究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最后利用性质定理进行了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步步衔接,层层深入,形成知识的链条。从曾老师今天展示的这节课,可以看出,她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上课充满激情,教学上很有创新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非常清楚,环节紧凑,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展现概念的生成过程,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定义时,曾老师没有直接把“连接三解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个定义没有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测量池塘的宽度自然呈现,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来解释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深的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很真实、很自然。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3.重视几何语言的描述。4.点拨到位,引导恰如其分,评价恰当。当然,任何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其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我提一点建议,为了新课改的要求,为了学校提出的“三、四、五教学模式”,今后尽可能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自学为主,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四年级数学下册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等内容,其中,按角和边分类的方法是重点。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对比回忆后,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巧设数学活动,激励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巧妙地设计丰富的、适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活动,烘托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在这节课设计中,我为学生的探索,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的伊始,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用剪刀剪一个三角形,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在特性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拉三角形和四边形,在有“手感”的比较中初步获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认识。 二、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这节课中,讨论三角形的意义,拉四边形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修理椅子,让长方形不变形,都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三角形的分类既作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实验方法,分小组完成。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三角形,观察记录每个三角形角的情况,进而将三角形按角分三类。再让学生比较三类三角形的异同点,使教学向深层次推进,促进了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我还安排了根据露出的一个角猜三角形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重点放在只露出一个锐角来猜三角形上,这个答案不是唯一的,它有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三种可能,通过这个练习,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等能力。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体验成功的最好选择。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放手给学生探索,先通过对电线杆、自行车图的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特性来解释上图实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的特性去修理松动的椅子等,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源于生活。 四、不足之处 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老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忽略了“生生”之间的评价。来自于学生的评价其效果更易于使学生接受。在复习三角形的知识时,所用的时间过多,老师讲的内容也过多等,也使这节课不能尽善尽美。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只是学生借助帮助的“其他人”之一。这相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之道,给了我们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3000年前古希腊的普鲁塔戈认为:“孩子不是等待灌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念,构建新型的教师角色。新课程改革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在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点中,求得新的发现。

解三角形的教学反思word版本

精品文档 解三角形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是对正、余弦定理的拓展和强化,可看作前两节课的习题课。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处理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难点是如何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在求解问题时,首先要确定与未知量之间相关联的量,把所求的问题转化为由已知条件可直接求解的量 上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是从这几方面体现的:我在这节课里所选择的例题就考常出现的三种题型:解三形、判断三角形形状及三角形面积,题目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并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将例题变形让学生能观察到此类题的考点及易错点。这节课我试图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去设计,去进行教学,试图以“问题”贯穿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中融入问题解决的成份,企图把讲授式与活动式教学有机整合,希望在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但我觉得自己还有如下几点做得还不够:①课堂容量中体来说比较适中,但由于学生的整体能力比较差,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把老师自己认为难的,学生不易懂得直接让优等生进行展示,学生缺乏对这几个题目事先认识,没有引起学生的共 同参与,效果上有一定的折扣;②没有充分挖掘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对学生的解题思维只给 出了点评,而没有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例如对于运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角的 时候,出了给学生们常规方法外,还应给出老教材中关于三角形个数的方法,至少应介绍一下;③没有很好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进行点评,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④本来准备了一道练习题,但没能很好把握时间,而放弃了,说明了对这堂课准备不足,缺乏对学生 很好的了解。 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第二节余弦定理教学反思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向量基本知识和正弦定理有关内容,对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有了较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方法探求余弦定理,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总体上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不强,创造力较弱,看待与分析问题不深入,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使得学生在余弦定理推导方法的探求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发掘出余弦定理的结构特征、表现形式的数学美时,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本质,应用方程的思想去审视,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 本课的教学应具有承上启下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兼顾前后知识的联系,又要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将新旧知识逐渐地融为一体,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所 以在余弦定理的表现方式、结构特征上重加指导,只有当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余弦定理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应用求解问题。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在型(模型、类型),质(实质、本质),思(思维、思想方法)上达到教学效果。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力不足、看待问题不深入,很大原因在于学 生的知识系统不够完善。因此本课运用联系的观点,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在 精品文档

《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发现—应用”的启发性教学模式,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而教师不是一位旁观者,而是一位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整节课教师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证明能力,强调直观与抽象结合,让学生又一次经历了数学的快乐之旅。 在《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中,我深切的感受到新课程在教材上紧紧围绕着这三个目标设计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1、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3、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的一些简单应用。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以下两点: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有较高的难度,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在课堂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出课题然后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自学课本并完成导学案归纳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形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直观感受和实际体验。通过学生们实际的操作,体会到了学数学和做数学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到位,更具理解性。 经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自然的引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并在所证明的图形中隐含着三角形中位线和底边的关系。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给了学生的探索和讨论尽可能的提供了条件。放手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并尝试证明,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是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 接下来的问题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体会思考证明思路上,尤其是辅助线的做法上,为什么要这样做辅助线,这样做辅助线以后,构造了什么样的图形,形成了什么样的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在证明过程中各个条件之间的转换。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思考,交流,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也是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4104104.html,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教学反思作者:李延梅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生本导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和积极践行的,它为我们提供了课堂教学另一个积极的方面,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培养环境,实现学生自己去“漁”的目的。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情选择怎样的探究问题和探究手段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去共同探索,共同提高。 关键词:问题展示启发引导承前启后对资料的反思对新课改的反思对导学案的反思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46页例题2学了之后,发现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会出现两解。那么,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还会出现其他解的情况吗?教材以问题的形式给出:问题1:由例2我们发现,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会出现两解的情况,还会出现其他情况吗?你能从代数和几何的角度给出解释吗?例2学了之后,我把问题1留作小组讨论题,等待第二天上课解决。 一、课堂学生问题展示:上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复习正弦定理及正弦定理可以解哪些三角形,学生回答的很好,我就昨天留下的问题看学生理解的情况。学生1:拿出了资料书,直接按照资料上照搬,画出了图形:角A为锐角时:当■当■当你问他为什么时,他解释不清楚。学生2:举例:■解:由正弦定理可得■故■。但从这个例子也不能对三角形解的个数作出解释。 二、及时启发引导,质疑探究:故我从上面两个同学的做法中,让学生体会: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三角形解的个数。可以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从几何角度思考,即作图;二是从代数角度思考,即计算。我先让学生用尺规做出符合条件的下列三角形: ■ 小组讨论作图的方法,但在作图的过程中个别小组先画■,再画■时不知如何画。教师及 时点拨,先画■,再截取AB=2,讨论怎样画出■,以B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与角A的另一边的交点即为C,这样三角形就画好了。(小组讨论做好图后,选一小组投影展示)小组作好三角形后,趁热及时总结。已知角A(锐角),三角形解的个数,再让小组自己总结得出角A为 直角和钝角的情况。这样学生从本质理解了为什么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会出现上述几种情况,再也不会有疑问了。 三、顺势引导,承前启后:教师顺势引导,前面从几何角度上进行了分析。那么,同学们能否从代数角度上也给出解释呢?这时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教师及时点拨:你能从上面几种情况中分别计算出■的值吗?观察■的值的大小,能否说明解的个数的问题。同学们开始了忙碌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教案公开课

18.1.2三角形的中位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会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能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善于观察、勇于探索、严密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谈话讨论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和三角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二)情境引入 现有一块三角形的蛋糕,要把它分成4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蛋糕,该怎么分?(三)新知探究,合作交流

1.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问题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3条) [问题2]下列各图中的D、E是各边的中点,哪条是中线?哪条是中位线呢? [问题3]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有什么区别?(端点不同) 2.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1).猜想:观察图形,猜想DE与BC有何位置关系,有何数量关系? (2).度量:度量一下你手中的三角形,看看是否有DE=1/2BC? (3).证明:(你是如何验证DE∥BC,DE=1/2BC?) 将△转化为(展示过程) (4).归纳总结: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完整版)三角形的中位线专题训练.docx

专题 三角形的中位线 第 1 页 共 3 页 三角形的中位线 例题精讲 例 1 如图 1, D 、E 、 F 分别是△ ABC 三边的中点. G 是 AE 的中点, BE 与 DF 、 DG 分别交于 P 、 Q 两点 . 求 PQ:BE 的值 . 例 2 如图 2,在△ ABC 中, AC>AB , M 为 BC 的中点. AD 是∠ BAC 的平分线,若 CF ⊥ AD 交 AD 的延长 1 AC AB . 线于 F.求证: MF 2 例 3 如图 3,在△ ABC 中, AD 是△ BAC 的角平分线, M 是 BC 的中点, ME ⊥ AD 交 AC 的延长线于 E .且 CE 1 CD .求证:∠ ACB=2∠B. 2 D C E F A B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巩固基础练 1. 已知△ ABC 周长为 16, D 、 E 分别是 AB 、 AC 的中点,则△ ADE 的周长等于 ( ) A .1 B. 2 C. 4 D. 8 2. 在△ ABC 中,D 、E 分别是 AB 、AC 的中点, P 是 BC 上任意一点, 那么△ PDE 面积是△ ABC'面积的 ( ) 1 1 1 1 A . B. C. D. 2 3 4 8 3. 如图 4,在四边形 ABCD 中, E 、F 分别为 AC 、 BD 的中点,则 EF 与 AB+CD 的关系是 ( ) A . 2EF AB CD B. 2EF AB CD C. 2EF AB CD D. 不确定 4. 如图 5,AB ∥CD , E 、 F 分别是 BC 、 AD 的中点,且 AB=a,CD=b ,则 EF 的长为 .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5. 如图 6,四边形 ABCD 中,AD=BC ,F 、E 、G 分别是 AB 、CD 、AC 的中点, 若∠ DAC= 200,∠ ACB= 600, 则∠ FEG= . 6. ( 呼和浩特市中考题 ) 如图 7,△ ABC 的周长为 1,连接△ ABC 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再连接第二 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 2003 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7. 已知三角形三条中位线的比为3:5:6 ,三角形的周长是 112cm ,求三条中位线长 . 8. 如图 8,△ ABC 中, AD 是高, BE 是中线,∠ EBC= 300,求证: AD=BE . 9. 如图 9,在△ ABC 中, AB=AC ,延长 AB 到 D ,使 BD=AB , E 为 AB 中点,连接 CE 、 CD . 求证: CD=2EC . 10.如图 10, AD 是△ ABC 的外角平分线, CD ⊥AD 于 D , E 是 BC 的中点 . 求证: (1)DE ∥AB; (2) DE 1 AB AC . 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科目数学年级八课题第18章平行四边形判定 (3) 课时微课6分钟左右 主备教师张保丽审核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三角形中位线及其定理的证明,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三角形中线定理的应用,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意识,形成几何思维分析思路,体会几何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角形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难点:平行四变形的判定定理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 教学准备几何画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通案)个性设计(个 案) 一引入 我们已经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判断,继续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二学习指导指导学生阅读第47-48页内容,探究提出的问题 三探究内容 例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 点,求证:DE∥BC且DE= 2 1 BC. 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 系,利用几何画板演示。想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 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 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 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 方法:如图(2),延长DE到F,使EF=DE,连 接CF、CD和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且AD=FC.因为 AD=BD,所以BD∥FC,且BD=FC.所以四边形 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 因为DE= 2 1 DF,所以DE∥BC且DE= 2 1 BC.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 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 利用几何画板 演示操作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

十三、三角形的内角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之后的一个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 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方法;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我根据教学目标,这样设计了自己教学的内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属于理解问题,因此我用化归的思想把几种证明方法的数学本质,进行了系统化,重点讲解了其中一种证明方法,其他方法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思路,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本质。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学生以前就已经知道,在教学中不必在强调。 3.难点就在于实际应用,所以本节课我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实际应用,在练习题的选择上,我采用由易到难的顺序,总体难度偏大,第一个练习题的难度很大,但我对它进行了拆分,难度降了不少。 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了解不够,在课上没能以学生为主,有的内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讲解,我没能及时体察到这一点,效果不是很好,课堂气氛没能调动起来,一位老师说的好,公开课就是表演课,但主角应该是学生,老师只能做导演而不能替代学生的角色。上完课后,很多老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我上课时表情呆板;对学生缺少鼓励性、赞美性的语言;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第三个练习题,讲解不够详细,大部分学生估计没听懂,我没能做到及时根据学生的表情、应答人数等细节及时调整讲题的速度……,在聆听诸位老师的点评时,有时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对于我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也有老师提出了质疑,这节课到底是以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证明为主还是以应用为主,我感觉这是每位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决定的,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因为这节课主要讲证明的话,就还需要一个课时讲应用,用两个课时就有点多了,而且下一节课《三角形的外角》对这节课也有巩固的地方,如果感觉用两节课把《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讲完,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可以把这两节讲完后,上一节综合的习题课。

专题--三角形的中位线(含提示答案)

三角形的中位线 例题精讲 例1如图1,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G是AE的中点,BE 与DF、DG分别交于P、Q两点.求PQ:BE的值. 例2如图2,在△ABC中,AC>AB,M为BC的中点.AD是∠BAC的平分线,若CF⊥AD交AD的延长线于F.求证:. 例3如图3,在△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M是BC的中点,ME⊥AD交AC的延长线于E.且.求证:∠ACB=2∠B.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巩固基础练 1. 已知△ABC周长为1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ADE的周长 等于 ( ) A .1 B. 2 C. 4 D. 8 2. 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P是BC上任意一点,那么

△PDE面积是△ABC'面积的 ( ) A . B. C. D. 3. 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C、BD的中点,则EF 与AB+CD的关系是 ( ) A . B. C. D. 不确定 4. 如图5,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且AB=a,CD=b,则EF 的长为 .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5. 如图6,四边形ABCD中,AD=BC,F、E、G分别是AB、CD、AC的中

点,若∠DAC=200,∠ACB=600,则∠FEG= . 6.如图7,△ABC的周长为1,连接△ABC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 再连接第二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03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7. 已知三角形三条中位线的比为3:5:6,三角形的周长是112cm,求三条 中位线长. 8. 如图8,△ABC中,AD是高,BE是中线,∠EBC=300,求证:AD=BE. (过E点向BC作垂线) 9. 如图9,在△ABC中,AB=AC,延长AB到D,使BD=AB,E为AB中点, 连接CE、CD. 求证:CD=2EC.(延长AC到F,使AC=CF,则CD=BF) 10.如图10,AD是△ABC的外角平分线,CD⊥AD于D,E是BC的中点. 求证:(1)DE∥AB; (2).(延长DC交BA的延长线于G) 提高过渡练 1. 如图11,M、P分别为△ABC的AB、AC上的点, 且AM=BM,AP=2CP,BP与CM相交于N,已知PN=1,则PB的长为 ( ) A. 2 B. 3 C .4 D. 5 2. 如图12,△ABC中,∠B=2∠C,AD⊥BC于D,M为BC的中 点,AB=10,则MD的长为 ( ) A. 10 B. 8 C .6 D. 5 3. 如图13,△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AB、BC、AC的中 点,P为不同于B、E、C的BC上的任意一点,△DPH为等边三角形.连接FH,则EP与FH的大小关系是 ( ) A. E P>FH B. EP=FH C. EP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1

《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而即使是作了精心“预设”的课堂,往往还是使“生成”变得不可预测、扑朔迷离,也变得精彩纷呈,异常美丽。前不久,我在上《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时就因偶然而有幸领略了一次学生的精彩生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三角形,探究三条边的关系。根据内容,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是: 1.出示学生自带的4根小棒(10 cm.6 cm.5 cm.4 cm):任意选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学生操作探究,并填写表格。 3.观察表格,说说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 4.师提问:有没有没围成功的同学?展示没有围成的“作品”。为什么没有围成三角形呢? 学习的实验结果焦点聚集在10cm、6cm、4cm上。有的学生说能围,有的学生说不能围。通过自制教具的演示,迎刃而解结论: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小于(等于)第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比较,围一围,总结,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 我带两个班,先是四(5)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把一根塑料吸管剪成三小段,然后把它们搭成一个三角形。课堂中出现两种情况,大部分学生剪的三小段能围成三角形,但有一小部分学生剪的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与我课前的预设吻合。很顺利地展开讨论:为什么他们几个剪的不能围成三角形,你们的却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探究三段塑料吸管的长度与能否围成三角形之间的关系。通过两种情况的对比,学生总算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必须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新林初中郭尚东 3月14日下午,新林初中校长俞家琪带领学校全体教师学习了“生本教育”和“生态课堂”理论,听后我感触颇深,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义务实践这一理论。于是,今天上午第四节课,我第一次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在上课之前,我们数学课题组的成员给了我非常好的帮助,从本节课的引入,到探索新知,再到新知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在今天的这几课上我充分采取了昨天集体备课的建议,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始终围绕“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认识到数与形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学好知识,通过选择算式进行简便计算,从而体会探索、发现科学的奥秘和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节课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及灵活选择关系式求解,而这节课我以学生探究为主,课前的教学设计非常简单,让人感觉看不懂,因为很多的情景是不

能够预设的,事实证明在教学中出现了我所料不及的情况。学生在列举直角三角形两个未知元素时只列举了三种情况,没有出现“一角和一直角边”的情况,教学中,在我的适当引导性,学生就把第四种情况也列举出来,然后师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生探索得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步骤。还有在让学生解题时,如何让解出的答案误差更小,两个学生产生了争论,这个课堂带来新的亮点,通过争论更体现选择关系式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本节课的难点,对本节课的难点突破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学生会迸发出意想不到潜力,会给课堂带来巨大的惊喜。 第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在学生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诸多方法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维,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在比较选择一种最好解的方法进行求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探讨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时,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减少,而本节课应给学生时间充分的时间练习;再如,在探索解直角三角形需要具备的条件时,学生预设问题过于简单化(特殊角),避免复杂的计算,而实际上如果把数据改变,学生在解题中可能会出现

《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

课堂因偶然而精彩 ——《认识三角形》教学反思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而即使是作了精心“预设”的课堂,往往还是使“生成”变得不可预测、扑朔迷离,也变得精彩纷呈,异常美丽。前不久,我在上《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时就因偶然而有幸领略了一次学生的精彩生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三角形,探究三条边的关系。根据内容,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是: 1.出示学生自带的4根小棒(10 cm、6 cm、5 cm、4 cm):任意选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学生操作探究,并填写表格。 3.观察表格,说说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 4.师提问:有没有没围成功的同学?展示没有围成的“作品”。为什么没有围成三角形呢? 学习的实验结果焦点聚集在10cm、6cm、4cm上。有的学生说能围,有的学生说不能围。通过自制教具的演示,迎刃而解结论: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小于(等于)第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比较,围一围,总结,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把一根塑料吸管剪成三小段,然后把它们搭成一个三角形。我课前的预设是:课堂中出现两种情况,大部分学生剪的三小段能围成三角形,但有一小部分学生剪的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很顺利地展开讨论:为什么他们几个剪的不能围成三角形,你们的却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探究三段塑料吸管的长度与能否围成三角形之间的关系。通过两种情况的对比,学生发现了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必须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纷纷动手剪起来,很快学生都举手表示操作成功了。我问学生:“你们都围成了三角形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围成了!”这可怎么办?出现了意外!要是还有吸管,可以让学生再操作一次,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那是不是只要剪成三段,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我只能继续追问。“是的。”学生一点也不理解教师的用心和意图啊!我灵机一动,看见自己也有一根吸管,总算松了口气:“好,老师也来试一试吧。”我回到了讲台拿起吸管,剪成三段围起来。“看,老师剪的三段围不成三角形吧。”话刚落,学生们都摇头不同意,纷纷举手。“老师你把那两根吸管再往下靠一点,就可以碰到一起了,这样就可以围成三角了。”我就根据这位学生要求操作起来,最后故意停在了第三幅图的操作上。忽然,有学生叫了起来:“我知道老师的为什么围不成了!因为两根吸管合起来都没有第三根长。” 教学反思: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更要关注那些生成性资源,关注过程的体

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

《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 桂平市石龙民族中学吴炯 全等三角形是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十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开篇,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同时为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创设诱人的知识情景,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其潜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并且从央馆资源库,下载了许多有关素材,制作成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准备就绪,我和学生们在本学期的公开课中登台亮相。一节课下来感触良多,现在作如下反思: 一、课件辅助,突出重点。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上的图案以及制作的一些图案,引导学生读图,激发学生兴趣,从图中去发现有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我安排学生自己动手随意去做两个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直观感知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其次,通过阅读法让学生找出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然后,我随即演示一个三角形经平移,翻折,旋转后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并以找朋友的形式练习指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加强对对应元素的熟练程度。此时给出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提示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然后再给出用全等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练习,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再给出练习判断哪一种表示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正确,通过对图形及文字语言的综合阅读,由此去理解“对应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的含义。

此外,多媒体应用上,解决了以前在用重合的方法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时候,只是静态地呈现书本上的例题,虽然当时也用纸板进行折叠,但是现在这节课,我通过用FLASH动画,动态的呈现两个三角形重合,这种直观、形象地演示,学生们很快就弄明白了重合的方法。 二、巧妙运用,突破难点 全等三角形这一章的说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学生根据图形和间接条件挖掘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一些困难,而且不知道究竟选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有一道几何题图形比较复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课件把不同的线段用不同的颜色来标注,而相等的线段用相同的颜色来标注。比如:AB线段用蓝色,BC线段用红色,而和AB线段相等的CD线段用同样的蓝色,和BC相等的线段AD用同样的红色。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颜色来找相等的线段。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逐渐跟上我的思路,而且也可以根据我的提示来寻找下一组相等的线段。此外对于识图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图形进行分离。 这两个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SAS,ASA定理中夹边和夹角的概念。对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这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利用远教资源辅助于课堂教学具有许多优越性,它以直观、立体、生动、形象的特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运用远教资源来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案

4.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 2、课时:1课时 3、学科:数学 4、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内容,2张三角形纸,剪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三角形中位线既是前面已学过的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性质等知识内容的应用和深化,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中位线打下基础,尤其是在判定两直线平行和论证线段倍分关系时常常用到。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中,处处渗透了归纳、类比、转化等化归思想,它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2)会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3)能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一步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三)情感目标 通过拼图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善于观察、勇于探索、严密细致的科学态度。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运用。 【教学方法】 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猜测、证明的过程,我采取: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我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五个环节:设景激趣,引入新课概念学习,感悟新知拼图活动,探索定理巩固练习,强化新知小结归纳,作业布置 (一)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动手实践探索(请您做一做:让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 1、找出三边的中点 2、连接6点中的任意两点 3、找找哪些线是你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未曾学过的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让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会发现有3条是已经学过的中线,有3条是没有学过的。最终给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也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三角形的中位线。这样做,既让学生得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又让学生在无形中区分了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中位线 (二)概念学习,感悟新知 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如图,DE、EF、DF是三角形的3条中位线。 跟踪训练: ①如果D、E分别为AB、AC的中点,那么DE为△ABC的; ②如果DE为△ABC的中位线,那么D、E分别为AB、AC的。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为了及时的使学生加深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印象,为后面的探究打下基础,设立了以上两道简单的抢答题,让学生学会及时的从图中找出信息。 (三)拼图活动、探索定理 C B A F E D C B E D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专题培优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二) 1、如图,过□ABCD内一点P作边的平行线EF、GH,若S四边形PHCF =5,S四边形PGAE=3,则S△PBD=_________. 2、如图,□ABCD中,M、N分别是AD、AB上的点,且BM=ND, 其交点为P,求证:∠CPB=∠CPD. 3、已知等腰△EAD和等腰△CAB,EA=ED,CA=CB,∠AED=∠ACB=α,以线段AC、AE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CFE,连接BF、DF. (1)如图1,当α=90°,且A、D、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求∠DFB的度数; (2)如图2,当0°<α<90°,且A、D、C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求∠DFB的度数.

4、如图1,在△O AB 中,∠OAB=900,∠AOB=300,OB =8.以OB 为边,在△OAB 外作等边△OBC,D 是OB 的中点,连接A D并延长交O C于E. (1)求证:四边形AB CE 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BCO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FG,求OG 的长。 5、如图,△ABC 中,∠A CB =90°,C D⊥AB 于D ,A E平分∠BAC ,交C D于K,交BC 于E ,F 为BE 上一点且B F=CE ,求证:F K∥AB. 6、四边形ABCD 中,A D∥BC,(1)如图1,若E、F 分别是A B、CD 的中点,求证:EF= 2 1 (AD+BC ) (2)如图,2,若G 、H 分别是A B、C D的中点,求证:GH< 2 1 (A B+CD) (3)如图3,连接AC 、B D,若M 、N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求证:MN <2 1 (BC —AD)

等腰三角形教学反思

《等腰三角形(三)》教学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等腰三角形的第三个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等腰三角形两个课时的基础上,认识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学生在初一已经初步认识了等边三角形的知识,了解了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探索得到直角三角形中一个角是30度,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提出疑问,学生集体讨论,我做最后订正。使学生能感知知识的起点,前后的承接。在研究直角三角形中一个角是30度,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的证明,让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广开思路,思考更多的解题方法,把这个定理的证明设计成开放式题形,激发学生的求胜心,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一改以往直接给出结论的传统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己发现结论,这种做法不仅能使学生“感到自然、好接受”,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数学教育既重视证明又重视猜想的正确教学观。另外,在选取例题的过程中是源于教材胜于教材,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纵观本节课的收获有: (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

合作、归纳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乐思方有思泉涌”,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得以发展。 不足之处: (1)小组发言之后,小组评价不及时。 (2)报告厅的黑板小板书设计不详细。 (3)拓展延伸的题目答案通过ppt展示给学生比较好。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并由衷地庆幸自己能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解三角形的教学反思word版本

解三角形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是对正、余弦定理的拓展和强化,可看作前两节课的习题课。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处理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难点是如何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在求解问题时,首先要确定与未知量之间相关联的量,把所求的问题转化为由已知条件可直接求解的量上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是从这几方面体现的:我在这节课里所选择的例题就考常出现的三种题型:解三形、判断三角形形状及三角形面积,题目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并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将例题变形让学生能观察到此类题的考点及易错点。这节课我试图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去设计,去进行教学,试图以“问题”贯穿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中融入问题解决的成份,企图把讲授式与活动式教学有机整合,希望在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我觉得自己还有如下几点做得还不够:①课堂容量中体来说比较适中,但由于学生的整体能力比较差,没有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把老师自己认为难的,学生不易懂得直接让优等生进行展示,学生缺乏对这几个题目事先认识,没有引起学生的共同参与,效果上有一定的折扣;②没有充分挖掘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对学生的解题思维只给出了点评,而没有引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例如对于运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角的时候,出了给学生们常规方法外,还应给出老教材中关于三角形个数的方法,至少应介绍一下;③没有很好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进行点评,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④本来准备了一道练习题,但没能很好把握时间,而放弃了,说明了对这堂课准备不足,缺乏对学生很好的了解。 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第二节余弦定理教学反思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向量基本知识和正弦定理有关内容,对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有了较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方法探求余弦定理,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总体上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不强,创造力较弱,看待与分析问题不深入,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使得学生在余弦定理推导方法的探求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发掘出余弦定理的结构特征、表现形式的数学美时,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的本质,应用方程的思想去审视,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 本课的教学应具有承上启下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兼顾前后知识的联系,又要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将新旧知识逐渐地融为一体,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所以在余弦定理的表现方式、结构特征上重加指导,只有当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余弦定理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应用求解问题。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在型(模型、类型),质(实质、本质),思(思维、思想方法)上达到教学效果。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力不足、看待问题不深入,很大原因在于学生的知识系统不够完善。因此本课运用联系的观点,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