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完整版)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完整版)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948eb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6.png)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一、八年级上物理知识框架1. 运动和静止(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参照物:用来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2. 长度、时间和速度(1)长度的测量:刻度尺、卷尺等。
(2)时间的测量:秒表、电子表等。
(3)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 声音(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4. 光和颜色(1)光的传播: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
(2)光的反射: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
(3)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等。
(4)颜色: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
5. 物质的性质(1)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比热容: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的大小。
(3)熔点、沸点: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6. 力(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力的单位:牛顿(N)。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 压强(1)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计算: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8. 浮力(1)浮力的产生: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重量。
9. 简单机械(1)杠杆: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3)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省力效果越好。
10. 能量(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二、八年级上物理重点难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区分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反射和折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思维导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db15d8e0c8d376eeaeaa3138.png)
光现象思维导图
光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应用
直线、反射、折射
光的三个基本规律
思 维 导 图
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现 象 ①夜空探照灯的光柱 ②手影游戏,人的影子 ③日食、月食成因 ④小孔成像、站队
现 象 ①平静湖面上的倒影 ②光滑物体表面反光 ③成语典故猴子捞月 ④照镜子(生活中)
现 象
①河水变浅 ②水中的筷子变弯 ③雨后彩虹 ④海市蜃楼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v=3×108m/s
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真空和空气中小。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和漫发射。
A.平面镜成像规律
①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
面的距离相等 ;○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B.光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应用
潜望镜应用; 凹面镜的应用; 探照灯; 汽车观后镜; 手电筒上的聚光灯等。
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发生光的色散把光分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紫外线。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结构图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8303d614dd36a32d737581f4.png)
【例7】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两幅
图是( D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错解】B、C
【错因分析】对近视眼,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理解不透彻而错选B或C。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本领过大,使本来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像,成在了视网
膜前方,②是近视眼形成过程;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配戴发散透镜以
【错因分析】某些同学凭着感觉,误认为光在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 光线集中,所以迎着或背着月光走水肯定都是亮的。实际上由于水面 是平的,可以看作是平面镜。当月光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 人迎着月光时,会有许多反射光线射入人眼,所以看上去这些水洼是 亮的;而人背着月光走时,几乎没有反射光线射入人眼,故看上去是 暗的。
反射定律:①三线共面;②两线分居;③两角相等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分类漫镜反面射反射
应用:平面镜成像原特理点::光虚的像反、射像物等大、等距、像物关于镜面对称
折射规律:①三线共面;②两线分居;③两角不等
光的
池水变浅
折射 现象水中筷子变弯
在 光 的 世 界 里
光的传播
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光的直
小孔成像
线传播 应用影子的形成
日食、月食
光速:真空中光速c=3×108 m/s 水中光速等于34c
玻璃中光速等于23c
光的反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望远镜物目镜镜::相相当当于于照放相大机镜,,成成倒正立立、、放缩大小的的虚实像像、且聚光
走进彩色世界光光的的色三散原:色太:阳红光、被绿分、解蓝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好)初二年上学期物理知识结构网络图
![(好)初二年上学期物理知识结构网络图](https://img.taocdn.com/s3/m/5f669d45a8956bec0975e3a2.png)
晋江一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结构图(一)请先静心填写,然后再细心对答案!!多彩的光1、光的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______成像、影子、日食、______(4)光速:光在________中速度最大,约为_____________m/s(5)光线:带箭头的能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的直线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_③反射角______入射角(2)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两种反射①镜面反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反射光束仍是平行的②漫反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4)平成像原理:光的_________定律②成像规律成____像像与物大小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应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3、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光的色散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_③入射角增大(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④光从空气(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
垂直入射又如何?①光的色散:大阳光可分解为红、橙、黄、_______、蓝、靛、______七种颜色的光②光的三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颜料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由___________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由___________的色光决定透镜及应用2、凸透镜3、凹透镜4、应用(1)结构特点:中间______、边缘______成像规律物近像近,物远像远),像距变大(小),像变大(小)1、基本概念(1)光心、主光轴(2)焦点:凸透镜的实焦点、凹透镜的虚焦点(3)焦距f:________和________的距离;如何测量焦距?(4)三条特殊光线(会画!)(1)结构特点:中间______、边缘______(2)对光的作用:对光有_______作用,所叫________透镜(3)**成像特点:总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正常眼(2)近视眼①产生原因:对光的会聚能力太______,将______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看不清______处物体②矫正方法:戴一副_______透镜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_,焦距可调;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远、近物体都能成像在__________上,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远视眼①产生原因:对光的会聚能力太______,将______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看不清______处物体②晋江一中八年级物理知识结构图(二)其它: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情况是物体不受力,现实情况是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结构图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5aae805b58fafab069dc02e0.png)
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不动的。丙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
物,看见楼房匀速上升,这样可以判定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是匀速 下降的。甲以自己乘坐的飞机为参照物,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
但丙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正匀速下降,说明甲乘坐的飞机相对于地面
以比丙更快的速度下降。乙以自己为参照物,无论相对地面是静止,还 是以小于甲和丙的速度下降,或是匀速上升,都可能看到甲在匀速下降,
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火焰飘动的方向与旗帜的相反,故乙 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举一反三 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他们从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
看:甲看见丙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下降;丙
看见楼房和乙乘坐的飞机都匀速上升。你能判断甲、乙、丙三人乘坐的 直升机相对地面都是怎样运动的吗?请说明理由。
接着又以10 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 s到达坡底,该汽车 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
A.7.5 m/s
C.6.25 m/s D.3.75 m/s 【错解】B
B.8 m/s
v1+v2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解为 v= 2 =8 m/s 而错选 B。产生错误 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把求汽车全程的平 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相混淆。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只能选取汽车通过的 s总 全路程和通过全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计算,即 v= t总
举一反三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 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 她在50 m处的速度是6 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全程内的平 均速度是( B )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例5】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从起点同时跑出,兔子 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悄悄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三章思维导图加知识点及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三章思维导图加知识点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ce6558f0912a21615792936.png)
知识点背诵:第一章 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km dm cm mm μm nm 2、换算关系:1km =1000m=103m 1dm =0.1m=10-1m1cm =0.01m=10-2m 1mm =0.001m=10-3m1μm =0.000001m=10-6m 1nm =0.000000001m=10-9m3、长度测量工具: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4、实验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三看:量程、刻度尺、0刻线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疑义的。
5、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 S 其他单位:分 min 小时 h 6、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7、实验测量工具:停表8、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度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1.2运动的描述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3、参照物 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原则: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5、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做参照物1.3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速度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d1601d915f804d2b16c14d.png)
【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2_._4_℃___,读作__二__点__四__摄__氏__度__; 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1_._8_℃____,读作_零__下__一__点__八__摄__氏__度__。
【错解】2.2 ℃ 2.2摄氏度 2.1 ℃ 2.1摄氏度 【错因分析】由于图中没有提供出0 ℃对应的刻度,做题时没有观察 温度计数字大小的排列特点及分度值,而凭直观得出错误的结论。甲图 液柱对应的温度是0 ℃以上,乙图液柱对应的温度是0 ℃以下;分度值都 是0.2 ℃。
【例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错解】C、D 【错因分析】不理解“雾”“冰花”的形成原因。冬天,室内温度比 外界温度高,在室外温差较小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内侧放热 液化成雾,形成小水珠;当室内外温度相差较大且液间气温低于0 ℃时 ,室内水蒸气直接在玻璃内侧放热凝华形成冰花。
物 态 变 化
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沸水的温度规 定为100 ℃,把0 ℃到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原理:感温液的热胀冷缩 单位:摄氏度( ℃)
测量⇒温度计
举一反三 3.在烧热的油锅内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其主要原因是( C ) A.溅入的水温度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水的凝固点比油的大 易错点三:生活中“白气”的形成原因解释不清 易错现象:对“白气”“冰花”“水雾”等现象及其成因不能正确理 解。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5779f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4.png)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质点和物体质点的概念质点的特点物体的概念物体的特点2.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分类3.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 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重力的计算5. 弹力弹力的概念弹力的方向弹力的大小弹力的计算6.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计算7.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8.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9.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10. 动能动能的概念动能的计算动能的影响因素11. 势能势能的概念势能的计算势能的影响因素12. 机械能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的守恒二、热学1. 温度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温度的测量2. 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热量的传递方式3. 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计算比热容的影响因素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6. 热机热机的概念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7. 热传导热传导的概念热传导的方式热传导的影响因素8. 热辐射热辐射的概念热辐射的方式热辐射的影响因素9. 热对流热对流的概念热对流的方式热对流的影响因素10. 热膨胀热膨胀的概念热膨胀的方式热膨胀的影响因素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5.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6.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1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四、电磁学1. 电荷电荷的概念电荷的单位电荷的分类2.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计算3. 电压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电压的计算4. 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电阻的计算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应用6. 电路电路的概念电路的分类电路的计算7. 电功电功的概念电功的单位电功的计算8. 电能电能的概念电能的单位电能的计算9. 电热电热的概念电热的单位电热的计算10.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概念电磁感应的条件电磁感应的应用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相对论的概念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的应用2.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的基本应用3. 原子物理原子的概念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性质4. 核物理核物理的概念核物理的基本原理核物理的基本应用5. 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的概念粒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粒子物理的基本应用6. 天体物理天体物理的概念天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天体物理的基本应用7. 地球物理地球物理的概念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地球物理的基本应用8. 生物物理生物物理的概念生物物理的基本原理生物物理的基本应用9. 化学物理化学物理的概念化学物理的基本原理化学物理的基本应用10. 环境物理环境物理的概念环境物理的基本原理环境物理的基本应用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二、热学(续)11.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应用12. 热平衡热平衡的概念热平衡的条件热平衡的应用13. 热容热容的概念热容的单位热容的计算14. 热导率热导率的概念热导率的单位热导率的计算15. 热辐射定律热辐射定律的内容热辐射定律的应用16.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概念热力学循环的分类热力学循环的应用三、光学(续)1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18. 光的散射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1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2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2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22.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23.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四、电磁学(续)24. 电容电容的概念电容的单位电容的计算25. 电感电感的概念电感的单位电感的计算26. 电感与电容的关系电感与电容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容的应用27. 电感与电阻的关系电感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阻的应用28. 电容与电阻的关系电容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容与电阻的应用29. 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应用30. 电磁场电磁场的概念电磁场的性质电磁场的应用31.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2.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五、现代物理(续)33. 相对论(续)相对论的时间观念相对论的空间观念相对论的质量观念34. 量子力学(续)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量子力学的纠缠现象35. 原子物理(续)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原子的辐射与吸收核裂变与核聚变核能的应用核物理的实验方法37. 粒子物理(续)粒子的分类粒子的性质粒子的相互作用38. 天体物理(续)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星系的结构与演化黑洞与暗物质39. 地球物理(续)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环境地球物理的观测方法40. 生物物理(续)生物分子的结构生物系统的功能生物物理的实验方法41. 化学物理(续)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键的形成化学物理的实验方法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六、波动学1. 波动的基本概念波动的定义波动的分类(横波、纵波)波动的传播方式(机械波、电磁波)2. 波动的基本性质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动的能量与动量波动的干涉与衍射3. 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机械波的反射、折射与衍射机械波的应用(声波、水波)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性质(电场、磁场)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光波)七、量子物理1.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态量子态的叠加量子态的坍缩2. 量子力学的实验验证双缝实验量子纠缠量子隧穿效应3.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量子比特量子算法量子密钥分发4. 量子物理的应用量子传感器量子成像量子材料八、宇宙学1.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宇宙的年龄2. 宇宙的结构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黑洞暗物质与暗能量3. 宇宙的演化宇宙的早期阶段宇宙的中期阶段宇宙的晚期阶段4. 宇宙学的观测方法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九、环境物理1. 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净化技术治理技术预防技术3. 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质量的监测十、物理与技术1. 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量子计算光纤通信激光技术2. 物理与能源技术的结合太阳能风能核能3. 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结合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磁性材料4. 物理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生物材料。
初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知识结构图
![初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587c8678a26925c52cc5bfcd.png)
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声音的产生(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2)传播形式: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1)声速就是指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速度(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其速度也不一样。
一般在气体中最慢,在固体中最快;15ºC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所发生的反射现象。
能听到回声的最小时间差:0.1s)人耳的构造:人耳由外耳、中耳及内耳组成。
主要有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神经等。
2)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1)过程:发声体振动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振动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2)传导方式①空气传导②骨传导(3)常见耳聋①传导性耳聋②神经性耳聋(4)双耳效应:能准确的判断发声体的位置(1)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超声波和次声波(2)人们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3)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4)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2)影响因素:频率)音调(3)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也叫音量))响度(2)影响因素:振幅和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3)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音色(1)声音的品质特色叫音色(2)影响因素: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单位:分贝,符号:dB①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②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2)噪音的等级和要求③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④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质量⑤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会影响听力(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噪声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人耳处减弱(隔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定位、B超、声呐、监测地震、海哨、台风等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牙齿、清洗钟表、除人体内结石等第二章光现象(2)人造光源(1)条件:同种透明介质,介质分布均匀(2)现象: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3)应用:开凿隧道、排队、针孔相机等。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98ef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c.png)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速度的计算3. 加速度的概念4. 力的概念5. 牛顿三大定律6. 惯性的概念7. 力的平衡8. 摩擦力9. 弹力10. 重力二、热学1. 温度的概念2. 热量的概念3. 比热容的概念4. 热传导5. 热辐射6. 热对流7. 热机的工作原理8. 热力学第一定律9. 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光学1. 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3. 光的折射4. 光的干涉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光的色散8. 光的波长和频率9. 光的速度10. 光的强度四、电学1. 静电学2. 电流的概念3. 电阻的概念4. 欧姆定律5. 电路的串并联6. 电容的概念7.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8. 电感的概念9. 电感器的自感和互感10. 电磁感应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2. 量子力学3. 原子结构4. 原子核5. 核反应6. 核能7. 宇宙大爆炸理论8. 黑洞9. 引力波10. 量子计算机六、实验探究1. 力学实验2. 热学实验3. 光学实验4. 电学实验5. 现代物理实验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2. 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 v = s/t。
3. 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a = Δv/Δt。
4.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度,具有大小和方向。
5. 牛顿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F=ma)、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7. 力的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8. 摩擦力:物体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9. 弹力: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10.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二、热学1.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的概念: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
![(整理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96c1a7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8.png)
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 力的分类接触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非接触力:重力、磁力、电力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阻力7. 弹力弹簧的弹性: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拉伸与压缩:弹力与形变量方向相反8. 重力重力的大小:G=mg,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9. 磁力磁场:磁力作用的空间磁力线:描述磁场分布的线10. 电力库仑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场:电荷作用的空间电场线:描述电场分布的线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量:物体传递热能的量2. 比热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需吸收的热量比热容的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J/kg·℃)3. 热传递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传递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如空气、水)传递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4. 相变熔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凝固:液态物质变为固态汽化:液态物质变为气态液化:气态物质变为液态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6.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遇到界面返回原介质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2. 光的反射平面镜: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凸面镜:光线发散,形成虚像凹面镜:光线会聚,形成实像3. 光的折射凸透镜:光线会聚,形成实像凹透镜:光线发散,形成虚像4. 光的色散光谱:白光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色散现象: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同颜色的光发生偏折5. 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两束相干光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光绕过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产生的弯曲现象四、声学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音的传播:声波在介质中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征频率:声音的高低,单位为赫兹(Hz)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音色:声音的质感,与波形有关3. 声波的反射、折射与干涉反射:声波遇到界面返回原介质折射: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干涉:两束相干声波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4. 声波的共鸣与共振共鸣:一个物体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共振:物体在特定频率下振动幅度最大五、电磁学1. 电荷与电流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2. 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3. 电路串联电路: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各元件并列连接,电压相等4.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磁力作用的空间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动势5.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电荷振动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六、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2. 原子能级能级:原子内部电子的能量状态能级跃迁: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吸收或释放能量3. 原子核反应核聚变:轻核聚合成重核,释放能量核裂变:重核分裂成轻核,释放能量4. 放射性放射性衰变: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变为稳定核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5. 半衰期半衰期:放射性物质衰变到原有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七、能源与环保1. 能源的种类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2. 能源的利用与转化能源的利用:将能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热能等能源的转化: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3. 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 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能够持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发展绿色产业八、现代科技1. 物理与科技的关系物理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科技是物理应用的体现科技进步推动物理研究,物理研究促进科技发展2. 物理在科技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核能等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3. 物理科技的发展趋势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高效计算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逼真的虚拟环境4. 物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娱乐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改变生活方式:便捷出行,智能家电,在线教育等九、实验与探究1.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研究一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类比法:通过类似现象,推测未知现象的性质模型法:建立物理模型,研究物理问题2. 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发现现象,提出疑问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可能的解释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猜想与假设评估与交流:评估实验结果,与他人交流分享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内容引言:介绍实验背景、目的、意义等实验原理:阐述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实验器材:列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数值、图表等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讨论与建议: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提出改进建议十、物理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理论学习理解概念:掌握物理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掌握规律: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和适用范围建立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 实验学习观察与思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操作与记录:熟练操作实验器材,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练习与应用做习题:通过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参与竞赛:参加物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和水平4. 学习习惯预习: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学习重点复习: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巩固记忆讨论:与同学、老师讨论学习问题,提高理解能力反思: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改进方法十一、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每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日出日落: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水的沸腾:水加热至沸点时,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冰的融化:冰加热至冰点时,固态冰变为液态水2. 交通中的物理现象汽车行驶: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汽车前进飞机飞行:飞机的机翼产生升力,使飞机升空火车运行:火车在轨道上行驶,利用摩擦力前进3. 娱乐中的物理现象体育运动:运动员利用物理原理进行运动,如跳高、投掷等游乐设施:过山车、摩天轮等游乐设施利用物理原理提供刺激体验4. 环保中的物理现象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水,实现热水供应风力发电:利用风力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水力发电: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十二、物理与人文素养1. 物理与哲学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与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相呼应物理的发展推动哲学的进步,哲学的思考促进物理的研究2. 物理与艺术艺术作品中常常运用物理原理,如光影效果、透视等物理与艺术相互交融,创造独特的艺术形式3. 物理与历史物理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物理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变革,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4. 物理与伦理物理研究应遵循伦理原则,如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福祉等物理技术的应用应考虑伦理问题,如核能利用、基因编辑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f0b87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5.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一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机械运动1、运动与静止: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大小。
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声。
第三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第四章:光现象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等。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符号:m。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2、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快速提高物理成绩的方法是什么第一,课堂紧跟老师,提高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都比较简单,难的是在遇到问题时灵活的应用。
同学们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切入点,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此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把学过的物理知识应用起来,解决问题,这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是因为物理知识都是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
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第二,学习物理,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
对比高中,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要记忆的内容比其他科目少很多,不过物理现象和过程却是千变万化的。
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假设法(理解摩擦力),理想化法(光滑面),等效替代法(等效电阻),隔离法与整体法(受力分析),独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 _____________ (简称SI )。
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___ ,其他单位有:千— 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ym )、纟纳米(nm )。
1km=1 000m ; 1dm=0.1m :1cm=Q01m ;…一lmm=Q.Q01m 一;…1 展m=..QQlm …1nm=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 具: ______________ 。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 、 _____________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 ______________ ,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对 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 。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分 (min )。
1h=60min 1min=60s 。
4、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T T ____________ T 分析和论证T__ T 制作计划与设计实验T 交流与合作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________________ 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 ________________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s ---- 路程---- 米(m) ;t 时间------ 秒(s); v 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 ,符号为或________________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 ,1 m/s =h。
v=S ,变形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测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 小车斜面3、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________________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现象知识结构图:广产生 J 1、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 而产生,它需要靠 ___________ 传播, _________ 不能传声。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播 3、通常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 m/s= ___________ km/h ,声速< 大小与 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 有关。
(会用速度公式 v=s/t 计算,书P16:利用回声测距离)、声音以 _______ 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人听到声音的途径: ________ 传导和 _________ 传导。
(判断发声体的位置: 双耳效应)厂5、声音的特性: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6、音调高低由 ________________ 决定;响度的大小由 _______________ 决声音的特性 定;闻其声而辨其人是因为各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 7、超声波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声波指的'耳听 _________ 到的。
‘ (1)、噪声是用 ___________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 _______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能超过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能超过①、 (②、- 一③、本章重点:运用本章的基础知识去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事例(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 声波的应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题等)。
考点提示:(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声音的特性;(3)学会减弱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 意识;(4)人类对声的利用。
典型例题:1、马明同学用手将自己的耳朵堵住,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和牙齿上,他(填“能”与“不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若能听到,其中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正常情况下,我们听到声音是空气传到人耳的(空气传导),但并不是唯一的途 径,人的骨头也能传播声音(骨传导) 。
。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________ 。
超声和次声是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耳听至y 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理解并举例: ,请举例:,请举例:声传递2、某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水管,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的人能听到 ___________ 次敲击声,第一次是通过 ____________ 传来的,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3、 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1 )拍打西瓜,判断其生熟的依据是:2) 乐手调节琴弦的松紧,是在调节声音的:3) 暖水壶灌水时,根据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水是否满了的依据:4) 我们可以判断交响乐中是不同的乐器演奏:5) 声如洪钟:6 )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4、 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的传播;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以下分别属于哪一种市区内多种树:无声手枪:摩托车的消声器:机器上加装隔音罩: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 靠近公路的居室安装双层玻璃,关紧门窗:居民区中午和晚间不允许建筑安装施工:5、 敲桌子时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振动,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桌子在振动吗 光现象、透镜知识结构图:1、光源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光在 _____________ (条件)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真空中的速度是最 ____________其值是 _____________ km/s= _____________ m/s 。
试着举些例子说明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1)三线共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光的反射定律* (2)两线分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 3)两角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此时入射角为 ____________ ,反射角为 _________ 。
技能: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3、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___________ 的。
(1)、 ____ ■表面发生 _________ 两种反射4、 反射的种类J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都遵守光的(2 )、 _____ 面发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律「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 ____ J ,特别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_____ 的光进入了我的眼睛。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在物体表面发生 了 __________ 反射。
黑板反光“晃”眼是发生了 __________ 反射。
试着举些例子说明是光的反射现光的反射(1)、等大: (2)、等距:5、平面镜成像特点 S( 3 )、垂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平面镜所成的是 ___ 立 ____ 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
技能: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6、 利用平面镜能改变 来制潜望镜。
[凸面镜:对光有 ________ 作用;应用:汽车后视镜,街道拐弯处的反光镜。
7、 球面镜]凹面镜:对光有 _____ 作用。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的现象。
广(1)、三线共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的折射规律J( 2)、两线分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折射光线向 ______ 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