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技能操作规程

儿科学技能操作规程
儿科学技能操作规程

目录

一、身材的增长测量 (1)

二、体重测量 (2)

三、头围测量 (3)

四、胸围测量 (3)

五、上臂围的增长 (4)

六、皮下脂肪 (4)

七、骨骼 (5)

八、牙齿 (6)

九、儿科血压测定方法 (7)

十、儿童心脏查体 (7)

十一、儿童肺部查体 (8)

十二、儿科腹部查体 (9)

十三、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术 (9)

十四、新生儿窒息复苏 (12)

十五、新生儿腰椎穿刺术 (15)

十六、骨髓穿刺术胫骨穿刺法 (17)

十七、加压泵雾化吸入疗法 (18)

十八、给氧疗法 (20)

一、身材的增长测量

(一)不同年龄身高(长)测量

1、定义: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测量,称为身长。立位时测量称为身高。立位的测量值比仰卧位少1-2公分。

2、测量方法:

(1)新生儿:仰卧于测量床上,头置量尺0刻度侧,下肢伸直,将卡尺置于新生儿足底,读刻尺数为该新生儿身长。

(2)婴幼儿:仰卧位测量身长。

(3)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呈自然站立姿态背对带有量尺的墙壁,头枕部、臀部、足跟与墙壁拉触。目视前方,手自然下垂,读量尺数值。

3、正常儿童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12个月:身高75cm

2-12岁:年龄(岁)×7+75cm

(二)坐高(顶臀长)

1、定义: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值称为顶臀长。

2、测量方法:小儿坐在床上,测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3、意义:坐高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

(三)指距

1、定义: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

2、测量方法:垂直站立,双手向两侧伸展,测量双食指尖之间的长度

3、意义: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

二、体重测量

1、定义: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2、测量方法:

(1)磅秤法:将新生儿置于磅秤之上,测量其重量。如穿衣物时,可秤衣物重量,总重量减去衣物重量等于新生儿体重。

(2)坐秤法:6~7个月以后的小儿如果能坐,可坐在磅秤的座凳上进行测量。

(3)站立测量法:1岁以后小儿如果能站,令其站于体重计上,在其排去大小便后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后减去衣服的重量即是。

3、正常儿童体重估计公式:

12个月:10kg

1-12岁:年龄(岁)×2+8kg

三、头围测量

1、定义:头围的增长与脑和颅骨的生长发育有关。婴幼儿期连续追踪测量头围比一次测量更重要。

2、测量方法:将皮尺置于一侧眉弓,绕枕骨突隆一周,测量其长度。

3、正常值:出生时头围平均33-34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头围约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

4、意义:头围<X-2SD常提示脑发育不良的可能,<X-3SD以上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

四、胸围测量

1、定义: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

2、测量方法:将皮尺置于小儿平脐胸骨处,绕胸一周,测量其长度。

3、正常值:出生时胸围32cm,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1岁到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

五、上臂围的增长

1、定义:上臂围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

2、测量方法:将皮尺置于左侧肱骨上2/3处,绕上臂一周,测量长度。

3、正常值:>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4、意义: 1岁以内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增长缓慢,约1~2cm。因此,在无条件测量体重和身高的场合,可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1~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六、皮下脂肪

1、定义:通过测量皮脂肪厚度反映皮下脂肪。

2、测量方法:

(1)腹部皮下脂肪;1)部位:右侧乳线上平脐部的皮下脂肪;2)方法:检查者以拇指、食指在小儿皮肤相距3cm 捏起皮肤及皮下脂肪,用卡尺读取其测量值。

(2)背部皮下脂肪:在肩胛下角下稍偏外侧边,皮折

自下侧至上中方向,与脊柱约成45度角。

3、意义:评价营养不良程度。

七、骨骼

(一)头颅骨:前囟

1、定义:由两额骨与两顶骨形成的菱形。

2、测量方法:前囟大小以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表示。写成1.5×1.5cm

3、正常值:出生时约为1~2cm,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变小,最迟于1.5岁闭合。

4、意义:(1)前囟小或关闭早:脑发育不良;(2)前囟闭合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3)前囟饱满:颅内压增高;(4)前囟凹陷:脱水。

(二)骨龄

1、定义: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骨化中心的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

2、测定方法:年长儿摄左手及腕部X线骨片。

3、正常值:

(1)出现次序:

3个月:头状骨、钩骨;

1岁:下桡骨骺;

2~2.5岁:三角骨;

3岁:月骨

3.5~5岁:多角骨;

5~6岁:舟骨

6~7岁:下尺骨

9~10岁:豆状骨

(2)骨龄应出的数目: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大约为其岁数加1,10岁时出全。

4、意义:具体评价骨龄时应对照图谱。骨龄落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八、牙齿

1、乳牙

2、乳牙萌出顺序:

3、正常值: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

4、意义:牙齿生长异常时可见外胚生长不良、钙或氟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九、儿科血压测定方法

1、测量方法:

(1)测量血压时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袖带的宽度通常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袖带过宽时测得的血压值较实际值偏低,过窄时则较实际值为高。新生儿多采用多普勒超声监听仪。

(2)测量时患婴仰卧位,将气带包裹于腕部(或踝部)以上,然后用加压绑带从肢体远端指(趾)尖向上,连续包裹至气带处,打气使压力达200mmHg或收缩压正常高限以上,将压力绑带去除,只见手或足的皮肤

泛白,然后以每秒钟降低5mmHg的速度放气,当气带远端手(或足)的皮肤刚出现潮红时,即为平均压;若有严重贫血、水肿及明显低温,则可影响观察结果。

2、正常值:

(1)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应为收缩压的2/3。(2)mmHg与kPa的换算为:mmHg测定值÷7.5=kPa。

十、儿童心脏查体

1、望诊:正常小儿心尖博动范围在2~3cm之内。

2、触诊:有无震颤。

3、叩诊:

(1)方法:叩左界时从心尖博动点左侧起向右叩,听到浊音改变即为左界,记录为第几肋间左乳线外或内几厘米;叩右界时先叩出肝浊音界,然后在其上一肋间自右向左叩,有浊音改变时即为右界,以右胸骨线(胸骨右缘)外几厘米记录。

(2)3岁以内婴幼儿一般只叩心脏左界。

(3)各年龄小儿心界如下:

4、听诊:

(1)小婴儿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响度几乎相等;

(2)随着年龄增长,心尖部第一心音较第二心音响,而心底部第二心音超过第一心音。

(3)小儿时期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比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响。

(4)有时可出现吸气性第二心音分裂;

(5)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常于肺动脉瓣区或心尖部听到生理性收缩期杂音或窦性心律不齐。

十一、儿童肺部查体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如下(次数/分)

十二、儿科腹部查体

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肋缘下1~2cm处扪及,6~7岁后不应在肋下触及。小婴幼儿偶可触及脾脏边缘。

十三、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术

(一)气管插管的指征:

①有羊水胎粪吸入需要洗净者;②重度窒息需要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或是低出生体重儿;③应用气囊面罩复苏器胸廓不扩张或者仍然紫绀者;④需要气管内给药者;⑤拟诊膈疝者。

(二)器具:

新生儿喉镜、气管插管、吸痰管、其规格依体重而异,见表

体重(g )气管插管内径(mm)吸痰管规格1000 2.5 5F

~2500 3.0 6F

~4000 3.5 7F

>4000 4.0 8F

尚有可弯曲的钝头金属管芯、可调节压力的吸引器、复苏囊、面罩(适合足月儿、早产儿、极低体重儿3种规格)、剪刀、弹力胶布、胶布条、听诊器。

(三)操作步骤:

1、在辐射保温台上或暖箱中使患儿呈仰卧位。抽空胃

液,清洗咽部。

2、用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1分钟(有吸入时除外)。

3、将患儿头部置于正中位置,颈后垫以棉布卷,使头略向后仰。

4、术者立于患儿头侧,以左手拇、食、中3指持喉镜,余两指固定患儿下颌部,喉镜从口腔右边插入并将舌推向左侧,进到会厌软骨谷处使镜片尖略向上翘,以暴露声门,如以左手小指从颈外按压喉部,更有助于暴露声门。如有粘液,可以吸出。

5、右手持气管插管从喉镜右侧经声门插入气管,插入深度可按下述方法掌握:①插管前端2cm左右有一圈黑线,示进入声门的深度,可在喉镜直视下将管插入声门至黑线处

止;②管身有刻度标记,体重1~2~3kg患儿插入深度至唇分别为7~8~9cm。抽出喉镜,用手固定插管,接上复苏囊,进行正压通气。助手用听诊器听诊两侧胸部腋下,如两侧通气声音相等胸廓起伏一致,心率回升,面色转红,示插管正确。可用胶布条绕管一周,分别贴上唇固定。如复苏囊通气时不见胸廓起伏,听诊两侧通气音微弱,心率不见回升,面色不见转红,可能插入过浅或误入食道,须作喉镜检查,调整深度或重插,如右侧呼吸音强于左侧,示插入过深,应稍退出,直至两侧通气音相等。

6、整个操作应轻柔、迅速,避免机械损伤,从插入喉镜到完成插管要求15秒钟内完成。如操作过程中患儿出现紫绀、心率减慢,应暂停操作,先用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直至面色转红、心率回升后再行插管。

7、插管完毕,用胶布条固定。接上复苏囊和人工呼吸器,即可进行人工辅助通气。

十四、新生儿窒息复苏

复苏步骤和程序

(一)最初复苏步骤(要求在生后15~20秒内完成):

1、保暖: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置于预热的开放式抢救台上,设置腹壁温度为36.5℃;

2、减少散热:用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

3、摆好体位:肩部以布卷垫高2~3cm,使颈部轻微伸仰;

4、清理呼吸道:立即吸净口、咽和鼻腔的粘液,应先吸口腔,后吸鼻腔,吸引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羊水混有较多胎粪,应于肩娩出前即吸净口腔和鼻腔;肩娩出后、第一次呼吸前,应气管插管吸净气道内的胎粪;

5、触觉刺激:经上述处理后婴儿仍无呼吸,可拍打足底1~2次,或沿长轴快速摩擦腰背皮肤刺激呼吸。

(二)建立呼吸:

1、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再评估心率,如心率>100次份,再评估肤色,如红润或仅手足青紫可观察。

2、如无规律呼吸或心率<100次/分,应立即用复苏气囊进行面罩正压通气。通气频率40~60次/分,吸呼比1:2,压力20—30cmH20(2.0~3.0kPa),以可见胸动和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

3、15~30秒后,再评估心率,如心率>100次/分,出现自主呼吸可评估肤色,吸氧或观察;

4、如无规律性呼吸或心率<100次/分,需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三)维持正常循环:

如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秒后,心率<60次/分或心率在60~80次/分不再增加,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用中食指或双拇指按压胸骨体下1/3处,频率为100~120次/分

(每按压3次,正压通气1次),按压深度为2—3cm,或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四)药物治疗:

1、肾上腺素:经胸外心脏按压30秒后,心率仍<80次/分或心率为0,应立即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0.3ml /kg,静推或气管内注入,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

2、扩容剂:给药30秒后,如心率<100次/分,并有血容量不足表现时,给予全血、血浆、5%白蛋白或生理盐水等,剂量为每次lOml/kg,于5~10分钟以上静脉输注。

3、碳酸氢钠:经上述处理效果不明显,确定或考虑有代谢性酸中毒,可给予5%碳酸氢钠3~5ml/kg,加等量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推注(>5~10分钟)。

4、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有循环不良者可加用,为5—20g/(kg·min),静脉点滴。多巴胺的作用与剂量大小有关,小剂量(<5ug/ min)有扩张周围小血管、降低小血管阻力,尤其对肾血管作用最明显。中剂量(5~10ug/ (kg·min)轻微影响血管肌肉的收缩,增加心搏出量。大剂量(10—20ug /(kg·min)使血管收缩,有升压作用。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最大不超过20ug/(kg·min)。多巴酚丁胺是多巴胺的衍化物,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但不增快心率,不影响周围血管的扩张和收缩。

5、纳洛酮(naloxone):用于其母产前4~6小时用过吗啡类麻醉或镇痛药所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时,每次0.1mg/kg,静脉或气管内注入,间隔0.5—1小时可重复1—2次。

(五)复苏后监护与转运

复苏后仍需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及窒息引起的多器官损伤。如并发症严重,需转运到NICU

治疗,转运中需注意保温、监护生命指标和予以必要的治疗。

十五、新生儿腰椎穿刺术

(一)适应症

怀疑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时,或有不明原因的惊厥时,可用此术取脑脊液检查,以助诊断。

(二)禁忌症

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或脊柱有畸形者。

(三)器具

新生儿腰穿包(如无腰穿针,可用5ml注射器和6号半针头或头皮针代替)、常规消毒用品、胶布条、纱布块。(四)操作步骤

1、患儿侧卧,由助手双手在肩部和臀部固定患儿,使腰椎段尽可能弯曲(注意:勿弯曲患儿颈部,以免妨碍呼吸)。

2、术者戴消毒口罩手套,局部常规消毒,铺以消毒巾。

3、在脊柱中线第4 ~5或3~4腰椎间隙进针,方向指向脐部缓慢推进,通常早产儿进针约0.5~0.7cm,足月儿1cm可达蛛网膜下腔,进入蛛网膜下腔时有轻微的落空感。进针过程应不时抽出针芯或将注射器轻轻抽吸,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以免刺入过深伤及椎前静脉丛。

4、收取脑脊液,立刻观察颜色和混浊度,将脑脊液分别装入3~4支试管中,每管0.5~1ml。(第1管做细胞计数及分类,并离心取沉淀涂片做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第2管做培养及药敏试验;第3管做生化检查;第4管做其他必要的试验)。

5、拔针后,重新消毒,以纱布块覆盖胶布固定。

十六、骨髓穿刺术胫骨穿刺法

(一)适应人群

新生儿和三个月以下的婴儿

(二)穿刺部位

胫骨前内侧面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下1cm的前内侧。(三)操作步骤

1、术者戴消毒口罩手套,局部常规消毒,铺以消毒巾。

2、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

3、由助手固定患儿下肢,术者右手持骨穿针进入皮肤时与骨干长径成60°角,稍用压力并作轻度旋转,使针穿过骨膜,针达骨髓腔时,即有阻力减低的感觉,固定骨穿针不使摇动。

4、拔出针芯,用5~10ml无菌干燥注射器抽取骨髓液0.2~0.5ml即可。切忌用力过猛。如做培养时需抽取2ml。

5、快速涂片送检。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后,局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十七、加压泵雾化吸入疗法

【适应证】

1.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急、慢性炎症,如喉炎、毛细支气管炎、哮喘等。

2.过敏反应引起的黏膜水肿、渗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3.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4.气管切开,由于失去上呼吸道的湿化功能致痰液黏稠。

【禁忌证】

本疗法本身无禁忌证可言,但所选用雾化吸入药物的禁忌证,应列入此疗法

禁忌证之例。

【准备】

1.不同型号的压缩雾化机,按使用说明将主机与附件连接好,将药液加入储药罐,液量一般为2ml,不超过3ml,若太少,可加入生理盐水稀释。

2.雾化吸入的药物。

【方法】

1.用面罩轻叩在患儿口鼻部,使储药罐保持竖直,避免药液倾斜外溢。打开

开关,雾化开始。一般雾化10min 左右药液消耗完毕。婴幼儿烦躁不配合者,可入睡后治疗。

2.治疗结束,将储药罐及面罩分解、清洗,消毒后以备再用。

【注意事项】

1.雾化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情况、神志等,如有面色苍白、

异常烦躁及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

2.雾化吸入的药物剂量应根据临床表现来增减。

3.应注意附件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加强口腔的清洁,以防呼吸道继发感染。

输血管理

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负责对全院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发生。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6.提倡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 7.加强职工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严防责任事故发生。 8.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及统计上报制度。 9.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会议,及时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10.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总结会,对输血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临床输血制度 为了使临床输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临床输血必须在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3.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4.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5.检验科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6.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7.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8.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申请备血。 9. 检验科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10. 检验科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适正反定型、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11.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12.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七查”指:①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②献血者条形码号;③献血者血型;④血液品种;⑤采血日期及效期;⑥储存条件; ⑦输血器材质量。“八对”指:①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②病

儿科学培养方案

儿科学各专业轮转要求 1. 儿童保健科:3个月 (1) 轮转目的掌握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体格测量与评价、神经心理评价,营养评价,婴幼儿喂养指导;2) 儿保门诊常见问题及疾病; 3) 医患沟通技能。 (2) 轮转要求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学习以下病种,要求完成门诊30例病历,涵盖以下所有病种。病种病种病种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学习困难肥胖智力低下ADHD 矮小语言发育迟缓、障碍行为问题佝偻病孤独症谱系障碍睡眠问题/障碍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1-三体综合征等)2)基本技能要求技术名称例数(≥) 体格测量 50 智力测试(筛查法) 20 膳食评价10 3)读书报告一次4)协助科室完成1项建设性临床工作(如健康教育稿件、科室网页更新、参与非导师课题申请、调查等) (3) 阅读参考书目 1) 实用儿科学 2) Nelson Textbook 3) 儿童神经与精神病学 4) 儿童保健学 5) 人类营养学等 2. 新生儿科:3个月 (1) 轮转目的掌握 1) 新生儿时期的机体解剖和生理功能特点,尤其是早产儿的特点; 2) 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 3) 新生儿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重症的诊断和处理;4) 新生儿急救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5) 肺炎、气胸、NRDS等常见新生儿疾病胸片的阅读; 6) 新生儿心肺复苏术。了解新生儿经

外周血管双管同步换血、脐静脉脐动脉置管术、PICC等操作技术。 (2) 轮转要求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例数病种例数新生儿肺炎 3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5 新生儿黄疸30 胎粪吸入综合征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0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 新生儿败血症 10 早产儿 20 5 呼吸衰竭、新生儿窒息、休克等常见新生儿危重症的诊断与处理至少要求100例。 2) 基本技能要求技术名称例数(≥) 肺炎、气胸、NRDS等常见新生儿疾病胸片的阅读 15 新生儿心肺复苏 5 新生儿静脉高营养 15 新生儿腰椎穿刺术 5 新生儿气管插管 3 新生儿呼吸机使用 5 (3)阅读参考书目 1) 新生儿学 2) 危重新生儿急救 3) 儿科学 4) 诸福堂儿科学 3. 呼吸内科:3个月 (1) 轮转目的掌握 1)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2)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 3) 急性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早期诊断和处理;4)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5) 常见呼吸系统X线图像的诊断,常规肺功能检查,胸腔穿刺术,激发试验、舒张试验,纤维支气管镜术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意义。 了解肺功能检查、纤支镜检查的基本知识、多抗原检查等操作技术。 (2) 轮转要求 1)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种病种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喉炎(喉梗阻)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肺不张至少要求100例。 2) 基本技能要求技术名称例数(≥)

儿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1.治疗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服用: A.维生素C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6 D.维生素A E.维生素D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口服叶酸,每次5mg,每日3次,连续数周,直至血象恢复正常。同时,口服足量维生素C,能促进叶酸利用,以提高疗效。经2~4 日治疗后,精神症状好转,网织红细胞上升,6~7 日达高峰。 2.62岁小儿,曾多次患肺炎,不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级粗糙全收缩期杂音。X 线检查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血管影增粗,主动脉影较小。应该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室间隔小型缺损时心、肺X线检查无明显改变,或只有轻度左心室增大或肺充血。大型缺损心外形中度以上增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血管影增粗、搏动强烈。左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往往也增大,主动脉弓影小。 3.动脉导管未闭的X线检查表现,下列哪项是不可能的 A.左房左室扩大 B.肺动脉段突出 C.主动脉结缩小 D.肺动脉压增高时右室增大 E.可见肺门“舞蹈征”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动脉导管未闭心影正常或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肺门血管影增粗、搏动增强、可有肺门“舞蹈”。在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亦增大,主动脉弓往往有所增大,此特征与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不同,有鉴别意义。 4.法洛四联症患儿哭闹时,突然发生昏厥、抽搐的原因是 A.哭闹耗氧量增加 B.右向左分流量增加 C.右室流出道肌肉痉挛,致脑缺氧 D.颅出血 E.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法洛四联症的主要表现为青紫,其轻重和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常在哭闹和活动后加重。严重者引起突然晕厥、抽搐,系因肺动脉漏斗部狭窄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该处肌肉痉挛,引起一时性肺动脉梗阻,使脑缺氧加重所致。 5.患儿10岁,2岁时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半年前出现下半身青紫,诊断应为 A.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B.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介绍

输血标本采集规范 1、查看输血申请单,询问病史,查对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病人是否吻合。 2、请患者准备,对孩子应多哄劝,避免剧烈躁动、哭闹。对于紧张或有晕血史的病人要进行安慰。 3、采血器材准备,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并记录采集时间。 4、选择穿刺血管:扎好压脉带,观察血管走向,选择穿刺点,正在输液的病人绝对不可同侧采血,更不可以利用原有的输液针头采血。 5、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伏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5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 6、采样及混匀:等待碘伏干了以后,再次扎好压脉带,将针头平面朝上与手臂成15°刺,最好一针见血。拔出采血管后立即进行颠倒8次混匀。在抽学时要询问病人感受(如有无心慌,头晕等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如:病人出汗、面色苍白、晕倒时立即拔出针并急救;操作失败,取得病人谅解,再次进行操作。采样尽量在1分钟内完成。 7、止血:采血结束后,解开压脉带,退针后请病人“手指压住棉球,手伸直抬高于心脏,保持两分钟”(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ITP,血液病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渗出)。 8、送检:抽血后立即在试管写上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

输血查对制度 一、采集血样查对 1、接医嘱后,认真核对姓名、床号、输血申请单。 2、采集血样前,2人再次核对姓名、床号、年龄、性别、病案号、血型,在试管上写上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 3、采集血样时,必须一人一次,如同时输2人或2个以上人的血,应分别执行。 4、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同时送至输血科并与对方逐项核对。 二、去输血科取血与发血者共同核对,内容为: 1、交叉配血试验单:受血者姓名、科别、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 2、检查血袋标签: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储血号。 3、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或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或凝块,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试验单上签字。 三、血液领到病房后2人共同逐项核对 1、受血者姓名,床号,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储血号。 2、再次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渗漏,血液有无凝集或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 3、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皮条,输2袋血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注意事项: 1、禁止同时采集2个人的血标本,输2个人或2个以上病人的血液,应分别执行。 2、血液切勿振荡,加温,血液领会后应在30分钟内输用。 3、输血过程应严密执行无菌操作,不可随意加入任何药物,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4、输血病人应做到三查八对。 5、输血病人24小时三班交班。 6、按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执行。

儿科学技能操作规程

目录 一、身材的增长测量 (1) 二、体重测量 (1) 三、头围测量 (1) 四、胸围测量 (1) 五、上臂围的增长 (1) 六、皮下脂肪 (2) 七、骨骼 (2) 八、牙齿 (2) 九、儿科血压测定方法 (2) 十、儿童心脏查体 (3) 十一、儿童肺部查体 (3) 十二、儿科腹部查体 (3) 十三、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术 (3) 十四、新生儿窒息复苏 (4) 十五、新生儿腰椎穿刺术 (5) 十六、骨髓穿刺术胫骨穿刺法 (6) 十七、加压泵雾化吸入疗法 (7) 十八、给氧疗法 (7)

一、身材的增长测量 (一)不同年龄身高(长)测量 1、定义: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测量,称为身长。立位时测量称为身高。立位的测量值比仰卧位少1-2公分。 2、测量方法: (1)新生儿:仰卧于测量床上,头置量尺0刻度侧,下肢伸直,将卡尺置于新生儿足底,读刻尺数为该新生儿身长。 (2)婴幼儿:仰卧位测量身长。 (3)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呈自然站立姿态背对带有量尺的墙壁,头枕部、臀部、足跟与墙壁拉触。目视前方,手自然下垂,读量尺数值。 3、正常儿童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12个月:身高75cm 2-12岁:年龄(岁)×7+75cm (二)坐高(顶臀长) 1、定义: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值称为顶臀长。 2、测量方法:小儿坐在床上,测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3、意义:坐高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 (三)指距 1、定义: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 2、测量方法:垂直站立,双手向两侧伸展,测量双食指尖之间的长度 3、意义: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 二、体重测量 1、定义: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2、测量方法: (1)磅秤法:将新生儿置于磅秤之上,测量其重量。如穿衣物时,可秤衣物重量,总重量减去衣物重量等于新生儿体重。 (2)坐秤法:6~7个月以后的小儿如果能坐,可坐在磅秤的座凳上进行测量。 (3)站立测量法:1岁以后小儿如果能站,令其站于体重计上,在其排去大小便后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后减去衣服的重量即是。 3、正常儿童体重估计公式: 12个月:10kg 1-12岁:年龄(岁)×2+8kg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1.目的: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3.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分“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病人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相容性试验;“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献血者血清与病人红细胞的相容性试验。只用盐水介质进行交叉配血是有危险性,因为不完全抗体(多是IgG类不规则的血型抗体),所导致的受血者和献血员血型不相容,只是用盐水交叉配血试验检测不出来,而临床中遇到的这类血型不完全抗体所导致的血型不相容输血反应,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必须常规地应用能够检测出这类抗体的方法,如聚凝胺;抗人球蛋白等方法。 4.仪器试剂和材料 4.1 抗A、抗B、抗D血清 4.2 病人血样,供血者血样 4.3 聚凝胺试剂 4.4 抗人球蛋白试剂 5.操作方法 5.1 首先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姓名、科室、床号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血。★ 5.2盐水介质配血法 (1)首先对患者血样充分离心后,吸出血清于另一试管中并标记。 (2)取试管12支,分别标记患者细胞、患者抗A、抗B、抗D、A C、BC、O C、主侧、次侧、献血者抗A、抗B、献血者细胞管。对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检定,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对献血者血辫进行ABO血型

复查,以1000g离心15秒,观察结果

6.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接着做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1聚凝胺法:具体方法见聚凝胺法。 6.2 抗人球蛋白法:具体方法见抗人球法。 7.附注 7.1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止冷凝集引起的凝集反应。 7.2献血者血型因初复检已确定,可只做正定型,但务必要做。 7.3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没完全析出时,要放置到37℃水浴箱中15分钟,然后再离心。以防未完全析出的纤维蛋白影响判断结果。 7.4 交叉配血试验中发现不配合时,首先应考虑受血者和献血者的ABO定型是否错误,必要时进行抗体筛选,注意有无特异性同种抗体。或者病人的血清在室温,37℃或抗人球蛋白血清中凝集所有的其它红细胞,造成交叉配血的困难,应进一步作有关试验进行鉴定。 7.5 在每次输血之后,受血者和献血者样本应在2℃~6℃保存10天。如果病人在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或在输血后数天内发生迟发性溶血性反应时,保存的病人和献血员的血样就有可能要重新或追加试验,必要时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病人重新采取血样与输血前病人血样同时检查以资比较。 7.6 各医院前来配血时,要有输血申请单方可配血。 8.相关文件 8.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9.相关表单 9.1 CB—004血型参比室实验记录单 9.2 CB—005青海省血液中心交叉配血报告单

儿科学答案

《中医儿科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最早的儿科医案记载始于何人? A.华佗 B.钱乙 C.张仲景 D.淳于意 E.万全 2.“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见于: A.《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B.《小儿药证直诀》 C.《幼幼新书》 D.《颅囟经》 E.《幼科发挥》 3.提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是: A.钱乙 B.陈文中 C.刘昉 D.万全 E.陈复正 4.下列哪项不是稚阴稚阳的正确含义: A.肌体嫩弱 B.气血未足 C.肾气未充 D.神气怯弱 E.阳气虚弱 5.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是由于: A.脏气清灵 B.脏腑娇嫩 C.肌体柔嫩 D.肾气未充 E.形气未充 6. 5个月小儿体重按公式计算约为: A.5000g B.5500g C.6000g D.6500g E.7000g 7.1岁小儿头围约是: A.34cm B.36cm C.38cm D.42cm E.46cm 8.小儿恒齿萌出替换乳牙的时间是: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E.7~8岁 9. 1岁~3岁小儿脉搏为: A.160次~120次 B.120次~100次 C.100次~90次 D.90次~80次 E.90次~70次 10. 4~6个月小儿的呼吸次数为: A.45~40次 B.40~35次 C.35~30次 D.30~25次 E.25~20次 11. 小儿正确断奶时间是 A.3~6个月 B.6~8个月 C.8~12个月 D.12~15个月 E.15~18个月

12 小儿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A清热解毒B疏风解表C宣肺散寒 D清肺利咽E疏风清热 13.肺炎喘嗽的治疗中应首选的治法是 A清热 B止咳 C开闭 D祛痰 E平喘 14. 风寒感冒的首选方剂是 A华盖散B小青龙汤C桂枝汤D桑杏汤E荆防败毒散 15. 治疗肺炎喘嗽风寒闭肺证应首选 A三拗汤合葱豉汤 B麻杏石甘汤 C小青龙汤 D桑菊饮 E金沸草散 16. 儿科望诊中的望神是指: A.望面部气色 B.望精神状态 C.望形态 D.望苗窍 E.看指纹 17.风痧出疹多在发热的第几天? A当天或第二天 B三天 C五天 D七天 E十四天 18.小儿眼睑及下肢轻度浮肿,压陷即起,小便短少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数。此患儿应选 用: 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三妙丸合导赤散 C己椒苈黄丸 D五苓散 E真武汤 19.引起小儿泄泻虽有多种因素,但未有不源于: A寒者 B热者 C虚者 D湿者 E食积者 20.治疗小儿泄泻脾虚型的首选方剂是: A补中益气汤 B七味白术散 C理中汤 D四君子汤 E参苓白术散 21. 被后世尊称为“中医儿科鼻祖”的人是: A 钱乙 B 万全 C 陈文中 D 扁鹊 E 徐叔响 22. “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和经验见于: A.《颅囟经》 B.《小儿药证直诀》 C.《景岳全书》 D.《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E.《幼科发挥》 23. 小儿纯阳之体是指: A.阳盛阴衰 B.阳气稚嫩 C.纯阳无阴 D.生机旺盛 E有阳无阴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评分表流程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评分表流程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一、目的 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补充血浆蛋白、补充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补充抗体、补体、排除有害物质 二、准备: 1、个人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2、用物准备:治疗盘、输血器、0.9%生理盐水100ml、0.5%碘伏或洗必泰、棉签、污物杯、手消毒凝胶、无静脉通路需备止血带、垫巾、输液贴~ 3、环境准备:洁净、光线适宜、或有足够的照明 三、评估 评估病情对输血知识的了解程度~血管情况~输血史~解释告知输血的注意事项、目的、方法 四、操作程序 1、取血:根据输血医嘱~护士凭输血申请单到血库取血 2、查对: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袋完整性) 八对:与血库人员共同查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血量,~签字取血。 3、再查对:回病房后与另一个护士再次三查八对~并记录在输血登记本上 4、血袋在室温下复温15-20分钟 5、按静脉输液法建立静脉通路~连接0.9%生理盐水100ml与输血器~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6、再次查对:八对

7、接血袋:以手腕旋转动作轻轻摇匀血袋内血液~常规消毒血袋口~血袋缓慢挂与输液架上 8、调滴数:开始滴入速度不宜超过20滴/分~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 9、操作后查对:八对 10、协助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输血时间、种类、血量、血型、血袋号、有无输血反应, 11、续血时的处理:如果输两袋以上的血液时~应在上一袋血液即将滴尽时~常规消毒生理盐水瓶塞~接生理盐水输入~然后再接着输入另一袋血液 12、停止输血:输血结束后~继续滴入生理盐水~直到输血器内血液全部输完再拔针,同静脉输液法, 13、输血袋的处理:输血空袋注明输血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执行者~送输血科放置冰箱内存放24小时后做医疗废物处理 14、洗手~记录 五、注意事项 1、在取血和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在输血前一定要有两名护士,或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进行三查八对 2、输入两瓶以上血液时~两瓶之间需输入少量的生理盐水 3、输血时~血袋内不得随意加入药品~如含钙、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液~以防血凝集或溶血。 4、血液不能过早取回。取出血液后~必须在30min内输注。 5、输血开始要缓慢滴入~速度不超过20滴/min,10,15min后再按所需的速度滴入。

儿科学课程标准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Xi’an Medical College 《儿科学》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系 二○一五年三月二十日

前言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是进行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高职高专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就要有一个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是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原则之一。而一种标准反映的是一个大众能达到的水平,是个达标的基准,是每名学生在学习后都能达到的一种状态,但非是最佳状态,这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留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使课程标准成为一种指导性文件。此外,课程标准既要反映职业标准,又要满足教学标准,是两者相互融合的催化剂。也就是说通过实施课程标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符合教育规律,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备能够满足职业需求的能力。 制定课程标准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制定初步的课程标准。依据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职业能力需求和知识需求的不同等级制定课程教学目标,组织本系所有教师并邀请临床一线医生以及外聘教授根据教学目标讨论课程设计思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形成知识对接,斟酌选取合适的病例引入教学之中,研究贴切的教学方法。形成知识、目标、临床对接、教学方法以及学时分配于一体的课程标准。第二步是实际应用中完善课程标准。将授课班级分为课程标准班和传统教学班,进行对比观察研究,观察指标选择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期末考试成绩。经过对比观察发现课程标准班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班。这说明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帮助的。课程标准班的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教学体会,学生以及学校各级督导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对课程标准的各个环节进行修订完善,如此反复几个学期,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标准。 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

血站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_全国采供血机构上岗考试试题

《血站管理办法》单选题 1. 新《血站管理办法》已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B)起施行。 A.2006年1月1日 B. 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1月17日 D. 2006年3月31日 2. 《血站管理办法》是根据(A)制定的。 A.《献血法》 B.《卫生法》 C.《传染病防治法》 D.《卫生检疫法》 3.一般血站不包括(C)。 A.血液中心 B.中心血站 C.医院血库 D.中心血库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不包括(A) A.根据全国医疗资源配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全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并负责全国血站建设规划的指导。 B.结合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资源、临床用血需求等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血站设置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卫生部备案。 C.依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批准设置血站,并报卫生部备案。 D.负责明确辖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和血站的职责;根据实际供血距离与能力等情况,负责划定血站采供血服务区域,采供血服务区域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5.下列有关采供血机构设置表述不正确的是(B) A.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已经设置血液中心的,不再设置中心血站; 尚未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在已经设置的中心血站基础上加强能力建设,履行血液中心的职责。 B.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已经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设置中心血站; 尚未设置血液中心的,可以在已经设置的中心血站基础上加强能力建设,履行血液中心的职责。 C.中心血库应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服务覆盖不到的县级综合医院。 D.血液中心的职责包括开展血液相关的科研工作。 6.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没有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的,不得开展采供血活动。 《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C)。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7.血站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应当做到:(A) A.开展献血者招募,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 B.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者对献血者态度热情周到,对献血、输血知识不很了解。 C.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者对现行《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了解不够时,为了说服献血者可以任意宣传。D.为献血者提供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重要,对献血者态度次要。 8.血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具体容包括(D)。 A.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进行登记。 B.严禁采集冒名顶替者的血液。严禁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二) 31.小儿出齐20颗乳牙的时间是 A.8~10个月 B.I1~12个月 C.13~15个月 D.16~19个月 E.20~30个月 答案:E 解析:小儿一般1岁时出8个牙,1岁以后长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岁半出尖牙,两岁出第二乳磨牙,于20-30个月时出齐20颗乳牙。 32.最早把“疳”列为脾胃病的儿科医家是 A.万全 B.薛铠 C.刘昉 D.董汲 E.钱乙 答案:E 解析: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把“疳”列为脾胃病,并在病因、病机、分类和治疗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33.“纯阳”学说是指小儿 A.发育迅速 B.脏腑娇嫩 C.有阳无阴 D.阳亢阴亏 E.形气未充 答案:A 解析: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而言,并非说正常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34.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 A.心常有余 B.肝常有余 C.稚阴稚阳 D.脏腑已成 E.脏气清灵 答案:E 解析: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轻灵,反应敏捷,且儿科疾病一般病因单纯,又少七情的伤害,所以小儿患病后经过恰当治疗,病情好转比成人快,容易恢复健康。 35.婴儿(<1岁)服用的中药煎出量是 A.10~20ml

B.21~30ml C.31~40ml D.41~5Oml E.60~lOOml 答案:E 解析:婴儿(<1岁)服用的中药煎出量大约是60~lOO毫升;1-6岁约150-200毫升;7-12岁约为200-300毫升。 36.《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A.牌、胃 B.肝、胆 C.心、小肠 D.肺、大肠 E.肾、膀胱 答案:A 解析:《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 37.小儿正常舌象是 A.淡白 B.绛红 C.紫暗 D.暗红 E.淡红 答案:E 解析:小儿正常舌象与成人一样,都是淡红舌。 38,4周岁小儿的身长应为 A.90cm B.95cm C.100cm D.105cm E.llOcm 答案:B 解析: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以后身长计算公式为:身长=周岁数×5+75。 39.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 A.脉搏增快,血压增高 B.脉搏增快,血压减低 C.脉搏减慢,血压增高 D.脉搏减慢,血压减低 E.脉搏,血压均无明显变化 答案:C

护理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护理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一、确定输血后,由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三、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 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 (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 Rh 因子)、血液有效期; (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五、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 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 Rh 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六、输血时: (一)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 Rh 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二)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四)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儿科学习题及答案

儿科学习题及答案 257.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D ) A.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B.感染、发热、饥饿时由于组织分解,血清磷升高 C.采用突击疗法治疗佝偻病后诱发 D.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E.维生素D缺乏,骨样组织钙化不良 258.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热卡的简单计算方法是(A )A.1岁以内ll0kca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 B.1岁以内l00kcal,以后每增加2岁减去15kcal C.1岁以内l00kca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l0kcal D.1岁以内120kcal,以后每增加2岁减去15kcal E.1岁以内115kcal,以后每增加4岁减去25kcal 259.佝偻病初期长骨X线表现为(B ) A.骨骺软骨明显增宽 B.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C.骨质普遍稀疏 D.无明显变化 E.骨干弯曲 260.哪项不符合重度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C ) A.腹部皮下脂肪完全消失 B.肌肉萎缩 C.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30% D.表情呆滞,反应低下 E.皮肤干皱,弹性消失 261.在营养不良的治疗中,哪项是错误的(C ) A.注意去除病因 B.改善喂养,调整饮食 C.重度营养不良应早期及时供应足够的热能 D.促进消化和代谢功能 E.不应过快地改掉原有饮食 262.足月儿的定义是(C )

A.体重>2500g的新生儿 B.出生体重在同胎龄体重第10~90百分位者 C.胎龄>37周至<42周的新生儿 D.胎龄>40周的新生儿 E.胎龄>28周的婴儿 263.早产儿的定义是(A ) A.胎龄>28周至<37周的婴儿 B.胎龄>37周至40周的新生儿 C.体重<2500g的婴儿 D.体重<1500g的婴儿 E.胎龄<28周 264.新生儿轻度窒息,Apgar评分为(C ) A.10分 B.7~10分 C.4~7分 D.2~4分 E.0~3分 265.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感染途径(E ) A.宫内 B.产道 C.泌尿道 D.消化道 E.脐部 266.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的内容(E )A.皮肤颜色 B.心率 C.呼吸 D.肌张力 E.拥抱反射 267.早产儿有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B ) A.肺泡数量相对少 B.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卫医政发〔2012〕1号附件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2版) 二〇一二年一月

前言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自1997年发布以来,对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输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血液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原有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为此卫生部组织专家重新编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出相应规定。其中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血站在制定自身的操作规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供血站参考。 各血站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血站使用的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1997年)同时废止。

目录 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 2 全血采集 (2) 3 血液成分制备 (7) 4 血液检测 (13) 5 血液隔离与放行 (22) 6 质量控制 (24) 附录A 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硫酸铜目测法) (35) 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38) 附录C 血液检测试剂(酶联免疫/核酸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表 (54) 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55) 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60) 附录F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方法 (62) 附录G 血袋标签确认方法 (68)

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1 目的 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潜在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1.2 核对献血者身份 将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1.3 登记献血者身份信息 核查献血者身份无误后,将献血者身份信息录入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BMIS),具体录入方式有:1)用身份证识读器读取身份信息并存入BMIS;2)在《献血登记表》手写登记,随后手工录入BMIS,注意核对信息填写和输入的正确性。 1.4 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 询问献血者和查询BMIS有无既往献血史。如献血者曾献血,献血间隔期应符合要求,不处于被暂时或永久屏蔽状态。 1.5 履行告知义务 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见《要求》)。 1.6 健康征询 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见《要求》),体检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沟通。 1.7 知情同意 请献血者签名,表明献血者已正确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自主、自由地决定是否献血。

儿科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儿科学一 1.★★★小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期是 a.婴儿期 b.新生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到足28天。在本期新生儿的生理调节还未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病,本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因此,特别要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喂养,以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2.★★★小儿腹泻中度脱水,第一天静脉补液总量为每千克体重 a.60~90ml b.90~120 ml c.120~150 ml d.150~180 ml e.180~210 ml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根据脱水程度确定补液量,包括累积损失量(就诊前丢失的水和电解质量);继续丢失量(每日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要的水和电解质量)。所补充的液体要求在24小时内补充。累积损失量8~12小时补完;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4~16小时内补充。第一日的输液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第二日的输液量只包括继续丢失量和生理丢失量(生理需要量包括每日所进的奶量和饮水量,应注意扣除)在补液过程中注意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指电解质浓度);见尿补钾;酌情补钙、补镁等原则。中度脱水的累积丢失量(2/3)50ml/kg,继续丢失量为20ml/kg,生理需要量为120~150 ml/kg 3.★★★青春期生长发育最大特点是 a.体格生长加快 b.神经发育成熟 c.内分泌调节稳定 d.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为青春期,本期相当于中学学龄期。最主要的特点是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体格发育明显增快,体重、身长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日益明显,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然而,神经内分泌调节尚不稳定,还容易出现心理和精神行为方面的变化。因此,在本期不但要给予足够的营养、加强身体锻炼,不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应加强青春期卫生保健,积极开展青春期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教育,以便使其身心得到很好的成长。 4.★1名5个月婴儿,体重6 kg,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及额外供水量为 a.牛奶量为440 ml,除牛奶外尚需给水为160 ml b.牛奶量为550ml,除牛奶外尚需给水为200ml c.牛奶量为660ml,除牛奶外尚需给水为240ml d.牛奶量为770ml,除牛奶外尚需给水为280ml e.牛奶量为880ml,除牛奶外尚需给水为320ml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人工喂养是指婴儿6个月以内,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而改用动物乳或植物性代乳品喂养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牛乳。可向鲜牛乳中加入水或米汤等,使酪蛋白浓度降低、凝块变小;一般加糖5%~8%以增加热能;煮沸3分钟以灭菌消毒。生后1~2周新生儿可用2:1乳(鲜牛乳2份加水1份),以后逐渐增至3:1或4:1乳,至1~2月后可不必稀释。每日牛乳需要量:100ml 牛乳本身所含热量为276kj(66kcal),8%的鲜牛乳含热量418 kj(100 kcal)。因此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给8%牛乳100~110ml,水40~50ml。5.★★★小儿体重增长变化的过程中,哪项不正确 a.出生体重男较女重 b.生后第1周内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 c.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 d.2岁到12岁前每年体重稳步增长 e.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小儿的体重存在着个体差异,一般在15%上下

2020年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最新课件)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 作流程 (SOP -培训版) 一、受血者血样采集 操 作流 程 要点说明 ......感谢聆听 采集血样 采血后核对 采血标签、患者、床边卡、腕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治疗室核对 医嘱、《输血治疗同意书》、采血 询问患者输血史,既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 着装规范 洗手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 必须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对病人身份进行确认 告知 采血的目的、配合事项 双签名,送血库 在试管指定位置进行双签名, 将血样、《江苏省公民临床用 血申请单》(首次输血者)、收费通知单一起送到血库; 废物处理 洗手, 严禁从静脉输液通路中采集血标本 采血时核对 采血标签、患者、床边卡、腕

二、接收血液......感谢聆听 三、输血 接收核对 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 用血量、编号、交配试验结果、 核对采血日期、有效期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检查血液质量 色、质、量 凡血液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拒绝接收: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9、血液不是由本院血库验收并出具血库检 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输血前用 药 严格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建立静脉通路;将输血医嘱转抄到输液单上并核对 输血前核对 核对方式: 一人持病历、输血单另一人持血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核对内容同输血前核对 洗手,至病人床边 严格执行双人,同时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制品;必须推治疗车 输血时核对 患者、床边卡、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输液单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接血袋 确认通畅、消毒 确认病人静脉通路完好 用安尔碘棉杄2次消毒血袋的出口周围,将其覆盖段的塑料管旋下,将输血前输液袋上的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血袋挂于输液器架上 调节滴数,<20滴/min , 输血后核对 输血单、输液单、患者、腕带、床边卡 签名 输血单、输液单、临时医嘱 输血单上必须双签名

儿科学题库及答案(一)

儿科学题库及答案(一) 一、A型选择题 1.前囟闭合的年龄最晚不超过(E) A.6个月 B.10个月 C.12个月 D.15个月 E.18个月 2.开始出第一颗恒牙的年龄是(C)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E.8岁 3.正常婴儿,体重4ks,前囟1.5cm×l.0cm,后囟0.2cm,头不能竖起,最可能的月龄为(B) A.28天以内 B.1~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4.8个月的婴儿,头围38cm,前囟已闭,体重7.0kg,身长68cm,能抬头,不会坐,可考虑的诊断为(D) A.营养不良 B.脑性瘫痪 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D.头小畸形 E.佝偻病 5.女婴,8个月,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每日应为(A)A.250kJ/kg(60kcal/kg) B.300kJ/kg(70kcal/kg)

C.340kJ/kg(80kcal/kg) D.375kJ/kg(90kcal/kg) E.420kJ/kg(100kcal/kg) 6.3岁小儿,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是(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E.6个 7.36周男婴,出生体重1.5kg,生后3天体温不升,需要暖箱,该暖箱温度应是(D) A.31℃ B.32℃ C.33℃ D.34℃ E.35℃ 8.5岁小儿标准体重、身长、头围是(D) 体重(kg)身长(cm)头围(cm) A.15 100 46 B.17 102 48 C.17 105 48 D.18 105 50 E.19 108 50 9.一小儿体重7kg,身高65cm,头围42cm,乳牙2枚,能独坐一会,不能听懂自己的名字,此小儿的年龄最可能是(D) A.9个月 B.8个月 C.7个月 D.6个月 E.5个月 10.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发生在出生后(A) A.第1周 B.第2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