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音乐风格资料
a2009年10月07日星期三下午02:40法国作曲家德彪西(Debussy 1862-1918)是印象派作曲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彪西早年曾以作品大合唱《浪子》获巴黎音乐学院的最高荣誉——“罗马大奖”并得以前往罗马深造。
他虽然研究过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曲家,但他的创作却受到当时的文学与绘画的创作理念的影响,即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
也正是因此,德彪西的作品脱离了当时传统的音乐创作理念,他把自己的作品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
印象派画家们的主张对德彪西有启示作用。
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大胆革新,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光与色的表现效果,他们的画色彩明快,笔法简练。
这一切正是德彪西在音乐上所向往和追求的。
他决心闯出一条路子,用音乐去描绘事物的瞬间变化、大自然的一个景致,力求像印象派画家画的画一样,不追求实物清晰的轮廓,而着力在色彩、光线的明丽。
这时,另一个事件对德彪西道路也发生了很大影响,这就是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在这个博览会上,德彪西接触到东方音乐。
中国音乐、越南音乐以及印尼的爪哇音乐,引起了德彪西兴趣。
在博览会期间,他经常跑去听东方音乐的演奏。
尤其是印尼的爪哇音乐给德彪西太深刻了。
爪哇人跳着宗教性舞蹈,给舞者伴奏的是一个独特的乐队,乐队除了一种三弦的提琴外,大都是铜锣、铙钹、鼓这类打击乐器。
看着这些原始的、动作简单的舞蹈,听着这种旋律、节奏奇异的演奏,不少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是,这节奏丰富、和声微妙的爪哇音乐却引起了德彪西注意。
这些东方音乐对德彪西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德彪西印象派音乐之作是1892年创作的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
这是根据象征派诗人玛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的。
德彪西以印象派艺术手法,用音乐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爱琴海边,太阳晒热的土地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一群森林女神在沐浴。
牧神吹着婉转动听的笛声,他悄然走近森林女神,她们惊叫着逃开。
在中午的阳光下,牧神吹奏着迷人的牧笛。
德彪西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探析
德彪西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探析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法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代表了早期印象主义音乐,以富有笔触感和色彩感的音乐语言为特色。
他被誉为“音乐印象派之父”,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
一、德彪西创作手法:1. 和声上的运用:德彪西的作品中,虽然旋律常常简单而纯净,但是和声处理却是非常繁琐而巧妙的。
他的和声有时会让人觉得有些模糊而不清晰,但却带来了朦胧而有趣的音乐效果。
2. “色彩感”表达手法:德彪西在作曲中运用了各种色彩感,例如:强调不同乐器音色的清晰明度,模糊的和声,旋律上运用变化的音色,从而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氛围。
3. 对于形式的追求:德彪西的作品中常常不用明显的调式和和弦,他的音乐形式也常常不按传统的套路出牌,创造出了非常新颖而富有独特个性的作品。
4. 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德彪西在创作中不断地探索新的表达方式,运用民族乐器和以各种自然声音为素材进行创作,这些都是传统音乐所不具备的。
二、德彪西音乐风格特征:1. 富有笔触感:德彪西的音乐之所以能够让人感受到笔触感,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始终能够深入表达出和声和旋律之间的动态关系,使得音乐变化如同在画布上展示出渐进式的颜色变化一般。
2. 以色彩感为主导的音乐:德彪西的音乐,经常以色彩、质感等视觉元素为创作主线,使人感到如有“色彩虹膜”般,将丰富的光影效果赋予与音符符号中。
3. 以前卫思想为载体:德彪西的音乐主题常常偏向于前卫思想,如他由“帕格尼尼”的旋律母题而创作的Chaconne、Exquisite corpse、Danses Sacrée et Profane及Jeux等作品,就凸显出了他在音乐上的创新力。
4. 追求自由与独立:德彪西遵循着自己的感受、经验、想法与志愿,并且意识到自己要走出板条箱,并用独特的方式去创造一些不同寻常的音乐。
德彪西的音乐让人感受到一种充满幽静、柔和且含蓄的氛围,他不仅创造了新的音乐风格,而且打破了传统音乐的形式,对于音乐创新与开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是法国作曲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
他对音乐的创作和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开创了印象派音乐风格。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涵盖了他的一生,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化。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62-1890)、中期(1890-1905)和晚期(1905-1915)。
在早期,德彪西的创作受到浪漫主义和古典音乐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技巧和表现力为主,音乐语言较为传统,但已经展示了他个人的风格和创新思想。
在中期,德彪西开始探索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并逐渐脱离传统的形式和结构。
他开始注重音色、色彩和和声的创新,通过声音的叠加和交错来创造出模糊的音乐效果。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有《月光》和《雨中曲》等,这些作品以其柔美和流动的特点,描绘出了大自然中的景观和情感。
晚期是德彪西音乐创作的高峰时期,也是他探索最具个性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开始探索更加抽象和超现实的音乐语言,并运用了一些前卫的技术和概念。
他的作品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理解,但同时也具有更强的个人表达力。
代表作品包括《前奏曲集》和《音乐的画廊》等。
在音乐风格方面,德彪西的创作可以被归类为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着重于传达感觉和印象,强调音色和色彩的变化,注重对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描绘。
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具有柔和和流动的特点,宛如一幅画作,可以让人产生强烈的想象和情感共鸣。
德彪西的音乐中还融入了东方音乐和爵士乐的元素。
他对东方音乐的兴趣使他探索了不同的音阶和和声,为他的音乐带来了新的声音和味道。
而对于爵士乐的关注使他的音乐更加活泼和有节奏感,增添了一种现代感。
德彪西
德彪西
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印象主义乐派的创始者。 1862年生于圣日尔曼昂莱。7岁开始学钢琴,其音乐才 能10岁时被发现,从此,音乐成为他的终身事业。1873 年, 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进行了12年专业学习。其文化 修养和艺术趣味得到决定性的发展,在这期间写出的一 些浪漫曲,如<曼陀林>、<木偶>等,反映出他对音乐 语言的独特的探索,已经颇有一番新意而有别于同时期 的后期浪漫主义。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子>而获 得罗马大奖。由于他的具有开拓意义的创作,法国音乐 在20世纪音乐文化中得以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印象 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 于19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 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 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 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古典主 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归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 表现与激情的发挥。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 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 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交响音画《大海》
பைடு நூலகம்根据你对印象主义的理解,请勾出描 述印象派的词语。
浪漫
象征 直觉 个性
音画
意象 缥缈
古典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印象主义风格特征
音 舞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 及印象圭义风格特征
【 要 】克洛德 ・阿施 尔 ・ 摘 德彪西 ( l d c i b s )是印 象主义音 乐风格的 Ca e hU Deus u A e y 开创者 , 作为起到从 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到二十世 纪 “ ” 乐桥 梁作用的重要 作 曲家, 新 音 他标新 立异 的创作风格和 前辈作 曲家形成 了鲜 明的对 比。因此 ,对德彪 西创作时代 背景及其印 象主义音 乐特征进行 完整的透析 , 有助于更好的演绎印 象主义音 乐作品。
一
、
—
—
界 中 万 物 之 间 、 自然 与 人 之 间 、 人 的 各种 感觉 之 间存 在着 隐秘 的、 内 在 的、彼 此呼应 的关系”fJ 3
许 多 浪 漫派 诗人 早 在 象征 派 出 现 前 就 已经在 一定 程 度上 用 象征 主 义 的手法 进行 创 作。用 含 蓄而 又 隐 喻 的语 句 ,不 通过 直 接 的表 达 ,而 是 更 多 的用 暗示。 象征 主 义诗 歌在 诗 的语 言上 进 行 了很 大 的 变动 ,他 们 不满 足直 接 描 绘事 物 ,不在 于要 使 读 者 一 下 就 明 白诗 的 含 义 , 而 是 通 过 一些 隐 喻 的、委婉 的句 子,或 者 一些 暗示 性 的提 示 ,来表 达 深层 次 的含 义 ,使 读 者对 于 诗 的本 身有 更 深 的认 识。他 们 追 求 的是朦 胧 , 但又不放弃明朗。 象征 主 义诗 歌 的 一个 特 点是 十 分 强调 诗 中的 音 乐效 果 ,注 重 内在 的节 奏和 旋 律。他 们 认 为 ,音 乐是 表 现 而 不 是 描 绘 ,而 他 们 的 创 作 也 正 好 是 这 样 , 反 对 直 接 的 如 实 的 描 写事 物和 社 会 ,他 们 的作 品 中用 大 量 的暗示 和 隐喻 来表 达 内心感 受 , 反 映现 实世 界。 夏 尔 ・ 波德 莱 尔被 认 为是 象 征主 义 的 先驱 ,代 表 人物 有 马 拉梅 、保 尔 ・ 尔伦、 阿 尔 图 魏 尔 ・ 波。1 9 兰 1年 ,莫 雷亚斯 宣布 8 脱 离象 征 派 ,许 多诗 人 也走 上 了别 的 创 作 道 路 ,象 征 主 义 诗 歌 从 此 解 体。 但是 ,象 征主 义作 为文 学 思潮 和艺术风格 ,影D ̄ 非常深远 。 8r 3 3 、法 国音 乐的振兴 当 时 的欧 洲 ,意 大利 和 德 国 的 歌剧 风靡 盛行 , “ 人们 渐 渐 对意 大
德彪西及其印象主义音乐作品
2 0 1 3年 1 2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mM o f C h f e n g U n i v e  ̄i t y( S o c . S c i )
V o I . 3 4No . 1 2 De c . 2 Ol 3
加, 作 品 中也 涌 现 出 了许 多 的音 乐精 品 , 这 也 奠 定
钢琴音乐技巧方面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
《 波西米亚舞 曲》 是德彪西创作于 1 8 8 0 年 的第
一
首钢琴曲。 这首钢琴曲与德彪西后来创作的乐曲
奖。随着德彪西在音乐创作方面不断成熟 , 他后期 的作品中也逐渐 出现如同印象主义绘画作品那样 : 注重光色和阴影而忽略了轮廓 , 印象主义音乐将各 种表现因素融人作品之中, 降低了和声和调性在音
一
在此之后 , 他创作 的钢琴曲《 版画》 、 《 欢乐 岛》
和《 二十四首前奏曲》 , 都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性 作品。 德彪西的作品从不成熟到完美逐渐形成了具
有 自己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 , 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发 展奠定 了基础。
二、 德 彪 西印象 主义 音乐 的 曲式 思维
首音乐作品, 它的创作十分考究但仍然存在许多
彪西 的音 乐作 品和德 彪 西印 象主义 音 乐的 曲式思 维以及德 彪 西 印象主 义音 乐的 印 象。
关 键词 :德 彪 西作品 : 印象主 义音 乐 : 曲式思 维
中图分 类号 : J 6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3 ) 1 2 — 0 2 2 4 — 0 2
浅谈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浅谈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作者:张利娜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7期印象主义音乐(ImDressiDnistmu.slc)是19世纪末萌生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c A DebussH 1862一1918)首创的一种新音乐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深受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追求刻画实物周围的色彩与光影在瞬问的迷离变幻,用暗示和隐喻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一种意象或心境,用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以满足人们感官对于美丽、愉悦的最大享受。
因此。
在印象派的音乐巾.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
不仅如此,印象主义音乐在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和心灵体验上都超越传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更新。
印象主义音乐反对后期浪漫派音乐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以及音乐过度庞大膨胀,从当代法国的社会背景.心理特质和美学观点出发,力图恢复法国音乐明晰、典雅的特征,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与新颖独创。
喜欢表现微妙和难以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隐喻、暗示.而叫i喜欢直率和过分夸张。
因此.腺胧的色彩.模糊的轮廓,难以分辨的色稠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标志。
德彪西曾经说过:“文字无能为力的地方.才开始音乐的作用.音乐是为无法表现的东西而设的。
我希望它仿佛从朦胧中来。
又回到朦胧中去,所以它永远是简单而朴素的。
”德彪西的一生创作r大量成功的作品,包括《牧神午后》、《夜曲》、《海》、《意象集》等管弦乐作品以及《月光》、《雨中花园》、《快乐岛》和《焰火》等钢琴音乐作品,此外还创作了一部歌剧《佩里盟斯与梅丽桑德》。
这些作品正代表营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之作。
也【F是由于他在管弦乐、钢琴和歌曲中创造了这种新型音乐风格,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才使法国音乐在20世纪音乐文化中占有了一席重要的地位。
德彪西的这种印象主义音乐与当时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德彪西的钢琴艺术与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的钢琴艺术与印象主义音乐作者:邹琳琳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11期【内容摘要】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也是这一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他的创作几乎囊括了音乐创作的所有体裁,尤其是他在钢琴上的锐意革新和大胆变革,将钢琴艺术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文章主要从和声编配、曲调结构、音乐处理这三方面阐述德彪西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和声结构色彩19世纪初,在美术界和文学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词汇——“印象主义”。
这种艺术风格追求的是一种非常抽象的、具有梦幻色彩的审美特质。
在这种艺术审美风格的影响下,印象主义音乐也随之应运而生。
印象主义音乐是介于浪漫主义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的音乐风格或音乐流派。
与浪漫主义音乐相比,它无论是从音乐创作方式还是音乐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创造性的变化和发展。
一、和声编配在传统的和声编配中,和弦的使用是为了突出调性的特征。
但德彪西在和声的运用方面最大程度地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在他的钢琴作品中,通常是以某个调式为中心,但在每个乐句,甚至每个小节中都会突然出现一个调性之外的和弦,这个和弦不至于改变原有调性,但却会产生很强的误导性和模糊性,使人有一种游离于不同调式之间的不稳定的感觉,这也是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一个共性特征。
演奏德彪西的作品时,要根据和弦的不同结构、不同属性、不同倾向来决定所要突出的重音。
因此,在演奏印象主义钢琴作品时在和声处理方面要遵循如下原则:首先,重视旋律部分。
主旋律部分的弹奏一定要具有歌唱性,并且要将主旋律与下方和声织体部分区分开来,不仅要在音量上区分开,在音色的处理上也要有所区别。
旋律部分的音量要更大,同时也要更清晰、透彻,和声部分则相反;其次,突出和谐原则。
在弹奏一个和弦时,要突出和弦中的和谐音程,弱化不和谐的音程。
出现叠加和弦时要突出和谐度高的和弦,弱化相对不协和的和弦。
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和弦的比例层次更加平衡、协调,也极大地增强了钢琴的泛音效果,彰显出印象派音乐朦胧、柔美的音乐特点。
印象主义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德彪西钢琴作品及演奏技巧
印象主义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德彪西钢琴作品及演奏技巧摘要印象主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及文化阶段,在19世纪末期诞生于欧洲。
这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被认为是一种对现实主义的回应,通过强调色彩和光线的效果,在绘画、音乐以及文学方面都有着显著的表现。
在音乐领域中,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钢琴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和谐性与旋律性,其音乐风格既迎合了当时的潮流,又标志着他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独特理解。
本文主要探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特点及演奏技巧。
首先,通过分析德彪西的音乐语言,揭示了他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在拉美音乐和亚洲音乐的影响下,德彪西的音乐充满了异域情调。
其次,本文对德彪西的演奏技巧进行了详细探讨,包括对速度、力度、韵律和装饰音的把握等方面的讲解。
最后,文中提出了一些演奏上的建议,以帮助钢琴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德彪西的钢琴作品。
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钢琴作品、多元文化影响、演奏技巧AbstractImpressionism is a crucial art and cultural epoch that emerged in Europe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is art form is considered a response to realism, emphasizing the effects of color and light, and has significant representation in painting, music, and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music, Claude Debussy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impressionist music. His piano works contain unique harmonies and melodies, which both reflected the trend of the time and marked his distinctiv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musical cultures.This paper primarily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bussy's piano works and their performing techniques influenced by multiculturalism.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d Debussy's musical language, revealing hi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musicstyles and cultures, especial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atin American music and Asian music, Debussy's music is full of exotic flavor. Secondly, the paper discussed Debussy's performing techniques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speed, strength, rhythm, and ornamentation of his music.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d some performance suggestions to help piano performers better understand and perform Debussy's piano works.Keywords: Impressionism, Debussy, piano works, multicultural influence, performing techniques。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印象主义风格特征
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印象主义风格特征摘要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开创者,作为起到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到二十世纪“新”音乐桥梁作用的重要作曲家,他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和前辈作曲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对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及其印象主义音乐特征进行完整的透析,有助于更好的演绎印象主义音乐作品。
关键词印象主义绘画诗歌音乐旋律风格特征一、德彪西创作时代背景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年生于法国巴黎郊区圣热尔门安勒。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引领印象主义音乐最突出代表。
19世纪末正值欧洲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大变革时代,这种变化体现在社会的各部分。
当时浪漫主义艺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各个领域都很好的诠释了浪漫主义的理想,此时的艺术家们想在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基础上寻求更进一步的突破,在艺术审美上更追求个性自由,他们不愿意受传统的束缚,渴望走想大自然,寻求创新突破,新潮流的出现不可避免,因而在19世纪末,出现了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
1、印象主义绘画的产生“印象主义”一词来源于美术,最初是与绘画有关的一个描述性术语。
是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的画派。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官方学院派主宰着法国画坛。
19世纪下半叶法国有一部分青年人由于不愿意受传统的束缚,不满于学院的作为,渴望能用他们认为最美的一刹那间的印象来自由作画,他们都试图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打破传统习惯的束缚,建立一种新的形式。
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经常自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
1874年莫奈的一幅《印象――日出》的油画被官方称为印象主义,用意是迫使这些想打破传统的人放弃自己的追求,出乎意料的是,印象主义这一词被当时寻求突破的青年画家欣然接受,并作为了自己画派的名称,此后印象主义形成了一个艺术流派,并逐渐向文学,音乐等领域扩展。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浅析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
德彪西是法国的一位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创作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包括交响乐、歌剧、室内乐以及钢琴独奏作品等。
德彪西最为著名和广为人知的作品还是他的钢琴作品。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作品,第二个时期则是20世纪初至他晚年的作品。
两个时期的作品在音乐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个时期的德彪西以印象主义音乐为主要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强调的是对色彩和音色的描绘,追求音乐的梦幻和模糊效果。
德彪西在他的钢琴作品《月光曲》、《高岭上的宝石》、《神秘园》等中融入了大量的印象主义元素。
这些作品以优美的旋律、柔和的和声以及丰富的音色变化为特点,给人一种美妙和梦幻的感觉。
他的钢琴作品往往描绘自然风景、夜晚的景象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第二个时期的德彪西的作品则更加复杂和丰富。
在这个时期,德彪西开始尝试新的音乐技巧和形式结构,他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象征主义元素。
他的钢琴作品《前奏曲》、《重返大海》、《钢琴奏鸣曲》等充满着神秘和力量感,音乐中的旋律和和声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元素。
从他的初期印象主义的作品到后来的象征主义作品,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上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东西。
无论是写景描写还是情感表达,德彪西都希望通过音乐来传达他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他的钢琴作品独特而美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中浅析印象主义音乐
作为 背景 音乐 , 并插 入法 国具有代 表 性 的美丽 建 筑 的图片 头 发 的少 女 》, 分析 这 首 作 品是西 方音 乐 还是 东方音 乐 ?
“ 印象主 义” 起初 也作为贬 义词用于 音乐 。 8 7 , 17年 德 钟 , 新 安静 , 清 动人心 弦 。 学生 凭借 联 想 , 佛看 到初 春 让 仿
2 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作 品分析
作 为印象 派音 乐 的创始 人 , 彪 西的创 作 特点与浪 漫 德
美, 带有朦胧的色彩来揭示图画带给人们的印象。
古 典 主 义 音 乐 的创 作 原 则 与 风 格 是 严 谨 、 规 整 ,
主义 有着 直接 的传承 关 系 , 把创 作 寄 托 于梦 幻 世 界 , 这 与 之 相 比 , 印象 主义 音 乐 并 不是 通 过 音 乐来 直 接描 绘 实 而 正是浪 漫主义音 乐的一大特点 。 种朦 胧 的音 乐感 觉, 这 要让 际 生 活 中 的 图画 , 而是 更 多地 描 写 那 些 图画 给人 们 的感 学生 自主地 在音 乐 中进 行深 刻 地 体会 。 表 性 的音 乐 《 代 大 觉 或 印 象 ,渲 染 出一 种 神 秘朦 胧 、若 隐若 现 的气 氛 和 色 海》, 首作 品比较 长 , 这 而且 学生不容 易体 会其 中音 乐所 要 调 。印 象主 义 带 有 一种 完 全抽 象 的、 超越 现 实 的 色彩 , 表达 的含义 , 因此可 以在欣 赏作 品之前讲述一个 简短 的故事 是 音 乐进入 现代 主 义的 开端 。
西 ” ,从 课 题 上 来 看 ,就 给 人 较 为 浓 厚 的 单 一 感 ,但 的神 秘, 浩大 的声 响令人心旷神怡 , 以忘记 。 难 是 又有 着 特 殊 气 息 的蔓 延 。这 种 音 乐 盛 行 的时 间 不是 很 开始 一个 具有 根本 意义 的转 变 。 古典 乐 派 的 乐 圣 贝多 芬 的 《 月光 》同德 彪 西 的 《 月 是 贝 多芬月光 的最 大 特 点 的话 , 么 “ ”便 是 德彪 西 月 那 动 长 ,却是 音 乐 发展 史 上 一个 重 要 的 阶段 ,从 此 音 乐艺 术 光 》作 比较 , 律 、 奏 、 彩 都有 所 不 同 。 旋 节 色 如果 说 “ ” 静
德彪西,一个人的流派——谈印象主义音乐
特有 的身体素质 、 体育基础 、 意志品质 、 理素质等特点相 心 符合 ,他们大多不喜欢或不乐意参 与需要 一定 的勇气 、 毅 力及 冒险与竞争激烈 的体育活动 。因此 , 培养 弱势学生群 体 的多种 运动兴趣 , 掌握 多种健身 技能 , 应该 是中学体 育
个至关重要的时期 。
师 : 这里 , 我们 先来了解一下这首《 说到 让 牧神午后 》
的作曲家,也就是我们今 天这堂课 的主人公——德彪西。
看一段关于德彪西的短片。
德 彪西是 2 0世纪初 欧洲音乐界颇具 影响 的作 曲家、
师: 这里有两幅画 , 幅是印象派 , 幅是写实派绘画 一 一
象和难 以捕捉 的特点。两个环节下来 , 学生 已经对 “ 印象 派” 有些了解。 于是进行音乐 的欣赏 , 通过 4首音乐的分析 对 比, 让学生 自己总结“ 印象 主义音乐” 的特点 。
三 、 绍 德 彪 西 介
二、 印象” “ 的来源 师:印象主义这个词来 自于 17 年 ,法 国画家克 劳 84 德. 的《 奈莫 印象 ・ 日出》 这幅画。这 幅画在 巴黎展出时因为 与以往古典画风的大相径庭而被频频耻笑。在这幅画里 , 艺术家一改往常绘 画写实 的功能 , 大胆 创新 , 描述 了一 幅 随意 、 浪漫 、 透着任性 和艺术 家偏 执的充满 艺术 家主观感 受 的作品 。 当时的评论家根 据他作 品的名称 , 讥讽他为“ 印 象派 ” 想不到 , 。 一个偶然的称呼竟然变成欧洲艺术史上一
印象这个词大 家都 并不陌生 。张艺谋 带着它从南 到
北 , 印象刘三姐 、 从 印象丽江到印象西湖 , 带着一路的风光
师: 同学们说得对极 了。刚才我们听 的这段印象主义 的音乐来 自德彪 西的《 牧神午后》 是德彪西成熟时期的代 ,
德彪西生平
德彪西,C 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
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生平1862年8月22日,德彪西生于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昂莱。
双亲经营一家小陶瓷店,后破产倒闭。
父亲又因参加巴黎公社起义而被监禁,这使德彪西的幼年生活动荡不安。
少年时从莫泰夫人学钢琴,1872年10月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事A.F.马蒙泰尔、A.拉维尼亚克、E迪朗等。
1880年底转入E.吉罗的作曲班,并开始了初期的创作活动。
1880、1881年两次利用暑假去俄国任富孀梅克夫人的家庭教师,并随她去意大利、奥地利旅行,接触到俄罗斯音乐。
他对П.И.柴科夫斯基兴趣不大,但深受М.П.穆索尔斯基的影响。
1884年德彪西以康塔塔《浪子》获罗马大奖,1885年去罗马进修,1887年返回巴黎。
80年代末接受了多方面的影响,如两次去拜罗伊特观看R.瓦格纳的歌剧,聆听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爪哇佳美兰乐队的演奏,以及与象征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们交往等等,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产生了一系列印象主义风格的代表作。
同时,还为《蓝色评论》《音乐评论》《法国水星》《里昂音乐评论》等报刊写作颇有见地的文章,表露了他的音乐美学观。
1907年开始,德彪西不停地到国外旅行,先后在布鲁塞尔、伦敦维也纳、罗马、布达佩斯、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监督上演他的歌剧,亲自指挥和演奏他的作品。
也是在这时,他开始患了致命的直肠癌,创作量大大减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憎恨战争,表示要创造音乐美去代替被敌人破坏的美,决定写作6首不同乐器及各种组合的奏鸣曲,以体现他对法国文化传统的热爱。
但仅完成3首,在备受疾病折磨之后,于1918年3月25日逝世于巴黎。
创作德彪西的创作可分为3个时期:早期(1890 年前)尽管早期曾写过康塔塔《浪子》、交响组曲《春天》(1887)、康塔塔《被选上的姑娘》(1887~1888)、钢琴乐队的《幻想曲》(1889~1890)等,但因尚未发表,影响不大。
浅析印象主义音乐之德彪西及《月光》曲式结构与演奏风格
给 人 以耳 目一新 的感 觉 .音乐 大师们 迫切 以打破 传统 、
树 立 起 新 的 钢 琴 音 乐 风 格 为 自己 的 创 作 赋 予 个 性 化 。
音 乐 家们在 音乐 的领 域里 随心 所欲地 发 展着 自己的 奇 才。 奏响 2 O世纪 的钢琴 音乐新 篇章 !
克 洛德 ・ 德 彪西 ( C・ D e b u s s y . 1 8 6 2 — 1 9 1 8 ) 出 生 于 巴 黎近郊 的圣 日耳曼 昂莱 . 这个 小镇位 于风景如 画 的法 兰 西岛 中 。 是艺术 家们情 有独钟 的圣地 。因幼年受 姑妈 斯 罗坦夫人 的影 响 , 对音乐有极 大 的天赋和兴趣 。 自少 年
一
新 的清新典 雅 的感觉 , 艳丽 的色彩和灵 动的音效 与平
面 的绘 画式并列 , 通过它 们这些效果 的协作来 表现 出音 乐 意境 的纯净 和旋律 清透 。犹 如绘 画 中运用 的 色彩各
行 音 乐表 达 , 用音 乐手 法 表 现 出对 自然 事 物 第 一 眼 难 以 言说 的 心理 动 态 。 德 彪 西 的 钢 琴 音 乐充 分 体 现 了 “ 印 象
派” 特征 . 以创 新 的和 声 结 构 和 别 具 一 格 的 演 奏 技 巧 , 淋 漓 尽 致 的表 达 旋律 音 色 多层 次 的 微 妙 变化 , 令 听 者 仿
—
一
陈婧
一
泉 州 幼儿师 范 高等专 科 学校
浅析印象主义音乐之德彪西及《 月光》 曲式结构
与 演 奏 风 格
摘要 : 德彪西( c l a u d e De b s s y , 1 8 6 2 — 1 9 1 8 ) 是1 9世 纪末 至 2 O世 纪初 最 著 名 的 法 国作 曲 家 , 音 乐评 论 家 。在 他 的 艺术生涯中. 开 创 了“ 印 象 派音 乐 ” 的音乐分支。 所 谓 印 象主 义 音 乐 , 主 要 侧 重 于对 自然 中的 景 物 和 诗 歌 创 作 进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引言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是介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与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阶段。
印象主义音乐在作品的题材、调式、和声、织体、音响等音乐基本构成的一切方面创造性地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印象主义音乐将音响与音色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认为音乐艺术只能以暗示或者提供一种一向的手法来表现其魅力,主张用织体、色彩和力度来取代由浪漫主义音乐家完善的调式原则、和声进行规范和音乐结构模式,因而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所特有的一种朦胧、纤巧、诡谲的音乐风格。
其中,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
德彪西以其创作的印象主义音乐叩开了20世纪音乐之门,影响了其后几代作曲家,给20世纪音乐带来了色彩缤纷的景象。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一)、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在西方音乐近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风格总是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变化和形形色色音乐流派的产生而不断呈现出新的景象。
19世纪末和20世纪之交在法国产生的印象主义音乐,给19世纪的音乐提供了最后一种典型的风格。
关于它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来自于印象派绘画,而这只能算其产生的直接来源。
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后浪漫主义的一个必然结果。
此外,还有其民族、文化的因素。
虽然这种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后期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音乐中演变出来的,但它毕竟以自己独特、崭新和开创性的音乐风格,实现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
它的风格是奇异而复杂的,既有古典主义的精美、理性的倾向,同时又有浪漫主义的自我的幻想。
音乐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进行的,当一种观念、风格已发展到了极至,达到“饱和”状态时,必然导致另一种观念、风格的滋生、增长,而先前的那种观念却逐渐衰落。
“两种观念、风格相互抵触、互为消长,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二元冲突。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说课稿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说课稿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说课稿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大纲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将“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与教材和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专门介绍印象主义音乐及代表人物——德彪西。
结合欣赏他的作品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介绍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知识,加深对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认识。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现代音乐的先驱,而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主义音乐过度的桥梁。
在前面几个章节,学生已经认识了从古典主义的'巴赫到浪漫主义的肖邦、李斯特。
这一单元的出现正好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把握音乐的历史脉络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2、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观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a、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印象主义音乐文化;开拓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感受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让同学们对印象派风格有所把握。
c、知识与技能会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图画、散文等)表现音乐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对比,比较分析音乐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赏析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从旋律音色等表现要素上感受并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音乐。
理论依据:新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和“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德彪西的音乐特点
德彪西的音乐特点
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的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在巴黎萌生出的一种艺术风格,并为20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形式做好了准备,也是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
由于印象主义首先在绘画中出现,所以谈论音乐的印象主义,得先从印象主义绘画说起。
印象主义的名字源于法国画家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874年,巴黎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向传统绘画原则发出挑战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与官方抗衡的画展。
这次画展得到的更多的奚落,人们就随便以其中一幅画的名字为这批画家命名。
很快,印象主义扩展到了音乐领域。
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
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对东方音乐元素的吸收和体现
6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22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对东方音乐元素的吸收和体现宋一霄摘 要:德彪西作为法国20世纪之初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以自己独特而又富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开创了印象主义音乐流派。
在德彪西一生的创作道路上,吸收了诸多异国音乐文化和风格,其中就包括一些东方音乐文化。
德彪西将这些东方音乐文化吸收、融入到自己的印象主义音乐创作中,完成了一部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于是,本文从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和相关的东方音乐文化两个内容着手,讨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探讨这些东方音乐文化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发掘这些东方音乐文化的意识价值;其次,具体探讨德彪西如何将五声音阶和甘美兰音色、节奏等东方音乐文化运用到自己的印象主义音乐作品中,从而发掘东方音乐文化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体现出的形态价值。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甘美兰;五声音阶;泛音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宋一霄(2001-),男,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印象主义一词首先出现于绘画艺术,随后才出现在音乐领域中。
印象主义者的目标就是要记录自然对他们感官带来的最初印象。
法国印象主义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音乐界探讨的重要焦点乐派之一。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乐派的创始人,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德彪西而言,他的印象主义音乐的目的就是要记录各种自然物给他带来的最初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发展过程中,一些东方音乐文化对其产生了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东方音乐文化在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意识体现和形态体现,探讨德彪西如何将东方音乐文化吸收并运用到其印象主义音乐中。
一、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对东方音乐元素的吸收(一)来自东方的乐器——前所未有的新音色1889年,德彪西在万国博览会上,首次接触到了来自东方的声音——特殊的音色和带有神秘色彩的音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牧神午后》赏析摘要:彪西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成熟。
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
德彪西的音乐表现为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配器细腻透明,力度层次渐变,音色丰富多变等特点。
他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牧神午后音乐特色一印象主义(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
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法国莫奈《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 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
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 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
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
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和拉威尔是公认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
除此之外,法国作曲家杜卡和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也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
(二)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像其他法国作曲家的作品一样,德彪西的音乐是标题音乐而不是绝对音乐。
十九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派叫做“印象主义者”的画家和诗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于是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所达到的同样效果。
在使用新的和声和音乐方面,德彪西是现代音乐的先驱。
他建造的那种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主要是采用完全没有半音关系的“全音阶”和许多在空气中根本听不见的“泛音”。
德彪西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带有闪烁性的音响效果。
起初人们听他的音乐觉得不知所云,但当他们听惯了的时候,便发现其中妙趣无穷了(三)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后来二十世纪音乐中的“表现主义”、“十二音体系”以及“序列音乐”等几种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印象派代表德彪西反对后期浪漫派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以及音乐过度庞大膨胀,从当代法国的社会背景、心理特质和美学观出发,力图恢复法国音乐明晰、典雅的特征,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与新颖独创。
当时,象征派诗人追求辞藻声韵的微妙效果,印象派画家利用色彩抓住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给他以很大启迪。
90年代以后陆续创作的管弦乐曲《牧神的午后前奏曲》(1892~1894)、室内乐《弦乐四重奏》(1893)、歌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3~1902)、钢琴曲《版画集》(1903)、歌曲《波德莱尔的五首诗》(1889)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之作。
这种风格的特征为:崇尚柔和,抑制、排除过分的激情;避免文学性的铺叙,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含蓄的暗示多于热情直率的表达,强调朦胧的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的气氛。
德彪西认为,音乐比绘画更能有效地把印象主义的理想付诸实践,绘画只能表现光的静止状态,而音乐却能表达光的流动变化。
莫奈需要一系列画幅才能绘出同一场面的光的不同效果,而音乐却能创造出不间断的光的流动。
二德彪西(一)德彪西简介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
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二)德彪西的音乐特色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运。
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
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
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
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三)德彪西的生平经历除了作曲、教学外,德彪西也从事音乐评论的工作,由于他的评论立场中肯,言辞锋利,相当受人尊敬,曾出版乐评集。
由于此时巴黎美术界的发展正值颠峰状态,雷诺瓦、莫奈、塞尚等画家十分活跃,当时莫奈完成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而名噪一时,这便是印象主义、印象派等艺术形式用语产生的开端。
再加上文学作品都以标榜"印象主义"为题材,这些文学家与艺术家互相往来,对于音乐家有很大影响。
德彪西遂将其理论应用到作品中,发展成为印象主义,成为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与完成者。
生前的最后十年,是德彪西艺术颠峰的时期,许多伟大结束的代表作皆陆续完成,自成一派而闻名世界,也经常在欧洲各国演奏与指挥自己的作品。
至50岁起,被癌症所困,身体日渐衰弱。
当第一次大战爆发时,德彪西于1918年被炮弹炸死,享年56岁。
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
他生于 1862年。
他的前辈中并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
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
德彪西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德彪西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
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
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
一年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
但是他写的音乐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他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和小调音阶。
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全音音阶。
我们的大调和小调音阶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五个全音和两个半音,而大调与小调音阶之间的区别在于那些半音放在哪里。
在大调音阶里,半音总是处于第三音和第四音,和第七音和第八音(3-4;7-1)之间。
在小调音阶里,其中的一个半音总是在第二音和第三音之间,但是也有几种不同的小调间音阶,在那里,第二个半音处在不同的地方。
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
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四)德彪西对音乐的革新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
之所以只有他敢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音乐家都不曾有过他这样的一双敏锐的耳朵: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
正像一种颜色往往是由一些别的颜色组成的那样(紫=蓝+红,橙=红+黄,等等),一个音往往也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的。
各种音是由空气中的各种振动引起的,而正如我们从希腊的单弦琴上看到的那样,一个音是高还是低,要看振动有多快。
但是,一个音除了第一个或主要的振动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共鸣式的振动,正象一块扔到水里的石头引起的不是一个波,而是一圈圈不断扩展开的波纹。
泛音中的第一个和最强的是基音上面的第五个音,这是德彪西不用助听器也能听得见的音。
假如我们有一架调音调得很准的钢琴,不出声地按下一个琴键,然后很响地敲击它上面或下面的第五个音,我们就往往能听见它作为另一个音的泛音,发出德彪西曾经用耳朵听得见的效果。
第二个泛音是原来的音(基音)上面的第十个音,第三个泛音还要高,但已十分微弱。
下面的泛音依此类推。
造成不同乐器音色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泛音的不同。
一把像小提琴那样的乐器,其中的较低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平滑而圆润的音质;而一把象小号那样的乐器,其中较高的泛音较强,就有一种较为洪亮的音质。
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
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
由于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
起初人们还被他的音乐所困惑,并且不知道怎样理解它,但是一旦听惯了,就会非常喜欢它。
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三《牧神的午后》(一)《牧神的午后》创作灵感源泉《牧神的午后》是德彪西最早的不朽名作,这首前奏曲作于1892—1894年,1894年12月22日由古斯塔夫·多莱(Gustave Doret, 1866—1943)指挥首演。
此曲为马拉美的同名诗而作,原计划还要写间奏曲、终曲,此曲完成后,因已囊括了马拉美诗的内涵而放弃了原计划。
马拉美的诗描述西西里岛上,半人半羊的牧神午睡方醒,女妖玫瑰色的肌肤仿佛在他眼前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