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系列
骨代谢标志物名词解释
骨代谢标志物名词解释骨代谢标志物是用来衡量人体骨骼状况的生化指标,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发生变化时,正常骨骼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它们是由一组特定的生化指标组成,包括骨碱性磷酸酶(BALP)、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胺转换酶(GCT)、酸性磷酸酶(ALP)、胱抑素C(CIC)、钙和磷。
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骨代谢标志物,它可以反映人体骨骼状况,它是一种检测血液中软骨和骨组织代谢活性的指标。
血清中ALP的水平可以反应骨骼系统健康状况,因为它可以反映软骨和骨组织中代谢活动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ALP的水平较低,患有骨骼系统疾病的患者会显示血清ALP升高的情况。
骨碱性磷酸酶(BALP)是另一种骨代谢标志物,它也是衡量骨骼功能的指标。
BALP是一种检测骨中磷酸酶的指标,它可以检测到早期的骨病变,因为它可以检测到激素的变化。
BALP通常会在有骨病症时升高,这是由于疾病引起的骨溶解或骨吸收导致。
谷氨酰胺转换酶(GCT)也是一种骨代谢标志物,它可以用来衡量骨组织中谷氨酰胺的水平,因为谷氨酰胺是骨组织形成和更新的必需物质。
GCT水平在发生骨病变时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骨组织分解时,会产生大量谷氨酰胺,从而导致GCT水平的升高。
酸性磷酸酶(ALP)也是一种骨代谢标志物,它可以用来衡量血清中的磷酸酶水平,因为它可以指示骨骼活性是否增强。
ALP会在成骨细胞分解或不正常代谢时升高,这表明骨骼活性有所增加,可能会导致骨骼疾病。
胱抑素C(CIC)是另一种骨代谢标志物,它可以用来衡量血清中的胱抑素C水平,这些指标可以反映骨骼功能的状况。
正常情况下,胱抑素C水平较低,当发生像骨质疏松症这样的疾病时,CIC的水平会显著增加。
最后,钙和磷也是一种重要的骨代谢指标,它们可以衡量血清中的钙和磷水平,可以用来指示骨骼功能的情况。
钙是骨骼结构的主要成分,磷是骨骼代谢过程中所需的重要元素。
当骨骼疾病发生时,血清中的钙和磷会显著减少,因此钙和磷也可以作为骨骼状况的重要指标。
骨代谢的基本过程
骨代谢的基本过程骨代谢是指骨骼组织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骨骼的生成、破坏和重建等。
这一过程是通过骨细胞、细胞因子和激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骨代谢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骨生成(骨形成)和骨吸收(骨破坏)两个阶段。
骨生成是指骨细胞(主要是成骨细胞)在骨基质上合成骨组织的过程。
骨生成主要包括骨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骨基质的沉积和矿化等环节。
其中,骨原细胞是指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骨细胞前体细胞,它们通过增殖和分化为成骨细胞,进而合成骨基质。
骨基质是由胶原纤维和无机盐等物质组成的,成骨细胞通过分泌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蛋白,使骨基质得以沉积和矿化,形成成熟的骨组织。
骨吸收是指骨细胞(主要是破骨细胞)通过分泌酶类物质,将骨基质分解为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的过程。
骨吸收主要由破骨细胞完成,这些细胞通过分泌酶类物质(如酸性磷酸酶和金属蛋白酶等),破坏骨基质中的胶原纤维和无机盐,将其溶解转化为细胞外液。
这些溶解的物质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被吸收和排出体外。
骨生成和骨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骨生成和骨吸收是相互协调的,以保持骨骼的稳定状态。
然而,在某些疾病或生理状态下,骨代谢可能会失衡,导致骨骼的异常变化。
例如,在骨质疏松症中,骨吸收增加而骨生成减少,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变薄。
而在骨折修复和骨增生等情况下,骨生成相对增加,以修复或增加骨组织。
骨代谢的调节主要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
内源性因素包括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它们通过调控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来影响骨代谢的过程。
例如,雌激素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促进骨生成,抑制骨吸收。
外源性因素包括营养、运动和药物等,它们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刺激骨细胞的活性和干预骨代谢的调节来影响骨骼的健康状况。
骨代谢是骨骼组织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骨生成和骨吸收两个基本阶段。
它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调节,以维持骨骼的稳定状态。
了解骨代谢的基本过程对于预防和治疗骨骼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促进健康骨骼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科学依据。
骨代谢标志物
骨代谢标志物1.一般生化标志物如:血尿钙、磷、镁2.骨代谢调控激素1)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维生素D的作用:①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②促进肾小管钙磷重吸收,③促进骨钙动员到循环中,④促进钙盐在骨基质内沉积。
25羟维生素D(25(OH)D)半衰期21天,是维生素D 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是25(OH)D经过1α羟化酶羟化后的产物,是最具活性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但半衰期只有4~6小时,且血中浓度仅为25(OH)D的千分之一。
因此临床上常用25(OH)D来反应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
2)甲状旁腺素(PTH)PTH的生理功能:①在肾脏增加尿钙重吸收、抑制尿磷重吸收并调节维生素D在肾脏的活化和代谢,②既刺激骨形成也刺激骨吸收,但刺激骨吸收占主导地位。
PTH易受生理节律及进餐状态的影响,应在过夜空腹状态下检测。
3)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FGF23是一种由骨细胞分泌的磷调节激素,作用:①减少近端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增加尿磷排泄,②抑制1,25(OH)2D的合成并增加其代谢,从而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
3.骨转化标志物(BTMs)包括: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1)骨形成标志物成骨细胞中含有大量Ⅰ型前胶原,成骨时被分泌到细胞外,裂解为Ⅰ型前胶原N端肽(P1NP)、Ⅰ型前胶原C端肽(P1CP)、Ⅰ型胶原。
Ⅰ型胶原被组装在类骨质中,钙磷沉积其中形成羟基磷灰石(即类骨质的矿化);P1NP及P1CP作为代谢产物进入血尿中,及临床上检测的反应骨形成的标志物。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由成骨细胞分泌,肝功能正常人,来源于骨骼及肝脏的ALP各占总ALP的一半,当bALP生高时,总ALP也相应升高,故总ALP也可反映骨形成的状态。
骨钙素(OC)产生较晚,在成骨细胞合成类骨质时释放到细胞外骨基质,同时破骨时OC也会生高,故其事反应骨转化水平的总和指标。
骨钙素的大N端片段比OC全片更稳定,敏感性及重复性更佳。
骨代谢PPT演示课件
7
体内钙的存在状态
骨钙
(不溶)
羟磷灰石结晶:3Ca3(PO4)2Ca(OH)2 无定形磷酸钙沉淀:CaHPO42H2O;Ca3(PO4)23H2O
不扩散钙:与蛋白质结合
体液钙
(可溶) 可扩散钙 游离钙 (占血钙1/2,有生理作用) 难解离化合物:乳酸钙、柠檬酸钙
胞内钙:线粒体、内质网
8
血浆Ca2+的生理功能
23
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监测流程
诊断骨质疏松
开始治疗,,检测标志物的基础值 β-CrossLaps-抗再吸收治疗 total P1NP-合成代谢治疗
3个月后监测骨标志物total P1NP或β-CrossLaps
抗再吸收治疗后 β-CrossLaps明显下降( 大于35-55%)
合成代谢治疗后 total P1NP明显上升 (大于40%)
越快,骨钙素值越高,反之降低。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中骨钙素升高明显。
22
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和使用建议
Elecsys ® Β-CrossLaps total P1NP
N-MID Osteocalcin
类型 骨吸收 标志物
骨形成 标志物
骨转换 标志物
治疗 抗吸收治疗
抗吸收治疗
合成代谢治疗 抗吸收治疗
<35
(-)骨盐钙化 (+)骨盐再溶解 引起佝偻病/软骨病
12
激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
调节物质:1,25(OH)2-D3;甲状旁腺素;降钙素 作用组织:小肠;肾;骨
13
1,25-(OH)2-D3 的生理作用
对小肠的作 用
(+)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脂溶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胆固醇
骨代谢 课件
6
2
**
3
(15)
1
**
**(15)
0
0
-1
-3
-6
**
(15)
-2
**
-3
**
**
(15)
**
-9
3 6 9 12
-4
3 6 9 12
时间(月) ()内是患者人数
时间(月)
鲑鱼降钙素100IU/天
鲑鱼降钙素100IU/隔天
对照组:口服钙剂1g/天 *p<0.005;**p0.01
密盖息 明显减少骨质疏松患者的
骨质疏松的常见治疗方法
• 雌激素替代治疗,减少骨质吸收,防止病情发展 • 钙剂:当营养不良或消化道疾病为主要原因时效果显著 • Vit.D:促进肠道钙吸收,维持体内正钙平衡 • 降钙素:直接抑制骨吸收,促进钙固定,阻断病程进展 • 氟化物:稳定骨盐结构,抑制骨吸收
▲ 所以:降钙素比单纯使用钙剂及Vit.D更能直接促进钙固 定,影响骨代谢,治疗骨质疏松。
骨折发生
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24个月后,椎骨及外周骨骨折明显减少
治疗方法(患者人数)
脊椎骨压缩性骨折次数 周围骨骨折次数
维生素复合剂(10)
2.4+/-0.8
3
维生素复合剂+钙剂(7)
2.0+/-0.6
6
维生素复合剂+钙剂+降钙素(9)
1.0+/-0.6
1
(Wallth et al,1981)
密盖息有效减轻骨痛症状
谢性骨病
体内钙平衡的主要调节机制
血钙水平
VitD
尿钙
钙吸收
低钙血症 血钙正常 高钙血症
骨代谢标志物名词解释
骨代谢标志物名词解释骨代谢标志物(BoneMetabolicMarker,简称BMM)是一种利用特定生物标志物测定骨康复的生物质指标,通过调节骨重组和细胞凋亡在体内的代谢,可以准确掌握骨的健康情况。
它是由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结合而成,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检测骨代谢过程中发生的改变和失败,以便给出恰当的治疗方案。
骨代谢标志物有哪些骨代谢标志物有许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有甲状腺素(T4)、碘素(I)、碘代蛋白(TTR)、钙(Ca2+),磷(P)、骨水化产物(Pyridinium Crosslinks)、钙鳞蛋白(CPP)、骨灰素(OS)等。
甲状腺素是维持全身代谢稳定的重要因子,它可以促进骨代谢,使骨细胞活化,加快新陈代谢,增加钙离子释放,从而保护骨组织。
碘素是骨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其参与了新陈代谢中活性氧物质的稳定,促进骨重组,正常保护关节及骨的结构和功能。
碘代蛋白是必需的钙离子转运蛋白,它能够抑制对钙离子的结合,促进钙离子吸收,从而增加钙离子的储存。
钙是确保骨结构和功能的主要物质,而磷是钙的辅助物质,有助于钙更好地被吸收,同时磷还可以阻止骨质硬化。
骨水化产物可以评估骨重组过程中发生的失败,它也可以与囊性纤维化疾病相关,对于对于检测骨病有重要意义。
钙鳞蛋白是一种抗体,它可以抑制骨骼肌肌腱的损伤,而骨灰素则可以用来检测骨细胞活性度,以及骨细胞的毒性水平。
骨代谢标志物的重要性骨代谢标志物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了解骨的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骨代谢标志物可以用于检测病症发展情况,确定治疗反应,评估危险因素,以及预测疗效。
此外,骨代谢标志物还可以用于评估骨病患者的病情变化。
通过检测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可以准确地评估病情的发展,为改善患者的骨病状况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结论骨代谢标志物的准确测定和分析可以更有效地评估骨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帮助治疗者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骨代谢疾病实验室检查课件
骨代谢疾病的症状包括骨痛、骨折、骨骼畸形等。
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估。
04
常见骨代谢疾病骨折风险增加
01
骨软化症:骨组织矿化不足,导致骨骼变软、易弯曲
02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化、磨损,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骨密度检测:评估骨质疏松风险,指导治疗方案
钙磷代谢检测:了解钙磷代谢异常情况,指导补钙治疗
维生素D检测:评估维生素D缺乏情况,指导补充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了解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情况,指导治疗方案
4
实验室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携带相关病历资料:如病历、影像资料等,以便医生进行综合分析。
04
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06
骨骼肌肉无力:常见于骨质疏松、骨软化症等疾病
2
实验室检查方法
生化指标检测
钙磷代谢指标: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
01
骨吸收指标:如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等
03
其他指标: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等
05
骨形成指标:如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等
02
维生素D代谢指标:如25-羟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等
演讲人
骨代谢疾病实验室检查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骨代谢疾病概述
实验室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实验室检查注意事项
1
骨代谢疾病概述
骨代谢疾病的定义
骨代谢疾病是指与骨骼代谢相关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骨软化症、骨硬化症等。
骨代谢疾病通常与钙、磷、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代谢异常有关。
骨代谢指标解读
骨代谢指标解读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
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1PTH钙磷代谢调节指标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分泌的,对维持机体钙磷平衡和调节骨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PTH与骨、肾等组织表面的受体结合,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
PTH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PTH减低,见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等。
注:临床中也有血钙正常而PTH升高现象,可以结合甲状腺彩超判断结果。
在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时,由于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使得血钙减低,PTH分泌增加,血中PTH轻度升高,同时激发维生素D合成增加。
2维生素D3钙磷代谢调节指标人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吸收两种。
内源性合成指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存在于大多数高等动物表皮组织的7-脱氢胆固醇经光化学反应转化成维生素D3。
外源性吸收指人类通过摄取含有维生素D2或D3的饮食来补充体内维生素D含量。
1,25(OH)2D3能够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增加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增加磷吸收。
在肾脏,1,25(OH)2D3能够增加近端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升高血钙水平,增加骨密度。
在骨组织中,1,25(OH)2D3直接作用于骨的矿物质代谢,促进骨基质形成及类骨质矿化。
维生素D3缺乏或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代谢生化指标
概念
骨是具有新陈代谢的活组织,由破骨细胞 吸收旧骨、成骨细胞生成等量新骨取代完成骨 的转换,在伴随人一生的骨转换过程中,骨代 谢生化指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 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 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 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 蛋白。
骨吸收标志物 ( BONE RESORPTION MARKERS)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 TARTRA-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是酸性磷酸酶6 种同工酶 中一种,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破骨细胞、 Gaucher 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脾脏毛状细胞以 及单核吞噬细胞中,在肺泡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中 含量丰富。TRACP 主要由破骨细胞释放,增加OC 活性,人类TRACP 是位于第19 号染色体P13. 2 ~ 13. 3 处的一个基因编码的单一同工酶,该酶是一 种结构高度保守的含铁糖蛋白 ,分子量约 30 ~ 40kD,不同人种来源的TRACP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 性为85% ~ 95% ,其差异性起源于转录初期的可 选择性剪接和使用不同的翻译起始部位,或翻译后 蛋白质的修饰,而不是产生于多基因家族。
尿吡啶啉( PYRIDINOLINE,PYR) 尿脱氧吡啶啉( DEOXYPYRIDINOLINE,D-PYR)
Pyr 是衍生于羟赖氨酸三残基的3-羟吡啶环,具有 荧光氨基酸,一个共价胶原交联残基,又名羟赖氨 酸吡啶啉( Hydroxylysyl pyridinoline,HP) ,同源化 合物D-Pyr 又名赖氨酸吡啶啉( Lysyl pyridinoline, HP ) ,分子量分别为429. 37 和413. 34。 Pyr 与D-Pyr 是I 型胶原分子之间构成胶原纤维的交 联物,起稳定胶原链的作用,由成熟胶原降解而来, 骨吸收胶原后,Pyr 和DPyr变成降解产物释放入血 液循环,是NTX 和CTX的终末代谢产物,是目前最 有价值的骨吸收指标之一。
骨代谢系列
骨代谢系列骨代谢性疾病一般包括骨质疏松、内分泌骨病、肾性骨病、变形性骨炎及遗传性骨病等方面,其中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下面以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为例,阐述骨代谢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
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虽然有反映骨矿含量的骨密度检查,但昂贵的价格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所以同样能反映骨代谢状态的生化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化检查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可以反映出体内骨的代谢转换情况,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分型。
如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明显升高,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
反映骨形成的标志物降低,常见于老年型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生化检查包括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和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一、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一)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1、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种磷酸单酯酶,在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肝、肾、小肠和肺等组织中。
血清碱性磷酸酶50%来源于骨。
其余50%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
骨骼中的碱性磷酸酶是由成骨细胞分泌,主要集中在骨化部位,即在骨骺线和骨膜下。
骨的碱性磷酸酶是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物,半衰期为1~2天。
骨质疏松患者的碱性磷酸酶减少极为少见,绝大多数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骨碱性磷酸酶与肝型碱性磷酸酶不同,一般实验室方法主要反映肝型碱性磷酸酶。
为了鉴别肝胆疾病和成骨细胞活性增高的骨病,最好作碱性磷酸酶同功酶测定。
当然肝功能正常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也能反映成骨细胞的功能。
碱性磷酸酶减少极少见,极大多数骨病碱性磷酸酶增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佝偻病、软骨病、骨折、畸形性骨炎、氟骨症、高骨转换型的骨质疏松患者。
肝胆疾病时,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升高,骨碱性磷酸酶正常。
绝经期后碱性磷酸酶增高,但不超过正常值的一倍。
骨碱性磷酸酶也可用于骨转移癌患者的病程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骨代谢5项检查方法
骨代谢五项检查通常包括以下项目: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25-羟基维生素D3、甲状旁腺激素和骨钙素。
1.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由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合成,可反映Ⅰ型胶原的合成情况和骨转换情况。
2.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成骨细胞中含有大量的Ⅰ型前胶原,检测血液中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含量能够确切的反应成骨细胞的活性。
3. 25-羟基维生素D3:维生素D3在体内的一种存在形式,通过抽血化验血的方式可以查看出体内是否缺乏维生素D3。
4. 甲状旁腺激素:由甲状旁腺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够促使血浆钙离子的浓度升高。
5. 骨钙素:骨中含量十分丰富的非胶原蛋白,主要由骨细胞、成牙质细胞合成,检查骨钙素对骨质疏松综合征、钙代谢紊乱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由于骨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单一的指标能够全面评价骨代谢的水平。
因此,在临床上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如骨密度检测、生长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肾功检测、影像学方面的骨ECT 检查等,这些数值指标综合的对骨进行代谢的评价。
选择检查方法时,应根据倾向的疾病进行选择性检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骨代谢讲》PPT课件
❖ PICP
❖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 碱性磷酸酶
❖ 尿吡啶啉
❖ 骨碱性磷酸酶
❖ 尿脱氧吡啶啉
精品医学
22
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 procollagen,PINP)
是从1型前胶原分子的两端分解出来的前胶原肽,Ⅰ型前 胶原是Ⅰ型胶原前体,Ⅰ型前胶原经蛋白酶水解作用, 从1型前胶原分子的两端分解出两个前胶原肽,即为 PINP,PICP。
精品医学
15
发病原因
骨质疏松症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 认 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 1. 内分泌因素 ❖ 2. 遗传因素 ❖ 3. 营养因素 ❖ 4. 废用因素 ❖ 5. 药物及疾病 ❖ 6. 其他因素
精品医学
16
骨质疏松症分类和分型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 I型或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性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观察提供了许多有 价值的观察指标。
精品医学
20
主要内容
❖ 骨标志物概述 ❖ 骨质疏松 ❖ 主要标志物及临床应用 ❖ 实验室检测及注意事项
精品医学
21
主要标志物及临床应用
形成指标
吸收指标
❖ PINP
❖ 血清-crosslaps
❖ 完整/N-MID骨钙素 ❖ 尿I型胶原C/N端肽
精品医学
25
检测
常见测检测方法 ❖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 ❖ 进口酶标试剂(FDA认证) ❖ 国产酶标试剂 ❖ 放免试剂
精品医学
26
如何选择检测方法
由于:
完整BGP很不稳定,羧基端43-44间的氨基酸 极易被蛋白酶水解,列解成大的N片段,使大 多数多价抗体不能识别而不起免疫反应。
骨代谢生化指标ppt课件
.
降钙素( Calcitonin,CT)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parafollicular cells,又称明亮细胞或C细胞) 产生和分泌、含有 32 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
CT与PTH 作用的靶组织相同,但作用与PTH 相反。PTH 与CT 共同作用,维持着血钙的相对 平衡。
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小肠对于钙离子的吸收, 降低体内血钙浓度,使血中游离钙向骨组织中 转化; 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增加尿钙 流失;同时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减少骨骼
.
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CTX 水平反映了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 CTX 是以破骨细胞活性显著增强为特点的代 谢性骨病的有效标志物,骨质疏松症、变形 性骨炎( Paget’s 病) 、多发性骨髓瘤和肿瘤 骨转移等CTX 水平升高。
临床应用于抗骨吸收药物治疗的评价, 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治疗及二膦酸 盐类药物治疗的监测。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血钙以 离子钙和结合钙两种形式存在,各占约50%。结 合钙绝大部分是与血浆清蛋白结合,称为不扩 散钙; 小部分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等结合称为可 扩散钙。血浆钙中只有离子钙才直接起生理作 用。血浆中的不扩散钙,虽没有直接的生理效
15
.
血钙的临床意义
➢ 钙具有维持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维持细胞和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 传导功能; 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 参与血液 的凝固过程等生理作用。
骨代谢标志物
骨代谢标志物1.一般生化标志物如:血尿钙、磷、镁2.骨代谢调控激素1)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维生素D的作用:①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②促进肾小管钙磷重吸收,③促进骨钙动员到循环中,④促进钙盐在骨基质内沉积。
25羟维生素D(25(OH)D)半衰期21天,是维生素D 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是25(OH)D经过1α羟化酶羟化后的产物,是最具活性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但半衰期只有4~6小时,且血中浓度仅为25(OH)D的千分之一。
因此临床上常用25(OH)D来反应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
2)甲状旁腺素(PTH)PTH的生理功能:①在肾脏增加尿钙重吸收、抑制尿磷重吸收并调节维生素D在肾脏的活化和代谢,②既刺激骨形成也刺激骨吸收,但刺激骨吸收占主导地位。
PTH易受生理节律及进餐状态的影响,应在过夜空腹状态下检测。
3)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FGF23是一种由骨细胞分泌的磷调节激素,作用:①减少近端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增加尿磷排泄,②抑制1,25(OH)2D的合成并增加其代谢,从而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
3.骨转化标志物(BTMs)包括: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1)骨形成标志物成骨细胞中含有大量Ⅰ型前胶原,成骨时被分泌到细胞外,裂解为Ⅰ型前胶原N端肽(P1NP)、Ⅰ型前胶原C端肽(P1CP)、Ⅰ型胶原。
Ⅰ型胶原被组装在类骨质中,钙磷沉积其中形成羟基磷灰石(即类骨质的矿化);P1NP及P1CP作为代谢产物进入血尿中,及临床上检测的反应骨形成的标志物。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由成骨细胞分泌,肝功能正常人,来源于骨骼及肝脏的ALP各占总ALP的一半,当bALP生高时,总ALP也相应升高,故总ALP也可反映骨形成的状态。
骨钙素(OC)产生较晚,在成骨细胞合成类骨质时释放到细胞外骨基质,同时破骨时OC也会生高,故其事反应骨转化水平的总和指标。
骨钙素的大N端片段比OC全片更稳定,敏感性及重复性更佳。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是指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代谢和疾病状态的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酸、肌酐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骨骼的健康状况,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钙是衡量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血清钙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骨骼的代谢状态。
血清钙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影响,过高会导致骨质疏松,过低则会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等问题。
磷是骨骼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血清磷水平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骨骼的代谢状态。
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影响,过高会导致骨质疏松,过低则会导致骨折等问题。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骨骼生长和代谢的酶,其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骨骼的生长和代谢状态。
碱性磷酸酶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影响,过高会导致骨质疏松,过低则会导致骨折等问题。
骨钙素是一种调节骨骼代谢的激素,其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骨骼的代谢状态。
骨钙素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影响,过高会导致骨质疏松,过低则会导致骨折等问题。
尿酸和肌酐是肾脏功能的指标,其水平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骨骼的代谢状态。
肾脏是骨骼代谢的重要器官,肾脏功能不良会影响骨骼
健康。
骨代谢生化指标是反映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应该关注自己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的骨骼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代谢系列
骨代谢性疾病一般包括骨质疏松、内分泌骨病、肾性骨病、变形性骨炎及遗传性骨病等方面,其中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下面以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为例,阐述骨代谢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
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虽然有反映骨矿含量的骨密度检查,但昂贵的价格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所以同样能反映骨代谢状态的生化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化检查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可以反映出体内骨的代谢转换情况,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分型。
如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明显升高,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
反映骨形成的标志物降低,常见于老年型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生化检查包括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和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一、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
(一)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
1、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种磷酸单酯酶,在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肝、肾、小肠和肺等组织中。
血清碱性磷酸酶50%来源于骨。
其余50%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
骨骼中的碱性磷酸酶是由成骨细胞分泌,主要集中在骨化部位,即在骨骺线和骨膜下。
骨的碱性磷酸酶是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物,半衰期为1~2天。
骨质疏松患者的碱性磷酸酶减少极为少见,绝大多数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骨碱性磷酸酶与肝型碱性磷酸酶不同,一般实验室方法主要反映肝型碱性磷酸酶。
为了鉴别肝胆疾病和成骨细胞活性增高的骨病,最好作碱性磷酸酶同功酶测定。
当然肝功能正常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也能反映成骨细胞的功能。
碱性磷酸酶减少极少见,极大多数骨病碱性磷酸酶增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佝偻病、软骨病、骨折、畸形性骨炎、氟骨症、高骨转换型的骨质疏松患者。
肝胆疾病时,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升高,骨碱性磷酸酶正常。
绝经期后碱性磷酸酶增高,但不超过正常值的一倍。
骨碱性磷酸酶也可用于骨转移癌患者的病程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2、骨钙素(Bone Glaprotein, BGP)
骨钙素是在骨中含量十分丰富的非胶原蛋白,其总量占骨组织中非胶原蛋白的15%~20%。
骨钙素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与羟磷灰石有较强的亲和力,约50%沉着于骨基质,其余50%进入血循环。
骨钙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异常的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成,抑制软骨矿化速率。
血中骨钙素的半衰期约5分钟。
骨钙素是反映骨代谢状态的一个特异和灵敏的生化指标,监测血中骨钙素的浓度,不仅可以直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情况,而且对观察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骨钙素升高常见于儿童生长期、肾性骨营养不良、畸形性骨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骨折、高转换率的骨质疏松患者、骨转移癌、低磷血症、肾功能不全等。
骨钙素降低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病、孕妇、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
3、I型胶原前肽
I型胶原前肽是最常见的骨胶原,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组成总蛋白部分的90%。
在骨中的胶原是由成骨细胞以前胶原的形式合成的,前胶原形成胶原纤维时从前胶原分子上裂解出两种I型胶原前肽:即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每合成一个胶原分子,就会有一个分子的PICP或PINP产生。
因此,测定其在血中的水平,可反映骨形成情况。
虽然I型胶原前肽也可由其他的来源而增加。
大部分非骨骼组织比骨骼翻新慢,而且进入循环前肽池的量极微。
因此,血清中I型胶原前肽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是反
映成骨细胞活动和骨形成以及反映I型胶原合成速率的特异指标。
另外,成人PINP与PICP 处于等量水平,儿童PINP含量比PICP高2~3倍,说明儿童对PICP的代谢较快。
PICP增高常见于儿童发育期、妊娠最后3个月、骨肿瘤、特别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畸形性骨炎、酒精性肝炎、肺纤维化等。
PICP在绝经期后骨质疏松患者经雌激素治疗6个月后可降低30%,但其降低的机制尚不清楚。
许多学者对PICP在代谢性骨病诊断中的价值持怀疑的态度,多数意见认为血清PINP水平诊断意义更大。
(二)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
1、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c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
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P)主要存在于骨、前列腺、溶酶体、红细胞、血小板和脾脏中。
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破骨细胞,而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含量甚少。
当骨吸收时,TRAP由破骨细胞释放入血循环中,所以血浆中TRAP水平被认为是骨吸收的一项生化指标,主要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状态。
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慢性肾功能不全、畸形性骨炎、骨转移癌、卵巢切除术后、高转换率的骨质疏松患者。
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降低见于骨吸收降低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降低。
2、尿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OP)
尿羟脯氨酸是体内胶原代谢的终产物之一,其中一半来自骨胶原的破坏,还有一部分来自骨以外的各种胶原组织及饮食中胶原的破坏。
尿中HOP排出的量可以反映骨吸收和骨转换程度,但不特异。
尿羟脯氨酸增高见于儿童生长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慢性肾功能不全、畸形性骨炎、高转换的骨质疏松患者、佝偻病和软骨病。
尿羟脯氨酸是由合成的胶原退变而来。
所以,尿羟脯氨酸能在其他组织如皮肤及弹性蛋白的代谢释放物等中发现,某些添加剂如凝胶内含有大量的尿羟脯氨酸。
因此尿羟脯氨酸指标特异性较差。
此外,羟脯氨酸在排入水前,大部分已降解,尿羟脯氨酸也缺乏灵敏性。
二、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骨是由骨矿物质与骨基质两大部分组成。
骨矿物质主要由无定型钙磷混合物和钙磷羟磷灰石晶体构成。
其他如镁、锌、铜、锰、氟、铝、硅、锶等元素也参与骨代谢。
临床通过测定血、尿中这些矿物质的含量可以间接了解骨代谢的状况。
但由于人体机能状态的调节及其他脏器的影响,从而使依靠测定血清中这些元素的变化来反映骨代谢疾病受到限制。
三、其他代谢指标
1.甲状旁腺素(PTH)
甲状旁腺激素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分泌的激素,含有84个氨基酸的直链多肽,分子量为9500。
其生理作用是: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吸收,使骨钙释放入血,伴随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也相应增强;它减少近端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而增加钙的重吸收;促进肾的活性维生素D的转化,间接促进肠钙吸收。
PTH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
PTH具有调节体内钙离子浓度、维持胰岛β细胞、全身神经肌肉等各种细胞活性的机能。
而PTH合成和分泌又受钙水平的调节,血钙降低能刺激PTH的合成和分泌。
PTH的分泌与Ⅰ型(绝经后)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皆有关。
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增生及少数腺癌,其PTH分泌过多,导致骨吸收增强,易患骨质疏松。
PTH的分泌与血钙离子浓度呈负反馈机制,即钙离子浓度降低,PTH分泌增多,反之,PTH分泌减少。
PTH可使血钙浓度上升的理由有三,其一,PTH可使骨中的钙融出;其二,PTH尽量使尿钙不排泄或少排出;其三,PTH在肾内使活性维生素D尽快合成,从而加速肠钙吸收,正因如此,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者,其病情愈重,血钙浓度愈高,而甲状旁腺机能低下者,结果相反,病情愈重,血钙浓度愈低。
将血浆PTH放免测定和血钙测定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大大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区别原发性甲旁亢及慢性肾功衰竭所致继发甲旁亢,甲旁减和癌瘤所致高血钙症等有重要价值。
2.降钙素(CT)
降钙素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肤激素。
它与PTH作用相反,使血钙向骨中移动和“沉着”而降低血钙。
CT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在破骨细胞上存在有CT受体,CT作用破骨细胞,使其骨吸收受抑;同时,CT又能抑制PTH和活性维生素D的活性,降低血钙的浓度。
当妇女卵巢切除后,雌激素分泌明显低下,从而对外源性CT的反应性降低,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如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提高机体对外源性CT 的敏感性,对防治骨质疏松有利。
CT有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骨代谢作用,即抑制骨吸收,显然对骨质疏松的进程有阻止作用,而且,CT能增加肠钙吸收和骨矿含量,抑制胶原分解,减少尿羟脯氨酸(HOP)的排泄等,这些对防治骨质疏松均有益处,尤其CT对缓解骨痛效果明显。
但因其价格昂贵,故要酌情应用。
一般宜用于雌激素替代疗法禁忌的妇女和严重的骨质疏松所致的剧烈骨痛患者。
CT在小儿时高,随增龄降低。
由于随增龄促进骨吸收的PTH 升高,而抑制骨吸收的CT下降,而女性CT水平较男性明显低下,通过调查20~70岁男女钙负荷的CT分泌功能表明:任何年龄组的男性CT水平均高于女性,加之高龄妇女其钙负荷所致的CT增加较差,即CT分泌的贮备能力甚小,这也是骨质疏松女性较男性多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