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仪器设计第版》课后习题答案浦昭邦_王宝光

合集下载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全)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全)
计算机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进步。在一块芯片上能集 成多少个元件取决于光刻工艺能制作出多精细的图案�而这依赖于光刻的精确 重复定位�依赖于定位系统的精密测量与控制。航天发射与飞行�都需要靠精 密测量与控制保证它们轨道的准确性。
一部现代的汽车往往装有几十个不同传感器�对点火时间、燃油喷射、空
积分等、非线性环节的线性化处理、逻辑判断等。
1-6 测量电路的输入信号类型对其电路组成有何影响�试述模拟式测量电路与 增量码数字式测量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随着传感器类型的不同�输入信号的类型也随之而异。主要可分为模拟式
信号与数字式信号。随着输入信号的不同�测量电路的组成也不同。 图 X1-1 是模拟式测量电路的基本组成。传感器包括它的基本转换电路�如
应用于要求共模抑制比大于 100dB 的场合�例如人体心电测量。
2-8 图 2-8b 所示电路�N1、N2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4=R2=R1=R3=R�试求其闭环电压放大倍 数。 由图 2-8b 和题设可得 u01 =ui1 (1+R2 /R1) = 2ui1 , u0=ui2 (1+R4 /R3 )–2ui1 R4/R3 =2ui2–2
电桥�传感器的输出已是电量�电压或电流�。根据被测量的不同�可进行相应
的量程切换。传感器的输出一般较小�常需要放大。图中所示各个组成部分不 一定都需要。例如�对于输出非调制信号的传感器�就无需用振荡器向它供电� 也不用解调器。在采用信号调制的场合�信号调制与解调用同一振荡器输出的 信号作载波信号或参考信号。利用信号分离电路�常为滤波器��将信号与噪声 分离�将不同成分的信号分离�取出所需信号。有的被测参数比较复杂�或者 为了控制目的�还需要进行运算。对于典型的模拟式电路�无需模数转换电路 和计算机�而直接通过显示执行机构输出�因此图中将模数转换电路和计算机 画在虚线框内。越来越多的模拟信号测量电路输出数字信号�这时需要模数转 换电路。在需要较复杂的数字和逻辑运算、或较大量的信息存储情况下�采用 计算机。

第1章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浦昭邦_王宝光教材

第1章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浦昭邦_王宝光教材

2. 热工量计量仪器
测量对象:包括温度、湿度、流量测量仪器,如各种气压计、 真空计、多波长测温仪表、流量计等。
3. 机械量计量仪器
测量对象:如各种测力仪、硬度仪、加速度与速度测量仪,力 矩测量仪、振动测量仪等。
4. 时间频率计量仪器
测量对象:时间、频率等
5. 电磁量计量仪器
测量对象:用于测量各种电量和磁量的仪器,如各种交、直流电流 表、电压表、功率表、电阻测量仪、电容测量仪、静电仪、磁参数测 量仪等。
像卡送到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实现精密定位和图像识别与计算,并给出 被检测件的尺寸值、误差值及缺陷状况。
按功能将仪器分成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基准部件 2 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 5 信息处理与运算装置 6 显示部件
3 放大部件
4 瞄准部件
7 驱动控制器部件
8 机械结构部件
基准部件
测量的过程是一个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过程,因此,仪器中要
测控仪器的概念
在现代计量测试仪器中,测量与控制已经密不可分,测控仪器则是利 用测量和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 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本课程的要求:
①掌握机、电、光、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仪器总体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②学会如何从设计任务出发,进行总体设计的方法;
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大或处理的信号。 不同测量对象可以用不同测量原理的传感器进行感受与转换,因此正
确选用和设计传感器是十分重要的,通常要遵守仪器设计的精度原则和经
济原则等。 常用的传感器有机械式、电子式、光电式、光学式、声学式、压电式
等等,有数千种,选用时一定要分析清楚其工作原理、精度指标、测量范
围、使用场合、特点和成本。同时一定要注意要按照被测参数的定义来选 用和设计传感器。

测控课后习题答案

测控课后习题答案

1-2.典型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的结构式怎么样的?各单元主要起什么作用?(1)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它是以单输入单输出、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2)检测单元:是控制系统实现控制调节的基础、它完成对所有被控变量的直接测量同时也可实现某些参数的间接测量(3)变送单元完成对被测变量信号的转换和传输、其转换结果符合国际标准的符号制式(4)显示单元:是控制系统的附属单元、它将检测单元获得的有关参数、通过适当方式显示操作人员(5)调节单元:完成调节控制规律的运算、它将变送器传输出来的测量信号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调节运算、以输出作为控制信号(6)执行单元:是控制系统实施控制策略的执行机构它负责将调节器的控制输出信号按执行机构的需要产生出相应信号、以驱动执行机构实现对被控变量的调节作用1-6.什么是仪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两者间存在什么联系?灵敏度是仪表对被控参数变化的灵敏程度、分辨率是输出能相应和分辨率的最小输入量分辨率是灵敏度的一种一般来说仪表的灵敏度越高分辨率也越高1-7.仪表的精度是如何确定的?是用允许的最大引用误差去掉百分号后的数字来衡量的1、被检测物理模型的前提条件属理想条件、与实际检测条件有出入2、测量器件的材料性能或制作方法不佳使检测特性随时间而发生劣化3、电气、空气压、油压等动力源的噪音及容量的影响4、检测线路接头之间存在接触电势或接触电阻5、检测系统的惯性即延迟传递特性不符合检测的目的要求、因此要同时考虑系统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6、检测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气压、振动、辐射7、不同采样所得测量值的差异造成的误差8、人为的疏忽造成误差、包括个人读表偏差、知识经验的深浅、体力及精神状态等9、测量器件进入被测对象、破坏了所要测量的原有状态10、被测对象本身变动大、易受外界干扰以至测量值不稳定。

3-2.说明锁定放大原理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检测埋没在噪声中的微弱信号时、可以主动调制信号、抑制噪声、专门提取微弱信号幅值和相位等有效信息3-3.利用检测方程式说明补偿结构的特点。

《测控仪器设计(第)》课后习题答案浦昭邦王宝光

《测控仪器设计(第)》课后习题答案浦昭邦王宝光

封面作者:Pan 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测控仪器则是利用测量和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仪器仪表的用途和重要性—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仪器仪表中的计量测试仪器与控制仪器统称为测控仪器,可以说测控仪器的水平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仪器仪表的用途:在机械制造业中:对产品的静态与动态性能测试;加工过程的控制与监测;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诊断等。

在电力、化工、石油工业中:对压力、流量、温度、成分、尺寸等参数的检测和控制;对压力容器泄漏和裂纹的检测等。

在航天、航空工业中:对发动机转速、转矩、振动、噪声、动力特性、喷油压力、管道流量的测量;对构件的应力、刚度、强度的测量;对控制系统的电流、电压、绝缘强度的测量等。

发展趋势: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高效率、智能化、多样化与多维化(1)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测控仪器的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几何量nm精度测量,力学量的mg精度测量等。

同时对仪器的可靠性要求也日益增高,尤其是航空、航天用的测控仪器,其可靠性尤为重要。

(2)高效率大批量产品生产节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高效率,因此非接触测量、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操作与控制的自动化、多点检测、机光电算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

(3)高智能化在信息拾取与转换、信息测量、判断和处理及控制方面大量采用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显示与控制系统向三维形象化发展,操作向自动化发展,并且具有多种人工智能从学习机向人工智能机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4)多维化、多功能化(5)开发新原理(6)动态测量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1)程式性强调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

(2)创造性突出人的创造性,开发创新性产品。

(3)系统性用系统工程思想处理技术系统问题。

力求系统整体最优,同时要考虑人-机-环境的大系统关系。

(4)优化性通过优化理论及技术,以获得功能全、性能良好、成本低、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全)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1-1为什么说在现代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离不开测量与控制技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求机器按照给定的规程运行。

例如,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

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

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对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外,还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测。

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机器与生产过程的模型是否准确,是否在按正确的模型对机器与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效率一方面与机器的运行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机器或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为了使机器能在高速下可靠运行,必须要求机器本身的质量高,其控制系统性能优异。

要做到这两点,还是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产品的质量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生产自动化同样一点也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特别是当今时代的自动化已不是本世纪初主要靠凸轮、机械机构实现的刚性自动化,而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柔性自动化、自适应控制与智能化。

越是柔性的系统就越需要检测。

没有检测,机器和生产系统就不可能按正确的规程自动运行。

自适应控制就是要使机器和系统能自动地去适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按最佳的方案运行,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对外部环境条件的检测,检测是控制的基础。

智能化是能在复杂的、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自行决策的自动化,决策的基础是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掌握,它同样离不开检测。

1-2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

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

华东交通大学_测控试卷测控仪器设计

华东交通大学_测控试卷测控仪器设计

试卷编号:( A )卷测控仪器设计课程课程类别:必考生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厂一、填空题1.仪器误差的来源有、和运行误差。

2、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在时域表征动态测量仪器的和响应精度,,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和。

3.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是4.测控仪器的设计六大原则是、、测量链最短原则、坐标系基准统一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经济原则。

5.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器参数的改变及仪器特性的改变,引起和。

6.在设计中,采用包括补偿、环节等技术措施,则往往能在提高仪器精度和改善仪器性能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7.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均方根比例、和中间值比例。

8.标准量的细分方法有、。

9、仪器中的支承件包括基座、立柱、机柜、机箱等。

它起着联接和支承仪器的机、光、电等各部分零件和部件的作用,其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

10、导轨是稳定和灵活传递直线运动的部件,起着确保运动精度及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

其由运动导轨(动导轨)和支承导轨(静导轨)组成。

11、导轨种类很多,按照导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弹性摩擦导轨。

12、在微位移机构中,微工作台的驱动方法有。

13、测控仪器中的光电系统的组成14、光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问题。

16、在光电系统设计时,针对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点,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7、光电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变换与光电变换,因而光电系统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匹配包括、。

匹配的核心是如何正常选择光电检测器件。

18、照明的种类、、、。

19. 光电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十分重要,这些匹配包括光谱匹配、、。

二、简答1、名词术语解释:灵敏度与鉴别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估读误差与读数误差;分度值与分辨力2、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3、什么是阿贝原则?举例说明在仪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减少阿贝误差?4、试述同步比较测量原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5、在导轨的设计过程应重点考虑哪些问题?爬行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是什么?6、何谓导向精度?导轨设计有哪些要求?举出四种导轨组合,并说明其特点。

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复习重点及答案

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复习重点及答案

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复习重点及答案测控仪器设计(第2版)复习重点及答案一、测控仪器设计概论1.测控仪器:是利用测量与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2.按功能将仪器分:①基准部件;作用:测控仪器中的标准量是测量的基准;②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作用:感受被测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大或处理的信号;③放大部件;作用:提供进一步加工处理和显示的信号;④瞄准部件;作用:确定被测量的位置(或零位);⑤信息处理与运算装置;作用:主要用于数据加工、处理、运算和校正等;⑥显示部件;作用:用指针与表盘、记录器、数字显示器、打印机、监视器等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⑦驱动控制部件;作用:用来驱动测控系统中的运动部件;⑧机械结构部件;作用:用于对被测件、标准器、传感器的定位、支撑和运动。

3.1示值范围: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

3.2测量范围:测量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被测量值。

4.1敏感度: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的变化。

S=ΔY/ΔX。

是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反映能力。

4.2鉴别力:使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这种激励变化应是缓慢而单调地进行。

4.3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

指仪器显示的最末一位数字间隔代表的被测量值。

4.4视差:当指示器与标尺表面不在同一平面时,观测者偏离正确观察方向进行读数和瞄准所引起的误差。

4.5估读误差:观测者估读指示器位于两相邻标尺标记间的相对位置而引起的误差,也称为内插误差。

4.6读数误差:由于观测者对计量器具示值读数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它包括视差和估读误差。

二、仪器精度理论1.1 测量误差:对某物理量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数值Xi与其真值Xo之间的差。

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得值对于真值的偏离程度。

1.2 理论真值:它是设计时给定的或是用数学、物理公式计算出的给定值。

1.3 约定真值: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并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第3版习题解答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第3版习题解答
集中式的特点是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个S/H和A/D电路,模拟多路切换器MUX对多路信号分时切换、轮流选通到S/H和A/D进行数据采集。
分布式的特点是每一路信号都有一个S/H和A/D,因而也不再需要模拟多路切换器MUX。每一个S/H和A/D只对本路模拟信号进行数字转换即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按一定顺序或随机地输入计算机。
答:
据题知, , ,代入公式(2-1-38)计算得该地震仪的A/D转换器的转换周期为 ,为提高勘探分辨率欲将采样周期改为1ms,则信号道数应减小为 ,否则A/D转换器就转换不过来。
据题知, , ,代入公式(2-1-17)计算得C=5,将C=5和TS=1ms代入公式(2-1-17)计算得,抗混叠滤波器截止频率应减小为 ,将 代入公式(2-1-18)计算得 ,这将使地震仪可记录的最高地震信号频率达到250Hz,因而,可使地震仪的勘探分辨率提高一倍。如果只是减少采样周期而不改变抗混叠滤波器截止频率,将 代入公式(2-1-18)计算得 ,使地震仪可记录的最高地震信号频率仍然被限制在125Hz,因而地震仪的勘探分辨率仍然不能提高,这就使减少采样周期的优越性发挥不出来。
①减小Ri,为此模拟多路切换器MUX前级应采用电压跟随器;
②MUX选用Ron极小、Roff极大的开关管;
③选用寄生电容小的MUX。
④据公式(2-1-51),减少MUX输入端并联的开关数N,可减小串音。若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则可从根本上消除串音干扰。因N=1代入公式(2-1-51)计算得 。
6、主放大器与前置放大器有什么区别?设置不设置主放大器、设置哪种主放大器依据是什么?
3、图2-1-14(a)所示采集电路结构只适合于什么情况?为什么?
答:
图2-1-14(a) 所示采集电路仅由A/D转换器和前面的模拟多路切换器MUX构成,只适合于测量恒定的各点基本相同的信号。因为恒定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无须设置S/H, 各点基本相同的信号无需设置PGA。

测控仪器设计习题解答

测控仪器设计习题解答

第一章1.测控仪器的概念是什么?答:测控仪器是利用测量与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2.为什么说测控仪器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答:……3.现代测控仪器技术包含哪些内容?答:……4.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答:(1)基准部件:提供测量的标准量。

(2)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感受被测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大或处理的信号。

(3)放大部件:提供进一步加工处理和显示的信号。

(4)瞄准部件:用来确定被测量的位置(或零位)。

(5)信息处理与运算部件:用于数据加工、处理、运算和校正等(6)显示部件:用指针与表盘、记录器、数字显示器、打印机、监视器等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

(7)驱动控制部件:用来驱动测控系统中的运动部件。

(8)机械结构部件:用于对被测件、标准器、传感器的定位、支承和运动。

5.写出下列成组名词术语的概念并分清其差异:分度值与分辨力:分度值——一个标尺间隔所代表的被测量值。

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

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范围——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

测量范围——测量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被测量值。

灵敏度与鉴别力(灵敏阈):灵敏度——测量仪器响应(输出)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输入)的变化。

鉴别力——使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

仪器的准确度、示值误差、重复性误差:仪器的准确度——测量仪器输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的能力。

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的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

重复性误差——视差、估读误差、读数误差:视差——当指示器与标尺表面不在同一平面时,观测者偏离正确观察方向进行读数和瞄准所引起的误差。

估读误差——观测者估读指示器位于两相邻标尺标记间的相对位置而引起的误差,有时也称为内插误差。

读数误差——由于观测者对计量器具示值读数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它包括视差和估读误差。

6.对测控仪器的设计要求有哪些?答:(1)精度要求(2)检测效率要求(3)可靠性要求(4)经济性要求(5)使用条件要求(6)造型要求第二章1.说明分析仪器误差的微分法、几何法、作用线与瞬时臂法和数学逼近法各适用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答:若能列出仪器全部或局部的作用原理方程,那么,当源误差为各特性或结构参数误差时,可以用微分法求各源对仪器精度的影响。

(完整版)测控仪器设计__总复习题和考试题

(完整版)测控仪器设计__总复习题和考试题

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库一、填空题1.仪器误差的来源有原理误差、制造误差和运行误差。

2、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在时域表征动态测量仪器的瞬态和稳态响应精度,,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和。

3.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是正确度4.测控仪器的设计六大原则是阿贝原则、变形最小原则、测量链最短原则、坐标系基准统一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经济原则。

5.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器参数的改变及仪器特性的改变,引起温度灵敏度飘移和温度零点飘移。

6.在设计中,采用包括补偿调整、校正环节等技术措施,则往往能在提高仪器精度和改善仪器性能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7.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黄金比例、均方根比例、和中间值比例。

8.标准量的细分方法有光学机械细分法、光电细分法。

9、仪器中的支承件包括基座、立柱、机柜、机箱等。

它起着联接和支承仪器的机、光、电等各部分零件和部件的作用,其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

10、导轨是稳定和灵活传递直线运动的部件,起着确保运动精度及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

其由运动导轨(动导轨)和支承导轨(静导轨)组成。

11、导轨种类很多,按照导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弹性摩擦导轨。

12、在微位移机构中,微工作台的驱动方法有步进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测速电动机。

13、测控仪器中的光电系统的组成14、光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问题。

15、直接检测系统:相干检测系统:16、在光电系统设计时,针对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点,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7、光电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变换与光电变换,因而光电系统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匹配包括、。

匹配的核心是如何正常选择光电检测器件。

18、照明的种类、、、。

19. 光电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十分重要,这些匹配包括光谱匹配、、。

二、简答1、名词术语解释:灵敏度与鉴别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估读误差与读数误差;分度值与分辨力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

(最新整理)测控电路课后习题.(DOC)

(最新整理)测控电路课后习题.(DOC)
换; (3) 量程的变换; (4) 选取所需的信号的能力,信号与噪声的分离,不同频率信号的分离等; (5) 对信号进行处理与运算,如求平均值、差值、峰值、绝对值,求导数、积分等、非线
性环节的线性化处理、逻辑判断等。 1-9 为什么要采用闭环控制系统?试述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在开环系统中传递函数的任何变化将引起输出的变化。其次,不可避免地会有扰动因素作 用在被控对象上,引起输出的变化.利用传感器对扰动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电路在设定上引入一 定修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扰动的影响,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同样不能达到很高的精度.一是对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DOC)
扰动的测量误差影响控制精度。二是扰动模型的不精确性影响控制精度。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 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见图 X1-3.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传感器直接测量输出量,将它反馈 到输入端与设定值相比较,当发现它们之间有差异时,进行调节。这里系统和扰动的传递函数 对输出基本没有影响,影响系统控制精度的主要是传感器和比较电路的精度.在图 X1-3 中,传 感器反馈信号与设定信号之差不直接送到放大电路,而先经过一个校正电路.这主要考虑从发 现输出量变化到执行控制需要一段时间,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常引入微分环节。另外,当输出量 在扰动影响下作周期变化时,由于控制作用的滞后,可能产生振荡。为了防止振荡,需要引入 适当的积分环节.在实际电路中,往往比较电路的输出先经放大再送入校正电路,然后再次放 大。图 X1-3 为原理性构成。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DOC)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DOC)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测控电路课后习题.(DOC)) 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 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测控电路课后习题.(DOC)的全部内容。

《测控仪器设计》(第4章)《测控仪器设计(第3版)》精选全文

《测控仪器设计》(第4章)《测控仪器设计(第3版)》精选全文

(3)滚动轴承导轨
– 摩擦力矩小 – 运动灵活 – 承载能力大 – 调整方便 – 用于大型仪器(如万工显、三座标、测长机等)
(二)滚动摩擦导轨的组合应用
(1)滚动与滑动摩擦导轨 的组合应用
– 滚动轴承导轨摩擦力 小 ,运动灵活 ,用做
导向
滚动轴承和滑动导轨的组合 1—平面滑动导轨 2—滚动轴承导轨
导轨的几何精度包括导轨在垂直平面内与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导轨面间 的平行度和导轨间的垂直度
(2)导轨的接触精度
垂直面内的直线度
水平面内的直线度
导轨面间的平行度
(二)导轨运动的平稳性
爬行现象:在其低速运动时,导轨运动的驱动指令是均匀的
而与动导轨相连的工作台却出现一慢一快,一跳一停的现象 产生爬行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导轨间的静、动摩擦系数差值较大; ②动摩擦系数随速度变化; ③系统刚度差

液体静压

导轨
空气静压

导轨
较好 较好
好 好
大 较低 较大 较低
差 较好

要求不 高
要求较 高
要求高
好 要求高
成本
低 较高
高 高
(二)标准导轨的选用
b) a)
直线球滑座系列导轨 a)直线球滑座导轨 b)球滑座LSP型结构示意图
• 1.滚珠导轨
▪ (1)双V形滚珠导轨
▪ 运动灵敏度较高,能承受 不大的倾复力矩
▪ (2)双圆弧滚珠导轨
▪ 计量光学仪器中(如小型 工具显微镜、投影仪等) 使用
▪ 接触面积较大,接触点 应力较小,变形也较小, 承载能力强、寿命长。
V形滚珠导轨 a)常用双V形滚珠导轨 b)V形小圆弧导轨
c)双圆弧导轨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答案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答案

浙江大学大学物理答案【篇一:11-12-2大学物理乙期末试题b】《大学物理乙(上)》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b)开课分院:基础部,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非存储计算器入场考试日期:2012年月日,考试所需时间: 120 分钟考生姓名学号考生所在分院:专业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一个0.1kg的质点做简谐振动,运动方程为x(t)?0.2cos3t m,则该质点的最大加速度amax,质点受到的合力随时间变化的方程f(t。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初始时具有振动能量2.4j。

当质点运动到a/2处时,质点的总能量为 j,其中动能为j。

3、在宁静的池水边,你用手指以2hz的频率轻叩池面,在池面上荡起水波,波速为2m/s,则这些波的波长为 m。

4、两列波在空间相遇时能够产生干涉现象的三个条件为:,振动方向相同,初相位差恒定。

5、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相干波源a和b相距3m,它们所发出的简谐波在ab连线上的振幅均为0.4m,波长均为2m,且a为波峰时b恰好为波谷,那么ab连线中点的振幅为 m,在ba延长线上,a点外侧任一点的振幅为m。

6、已知空气中的声速340m/s,一辆汽车以40m/s的速度驶近一静止的观察者,汽车喇叭的固有频率为555hz,则观察者听到喇叭的音调会更________(填“高”或“低”),其频率为____________ hz。

(请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已知800k时某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500m/s,当该气体降温至200k时,其方均根速率为__________m/s。

8、体积为2?10?3m3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总数为5.4?1022个,其温度为362k,则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pa。

9、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恒等于_________。

10、一定量氢气在500k的温度下,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j,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

测控技术与仪器 课本答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 课本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六版)绪论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μ,试求其最大相对误差。

%108.66 %1002.311020 100%maxmax 4-6-⨯=⨯⨯=⨯=测得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10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5.22%100%1002100%<=⨯=⨯=测量范围上限某量程最大示值误差最大引用误差该电压表合格1-1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L1=50mm ,L2=80mm 。

测得值各为50.004mm ,80.006mm 。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L 1:50mm 0.008%100%5050004.501=⨯-=IL 2:80mm 0.0075%100%8080006.802=⨯-=I21I I > 所以L 2=80mm 方法测量精度高。

1-13 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 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lkm ,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 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 的靶心,试评述哪一个射击精度高? 解:射手的相对误差为: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648002066018021802≈=''''''⨯⨯''=''=o多级火箭的射击精度高。

1-14若用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某零件的长度L1=110mm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m μ11±和m μ9±;而用第三种测量方法测量另一零件的长度L2=150mm 。

(完整版)测控仪器设计__总复习题和考试题

(完整版)测控仪器设计__总复习题和考试题

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库一、填空题1.仪器误差的来源有原理误差、制造误差和运行误差。

2、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在时域表征动态测量仪器的瞬态和稳态响应精度,,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和。

3.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是正确度4.测控仪器的设计六大原则是阿贝原则、变形最小原则、测量链最短原则、坐标系基准统一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经济原则。

5.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器参数的改变及仪器特性的改变,引起温度灵敏度飘移和温度零点飘移。

6.在设计中,采用包括补偿调整、校正环节等技术措施,则往往能在提高仪器精度和改善仪器性能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7.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黄金比例、均方根比例、和中间值比例。

8.标准量的细分方法有光学机械细分法、光电细分法。

9、仪器中的支承件包括基座、立柱、机柜、机箱等。

它起着联接和支承仪器的机、光、电等各部分零件和部件的作用,其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

10、导轨是稳定和灵活传递直线运动的部件,起着确保运动精度及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

其由运动导轨(动导轨)和支承导轨(静导轨)组成。

11、导轨种类很多,按照导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弹性摩擦导轨。

12、在微位移机构中,微工作台的驱动方法有步进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测速电动机。

13、测控仪器中的光电系统的组成14、光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问题。

15、直接检测系统:相干检测系统:16、在光电系统设计时,针对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点,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7、光电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变换与光电变换,因而光电系统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匹配包括、。

匹配的核心是如何正常选择光电检测器件。

18、照明的种类、、、。

19. 光电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十分重要,这些匹配包括光谱匹配、、。

二、简答1、名词术语解释:灵敏度与鉴别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估读误差与读数误差;分度值与分辨力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集.(文本资料)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集.(文本资料)

习题参考答案(时间仓促,难免有误,请指正,谢谢!)1-3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

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

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计算机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进步。

在一块芯片上能集成多少个元件取决于光刻工艺能制作出多精细的图案,而这依赖于光刻的精确重复定位,依赖于定位系统的精密测量与控制。

航天发射与飞行,都需要靠精密测量与控制保证它们轨道的准确性。

一部现代的汽车往往装有几十个不同传感器,对点火时间、燃油喷射、空气燃料比、防滑、防碰撞等进行控制。

微波炉、照相机、复印机等中也都装有不同数量的传感器,通过测量与控制使其能圆满地完成规定的功能。

1-4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控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输出能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信号。

在整个测控系统中,电路是最灵活的部分,它具有便于放大、便于转换、便于传输、便于适应各种使用要求的特点。

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测控系统、乃至整个机器和生产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测控电路。

1-5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而其中哪几个因素又是最基本的,需要特别注意?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1)噪声与干扰;(2)失调与漂移,主要是温漂;(3)线性度与保真度;(4)输入与输出阻抗的影响。

其中噪声与干扰,失调与漂移(含温漂)是最主要的,需要特别注意。

1-7为什么说测控电路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的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了适应在各种情况下测量与控制的需要,要求测控系统具有选取所需的信号、灵活地进行各种变换和对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运算的能力,这些工作通常由测控电路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测控仪器的概念是什么测控仪器则是利用测量和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1.2. 为什么说测控仪器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仪器仪表的用途和重要性—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仪器仪表中的计量测试仪器与控制仪器统称为测控仪器,可以说测控仪器的水平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仪器仪表的用途:在机械制造业中:对产品的静态与动态性能测试;加工过程的控制与监测;设备运行中的故障诊断等。

在电力、化工、石油工业中:对压力、流量、温度、成分、尺寸等参数的检测和控制;对压力容器泄漏和裂纹的检测等。

在航天、航空工业中:对发动机转速、转矩、振动、噪声、动力特性、喷油压力、管道流量的测量;对构件的应力、刚度、强度的测量;对控制系统的电流、电压、绝缘强度的测量等。

1.3. 现代测控仪器技术包含哪些内容发展趋势 :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高效率、智能化、多样化与多维化(1)高精度与高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测控仪器的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几何量nm精度测量,力学量的mg精度测量等。

同时对仪器的可靠性要求也日益增高,尤其是航空、航天用的测控仪器,其可靠性尤为重要。

(2)高效率大批量产品生产节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高效率,因此非接触测量、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操作与控制的自动化、多点检测、机光电算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

(3)高智能化在信息拾取与转换、信息测量、判断和处理及控制方面大量采用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显示与控制系统向三维形象化发展,操作向自动化发展,并且具有多种人工智能从学习机向人工智能机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4)多维化、多功能化(5)开发新原理(6)动态测量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1)程式性强调设计、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

(2)创造性突出人的创造性,开发创新性产品。

(3)系统性用系统工程思想处理技术系统问题。

力求系统整体最优,同时要考虑人-机-环境的大系统关系。

(4)优化性通过优化理论及技术,以获得功能全、性能良好、成本低、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

(5)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将更全面地引入设计全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不仅用于计算和绘图,在信息储存、评价决策、动态模拟、人工智能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1.4. 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工作原理:Z向运动具有自动调焦功能,通过计算机对CCD摄像器件摄取图像进行分析,用调焦评价函数来判断调焦质量。

被检测的印刷线路板或IC芯片的瞄准用可变焦的光学显微镜和CCD摄像器件来完成。

摄像机的输出经图像卡送到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实现精密定位和图像识别与计算,并给出被检测件的尺寸值、误差值及缺陷状况。

按功能将仪器分成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基准部件 5 信息处理与运算装置2 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 6 显示部件3 放大部件 7 驱动控制器部件4 瞄准部件 8 机械结构部件基准部件测量的过程是一个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的过程,因此,仪器中要有与被测量相比较的标准量,标准量与其相应的装置一起,称为仪器的基准部件。

有的仪器中无标准器而是用校准的方法将标准量复现到仪器中。

标准量的精度对仪器的测量精度影响很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1∶1,在仪器设计时必须予以重视。

传感器与感受转换部件测控仪器中的传感器是仪器的感受转换部件,它的作用是感受被测量,拾取原始信号并将它转换为易于放大或处理的信号。

放大部件分类实例名称机械式放大部件齿轮放大,杠杆放大,弹性及刚度放大等机械系统光学式放大部件光准直式、显微镜式、投影放大、摄影放大式、莫尔条纹、光干涉等光学系统电子放大部件前置放大、功率放大等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光电放大部件光电管放大、倍增管放大等光电系统瞄准部件用来确定被测量的位置(或零位),要求瞄准的重复性精度要好。

信息处理与运算装置数据处理与运算部件主要用于数据加工、处理、运算和校正等。

可以利用硬件电路、单片机或微机来完成。

显示部件显示部件是用指针与表盘、记录器、数字显示器、打印机、监视器等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

驱动控制器部件驱动控制部件用来驱动测控系统中的运动部件,在测控仪器中常用步进电机、交直流伺服电机、力矩电机、测速电机、压电陶瓷等实现驱动。

控制一般用计算机或单片机来实现,这时要将一个控制接口卡插入到计算机的插槽中。

机械结构部件仪器中的机械结构部件用于对被测件、标准器、传感器的定位,支承和运动,如导轨、轴系、基座、支架、微调、锁紧、限位保护等机构。

所有的零部件还要装到仪器的基座或支架上,这些都是测控仪器必不可少的部件,其精度对仪器精度影响起决定作用。

1.5. 写出下列成组名词术语的概念并分清其差异:分度值与分辨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灵敏度与鉴别力(灵敏阀);仪器的准确度,示值误差,重复性误差;视差,估读误差,读数误差。

分度值在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上,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尺寸的数值叫做分度值,分度值又称刻度值。

分辨力(resolution)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

对于数字式仪器,分辨力是指仪器显示的最末一位数字间隔代表的被测量值。

对模拟式仪器,分辨力就是分度值。

分辨力是与仪器的精度密切相关的。

要提高仪器精度必须有足够的分辨力来保证;反过来仪器的分辨力必须与仪器精度相适应,不考虑仪器精度而一味的追求高分辨力是不可取的。

示值误差(error of indication)测量仪器的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

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即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作为约定真值。

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包含有仪器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因此用测量的方法确定仪器示值误差时,同一个值测量次数一般不要超过三次。

示值误差越小,表明仪器的准确度越高。

测量范围(measuring range)测量仪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被测量值。

测量范围包含示值范围还包含仪器的调节范围。

如光学计的示值范围为±0.1mm,但其悬臂可沿立柱调节180mm,在该范围内仍可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度,则其测量范围为180±0.1mm。

又如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mm,25~50mm,50~75mm……等规格,但其示值范围均为25mm。

灵敏度(sensitivity)测量仪器响应(输出)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输入)的变化。

若输入激励量为?X,相应输出是?Y,则灵敏度表示为:S=?Y/?X仪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关系可以用曲线来表示,称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有线性的也有非线性的,非线性特性用线性特性来代替时带来的误差,称为非线性误差。

特性曲线的斜率即为灵敏度。

灵敏度的量纲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如电感传感器的输入量是位移,而输出量是电压,其灵敏度的量纲为V/mm;而齿轮传动的百分表其输入量是位移,输出量也是位移,在这样情况下,灵敏度又称为放大比。

灵敏度是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反映能力。

鉴别力(阈)(discrimination)使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这种激励变化应是缓慢而单调地进行。

它表示仪器感受微小量的敏感程度。

仪器的鉴别力可能与仪器的内部或外部噪声有关,也可能与摩擦有关或与激励值有关。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ing instrument)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它是指测量仪器输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的能力。

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级或级别称为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如零级、一级、二级等。

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error of indication)测量仪器的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

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即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作为约定真值。

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包含有仪器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因此用测量的方法确定仪器示值误差时,同一个值测量次数一般不要超过三次。

示值误差越小,表明仪器的准确度越高。

视差(parallax error)当指示器与标尺表面不在同一平面时,观测者偏离正确观察方向进行读数和瞄准所引起的误差。

估读误差(interpolation error)观测者估读指示器位于两相邻标尺标记间的相对位置而引起的误差,有时也称为内插误差。

读数误差(reading error)由于观测者对计量器具示值读数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它包括视差和估读误差。

1.6. 对测控仪器的设计要求有哪些(1)精度要求精度是测控仪器的生命,精度本身只是一种定性的概念。

为表征一台仪器的性能和达到的水平,应有一些精度指标要求,如静态测量的示值误差、重复性误差、复现性、稳定性、回程误差、灵敏度、鉴别力、线性度等,动态测量的稳态响应误差、瞬态响应误差等。

这些精度指标不是每一台仪器都必须全部满足,而是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不同的测量要求,选用最能反映该仪器精度的一些指标组合来表示。

仪器的精度应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来确定,当仪器总误差占测量总误差比重较小时,常采用1/3原则,即仪器总误差应小于或等于被测参数总误差的1/3;若仪器总误差占测量总误差的主导部分时,可允许仪器总误差小于或等于被测参数总误差的1/2。

为了保证仪器的精度,仪器设计时应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和设计原理,如阿贝原则、变形最小原则、测量链最短原则、精度匹配原则、误差平均作用原理、补偿原理、差动比较原理等。

(2)检测效率要求一般情况下仪器的检测效率应与生产效率相适应。

在自动化生产情况下,检测效率应适合生产线节拍的要求。

提高检测效率不仅有经济上的效益,有时对提高检测精度也有一定作用,因为缩短了测量时间可减少环境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节省人力,消除人的主观误差,提高测量的可靠性。

(3)可靠性要求一台测量仪器或一套自动测量系统,无论在原理上如何先进,在功能上如何全面,在精度上如何高,若可靠性差,故障频繁,不能长时间稳定工作,则该仪器或系统就无使用价值。

因此对仪器的可靠性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可靠性要求,就是要求设备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不出故障地发挥其功能的概率要高。

可靠性要求可由可靠性设计来保证。

(4)经济性要求仪器设计时应采用各种先进技术,以获得最佳经济效果。

盲目追求复杂、高级的方案,不仅会造成仪器成本的急剧增加,有时甚至无法实现。

因此仪器设计时应尽量选择最经济的方案,即技术先进、零部件少、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装调方便,这样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

同时还要考虑仪器的功能,具有较好的功能与产品成本比,即价值系数高。

(5)使用条件要求使用条件不同,仪器的设计也不同。

如在室外使用的仪器仪表应适应宽范围的温度、湿度变化,以及抗振和耐盐雾;在车间使用除了防振外,电磁干扰,尤其是强电设备起动的干扰应重点防范;在易燃易爆场合下工作的仪器仪表则要求防爆和阻燃;在线测量与离线测量,连续工作与间歇工作……其条件都有不同,在设计仪器时应慎重考虑,以满足不同使用条件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