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MeO电接触材料材料

合集下载

银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简述

银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简述

银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简述一、银基电接触材料简介电接触元件亦称触头或接点,在高、低压电器中起着接通、分断、导流和隔离电流的作用,是高低压电器的关键元件之一。

电接触元件主要由电接触材料制成,电接触材料是影响开关电器触头系统工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它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及耐电弧烧损、抗熔焊、小的电磨损、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不与使用介质起化学变化、有一定的强度和易于机械加工等通性。

银是贵金属,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它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延展性,历史上银广泛用于制作珠宝首饰和工艺品、银币;银具有良好的光敏感度,使银成为制作感光材料的关键物质;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其成为目前电接触材料、钎焊材料及电子浆料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

电接触复合材料是电工合金的关键功能材料,用于高低压开关触头,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发电装备和输变电装备的技术水平。

银基电触头材料是广泛应用的电触头材料。

银具有最高的导电率和热导率,其氧化物在很低的温度下分解,故基本上不存在氧化问题。

但银太软,抗熔焊和耐电腐蚀性能差,还会发生极性转移。

故在银中添加元素形成银合金,或银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形成假合金,可提高电触头材料的抗熔焊性和耐电腐蚀性。

银基电触头普遍应用于各种低压电器,是低压电器的核心元件,广泛用于配电系统、家电、交通和控制机械设备中。

二、银基电接触材料制备方法1.细晶银(熔炼法)在纯银中添加微量镍,使其晶粒细化。

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面积越大,界面能也就越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就越高,同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细晶银的金相组织为晶粒细微而均匀。

2.银-金属氧化物(合金内氧化法)银中含一种或几种金属氧化物,可以显著提高抗熔焊性和抗电弧烧损性。

合金内氧化法是制造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

首先将银与金属熔炼成银-金属合金,合金可经热加工或冷加工,然后将其臵于氧化气氛中加热,在一定的温度、氧化分压条件下进行内氧化处理。

内氧化的现象是由于溶媒金属的溶质金属对氧的亲和力不同而发生的,在某温度下,氧溶解度较大的溶媒金属应该与比氧填充速度小的溶质原子组合进行内氧化。

GN-g-MAH

GN-g-MAH

功能性纺织品融合了许多创新技术,可以满足人们对织物功能化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导电织物将具有导电功能的材料集成到织物中,赋予织物导电功能,并赋予其额外的新功能[1]。

具有优良力学性能、耐蠕变耐断裂性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纺织品被认为是设计成本效益高的导电织物的摘要:为提高聚酯(PET )非织造布的性能,将导电材料通过表面改性引入PET 非织造布,采用单宁酸(TA )作为桥联剂,功能化石墨烯(GN-g-MAH )和聚吡咯(PPy )作为导电功能层,制备得到多功能PET 非织造布,并使用SEM 、XRD 、TG 等测试了PET/GN-g-MAH/PPy 的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通过循环自组装法及低温化学聚合法成功制备了PET/GN-g-MAH/PPy 非织造布,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表面电阻率低至3.11伊10-2赘·m ,表面由疏水转变为亲水。

基于此,非织造布也表现出优异的电热性能,对其施加3V 驱动电压时,可在20s 内产生约40益的饱和温度。

此外,还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当光照强度为300mW/cm 2时,照射20s 后,表面温度可稳定到105.8益,非织造布还表现出优异的光热抗菌性,当大肠杆菌的菌液浓度为1.6伊108CFU/mL 时,使用氙灯模拟太阳光源照射后,抗菌率达到99.6%。

关键词:聚酯;功能化石墨烯;聚吡咯;非织造布中图分类号:TS17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员远苑员原园圆源载(圆园24)园1原园园35原07GN-g-MAH/PPy 多功能PET 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应用韩娜1,苏欣1,沙乾坤2,杨田2(1.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2.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山东泰安271000)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N-g-MAH/PPy multifunctional PETnon-woven fabricHAN Na 1,SU Xin 1,SHA Qiankun 2,YANG Tian 2(1.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gong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China ;2.National Advanced Prin -ting and Dye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Tai忆an 271000,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olyester渊PET冤non-woven fabrics袁conductive materials was introducedinto PET non-woven fabrics through surface modification袁using tannic acid 渊TA冤as a bridging agent and functi -onalized graphene渊GN-g-MAH冤and polypyrrole渊PPy冤as conductive functional layers to prepare multifunctional PET non-woven fabrics袁an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PET/GN-g-MAH/PPy were tested using SEM袁XRD and T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T/GN-g-MAH/PPy non-woven fabric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cyclic self -assembly method and low -temperature chem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袁which exhibited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ith a low surface resistivity of 3.11伊10-2赘窑m and surface conversion from hydrophobic to hydrophilic.Based on this袁the non-woven fabric also exhibited excellent electrothermal properties袁generating a saturation temperature of about 40益in 20s when a 3V driving voltage was applied to it.In addition袁it alsohas goo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performance.When the light intensity is 300mW/cm 2袁the surface temperature can be stabilized to 105.8益after irradiation for 20s袁and the nonwoven fabric also shows excellent photothermalantibacterial properties.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E.coli bacterial solution is 1.6伊108CFU/mL袁the antibacterialrate reaches 99.6%after irradiation using xenon lamp simulating solar light source.Key words :polyester渊PET冤曰functionalized graphene曰polypyrrole渊PPy冤曰non-woven fabricDOI :10.3969/j.issn.1671-024x.2024.01.005第43卷第1期圆园24年2月Vol.43No.1February 2024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允韵哉砸晕粤蕴韵云栽陨粤晕GONG 哉晕陨灾耘砸杂陨栽再收稿日期:2023-02-25基金项目: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22GCJJ06)通信作者:韩娜(1981—),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膜材料和纤维的功能化改性。

触头电侵蚀性能影响因素概述

触头电侵蚀性能影响因素概述

触头电侵蚀性能影响因素概述黄靖;李震彪;魏江;宗天元;朱青成;柳子逊【摘要】介绍了 ANi、AgC 、AgW 、AgSnO2、AgZnO 等银基触头材料的电侵蚀性能,包括同种电流、电压条件下不同材料的侵蚀量大小顺序,侵蚀量与电流电压、开距、频率、添加剂之间的关系等.已有试验表明,银金属合金在小电流低电压下的侵蚀量-般为AgC 〉 AgNi 〉 AgW ;银金属氧化物的侵蚀量大小顺序-般为AgCuO〉 AgCdO 〉AgZnO 〉 AgSnO2 〉 AgYb2O3.【期刊名称】《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年(卷),期】2016(000)015【总页数】8页(P40-46,63)【关键词】触头材料,;电侵蚀;电弧;开距;银金属合金;银金属氧化物【作者】黄靖;李震彪;魏江;宗天元;朱青成;柳子逊【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503.5电接触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机械、电弧、环境3方面应力的侵蚀作用。

其中电弧侵蚀影响最为明显,使接触面遭到破坏,接触电阻升高直至触头完全失效[1]。

电侵蚀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触点的电路参数(电流、电弧能量、燃弧时间、电量等),材料参数(物性参数、孔隙率、形状尺寸、组成相数等),装置参数(分断速度、开距、燃弧、接触压力、散热等)。

本文重点总结了电路参数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和材料参数中的材料种类、掺杂剂种类等对触点侵蚀量的影响规律,总结了装置参数中的触头开距、分断速度等对触头侵蚀量的影响。

1.1 同一条件下银金属合金侵蚀量变化规律文献[2]在6 A、10 A、15 A,DC 0~45 V可调的试验条件下对AgW50、AgNi10和AgC4 3种电触点材料进行了50 Hz和400 Hz电侵蚀试验,结果得出400 Hz 条件下AgC4,AgW50和AgNi10银基合金材料的抗熔焊性和抗烧损性均优于各自50 Hz的性能。

AgCdO触头材料性能特点及应用

AgCdO触头材料性能特点及应用

铆钉
材料
AgCdo12 AgCdo15
AgCdO 触点物理性能
组成 Ag Cdo
88 12 85 15
密度 g/cm3

10.1 10
电阻率μ Ω . Cm

2.1 2.2
硬度(HV)

80-90 85-95
AgCdO 触头材料性能特点及应用
AgCdO 触点物理性能
材料
组成 Ag Cdo
密度 g/cm3

电阻率μ Ω . Cm

硬度(HV)

AgCdo12
88 12
10.12.180-0AgCdo1585 15
10
2.2
85-95
采用先进的烧结、挤压工艺, 应用最广泛的低压触 氧化镉质点弥散分布于银基体 头材料,大量应用于 中,在电弧作用下,氧化镉剧 中大容量继电器、接 烈分解、蒸发使触头表面冷却,触器、交直流开关及 银氧化镉 起到降低电弧能量和熄弧的作 中小容量断路器中, (10-20) 用,从而使材料具有高的抗熔 特别适合于中大容量 AgCdO(10-20) 焊性、耐电磨损性及较低的接 交流接触器 触电阻。氧化镉含量增加可提 高材料抗熔焊性,但会增大接 触电阻及温升,同时降低材料 塑性

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头材料表面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头材料表面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头材料表面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荣命哲;王其平
【期刊名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卷),期】1993(13)6
【摘要】基于触头表面层组织特性是电弧与触头材料交互作用中最为重要的影响
因素,本文研究了电弧侵蚀过程中AgMeO触头材料表面所特有的润湿作用、分散
体系与粘性、MeO组份的热稳定性等表面动力学特性。

作为触头材料表面动力学特性对电弧能量作用的响应,本文还研究了AgMeO触头基体裂缝形成与发展机理、热影响区MeO组份的“趋肤”现象及AgMeO材料电弧侵蚀表面形貌特征。

【总页数】6页(P27-32)
【关键词】银金属氧化物;电弧;触头材料
【作者】荣命哲;王其平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41
【相关文献】
1.电弧对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头的熔炼和侵蚀特性 [J], 万江文;荣命哲
2.电弧对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头的熔炼和侵蚀特性 [J], 武宝山;万江文
3.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头电弧侵蚀特性研究 [J], 荣命哲;鲍芳
4.银—金属氧化物触头材料的消弧特性 [J], Brau.,P;赵华人
5.银金属氧化物触头材料的表面劣化及抗熔焊性能分析 [J], 张逸成;李震彪;程礼椿;张学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g-氧化物类电触点材料、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断路器及电

Ag-氧化物类电触点材料、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断路器及电

专利名称:Ag-氧化物类电触点材料、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断路器及电磁接触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千叶原宏幸,荒木健
申请号:CN201510201751.4
申请日:20150424
公开号:CN105023773A
公开日:
201511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Ag-氧化物类电触点材料、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其通过内部氧化使Ag中的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物的分散性提高。

另外,提供具有通过使Ag中的MeO的分散性提高而实现长寿命化的Ag-氧化物类电触点材料的断路器以及电磁接触器。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通过使由含有Ag以及易氧化性金属在内的合金构成的颗粒,在氧气气氛下在超临界水或亚临界水中内部氧化而进行的。

并且,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具有:水供给源,其向反应炉供给水;氧气供给源,其向反应炉供给氧气;以及反应炉,其收容由含有Ag以及易氧化性金属在内的合金构成的颗粒,且从水供给源以及氧气供给源接受水以及氧气,形成超临界状态或亚临界状态,进行由合金构成的颗粒的内部氧化。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地址:日本东京
国籍:JP
代理机构: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银合金触头材料在低压电器产品中的应用

银合金触头材料在低压电器产品中的应用

电工电气 (2009 No.10)作者简介:王文(1965- ),男,工程师,本科,从事低压电器产品研发工作。

为了满足低压电器产品的应用要求,触头工作性能应具有如下的特性:尽可能高的电导率与热导率;高的再结晶温度、熔化温度、沸点温度、熔化潜热、气化潜热、电子逸出功和游离电位;适当高的密度、硬度和弹性;尽量小的蒸气压力、摩擦系数、热电势、汤姆逊系数、液态金属浸润角、表面膜隧道电阻以及与周围介质某种成分的化学亲合力。

但到目前为止,在低压电器产品中实际应用的银合金触头都不能完全满足以上所有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的场合中通常选用的银合金触头材料有AgNi、AgCdO、AgSnO 2、AgW、AgC、AgWC。

1 银合金触头材料的特性目前低压电器产品中用的银合金触头材料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高的电导率;良好的电弧开断性能;较高的抗熔焊性能;较低的表面接触电阻。

1.1 AgNi合金触头材料的特性银合金触头材料在低压电器产品中的应用王文(苏州光威电器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44)Abstract: Induction was made to several often used alloy contacts in contactors, switches and circuit-breakers etc low-voltage electrical ap-paratus products, and their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s electrical apparatus products adopting different contact materials such as silver-nickel alloy, silver-graphite alloy, silver-tungsten alloy, silver-cadmium oxide alloy, silver-tin oxide al-loy etc. According to years of practical working experience, summary was made to the application and selection for different contact materials. Key words: low-voltage electrical apparatus; silver alloy contact;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WANG Wen(Suzhou Guangw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Suzhou 215144, China )Application of Silver Alloy Contact Material in Low-VoltageElectrical Apparatus ProductAgNi合金触头有一特性是在温度极高时,两共存熔体的互相溶解度增加,使AgNi合金材料的镍颗粒形成均匀弥散分布,并大量熔解和弧根处产生的银熔成一体。

低压银基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低压银基电触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板法。
12
2-2
• & AgCdO 材料

银基触头材料的发展概况
早在20世纪20 年代就有人提出将银-金属氧化物触头材料用于低压电
器的设想,不过由于当时制造技术差,只能做出合金,如Ag/Cd 合金。

当其在开关上使用,由于开关操作时触头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在 Ag/Cd 触头表面形成AgCdO,使开关性能明显提高,因而促使了 AgCdO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能要求。
16
2-2

银基触头材料的发展概况
为此,各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人们研制了
AgZnO,AgCuO, AgNiO, AgSnO2等系列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
头材料,各种材料性能见表2.1。 • 表2.1 AgMeO 触头材料性能
17
2-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银基触头材料的发展概况
触头材料性能经过多年的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无毒的 AgMeO 中,最有希望代替银氧化镉材料的是银氧化锡材料。
13
2-2

银基触头材料的发展概况
银氧化镉触头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电弧侵蚀性、抗熔焊性、稳定且和较 低的接触电阻、良好的加工性和可焊性,并且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被称
为“万能触头”,因此广泛用于从几伏到上千伏的多种低压电器中。 然而
• 性能如此优良的材料却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 Cd,且在AgCdO电触头材料的生产、装配、使用及回收的全过程中都存
2-1

引言
相对而言,由于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界面化学反应,反应性
润湿过程中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并不是影响液态金属在陶瓷表 面润湿性的主要参数,润湿作用主要是通过界面反应形成界面 反应产物来实现。 • 此界面产物的生成使润湿过程在一具有更优良润湿性能的 中间层上进行,极大地改善了润湿效果。 •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有:座滴法、落置液滴法、移滴法和斜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元器件材料之一。

它采用银及其它合金材料配制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磨损性、接触可靠性及高温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气传动、电气连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的相关内容。

一、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的分类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主要分为银基合金单层涂层、银基合金多层涂层及双金属电接触材料。

其中,银基合金单层涂层主要包括纯银、银镍、银钴、银铁等;银基合金多层涂层一般采用银为基本成分,配合其他合金元素如钴、铜、钨等;双金属电接触材料则是将两种不同材料复合而成。

二、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的特点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导电性好。

银是最好的导电金属之一,而采用银和其它合金元素制成的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导电性更佳。

2. 耐磨损性好。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够在高温、高压、高速的工作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3. 接触可靠性好。

由于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耐磨损性和高温性能,因此其接触可靠性好,可以保证传输信号的准确性。

4. 具有很高的耐高温性能。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具有很高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运行。

三、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的应用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传动。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广泛用于电气传动领域,如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

2. 电气连接。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用于电气连接领域,如插座、电子元器件等。

3. 汽车制造。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如转向器、喇叭、点火器等。

4. 航空航天。

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飞机发动机、导航系统等。

综上所述,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在现代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银基合金电接触材料的相关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工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AgSnO_2电接触材料研究概述

AgSnO_2电接触材料研究概述

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3614030006) 张尧卿:1981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功能材料 Tel :022********* E 2mail :y.q.zhang @AgSnO 2电接触材料研究概述3张尧卿,郑 冀(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 分析了AgSnO 2电接触材料替代有毒的AgCdO 材料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述了国内外AgSnO 2电接触材料的最新制造工艺及其优缺点。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电接触材料行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探讨了AgSnO 2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AgSnO 2 研究进展 制造工艺 电触头行业A R evie w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SnO 2Contact MaterialZHAN G Yaoqing ,ZH EN G Ji(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Abstract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ubstitution of poisons AgCdO by AgSnO 2contact materials areanalyzed.We generally illustrate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Their merits and demerits intro 2duced as well.After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ontact material industry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 2tries ,we give an exploring discussion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K ey w ords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AgSnO 2,research progres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electricalcontact industry0 前言任何一个电系统都是将承载着信号或者能量的电流从一个导体通过导体与导体的接触处传向另一个导体。

AgMeO触点材料成分与组织的优化设计理论

AgMeO触点材料成分与组织的优化设计理论
低 压电器对 电接 触材 料性能 要求 日益 苛刻 。由于燃 弧 类触 点材 料 服 役过 程 的特 殊 性 和 研 究 分 析 的 困 难 ,国内外触 点材 料研 制不得 不 停 留在经验 尝试 的 低 水平上 ,人 们还无法 根据 可表 征的 触点材 料理 化
笔 者在 研 究 A .n 、A .i( 、A . 刚 gS O2 gSC w) g 金 石 、A .EO等 新型 触点 材料 及 电接 触表 面动力 学 gR 研究 过程 中 ,总结 分析 了国内外 银基触 点材料 失效
1 6C N 2 . OI
收稿 日期 :06 0 —2 20 — 7 7
式中,a是表征表面光洁度的经验系数,H 是
维普资讯
电工材料 2 0 . 0 6 No源自4堵永国等 :Ag O触点材料成分与组织的优化设计理论 Me

硬度 。
处介质中的有机气体对触点产生的有机污染而引起
机制,发现在 电接触表面动力学和电弧作用下 电接 触材 料表 面物 理 冶金过 程之 间存 在必 然的联 系,触
点材 料 的 电气 使 用性能 与其 可量 化表 征的理化性 能
间也存在 一定 的 关系 。进而 建立 了银金属氧化 物触
性能预测触点使用性能的优 劣。尽管近 2 年采用 O
经验 尝试 法开 发 了 Ag n 、A Z O 等触 点材 料 , S O2 g n
维普资讯

堵永国等 :A Me g O触点材料成分与组织的优化设计理论
电工材料 2 0 . 06 NO 4
A Me g O触 点材料成分与组织 的优化设 计理论
堵永 国,张为军,鲍小恒,胡君 遂
( 国防科技大学 ,长沙 40 7 ) 10 3

AgREO触点材料耐电弧侵蚀性能研究作者admin来源北极星电字体

AgREO触点材料耐电弧侵蚀性能研究作者admin来源北极星电字体

AgREO触点材料耐电弧侵蚀性能研究作者:admin 来源:北极星电字体大小:小中大AgREO触点材料耐电弧侵蚀性能研究张为军堵永国胡君遂(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410073)王乃千(佛山精密电工合金有限公司,528000)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最新研制的AgREO触点材料的耐电弧侵蚀性能,并与AgCdO、AgSnO2等材料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AgREO触点材料 电弧侵蚀 材料转移前 言电侵蚀亦称电磨损,是造成电接触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使接触面遭到破坏、接触电阻升高,直至触头完全失效。

尤其在直流电路中,电路分断时的电侵蚀与材料转移比较严重。

电侵蚀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1)阳极材料转移到阴极接点(阳极侵蚀):(2)阴极材料转移到阳极接点(阴极侵蚀):(3)阴极与阳极接点的材料喷溅与气化侵蚀。

习惯上把与直流电源正极相接的触点称阳极,与负极相接者称为阴极;同时,把阳极损耗称为正转移,阴极损耗称为负转移。

触点因金属转移、气化或喷溅所引起的重量或体积损失量称为侵蚀量。

电侵蚀是一种复杂的物理现象,同许多因素有关,如电路的电流、电压、电感和电阻等参数以及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熔点、沸点、气化热、传导性、起弧电流电压和逸出功等。

电侵蚀还和材料的转移方式以及触点工作时的放电方式有关,而放电方式取决于电路特性:电感型、电容型或电感电阻电容混合型[2]。

材料转移方向因材料和电流、电压而异。

一般,当触点负载电压低于起弧电压时(如图1的α区域),材料主要由阳极向阴极转移并在阴极上形成尖刺,在阳极上形成凹坑;当触点负载电压高于起弧电压、电流又不是很大时,材料主要由阴极转移到阳极(如图1的β区域);当电流电压都比较高时,发生小熔滴从阳极飞溅到阴极的转移(图示γ区域)。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型触点材料AgREO在中等负载条件下的耐电弧侵蚀性能,并与AgCdO、AgSnO2等材料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

1实验试验材料为AgREO、国产AgCdO(10)、日本世纪公司的AgCdO(10)、国产AgSnO2(10)及韩国大洋公司的AgSnO2(10)。

银基触头在机车电器中的电弧侵蚀反应及维护

银基触头在机车电器中的电弧侵蚀反应及维护

机车电器中银基触头的电弧侵蚀反应及维护摘要:以银钨(AgW)系触头为主,介绍了电触头材料的组成,触头的电弧侵蚀机理和侵蚀形貌特征。

结合其在机车电器上的典型应用,分析了电触头在维修维护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AgW系触头电弧侵蚀侵蚀形貌骨架电空接触器组合接触器前言合金触头在机车电器上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以触头中的银基银钨系触头为切入点,探讨了触头的材料和电弧侵蚀机理等。

基于检修的目的,从触头侵蚀形貌到检修操作行为上作了一些探讨,以期加深了解、增进认识,保证有效的发挥触头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1.电触头材料组成目前,有触点电器广泛应用的触头材料主要有四种,AgMeO系(银金属氧化物)、AgNi 系、AgC系、AgW系(包括AgWC)。

主要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一是可以高导电率的银,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氮化性能;另一种是决定电弧分断性能的第二组分。

AgW系触头中将银的高导电传热性与钨的高抗侵蚀性结合为一体,难熔材料重量比例在20%-60%之间,随着钨的含量增加,硬度增大。

2.银钨(AgW)系触头材料电弧侵蚀机理。

由于机车电器触头采用材料的基本型式是银碳化钨粉末冶金触头,所以,就以银钨(AgW)系触头为对象介绍触头的电弧侵蚀机理。

当电弧高温作用于触头下时,Ag首先熔化蒸发,Ag的蒸发有助于降低弧根处的温升,从而降低材料的飞溅。

而Ag的蒸发造成大量Ag的侵蚀。

同时,接触斑点区域钨的微粒被烧结在一起,形成可限制液态银流动的骨架,使得材料的耐磨性得到提高。

钨骨架作用还可增加AgW材料的抗熔焊性,这是因为Ag被烧损之后接触表面得以高熔点材料钨为主,且银的烧损,使材料表面层组织疏松,使触头熔焊处变脆熔焊力减弱。

由此可见,AgW材料真正的骨架作用并不是在粉末冶金法制造中产生,而是在电流负荷下出现的,是AgW材料对电弧作用的主要响应。

在下一节触头表面侵蚀形貌中AgWC12C3触头的试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Ag-W合金的导电率比银低,又容易生成氧化钨和钨酸银表面膜,在使用中容易发生接触电阻增大和温升过高的问题,并且还是电路短路时触头焊住的原因之一。

无镉银-金属氧化物(Ag-MeO)电接触材料的国内外知识产权分析

无镉银-金属氧化物(Ag-MeO)电接触材料的国内外知识产权分析
Cu 0,Ag Z O ,A RE a d t e fe u n l sd d p ns icu e Bi03 I 03, O , 03 C 2 , -n O n h rq e t u e o a t n ld z , y Mn W , e 03 03 M g , , O
(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 与工 程学 院, 1 长沙 40 8 ; 佛 山精密 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 山 5 8 0 ) 1032 佛 20 0
摘要 通过对 目前 国内外电接 触材料 专利的检 索和分 析, 现 涉及 无镉 A - O 电接 触材料 的专利 共有 4 发 gMe 4
项, 其中在 国 内申请的 A Me 电接触材料的专利有 1 O 7项, 国外 申请的 A Me 电接 触材料 的专利有 2 O 7项 。国 内 专利 中主要 的研 究体 系有: —n)、 C O、 Ags ( A u A Z O、 R O; 2 n A E 主要 的添加剂有 : i 、n 0 、 O、 3 C z 、 B2 I2 3 Mn W0 、 e03 L 2 、 O、 2 3 Y 0 、 i2等; a03Mg Gd0 、 2 3 T0 主要 的制备工 艺有 : 粉末 冶金 法 、 合金 内氧化 法 、 反应合 成法 、 学共沉淀 法、 化 化 学电镀法等。国外专利 中主要 的研 究体 系有 : A Z O、 s ( 、 n A n) A C 0 、 2 e 2A Mg AgI O、 . m 等; 主要 添加 剂有 : 、 Ni C O、 03Mn z 、 (2T 0 、 i 、 e 、 o Mo 、 O、 Hf 、 i 2B2 G 02W03s 2 等 ; ) 03 、b03 主要的制备 工艺有 : 末冶金 法和合金 内氧化法 。 粉
Ag Z O, — n , - O ̄ Ag Mg A Ie n r u n l s , o Ⅳ10b Mn Z _ n Ag S 02 Agc e , _ O, r 03a d fe e t u eNiC 0, 0 , O, q y

一种AgMeO电触头及其一体化组件的制造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AgMeO电触头及其一体化组件的制造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AgMeO电触头及其一体化组件的制造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乐生,刘伟利,毛琳,王鹏鹏,裘揆,王蕾
申请号:CN201510170475.X
申请日:20150410
公开号:CN104867620A
公开日:
201508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AgMeO电触头及其一体化组件的制造方法,首先制备覆膜银-氧化物复合粉并装入3D打印机粉末缸中,然后通过计算机建立AgMeO电触头及其一体化组件的三维模型,完成AgMeO电触头及其一体化组件的3D打印成型。

本发明通过3D打印实现AgMeO电触头及其一体化组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直接快速成型,节约原料和生产成本,同时可实现零库存、零时间交付,是一种制备AgMeO电触头及其一体化组件的新方法。

申请人:上海和伍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剑川路953弄322号一楼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AgSnO 电接触材料及其异型复合的研究AgMeO 电接触材料属颗粒增强型复合材料,又称颗粒弥散强化材料,在冶金原理上同样遵循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1]。

银基体承担导电导热的主要任务,强化相的状态和行为关系到电接触元件在服役期间抗电弧侵蚀能力和耐磨损性,因此弥散强化相的选择及用量是关键之一。

AgMeO 电接触材料中, AgCdO 在电子电器元件制造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近年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有关法令法规,含)(CdO Cd 产品必须被替代,使业内科技工作者更加重视其它环保AgMeO 材料的质量改进和推广应用。

这些环保型AgMeO 电接触材料主要有2AgSnO 、AgZnO 、AgCuO 、32O AgF 、AgMgO 、32O AgCe 、32O AgIn 、32O AgRE 等,还有添加Ni 、32O Co 、3MoO 、2ZrO 、2HfO 、2TiO 、32O Bi 、2GeO 、3WO 、32O Sb 、32O In 、MnO 、32O Ce 、32O La 、MgO 、32O Gd 、32O Y 等作为改性剂的派生产品。

其制备工艺除了较为成熟的粉末冶金法、合金内氧化法外,还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研发了反应合成法、化学共沉积法、化学镀法等[2]。

实践证明,目前能够较好替代AgCdO 作为复合材料贵金属复层的AgMeO 主要是2AgSnO 及其派生产品。

2AgSnO 材料作为近年电触头材料研究的热点,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已逐步应用于交流、直流接触器、功率继电器和某些低压断路器等领域。

2SnO 虽然具有抗熔焊、耐磨损的特点,但因其抗电弧侵蚀能力差、几乎不被银基体润湿、较高的接触电阻和温升、与银基体热膨胀系数差别大、界面易生裂纹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研究者从合金设计和工艺技术改进入手,研究出许多2AgSnO 派生品种和相应的生产工艺,试图满足不同使用条件下的电接触元件对此类材料的性能要求。

业内人士在新型AgMeO 电接触材料的研发中对界面结合状况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例如:(1)采用3WO 及32O Bi +CuO 添加剂对2SnO 进行表面改性,用以改善2SnO 表面与Ag 的润湿性,提高界面结合强度[3];(2)采用添加剂32O Co 、32O Sb 、32O Cr ,分散剂聚乙二醇,以及采用2SnO 表面镀银的方法,在改善2SnO 与Ag 的润湿性、减少晶界析出、使2SnO 分布均匀以减少晶界电子散射、降低材料电阻率、提高材料力学物理性能方面有一定效果[4];(3)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使2SnO 弥散强化相细化到纳米尺度,能改善2SnO 与Ag 的润湿性,可以使2SnO 弥散度更高,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电性能也有所提高[5]。

2AgSnO 触头材料中氧化物含量、氧化物颗粒大小以及添加物的种类共同影响着触头的电寿命。

工业应用实践表明,粉末中值粒径d=2~4μm 、粒径分布范围窄的添加物较适用于优质2AgSnO 触头材料的制备。

部分研究者从改善2AgSnO 触头材料氧化物的分布和粒度入手,采用化学共沉淀制备含Fe 元素的复合2SnO 纳米粉末,利用750℃常压烧结成型工艺制备出纳米复合Ag 基触头合金[6]。

耐电压性能和放电后表面形貌的测试分析表明该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电阻率及硬度较高,密度偏低,原因应该是纳米颗粒(40nm 以下)的存在增加了组织中缺陷的数量。

与商用内氧化法制得的322O In AgSnO 和纳米复合2AgSnO 电接触材料相比氧化物粒子在Ag 基体中的弥散程度更高。

而商用触头氧化物粒子在晶界处沉积较多,而且在银晶粒内部存在氧化物粒子的团聚。

电击穿实验表明,商用电接触材料耐电压场强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在(3~11)×107V/m 范围内都有明显分布,而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电压场强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在(3~6)×107V/m 左右。

此外,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平均场强基本比商用的低9.8%~29.7%。

纯2SnO 的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随纳米氧化物焙烧制备温度的升高平均电压场强升高。

而含Fe 的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正好相反,随纳米氧化物焙烧制备温度的升高平均电压场强下降。

电击穿(500次)实验表明:商用322O In AgSnO 合金表面熔融现象严重,蚀坑起伏较大,存在众多的小液滴。

这样就使商用电接触材料因表面粗糙度差,凸凹起伏程度高,电压场强统计分布分散。

比较而言,纳米复合2AgSnO 合金的表面电弧烧蚀形貌更加均匀,电弧蚀坑小而均匀,液滴数目少,烧蚀轻微。

因此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的烧蚀轻微、蚀坑凸凹起伏程度小,电压场强的统计分布集中。

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平均电压场强基本都低于商用电接触材料,可能的原因是商用电接触材料采用内氧化法制备,合金密度高,而纳米电接触材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得,加上纳米化的影响,纳米复合电接触材料的致密度较低,降低了纳米电接触材料的平均耐电压强度。

同时,起弧电压取决于电接触材料的功函数和其蒸汽的电离电位,纳米粒度越细小,其合金材料表面功函数及其蒸汽的电离电位越小,易于引起触点间电击穿,降低耐电压强度,这对触点合金是不利的。

但Fe 掺杂的合金触点却正好相反,随纳米粒度的增加,耐电压强度减少,这可能是纳米第二相的热导率大大低于基体Ag ,Fe 元素的加入,进一步降低第二相颗粒的热导率,放电过程中热量不易从纳米颗粒向基体传导,容易发生热量集中导致击穿,并随着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大,向周围传导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使其耐电压强度下降[7]。

此外,采用复合添加剂是提高传统2AgSnO 触头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8]。

如添加In 能显著改变2AgSnO 触头材料的电性能,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电弧熔化区微观结构产生影响,有效降低开关操作过程中2AgSnO 触头材料的温升,提高2Ag S n O 触头材料的抗电弧侵蚀和抗熔焊性能。

内氧化法作为制备322O In AgSnO 触头材料的常用工艺方法存在的致命缺点是在触头中心存在“贫氧化物区”,且氧化物颗粒和化学成分不易控制。

近来有关文献提出采用气相法制备Sn In _氧化物复合粉末,并采用制得的Sn In _氧化物复合粉末作为添加剂,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2AgSnO 触头材料[9]。

气相法常用于纳米级复合粉末。

采用该方法制得的复合粉末圆整度高,粒径为1~2.5um ,粉末粒度分布范围窄。

粉末冶金法制备2AgSnO 触头材料的工艺路线为::粉末表面改性→与银粉混合→后处理→等静压制锭→烧结→挤压→拉伸(轧制)→性能测试→镦制铆钉→电寿命试验。

采用Sn In _复合粉制备的2AgSnO 丝材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均比纯2SnO 粉末(粒度与复合粉末基本一致)制备的丝材的性能高,综合性能良好。

这是因为添加In 改善了复合粉体与银基体的浸润性,复合粉颗粒与银基体结合牢固,从而改善和提高了2AgSnO 丝材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10]。

复合粉制备的2AgSnO 铆钉触头在超过10万次电寿命试验后,中心区域的Ag 含量从90%降低到87.89%,变化很小,同时,氧化物含量的变化也很小。

而纯2SnO 粉制备的2SnO 铆钉触头材料在经过仅2万多次的电寿命试验后,中心区域的Ag 含量从90%降低到71.73%,氧化物含量的变化也较大。

其原因在于添加In 能提高2SnO 与银界面的浸润性,提高了银熔池的粘度, 有效抑制了氧化物颗粒的偏聚和Ag 的转移,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熔焊性,这是材料电寿命提高的根本原因。

基于AgMeO 电接触材料,由于银的成本较高,Cu AgMeO /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则可以充分发挥材料优良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Cu AgMeO /复层材料主要用于铁路信号继电器、控制继电器、温控器等电子元器件中的电接触组件的制作,承载负荷不大,主要是电讯号的传递,要求接触电阻低而稳定、安全使用寿命长,所以对复层材料的电接触性能和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

Cu AgMeO /合金复合材料适于在室温固相轧制复合材料生产线上进行批量生产。

具有极薄贵金属复层的产品可采用复合电镀的方式生产[11],其工艺流程为:室温固相轧制复合:基带(外购)→矫平→开槽→脱脂→酸洗→复合→热处理→轧制→精轧→脱脂→纵剪→检验→包装出厂。

复合电镀:基带(外购)→矫平→脱脂→酸洗→表面活化→(复合电镀→热处理→精轧→脱脂→复合电镀)(循环)→纵剪→检验→包装出厂。

在电接触用精密异型复合触点带材方面,在现有的普遍采用的三层复合触点带材(金、金合金/银或银基材料/铜或铜基材料)中,中间层多为AgNi材料,该材料加工性能和综合电性能较好,但是当工作电流或功率增高时(冲击电流超过20 A), AgNi材料就不能满足要求,并且随着电器小型化、功能多样化、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异型复合触点带材的使用环境会逐步增多,所以有必要开发以AgMeO为中间层的带材,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考虑到在制备AgMeO电接触材料时,内氧化法存在的内部贫氧化区,粉末冶金常压烧结存在的致密度不高问题,同时考虑纳米化增强颗粒和添加In等元素所起到的有利作用,可以在后期的成型工艺中选择热等静压法(HIP),热等静压法是热压成型的一种。

热等静压法用惰性气体加压,工件在各个方向上受到均匀压力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是:在高压容器内设置加热器,将金属基体(粉末或箔)与增强材料(纤维、晶须、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或排布后,或将预制片叠层后放入金属包套内,抽气密封后装入热等静压装置中加热、加压,复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12]。

热等静压的主要参数为:温度、压力、保温保压时间。

温度一般低于热压温度,以防止严重的界面反应,一般为物料熔点的50%~70%,可在数百度到2000℃范围内选择;压力则根据基体金属在高温下变形的难易程度而定,以变形的金属压力选择低一些,难变形的金属则选择较高的压力,一般在100~200MPa。

保温时间则根据工件的大小来确定,工件越大保温时间越长,一般为30min到数小时。

热等静压法适合用于制造管、筒、柱状零件。

热等静压的优点是金属基体与增强物复合良好,组织细密,无缩孔、气孔等缺陷,形状、尺寸准确,性能均匀。

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工艺周期长,成本高[13]。

对于CuAgMeO/和CuAu//复合触点带材,常规制备主要由两种复AgMeO合工艺组成,一是电接触层与中间层的复合,二是中间层与基体层的复合。

其中电接触层与中间层复合工艺主要有:沉积工艺(包括气相物理沉积、化学沉积、电化学沉积工艺等)、滚压焊工艺、爆炸复合工艺等。

中间层与基体层复合工艺主要有:轧制复合工艺、滚压焊工艺、爆炸复合工艺、扩散焊接工艺等。

两种复合工艺可以组合起来变化出多种异型复合触点带材制备工艺,目前较为成熟的有:滚压焊工艺、轧制-沉积复合工艺、爆炸复合工艺、轧制复合工艺、扩散焊接-PVD 复合工艺等[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