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02a15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1.png)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安全意识及准备工作1. 了解充电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求,具备相关的电气知识和技能。
2. 使用充电设备前,需对充电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环境干燥通风,无易燃物和可燃气体。
3. 确认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无异常情况。
4. 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绝缘手套等。
二、充电设备的安装与使用1. 充电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由合格电工进行安装和调试。
2. 充电设备的电源插座应固定牢固,并保持良好的接地。
3. 充电设备应位于专用充电区域,不得放置在易燃或可燃物附近。
4. 在进行充电操作前,应先关闭车辆电源开关和充电设备的电源开关。
5. 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应与电动车电池的额定电压匹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
三、充电操作流程1. 进行充电操作前,应先确认电动车的电池是否适合充电,避免使用不相配的电池进行充电。
2. 充电设备应正确连接电动车电池,确保连接稳固并接触良好。
3. 在进行连接操作时,应先连接负极,再连接正极,避免发生短路或触电事故。
4. 充电设备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观察,严禁离开设备或做其他事情。
5. 在充电过程中,如发现电池发热、冒烟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并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
四、充电结束与安全措施1. 充电设备自动停止充电后,应先将充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关闭,再断开与电动车电池的连接。
2. 拔下插头时应提起绝缘部分,避免手触碰金属导体。
3. 充电结束后,应检查充电设备和充电区域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或处理。
4. 充电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并熟悉充电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五、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1. 在进行充电操作前,应了解充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应急开关位置。
2. 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切断电源,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安全先行的原则,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如需紧急撤离,则要有明确的撤离路线和集合点。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8bba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7.png)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1.1 为保障蓄电池机车充电工作的安全性,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蓄电池机车充电工作,包括充电前的准备工作、充电过程中的操作及充电后的处理。
1.3 所有从事蓄电池机车充电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并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
二、充电前准备2.1 充电前需检查充电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2.2 充电设备和工具的电源必须符合安全规定,能够正常工作。
2.3 充电区域应清洁整齐,没有杂物,并且通风良好。
2.4 充电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2.5 充电前需确认蓄电池机车的电量是否达到充电要求,否则应补充电量。
2.6 充电设备和工具的接线、插口、开关等部位应固定可靠,避免接触不良引起火灾。
三、充电操作3.1 充电前需佩戴好防护用具,包括手套、护目镜等。
3.2 充电设备应先接地,确保安全接地。
3.3 充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必须处于关闭状态,操作人员可以操作充电设备。
3.4 充电设备的电压和电流应按照蓄电池机车的要求设置,且不得随意更改。
3.5 充电设备和蓄电池机车接头必须正确连接,接触良好,防止漏电和电弧。
3.6 充电设备和蓄电池机车的接线不得交叉或混乱,要保持整齐。
3.7 充电过程中不得移动充电设备和蓄电池机车,以免发生意外。
3.8 充电设备和蓄电池机车表面应保持干燥,避免水分和潮湿引发故障。
3.9 若出现异常情况,如异常声音、气味、烟雾等,应立即停止充电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充电后处理4.1 充电完成后,应先关闭充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再进行其他操作。
4.2 充电设备和蓄电池机车的接线应先拆除,再解除接地。
4.3 充电设备和工具应及时清理、整理,放好,确保无遗留物。
4.4 充电设备和蓄电池机车的电源应关闭,并断开电源。
4.5 充电区域应清理干净,杂物放置整齐,确保通道畅通。
4.6 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弃物应按规定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61c65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9.png)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1.操作员必须知道公司使用的电池型号、规格以及电气要求,了解充电机性能。
2.第一次给电池充电时,请仔细阅读电池说明书,严格按规定进行充、放电、并做详细记录。
电压、电位、温度等每小时至少记录一次。
3.在用电瓶前,进行充电前,应进行以下检查和处理、记录方可充电:a.电池盒外观是否良好b.蓄电池接线是否松动c.电解液是否充足,严重不足,充电前补充蒸馏水。
d.蓄电池顶部是否有异物、污染e.电池是否漏液4.电池充电过程中,随时检查充电电压、电液、温度,并记录:a.电瓶温度超过50℃,立即采取冷却措施。
b.单电池反应剧烈,温度高,应考虑极间短路,电解液比重太低。
c.按时充电与电池容量相符,电池通常已放电1.1~1.2倍。
d.在充电后期检查电解液的比重和液位。
e.充电完毕,将电池的盖子旋好,并检查盖子的透气性。
5.准备必要的防护设备,胶手套,绝缘靴皮围裙,护目镜,浓度为5%的硫酸溶液及蒸馏水。
6.用浓硫酸配制稀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酸液飞溅伤人。
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用清水冲洗干净。
7.D-600电池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在65至100A之间选择,在第一阶段充电时,蓄电池的端子电压通常上升到2.4V时,应转为第二阶段充电电流可选择40至50A。
8.充电器应保持每组电池的两极清洁,及时清理由于电解液产生的污物,防止极间的短路。
9.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解质中水的分解和蒸发,而造成密度升高及液面降低,应加蒸馏水调整。
在加水时可以不打开浓液盖,而通过浮子来观察液面。
10.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硫酸自然流失,使密度降低,应当用稀硫酸加以调整,切忌用浓硫酸调整。
调整比重应该在电池充足电以后进行。
11.在充电时,电池的温度不能超过50 ℃ ,若接近50 ℃ 时,用水冷却。
12.务必检查每个蓄电池之间的接线是否松动,及时紧固。
13.电池应每隔一天充电一次1至2小时测量全组电池电压,及标示电池的电压、密度、温度。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6d13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2.png)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蓄电池机车的正常使用以及保障充电工的人身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蓄电池机车的充电工操作。
第三条充电工必须熟悉蓄电池机车充电设备的使用方法,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充电前准备第四条充电工在充电前必须查看蓄电池机车的使用手册,了解蓄电池机车的型号、充电要求以及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
第五条充电工在充电前必须戴上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第六条充电工在充电前必须检查充电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良好,充电线缆是否完好无损。
第七条充电工在充电前必须检查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确保无明火、易燃物品等危险因素存在。
第八条充电工在充电前必须检查蓄电池机车的电池连接是否正常,不得存在松脱、破损等情况。
第三章充电操作第九条充电工必须按照蓄电池机车的充电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进行充电。
第十条充电工在充电过程中必须确保充电设备的工作稳定,不得有异常噪音或发出臭味。
第十一条充电工在充电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蓄电池机车的充电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充电并上报。
第十二条充电工在充电过程中不得离开充电设备,必须保持密切关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充电工在充电过程中不得将蓄电池机车接通到错误的电源上,必须保证电压和频率的匹配。
第十四条充电工在充电过程中禁止用湿手触摸电气设备,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充电后处理第十五条充电工在充电结束后必须关闭充电设备的电源,并及时断开充电线缆。
第十六条充电工在充电结束后必须对充电设备进行清理,保持清洁卫生。
第十七条充电工在充电结束后必须对蓄电池机车进行检查,确保充电状态正常。
第十八条充电工在充电结束后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整理,清除现场的杂物和垃圾。
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九条充电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电气设备的过载和短路,不得乱接线或随意改动电路。
第二十条充电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不得盲目操作或违反规定。
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895d47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3.png)
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完整一、安全措施1.充电设备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并保持设备周围的整洁。
2.严禁在充电过程中吸烟、使用明火或者将火种靠近充电设备。
3.充电设备必须放置在平稳的位置上,防止设备倾斜或者摇晃。
4.工作人员在充电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防静电服,并戴好防静电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5.充电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电线、插头和开关等部件完好无损。
二、设备准备1.充电设备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接线,确保正极连接正极,负极连接负极。
2.充电设备的输入电压必须与充电设备电池的额定电压匹配,且稳定不超过额定电压范围。
3.充电设备的充电电流必须根据电池容量来选取,且不得超过电池额定充电电流。
4.充电设备的充电时间必须按照电池的充电时间表进行控制,并确保不超过充电时间。
三、充电操作1.在充电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外观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泄漏或者膨胀等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不得进行充电操作。
2.充电设备的电源必须在充电开始之前打开,充电结束之后关闭。
3.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电池额定参数进行设置,且不得随意调节。
4.充电设备的充电时间必须按照电池的充电时间表进行控制,且不得提前结束充电。
5.在充电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电池的温度,若电池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止充电,并进行散热处理。
6.充电结束后,必须先关闭充电设备的电源,再进行拔插操作,避免触碰到设备导致触电或者短路。
四、事故处理2.若发生蓄电池爆炸,应迅速撤离人员,并远离事故现场。
3.若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电流过大或者电池发热过高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并检查设备和电池是否有故障。
4.在遇到其他不确定的事故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以上是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目的是为了保证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工作人员在进行充电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和了解充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同时还需遵守所有的安全措施。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技术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49157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4.png)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作业前准备1. 要认真核对电池电量,保证电池处于正常状态下进行充电操作;2. 必须确保充电环境清洁、干燥,避免水分等外部物质进入充电设备;3. 充电设备必须正常工作,无故障,接地良好,电压稳定;4. 确保充电区域无易燃物品,确保操作者的安全。
二、开始充电1. 在确认电池正常的情况下,将充电设备的插头与电池负极和正极连接好;2. 检查充电设备的电源线,确保连接良好,没有断裂或破损的情况;3. 打开充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将充电设备的电压调整到合适的充电电压;4. 若电池正负极有反接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重新连接正确的极性。
三、充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充电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严禁离开充电区域,以免发生危险;2. 在充电过程中,如发现电池有明显异常,如发热、冒烟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并通知相关责任人;3. 充电过程中,如出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4. 充电设备应定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5. 充电设备及充电区域应定期清洁检查,避免积灰或其他污物导致设备故障或引发安全事故。
四、充电结束1. 充电时间一般应根据电池容量、放电深度等情况进行调整,不能过长或过短;2. 在充电结束前,应先关闭充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再将插头从电池正负极分别拔出;3. 拔出插头后,检查电池连接处是否干净,如有污物应立即清理;4. 将充电设备的电源线整理妥当,维持设备有序。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充电作业过程中,操作者必须穿戴绝缘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以确保自身的安全;2. 严禁在充电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等可引发火灾的行为;3. 充电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必须交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擅自拆卸或修理设备;4. 充电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警示他人注意;5. 发生火灾或其他突发情况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并及时报警。
六、不合格情况及措施1. 若充电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标识,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2. 若发现电池有明显损坏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并进行标识,通知相关责任人。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c99f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8.png)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一、概述蓄电池是一种储存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保证蓄电池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严格遵守充电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规范蓄电池充电操作,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二、充电前的准备1.充电设备的检查:检查充电设备的接线、电源插头、电缆等是否完好,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充电区域的准备:确认充电区域是否通风良好,无易燃物等危险因素。
3.充电设备的选择:根据蓄电池的容量和充电需求选择合适的充电设备,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三、充电操作步骤1.蓄电池连接:将正极和负极适当连接到充电设备的相应端口上,确保接触牢固。
2.蓄电池终端的清洁:检查蓄电池终端是否有腐蚀、氧化等情况,如有需要清洗,使用稀释的碱性溶液进行清洗,并用干净的布擦干。
3.充电设备设置:根据蓄电池的类型和容量,设置合适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确保充电设备可靠运行。
4.充电开始:将充电设备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打开电源开关,开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应始终注意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情况。
5.充电监测: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测,特别要注意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充电电流的波动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停止充电并进行排查。
6.充电结束:根据充电设备所显示的电量、时间等指示,判断蓄电池是否已充满。
如已充满,先关闭充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再将充电设备的电源插头拔出电源插座。
7.蓄电池的拆卸:在充电设备断电并拔出电源插座后,将蓄电池从充电设备上拆卸下来。
拆卸时要注意蓄电池终端的正负极连接情况,避免短路。
四、安全注意事项1.避免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短路,接好正负极连接,确保接触牢固。
2.在充电过程中,避免将蓄电池暴露在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等环境中。
3.充电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充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一定的充电设备操作经验和相关知识。
5.充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常识性别电池的正负极,严禁误接导致反接短路等事故。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技术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3472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2.png)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蓄电池机车充电工作,确保工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程。
二、本规程适用于蓄电池机车充电工作,包括机车充电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
第二章作业环境和设备要求一、充电场所应设置在通风良好、无明火、无爆炸危险品存放的地方。
二、充电场所应设置有防火、防爆设备,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三、充电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经定期检验合格,并有专人进行维护保养。
四、充电设备应有明确的电源配电线路,并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三章充电工作程序一、机车充电操作人员应事先了解机车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充电要求,了解充电设备的操作方法。
二、充电操作前,应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如发现故障应及时维修。
三、操作人员应戴好工作帽、工作服,碳化棒也应良好接地,确保人身安全。
四、机车停入充电区域,确认机车刹车已牢固,关好电池盖,然后向电网并网。
五、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充电,不得随意调整充电参数。
六、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充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电检修。
七、充电结束后,应先闸刹电池盖,然后向电网脱离,并将充电设备和线路彻底切断电源。
第四章安全操作要求一、禁止在机车充电过程中吸烟、使用明火和产生火花等。
二、禁止在机车充电过程中临时离开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须请假经过批准。
三、禁止随意调整充电设备和线路的参数,特殊情况下需经过上级批准。
四、在充电期间,操作人员应时刻保持通讯畅通,以便报告和接受指挥。
五、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拉下充电机场电闸,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置。
第五章工作纪律一、机车充电操作人员应按时到岗,并做好接班交接工作。
二、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或私自调整充电参数。
三、操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整洁,保持设备和工具的良好状态。
四、对于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和违章操作,应立即整改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五、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fd7a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2.png)
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一、概述蓄电池充电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涉及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池寿命的延长。
为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蓄电池充电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蓄电池充电操作。
二、安全措施1. 确保充电环境通风良好,不得在密闭空间进行充电。
2. 使用专用充电设备,不得使用损坏或非原装的充电器。
3. 确保充电设备与电源连接正确可靠,防止电击事故发生。
4. 在充电过程中严禁使用明火,禁止吸烟等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5. 不得将金属物品放置在充电设备上,防止短路事故发生。
6. 充电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三、充电前准备1. 检查蓄电池状态,如有损坏或腐蚀现象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 检查充电设备和电源接口,确认连接正确无误。
3. 确保充电设备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4. 根据蓄电池类型选择充电模式,遵循制造商提供的充电参数。
四、充电操作1. 将蓄电池正确连接至充电设备,确保正负极连接正确。
2. 打开充电设备开关,按照设备说明选择合适的充电模式。
3. 观察充电仪表,确保充电电流、电压等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4. 在充电过程中,定期检查蓄电池、充电设备和电源连接是否松动。
5. 若发现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温度过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并联系维修人员。
6. 充电时间达到预设值后,关闭充电设备开关。
五、充电完成后处理1. 充电设备断电,拔掉蓄电池连接。
2. 清理充电设备及周围环境,确保无任何物品遗留。
3. 将充电设备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做好设备及线缆的整理和收纳工作。
4. 记录充电情况,包括充电时间、电流、电压等参数,以备后续参考。
六、事故处理1. 发生火灾事故时,立即启动紧急报警,迅速撤离人员,并使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2. 发生电击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拨打急救电话,及时施救。
七、充电设备维护1. 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检查充电设备的接线、电源线以及控制线缆,确保连接良好。
煤矿电机车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
![煤矿电机车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474af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2.png)
煤矿电机车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第1条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熟练掌握电解液配比以及蓄电池充电的操作程序,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2条作业时必须穿着规定的劳保用品,衣襟、袖口、衣扣必须做到“三紧”,严禁携带烟火。
第3条配置硫酸电解液时必须使用蒸馏水,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口罩、橡胶手套、胶靴、橡皮围裙。
第4条严格按规定领用硫酸,严禁私自领用硫酸;存放电解液的容器必须坚固耐酸碱。
在调和电解液时必须将硫酸缓慢倒入水中,严禁向硫酸内倒水。
以免硫酸飞溅,烫伤工作人员。
第5条配制酸性电解液时,充电室内必须有中和电解液的硫酸钠溶液(浓度5%),遇到电解液烫伤应先用其清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配制碱性电解液时,事先准备好足够的硼酸(浓度3%)和清水,以备皮肤沾有碱液时,立即用以冲洗。
第6条禁止在充电过程中紧固连接线、螺帽。
禁止将扳手等工具物件放在蓄电池上。
第7条碱性蓄电池使用300~350个循环时,酸性蓄电池使用6个月必须全部更换1次电解液并进行清洗,然后按初充电方式进行充电。
第8条每组电瓶使用达30个循环时,要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均衡充电1次;每周检查1次漏泄电流,清洗1次特殊工作栓;每周必须检查和调整每只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严禁占用机车充电。
第9条在井下测量蓄电池电压时,可使用普通型的电压表,但必须在揭开电池盖10分钟后进行。
第10条充电前必须检查水源;检查电压表、温度计、比重计等检测仪表,确保灵敏可靠;检查防火工具和消防器材;检查充电架及推移电瓶箱的设备或起吊设备;检查护目镜、橡胶手套、胶靴、橡皮围裙等。
第11条充电前必须先进行全面检查:电池装置外部完好,铭牌和防爆标志必须齐全。
电池装置的型号、额定工作电压等。
第12条换电瓶箱时,必须把电机车控制器手把扳回零位,取下手把。
第13条充电工作开始前必须先检查充电机及充电机上的仪表,确认完好、指示准确,再进行送电;在打开电池充电前,必须先清除池箱盖上的杂物,擦净灰尘、积水,然后打开电池箱,将其清洗干净。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6f2d33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d.png)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1. 目的与适用范围a. 规范蓄电池机车充电工的操作流程,确保充电安全和效率。
b. 适用于所有涉及蓄电池机车充电作业的工作人员。
2.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充电设备是否完好,包括充电机、连接线、插头等。
b. 确认机车电池状态,包括电压、电量和温度等。
c. 确保充电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易燃气体积聚。
3. 操作步骤a.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和鞋子。
b. 按照制造商指南连接充电设备到机车电池。
c. 根据电池类型和充电机的功能选择合适的充电模式。
d. 启动充电过程,并监控充电状态,确保充电过程中无异常发生。
e. 充电完成后,先断开充电设备,再断开机车连接。
4. 安全注意事项a. 不得在充电过程中离开操作现场。
b. 避免在充电过程中触碰机车电池的电极。
c. 如遇电池过热、冒烟或有异味等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
d. 定期进行设备和电池的维护检查。
5. 充电后的检查与记录a. 充电完成后,检查电池和充电设备有无损坏。
b. 记录充电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充电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
c. 定期对充电记录进行审核,以优化充电流程和维护计划。
6. 应急处理措施a. 准备应急处理工具和材料,如灭火器、绝缘垫等。
b. 明确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路线和联络人员。
c.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了解应急程序。
7. 培训与考核a. 所有充电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b. 定期进行技能提升和安全教育,确保操作规程的更新和执行。
8. 修订记录a. 根据操作经验、设备更新或法规变化,定期修订操作规程。
b. 记录每次修订的日期、内容和责任人,确保规程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5fbec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4.png)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蓄电池电动车是目前常见的电动车类型之一,其使用蓄电池作为能源储存装置,并通过电机驱动车辆行驶。
因此,在充电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以保障充电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防止可能的事故发生。
以下是一个蓄电池电动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供参考。
一、总则1.为了确保蓄电池电动车充电工作安全可靠,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本规程制定。
2.本规程适用于蓄电池电动车充电工作,包括室内充电和室外充电。
3.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蓄电池电动车充电工作流程,明确操作要求,加强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防范意识。
二、蓄电池电动车充电工作的安全要求1.蓄电池电动车充电室必须设有防火、防爆及通风设施,并保持干燥。
2.充电室应使用防火、耐高温材料装修,并定期进行消防设备维护和检查。
3.充电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4.禁止使用损坏、老化或非正常工作状态的充电设备。
5.充电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6.充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
三、充电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1.在进行充电之前,对蓄电池电动车的充电插头、充电电源线和充电座进行外观检查,如有损坏和异样现象应立即停止充电,并报告相关人员。
2.在充电过程中,严禁将充电器连接的插头及电源线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3.充电过程中,严禁站在蓄电池电动车附近进行吸烟、使用明火、玩耍等任何火种行为。
4.在充电之前,应确保充电设备接地良好,并检查充电插座接口是否松动。
5.禁止将非充电设备插头插入充电插座,避免触电和设备损坏。
6.充电设备操作人员应随时留意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发现过热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停电等。
7.当充电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如发生烟雾、火花、异响等,应立即停止充电,并向相关人员汇报。
8.充电工作完成后,应将充电设备断电,并及时拔掉插头。
9.禁止使用非充电设备来拔插充电插头,以免触电和设备损坏。
10.充电设备不得长时间空载运行,以防止过载和发生其他问题。
煤矿机车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
![煤矿机车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2a720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3.png)
煤矿机车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煤矿机车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一、充电前的检查:1、检查电瓶联结线是否连接牢固并保持双回路,液面高度是否在规定位置(高出极板15-20mm)。
2、检查电瓶上有无金属物及工具,清除电瓶上的杂物后再旋开透气胶盖。
3、检查插销插座是否完好,正负极是否接对,负荷电缆有无破裂。
4、检查整流设备是否完好,调压电位器是否在最小位置,各表指示是否在零位。
二、操作程序1、插上防爆插销,这时候直流电压表所指示电压为电瓶电压。
2、合上配电屏上所充整流器开关,再合上整流器上的空气开关。
3、将转换开关搬至“常规”或“快充”位置,按下直流接触器的启动按钮,此时直流主回路接通。
4、将调节电位器顺时针旋转,此时电流由零逐渐上升,当电流达到需充值时,应停止调节。
5、充电过程中应每隔两小时检查一次整流器电流,电压表读数是否正常。
检查每组电池的温度和电池中反应状况,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6、充电结束后,应先将电位器反时针旋至零位,按下直流接触器停止按钮,再将转换开关搬至零位。
7、拉掉整流器空气开关,再拉掉配电屏上的开关。
三、安全注意事项:1、电瓶室内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烟火,以免引起氢气爆炸。
2、室内严禁吃食物,以免引起铅中毒。
3、搬运硫酸不准用肩扛、背,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抬运。
4、电瓶液面高度不合规定或电瓶内是干的未作处理前严禁充电,以免损坏电瓶。
5、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0C,如超过此值应采取降温措施或降低充电电流。
必要时停止充电两小时等温度降至30-350C 后,方可再正常充电。
6、配制电解液时,不准将蒸溜水倒入硫酸内,只能将硫酸慢慢地倒入蒸溜水内。
7、电瓶必须经常保持充足电状态,不准使用未充足电的电瓶。
放电后的电瓶要及时充电,放置时间不准超过二十小时。
8、注液孔上的胶盖必须拎紧,以免机车运行时由于颠簸使电解液溅出。
胶盖上的透气孔必须畅通,否则电池内气体压力增高可能使电瓶壳破裂。
充电机和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充电机和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1bc39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9.png)
充电机和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系统概述充电机和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充电机和蓄电池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发生。
本规程适用于充电机和蓄电池的安装、操作和维护。
第二节安全要求1.充电机和蓄电池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易燃物和潮湿环境。
2.充电机和蓄电池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切勿使用损坏或过时的充电机和蓄电池。
4.严禁在未授权的情况下打开充电机和蓄电池的外壳。
5.充电机和蓄电池的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二章充电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充电机的购买和安装1.购买充电机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与正规厂商购买。
2.在安装充电机时,应确保电源和电气线路正常,接地良好,避免电线过热或漏电。
第二节充电机的使用1.使用前应仔细阅读充电机的说明书,并遵守使用规定。
2.确保充电机的通风良好,不得堵塞通风口。
3.不得超过充电机标明的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压。
4.在充电过程中,不得离开充电机旁,以防意外发生。
5.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充电机产生异常响声或异常发热,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
第三节充电机的维修和保养1.充电机的维修和保养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2.定期对充电机进行检查,确保电线、插头和插座的良好状态。
3.充电机不得随意拆卸和修理,应交给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第三章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蓄电池的购买和安装1.购买蓄电池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与正规厂商购买。
2.在安装蓄电池时,应将其放置在专用的蓄电池架上,避免碰撞和倾倒。
第二节蓄电池的使用1.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蓄电池的说明书,并遵守使用规定。
2.蓄电池的正负极应正确连接,避免短路和电解液泄漏。
3.定期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水平,及时补充蒸馏水。
4.不得将蓄电池过度放电,否则会损坏蓄电池。
5.在维修和保养蓄电池时,应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防止电解液溅入眼睛和皮肤。
第三节蓄电池的维修和保养1.蓄电池的维修和保养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充电机和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2篇)
![充电机和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f85f4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2.png)
充电机和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安全操作前准备1. 操作人员应具备充分的电池和充电机操作知识,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静电服等。
3. 在操作之前,应检查充电机和蓄电池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并保持清洁。
二、充电机操作规范1. 在接通充电机电源之前,应先将充电机的开关置于关闭状态,并确保充电机与充电设备的接线正确、牢固。
2. 在充电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行乱动或拆卸充电机设备,以防止电路短路或发生其他意外。
3. 使用充电机时,应根据电池类型选择适配的充电模式,并确保充电电流和电压值设定在合适的范围内。
4. 充电机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防止过热和火灾发生。
同时,也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5. 在充电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全程监控充电机的工作状态,及时处理充电机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
三、蓄电池操作规范1. 在使用蓄电池之前,应先检查电池外壳是否损坏、是否有漏液等异常情况,并及时更换损坏的电池。
2. 使用蓄电池时,应将正负极正确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切勿将正负极接反,以免引发短路和电池爆炸等危险。
3. 蓄电池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严禁曝晒或接触水源。
4. 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蓄电池长时间过充或过放,以免损害电池性能和寿命。
5. 使用蓄电池时,应使用适配的充电机,并按照充电机操作规程正确进行充电。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充电机电源,采取灭火措施,并及时报警。
2. 在处理火灾时,切勿使用水进行灭火,应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3. 如发生电池漏液或电池爆炸等情况,应迅速撤离人员,并用湿布或沙子将液体覆盖,防止蒸发和扩散。
五、常规维护与保养1. 定期清理充电机和蓄电池的表面积尘,并保持其通风口畅通。
2. 定期检查电池连接器是否松动、腐蚀,并及时进行紧固或更换。
3. 每次充电后,应将充电机开关置于关闭状态,并断开充电机和电源之间的连接。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a339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c.png)
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力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场所。
为了保障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制定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蓄电池充电安全环保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
一、充电设备及环境的要求1. 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每次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充电环境:充电环境应通风良好,并保持干燥。
禁止在充电区域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发生火灾。
二、充电操作流程1. 先检查电池:在开始充电之前,必须对电池进行检查。
检查电池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电极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电池有损坏或电解液泄漏的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 连接电池和充电设备:将电池正确连接到充电设备,并确保电极与电极之间没有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3. 设置充电参数:根据电池的类型和容量,设置适当的充电参数,如电流和充电时间。
不得随意更改充电参数,以免对电池造成损害。
4. 监测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要时刻监测充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电池的温度变化。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并进行排除故障。
5. 充电结束:当电池达到指定的充电容量或充电时间时,应及时停止充电。
拔掉电池连接线前,要确保充电设备已关闭或断开电源。
三、安全措施1. 防止电池过充:过度充电会引起电池内部产生气体,并导致电池外壳膨胀、破裂以及电解液泄漏等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控制充电电流和时间,避免电池过充。
2. 防止电池过热:长时间高电流充电或充电过程中出现故障,都会导致电池过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定期检查充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适度调整充电参数。
3. 防止电池短路:电池短路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可能引起严重的事故和损失。
在充电过程中,要确保电极之间没有短路的情况,避免使用损坏或不合适的连接线。
四、环境保护措施1. 废电池的处理: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理。
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
![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5416f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1.png)
蓄电池充电工操作规程
1、充电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充电工必须熟悉相关设备的一般结构、工作原理等,能独立操作。
3、搬运或添加电解液时,要穿戴好劳保用品,穿好耐(防)酸工作服、戴好防酸手套、护目镜。
添加电解液时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充电工要站稳、拿稳电解液容器。
添加结束要立即将电解液桶上盖旋紧。
4、电解液溅落在皮肤上时,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根据情况涂上纯碱,情况严重的要立即升井到医院进行治疗。
5、充电前应将特殊排气栓拧下,充电过程严格遵守蓄电池说明书的充电顺序和要求,充电结束后要及时拧紧特殊排气栓。
6、连接充电机和蓄电池组,蓄电池组正极(标有“+”号)接充电机正极,蓄电池组负极(标有“一”号)接充电机负极,切勿接错。
确认连接到位后方可启动充电机进行充电。
7、蓄电池电解液浓度控制在1.25g∕cι∏3—1.30g∕cι∏3,若不符合要求必须进行调整,否则严禁充电。
8、充电碉室要保持通风良好,严防氢气积聚,充电工要时刻关注氢气浓度,一旦氢气浓度超过0.5%必须立即部分或全部停止充电,并电话汇报调度室。
9、电解液注入蓄电池后,要保持液面高于防护板10—20mm,方可开始充电。
10、在充电过程中,禁止中间停电,充电过程中,蓄电池内电解液温度不许超过45。
C,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或减小充电电流,但后者要延长充电时间。
11、充电时原则上不需要专人看管,但需关闭蓄电池上盖,并每隔3小时左右巡查一次,以防发生紧急事件。
12、蓄电池电量使用超过一半并停止使用后,必须立即进行充电。
非紧急情况下,必须在电量充满后方可断充电机电,然后恢复机车使用。
电瓶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电瓶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0bbe35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1.png)
电瓶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前言电瓶充电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操作,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设备的完好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电瓶充电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设备准备、操作过程、事故处理等。
二、设备准备1. 在进行电瓶充电前,必须确保供电设备和充电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电压和电源频率符合要求。
2. 检查充电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必要时进行接地故障排查。
3. 保持充电区域整洁,清除可燃物及其他杂物,保证通风良好。
4. 在充电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三、操作过程1.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2. 操作人员在进行电瓶充电之前必须先关闭充电设备,然后将电源插头拔出,并确认充电设备已经停止运行。
3. 在连接电瓶之前,必须确保充电设备的电压和电流与电瓶要求的充电参数相符合。
4. 连接电瓶时,先将充电夹连接至电瓶的正负极,再将电源插头插入充电设备,确保连接牢固。
5. 在进行电瓶充电时,禁止将金属物品放置在电瓶上,以防短路和火花引起火灾。
6. 充电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留意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充电并上报。
7. 充电结束后,先将电源拔出,再断开充电夹与电瓶之间的连接。
确保充电设备处于关机状态。
四、事故处理1. 若发生充电设备着火的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将电源拔出,并使用灭火器或沙土等合适的材料扑灭火源。
2. 若发现电瓶发生漏液、冒烟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电,保持操作区域通风,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若涉及受伤人员,应及时进行急救,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五、结语电瓶充电工作的安全操作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的重要环节。
本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强化对充电工作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切实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大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并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共同营造安全、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篇范文)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2da6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4.png)
蓄电池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篇范文)第1篇蓄电池机车充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及充电室设施6、充电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7、充电工应熟悉本岗位的机电设备性能及供电系统。
能熟练的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处理一般故障。
8、对于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极柱的焊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考核,取得“允许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9、充电作业时应穿规定的劳保用品。
10、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填好岗位评估单。
11、充电室必须设置水源以备冲洗蓄电池之用。
12、必须设置电压表、点温计、比重计及温度计等检测仪器。
13、必须设置防火工具及防火器材。
14、必须设置充电架及推移电瓶箱的设备,严禁占用机车充电。
10、必须设置护目眼镜、橡胶手套、胶鞋及橡皮围裙等以备配置电解液时应用。
二、充电前的准备工作1、应先进行整体检查:电池装置外部应完好,铭牌和防爆标志齐全以及型号、额定工作电压等。
2、换电瓶箱时必须把控制器手把拉回零位,取下手把拿出电机车上的插销。
3、用推移方法换电瓶时,机车应与充电架对中,抽出电瓶箱与机车上的固定插销,再平行推移到充电架上。
4、擦净电池箱盖上的灰尘、积水,打开电池箱清洗干净。
5、打开全部电池旋塞,清除放在电瓶上的任何工具物品与赃物。
6、检查各电池间连接极柱是否正确,接线端的连接是否牢固。
7、充电机电池的两极(电源的正极接电池的正极,电源的负极接电池的负极)不得接反。
8、整流设备充电插销必须采用电源装置的专用插销不得用其它代替。
9、检查电源装置、充电机及充电机上的仪表确认指示正确,再行送电。
三、充电作业1、首先再检查一次电源连接是否正确,观察电压表的指示值并做好记录,然后再起动整流器开始充电。
2、注意观察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包括电解液的比重和温度,电池的端电压充电电流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停电处理,不准电池带故障充电。
3、各种型号的电瓶及充电机,其充电方式、充电电流、充电时间、常规充电及快速充电应按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文件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电池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信号挂钩工操作规程-------------------------------------------电机车司机操作规程-------------------------------------------摘挂车工操作规程-------------------------------------------轨道工操作规程-------------------------------------------矿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轨道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矿车推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绞车司机操作规程-------------------------------------------蓄电池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充电前的准备工作1.提前准备好充电所需要的材料、工(器)具等,劳动保护器材齐全。
2.将标准与补充液提前运至充电室,并妥善保管。
储存电液,必须使用有盖的瓷质、玻璃质或塑料质容器。
准备和装添电液,必须使用专用器具,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橡胶手套,系橡胶围裙,穿胶鞋。
3.提前备好中和的溶液(碳酸钠溶液),以防电液灼伤时使用。
4.准备好冷却蓄电池的水管,堵住电池箱出水孔,做好电池冷却准备工作。
二、充电步骤1.检查充电池组,特别注意检查电池极柱焊接点是否良好,并除去污垢。
2.新注电解液:将新蓄电池开盖后,从第一个单格开始,将产品标液注入该单格用量的1/3(总量1/3),注完第一轮后,再从第一个单格开始,按顺序注入第二轮的1/3(总量2/3),注完第二轮后,两从第一个开始,按顺序注入第三轮的1/3(即全油),静置5—6小时检查液面,如液面降低,补足后方可充电,初充电24—26小时即可使用,日常充电时间为8小时。
3.充电时应旋去加水帽,放出气体,以免内部气体过多而胀破电槽。
4.不同型号的蓄电池需要的充电电流各不相同。
(a)300型蓄电池用31A的电流充电。
(b)330型蓄电池用34A的电流充电。
(C)400型蓄电池用41A的电流充电。
(d)440型蓄电池用45A的电流充电。
(e)560型蓄电池用57A的电流充电初充电电压充电到205—207V×蓄电池个数时稳定再充3—4小时即可使用。
(初充电24—26小时,日常充电8小时)。
5.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温度保持在41℃以下,最高不超过43℃,当蓄电池温度达到41℃时需采取降温措施,每组蓄电池内至少有15支以上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6.日常充电、放电,检查蓄电池组的液面高度。
日常缺液时,要添加补充液,每隔半年,改加一次标准液。
7.蓄电池组应进行周期性进行均衡充电,每月一次。
具体方法是:首先将蓄电池组给以正常充电,当达到强烈冒气时停止充电,将蓄电池组静置1—2小时,然后再进行间断充电,直到所有电池均强烈冒气时为止。
过充电时间不超过5小时。
8.蓄电池组充电时,必须打开塞子通气,冷却。
充分冒气后再将旋塞拧好。
信号挂钩工操作规程1.信号挂钩工必须持证上岗。
2.工作前,必须检查信号,挂钩、钢丝绳及一切保险设施是否完好、灵敏、可靠。
斜坡上下料时,联系信号规定如下:一次铃—停车;二次铃—上车;三次铃—下车;四次铃—慢上车;五次铃—慢下车;连续乱铃—掉道或有事发生;一长一短连续发—联系电话信号。
4.严格遵守“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绞车有行人时严禁发送开车信号。
5.严格按照规定的挂车数量进行挂车,不得超载挂车。
工作完毕后,必须将现场打扫干净,工具物品摆放整齐,轨道不得留有任何影响行车的杂物,认真做好交接准备工作。
电机车司机操作规程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接班时必须对机车进行全面的检查。
电机车司机必须坐在前端驾驶室,机车必须在列车的前端牵引行驶,除调车和处理事故外严禁顶车行驶。
开车前必须发出开车信号,运行中严禁将头和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出车外。
司机必须精力集中,全神贯注,经常观察各种仪器、代表的指示,电压低于75伏必须更换电瓶。
机车在接近风门、巷道口、硐室口、弯道、岔道、水闸门或噪声较大时,必须减低速度,并发出警号。
停车时,司机必须将调速手把和钥匙,随身携带。
两列车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100米的距离。
运送人员的机车,禁止同时附挂物料车及运送危险品。
当换向手柄在“0”位时,方可接通或拔出正负极电源插销。
禁止在操作手把未回零时施闸。
禁止车未停稳,反方向行驶。
摘挂车工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第1条摘挂车工必须经过严格培训,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持证上岗。
第2条摘挂车工在上岗前必须配带口哨、矿灯、扎紧袖口和腰带,做好自身安全保护。
第3条认真检查核对所挂车辆的数量应符合规定。
第4条超高、超长、超宽设备、材料等物件运送时要严格执行有关措施。
第5条运送爆破材料时,不得同时运送人员和其它设备材料或工具等。
二、操作程序第1条摘挂车工必须在矿车停稳后方可进行操作,严禁车未停稳摘挂矿车。
第2条摘挂车工操作时站立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站在轨道外侧距离外侧钢轨200mm左右进行操作。
<2>在操作时,应站在巷道较宽的人行道一侧,严禁在车辆运行前方有三角墙或障碍物附近摘挂车。
第3条摘挂车时,严禁将身体或头部介入两车之间进行操作,以防车辆碰伤身体,操作时必须用操作钩。
第4条摘挂车时如遇到摘不开或挂不上时,严禁蹬绳或蹬在两矿车之间进行操作。
第5条摘挂车工在整趟车翻完之后必须对车辆各部件连接装置等详细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挂车、发出开车指令。
第6条车辆运行时,摘挂车工要严密注视车辆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或事故,及时发出紧急停车信号。
第7条姚四装煤点的摘挂车工要负责装车前对每辆矿车检查清理,以免发生埋人事故。
第8条摘挂车工上岗期间,必须忠于职守,严格执行规程。
三、注意事项:第1条翻罐笼下方的摘挂车工必须执行“翻车不摘挂车,摘挂车不翻车”规定。
翻罐笼在翻车过程中,摘挂车工负责所在工作地点周围巷道口把口工作。
第2条在翻罐笼上方的摘挂车工、机车向翻罐笼顶车不到位,严禁摘车。
严禁列车在倒车过程中就提前摘车。
第3条翻罐笼下方如出掉道等故障需要处理时,摘挂车工必须与翻车机司机口头联系好,停止翻车方可进行处理。
第4条任何人都禁止在推车机机尾到翻车机出车口之间摘挂车。
并严格执行“翻车不摘挂车,摘挂车不翻车”的规定。
轨道工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第1条轨道工必须熟悉和遵守本规程。
第2条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3条较大施工时,必须按措施执行。
第4条在工作前要详细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发现损坏及时处理,否则不准使用。
第5条作业前要检查工作地点巷道情况是否安全可靠。
第6条作业时,修道工必须事先与电机车司机取得联系,在施工线路上做到“修道不倒料,倒料不修道”。
二、施工作业第1条砸道钉时,必须手心向上栽道钉,用锤轻轻稳牢,随后再用力钉进去,防止砸手或道钉崩起伤人,严禁在钢轨上直钉。
第2条压撬枕木必须脸向外侧,起钉时两手错开道轨。
第3条使用撬棍时,不准手指满把,以防压手。
第4条施工作业时,所有工具不准碰触电线,电话线等电气设备。
第5条有架线地段,使用工具不许超过架线高度,在矿车内装卸料要注意不能碰到架线。
第6条搬动枕木要轻拿轻放,在卸车时,应滑落在路面上。
第7条扛、搬枕木时,不得在枕木上行走,以免枕木滚动摔伤、碰伤。
第8条使用气割截轨时,(在井下必须按安全措施执行)要做到轨头整齐,首先将所截钢轨放平摆正,丈量长度,在锯口的侧面及顶面划线。
第9条上螺丝时,不准用手指测螺丝孔;卸螺丝时不准用锤打鱼尾板;紧螺丝时不准用锤打螺丝扳手;剁螺丝时,拿剁斧和打锤人不得在一条直线上。
第10条捣固道床或卧底时,前后间距不少于2米。
第11条使用起道器时,要垂直放正,不准歪斜,钩脚要牢固地挂在钢轨上,操作人员的头部和手臂要躲开压杆。
第12条用起道器时,钢轨顶起后要随起随垫,所有作业人员的手、脚不准介入轨底或轨枕下面,以防跑牙或歪斜伤人。
第13条更换翻修轨道及道岔工作结束后,必须试车、验道。
三、技术要求第1条枕木摆放:一头齐,间距500mm第2条道钉:方向一致,成八字型。
第3条轨距:+5mm;-2mm。
矿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1、该工种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方可上岗。
未经考试合格,不得进行独立修理作业。
2、积极参加职工安全生产大会、班前会,认真听从运输安全生产的调度、指挥。
3、上班时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
4、工作中,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5、班前,认真检查维修工具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6、经常检查运行矿车,发现坏车及时调出,推入修车场,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
严格修车质量标准,矿车修好后轮对应保持平直,车箱不摆动、倾斜,各部件结构牢固、完好不缺件。
钩环磨损超限、裂纹禁止用焊接修补,应换新件。
7、使用大锤应先检查锤头的稳定可靠性。
敲击时双脚应叉开站稳。
如有人掌握辅助工具,辅助人的站位应与用锤人站位成90°角度。
8、如采用专用工具和设备,操作人必须熟悉操作要求,并按相应操作规定进行操作。
涉及氧电焊作业,应严格执行氧电焊作业操作规程。
9、定期对全井矿车进行维护、保养,添加缺省部件。
10、检修工入井修理矿车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对不能修复的矿车,应进行临时处理,做好明显的坏车标记运出地面进行修复。
11、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及时修理矿车,做到坏车不积压,维修不过夜,保证运输车辆周转。
12、班末,将工具、材料摆放整齐。
清理修车场杂物,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轨道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1、该工种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方可上岗。
2、积极参加职工安全生产大会、小组会,认真听从运输安全生产的调度、指挥。
3、上班时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
4、工作中,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5、进班时,应先到道班库房领取当班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并认真检查领取的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如不完好应进行更换。
6、进入工作区域,应先检查有无片邦、巷道顶棚是否完好,是否有其他不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和处理,严格执行不安全不工作。
7、工作中,精神集中,不得与他人交谈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吵闹、嘻戏。
8、在机车运输线上进行维修工作,必须和运输调度取得联系,得到批准后进行。
且应在工作位置两端100m处设警示标志或专人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