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讲 复功率及最大功率传输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复功率

电路分析基础复功率

Βιβλιοθήκη 相量模型 U
I
R j L j C
X
1
两种等效模型
Z Re[ Z ] jIm[Z ] R jX I jX
R
Y Re[Y ] jIm[Y ] G jB
I
U
G
jB
U
串联模型
并联模型
返回
X
单口网络的功率
S、P、Q之间满足直角三角关系。
S P Q
2 2
I I + 3 2 Z1 Z2 Z 3 U 2
21 j10 23.26 25.45 1200 1200 I1 5.1625.45 A Z 23.26 25.45
-
U1 Z1 I1 1 5.1625.45 5.1625.45 V Z2 Z3 (5 j10)( j10) U2 I1 5.1625.45 Z2 Z3 5 j10 j10 22.36 26.57 5.1625.45 115.38 1.12 V
4
X C 5k, X L 20k 求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jX C jX L
R
Z
4 3 R jX C 10 ( j5 10 ) 3 Z eq jX L j20 10 4 R jX C 10 j5 103
21.47 26.57 V
j20 103 4.47 103 63.43 j20 103 2 103 j4 103 2 j16k
X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PL I 2 RL
欲使PL最大,首先应使分母最小。 对RL来说,当电抗之和 X s X L 0, 即 X L X s 时,分母 最小。 对PL求导,确定使PL为最大值的RL值。

21 瞬时、平均、复功率、最大传输定理

21 瞬时、平均、复功率、最大传输定理

1 L | Z | R 502 30 2 H 0.127H 314
2
1
解法 3
P UI cos
U 50 |Z | 50Ω I 1
P 30 cos 0.6 UI 50 1
R Z cos 50 0.6Ω 30
X L |Z |sin 50 0.8Ω 40Ω
i
+ u i + u -
PC=UIcos =UIcos(-90)=0 C QC =UIsin =UIsin (-90)= -UI= I2XC
6. 任意阻抗的功率计算 + i u -
PZ =UIcos =I2|Z|cos =I2R Z QZ =UIsin =I2|Z|sin =I2X =I2(XL+XC)=QL+QC
(3)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
分析 +Biblioteka IR IL IC
1 2
U _
特点:
C
I
U
IC
L
IL
并联电容后,原负载的电压和电流不变, 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不变,即:负载的 工作状态不变。但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了。
并联电容的确定:
IC I L sin 1 I sin 2
P=UIcos 无功功率: Q=UIsin
有功功率: 视在功率: S=UI
单位:W 单位:var 单位:V· A
S P Q
2
2
S

P
Q
功率三角形
5. R、L、C元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 i u -
PR =UIcos =UIcos0 =UI=I2R=U2/R R QR =UIsin =UIsin0 =0 PL=UIcos =UIcos90 =0 L QL =UIsin =UIsin90 =UI=I2XL

第23讲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要点

第23讲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要点

=cos :功率因数。阻抗为感性时称滞后功率因数; 阻抗为容性时称超前功率因数。
电阻消耗有功功率,电容和电感不消耗有功功率。 3.无功功率Q 定义:
Q
def
1 UI sin U m I m sin 2
Q 的单位:Var (乏,即无功伏安)
电阻无功功率等于零,电感无功功率大于零,电容无功 功率小于零,说明电感和电容与外界有能量交换。
+ + u - -
Z
U R 当X X o时, Pm ( Ro R)2 在X X o条件下 , 若再调节 R, 则 2 U oc 当R Ro时, Pmm 4 Ro
最大功率匹配 即共轭匹配
2 oc
2 U * 时 oc 可见: Z ZO P 4 RO
设 : ZO RO jXO ZO o Z R jX Z
当 Z Zo R X
2 o 2 o
2 2 Z Z o Ro Xo
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为: 称为模匹配
2 U oc cos Pm 2 Z o [1 cos( o )]
三、 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 电路分析中, 常会遇到几个不同频率的电源作用于电路 的情形, 这时电流、 电压的分析计算可用叠加定理。 由叠加定理知 , 通过电阻 R 的 电流i是电源 uS1与uS2单独作用产 生的电流i1与i2的叠加, i(t) = i1(t)+ i2(t) p(t) = R[ i1(t)+ i2(t)]2 = Ri21(t)+R i22 (t)+2R i1 (t) i2(t) 一般对所有的时 间t, i1(t) i2(t)≠0, 故p(t) ≠ p1(t) + p2(t), 即叠加定理 不适用于计算瞬 时功率。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PPT教学培训模板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PPT教学培训模板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This template is the internal standard courseware template of the enterprise
3.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在电子技术中,经常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即负载在什么 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的功率,比如说,在什么条件下放大 器才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使扬声器(作为放大器的负载) 输出最大的音量?这就是最大功率传输问题。
• 在电力电路传输系统中,传输的功率大,要求效率高,
否则能量的损耗太大,所以不允许电路工作在匹配状态。
• • 但在电子电信网络中,传输的功率数值小,效率往
往不是主要的,获得最大功率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此,在电子工程中总是尽量使电路工作在匹配状态, 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例为3-何4-值3 时如可图获3-4得-5最(大a)功所率示,电并路求,出负该载最电大阻功可率任。意改变,问电阻RL
图 3-4-5
3-4-3 题3-4-3图所示电路中,N为线性有源二端网 络, 当RL = 2 Ω时, U = 2 V;当RL = 6 Ω时, U = 3V, 求RL为何值时获得最大功率, 并计算PLmax。
题3-4-3图
3-4-4 对题3-4-4图所示电路,RL为何值时获得最大 功率? 并计算PLmax。
•如果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如图3-4-2所示的诺顿等效电 路,在iSC和Req保持不变、而RL的值可变时,同理可推得当 RL = Req时,负载RL获得功率最大,其最大功率PLmax为
P L m ax1 4R eqiS 2C1 4R LiS 2C
图3-4-2 诺顿等效电路向负载供电
归纳以上结果可得结论:设一可变负载电阻RL接在有源线性二 端网络NS上,且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S和等效电阻Req为已 知(见图3-4-1)或者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和等效电阻Req 为已知(见图3-4-2), 则在RL = Req时,负载RL可获得最大功率。其

21 瞬时、平均、复功率、最大传输定理

21 瞬时、平均、复功率、最大传输定理

过——功率因数又由高变低(性质不同)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例 已知:f=50Hz, U=220V, P=10kW, cos1=0.6,要使功
率因数提高(tí gāo)到0.9 , 求并联电容C,并联前后电路
的总电流各为多大?
I

cos1 0.6 φ1 53.13
cos2 0.9 φ2 25.84
(
)。
(a)1490;
(b)1053.1 ;
(c)1036.9。
答案(dá àn():b)
Z R2 X L2 62 82 10
arctan X L arctan 8 53.10
R
6
Z 1053.10
第一页,共三十六页。
第11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gōnglǜ)和 三相电路
§11-1 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i
u
_
线性 网络
u(t) 2U cos(t) i(t) 2I cos(t ) 为u和i的相位差 u i
p(t) ui 2U cos(t) 2I cos(t φ) UI[cos cos(2t )] 第一种分解(fēnjiě)方法 UI cos[1 cos(2t)] UI sin sin(2t)
U cos2 220 0.9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
若要使功率因数从0.9再提高到0.95 , 试问还应增加多少并
联电容(diànróng),此时电路的总电流是多大?

cos1 0.9 φ1 25.84
cos2 0.95 φ2 18.19
C
P
U
2
(tgφ1
tgφ2 )
I 10103 A 47.8A 220 0.95

粤教版物理必修二课件功率222.pptx

粤教版物理必修二课件功率222.pptx
网络教学专家
例2.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 由下落.试分别求:(g取10m/s2) ①第1s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②第2s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P1ˊ=50W,P2ˊ=150W
二、功率的应用
二、功率的应用
对于车、船等交通工具,因牵引力F 总与速度v同向,则牵引力的功率(即 输出功率)P=Fv
要怎样才能求瞬时功率学专家
要怎样才能求瞬时功率呢?
请阅读课文P120第4、5段
5.P=Fvcos
要怎样才能求瞬时功率呢?
请阅读课文P120第4、5段
5.P=Fvcos
--F与v的夹角
例2.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自 由下落.试分别求:(g取10m/s2) ①第1s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②第2s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答案:①10W②20W
P=100WP1=50WP2=150W
例1.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从足够高处 自由下落.试分别求:(g取10m/s2) ①前2s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②第1s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③第2s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P=100WP1=50WP2=150W
结论:-P-平均w功率
t
要怎样才能求瞬时功率呢?
二、功率的应用
对于车、船等交通工具,因牵引力F 总与速度v同向,则牵引力的功率(即 输出功率)P=Fv
v一定时,力F与功率P成正比 P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F一定时,速度v与功率P成正比
当一回司机:
假设你是汽车司机,驾驶汽车上 坡的时候,感觉牵引力太小了,该 怎么办?
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运动, 你想让汽车跑得更快些,有什么办 法吗?
二、功率的应用
对于车、船等交通工具:P=Fv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微课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微课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一. 最大功率传输问题的提出
二. 电源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
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
I Us Rs RL
负载电阻吸收的功率
PL I 2 RL
(
Us Rs RL
)
2
RL
Us2 RL (Rs RL
)2
Rs
I
Us
RL
PL
O
RL
江苏大学
仿真电路
Rs
Us
d
dRL
Us2 RL (Rs RL )2
Us2
( Rs
RL )2 RL 2(Rs (Rs RL )4
RL
)
Us2[(Rs RL ) 2RL ] (Rs RL )3
U
2 s
(
Rs
(Rs
RL ) RL )3
0
一阶导数为零的条件为
Rs
I
Rs RL 0
RL Rs
负载电阻的最大功率为

谢 谢!
chjli@
Ps 13.5
回顾: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线性含
源一端 口电阻
RL
网络Ns
Req
Uoc
RL
当且仅当 RL Req 时,负载电阻RL上有最大功率:
PLmax
Uo2c 4Req
思考题:若图中RL可任意改变,当其为多大时可获 得最大功率?求出该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的传输 效率。
2I
3
2
a
36V
6
RL
I b
RL
江苏大学
负载功率随负载变化的曲线
Rs
Us
RL
江苏大学
三.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证明
负载电阻吸收的功率

《大功率传输定理》课件

《大功率传输定理》课件
的运行效率。
熵控制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尽 量减少熵的产生,提高系统的运 行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回收 和再利用产生的熵,实现能量的
高效利用。
04
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应用
电力传输系统
总结词
大功率传输定理在电力传输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能够提高 电力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在电力传输系统中,大功率传输定理可以优化电力线路的设 计,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同时,该定理还 可以帮助系统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预防和解决潜在的电力故障。
详细描述
热传导模型通过建立热传导方程来描述热量在物质中的传递过程。在大功率传输 定理中,热传导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传输线上的热分布和热损耗等问题,以及 散热设计等方面。
03
大功率传输定理的物理意 义
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
能量利用效率
大功率传输定理确保在传输过程中, 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 失或增加。
能效问题涉及到电路设计、电 源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需 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提高能效的方法包括优化电路 拓扑结构、采用高效电源转换 技术、实施节能控制策略等。
技术发展趋势
大功率传输定理技术将朝着高功率密 度、高能效、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技术发展趋势将推动大功率传输定理 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如电动汽车、新 能源发电等。
热管理问题
热管理是实现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关键问题之一,需要解决高功率密度引起的散热问 题。
热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散热器、导热材料、冷却系统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热管理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能效问题
能效是大功率传输定理的重要 指标之一,需要提高系统的能 效以降低能耗。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复功率 、最大功率传输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复功率 、最大功率传输

U2 XL
0
i
容性负载
+ u -
C
PC=UIcos(-90)=0
发出无功
QC =UIsin (-90)= -UI I 2 X C
U2 XC
0
8
电压、电流的有 UR _

U
P UI cos URI

+
U_
R+ UX_ jX
U X Q UI sin UX I
不明显。因此一般将cos 提高到0.9左右即可。
21
§9-6 最大功率传输
I

源 网 络
负 等效电路 载
Zeq
+

U OC
ZL
-
Zeq= Req + jXeq, ZL= RL + jXL
Z=Zeq+ZL= (Req+RL) + j(Xeq+XL)
问:Zeq给定,ZL取何值时获得最大功率?
I
U OC
C
P
U
2
(tanφ1
tanφ2 )
+R
U
_
L
C IL
10 103 (tg53.13 tg25.84) 557 F
314 2202
未并电容时:
I
IL
U
P
cos1
10 103 220 0.6
75.8A
并联电容后:
I
P
10 103
50.5A
U cos2 220 0.9
20
若要使功率因数从0.9再提高到0.95 , 试问还应增




I UR

22 平均功率叠加、三相电路

22 平均功率叠加、三相电路
量模型,此时
U oc Zo
图 11-11(b)
j1 100 V 5 245 V 1 j1 j1 (0.5 j0.5) 1 j1
当负载阻抗为 Z L Z o (0.5 j0.5) 时,含源单口网络 输出的最大平均功率为
2 Uoc 50 W 25W 4 Ro 4 0.5
三相负载:需三相电源同时供电 负载 三相电动机等 单相负载:只需一相电源供电 照明负载、家用电器 对称三相负载:ZA=ZB= ZC 三相负载 如三相电动机 不对称三相负载: 不满足 ZA =ZB = ZC 如由单相负载组成的三相负载 三相负载的联接 三相负载也有 Y和 两种接法,至于采用哪种方 法 ,要根据负载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电压确定。
分类
三相负载连接原则 (1) 电源提供的电压=负载的额定电压; (2) 单相负载尽量均衡地分配到三相电源上。
A B C N 电源 保险丝
三相四线制 380/220伏
额定相电压为 额定线电压为 220伏的单相负载 380伏的三相负载
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1) 联结形式
+ UA –
IA
即:eA eB eC 0 或 E E E 0
A B C
三相交流电到达正最大值的顺序称为相序。
供电系统三相交流电的相序为 A
B
C
2.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
(1) 联接方式 + eA – X
Z
+
+
U AB

A 端线(相线、火线)
– N 中性线(零线、地线) – – –Y – e eC B UB U CA 在低压系统,中 + + + – B 性点通常接地, + 中性点 UC U 所以也称地线。 + –BC +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复功率 、最大功率传输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复功率 、最大功率传输

有功功率守恒 无功功率守恒
S UI S1 S 2 (U1 U 2 ) I 视在功率不守恒
14
3. 功率因数的提高
功率因数:
P cos S
功率因数反映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占供电设备 视在功率的比重。 一般用电设备多为感性负载(可等效为电阻和电 感的串联电路),导致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

UR

电压三角形
I

+ U _
IG G

IB jB

IG

IB

P UI cosφ UIG U Q UI sinφ UI B

I
称 I G 为 I 的有功分量 称 I B 为 I 的无功分量
9



电流三角形
|Z|

R
X
|Y|

G
B
U

UR
UX
I

IG
IB

P
S
Q
相似三角形 5. 正弦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I
+
U
-
无源 线性 网络
u (t ) 2U cos t i (t ) 2 I cos(t φ)
φ u i
1. 瞬时功率p(t)
p(t ) u (t )i(t ) 2U cos t 2 I cos(t φ)
UI[cos φ cos( 2t φ)] 第一种分解方法 UI cos φ(1 cos 2t ) UI sin sin 2t
讨论:ZL=RL+jXL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1)讨论 ZL=RL+jXL可任意改变的情况 ① 先假设RL不变,XL可变。 当XL = -Xeq时,Z=Req+RL,P达到最大。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 是含源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 中, U oc 是含源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Zo=Ro+jXo是含源单口
网络的输出阻抗,ZL=RL+jXL是负载阻抗。 是负载阻抗。 网络的输出阻抗,
负载Z 负载φ I 2 Ro
现在求负载Z 变化时所获得的功率P 现在求负载 L=RL+jXL变化时所获得的功率 L的最大 使其功率因数cos 值。首先令jXL=-jXo,使其功率因数 =1,上式变为 首先令 ,
Z ab = jωL + 1 RL 1 + (ωC ) 2 2 RL j
ωC
1 + (ωC ) 2 2 RL
= Z o = Ro jX o
*
(9 28)
Z ab = jωL +
1 RL 1 + (ωC ) 2 2 RL
j
ωC
1 + (ωC ) 2 2 RL
= Z o = Ro jX o
*
(9 28)
令上式的实部相等可以求得
1 ωC = RL
代入电阻值得到
RL 1 Ro
(9 29)
1 10 1 = 3mS ωC = 1000 3mS 3mS 3 当ω= rad/s 时 C = 10 = = F 3 ω 1000
Z ab = jωL +
1 RL 1 + (ωC ) 2 2 RL
j
ωC
1 + (ωC ) 2 2 RL
d 2 PL = 2 Ro < 0 2 dI
上式表明在R 的前提下 的前提下, 上式表明在 o>0的前提下,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是
*
Z L = RL + jX L = Z o = Ro jX o

物理必修二功率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功率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功率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物理必修二功率知识点物理过程的分析要注意细节,要善于找出两个相关过程的连接点。

第23讲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要点

第23讲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要点
第23讲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
学习重点: 1、共轭匹配和模匹配
2、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
回顾
无源一端口网络吸收的功率( u, i 关联)
u(t ) 2U cos( t u ) i (t ) 2 I cos( t φi )
+ u _
i 无 源
u i
P (tg tg ) C 并联电容 1 2 U 2
并C后有功功率不变,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减小。 功率因数cos=P/S提高。
一、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设Z R jX
负载阻抗Z满足什么条件才能 获得最大功率? 1、最大功率匹配(共轭匹配)
Zo Uoc
i
+ + u - -
Z
根据戴维南等效定理, 简化电路如图所示, 设
该结论可方便计算非正弦电路的平均功率。
第23讲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及多频电路的平均功率

作业:P272 4-35

预习:耦合电感及其伏安关系

2、模匹配 当阻抗角不变而调节阻糠的模时:
Zo Uoc
i
+ + u - -
Z
2 U oc R 则P ( Ro R)2 ( X o X )2 2 U oc Z cos P 2 2 ( Z o cos o Z cos ) ( Z o sin o X sin ) 2 U oc Z cos 2 2 Z o Z 2 Z o Z [cos o cos sin o sin ]
1. 瞬时功率 (instantaneous power)
p(t ) ui UI cos UI cos(2t 2 u )
2. 平均功率 (average power)P:又称有功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max
2 U OC 900 = = = −225W 4 Req 4 × (− 1)
四、课堂小结
1、复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复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2、获得最大功率和条件和计算; 获得最大功率和条件和计算;
布置作业
1、P248 9-18
2、预习:10-1 预习:10- 10- 10-2
φi
I 1 = I1

φi1 I 2 = jωC U

I

I2
+

R jωL
I1
1 j ωC
U _
ϕi = − arccos λ = − arccos 0.9 = −25.84 o φi1 = − arccos λ1 = − arccos 0.6 = −53.13
o
P1 (tan φ i − tan φi1 ) C= 2 ωU
1/
X=-Xeq R=Req
* eq
Z = Req − jX eq = Z
Pmax
2 U OC = 4 Req
* eq
Y =Y
2、举例:例9-11 举例:
+ 用电流源替代负载后,• 用电流源替代负载后 , US 结点电压方程为: 结点电压方程为: _

解 : 求一端口的戴维 宁等效电路。 宁等效电路。
1
+
& U2
_
&& & & & S = U I * = (U 1 + U 2 ) I * & & & & = U 1 I * +U 2 I * = S 1 + S 2 & & QU ≠ U1 + U2 ∴ S ≠ S1 + S 2 b 一般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 ≠ S Sk

k =1
3、举例:例9-10 举例:
解法一: 解法一:
S cos ϕ Z = S1 cos ϕ Z 1 = P 1 2 S sin ϕ Z = S1 sin ϕ Z 1 − ωCU
P1 C= (tanϕ Z1 − tanϕ Z ) 2 ωU
S = S1 + S C


I

I2
+

R jωL
I1
1 j ωC
U _
ϕ Z = arccos λ = arccos 0.9 = 25.84 o ϕ Z 1 = arccos λ1 = arccos 0.6 = 53.13


I
U
_
Z
1/
解得: 解得: U 20 = U 11/


• • 1+ 2g 1 − j3 = US− I − g + j (g − 1) − g + j (g − 1)
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参数为: 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参数为:

U OC
• 1+ 2g = US − g + j (g − 1)
1 − j3 Z eq = − g + j (g − 1)
4、作业讲解:P246 9-11 作业讲解:
解:设总电流为参考相量
I = 4 00
U 1 = 171


V1

I
φ1
+• _
US
V
Z1
Z2
V2
P = U1 I cos φ1 = 240W 1
240 cos φ1 = 171×4 ≈ 0.351

φ1 = 69.46
o
171 69.460 Z1 = • = = 42.75 69.460 = (15 + j 40 )Ω 4 00 I
(2)、当g=-0.5S时,有: 时
U OC = 0

00
V
Z eq = 2Ω
+ • Zeq _
U OC
1 +


I
但一端口无功率输出。 但一端口无功率输出。 (3)、当g=1S时,有: 1 时
U
_
Z
1/
Z eq = (− 1 + j 3)Ω
U OC = 30

1350 V
当 ZL=Zeq*=(-1-j3) 时 , ZL 可 - 获得最大功率为: 获得最大功率为:
§9-5 §9-6
重点: 重点:
复功率 最大功率传输
1、复功率; 复功率; 2、最大功率传输; 最大功率传输;
一、知识回顾
1、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2、单一参数元件的功率 3、三个三角形 4、作业讲解:P246 9-11 作业讲解:
1、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 u _ i 无 源
u( t ) = 2U cos(ωt + ϕ u ) i ( t ) = 2 I cos(ωt + ϕ i )
C = 374.51µF
解法三
Y = Y1 + YC 令:
Y=Y


ϕY Y1 = Y1
ϕY1
Y cos ϕY = Y1 cos φY 1 Y sin ϕY = Y1 sin ϕY 1 + ωC Y1 cos ϕY 1U 2 = P 1
P1 (tan ϕ Y − tan ϕ Y 1 ) C= 2 ωU

-52.300 V·A S S = U I = 100× 0.6
S =U I = I Z I = I Z
2

• ∗
2 * S =U I =UU Y =U Y

• ∗


Y = G + jB
Y = G − jB
*
2、复功率的守恒
复功率守恒定理:在正弦稳态下,任一电路的所有支路吸收 在正弦稳态下,
ϕ
= UIcosφ + jUIsinφ = P + jQ
单位: 单位:V·A
U = U φu

φ I = I -φi
• *
(2)、复功率的计算 )、复功率的计算
S =U I


• ∗
• ∗
= UIcosφ + jUIsinφ = P + jQ
= (36.69 − j 47.47 )V • A
• • ∗
U1
令: 2 = R2 + jX 2 Z
U 100 Z = = = 25Ω 4 I
U 2 240 Z2 = = = 60Ω I 4

V1
I
+• _
US
V
Z1
Z2
V2
Z = Z1 + Z 2 = (15 + R2 ) + j (40 + X 2 )
2 2 R2 + X 2 = 60
(15 + R2 )2 + (40 + X 2 ) 2
2、举例:例9-11 举例:
1、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传输功率较小,不计较传输效率时。 传输功率较小,不计较传输效率时。 +


NS
I
U
Z
+ • Zeq _
U OC
1 +


I
Z=R+jX
U
_
Z
设:Zeq=Req+jXeq
2 U OC R P = I2 R = 2 2 ( R + Req ) + ( X eq + X )
YC = jωC
+

I

I2
R jωL
I1
1 j ωC
U _
ϕY = − arccos λ = − arccos 0.9 = −25.84 o ϕY 1 = − arccos λ1 = − arccos 0.6 = −53.13
o
C = 374.51µF
§9-6 最大功率传输
1、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解得: 解得: R2 = 0
= 25
R2 ≈ −39.45 (舍去 )
X 2 ≈ −60Ω
Z 2 = − j 60Ω
§9-5
1、复功率
复功率
2、复功率的守恒 3、举例:例9-10 举例:
1、复功率
(1)、复功率的定义 )、复功率的定义
S = U I = UI

• ∗
φu-φi φ
= UI ϕ
=S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
p(t ) = ui = UI cosφ + UI cos(2ωt + φu + ϕi )
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 P=UIcosϕ 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 Q=UIsinϕ 视在功率: 视在功率 S=UI 单位: 单位:W 单位: 单位:var 单位: 单位:V·A S
ϕ
P
Q
P = cos ϕ Z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 λ = S
功率三角形
2、单一参数元件的功率
i + u i + u i + u C R
U2 PR = UI = I 2 R = R
QR = 0
PL = 0
L
U QL = UI = ωLI = ωL
2
2
PC = 0
1 2 QC = −UI = − I = −ωCU 2 ωC
3、三个三角形
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 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 将电压三角形的有效值同除I得到阻抗三角形 将电压三角形的有效值同除 得到阻抗三角形 将电压三角形的有效值同乘I得到功率三角形 将电压三角形的有效值同乘 得到功率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