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时念读(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的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Ar):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质量单位的比值,其SI制单位为1。

3、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用来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论种类和质量,不讲个数。

元素的种类一般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三位元素:氧(O)、硅(Si)、铝(Al)。

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一种原子;③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④表示一种物质(如:Fe、He等)。

元素符号前面的系数——表示原子个数,如2H等。

4、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各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所得到的。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5、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

小圆圈及圈内数字:表示原子核核内质子数;

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上电子数。

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6、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荷,如H+、Na+、Cu2+、Fe3+、NH4+等。

阴离子——带负电荷,如Cl-、O2-、S2-、OH-、SO42-等。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如NaCl、CuSO4等。

判断:

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原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

离子符号的表示:

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

【离子的电荷数== 元素化合价数】如:H+、O2-、Fe3+、Cu2+、S2-、Cl-、

CO32-等。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如3SO42-(3个硫酸根离子)。

7、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①一种物质;②该物质的组成元素;③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化学式前表示粒子的个数——化学计量系数。

8、单质化学式写法:

9、在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除要知道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及不同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可省略;如NaCl、HCl等。

②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方;

读法:“氧化某“、”几氧化某“、”几氧化几某”。如MgO、CO2、P2O5、Fe2O3等。

③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

读法:从右到左,“某化某”,如MgCl2、ZnS、CaF2等。

10、化合价规律:

①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负价;

②化合物中,氧显-2价,氢显+1价;

③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④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

元素的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上方用+ 1、+ 2、+ 3、······或-1、-2、-3、······

标出。(+、-号在前,价数在后)

注意: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的电荷,数值相等,正负号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11、化合价的应用:

(1)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则: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交叉法:“排”“标”“叉”(约简)“查”。

注意:把原子团当作一个整体,当原子团个数为1时,一定要去掉括号!

(3)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方法:先写出组成这种化合物的各元素符号,后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小数字标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a 。(简单实用——交叉法)

规则:“氢金前,非氧后,氧化物中氧在后。”

读法一: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到左:“某化某”、“几某化某”(“1”一般不读出)、

“几某化几某”。(变价元素适用)

例:CO CO2SO2SO3N2O4P2O5AlCl3ZnS Mg3N2CaF2等。

读法二:由金属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到左,“某酸某”。

例:CuSO4、CaCO3、NaNO3、KClO3等

注意:对低价金属所形成的化合物,“某化亚某”或“某酸亚某”。

例:FeCl2CuCl FeS HgCl FeSO4Fe(NO3)2CuNO3等。

12、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100%⨯⨯==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该原子的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求相对分子质量(Mr):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做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一个比值,其国际单位是一,代号为Mr )

(2)计算组成化合物元素的质量比:

各元素质量比 = 组成该化合物的各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之比。

注意:查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3)求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①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②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如体积等)守恒;

③“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是指真正已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④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包括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注意: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而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种类也一定改变,但分子的总数有可能改变。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5点): 【如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

①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P O 2

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条件) ;点燃

③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生成物);P 2O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