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合集下载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一、前言控规,即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简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规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规划目标,对城市的用地分区、用地总量、用地结构、城市形态、建筑高度、容积率等要素进行控制和规划的文件。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控规的作用、编制标准、内容要求以及编制流程。

二、控规的作用控规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工具,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确定用地分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用地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

2. 控制用地总量:控规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控制城市用地总量,防止过度扩张和浪费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规划城市形态:控规通过规定建筑高度、容积率等要素,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使城市具有较好的景观和环境品质。

4. 保护生态环境:控规在规划设计中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绿地、水体、生态廊道等,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 统筹协调发展:控规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如经济、社会、环境等,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三、控规的编制标准编制控规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下是控规编制的主要标准:1. 法律法规:编制控规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导则》等。

2. 规划要求:控规编制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和指导原则。

3. 技术要求:控规编制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标准,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4. 专题研究:控规编制还需要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如交通研究、环境评价等,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分析结果。

四、控规的内容要求控规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和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基础数据:控规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基础数据,如土地利用现状、人口统计数据、交通数据等,以提供规划设计的依据。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
124.51
33.01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R2
104.97
27.8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22
16.13
4.27
居住区绿地R24
3.41
0.91
RC
商住综合用地
31.72
8.41
C
公共设施用地
69.15
18.35
商业用地C21
24.60
6.52


贸易咨询用地C23
25.13
6.66
市场用地C26
6.56
1.74
·优化用地结构,达到用地布局、交通和市政配套的总体平衡,配合新泰市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合理置换土地功能。
·紧扣规划区开发建设及管理的需要,提供完善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兼顾确定性与灵活性。
·注重规划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规划区的环境起点,增强规划区的吸引力,创造环境优美的生活氛围。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道路交通条件,为规划区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
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
3.
规划建议采取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一期开发依托青龙路,集中开发北部片区,重点建设青龙路沿线商务带,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二期开发以虎山路以北中部片区的开发为主,完善基础设施;三期开发南片区。
第四章
道路系统规划在强调系统性的同时,充分结合现状,在肌理上继承地区的空间特色,并与都市化的功能相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990);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1、区位关系**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

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

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1、**区基本情况。

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

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

**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

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

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A、区位优势。

**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

**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

**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2、不利因素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厢镇总体规划(2005—2020)》、《天全**镇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0》;4、《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6、规划区有关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

阿拉尔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阿拉尔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阿拉尔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及实施细则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第三章规划范围、要求、目标和理念第四章用地规划与空间结构第五章住宅规划第六章控制内容及指标第七章公共与服务设施规划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九章景观布局与绿化系统规划第十章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通则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第三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第四章交通设施控制第五章配套公用设施控制第六章绿化控制第七章城市设计控制附录名词解释与技术规定附表1 规划各地块控制指标汇总表附表2 用地平衡表附表3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分级配建表附表4 土地使用相容性表阿拉尔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总论一、规划背景阿拉尔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的东南部,距阿克苏120km,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塔里木垦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及商贸中心,也是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集散中心,横贯全市的阿塔公路是通往垦区深处的唯一通道,架设在塔里木河上的阿拉尔大桥,是贯通南北两岸的交通枢纽,阿拉尔市将建设成为塔里木垦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棉纺和依托农业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军垦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总动员,时逢这一历史时机,西部的城市将会得到一个大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依托这一强劲的外部因素与契机,为了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中央文件精神指示,阿拉尔设市,并先后进行了工程地质初勘、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城市总体规划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在21世纪,人类将全面面对一个越来越城市化的世界,城市规划所显示的强大功能和重大的指导意义已经越来越显著。

1994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第十章内容为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文件指出:人类住区发展的目标是通过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制定并实施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动员所有的社会团体和全体民众积极参与,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参考版本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参考版本

市政工程规划规划依据《xxx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xxxx排水专项规划》(2010-2020)《xxxx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年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年版)《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xxx“十二五”电网规划》《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1999)《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xxx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其他相关规划规范资料给水工程规划2.1 给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给水现状1)现状水厂现状供水基本满足要求,现有水厂无扩建用地。

现状主要由片区内一座水厂(即第二水厂)。

占地近2公顷,设计日供水能力6万吨,实际日供水量为3.5万吨,供水水压0.42mpa。

取水水源为东江水,以规划区内的稿树下水库为备用水源,水库总库容3097万m3,正常库容2434万m3,年产水量约为2500万m3,另以罗阳自来水有限公司(罗阳水厂)作为备用水厂,设计最高供水能力为1.2万吨/日,原水取自稿树下水库。

2)现状管网规划区内现状DN1000供水主干管从第二水厂引出,沿商业中街至罗阳二路敷设;其余供水管道敷设如下:中园一路的DN600管;罗阳一路DN400-DN600管;东北路-葫芦岭的DN600管;东北路-北门路的DN300管;榕溪路-环城路-榕新路-解放东路-葫芦岭的DN400管;解放西路的DN200管。

此外,部分道路敷设有DN50-DN150的配水支管。

(2)现状存在问题1)现有水厂无扩建用地,供水规模难以满足未来用水量需求2)罗阳水厂规模小,水质无法保证;3)供水管网以枝状形式为主,供水安全性较差;部分给水管道管径偏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部分管道使用时间长达20年,漏失严重;4)老城区的管网改造有一定的难度;5)老城的相当区域内未设置室外消火栓,在城市消防供水系统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古城片区控规文本、说明书

古城片区控规文本、说明书

第一部分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控制指标解释与规定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用地性质代码第四章用地规划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第七章绿化规划第八章“五线”规划控制第九章土地使用及建筑规划管理规定第十章图则说明第十一章实施管理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深化、落实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安排各项设施,指导城市片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特编制本规划。

第1.0.2条规划原则:1、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充分体现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2、体现分期实用性原则;3、体现土地利用级差的原则;4、体现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合理性及实施性原则;5、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荆州市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1.0.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年9月5日)6、《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1998年4月1日)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8、《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9、《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2020年)》10、1:1000数字化地形图11、国家相关规范及荆州市政府和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第1.0.4条规划目标:以新修编的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划确定古城片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为“调整功能、疏散人口、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将古城片区发展的重点放在改善环境、提升功能,强化古城片区作为城市商业、娱乐、文化旅游中心的城市职能,保护与更新相结合,赋予古城片区新的活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1.0.5条规划范围及规模:1、古城片区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西北部。

2、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987.92公顷。

规划区共分13个街区,354个基本地块。

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某⼯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录第⼀部分现状分析 (2)⼀、区位分析 (2)1、宏观区位分析 (2)2、中观区位分析 (3)3、微观区位分析 (3)⼆、建设⽤地现状 (4)1、现状居住⽤地 (4)2、现状道路 (4)3、⼯业⽤地 (4)4、市政公⽤设施 (4)三、建设⽤地评价 (4)四、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4)第⼆部分规划⽬标与定位 (5)⼀、规划设计依据 (5)⼆、规划原则 (5)1、结合实际,适应发展需求 (5)2、产业优先,聚集经济实⼒ (5)3、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5)4、以⼈为本,塑造⼈性化的空间 (5)5、合理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三、规划⽬标定位 (6)四、规划规模 (6)1、⽤地规模 (6)2、⼈⼝规模 (6)第三部分总体规划布局 (7)⼀、布局特点 (7)⼆、规划结构 (7)三、⼟地利⽤规划 (8)1、居住⽤地(R) (8)2、公共设施⽤地(C) (8)3、⼯业⽤地(M) (9)4、仓储⽤地(W) (10)5、对外交通⽤地(T) (10)6、道路⼴场⽤地(S) (10)7、市政公⽤设施⽤地(U) (10)8、绿地(G) (11)四、道路交通规划 (12)1、交通发展策略 (12)2、与周边的交通联系 (12)3、道路系统规划 (12)4、交通设施规划 (14)5、道路竖向设计 (14)五、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4)1、规划结构 (14)2、绿地类型 (15)六、城市设计导引 (15)1、公共绿地 (15)2、⼯业⽤地 (15)3、居住⽤地 (16)4、街道景观控制 (16)第四部分规划控制体系 (17)⼀、规划控制⽬的 (17)⼆、地块划分 (17)三、地块控制指标 (17)1、规定性指标 (17)2、指导性指标 (20)四、建筑控制规划 (21)1、建筑控制⽬的 (21)2、建筑控制⽬标 (21)3、建筑控制内容 (21)4、建筑物的风格与特⾊ (21)五、⼚区设计控制 (22)第五部分⼯程规划 (23)⼀、给⽔⼯程规划 (23)⼆、⾬⽔⼯程规划 (24)三、污⽔⼯程规划 (25)四、电⼒⼯程规划 (25)五、信息⼯程规划 (27)六、供热⼯程规划 (27)七、燃⽓⼯程规划 (28)第⼀部分现状分析⼀、区位分析1、宏观区位分析(1)宏观地理区位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宁蒙晋五省接壤地带。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

绵竹市土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解读 (2)(一)规划背景 (2)(二)上层次规划相关解析 (2)二、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2)(一)现状概况 (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三)现状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本次规划重点、难点分析 . (3)三、规划依据、原则、目标和范围 (3)(一)规划依据 (3)(二)规划原则 (4)(三)规划目标 (4)(四)规划范围 (4)四、规划区功能定位和规模 (4)(一)功能定位 (4)五、规划用地布局 (4)(一)布局结构 (4)(二)用地布局 (5)六、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5)(一)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5)(二)用地划分控制 (6)(三)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四)地块控制指标 (6)(五)色线控制规划 (9)七、道路交通规划 (10)(一)现状交通分析 (10)(二)城镇道路布局规划 (10)(三)交通设施规划 (11)八、市政工程规划 (11)(一)给水工程规划 (11)(二)排水工程规划 (12)(三)燃气工程规划 (13)(四)电力工程规划 (13)(五)电信工程规划 (13)(六)有线广播电视规划 (14)(七)管线综合规划 (14)九、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14)(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14)(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15)(三)城镇防灾规划 (15)十、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16)(一)现状 (16)(二)规划原则 (16)(三)规划目标 (16)(四)绿地布局规划 (17)(五)景观系统规划 (17)十一、城市设计引导 (17)(一)引导原则 (17)(二)重点引导元素 (17)(三)重点引导区域 (19)十二、规划实施建议 (19)(一)立法 (19)(二)宣传 (20)(三)控制 (20)(四)建设次序 (20)(五)规划实施 (20)(六)奖励与惩罚 (20)一、规划解读(一)规划背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概念后,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于2004年在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来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案例分解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概况1。

1地理位置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

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

2历史沿革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

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

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

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

12%.(2)水文气候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

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

7米/秒。

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

7亿立万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28。

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

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3)土壤植被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文本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根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活居住区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规划控制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规划实行方略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旳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旳保护与都市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合用于水东片区23.4平方公里范围内旳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旳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旳规定。

第三条文本波及旳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既有旳有关原则、规范指定旳,未波及旳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旳有关法规、标精确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内容简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内容简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内容简要说明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前言说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背景及主要过程,包括规划的委托和编制过程等。

2规划依据与原则说明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包括已审批的上层次规划及专项规划,适用的法规、规范和其它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所遵循的主要原则等。

3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简述编制区自然、历史和现状特点,对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规划的基本思路。

4规划目标根据上层次规划的要求,结合编制区的发展预测,确定编制区的主要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

根据所确定的规划目标,对编制区的人口发展规模、规划用地规模等进行预测。

5地块划分分析和评价影响编制区地块划分(包括地块细分)的要素,明确编制区地块划分(包括地块细分)的依据和原则。

6地块控制按照规划控制的要求及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编制区的各地块建设用地性质和建设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论证。

7用地布局分析影响编制区用地布局结构与功能组织的重大因素;对用地布局与功能组织的基本思路及方案进行说明和评价;论证并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规模及规划要求。

8土地开发限制落实、深化上层次及相关规划对某些特定地区的控制要求,分析特定地区中需要保护或控制的要素,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划定限制开发用地的范围,并论证限制开发内容和原则,提出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9道路交通规划分析评价现状;预测发展需求;制定交通组织原则和交通发展对策,合理组织内外交通系统;确定各类交通设施的布局和用地界线。

10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分析与评价现状问题及发展需求;论证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种类、数量、分布与规模的确定原则和控制要求;落实上层次规划确定的公共服务设施。

11绿地系统规划重点阐明绿地系统规划原则、设置内容以及规划控制要求。

12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给水、消防工程规划分析评价给水、消防设施现状;预测发展需求;论述规划对策;确定用水标准并预测各类用水量;提出对水质的要求;确定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控规文本 说明书

控规文本  说明书

项目名称:桦南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方(甲方):桦南镇人民政府桦南镇城乡规划局承担方(乙方):聚义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199001090514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黑]城规编第(022016)号院长:万亚男总规划师:万亚男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13年 6 月编制单位:聚义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万亚男目 录 第二章 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 ........................................................... 8 第三章 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 8 第四章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 8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及控制 ......................................................... 11 第六章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 11 第七章 景观系统规划及控制 ......................................................... 12 第八章 市政工程规划及控制 ......................................................... 13 第九章 建筑高度及间距控制 ......................................................... 16 第十章 建筑物边界退让控制 ......................................................... 16 第十一章 奖励与处罚 ..................................................................... 16 附录 名词解释 . (18)24 第二章 规划依据、范围与原则 ..................................................... 24 第三章 功能定位 ............................................................................. 25 第四章 功能结构 ............................................................................. 27 第五章 居住用地规划 ..................................................................... 28 第六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29 第七章 道路交通规划 ..................................................................... 30 第八章 绿地系统规划 ..................................................................... 32 第九章 景观系统规划 ..................................................................... 33 第十章 给水工程规划 ..................................................................... 34 第十一章 排水工程规划 ................................................................. 35 第十二章 供电工程规划 ................................................................. 36 第十三章 通信工程规划 ................................................................. 37 第十四章 供热工程规划 ................................................................. 38 第十五章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39 第十六章 管线综合规划 ................................................................. 39 第十七章 规划控制要求 .. (40)02.土地使用现状图03.土地使用规划图04.道路系统规划图05.道路竖向及坐标规划图06.公用设施规划图07.建筑高度规划图08.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图09.城市设计引导图规划图10.地块编号图11.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12.供热,电信电力工程规划图13.总图图表第一章总则第 1 条为保障桦南镇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促进并带动整个新区开发建设,特制订本规划实施文本。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014 城乡规划一班2017年 12月 10日目录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3)1、规划背景 (3)2、区域位置和规划范围 (3)3、现状条件分析 (3)3.1现状概况和镇域发展分析 (3)4、相关规划概要 (5)5、规划依据 (5)第二部分规划设计 (6)1、功能定位及规划重点 (6)1.1 功能定位 (6)1.2 规划重点 (6)2、规划理念及目标: (6)2.1 规划理念 (6)2.2 规划目标 (7)3、规划布局 (7)3.1 布局原则 (7)3.2 功能结构 (7)3.3 用地规划 (8)4、城市设计引导 (12)4.1城市设计总则:城镇中心区应是一个复合、活力、生态、文化的城镇区域。

(12)4.2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准则 (12)4.3步行街及广场设计准则 (12)4.4绿色空间设计准则 (12)4.5建筑设计准则总则 (12)4.6建筑平面组合 (12)4.7建筑外墙材料 (12)4.8建筑形式 (12)4.9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准则 (13)4.10照明设计准则 (13)5、绿地与景观规划 (13)5.1 绿地景观规划现状 (13)5.2 存在问题 (13)5.3 规划原则 (13)5.4 绿地规划 (13)6、道路交通规划 (13)6.1 城乡道路交通现状 (13)6.2 主要存在问题、 (14)6.3 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14)6.4 交通体系规划 (14)6.5 停车场规划 (16)6.7 竖向设计 (17)7、市政工程规划 (17)1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7.1 给水工程规划 (17)7.2 排水工程规划 (19)7.3 电力工程规划 (19)7.4 电信工程规划 (20)7.5 环卫设施规划 (21)7.6 镇域防灾减灾规划 (21)第三部规划控制 (24)1、规划控制基本思路 (24)2、规划地块编码 (24)3、地块划分 (25)4、地块控制指标 (25)4.1规定性指标 (25)4.2指导性指标 (29)5、规划强制性内容 (29)4、建筑规划管理 (30)4.1 、开放空间设计引导 (30)4.2 、服务及绿化设施引导 (30)4.3 、市政设施和照明设施引导 (31)4.4 、镇区风貌特色引导 (31)2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部分背景分析1、规划背景勐遮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中部偏西,虽然勐遮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边疆、民族、历史等因素,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得不到较好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勐遮镇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不甚合理,生产力水平还有待继续提升,社会事业发展也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勐遮镇经济社会发展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

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二章规划依据 (1)一、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二、地方相关规划文件 (1)第三章规划区现状分析 (1)一、区位条件 (1)二、规划范围 (1)三、自然条件 (1)四、用地现状 (2)五、现状发展优势分析 (2)六、影响发展主要问题分析 (3)第四章园区总体规划思路 (3)一、规划原则 (3)二、规划目标 (3)三、园区发展趋势 (3)四、功能定位 (4)五、人口规模 (4)第五章土地使用规划 (4)一、空间结构 (4)二、用地布局 (4)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5)一、对外交通规划 (5)二、园区道路网规划 (5)三、铁路站场用地规划 (6)第七章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6)一、公共服务设施 (6)二、工业配套设施 (6)一、绿地系统规划 (7)二、水域及其它用地规划 (7)第九章景观系统规划 (8)一、整体景观形象设计 (8)二、景观系统规划 (8)第十章地块规划控制 (8)一、地块划分 (8)二、土地使用控制 (8)三、建筑退道路红线和间距控制 (8)四、建筑高度控制 (8)五、道路交通控制 (9)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10)一、环境现状分析 (10)二、环境保护规划原则和目标 (11)第十二章给水工程规划 (12)一、规划依据 (12)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2)三、给水现状 (13)四、规划用水指标及用水量 (13)第十三章排水工程规划 (14)一、规划依据 (14)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4)三、污水工程规划 (14)四、雨水工程规划 (14)第十四章电力工程规划 (15)一、现状概况 (15)二、规划依据 (15)三、负荷预测 (15)四、电源规划 (15)五、电网规划 (15)六、道路照明 (15)第十五章电信工程规划 (16)一、现状概况 (16)二、规划依据 (16)三、固定电话装机量预测 (16)四、电信局所规划 (16)五、电信线网规划 (16)第十六章燃气工程规划 (16)一、规划依据 (16)二、规划目标 (16)三、管线规划 (16)第十七章热力工程规划 (16)一、规划依据 (16)二、规划目标 (16)三、热力站规划 (16)四、管网规划 (17)第十八章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7)一、规划原则 (17)二、管线综合 (17)三、平面管位综合 (17)四、竖向管位综合 (17)第十九章防灾规划 (17)一、消防规划 (17)二、防洪规划 (18)三、防震规划 (18)一、城市设计概念 (18)二、城市设计导则 (18)三、城市设计目标 (18)四、整体设计 (19)第二十一章规划管理技术 (19)一、地块变更界定 (19)二、地块变更管理 (19)三、奖励和惩罚 (20)第二十二章实施规划的措施与建议 (20)一、完善实施规划的必要管理机制 (20)二、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良好衔接 (21)三、严格控制用地指标 (21)四、政府引导,降低企业风险 (21)第一章规划背景XXXXX工业园区是以1994年组建的大路水泥厂、第二水泥厂、和几个水泥粉磨站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具备一定规模和区域经济特色。

建水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建水县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1. 导言1.1背景根据《建水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为了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满足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城市以向北发展为主,城市行政中心将迁至北部新区,随着居住生活片区的发展,还将在北部新区建立商业服务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以及鸡石公路沿线的产业片区,形成综合功能的发展地区。

目前,建水城市的北部新区发展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规划意向项目多达几十个,政府行政大楼正在建设之中,需要编制北部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各项开发活动在土地使用、交通组织、设施配置、环境保护和空间形态等方面都达到规划目标。

1.2依据本项规划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规范依据为建设部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政策依据为《建水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00年)。

相关规划文件还包括《建水县城道路工程规划设计(2002-2020年)》(2002年)、《建水县城给水工程规划设计(2002-2020年)》(2002年)和《建水县城排水工程规划(2002-2020年)》(2002年)。

1.3范围规划地区位于建水城市的北部区域,南临沙拉河,北接鸡石公路,东起泸江路,西止西纵二路和北山,总用地面积约为588.6公顷。

1.4 内容本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规划报告、规划文本和开发控制图则。

规划报告分为二个层面。

城区发展规划包括结构规划、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地区城市设计包括城市设计结构及其元素和重点区段的城市设计控制及其形态示意。

规划文本包括通则和细则,涉及各个地块的开发控制指标和重点区段的城市设计导引,与地块开发控制图则一起,作为规划管理的法定文件。

2. 规划目标和原则2.1 合理的功能构成规划地区位于建水城市的北部区域,依托鸡石公路和建通公路的有利区位条件,形成综合发展的城市新区,包括城市中心功能、生活居住功能和物流/市场功能,既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资源,也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创造了必要条件,现实城市功能和空间的结构重组,确保了城市发展和历史保护之间的长远协调关系。

察素齐控规说明书

察素齐控规说明书

察素齐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本次规划的情况说明一、规划背景为贯彻《察素齐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5年)中对察素齐镇的规划意图,察素齐政府决定制定本次察素齐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察素齐镇各类用地的性质、范围和控制指标,以指导察素齐镇城市的更新、改造和建设。

2004年8月,镇政府正式委托内蒙古师范大学城市规划设计所承担该项规划任务。

2004年11月组织完成察素齐镇道路控制点的测量工作。

2005年10月,规划工作小组完成规划的初步方案。

二、城镇概况(一)位置与交通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西部,位于著名的土默川平原上。

其地理位置在北纬40°26′~40°56′,东经110°47′~111°48′之间。

东与呼和浩特市郊区相连,南临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西与土默特右旗相邻,北与武川县相接。

东西最宽87公里,南北最长55公里。

境内有110国道、丹(丹东)—拉(拉萨)高速路、京包铁路在旗中部东西穿过。

全旗辖建制镇3个,乡级集镇16个,共有319个行政村,458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2712平方公里。

察素齐镇是旗人民政府所在地。

坐落于旗境中部大青山麓2公里处。

东距呼和浩特市48公里,西距包头市98公里,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土默特左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土默特左旗的地形可分为四大自然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山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中西部冲湖积平原区、东南部缓坡湖积台地区。

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峰,海拔2271.6米,旗域内山地占33.5%,平原和水面面积占66.5%。

察素齐镇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区,北依大青山,南临土默川平原。

平均海拔1017米,纵向平均坡度为8.7‰,地面压力为18—20T/m2。

2.气候土默特左旗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征为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寒暑变化剧烈,降雨量少,气候干燥,无霜期短,春季多风,主导风向为西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市某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班级姓名学号老师2014年6月目录一现状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段发展定位.. (2)四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 (2)五空间管制规划 (5)六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5)一、现状概况(一)区位某地段位于某市市西北部,被茉莉路、滨湖路、朗州路、洞庭大道所围合。

(二)自然条件1、气候地段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

2、地形地貌地段地势较平坦,周边道路无明显坡度,利于机动车行驶及人的行走,并且地质条件良好,适宜建设各种工程项目。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3、《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三、地段发展定位1、城市功能分析某地段是以居住、公共绿地、公共设施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单元。

规划地段聚集文化娱乐、会议中心、宾馆、居住等多种功能,建设成为环境宜人、交通顺达、生活舒适的城市综合功能区。

1)以城市综合服务为核心功能。

围绕行政中心,大力发展商务、信息、传媒、研发等新兴产业服务职能,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增加城市就业岗位。

2)以居住配套为主导功能。

保护赵场自然环境,高标准配置社区服务设施,依山就势创造宜宾最佳人居环境,增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四、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一)规划结构和功能分区1、布局结构赵场规划区约14.91平方公里,其中纳入城市建设区的规划用地约为13.82平方公里,总体布局组团模式,即以贯穿南北的1号路为发展主轴,串连起各个功能片区,各部分由城市绿化系统进行有机的分割。

整个规划区由以道路划分的四片构成。

2、功能分区A-1区:该区位于地段的西北部分,滨湖路和茉莉路的交界口,为居住片区。

A-2区:该区位于地段的东北部分,滨湖路和朗州路的交界口,为集中绿地、行政办公和居住片区。

A-3区:该区位于地段的西南部分,洞庭大道和茉莉路的交界口,为行政办公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金融用地。

A-4区:该区位于地段的东南部分,洞庭大道和朗州路的交界口,为居住片区、医疗卫生用地和旅馆用地。

(二)用地布局规划1、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地段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A-1区和A-2区、A-3区1)居住人口2780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1个)、农贸市场(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居委会(1个)、公共服务设施(6处)、垃圾回收站(2个)、文化活动中心(1个)、街道办事处(1个)用地平衡表:居住区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用地名称面积(h㎡) 比例(%)人均用地面积(m2/人)1 R 居住用地 4..97 100 13.15其中R21 二类住宅用地 3.55 71.50 9.39 R2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40 8.04 1.06 R23 道路用地0.38 7.64 1.01 R24 绿地0.64 12.82 1.692)居住用地规划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千人指标表类别项目数量(处)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2/千人)备注国家指标调整前指标指标类型(居住小区级)教育幼儿园 1 1200 ―医疗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600 ―卫生站―――78-198 ―千人建筑面积指标文化体育居民健身设施5 200 ―225-645 24千人用地面积指标规划范围内有市级文化娱乐用地及体育用地文化活动中心1 600 ―文化活动站- ――125-245 97千人建筑面积指标商业服务商业服务设施2 ――600-940 868千人用地面积指标农贸市场 1 600 ―金融邮储蓄所-—-25-50 -千人建筑面电邮政所-—-积指标市政公用公共停车场2 500 —70-360 329千人用地面积指标公厕 3 —180行政管理派出所 1 600 —37-72 71千人用地面积指标街道办事处1 500 —社区服务中心1 —30059-464 17千人建筑面积指标含警卫室15m2社区居委会 1 —500总计—20 4200 —2172-5559 3471千人用地面积指标注:规划居住人口3780人。

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1)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朗州路沿线,A-2和A-3片区。

2)商业金融业用地:a.金融用地:主要分布于洞庭大道的北侧,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

b.旅馆用地:主要分布于洞庭大道的北侧,也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且临近于行政办公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

3)医疗卫生用地:分布于办公用地和商业用地之间。

主要为卫生防疫用地以及其配套设施。

3、道路广场用地规划:规划设置共5处公交停靠站。

规划结合城市公共设施设置机动车公共停车场2处,满足各片区中心区域停车需求。

规划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合理布局地段规划区内的道路设施用地。

4、绿地规划: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结合自然地形设置多处城市公园,沿景观型道路设置带状街头绿地,强化防护绿地的景观化处理,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网络。

地段规划用地平衡表规划总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用地名称面积(h㎡)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面积(m2/人)一城市建设总用地14.91 100 39.441R 居住用地 4.97 33.33 13.51 R21 二类住宅用地 3.55 71.50 9.39 R2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40 8.04 1.06 R23 道路用地0.38 7.64 1.01 R24 绿地0.64 12.82 1.692 C 公共设施用地 6.4743.39 17.12 C1其中行政办公用地 2.30C2 金融用地 1.43C2 旅馆用地0.90C2 医疗卫生用地 1.844S 道路广场用地 1.097.31 2.88 S1 其中道路用地0.84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0.256G 绿地 2.38 15.96 6.30 合计规划总用地14.91 --- 39.44注:规划居住人口13780人(三)道路交通组织1、对外交通联系地块位于某市北部,规划依据《某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区域交通分析,确定了地段的对外交通道路,主要包括以下综合性主干路和城市次干道。

1)城市综合性干路规划60米宽洞庭大道,是全市性的主干道。

2)城市次干道规划30米宽的朗州路,也是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道路。

规划25米宽的滨湖路,联系东西向的交通。

2、区内交通联系地段道路网由“十字架”的干路形成骨架,构成以十字架为主、自由式道路为辅的混合式道路网。

“十字架”:规划9米滨江生活性干路,用于联系全区。

“两纵”:规划地段中部6米东西向生活性主干路,联系A-1区和A-2区、A-3区和A-4区。

(四)景观及绿地系统1、绿地系统地段绿地系统强调整体化、网络化,并和用地性质相结合,形成以“面”为主,“线、面”相互穿插,“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化网络结构。

面状绿化:位于地区东北部的集中绿地。

线状绿化:洞庭大道大道及主要城市干路两侧绿地;沿自然沟渠、高压线两侧绿化带。

点状绿化:指居住区内的组团绿地,为居民日常休息、户外活动、儿童游戏创造良好条件。

2、景观系统地段以1号路为主轴,结合城市主要干路,城市街角公园等景观轴线和景观特征区,形成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景观。

•景观轴线规划以1号路作为地段景观的主骨架,其沿线串联起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商贸区、配套服务区等城市重要功能区,是一条城市形象与景观的重要展示轴。

•景观节点规划在各个片区的中心区域,结合自然地形,形成组团绿地,打造各片区的特色景观。

五、空间管制规划(一)规划控制线1、红线地段规划区域内城市建设必须严格遵循红线约束,本次控规制定以下控制原则:1)确定建筑后退规划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建筑类型建筑朝向建筑高度的倍数最小后退距离(米)居住建筑、涉及注解1的文教卫生建筑多、低层长边0.5 6 多、低层山墙无倍数控制 4 高层主要朝向α≤30°0.31330°<α≤60°0.24高层次要朝向0.2 9非居住建筑多层长边0.5 6 多层山墙无倍数控制 4 高层主要朝向α≤30°0.21330°<α≤60°0.16高层次要朝向0.125 9底层辅助用房长边、山墙0.5 2注:1、包括老年人和残疾人专用住宅、幼儿园生活用房、医院和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疗养室和大中小学教学楼南向教室;2、α为高层建筑主要朝向与用地红线间的夹角;3、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建筑工程,按80米高度计算建筑退距。

2)确定建筑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道路宽度建筑类型道路红线<30米道路红线≥30米多、低层建筑5米8米专业市场、大型公共建筑12米12米高层建筑(含裙房)10米8米注:1、专业市场建筑指用地性质为市场用地(C26)的建筑工程;2、大型公建特制用地性质为(C3*)上修建的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各类建设工程,如:影剧院、展览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3、建筑后退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必须符合后退用地红线的相应规定。

3)当用地红线边缘与城市绿线重合时,该用地内的建筑后退用地红线最小距离在满足日照和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可为3-5米。

六、土地利用控制规划(一)规划控制指标体系1、地块编号为了满足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对土地全面的控制,以及今后实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子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规划采取标准分区代码系统编号。

1)标准分区划分原则:以城市道路来划分,保证用地功能的完整性,地块编号的唯一性和可细分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保证总规的落实,指导控规的编制。

2)标准分区的排序方式:a.先西后东的方式:以由西向东的方式排序。

b.先北后南的方式:以由北到南的方式排序。

确定标准分区结构为:组团——功能区——地块三级结构。

2、用地性质表示方式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的城市用地分类类别和代码。

在使用中原则上各大类用地不宜变换;同时,按照《某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的“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使土地利用有一定的弹性。

3、土地开发强度指标土地开发强度主要通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和绿地率指标控制。

考虑到住宅、商业设施、写字楼等开发项目的不确定性,为使控制指标能适应将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规划采取下列方式确定控制指标:1)居住用地指标控制居住用地的开发属市场行为,住宅建筑的形式和高度取决于开发商的意图,因此赵场组团中有特殊要求区域的住宅用地在图中给定指标,其余的视为统一规定区域,按下表查询使用:居住用地控制指标统一规定表序号分类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m)绿地率(%)备注1 住宅用地(低层+多层) 1.2 40 10 30 住宅用地(多层) 1.8 30 24 30 住宅用地(中高层) 2.5 28 40 302 居住区公园0.05 ≤2.5 8 >75 小区公园0.05 ≤2.5 8 >75 组团绿地———>753 中学0.8 20 24 >35 小学0.8 25 18 >35 幼儿园0.6 30 12 >35 农贸市场 1.5 40 15 20 街道办事处 1.8 35 24 30 派出所 1.8 35 24 304 社会停车场(库) 2.0 50 24 202)公共设施用地指标控制公共设施用地指标的控制方法与居住用地一致,具体指标详见下表:公共设施用地控制指标统一规定表大类细分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m)绿地率(%)备注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多层) 1.8 35 24 30行政办公用地(中高层)3 30 45 35商业金融业用地商业用地(一级) 4 50 24 25商业用地(二级) 3 40 24 30金融保险业用地————参照行政办公用地贸易咨询用地————参照行政办公用地服务业用地————参照商业用地旅馆业用地————参照行政办公用地文化娱乐用地游乐用地 3 40 24 30医疗卫生用地医疗卫生用地 1.3 30 24 35教育科研用地教育科研用地 1.5 30 24 35 参照行政办公用地3)城市绿地以及城市设计有特殊要求地段用地在规划图中给定控制指标;其他各类用地应根据各自的专业规范要求规划建设,在本规划中不给控制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