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知识(ppt 63页)

合集下载

化工传递过程总复习.ppt

化工传递过程总复习.ppt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一、热传导
q k t A n
二、对流传热 q A ht
三、辐射传热 q0 F FG 0 A T14 T24
四、同时进行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
kA dt dy
hA ts tb F FG 0 A T14 T24
s
能量方程
DU D

k
(
2t x2

2t y2

2t z2
)

q&
p(
ux x
uy y
uz )
z
J/(m3.s)
(1)不可压缩流体的对流传热
t


ux
t x
uy
t y

uz
t z

2t ( x2

2t y2

2t z2
)
q&
cp
(2)固体中的热传导
t


2t ( x 2

2t y2

2t z 2
)

q&
cp
固体中的热传导
若稳态导热
2t x2

2t y 2

2t z 2
q k
若无内热源
t


2t ( x2

2t y2

2t z 2
课程研究方法
• 首先确定物理模型,阐述三传所遵循的三 个基本物理过程的规律;
• 建立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微分方 程,即建立数学模型,将已知的物理问题 归纳为数学表达式;
•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定解条件; • 方程简化、求解,求出速度、温度或浓度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
粘性流体:具有粘性的流体,也叫实际流体; 理想流体:完全没有粘性的流体,即μ= 0 的流体,自然界不存在;
简化问题,对于粘度较小的流体,如水和空气
(六)流动形态与雷诺数 (Reynolds number)
1. 雷诺试验
雷诺实验
层流(laminar flow):流速较小时,流体成直线状平稳流动。表明流体中各质点沿着 彼此平行的直线而运动,与侧旁的流体五任何宏观混合。
(一)流速与流率
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表示为 u
uf(x,y,z,)
流速不均匀分布情况下,点流速(在dθ时间内流体流过距离ds)
ux
dx d
uy
dy d
dz uz d
流率: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流动截面的量
[m/s]
※ 以流体的体积计量称为体积流率(流量,Vs)m3/s ※ 以质量计量称为质量流率(w),kg/s
第二章 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
第一节 描述流动问题的两种观点
一、欧拉观点和拉格朗日观点
(一)欧拉观点
以相对于坐标固定的流场内的任一空间点为研究对象,研究流体流经每一 空间点的力学性质; ※ 特点:选定研究对象的体积、位置固定,通过研究对象的物理量随时间改变;
(二)拉格朗日观点
研究对象是流体运动的质点或微团,研究每个流体质点自始至终的运动过程; ※ 特点:选定研究对象的质量固定,位置和体积随时间改变;
✓ 物理过程的速率和传递机理的探讨
• 动量传递
• 热量传递
• 质量传递
推动力:速度差 推动力:温度差 推动力:浓度差
第一章 传递过程概论
第一节 流体流动导论
※ 流体:气体和液体的统称
一、静止流体的特性 (一)流体的密度(ρ)

化工基础理论概述PPT

化工基础理论概述PPT

式中 M A、M B ——分别为组分A、B的分子量。
2.质量比与摩尔比 质量比是指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质量与惰性组分B(不参加传质的组 分)的质量之比,其定义式为 mA A mB 摩尔比是指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摩尔数与惰性组分B(不参加传质的 组分)的摩尔数之比,其定义式为
nA YA nB
式中
返回
第四章 质量传递
4.1.1 概述
4.1.1.1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
4.1.1.2.相组成表示法
4.1.1.1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
动量传递 化工三传 热量传递 质量传递
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等推动力作用下,从 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包括相内传质和相际传质两类。
1.传质分离过程:利用物系中不同组分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 差异来造成一个两相物系,使其中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从一相转移 到另一相,达到分离的目的,这一过程称为传质分离过程。 以传质分离过程为特征的基本单元操作在化工生产中很多,有:
pG 气相主体
相界面

pi
液相主体 传质方向
Ci CL 空气+氨气 吸收
板式塔 3. 汽液传质塔设备 填料塔
(1) 板式塔
无溢流塔板:结构简单 、压降小、塔板面积利 用率高、 弹性小、效率低 有溢流塔板: 气液两相在设备中要有良好的接触: 接触充分,接触面大,相界面不断更新 无溢流塔板
解: 混合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以下标2表示出塔气体的状态。
y A2 0.02
YA2 y A2 0.02 0.02 1 - y A2 1 0.02
pA2 pyA2 101.3 0.02 2.026kPa
cA2 nA2 p A2 2.026 8.018 104 kmol/m3 V RT 8.314 298

化工基础之传热过程及换热器PPT课件

化工基础之传热过程及换热器PPT课件
•流道尺寸
截面较小流道更有利于传热 短的流道更有利于传热
•传热面摆放方式
传热面摆放方式不同会影响环流速度,从而 影响自然对流效果
第25页/共73页
经验关联式的建立
• 因次分析 α=f(u,l,μ ,λ,C P,ρ ,gβΔt ) 式中,l——特性尺寸
u——特征流速 基本因次:长度L,时间T,质量M,温度θ 变量总数:8个 有π定律(8-4)=4,可知4个无因次数群
污垢热阻为控制热阻
第33页/共73页
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度差
•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壁面两侧流体的温度均沿传热面而变化,过程推动力 (温度差)相应地也发生变化。
第34页/共73页
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度差
• 恒温传热
间壁两侧冷热流体温度不随其在换热器中的位置而变,温差处处相等,均 为T-t
如间壁一侧为饱和蒸汽冷凝,冷凝温度恒为T; 另一侧为液体沸腾,沸腾温度恒为t。
• 温度随半径而变;此时傅立叶定律应改写为
Q A dt
• 圆筒壁的导热面积随半径而变,dr
A=2πrL 。
第11页/共73页
• 如图所示,设圆筒壁的内、
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长度
为L;内、外表面温度分
别为t1和t2,且t1 > t2 ;管
材导热系数为λ。则由傅立叶定律有:
A dt (2 rL) dt
t
t2
Q
((tt11 tt22))
tt RR
导 导热 热推 推动 动力 力 力 导 导热 热热 热阻 阻
AA
第8页/共73页
多层平壁热传导
工程上常常遇到多层不同材料组成的平壁,例如工业用的 窑炉,其炉壁通常由耐火砖、保温砖以及普通建筑砖由里 向外构成,其中的导热则称为多层平壁导热。下面以三层 平壁导热计算为例,介绍多层平壁导热的计算方法。

化工传递过程(第三版)第一章PPT课件

化工传递过程(第三版)第一章PPT课件

思考题
1.传递的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传递条件是什么? 2.何谓现象方程?并说明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3.写出温度的随体导数,并说明其各项的含义?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在流体中,若两个相邻的流体层的速度不同,则将 发生由高速层向低速层的动量传递。
动量传递方向
u1 u2
一、平衡过程与速率过程
2. 热量传递过程—当物系中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存 在差异时,则发生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热量传递。
t1> t2 > t3
热流方向 t1 t2 t3
一、平衡过程与速率过程
3. 质量传递过程—当物系中的物质存在化学势差 异时,则发生由高化学势区向低化学势区域的质量 传递。
当过程变化达到极限,就构成平衡状态。如化学 平衡、相平衡等。此时,正反两个方向变化的速率 相等,净速率为零。
不平衡时,两个方向上的速率不等,就会发生某 种物理量的转移,使物系趋于平衡。
一、平衡过程与速率过程
热力学:探讨平衡过程的规律,考察给定条件下 过程能否自动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条件变化对 过程有何影响等。
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热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
对所选过程或物理现象,划定一个确定的衡算范 围,将动量、热量与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该范围, 进行物理量的衡算。
一、守恒定律与衡算方法
对流体流动体系的衡算 Q
w2 w1
W
(a) (b)
(c)
一、守恒定律与衡算方法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知识PPT(共 63张)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知识PPT(共 63张)

传递方式:由微观分子热运动所产生的传递为分子传递; 依靠宏观的流体质点的运动造成的传递,称为湍流传递。
传递过程的大小常用传递速率或通量(传递量/m2 s)描述。
第一节 分子传递条件下传递通量的通用表达式
一、质量通量
jA
DAB
dA
dy
式中:jA—A的质量通量,kg/(m2·s); DAB —A的扩散系数,m2/s;
A
A 2
A 1
u c H o ds A H 2 u d H A 1 u d (w A)H
A
因而:
A 2
A 1
2 1 (w b 2) ug (w ) z (w) H d d t E q W s
称为化工连续稳定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式。
对体系总摩尔流量衡算:
w 2 ' xi2 w 1 'xi1
dM i' d
R i'
R 其中生成速率 ' 和 i
Ri' 的计算方法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为: bA BA + bB BB + ……+ bi Bi + ……=∑bi Bi =0
同时规定:产物的 bi >0,反应物的 bi <0 。
w2 w1ddM0
3、有化学反应时的质量衡算
在控制体内当组分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则有产物生成,因此产物的生成速率
应加入到衡算中。此时各组分的量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相应变化,因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当量相等,故采用摩尔流量单位计算方便。
对组分i的摩尔流量衡算: w2 ' xi2w1'xi1ddM i' Ri'
1
ub

第三章【化工传递过程基础】ppt课件

第三章【化工传递过程基础】ppt课件
由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化简可得
ux ν 2ux θ y2
I.C. θ≤ 0,ux=0;(所有 y) B.C. y = 0,ux=u0;(所有 θ>0)
y = ∞,ux=0;(所有 θ>0)
.
36
二、方程的求解
令 η y
4νθ
ux ux ηux 1 y ηy η 4νθ
ux =ux ηη ux θ ηθ 2θ η 2yu2x, η uyx η yηuηx η y η y41 νθ2ηu2x
.
14
一、圆管中的轴向稳态层流
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问题许多工程科学中遇到。
设:不可压缩流体在 水平圆管中作稳态层流 流动,所考察的部位远 离管道进、出口,流动 为沿轴向的一维流动。
r z
.
15
一、圆管中的轴向稳态层流
柱坐标连续性方程的简化
1 rr(rur)1 ruθθuzz 0
uz 0 z
N-S方程简化
线作层流流动。若圆筒足够 长,端效应可以忽略。
ω1 ω 2
a b
.
26
ur0, uz0
三、旋转黏度计的测量原理
连续性方程简化
1 rr(rur)1 ruθθuzz 0 ur 0,uz 0
运动方程简化
u θrur urr
uθ r
uθr urθ2uzuzr
uθ 0 θ
Xr1 ρ p rν r1 rr(rur)r122θu2r r22uθθ2zu2r
p ρY ρg y
.
9
一、方程的简化
p μ(2ux )
x
y 2
(a)
p ρY ρg (b)
y
p 0
(c)
z
(b)对 y 积分得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共298页PPT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共298页PPT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保护 。—— 威·厄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概述化工传递过程是指在化工工艺过程中,物质的质量、能量、动量等通过传递方式从一个系统传递到另一个系统的过程。

化工传递过程是化工工艺的基础,对于化工工艺的设计、优化和控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工过程中,常见的传递过程包括质量传递、能量传递和动量传递。

质量传递是指物质在化工过程中的传递过程,常用的传递方式包括传递过程基础(如扩散、对流和反应等)及相关的传递机制(如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等)。

能量传递是指热能在化工过程中的传递过程,常用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动量传递是指动量在化工过程中的传递过程,常用的传递方式包括流动、压力和阻力。

质量传递扩散扩散是质量在化工过程中传递的一种基本方式。

在扩散过程中,物质会沿着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传递。

扩散过程的速度与浓度差、扩散系数和传递距离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扩散方程有弥散方程和菲克定律。

对流对流是质量传递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流体的运动将物质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对流传递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

在自然对流中,传递过程由于密度差产生的浮力驱动;而在强制对流中,传递过程由外部施加的力(如搅拌、泵送等)驱动。

反应是化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种质量传递方式。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通过反应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并伴随着质量的传递过程。

反应速率常常与反应的浓度、温度和反应物之间的反应机理等因素有关。

能量传递传导传导是能量传递中的一种方式,是指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将热能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传导过程的速度与热传导系数、温度差和传递距离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传导方程有傅里叶定律和斯廷定律。

对流对流也是能量传递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流体的运动将热能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对流传递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原理与质量传递中的对流类似。

辐射是能量传递中的一种方式,是指通过电磁辐射将能量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辐射能量的传递与物体的温度、表面特性和辐射波长等因素有关。

化工传递过程课件

化工传递过程课件

详细描述
制药工程涉及药物合成、分离纯化、 制剂制备等技术,旨在开发安全、有 效、质量可控的药物。
04 化工传递过程的优化与控 制
优化方法与策略
数学模型法
建立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最优解,实现 过程的优化。
实验研究法
通过实验研究传递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操作条件,找出最优的参数 和操作条件。
详细描述
分离工程涉及蒸馏、萃取、吸附、膜分离等多种 分离技术,旨在实现高效、低能耗的物质分离。
具体应用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工业等领 域,如石油炼制、合成橡胶、味精生产等过程。
生物反应工程
总结词
生物反应工程是利用生物催化剂 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主要研究 生物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
反应条件。
详细描述
生物反应工程涉及酶动力学、微生 物培养和发酵技术等方面,旨在实 现高效生物转化和产物分离。
具体应用
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添加剂、 燃料乙醇等领域,如抗生素发酵、 维生素C合成等过程。
制药工程
总结词
具体应用
制药工程是研究药物制备和生产过程 的学科,主要关注药物分子传递和分 离技术。
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药物生产、药物 质量控制等领域,如抗生素、抗病毒药 物、肿瘤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过程。
智能化技术
智能传感器与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化工传递过程,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化工传递过程进行优化和预测,实现智能化生产和 管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流体动力学研究流体运动的基本 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一维流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 ppt课件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 ppt课件
1452-1519年 达.芬奇——物体的沉浮、孔口出流、物体的 运动阻力以及管道、明渠中水流等
• 1586年 斯蒂芬——水静力学原理 • 1650年 帕斯卡——“帕斯卡原理” • 1686年 牛顿——牛顿内摩擦定律 • 1738年 伯努利——出版《流体动力学》,建立了伯努
利方程
第二阶段(17世纪末-19世纪末)流体力学沿着两个 方向发展——理论流体力学、应用流体力学
气体的分子间距比液体大,在标准状态(0℃,101325Pa)下, 气体的平均分子间距约为3.3×10-6mm,其分子的平均直径
1.1流体的定义和特征
约为2.5×10-7 mm。分子间距比分子平均直径约大十倍。因 此,只有当分子间距缩小得很多时,分子间才会出现排斥力。 可见,气体是很容易被压缩的。此外,因气体分子间距与分子 平均直径相比很大,以致分子间的吸引力很微小,而分子热运 动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 体积,它总是能均匀地充满容纳它的容器而形成不了自由表 面。
热量传递、质量传递
平衡过程和传递过程
• 传递过程:物理量向平衡转移 • 平衡状态:强度性质的物理量不存在梯度
• 补充: • 体系的宏观可测性质可分为两类:
1. 广度性质,与体系的数量成正比,如体积、质量等,具 有加和性 2. 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其数值取决于体系自身特性, 与体系数量无关,如温度、压力、密度等
(2)固体的应变与应力的作用时间无关,只要不超过弹性 极限,作用力不变时,固体的变形也就不再变化,当外力去除 后,形变也就消失;对于流体,只要有应力作用,它将连续 变形(流动),当应力去除后,它也不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1.1流体的定义和特征
液体和气体虽都属于流体,但两者之间也有所不同。液体的 分子间距和分子的有效直径相当。当对液体加压时,只要分子 间距稍有缩小,分子间的排斥力就会增大,以抵抗外压力。所 以液体的分子间距很难缩小,即液体很难被压缩。以致一定质 量的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形状取决于容器的形状,并 且由于分子间吸引力的作用,液体有力求自己表面积收缩到最 小的特性。所以,当容器的容积大于液体的体积时,液体不能 充满容器,故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总保持一个自由表面,通 常称为水平面。

化工原理 传热 完整ppt课件

化工原理 传热 完整ppt课件
─热导率或导热系数,W/(m·℃)或W/(m·K)。
精选
18
3、热导率
QAddxtAQdt
dx
(1) 为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大小(物理意义)
物质的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2) 是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
= f(结构,组成,密度,温度,压力)
(3) 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
金属固体 > 非金属固体 > 液体 > 气体
传热
精选
1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加热或冷却 换热/能量回用 保温
强化传热过程 削弱传热过程
精选
2
能量回收:节能减排、资源回用! 同时,是化工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
余热资源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又一常规能源。
例如:钢铁行业烟气余热回收对比
余热没有回收
热交换器进行余热回收
流 体
间壁
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以对流方式为主,并伴有
流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热传导,通常把这一传热过程
称为对流传热。
精选
12
精选
13
6、传热速率方程式
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是两流体的温度差,因沿传热 管长度不同位置的温度差不同,通常在传热计算 时使用平均温度差,以 t m 表示。经验指出,在稳 态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Q与传热面积A和两流体 的温度差 t m 成正比。即得传热速率方程式为:
QKAtm1/tKmA总总 传热 热阻 推动力
式中 K ── 总传热系数,W/(m2·℃)或W/(m2·K); Q ── 传热速率,W或J/s;
A ── 总传热面积,m2;
tm ── 两流体的平均精选温差,℃或K。
14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三版)

二、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物理过程的速率和传递机理的探讨
• 动量传递
• 热量传递
• 质量传递
推动力:速度差 推动力:温度差 推动力:浓度差
第一章 传递过程概论
第一节 流体流动导论
※ 流体:气体和液体的统称
一、静止流体的特性 (一)流体的密度(ρ)
均质流体:
※ 非均质流体: f x, y, z
※ 动量通量
r d(ux )
dy
※ 热量通量


q e A

H d
c pt
dy
※ 质量通量
j
e A
M
d A
dy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通量表达式
仅有分子运动 以涡流运动为主的 兼有分子运动和涡流运
的传递过程
传递过程
动的传递过程
动量通量
d(ux )
(一)流速与流率
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表示为 u
u f (x, y, z, )
流速不均匀分布情况下,点流速(在dθ时间内流体流过距离ds)
dx
dy
ux d uy d
dz
uz d
流率: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流动截面的量
[m/s]
※ 以流体的体积计量称为体积流率(流量,Vs)m3/s ※ 以质量计量称为质量流率(w),kg/s
※ 牛顿粘性定律
dux
dy
2. 分子间热量传递 —— 热传导
※ 傅立叶定律
q k dt
A
dy
高温
低温
3. 分子间质量传递 ——分子扩散
※ 费克定律
jA

DAB
d A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培训课件.pptx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培训课件.pptx

u0 y
u0
xc
u0
ux 层流边界层
过渡区
湍流边界层
x
在管内流动时,管内壁面形成边界层,而且逐渐加厚,在离进口某一段距
离Le处边界层在管中心汇合,此后的流动称为充分发展了的流动。从管入口 到汇合处的距离称为进口段长度,以Le表示,用于流体物理量的测量时,要 求测点超过Le才结果准确。层流时Le=0.05d×Re;湍流时Le>50d。
3、应用 边界层理论为许多试验所证实,一些复杂的传递现象可获得解决。
4、边界层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壁面的粘附作用;流体具有粘性。
发展:边界层在一定距离内变化,然后趋于稳定。
在发展过程,边界层内的流动可能由层流转化为湍流,即由层流边界层转
为湍流边界层,但在靠近壁面处仍然存在一层层流内层。开始转变的距离称 为临界距离xc ,转变点取决于临界Rec =5×105 。
1
p y
(
2u y x 2
2u y y 2
)
(1)(δ) (δ)(1) (δ) (δ2)(δ) (1/δ) 由此数量级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第二个方程式与第一个方程式相比,可以略去;
② p O( ) 0
y
p dp x dx
dp 0 dx
因此根据数量级分析得出的 Prandtl边界层方程式为:
ux
u x x
uy
u x y
1
p x
(
2u x x 2
2u x y 2
)
(1)(1)(δ)(1/δ) (1) (δ2) (1) (1/δ2)
由于:
因此方程式简化为:
2ux 2ux
x 2
y 2
ux
u x x

天津大学化工传递过程基础陈涛分子传质PPT学习教案

天津大学化工传递过程基础陈涛分子传质PPT学习教案
天津大学化工传递过程基础陈涛分子传 质
会计学
1
第十章 分子传质
10.1 气相中的稳态扩散
一、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的稳态扩散 二、等分子反方向稳态扩散 三、伴有化学反应的气体稳态扩散 四、气体扩散系数
第1页/共65页
一、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的稳态扩散
1. 扩散的物理模型
设由A、B两组分组成的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 为扩散组分,组分B为不扩散组分(称为停滞组分 ),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进行扩散。
扩散通量 表达式
第9页/共65页
一、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的稳态扩散
P / p —反映了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BM
飘流因数
第10页/共65页
一、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的稳态扩散
因 Pp

BM
故 P/ p 1 BM
~ P / p BM
NA
~ 主体流动影响
P / p 1 N A J A 无主体流动 BM
气体不断消耗液面随时间下降扩散距离随时间而变故为液体的汽化和扩散速率很慢在很长时间内液面下降的距离与整个扩散距离相比很小故可将过程视为稳态过程的拟稳态扩散过程其扩散通量为bm气体对扩散组分作质量衡算也可得内液面下降dzaladzaldzrtpbmalrtpbmabpmalrtpbmabpmabrtpbma1a2测定时记录一系列时间间隔与的对应关系由上式即可计算出扩散系数ab
四、气体扩散系数
因气体 B不能溶解于液体A 中,故为组分A通过停滞组 分B的拟稳态扩散过程,其扩 散通量为
气体 B
z2
NA
z z0
NA
DAB P RTz pBM
( pA1
pA2 )
z1( 0 ) z1( 1)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六章 传热概论和能量方程共35页PPT资料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第六章 传热概论和能量方程共35页PPT资料

或 p(u)dxdydz
负号表示
压力方向
p(ux
uy
uz)dxdydJz/
热导率 电导率
k L k eT
洛伦兹 (Lorvenz)

良好的电导体必然是良好的导热体,反之亦然。
一、热传导
大多数均质固体,热导率与温度近似呈线性:
0 oC 时的 导热系数
kk01t
大多数金属材料, < 0
温度系数
注意
大多数非金属材料, >0
k f (温度场的位)置k 一般为平均导热系数。
若沿各方向的导热系数相等 —多维导热同性。
二、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由流体内部各部分质点发生宏观运动 和混合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因而对流传热只能 发生在流体内部。
对流 传热
强制对流传热 —外力作用引起; 自然对流传热 —流体的密度差引起。
二、对流传热
本课程研究的对流传递包括:①运动流体与固体 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②两个不互溶流体在界面的 热量传递。
一、能量方程的推导
(导入-导出) { x[(q A )x] y[(q A )y] z[(q A )z]} d xd yd z 设导热三维同性,kx = ky= kz= k,由傅立叶定律
(
q A
)xBiblioteka kt xq
t
( A)y k y
(
q A
)
z
k
t z
代入得
(输入 -输) 出 k(2t 2t 2t)dxdydz x2 y2 z2
dx
x
{(q A)xx[(q A)x]dx}dydz
(导入-导出)x x[(qA)x]dxdydz
一、能量方程的推导

天大化工传递过程课件-第一章 传递过程概论

天大化工传递过程课件-第一章 传递过程概论
固体的溶解和析出,升华与凝华、可逆化学反应
当过程变化达到极限,就构成平衡状态。如化学 平衡、相平衡等。此时,正反两个方向变化的速率 相等,净速率为零。
不平衡时,两个方向上的速率不等,就会发生某 种物理量的转移,使物系趋于平衡。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平衡过程与速率过程
热力学:探讨平衡过程的规律,考察给定条件下 过程能否自动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条件变化对 过程有何影响等。
系统
在传递过程中,系统指由确定流体质点所组成
的流体元。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拉格朗日观点和欧拉观点
根据研究所选定的衡算范围是控制体还是系统, 有两种相应的研究方法:
欧拉观点(Euler viewpoint) 拉格朗日观点(Lagrange viewpoint)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拉格朗日观点和欧拉观点
一、守恒定律与衡算方法
对于任一过程或物理现象,进行动量、热量与质量 传递研究,都离不开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热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
对所选过程或物理现象,划定一个确定的衡算范 围,将动量、热量与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该范围, 进行物理量的衡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守恒定律与衡算方法
(3)分子水平上描述 根据分子结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作分子水平
上的考察,对于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理解是有 帮助的。如各种传递系数(黏度、扩散性、导热性 等)可以应用流体的分子运动理论求解。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守恒定律与衡算方法
总衡算的方法在其他课程已学过。本课程主要 讨论微分衡算的方法,通过建立描述各种过程的 数学模型,研究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与传递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动、热、质量, 各量的传递方向均与该量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故普遍式中加“-”号。
第二节 湍流传递条件下传递通量的通用表达 式
一、涡流传递的通量表达式
在湍流流体中,质点的脉动、混合和旋涡运动,使动、热、质量的传
递程度大大加剧。仿照分子传递的方程式,1877年Boussinesq提出了涡流
d (ux )
dy
——在y方向上的动量浓度梯度,kg m / s m

“-”表示动量通量的方向与动量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即动量朝着速度降 低的方向传递。 动量通量 = -动量扩散系数×动量浓度梯度
四、动量通量与剪应力
两层流体以ux1和 ux2向前运动,且分子运动引起分子在流层间交换。若质 量为m的流体从1层跳到2层,动量由mux1 增到 mux2 ,同时质量为m的流体 从2层下到1层,动量由mux2减少到 mux1 。从宏观上表现为1层受到2层的 推力,2层受到1层的阻力,动量交换的结果产生了剪应力。
d (cpt)
dy
——在y方向上的热量浓度梯度,
J
/ m3 m

“-”表示热量通量的方向与热量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即热量朝着 温度降低的方向传递。 热量通量 = -热量扩散系数×热量浓度梯度
三、动量通量
dux d (ux ) d (ux )
dy dy
dy
式中:τ——动量通量(kg·m/s)/(m2·s);ν ——动量扩散系数,m2/s;
传递方式:由微观分子热运动所产生的传递为分子传递; 依靠宏观的流体质点的运动造成的传递,称为湍流传递。
传递过程的大小常用传递速率或通量(传递量/m2 s)描述。
第一节 分子传递条件下传递通量的通用表达式
一、质量通量
jA
DAB
d A
dy
式中:jA—A的质量通量,kg/(m2·s); DAB —A的扩散系数,m2/s;
d A —A在y方向上的质量浓度梯度, k g / m3
dy
m
“-”表示质量通量的方向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即A朝着浓度降低的方
向传递。
质量通量 = -质量扩散系数×质量浓度梯度
二、热量通量
q k dt k d(cpt) d(cpt)
dy cp dy
dy
式中:q——热量通量,J/(m2·s); α ——热量扩散系数,m2/s;
化工传递过程重点探讨物理过程进行的速率及其 传递机理,动量、热量、质量传递过程的类似性。
第一章 传递过程概述
体系内部具有强度性质的物理量存在梯度时的状态称为
不平衡状态。任何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物系都有向平衡状态转 移的倾向,这些物理量朝平衡方向转移的过程称传递过程。 质量传递指物系中的组分由高浓区向低浓区扩散或通过相界 面的转移;热量传递指热量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转移;动量 传递则是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动量由高速区向低速区的转 移。
传递r的通量 表d (达u式x:)
dy
qe
H
d ( cPt )
dy
jAe
M
d A
dy
其中:涡流扩散系数ε、εH 、εM 非流体物性参数,与流动条件有关。
二、湍流传递的动量、热量、质量通量表达式
t
r
(
)
d (ux )
dy
qt
q
qe
(
H
)
d (cPt)
d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jAt
jA
jAe
(DAB
M
)
d A
dy
剪应力τyx为动量在其垂直方向上传递的结果, 其大小和动量通量在数值上相等。
说明;对剪应力可正可负,对动量通量只能取负,
表示动量传递的方向和动量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同时动量通量方向和剪应力的方向垂直。
五、小结
1、动、热、质量通量普遍的表达方程式:通量 = -扩散系数×浓度梯度
2、动、热、质量扩散系数具有相同的因次,均为m2/s;
绪论
一、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阶段 1、工艺过程考察阶段 单纯的过程实践考察,结论异
业各殊,化工厂是由不同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组成, 代表作为1898年F.H.Thorpe “ Outline of Chemistry”。 2、单元操作认识阶段 以某些设备和过程组成的系统是相同
(近)的,将相同的系统经分析、归纳和分类分成若干单元 操作来考察生产过程,化工厂是由若干单元操作和化学反应 过程组成的,结论异业有同。代表作为1923年Walker,Lewis “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4、信息化阶段
二、化工传递过程课程的内容和任务
化工传递过程是据三个基本定律,采用微分衡算 的方法研究动、热、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及三 种传递现象之间的定量关系。其基本出发点是将三种 传递现象归结为过程速率问题加以探讨。动、热、质 量传递过程和现象是不可分割,而且互相作用。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①进一步理解各种传递 过程的本质,启发和指导我们改善各类传递过程的途 径;②为化工过程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 数学模型思路,从而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化工生产中去。
因此,不仅层流时的三种传递过程之间具有类似性,而且湍流时的三
种传递过程之间也具有类似性,同时层流与湍流传递过程之间均具有类似 性。故可采用类比的方法研究动、热、质量传递过程,在许多场合可用类 似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动、热、质量传递过程的规律。
第二章 总动量、总热量、总质量衡算
化工传递过程基础
主要参考教材
[1]陈涛,张国亮.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王绍亭,陈涛.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3]王绍亭.化工传递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4]王绍亭,陈涛.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3、化工传递认识阶段 对单元操作研究的基础上
获得共同实质为动、热、质量传递过程,从理论上 步入了异业相同。虽传递过程使用的定律与单元操 作过程一样但方法不同,内容上实践—理论、理 论—实践和理论、实践的统一,方法上采用宏观— 微观、微观—宏观和宏观、微观的统一。代表作为 1960 年 R.B.Bird “ Transport Phenomena” , J.R.Welty , C.E.Wicks , R.E.Wilson “ Fundementals of Momentum , Heat and Transf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