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运河滨水区总体城市设计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配置分析(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学 生 姓 名: 沈爱莉 学 号: 0903031119 专 业: 园艺技术 系 部: 园林园艺系设计(论文)题目:指 导 教 师:摘要前言随着人们社会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注重城市绿化环境,道路绿化、公园绿化,而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滨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要科学合理的配植树木,按照“师法自然,顺应自然,模拟自然”的要求,1]。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 也是以扬州为中心进行南北扩掘和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古运河河道虽历经迁徙,但扬州的中枢地位却从未变化过。
古老的运河成为当代南水北调的通道,这大大发挥了运河的历史功能,激活了运河的文化底蕴,提升了运河的文化品味。
扬州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国唯一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10年来,政府对古运河进行改造和修建,是原来的错落不齐的居民住宅区变成如今风光带,大大增强了古运河的历史文化,又提高了欣赏价值和稳定了生态平衡。
1园林植物配置的概念、原则、形式1.1植物配置概念植物配置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1.2植物配置原则 1.2.1科学性原则植物配置首先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从而科学地配置园林植物,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发挥园林植物在植物造景设计中,园林植物选择应以本地域的乡土植物为主。
此外,还有经过长期驯化,已经融入本地植物群体之中,是本地绿化树种的有益补充。
其次还要考虑物种的多样性。
城市中多为人工植物群落,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该注意物种多样性原则,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物种的配置形式,同时设计创造各式各样的园林景观,丰富城市园林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
最后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在植物造景设计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充分考虑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选配生态位重叠较少的物种,增强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维持植物群落平衡与稳定。
遗产廊道理念下京杭大运河景观设计
2023年第02期现代园艺遗产廊道理念下京杭大运河景观设计———以扬州段为例卜云洁,王堞凡(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146)摘要: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探索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景观优化设计。
针对大运河扬州段水体景观、绿地空间及沿岸历史建筑现状问题,引入构建遗产廊道思路,提出绿色廊道构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点保护与利用等优化策略,从而发扬传承运河遗产文化,夯实生态基地,保护修复运河自然生态及沿岸历史建筑,让运河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关键词:遗产廊道;京杭大运河;景观设计;扬州段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创举。
运河承载着南北交通、东西交汇、中外交流的重要使命,孕育了星罗棋布的名城古镇,凝结了码头、桥梁、堤坝等水工智慧,蕴藏着中华文明千年延续的文化基因,是规模极大的线型文化遗产物质载体。
扬州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命运与共,使得城市文化鲜活而独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全力推进“十四五”期间大运河文化保护的方针政策,依托遗产廊道理念,提升运河两岸进行绿化景观,打响蓝天碧水保卫战,努力再现大运河“千年神韵”,将大运河打造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自信的靓丽名片。
1遗产廊道的概念及构成1.1遗产廊道的概念及研究遗产廊道理念最先发展于美国,与绿色廊道发展紧密相关,但内涵却更为丰富。
Robert Seams(1993)定义遗产廊道为:“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1]。
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1]。
对遗产的保护注重自然、文化、历史、旅游、经济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以整体层面着手采取的保护提升措施,从而赋予廊道新的生命与内涵价值。
我国致力于研究遗产廊道的优秀学者经过理论、实践探索得出了许多学术成果,有些学者提出遗产廊道的产物是将绿道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有些学者将运河滨水区作为切入点,探索周边景观开发;有些学者则是归纳总结出遗产廊道保护的思想与实践,选取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对象,构建运河遗产廊道,提升整体景观价值。
扬州古运河滨水地带保护与利用策略初探
孬
( 苏省 扬州 市涵 闸河道 管理 处 江
【 摘
25 0 ) 2 0 2
要 】 本 文 以扬州古运 河滨水地 带为研 究对象 , 阐述 了保 护 与利 用 的动力、 指导 思想、 开发 原则和 开发 目标 ,
提 出 了符合扬州地域特 点 、 可持续发展 的古运河 滨水地 带保 护 与利 用 的建议及 策 略, 其他历史 文化名城 滨水地 对
历史建筑 的丰 富意韵和人情味 , 从而转向重新修复和利
用 历 史 建 筑 物 ,并 引 发 了 历史 旅 游 和 文 化 旅 游 的 新 潮 流 。这 种 对 历 史建 筑 的兴 趣 也 反 映在 滨 水 区 , 州 作 为 扬 运 河 重 要 城市 , 市 建 设 的 热潮 不 可避 免 对其 产 生最 直 城
市 古运 河 滨水 地 带 的 开 发 建 设 ,也 是 连 续 几 届 扬 州 市 政 府 领 导 班 子 在 城 市建 设 和 城 市规 划 发 展 中共 同 的执 政思路之一 。 c 城 市 建 设 因 素 。近 年 来 , 们 对 流行 了几 十年 的 . 人 现 代建 筑 单 调 、 单 的 方 盒子 形 式 渐 感 厌 倦 , 简 开始 怀 念
的功能定位为: 文化旅游 占主导 , 兼顾交通、 商贸 、 水利功
能 。具 体 可 以表 述 为 : 少交 通 运输 功 能 , 发社 会 文化 减 开
7 0
功 能 , 复生 态 环境 功 能 , 恢 发展 旅 游 休 闲功 能 , 进 商 贸 促
房 产功 能 。
壁 垡 塑 查堡塑
带 的开 发 建 设 具 有 很 好 的 借 鉴 意义 。
【 关键词 】 扬州 古运 河滨水地 带 保 护 与利用
绿地扬州运河纪项目规划设计
1
大型百货 大型百货
设计地块
2
设计地块
主要商业人流 连通在位臵1的商业流线 连通在位臵2的商业流线
润阳路下沉路 润阳路 未来轨道交通理想出入口
Oct, 2008 November, Sept, 2008 2008
总体规划
Masterplanning
总平面图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结构分析 功能结构分析 车行交通流线分析 人行交通流线分析 地下室功能分析 管线综合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商业流线组织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扬州市中心
地 块 规 划 设 计 条 件图
多层建筑红线 高层商业建筑红线 中高层住宅建筑红线 规划道路 已建建筑 机动车出入口
地块用地界限 高层住宅建筑红线 绿地 220KV高压线 110KV高压线 人行出入口
Oct, 2008 November, Sept, 2008 2008
项目概况
2
3
本案
1 1
6 设计理念:绿巢
在历史悠久的扬州筑就城市绿巢 小型集群商业成为城市地标的两种途径 绿巢:绿色生态和体验式消费的商业概念 绿巢的优点 绿巢土地多功能复合开发的集约化探索
7 单体设计
酒店办公区一层平面图 酒店办公区二层平面图 酒店办公区三层平面图 酒店办公区四层平面图 准甲办公标准层平面图 LOFT办公标准层平面图 酒店标准层平面-1 酒店标准层平面-2 酒店标准层平面-3 商业一层平面图 商业二层平面图 沿南侧规划路立面图 沿江阳西路立面图 沿润阳路立面图 沿西侧规划路立面图 1-1剖面图
4
区位分析
运河纪概况
绿地运河纪包含01#-09#地块,位于扬州市西南分区,邗江经济开发区北园内。 其四址范围为:东至金鑫大酒店及润扬路一线,北临江阳西路,西至建安路、祥园路。 本地块属蒋王镇秦巷村用地,现状用地北部沿江阳西路大多为已建和在建的商业大型专业市场; 南部主要为农业用地和少量庄台、现状农民住宅多为2层,质量尚可,但环境质量较差; 现状工业建筑多为一层,质量一般或较差。 本地块内地势较平坦,总体呈北高南低走势,地面高程在7.6~5.35米之间。
江苏扬州古运河
江苏扬州古运河江苏扬州古运河,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是中国四大古运河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条运河建于公元486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扬州古运河全长上百公里,由许多分支和支流组成,穿越扬州市区,将城市划分成东、西两岸。
本文将介绍扬州古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历史渊源扬州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当时是为了便于交通和水利灌溉而修建。
在隋唐时期,扬州成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商贸城市,古运河的航运系统进一步完善,并与另一条重要的水运通道——大运河相连。
这使得扬州成为了中国南北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枢纽城市,也为扬州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古运河在宋元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水陆交通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
当时,沿运河两岸建起了众多的码头、商铺和住宅,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景观。
一些古老的桥梁、运河堤坝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见证了扬州古运河的历史。
然而,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起,水运逐渐式微,古运河也逐渐落寞下来。
二、文化价值1. 建筑风格扬州古运河两岸的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典型的建筑包括酒楼、店铺、民居等,它们的外观设计独具匠心,彰显了古运河沿线的文化气息。
建筑采用传统的灰瓦、青砖和木结构,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优美形态。
2. 人文景观扬州古运河沿岸的景点丰富多样,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瘦西湖、东关街等。
瘦西湖是扬州市区最大的人工湖泊,它位于南运河的转弯处,湖泊面积广阔,湖区围绕着狭长的水道,使人感受到水乡的美景。
东关街是扬州古运河畔的一条历史街道,街道两旁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店铺,仍然保持着独特的历史风貌。
这些人文景观使得扬州古运河成为了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扬州古运河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旅游业发展扬州古运河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使得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淮安市古运河文化长廊(东段)_总体城市设计
淮安市古运河文化长廊(东段)_总体城市设计规划任务:总体城市设计设计范围:10.84平方公里,15.6公里长的里运河滨水区段总体城市设计。
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区堂子巷。
研究范围:里运河两岸涉及500-1000米不等的区域,共计45平方公里。
项目工作历程:前后历经7次市委、政府有关领导汇报、10次专家教授讨论、20余次部门沟通及专家访谈。
项目组织框架:里运河的规划建设是非常综合的系统工程,我院组织了8个设计单位及研究机构,聘请各领域的专家全过程参与规划,形成城市设计组,旅游规划组、产业研究组、运河文化研究、桥梁美化设计组、建筑方案组等6个专业设计团队。
总体发展定位:借助运河申遗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淮安的国际影响力,以提升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品质为导向,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通过理水、营城、聚人、兴文四大策略。
将里运河文化长廊打造成集高端论坛、文化旅游、生态养生、商务休闲以及特色主题乐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运河文化国际交流经典空间”。
规划建设目标:将里运河打造成为:展示运河文化的国际交流平台文创旅游产业的发展聚集高地市民共享的休闲游憩公园智慧创新的生态文明廊道规划分析框架:以人为出发点、文为战略点、水为支撑点、城为回归点。
人,即以人文本,本区域规划定位服务三大类人群,包括淮安城市居民、精英企业、外来旅游者,为其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完善的设施配套、多元的功能服务以及更多的创业发展机遇。
文,即文化创新,汲取淮安文化、运河漕运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人的需求,创新文化展示手段、结合文化体验、旅游休闲活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淮安精神。
水,即以河为脉,引领城市生态发展,通过污水整治与水体净化,还原洁净之水,结合市民休闲活动城市滨水景观游憩场所建设、生态绿色建筑示范与引领。
城,即城河互动,通过生态、文化、亲水活动、商业服务多元触媒,激发滨水城区活力。
实现运河两岸由“界线—到廊道—到纽带—到片区”的互动、渗透、扩散,带动周边城区的发展。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文本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规划目标 (2)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3)第四章对外交通规划 (5)第五章物流发展规划 (8)第六章道路网络规划 (11)第七章慢行交通规划 (15)第八章公交规划文本 (17)第九章静态交通规划 (21)第十章客运枢纽规划 (25)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27)第十二章附则 (31)图01 城市区位图图0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03 市域公路网现状图图04 市域公路网规划图图05 市域铁路网现状图图06 市域铁路网规划图图07 市域航道网现状图图08 市域航道网规划图图09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整合图图10 一体两翼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整合图图11 疏港交通规划图图12 主城区现状用地图图13 主城区规划用地图图14 主城区空间发展结构图图15 主城区干道网现状图图16 主城区干道网规划图图17 主城区快速路节点控制图图18 主城区现状公交线路图图19 主城区大容量公共系统规划图图20 主城区公交枢纽规划图图21 主城区公交停车保养场规划图图22 主城区公交首末站规划图图23 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图图24 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图图25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图26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图27 市域物流园区规划图图28 主城区货运通道规划图图29 主城区道路网络近期建设规划图图30 主城区近期公交优先规划图图31 主城区近期公共停车场规划图图32 远景一体两翼规划用地概念图图33 远景一体两翼快速路网规划概念图图34 远景一体两翼轨道线网规划概念图图35 主城区旅游交通网络规划概念图图件目录第一章总论第1条规划目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扬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和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扬州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9953、《关于加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05]193号),20054、《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5、《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20056、《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汇编(2006-2010)》,2006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2006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规[1994]533号),19949、其他上位相关规划第3条指导思想1、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与保护并重,构建支撑城市个性,体现符合扬州形态特征、资源条件、城市特色的发展战略与交通模式。
大运河功能区规划方案设计
大运河功能区规划方案设计简介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运河,被誉为人类智慧的杰作。
大运河横穿中国东部,连接京杭大运河和盐运河,全长1794公里,沿线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等七个省市。
为了充分发挥大运河的功能和价值,我们制定了大运河功能区规划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利用大运河资源的目标。
规划目标本规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实现以下目标:1. 保护和修复大运河的生态环境,提升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2. 利用大运河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3. 试点创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4. 改善运河沿线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
规划内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1. 实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大运河水域治理,提高水质标准,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2. 修复大运河两岸的湿地和植被,恢复生态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3. 加强大运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污染。
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繁荣1. 在大运河沿线设立经济发展区,吸引投资和企业入驻,推动产业升级和贸易活动;2. 开发大运河旅游资源,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服务水平;3. 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大运河的运输能力和物流服务水平。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1. 保护和修复大运河的文物古迹,丰富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2.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支持创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3. 举办大运河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文艺创作。
社会福利改进1. 改善大运河沿线居民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品质;2. 完善大运河沿线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3. 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保障水平。
实施方案为了实现以上规划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几项实施方案:1. 成立大运河功能区规划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工作;2.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3. 集中投资,加大资金的引入和使用,优先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4.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推动公私合作,共同推进大运河功能区的发展;5.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大运河的国际影响力。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ppt课件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22
③城市建设资金短缺
资金问题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最容易将眼光投向开发 商,因此,老城区的危旧房改造走上了开发之 路,老城区的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也不可避免 地被破坏。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23
④未充分认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31
总 结summaries
在古城保护中,我们应该慎言“设计”二字,因为,古城 保护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图,那种推平新建的改造模式,是不 适合扬州的。老城区的建筑看似破旧,其关键原因在于数十年 来的疏于维修和无序搭建。只要把近几十年来附着上去的有害 建筑逐渐地、耐心地剥离掉,把体现传统的古建筑仔细修复, 老城的风采就能够重新凸显出来。问题在于,我们能否真正遵 循成熟、科学而理性的国际通行的“完整保护”的理念、能否 放弃习惯性的短平快的操作模式。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16
3、历史风貌保护不完整
仅存的古城区风貌也不容乐观,各种体量、风貌不协 调的假古董和违章建筑严重侵蚀古城真实的肌理,文物古 迹的自然和人为损坏依旧比较严重。达士巷、粉妆巷、常 府巷等街巷传统风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匏庐、刘氏庭 院、愿生寺、汪鲁门盐商住宅等文保单位对外联系不便, 难以展示对外形象。原本应是耐心的、恒久的、目标清晰 的古城保护过程,异化成了配合政府各种节庆所需要的面 子工程。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32
谢谢大家!
2024/7/29
扬州古城区的保存与整治
33
居住条件:
老城区居民居住条件仍然较差,居住面积小,导致居民无 规划地私搭乱盖,空间布局杂乱无章;房屋年久失修,屋顶漏雨、 部分房屋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卫生设施严重缺乏,下水道覆 盖面小,许多居民房屋中没有卫生设备,厨房也是临时搭建而 成。同时,公共卫生设施也不完善,很多生活垃圾还处于 乱丢乱弃的状态,尤其是一些背街小巷,类似脏乱差的情 况比较严重。
扬州古运河畔的建筑艺术有何特点
扬州古运河畔的建筑艺术有何特点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因古运河而兴,沿运河两岸,矗立着众多风格独特、韵味悠长的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更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首先,扬州古运河畔的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古运河蜿蜒流淌,河水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
建筑的布局和设计充分考虑到这一自然景观,巧妙地将建筑与周边的山水、树木相呼应。
许多建筑依水而建,采用了开放式的布局,让人们在室内也能欣赏到运河的美景。
比如一些传统的园林建筑,通过巧妙的借景手法,将运河的风光引入园中,形成了“园中有水,水中有园”的美妙意境。
建筑的外立面常常采用柔和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仿佛建筑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其次,建筑风格上体现了南北交融的特色。
扬州地处南北交界之地,其建筑风格既吸收了北方建筑的雄浑大气,又融合了南方建筑的精致细腻。
在建筑的形制上,既有北方四合院式的规整布局,又有南方园林式的曲折多变。
例如,一些大型的宅院,中轴线对称,房屋高大宽敞,展现出北方建筑的庄重;而在庭院的布置上,又有着南方园林的小巧玲珑,假山、水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在建筑的装饰上,也能看到南北风格的融合。
北方常见的砖雕、木雕在这里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同时又融入了南方细腻的石雕和彩绘,使得建筑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再者,扬州古运河畔的建筑在结构上独具匠心。
传统的建筑多采用木构架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还能够灵活地分割空间。
在一些古建筑中,可以看到复杂而精巧的斗拱结构,它不仅起到了支撑和承重的作用,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此外,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有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等,不同的屋顶形式赋予了建筑不同的气质和美感。
而且,为了适应扬州多雨潮湿的气候,建筑的排水系统设计得十分巧妙,雨水能够迅速排走,保护建筑不受侵蚀。
建筑的细节处理也极为考究。
门窗的雕刻精美绝伦,图案丰富多样,有花卉、人物、动物等,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扬州市涵闸河道管理处宝带河整治工程(环评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代码:2018-321000-76-01-333369
项目名称
宝带河整治工程
建设单位
扬州市涵闸河道管理处
法人代表
戴*
联系人
王*
通讯地址
扬州市文汇西路 18 号
联系电话
159****4949
传真
— 邮政编码 225200
建设地点
扬子江北路与念四桥路交叉口起始,由北至南贯穿四望亭路、文昌路、 文汇路,最终至大学南路段
序号 项目名称
生态修复示范
1
工程段
2 生态浮岛工程 3 人工复氧工程
③控源截流
生态修复主要工程量
工程内容 水下森林示范一段: 扬子江路南北两侧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构建 水下森林示范二段: 文昌路南北两侧水下森林生态修复构建 河道局部段布置生态浮岛
河道局部段布置人工复氧设施
单位 工程规模 平方米 10000
平方米 处 处
10000
8 8
梳理沿河沿线排口 113 个,整治改造排口 23 个,改造相关排水管道,新建污水管
道 600m,排查检测管道 5.5km。
控源截污主要工程量
2
②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河道的水质治理、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进一步恢复 河道生态系统,改善水质。水生态修复技术是基于复建完整、健康水生态系统的综合技 术,通过对水体生态链的调控,实现水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的有机 统一,保证生态链完整稳定、物质循环流动,从而实现水域自净。鉴于目前宝带河长期 达不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本次整治工程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运用海绵城市建设 理念以及水生态修复理念,控制入河面源污水并修复河道生物生境,提高水体的自净及 修复能力。 通过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和水体人工强化净化技术,综合采用生态浮床技术、水生动 物植物群落恢复与重建技术和人工复氧等技术,通过人工强化自然净化的过程,用于污 染物的净化和河道的生态修复。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当地特色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当地特色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设计而闻名遐迩。
扬州园林不仅是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完美融合,更是当地特色的生动体现。
扬州园林的布局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理环境。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密布,地势平坦。
园林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打造出众多以水为中心的景观。
水,在扬州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为池塘,或为溪流,或为瀑布。
例如,个园中的四季假山环绕着一泓清水,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相得益彰。
而何园的片石山房,更是利用水的倒影,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水元素的运用,既体现了扬州水乡的特色,又为园林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灵动。
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也极具当地特色。
扬州传统建筑多采用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形式,园林中的建筑亦是如此。
建筑的造型简洁大方,注重线条的流畅与比例的协调。
同时,建筑的门窗雕刻精美,多以花卉、人物、典故为题材,展现了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小盘谷中的花厅,门窗上的木雕细腻入微,生动地描绘了扬州的民间故事。
而且,扬州园林中的建筑还常常与回廊相连,形成曲折迂回的空间,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具有美观性,还适应了扬州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为人们提供了遮阳避雨的舒适空间。
植物配置也是扬州园林体现当地特色的重要方面。
扬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有竹子、梅花、桂花、柳树等。
竹子,以其挺拔的姿态和清幽的气质,常被种植在园林的角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是扬州园林冬季的一道亮丽风景。
桂花,香气扑鼻,每逢秋季,满园飘香。
柳树,依依垂绿,随风摇曳,为园林增添了几分柔情。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扬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扬州园林的景观小品同样蕴含着当地特色。
石桌、石凳、石桥、假山等景观小品,不仅实用,还具有艺术价值。
扬州的假山以叠石技艺闻名,工匠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石头堆叠成形态各异的假山,有的如狮子,有的如骏马,栩栩如生。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公示征求意见稿)序言扬州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7年编制完成,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近几年来,我市进行了行政区划的调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城市建设理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当前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沿江城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以适应城市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为此,2002年7月扬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规划局具体负责组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规划的民主性,市规划局现通过报刊的形式进行总规成果摘要公示,欢迎市民、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并在9月15日前将意见通过信函、电话、规划局网站(我局在网站同步进行公示,网址:)反馈我局,以利进一步完善总规成果。
一、总则规划期限:2001年为规划基准年;近期:至2005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至本世纪中叶。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发展控制区。
1、市域:指扬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扬州市区、仪征市、江都市、高邮市和宝应县,面积为6638平方公里;结合沿江开发战略,重点对扬州都市区进行了规划,包括扬州市区以及江都市和仪征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215平方公里;2、城市规划区:包括扬州市区行政辖区全部地域(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及仪征市新集、刘集、朴席三镇行政区域,面积共1134平方公里。
3、中心城发展区:指主城区及周边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区,范围包括广陵区、维扬区、开发区管辖范围和邗江区的邗上街办、蒋王街办、汊河街办及槐泗镇、酒甸镇、甘泉镇、瓜洲镇、沙头镇、霍桥镇、杭集镇、泰安镇、杨庙镇等,面积588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集中在以润扬大桥北接线、西北绕城公路、廖家沟、宁通公路和大运河围合成的主城区范围内布置,覆盖面积为252平方公里。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市在“两个率先”进程中,总体奋斗目标是:确保“三个高于”,实现“两个率先”,力争“苏中第一”。
对扬州古运河沿岸新建居住区的几点思考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居住区基本都在因水而居的
化进程的加快 � 运河沿岸新的住宅区在蓬勃发展中也出现 �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由于多层住宅缺少电梯 很难满足老人 很多共性的问题 � 经过考察发现古运河滨水住宅区在如下 � 上下楼的需要 也很难满足高层次消费者对户型的要求 开 几方面还有待改善 1 1. 1 � 发复合多类型的建筑形式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古运河沿岸住宅区的现存问题 � � 1. 2 住宅 区缺乏 亲水性 遭遇 " 近水不见 水 临水 不亲水 " 住宅区空间结构缺少变 化 建筑类型较为单一 的尴尬 沿河住宅的朝向完全是以 古运河 沿岸现有 的住宅以 � 多层为主 如位于 古运河畔 在古运河沿岸的住宅区中
[关键词 ] 古运河 滨水住宅区 扬州 [中图分 类号 ]TU241. 2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号]100 5 -6 27 0 ( 20 0 9) 0 6 -0 0 0 7 - 03
� � � � � � � � �
WANG J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C P � � � � I N U T ,N J 210 00 9 C )
江苏建筑
9 年第 6 期 (运河沿岸新建居住区的几点思考
王健
南 京工业 大学 建筑 与城 市规 划学 院 江 苏 南京 210 � 0 0 9 摘 [ 要]
滨水住宅区有其特有的价值 但扬州的古运河滨水住宅区却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其特色 文章以中江 嘉荷苑 � � �
秦淮花苑 凯运天地为例 探讨了其在布局 亲水性 住宅高度 配套设施及地域特色上 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 � 和措施
堤岸一般都为垂直状态 接近水面的阶梯和亲水平台较少 局部地段设置的亲水平台也不具备连贯性 导致住区的亲 水性很不理想 随着水质的改善 如何改变现在的堤岸与水 面分开的情况 让大家在更近的距离接触水面是尚待解决 � 图 住宅高度完全以市场为 导向 缺乏 连续的滨水 城市特 色 凯运天地鸟瞰效果图
扬州市总体规划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扬州市规划局2010年9月一、总则1、修编目的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建设秀美名城的要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充分发挥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引导城市建设,实现扬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修编重点(1)深入分析区域环境,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深入分析新时期扬州在国家、长三角战略格局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剖析自身优劣势,合理确定扬州在区域中的职能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2)立足宁镇扬和沿江重点发展地区,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从宁镇扬、市域和扬州沿江地区等多个层面研究城镇空间布局,确定合理的沿江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协调扬州主城与周边城镇的功能分工与空间关系。
(3)贯彻交通引导战略,优化城市内外交通环境合理确定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加强扬州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联系,做好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依据城市交通发展态势的变化,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合理的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理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匹配关系;重视城市交通重点问题的研究,解决东西交通不畅的矛盾;超前研究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做好交通廊道的用地预控。
(4)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塑造,彰显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将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在空间上予以落实。
进一步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展城市特色保护与塑造的研究,挖掘城市特色内涵,彰显城市个性。
4、规划期限: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至本世纪中叶,重点对2030年市域与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轨道交通建设等进行了安排,并对远景沿江都市区进行了展望。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规划编制组成员规划编制组组长:张捷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教授,博导,旅游研究所所长规划编制组副组长:甄峰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外方专家成员:Jonathan Edwards英国布恩茅斯大学旅游学院,博导Feifei Xu英国布恩茅斯大学旅游学院,博导Xiang(Robert) Li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饭店、餐饮和旅游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规划顾问(中期论证专家成员):朱光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陈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汪宇明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沈正平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黄震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万绪才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规划编制组成员:章锦河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系主任,教授陈仲丹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导刘泽华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讲师钟士恩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助理研究员乌铁红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副教授张洪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讲师汪侠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讲师江昼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讲师许振晓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讲师董雪旺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博士,讲师李敏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研究生张宏磊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研究生卢韶婧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博士研究生祁秋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研究生侯灵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王岚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规划师余洋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硕士研究生周珂慧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硕士研究生董晓莉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士研究生廖仁静栢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规划师运河是人类工程航道,不论从历史或技术的角度、抑或从内在的和作为该类文化遗产的特殊案例,均具有突出普遍的遗产价值。
它可能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具有线性文化景观的明确特征,或者是一项复杂文化景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滨水公园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滨水公园
滨水公园设计说明毕业设计-----设计说明滨水公园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毕业设计-----设计说明滨水公园”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 的支持!设计说明镇江古运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摘要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从生态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当地绿色景观的缺乏进行治理规划,改善该区域景观环境匮乏现状,有效地防止生态的破坏欲恶化。
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
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向联系起来,打造成城市对外展示的门窗,运用滨水公园设计主题中蕴含的交流合作思想与充实的文化底蕴,来树立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同时运河文化也得以延续和体现。
1.现状分析如果把城市比做人体,那么古运河就是人体的血脉,古运河在城市中蜿蜒流淌了1300多年,滋润着城市的一草一木,养育了无数英雄儿女。
该地块位于古城风貌区内,周边有众多的历史古迹、人文传说。
随着城市的开发,周边地块已经规划为城市高尚住宅区、商业区等,该地块在城市规划中控制为城市滨水公园。
2.设计理念与构思2.1. 设计理念:滨水公园景观设计采用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来展现运河的文化,对规划用地进行合理的绿色有机设计,从而改善生态与景观的缺乏,提高规划地的绿化覆盖率,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与科学的娱乐活动景观场所。
2.2. 设计构思:2.2.1. 主题思想立意于镇江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
主题由两环相叠贯穿于景观轴线的造型来分别表示两条弧形主干道和中心凸起的主广场以及一条与运河相通的溪流的穿于主广场的构思来营造公园的主体空间结构。
寓意镇江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
2.2.2.人流由弧形主干道汇聚到中心广场。
市民从中观赏景观、参与各项娱乐活动与广场景观相结合,展现人为鱼,路为水,两环相叠的柔畅动态美与石材坚韧美的意境。
古运河水域
扬州古运河水域风光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
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
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
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1.位置与功能古运河位于扬州西北部,而扬州则是一座典型的运河城。
滨水地区有着丰富的:工业、商业、居住、办公和旅游区。
而如今的古运河,旅游则成为其主要功能。
1.1住宅区滨水住宅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受众多地产商的追捧。
如伦敦的泰晤士河、纽约的哈德逊河、上海的黄浦江,其区域内的楼盘均为备受瞩目的焦点,透过这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居住区基本都在因水而居的滨水城市。
对于扬州人而言,千年古运河不仅仅是流动的水,更是扬州人历史的记忆与共同的情感。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没有古运河,就没有扬州古城。
扬州因古运河而辉煌,扬州人也因古运河而倍感自豪。
依托于古运河,扬州运河滨水住宅区在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势。
然而,随着这几年扬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运河沿岸新的住宅区在蓬勃发展中也出现很多共性的问题,经过考察和现场调研发现古运河滨水住宅区在如下几方面还有待改善。
1.1.1古运河沿岸住宅区的现存问题(1)住宅区空间结构缺少变化,建筑类型较为单一古运河沿岸现有的住宅以多层为主,如位于古运河畔的中江·嘉荷苑,大多采取单调、平直的板式长条形布局模式,建筑风格单一,沿运河立面缺少变化和层次感。
现有的住宅区也没有摆脱单一中心的空间的格局,住区内各个单元组团之间的整体性和均好性较差。
现有的住宅区大多采取传统的组团式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在无形中强化了居民心里上的空间界定,导致住区缺乏邻里精神。
古运河滨水区现有的住宅类型很难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于多层住宅缺少电梯,很难满足老人上下楼的需要,也很难满足高层次消费者对户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