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课时
【步步高】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1
和 q4:p1∧(綈 p2)中,真命题是( C )
A.q1,q3
B.q2,q3
C.q1,q4
D.q2,q4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
【例 1】已知命题 p1:函数 y=2x-2-x
在 R 上为增函数,p2:函数 y=2x+
2-x 在 R 上为减函数,则在命题 q1:
p1∨p2,q2:p1∧p2,q3:(綈 p1)∨p2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二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例 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思维启迪 解析 探究提高
并判断其真假: (1)p:∀x∈R,x2-x+14≥0;
(2)q: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
(3)r:∃x0∈R,x20+2x0+2≤0; (4)s:至少有一个实数 x0,使 x03+ 1=0.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p1∨p2,q2:p1∧p2,q3:(綈 p1)∨p2
和 q4:p1∧(綈 p2)中,真命题是( )
A.q1,q3
B.q2,q3
C.q1,q4
D.q2,q4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52022/1/15
【步步高】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1课时 力 重力 弹力课件
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
确定弹力的方向.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3.几种接触弹力的方向
弹力
弹力的方向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本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 触面的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课 栏 目 开
球与面接触的弹力
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 受力物体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
点 O,再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 A、B 两小球,如图
本
4 所示.然后用一水平向右的力 F 拉小球 A,使三线
课 栏
均处于直线状态,此时 OB 线恰好位于竖直方向,且
目
两小球都静止,小球可视为质点,则拉力 F 的大小
开 关
为
()
A.0 B. 3mg
图4 3
C. 3 mg
D.mg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解析 OB恰好竖直,说明AB绳无弹力,对A进行受力 分析如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由图知,F=mgtan 60°= 3mg. 答案 B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1课时
考点三 弹簧模型
考点解读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有
如下几个特性:
本 课
(1)弹簧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 F=kx,其中 x 是弹簧的形
时也是受力(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 方向 ,力的
运算遵循 平行四边形 定则或 三角形 定则.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课时
3.力的图示及示意图
(1)力的图示: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有刻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 第1讲
考点一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3.位移(1)定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思维深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只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2)平动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而转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3)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一般遵循描述运动方便的原则.(√)(4)当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返回原抛出点时,位移的大小等于上升高度的两倍.(×)1.[对质点的理解]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答案D解析长江大桥虽长,但火车长度与之相比不能忽略,不符合“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选项A错误;既然是“旋转球”,就是要研究球的旋转的,如果把它看成质点,则掩盖了其旋转的特点,故不能把它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突出的是看清“挥动国旗的动作”,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突出它的“位置”,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船的大小与大海相比,其大小可以忽略),故选项D正确.2.[对参考系的理解](多选)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B.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始终在直升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AC3.[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1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图1A .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 .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 .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 .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 D解析 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 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 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 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 正确.抓住“三点”理解质点、参考系和位移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模型.一是要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看所研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影响.2.运动的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3.位移的矢量性:一是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二是位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考点二 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v =Δx Δt. (3)决定因素:v 的大小由v 0、a 、Δt 决定.(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平均速度(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Δx Δt,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3.瞬时速度(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思维深化]如果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3+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请思考如何求解t =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答案 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可得t =2 s 时的速度为:v =6×22 m /s =24 m/s ;由x 与t 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为:v 1=Δx Δt =19-32m /s =8 m/s.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 ABD解析 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 、B 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 错,D 正确.5.[平均速度的求解]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是v ,紧接着t 2内的平均速度是v 2,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v B.23v C.43v D.56v 答案 D解析 分别求出两个时间段的位移,求其和,得出总位移,再除以总时间.6.[用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用如图2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 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图2A .0.10 m /sB .100 m/sC .4.0 m /sD .0.40 m/s答案 A解析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t =4.0×10-30.040 m /s =0.10 m/s ,A 正确.用极限思想理解两种速度关系1.两种速度的关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2.关于用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1)方法概述:由平均速度公式v =Δx Δt可知,当Δx 、Δt 都非常小,趋向于极限时,这时的平均速度就可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2)选用思路:当已知物体在微小时间Δt 内发生的微小位移Δx 时,可由v =Δx Δt粗略地求出物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考点三 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关系1.速度变化量(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定义式:Δv =v -v 0.(3)决定因素:Δv 由v 与v 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 =a Δt 知Δv 由a 与Δt 决定.(4)方向:由Δv 或a 的方向决定.2.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a =Δv Δt =v -v 0Δt. (3)决定因素:a 不是由v 、Δt 、Δv 来决定,而是由F m来决定. (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思维深化]1.以恒定的速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吗?为什么?答案 有,因为速度的方向在变化.2.有加速度的物体一定加速运动吗?为什么?答案 不一定,要看a 与v 的方向关系.7.[对加速度的理解]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A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太空中的“天宫一号”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答案 B8.[加速度的求解]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 ,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45 m /s 2B .-2.45 m/s 2C .4.90 m /s 2D .-4.90 m/s 2答案 D解析 设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即t 1=0.25 s 时的速度为v 1;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2,即t 2=0.75 s 时的速度为v 2.由题意得v 1-v 2=2.45 m/s ,故a =v 2-v 1t 2-t 1=-2.450.75-0.25m /s 2=-4.90 m/s 2,D 正确.9.[加速度与速度关系的理解]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答案 A解析 “房价上涨”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速度增加”,“减缓趋势”则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度减小”.10.[运动特点的分析]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答案 B解析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不再是均匀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 项错误,B 项正确;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是向前运动,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C 项和D 项均错误.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三点提醒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2.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3.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1)a 和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加a 增大,v 增加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增加得越来越慢(2)a 和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 a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减小a 增大,v 减小得越来越快a 减小,v 减小得越来越慢1.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 .控制变量法B .类比法C .理想模型法D .等效替代法答案 C解析 “质点”、“点电荷”等都是为了使研究问题变得简单而引入的理想化的模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它们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理想模型法,所以C 正确.2.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答案 B解析 速度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速度变化的多少,即Δv =v 2-v 1,而加速度指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a =Δv Δt,由此可知,只有B 正确.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2Δx (t 1-t 2)t 1t 2(t 1+t 2)B.Δx (t 1-t 2)t 1t 2(t 1+t 2)C.2Δx (t 1+t 2)t 1t 2(t 1-t 2)D.Δx (t 1+t 2)t 1t 2(t 1-t 2) 答案 A解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平均速度为v 1=Δx t 1,即为t 12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平均速度为v 2=Δx t 2,即为t 22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v 1变化到v 2所用的时间为Δt =t 1+t 22,所以加速度a =v 2-v 1Δt =2Δx (t 1-t 2)t 1t 2(t 1+t 2),A 正确. 4.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L =3.0 cm 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 =3.0 s .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 (1)0.067 m/s 2 (2)0.6 m解析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L Δt 1=3.0×10-20.30m /s =0.10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L Δt 2=3.0×10-20.10m /s =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0.067 m/s 2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v 1+v 22Δt =0.6 m 练出高分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矢量和标量没有严格的区别,同一个物理量可以是矢量,也可以是标量B .矢量都是有方向的C .时间、时刻是标量,路程是矢量D .初中学过的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电流是矢量答案 B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 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B .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都极小的物体C .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Δx Δt,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D .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D解析 往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不等于位移大小,A 错;质点不一定是体积小、质量小的物体,B 错;速度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C 错;速度不变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故做匀速直线运动,D 对.3.如图1所示哈大高铁运营里程 921千米,设计时速 350千米.某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 内的位移是57.5 m ,第10 s 内的位移是32.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图1A .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B .时速350千米是指平均速度,921千米是指位移C .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 2D .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答案 D解析 因列车的大小远小于哈尔滨到大连的距离,研究列车行驶该路程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列车视为质点,A 错;由时间、时刻、位移与路程的意义知时速350千米是指平均速率,921千米是指路程,B 错;由等时位移差公式x n -x m =(n -m )aT 2可知加速度大小为a =57.5-32.55 m /s 2=5 m/s 2,C 错;由题意可知第4.5 s 末列车速度为57.5 m /s ,由加速度公式知v 0=80 m/s ,D 对.4.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正方向,今有一个足球停在坐标原点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 m 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 m 停下,则上述过程足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12 m 、2 mB .12 m 、-2 mC .-2 m 、-2 mD .2 m 、2 m 答案 B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 2=20 km/h 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 km/h ,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内速度的大小是( )A.25 km/h B.34 km/hC.35 km/h D.38 km/h答案C6.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卫星导航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答案A解析由位置、位移、时间、时刻、速度、速率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不是位置的变化,A错,B对;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对;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某时刻的速度的大小即速率,D正确.7.(多选)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AC解析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物体静止,平均速度等于零,A选项对;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都为零,例如物体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时,平均速度为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B选项错;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都等于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选项对;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8.(多选)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 km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答案AD9.(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与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答案CD综合应用10.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答案A11.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附近海域是渔民祖祖辈辈传统的谋生渔场.9月16日12时休渔结束,我国派出海监编队到钓鱼岛海域护渔.如图2,中国海监46船(甲)和中国海监49船(乙),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例行维权巡航.甲、乙两船并排行驶,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如果以钓鱼岛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图2A.甲船向西运动,乙船不动B.乙船向西运动,甲船不动C.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向东运动D.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答案D解析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以钓鱼岛为参照物,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甲、乙两船的速度、行驶的方向应该是一样的,即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故选D.12.(多选)“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通过一系列的姿态调整,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关于以上消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路程为零B.“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位移为零C.“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D.在“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过程中,不能把“神舟十号”飞船看做质点答案BD13.(多选)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答案ABC。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课时PPT学习教案
【高考佐证2】 (2010·全国Ⅱ·20)频率
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
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
路如图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
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
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
________(填“能”、“不能”或“无法确定能否”)发生全
反射.
第20页/共49页
解析 (1)如图所示,单色光照射到EF弧面
上时刚好发生全反射,由全反射的条件得
C=45°
①
由折射定律得
n=ssinin9C0°
②
联立①②式得
n= 2.
(2)能
答案 (1) 2 (2)能
第21页/共49页
题型互动探究
第19页/共49页
【高考佐证3】 (2010·山东理综·37(2))如图10
所示,一段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棒,中间
部分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状,一细束单色光
由MN端面的中点垂直射入,恰好能在弧面
EF上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PQ端面射出.
图10
(1)求该玻璃棒的折射率.
(2)若将入射光向N端平移,当第一次射到弧面EF上时
介质射向 光疏
介质.
(2)入射角 大于
临界角.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设光线从 某介质
射向 空气
时的临界角为C,则sin C=n1.
第4页/共49页
五、棱镜 1.常用的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的三棱镜,通常简
称为棱镜. 2.棱镜对光线的控制作用
让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棱镜的一个侧面,光线经过棱 镜两次折射从另一侧面射出时, 将向棱镜的底部方向偏折,如
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专题一PPT课件
故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1),(0,+∞),单调递减区
间为(-1,0).
第4页/共56页
高考题型突破
题型一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例 1】 设函数 f(x)=x(ex-1) 思维启迪 解析 思维升华
(2)f(x)=x(ex-1-ax),
-ax2.
令 g(x)=ex-1-ax,
(1)若 a=12,求 f(x)的单调区间; g′(x)=ex-a.
思维启迪 解析 思维升华
(2)解 2xln x≥-x2+ax-3, 则 设ha(≤x)2=ln2lxn+x+x+x+3x,3x(x>0), 则h′(x)=x+3x2x-1, ①当x∈(0,1)时,h′(x)<0,h(x)
单调递减, ②当x∈(1,+∞)时,
h′(x)>0,h(x)单调递增, 所以h(x)min=h(1)=4,对一切
-ax2. (1)若 a=12,求 f(x)的单调区间;
(2)若当 x≥0 时,f(x)≥0,求 a
求出 f′(x),分析函数的单 调性,得出结论.
的取值范围.
第3页/共56页
高考题型突破
题型一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例 1】 设函数 f(x)=x(ex-1)
-ax2. (1)若 a=12,求 f(x)的单调区间;
(2)若当 x≥0 时,f(x)≥0,求 a
若 a≤1,则当 x∈(0,+∞)时, g′(x)>0,g(x)为增函数,
的取值范围.
而 g(0)=0,
从而当 x≥0 时,g(x)≥0,
即 f(x)≥0.
若 a>1,则当 x∈(0,ln a)时, g′(x)<0,g(x)为减函数,
2012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物理第一章第1课时
【归纳提炼】 1.弹力方向的判断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自 身形变的方向相同.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 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 定弹力方向.
(3)几种接触弹力的方向
第一章 力 物体的平衡
第1课时 重力与弹力
一、力的认识
课前考点自清
1.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2)使物体发生 形变 .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 物体 而存在,没有“施力 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 不存在 的.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施力(受力)物体 同时也是受力(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 大小 ,又有 方向 , 力的运算遵循 平行四边形 定则或 三角形 定则.
答案 见解析
建模感悟 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 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 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利用假设法判断 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 体还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 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的平衡条 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加速度不同 .
【归纳提炼】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
受到的力,但不能认为重力就是地球对
物体的吸引力.
2.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除产生重力外,还要
图1
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万有引力是重力和
向心力两个力的合力,如图 1 所示.
步步高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配套第课时PPT学习教案
性.
(3)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 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 杂乱无章的.
第8页/共33页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2课时
再现·深度思考 本 课 栏 目
探究·突破考点 开 关
4.饱和汽 湿度 (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①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②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2)饱和汽压 ①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 ②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第20页/共33页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2课时
再现·深度思考 本 课 栏 目
探究·突破考点 开 关
跟踪训练 2 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 76.0 cmHg、温度为 27.0 ℃
的氦气时,体积为 3.50 m3.在上升至海拔 6.50 km 高空的过程中,气球
内氦气压强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 36.0 cmHg,气球内部因启动
解得 m′=0.1 kg.
答案 (1)6.5 mL (2)0.1 kg
第19页/共33页
课堂探究·突破考点
第2课时
再现·深度思考 本 课 栏 目
探究·突破考点 开 关
方法突破 应用实验定律及状态方程解题的 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即一定质量的某理想气体; (2)确定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 p1、V1、T1 及 p2、V2、T2; (3)由气体实验定律或状态方程列式求解. (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第3页/共33页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2课时
2.三个实验定律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再现·深度思考 本 课 栏 目
2021届步步高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十三章 13.2 第1课时绝对值不等式
§13.2不等式选讲第1课时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a与|x|>a的解集(2)|ax+b|≤c(c>0)和|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①|ax+b|≤c⇔-c≤ax+b≤c;②|ax+b|≥c⇔ax+b≥c或ax+b≤-c.(3)|x-a|+|x-b|≥c(c>0)和|x-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①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③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性质(1)如果a,b是实数,则||a|-|b||≤|a±b|≤|a|+|b|.(2)如果a,b,c是实数,那么|a-c|≤|a-b|+|b-c|,当且仅当(a-b)(b-c)≥0时,等号成立.概念方法微思考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及几何意义是什么?提示当a,b不共线时,|a|+|b|>|a+b|,它的几何意义就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用“零点分段法”解含有n个绝对值的不等式时,需把数轴分成几段?提示一般地,n个绝对值对应n个零点,n个零点应把数轴分成(n+1)段.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若|x |>c 的解集为R ,则c ≤0.( × ) (2)不等式|x -1|+|x +2|<2的解集为∅.( √ )(3)对|a +b |≥|a |-|b |当且仅当a >b >0时等号成立.( × ) (4)对|a -b |≤|a |+|b |当且仅当ab ≤0时等号成立.(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不等式3≤|5-2x |<9的解集为( ) A .[-2,1)∪[4,7) B .(-2,1]∪(4,7] C .(-2,-1]∪[4,7) D .(-2,1]∪[4,7)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2x -5|<9,|2x -5|≥3,即⎩⎪⎨⎪⎧-9<2x -5<9,2x -5≥3或2x -5≤-3,解得⎩⎪⎨⎪⎧-2<x <7,x ≥4或x ≤1,不等式的解集为(-2,1]∪[4,7).3.求不等式|x -1|-|x -5|<2的解集.解 (1)当x ≤1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x -(5-x )<2, ∴-4<2,不等式恒成立,∴x ≤1;(2)当1<x <5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5-x )<2, ∴x <4,∴1<x <4;(3)当x ≥5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x -5)<2,该不等式不成立. 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为(-∞,4). 题组三 易错自纠4.设x ∈R ,则“x 3<1”是“⎪⎪⎪⎪x -12<1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 由x 3<1可得x <1, 由⎪⎪⎪⎪x -12<12可得0<x <1, 所以“x 3<1”是“⎪⎪⎪⎪x -12<1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5.若对任意的x ∈R ,不等式|x -1|-|x +2|≤|2a -1|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y =|x -1|-|x +2|≤|(x -1)-(x +2)|=3, ∴要使|x -1|-|x +2|≤|2a -1|恒成立, 则|2a -1|≥3,2a -1≥3或2a -1≤-3, 即a ≥2或a ≤-1,∴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6.设a ,b ∈R ,|a -b |>2,则关于实数x 的不等式|x -a |+|x -b |>2的解集是________. 答案 R解析 ∵|x -a |+|x -b |≥|(x -a )-(x -b )|=|b -a |=|a -b |.又∵|a -b |>2,∴|x -a |+|x -b |>2恒成立,即该不等式的解集为R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例1 已知函数f (x )=|x +1|-2|x -a |,a >0. (1)当a =1时,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2)若f (x )的图象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大于6,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1)当a =1时,f (x )>1化为|x +1|-2|x -1|-1>0.当x ≤-1时,不等式化为x -4>0,无解; 当-1<x <1时,不等式化为3x -2>0,解得23<x <1;当x ≥1时,不等式化为-x +2>0,解得1≤x <2.所以f (x )>1的解集为⎩⎨⎧⎭⎬⎫x ⎪⎪23<x <2.(2)由题设可得,f (x )=⎩⎪⎨⎪⎧x -1-2a ,x <-1,3x +1-2a ,-1≤x ≤a ,-x +1+2a ,x >a .所以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 ⎛⎭⎪⎫2a -13,0,B (2a +1,0),C (a ,a +1),△ABC 的面积为23(a +1)2.由题设得23(a +1)2>6,故a >2.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2,+∞). 思维升华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方法(1)利用绝对值的定义,通过分类讨论转化为解不含绝对值符号的普通不等式.(2)当不等式两端均为正号时,可通过两边平方的方法,转化为解不含绝对值符号的普通不等式.(3)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求解.跟踪训练1 (2020·四川省成都石宝中学模拟)已知函数f (x )=|x -a |,其中a >1. (1)当a =2时,求不等式f (x )≥4-|x -4|的解集;(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f (2x +a )-2f (x )|≤2的解集为{x |1≤x ≤2},求a 的值. 解 (1)当a =2时,f (x )+|x -4|=⎩⎪⎨⎪⎧-2x +6,x ≤2,2,2<x <4,2x -6,x ≥4,当x ≤2时,由f (x )≥4-|x -4|得-2x +6≥4, 解得x ≤1;当2<x <4时,f (x )≥4-|x -4|无解; 当x ≥4时,由f (x )≥4-|x -4|得2x -6≥4, 解得x ≥5,所以f (x )≥4-|x -4|的解集为{x |x ≤1或x ≥5}.(2)记h (x )=f (2x +a )-2f (x ), 则h (x )=⎩⎪⎨⎪⎧-2a ,x ≤0,4x -2a ,0<x <a ,2a ,x ≥a .由|h (x )|≤2,解得a -12≤x ≤a +12.又|h (x )|≤2的解集为{x |1≤x ≤2}, 所以⎩⎪⎨⎪⎧a -12=1,a +12=2,解得a =3.绝对值不等式中的最值例2 (2020·昆明诊断)已知函数f (x )=|2x +1|-|x -1|. (1)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2)若不等式f (x )<x 2+x +m 的解集为R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 (1)原不等式等价于|2x +1|-|x -1|>1,等价于⎩⎪⎨⎪⎧ x ≤-12,-x -3>0或⎩⎪⎨⎪⎧-12<x <1,3x -1>0或⎩⎪⎨⎪⎧x ≥1,x +1>0,解得x <-3或13<x <1或x ≥1.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3或x >13.(2)由f (x )<x 2+x +m 得 m >-x 2-x +|2x +1|-|x -1|. 令g (x )=-x 2-x +|2x +1|-|x -1|, 则由题意知m >g (x )max ,又g (x )=⎩⎨⎧-x 2-2x -2,x <-12,-x 2+2x ,-12≤x ≤1,-x 2+2,x >1,由图知g (x )max =1.所以m >1.思维升华 求含绝对值的函数最值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2)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即|a |+|b |≥|a ±b |≥||a |-|b ||. (3)利用零点分区间法,转化为分段函数求最值. 跟踪训练2 (2020·南宁模拟)已知函数f (x )=|x -1|. (1)解关于x 的不等式f (x )+x 2-1>0;(2)设g (x )=-|x +3|+m ,f (x )<g (x )的解集非空,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1)f (x )=|x -1|=⎩⎪⎨⎪⎧x -1,x ≥1,1-x ,x <1,所以f (x )+x 2-1>0即为⎩⎨⎧x -1+x 2-1>0,x ≥1或⎩⎪⎨⎪⎧1-x +x 2-1>0,x <1,解得x >1或x <0.(2)因为g (x )=-|x +3|+m ,f (x )<g (x ), 所以|x -1|+|x +3|<m , 令h (x )=|x -1|+|x +3|, 由题意知m >h (x )min ,因为h (x )=|x -1|+|x +3|≥|x -1-x -3|=4, 当且仅当(x -1)(x +3)≤0时等号成立, 所以h (x )min =4, 所以m >4.绝对值不等式的综合应用例3 已知函数f (x )=|x -a |-12a ,a ∈R .(1)若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g (x ),要使g (x )≥f (x )-1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大值;(2)当a >12时,函数h (x )=f (x )+|2x -1|存在零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由函数f (x )向左平移m 个单位长度可知,函数g (x )=|x +m -a |-12a , 要使g (x )≥f (x )-1恒成立,则f (x )-g (x )≤1,即|x -a |-|x +m -a |≤1恒成立,因为|x -a |-|x +m -a |≤|x -a -(x +m -a )|=|m |,所以只需|m |≤1,即实数m 的最大值为1.(2)当a >12时,函数h (x )=|x -a |+|2x -1|-12a =⎩⎪⎨⎪⎧ -3x +a -12a +1,x <12,x +a -12a -1,12≤x ≤a ,3x -a -12a -1,x >a ,若函数h (x )存在零点,则满足函数h (x )min =h ⎝⎛⎭⎫12=a -12a -12≤0, 即⎩⎨⎧ a >12,a -12≤12a ,因为函数y =x -12与函数y =12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1,12,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1.思维升华 (1)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综合问题的关键是去掉绝对值,化为分段函数来解决.(2)数形结合是解决与绝对值有关的综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跟踪训练3 (2019·全国Ⅱ)已知f (x )=|x -a |x +|x -2|(x -a ).(1)当a =1时,求不等式f (x )<0的解集;(2)若x ∈(-∞,1)时,f (x )<0,求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a =1时,f (x )=|x -1|x +|x -2|(x -1).当x <1时,f (x )=-2(x -1)2<0;当x ≥1时,f (x )≥0.所以,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1).(2)因为f (a )=0,所以a ≥1.当a ≥1,x ∈(-∞,1)时,f (x )=(a -x )x +(2-x )(x -a )=2(a -x )(x -1)<0.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1.对于任意实数a ,b ,已知|a -b |≤1,|2a -1|≤1,且恒有|4a -3b +2|≤m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因为|a -b |≤1,|2a -1|≤1,所以|3a -3b |≤3,⎪⎪⎪⎪a -12≤12, 所以|4a -3b +2|=⎪⎪⎪⎪(3a -3b )+⎝⎛⎭⎫a -12+52 ≤|3a -3b |+⎪⎪⎪⎪a -12+52≤3+12+52=6, 即|4a -3b +2|的最大值为6,所以m ≥|4a -3b +2|max =6.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6,+∞).2.已知函数f (x )=|2x +3|-|x -a |(a ∈R ).(1)当a =1时,解不等式f (x )≥2;(2)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x -3|的解集包含[3,5],求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a =1时,不等式f (x )≥2,即|2x +3|-|x -1|≥2,所以⎩⎪⎨⎪⎧ x <-32,-x -4≥2或⎩⎪⎨⎪⎧ -32≤x ≤1,3x +2≥2或⎩⎪⎨⎪⎧x >1,x +4≥2, 解得x ≤-6或x ≥0,所以不等式f (x )≥2的解集为(-∞,-6]∪[0,+∞).(2)关于x 的不等式f (x )≥|x -3|的解集包含[3,5],即|2x +3|-|x -3|≥|x -a |在[3,5]上恒成立,即x +6≥|x -a |在[3,5]上恒成立,即-6≤a ≤2x +6在x ∈[3,5]上恒成立,解得-6≤a ≤12,∴a 的取值范围是[-6,12].3.已知函数f (x )=|x |+|x -a |.(1)当a =2时,求不等式f (x )<4的解集;(2)若f (x )≥1对任意x ∈R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a =2时,不等式f (x )<4可化为|x |+|x -2|<4.讨论:①当x <0时,不等式等价于-x -(x -2)<4,所以x >-1,所以-1<x <0;②当0≤x ≤2时,不等式等价于x -(x -2)<4,所以2<4,所以0≤x ≤2;③当x >2时,不等式等价于x +(x -2)<4,所以x <3,所以2<x <3.综上,当a =2时,不等式f (x )<4的解集为{x |-1<x <3}.(2)因为|x -(x -a )|≤|x |+|x -a |,所以|x |+|x -a |≥|a |.又因为f (x )=|x |+|x -a |≥1对任意x ∈R 成立,所以1≤|a |,所以a ≤-1或a ≥1.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1,+∞).4.(2019·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已知函数f (x )=|x +1|+|3x +a |.(1)当a =-1时,解不等式f (x )≥2;(2)若存在x 0满足f (x 0)+2|x 0+1|<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当a =-1时,f (x )=|x +1|+|3x -1|,当x ≥13时,不等式等价于x +1+3x -1≥2, 解得x ≥12,∴x ≥12; 当-1<x <13时,不等式等价于x +1-3x +1≥2, 解得x ≤0,∴-1<x ≤0;当x ≤-1时,不等式等价于-x -1-3x +1≥2,解得x ≤-12,∴x ≤-1.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0或x ≥12. (2)由f (x 0)+2|x 0+1|<1,得3|x 0+1|+|3x 0+a |<1,而3|x 0+1|+|3x 0+a |=|3x 0+3|+|3x 0+a |≥|(3x 0+3)-(3x 0+a )|=|3-a |,(当且仅当(3x 0+3)(3x 0+a )≤0时等号成立)由题意可知(f (x )+2|x +1|)min <1,即|a -3|<1,解得2<a <4,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4).5.(2020·绵阳诊断)已知函数f (x)=|2x-1|+|x+m|.(1)当m=1时,解不等式f (x)≥3;(2)证明:对任意x∈R,2f (x)≥|m+1|-|m|.(1)解由m=1,得f (x)=|2x-1|+|x+1|,当x≤-1时,f (x)=-3x≥3,解得x≤-1;时,f (x)=-x+2≥3,当-1<x<12解得x≤-1,与-1<x<1矛盾,舍去;2时,f (x)=3x≥3,解得x≥1.当x≥12综上,不等式f (x)≥3的解集为(-∞,-1]∪[1,+∞).(2)证明2f (x)=|4x-2|+|2x+2m|=|2x-1|+|2x-1|+|2x+2m|≥|2x-1|+|2x+2m|≥|(2x+2m)-(2x-1)|=|2m+1|=|(m+1)+m|≥|m+1|-|m|,∴不等式2f (x)≥|m+1|-|m|成立.6.设f (x)=|x+1|-|2x-1|.(1)求不等式f (x)≤x+2的解集;(2)若不等式满足f (x )≤12|x |(|a -2|+|a +1|)对任意实数(x ≠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1)根据题意可知,原不等式为|x +1|-|2x -1|≤x +2,等价于⎩⎪⎨⎪⎧ x <-1,-x -1+2x -1≤x +2或⎩⎪⎨⎪⎧ -1≤x ≤12,x +1+2x -1≤x +2或⎩⎪⎨⎪⎧x >12,x +1-2x +1≤x +2, 解得x <-1或-1≤x ≤12或x >12. 综上可得不等式f (x )≤x +2的解集为R .(2)不等式f (x )≤12|x |(|a -2|+|a +1|)等价于|x +1|-|2x -1||x |≤12(|a -2|+|a +1|), 因为⎪⎪⎪⎪⎪⎪|x +1|-|2x -1||x |=⎪⎪⎪⎪⎪⎪⎪⎪1+1x -⎪⎪⎪⎪2-1x ≤⎪⎪⎪⎪1+1x +2-1x =3, 当且仅当⎝⎛⎭⎫1+1x ⎝⎛⎭⎫2-1x ≤0时取等号, 因为|x +1|-|2x -1||x |≤12(|a -2|+|a +1|), 所以|a -2|+|a +1|≥6,解得a ≤-52或a ≥72,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52∪⎣⎡⎭⎫72,+∞.。
新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英语课件(外研版全国)Book 1 Module 1
佳作欣赏 I’m a senior student named Li Hua.I like English very much.Besides attending English lessons at school,I often go to the English Corner in our school on Saturday afternoon.It was set up two years ago.Many high school students gather there.Sometimes,foreign teachers and English teachers are present at the English Corner. There,we practice our spoken English,talk about what we are interested in,exchange our experi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so on.I’ve learned a lot. I have greatly improved myself in English since I visited it.It is really of great help and I will go there as often as possible.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
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篇一:2016《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物理第1章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1课时运动的描述考纲解读1.知道参考系、质点、位移的概念,理解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和位移的矢量性.2.知道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并理解二者间的关系.考点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质点(1)(2)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它是静止的.(2)(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例1 2013年8月15日消息,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解析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质量无关,A错;幸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其到太阳的距离来说属于次要的因素,因此可以看做质点,B对;比较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要选择同一参考系,C对;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和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均为零,D错.答案BC 变式题组1.[对质点的理解]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答案B2.[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宣布,1977年9月5日发射升空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经过36年的长途跋涉,终于飞出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析探测器36年的运动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B.研究探测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时,能将其视为质点C.研究探测器的运动时,可选太阳为参考系D.研究探测器的位移时,可将其看作质点答案CD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2)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光滑平面”、“自由落体运动”、“点电荷”、“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Δx内的平均速度,即v=,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Δt(2)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2.瞬时速度(1)(或某一位臵)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失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臵相对应.(3)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例2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8 m/s,24 m/s B.24 m/s,8 m/s C.12 m/s,24 m/s D.24 m/s,12 m/s解析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可得t=2 s时的速度为:v=6t2 m/s=6×22 m/s=24 m/s;由x与t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0到t=2 s间的平均速Δx19-3度为:v1==m/s=8 m/s,故B正确.Δt2答案 B 变式题组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ABD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B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D正确.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和计算]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上的中点A,由A向c运动,如图1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2B.前2 s m/s2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答案ABC 两种速度的比较(1)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3)注意: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不同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Δx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Δt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Δx(2)定义式:vΔt(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速度变化量(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定义式:Δv=v-v0.(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3.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Δvv-v0(2)定义式:a=ΔtΔtF(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m(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例3 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Δv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即加速度大;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Δt移一定增加.答案AD 变式题组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篇二:2016《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物理第3章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考纲解读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会分析实际问题.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例 1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指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正确.答案AD 变式题组1.[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答案A解析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种观点错误,A项说法错误;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分析并推理,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B项说法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C项说法正确;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并通过科学推理,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D项说法正确.2.[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时其惯性也越大答案B解析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也可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A项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项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C项错误.虽然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D项错误.3.[对惯性的理解]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A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说明列车是减速且在向南拐弯的图是()答案A解析由于列车原来做匀速运动,小球和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现在列车要减速,由于惯性小球必向前运动,C、D错;又因列车要向南拐弯,由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列车要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即桌子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所以小球相对桌面向北运动,A对,B错.考点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②③变化情况相同.(2)“三异”:①②③产生的效果不同.(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3例2 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拉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A错.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木箱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错.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对.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答案 C变式题组4.[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一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答案B解析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平衡力的特点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B对.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它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由此可知C错.对重力分解,其分力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可能分解为对斜面的压力,D错.5.[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如图2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推B时()图2A.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A对B的作用在先,B对A的作用在后C.B对A的作用力小于A对B的作用力D.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A推B时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选项A正确,B、C、D错误.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往往不同.(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移研究对象考点三“转移研究对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例3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总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3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来自: 博文学习网: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大小为多少?图3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其受重力mg和杆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对杆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f′.故箱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物理步步高大一轮篇三:物理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第1讲考点一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1.质点(1)(2)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3.位移(1)定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路程.[思维深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只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而转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3)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一般遵循描述运动方便的原则.( √)(4)当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返回原抛出点时,位移的大小等于上升高度的两倍.( ×)1.[对质点的理解]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答案D解析长江大桥虽长,但火车长度与之相比不能忽略,不符合“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选项A错误;既然是“旋转球”,就是要研究球的旋转的,如果把它看成质点,则掩盖了其旋转的特点,故不能把它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突出的是看清“挥动国旗的动作”,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突出它的“位置”,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船的大小与大海相比,其大小可以忽略),故选项D正确.2.[对参考系的理解](多选)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B.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始终在直升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AC3.[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1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抓住“三点”理解质点、参考系和位移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模型.一是要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看所研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影响.2.运动的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3.位移的矢量性:一是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二是位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考点二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速度(1)Δx(2)定义式:v. Δt(3)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Δt决定.(4)2.平均速度(1)内的平均速度,即v=Δx Δt(2)3.瞬时速度(1)(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3)[思维深化]如果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请思考如何求解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答案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可得t=2s时的速度为:v=6×22m/s=24 m/s;由x与t的关系得出各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Δx19-3=m/s=8 m/s. 1Δt2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ABD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B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D正确.5.[平均速度的求解]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是v,紧接vt着( ) 22245A.vB.C. 336答案D解析分别求出两个时间段的位移,求其和,得出总位移,再除以总时间.6.[用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用如图2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图2A.0.10m/sC.4.0m/s答案A解析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3d4.0×10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m/s=0.10 m/s,A正确.t0.040-B.100 m/s D.0.40 m/s用极限思想理解两种速度关系1.两种速度的关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2.关于用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Δx(1)方法概述: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当Δx、Δt都非常小,趋向于极限时,这时的平Δt均速度就可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Δx(2)选用思路:当已知物体在微小时间Δt内发生的微小位移Δx时,可由v=Δt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考点三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关系1.速度变化量(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定义式:Δv=v-v0.(3)决定因素:Δv由v与v0进行矢量运算得到,由Δv=aΔt知Δv由a与Δt决定.(4)方向:由Δv或a的方向决定.2.加速度(1)Δvv-v0(2)定义式:aΔtΔtF(3)决定因素:a不是由v、Δt、Δv来决定,而是由m(4)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0、v 的方向无关.[思维深化]1.以恒定的速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吗?为什么?答案有,因为速度的方向在变化.2.有加速度的物体一定加速运动吗?为什么?答案不一定,要看a与v的方向关系.7.[对加速度的理解]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
2014《步步高》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01章 第1课时 运动的描述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1课时 运动的描述考纲解读 1.知道参考系、质点、位移的概念,理解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和位移的矢量性.2.知道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并理解二者间的关系.1. [对质点的理解]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B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 .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2. [对参考系的理解]如图1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3.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 考点梳理1.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 和 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2. 参考系(1)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 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可能会 .通常以 为参考系.3. 位移是 的变化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 .是 量.(填“矢”或“标”)4. 速度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 ,即v =Δx Δt,其是描述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x t,其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 (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 ,是标量.4. [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由a =Δv /Δt 可得 ( )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与Δt 成反比D .Δv /Δt 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5.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太空中的空间站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 规律总结1.比值定义法: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加速度的大小与v 、Δv 的大小无关,a =Δv Δt,因此,加速度又叫速度的变化率. 3.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 质点(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2. 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例1 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神州九号”飞船B .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C .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D .研究“蛟龙号”下潜到7 000 m 深度过程中的速度时突破训练1 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 ( )A .研究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时B .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 .研究被运动员踢出的旋转足球时D .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例2 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 .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C .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D .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突破训练2 如图2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 )A .A 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 .A 船肯定是静止的C .B 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 .B 船可能是静止的考点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1. 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但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例3 2012年8月6日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100米决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63获得金牌.在8月6日举行的110米栏决赛中,美国选手梅里特以12秒92的成绩夺得冠军,刘翔因伤退赛;8月10日,博尔特又以1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200米金牌.关于这三次比赛中的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 m 比赛的位移是100 m 比赛位移的两倍B .200 m 比赛的平均速率约为10.35 m/sC .110 m 栏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51 m/sD .100 m 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0 m/s突破训练3如图3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点开始A.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B.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C.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A指向BD.人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例4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突破训练4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1. 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由平均速度公式v =Δx Δt可知,当Δx 、Δt 都非常小,趋向于极限时,这时的平均速度就可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测出物体在微小时间Δt 内发生的微小位移Δx ,然后可由v =Δx Δt求出物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这样瞬时速度的测量便可转化成为微小时间Δt 和微小位移Δx 的测量.例5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如图4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突破训练5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极短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 ( )A .控制变量法B .假设法C .微元法D .极限法高考题组1. (2013·上海·4)图5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A.太阳在运动B.月球在公转C.地球在公转D.地球在自转2.(2013·广东·2)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模拟题组3.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6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限时:30分钟)►题组1质点和参考系概念的理解1.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2.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时C.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D.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特点时3.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左匀速行驶,如图1所示,经过一棵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则车中的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下图中的()4.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5.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D.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题组2位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7.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x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x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A.x米 B.2x米 C.3x米D.2x米8.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9.2011年10月24日,南京选手王冬强在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上以13秒38的成绩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师弟陆嘉腾以13秒41的成绩获得第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10 m栏比赛中,选手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王冬强在起跑过程中的加速度一定比陆嘉腾的大C.王冬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8.22 m/sD.冲到终点时,王冬强的速度一定大于陆嘉腾的速度10.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2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图乙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d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5×10-2 s和1.0×10-2 s,小滑块d的宽度为0.5 cm.可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________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________ m/s.►题组3加速度理解和计算11.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同12.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13.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为()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加速度也不为零1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1)(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参考答案[基础知识题组]1答案 B2答案 B解析 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 错,B 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 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 错.3答案 ABD解析 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 、B 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 错,D 正确.[考点梳理]1形状;大小2不动;不同;地球3位置;有向线段;矢4快慢;快慢;位移;位移;某一时刻;速率;[规律方法题组]4答案 D解析 公式a =Δv 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Δv 、Δt 无关,故选项A 、B 、C 都错;Δv /Δt 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选项D 对.5答案 B[课堂探究考点突破]例1答案 AD突破训练1答案 D解析 在研究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当做质点处理,选项A 错;研究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旋转时,叶片的形状不能忽略,选项B 错;研究足球的旋转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C 错;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可作为质点处理,D 对. 例2答案 D解析 如果被观察物体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乙、丙相对于地面分别是匀速运动、静止、加速运动,再以他们自己为参考系,则三个人的说法都正确,A 、B 错误,D 正确;在上面的情形中,如果他们都选择地面为参考系,三个人的观察结果应是相同的,因此C 错误.突破训练2答案 C解析 题图中河岸是静止的,由旗帜向右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右(相对河岸而言).A 船上的旗帜向右飘表明,A 船有以下三种可能:一是A 船不动,风把旗帜吹向右方;二是A 船向左运动,风相对A 船向右吹,风把旗帜吹向右方;三是A 船向右运动,但船速小于风速,风仍能把旗帜吹向右方.对B 船,则只有B 船向右运动且船速大于风速,风才能把旗帜吹向左方.例3答案 BC解析 200 m 赛道是弯道,100 m 赛道是直道,所以运动员跑200 m 路程时的位移小于200 m ,A 项错.200 m 比赛的平均速率为v =20019.32m/s =10.35 m/s ,B 项对;同理C 项对.在100 m 比赛中,由于运动员在全程中并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最大速度不等于平均速度的2倍,D 项错误.突破训练3答案 AD解析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所以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 指向B ,A 正确,B 错误.物体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点的运动方向,人在B 点时的运动方向为沿B 点的切线方向,所以人在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C 错误,D 正确.例4答案 D解析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不再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故D 错误;速度增大还是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同向还是反向决定的,与加速度的大小及变化无关,故A 、B 、C 均有可能发生.突破训练4答案 B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加速度减小并不代表速度减小了,只是说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减小了,但仍是加速.例5答案 (1)0.067 m/s 2 (2)0.6 m解析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L Δt 1=0.030.30m/s =0.10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L Δt 2=0.030.10m/s =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0.067 m/s 2.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v 1+v 22Δt =0.6 m. 突破训练5答案 D解析 在时间间隔Δt 较小的情况下,平均速度能比较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Δt 越小,描述越精确,这里利用的是极限法.[高考模拟提能训练]1答案 D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星星的轨迹呈现圆弧形状,这种现象的发生实际上不是恒星在运动,而是因地球自转拍摄到的恒星相对位置变化的现象.即选择地球表面为参考系,所观察到的恒星运动轨迹.2答案 D3答案 D4答案 A 解析 20 min =13 h ,故平均速率v =Δs Δt =2013km/h =60 km/h. [练出高分]1答案 D解析 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旋转球”上的不同点转动情况不同,故不能把它看成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 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应选D.2答案 C解析 在跳水比赛中,人们要观察跳水运动员的优美动作,包括空中的和入水时的动作,所以不能看做质点,A 错误;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与硬币的形状有密切关系,所以不能看做质点,B 错误;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可以看成质点,因为在长跑中主要看她所用的时间,不考虑其本身的形状和大小,C 正确;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十分复杂,所以不能把足球看做质点,D 错误.3答案 B解析 以车为参考系,则果子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选B.4答案 B解析 乙上升过程,甲、乙间距越来越小,故甲看到乙向上运动;乙下降过程,因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间距仍然变小,故甲看到乙还是向上运动,只有B 项正确. 5答案 BC解析 人的速度与其影子的速度相等,选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选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B 、C 正确.6答案 ABD解析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在匀速下降;又因为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比甲下降得更快,即乙也匀速下降,且v 乙>v 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可能在匀速上升,或停在空中,也可能在匀速下降且v 丙<v 乙.选项A 、B 、D 正确.7答案 C解析 其运动情景如图所示:该人的位移大小为:2x cos 30°=3x 米,C 正确.8答案 AC解析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物体静止,平均速度等于零,A 选项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不变,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都等于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选项对;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但任一时刻瞬时速度不一定都为零.若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为零,B 选项错;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不断变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完全有可能等于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 选项错.9答案 C解析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A 项错误;由v =Δx Δt可知,王冬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8.22 m/s ,C 项正确;选手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瞬时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度的大小并没有直接关系,故B 、D 两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项.10答案 0.2 0.511答案 B解析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A 错.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减速运动,B 对.加速度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乙速度变化一样快,C 错.由Δv =a Δt 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错.12答案 AD解析 速度变化很大,根据Δv =a Δt ,如果Δt 很大,a 可以很小,故A 选项正确;a =Δv Δt ,其中Δv 与a 的方向一致,故B 选项错误;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即Δv Δt越来越大,也就是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 选项错误;因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故D 选项正确.13答案 BD解析 即将升空的火箭,速度为零,但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A 错.由于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故加速度很大,B 对.磁悬浮列车以很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加速度为零,C 错.空间站匀速转动,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存在向心加速度,D 对.14答案 (1)11 s (2)96 m解析 (1)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 2=3-91m/s 2=-6 m/s 2 设汽车从3 m/s 经t ′停止,t ′=0-3-6s =0.5 s 故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为10.5 s +0.5 s =11 s(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1=6-31m/s 2=3 m/s 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12-03s=4 s汽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3=0-12-6s=2 s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t2=11-t1-t3=5 s 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2 m/s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s=v2t1+v t2+v2t3=⎝⎛⎭⎫122×4+12×5+122×2m=96 m。
新步步高高考物理(全国用)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2.在图中,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答案
√
3.(粤教版必修1P74第9题改编)(多选)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
一定”,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 √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 物体的重心. (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 质量 分布. (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 悬挂 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 定在物体上.
二、弹力 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 恢复原状 的形变. 2.弹力: (1)定义:发生 形变 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 作用力. (2)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发生 形变 .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相反 .
答案 瓶子受到与纸条运动方向一致的滑动摩擦力
2
命题点一
重力、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
思 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假路 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设 图中细线竖直、斜面光滑,因去掉斜面体,小球
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
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Nhomakorabea答案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2014《步步高》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第1课时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1课时 运动的描述考纲解读 1.知道参考系、质点、位移的概念,理解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和位移的矢量性.2.知道速度与加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并理解二者间的关系.1.[对质点的理解]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答案 B2.[对参考系的理解]如图1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 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图1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答案 B解析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ABD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B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错,D正确.考点梳理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2.参考系(1)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3. 位移是位置的变化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填“矢”或“标”) 4. 速度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即v =ΔxΔt ,其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xt,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4. [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由a =Δv /Δt 可得( )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与Δt 成反比D .Δv /Δt 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答案 D解析 公式a =Δv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Δv 、Δt 无关,故选项A 、B 、C 都错;Δv /Δt叫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选项D 对.5.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A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太空中的空间站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 答案 B 规律总结1.比值定义法: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加速度的大小与v 、Δv 的大小无关,a =ΔvΔt ,因此,加速度又叫速度的变化率.3.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考点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1.质点(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例1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神州九号”飞船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C.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D.研究“蛟龙号”下潜到7 000 m深度过程中的速度时答案AD突破训练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时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研究被运动员踢出的旋转足球时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答案 D解析在研究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当做质点处理,选项A错;研究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旋转时,叶片的形状不能忽略,选项B错;研究足球的旋转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C错;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可作为质点处理,D对.例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C.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解析如果被观察物体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乙、丙相对于地面分别是匀速运动、静止、加速运动,再以他们自己为参考系,则三个人的说法都正确,A、B错误,D正确;在上面的情形中,如果他们都选择地面为参考系,三个人的观察结果应是相同的,因此C错误.答案 D突破训练2如图2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图2B.A船肯定是静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答案 C解析题图中河岸是静止的,由旗帜向右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右(相对河岸而言).A船上的旗帜向右飘表明,A船有以下三种可能:一是A船不动,风把旗帜吹向右方;二是A船向左运动,风相对A船向右吹,风把旗帜吹向右方;三是A船向右运动,但船速小于风速,风仍能把旗帜吹向右方.对B船,则只有B船向右运动且船速大于风速,风才能把旗帜吹向左方.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1.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但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例32012年8月6日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100米决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63获得金牌.在8月6日举行的110米栏决赛中,美国选手梅里特以12秒92的成绩夺得冠军,刘翔因伤退赛;8月10日,博尔特又以19秒32的成绩,夺得男子200米金牌.关于这三次比赛中的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比赛的位移是100 m比赛位移的两倍B.200 m比赛的平均速率约为10.35 m/sC.110 m栏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51 m/sD.100 m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0 m/s解析200 m赛道是弯道,100 m赛道是直道,所以运动员跑200 m路程时的位移小于200 m ,A 项错.200 m 比赛的平均速率为v =20019.32 m/s =10.35 m/s ,B 项对;同理C 项对.在100 m 比赛中,由于运动员在全程中并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最大速度不等于平均速度的2倍,D 项错误. 答案 BC物理问题常常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本题中200 m 跑道不是直的, 而是弯曲的,这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所以学习物理不能脱离生活.突破训练3 如图3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 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B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 指向B B .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图3C .人在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A 指向BD .人在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 答案 AD解析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所以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 指向B ,A 正确,B 错误.物体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点的运动方向,人在B 点时的运动方向为沿B 点的切线方向,所以人在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C 错误,D 正确. 考点三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A .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 .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解析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不再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故D 错误;速度增大还是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同向还是反向决定的,与加速度的大小及变化无关,故A 、B 、C 均有可能发生. 答案 D1.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a =Fm ,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2.根据a 与v 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是在加速还是在减速 (1)当a 与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速度大小变大. (2)当a 与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a 与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速度大小变小.突破训练4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答案 B解析 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加速度减小并不代表速度减小了,只是说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减小了,但仍是加速.1. 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由平均速度公式v =ΔxΔt 可知,当Δx 、Δt 都非常小,趋向于极限时,这时的平均速度就可认为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测出物体在微小时间Δt 内发生的微小位移Δx ,然后可由v =ΔxΔt 求出物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度,这样瞬时速度的测量便可转化成为微小时间Δt 和微小位移Δx 的测量. 例5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4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 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图4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 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 1=L Δt 1=0.030.30 m/s =0.10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 2=L Δt 2=0.030.10m/s =0.30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 ≈0.067 m/s 2.(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v 1+v 22Δt =0.6 m.答案 (1)0.067 m/s 2 (2)0.6 m突破训练5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极短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 )A .控制变量法B .假设法C .微元法D .极限法答案 D解析 在时间间隔Δt 较小的情况下,平均速度能比较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Δt越小,描述越精确,这里利用的是极限法.高考题组1. (2011·上海·4)图5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A.太阳在运动B.月球在公转C.地球在公转图5D.地球在自转答案 D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星星的轨迹呈现圆弧形状,这种现象的发生实际上不是恒星在运动,而是因地球自转拍摄到的恒星相对位置变化的现象.即选择地球表面为参考系,所观察到的恒星运动轨迹.2.(2009·广东·2)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答案 D模拟题组3.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答案 D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6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图6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 答案 A解析20 min=13h,故平均速率v=ΔsΔt=2013km/h=60 km/h.(限时:30分钟)►题组1质点和参考系概念的理解1.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答案 D解析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旋转球”上的不同点转动情况不同,故不能把它看成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应选D.2.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时C.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D.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特点时答案 C解析在跳水比赛中,人们要观察跳水运动员的优美动作,包括空中的和入水时的动作,所以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与硬币的形状有密切关系,所以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可以看成质点,因为在长跑中主要看她所用的时间,不考虑其本身的形状和大小,C正确;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十分复杂,所以不能把足球看做质点,D错误.3.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左匀速行驶,如图1所示,经过一棵树附近时,恰有一颗果子从上面自由落下,则车中的人以车为参考系,看到果子的运动轨迹是下图中的()图1答案 B解析以车为参考系,则果子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选B.4.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答案 B解析乙上升过程,甲、乙间距越来越小,故甲看到乙向上运动;乙下降过程,因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间距仍然变小,故甲看到乙还是向上运动,只有B项正确.5.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答案BC解析人的速度与其影子的速度相等,选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选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B、C正确.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D.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答案ABD解析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在匀速下降;又因为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比甲下降得更快,即乙也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可能在匀速上升,或停在空中,也可能在匀速下降且v丙<v乙.选项A、B、D正确.►题组2位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7.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x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x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A.x米 B.2x米 C.3x米D.2x米答案 C解析其运动情景如图所示:该人的位移大小为:2x cos 30°=3x米,C正确.8.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AC解析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物体静止,平均速度等于零,A选项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不变,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都等于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选项对;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但任一时刻瞬时速度不一定都为零.若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为零,B选项错;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不断变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完全有可能等于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9.2011年10月24日,南京选手王冬强在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上以13秒38的成绩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师弟陆嘉腾以13秒41的成绩获得第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10 m栏比赛中,选手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王冬强在起跑过程中的加速度一定比陆嘉腾的大C .王冬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8.22 m/sD .冲到终点时,王冬强的速度一定大于陆嘉腾的速度 答案 C解析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A 项错误;由v =ΔxΔt 可知,王冬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8.22 m/s ,C 项正确;选手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瞬时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度的大小并没有直接关系,故B 、D 两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项.10.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2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图乙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d 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5×10-2 s 和1.0×10-2 s ,小滑块d 的宽度为0.5 cm.可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 1=________ 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 2=________ m/s.图2答案 0.2 0.5 ►题组3 加速度理解和计算11.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同 答案 B解析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A 错.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减速运动,B 对.加速度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乙速度变化一样快,C 错.由Δv =a Δt 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错. 12.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答案 AD解析 速度变化很大,根据Δv =a Δt ,如果Δt 很大,a 可以很小,故A 选项正确;a =Δv Δt ,其中Δv 与a 的方向一致,故B 选项错误;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即ΔvΔt 越来越大,也就是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 选项错误;因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故D 选项正确.13.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为(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 A .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加速度也不为零 答案 BD解析 即将升空的火箭,速度为零,但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A 错.由于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故加速度很大,B 对.磁悬浮列车以很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加速度为零,C 错.空间站匀速转动,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存在向心加速度,D 对.1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1)(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答案 (1)11 s (2)96 m解析 (1)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 2=3-91m/s 2=-6 m/s 2设汽车从3 m/s 经t ′停止,t ′=0-3-6 s =0.5 s故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为 10.5 s +0.5 s =11 s(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1=6-31 m/s 2=3 m/s 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12-03 s =4 s汽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 3=0-12-6 s =2 s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t 2=11-t 1-t 3=5 s 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12 m/s 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s =v 2t 1+v t 2+v 2t 3=⎝⎛⎭⎫122×4+12×5+122×2 m =96 m。
大纲版物理2012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第1课时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限时:20分钟)一、选择题1.在匀速前进的火车里,一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与火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火车在加速前进B .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火车在加速前进C .火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 .火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2.如图1所示,重球系于绳DC 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绳B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结果CD 绳拉断B .在绳的A 端缓慢增加拉力,结果AB 绳拉断C .在绳的A 端突然猛一拉,结果AB 绳拉断D .在绳的A 端突然猛一拉,结果CD 绳拉断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旦开始运动,便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 .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4.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2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 .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C .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5.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假设甲、乙两队的手与绳子之间都没有滑动,拔河所用的绳子质量不计.则在比赛中①甲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②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图1图2乙队拉绳子的力;③甲队与地面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乙队与地面摩擦力的大小;④甲队拉绳子的力的大小等于乙队拉绳子的力的大小.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6.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些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行驶目的7.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3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图3A.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B.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C.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D.A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所受合力较小8.如图4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图4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9.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B.当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10.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一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二、非选择题11.如图5所示,在瓶内装满水,将乒乓球用细线拴住并按入水中,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瓶盖上.盖上瓶盖并将瓶子翻转,乒乓球将浮在水中.用手托着瓶子在水平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乒乓球在瓶中的位置会如何变化?解释你所观察到的现象.12.请根据图6中的情景,说明车子所处的状态,并对这种情景做出解释.图613.如图7所示,高为h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车厢顶部A点有油滴滴落在车厢地板上,车厢地图5图7板上的O点位于A点的正下方,则油滴落地点必在O点的哪个方向?答案1.BC 2.AC3.A4.C5.C6.C7.ACD8.C9.D 10.D 11.若瓶中只有水,当瓶加速向右运动时,由于惯性,水相对瓶向左侧移动.只有乒乓球时,乒乓球也会相对瓶向左移动.和乒乓球体积相同的水与乒乓球相比,因为水的质量大于乒乓球的质量,所以水的惯性大于乒乓球的惯性.若瓶中既有水又有球,由于水惯性大,当水相对瓶向左移动时,将挤压球,使球相对瓶向右移动.12.从图(1)可以看出,乘客向前倾,说明乘客相对车厢有向前运动的速度,所以汽车在减速.从图(2)可看出,乘客向后倾,说明乘客有相对车厢向右运动的速度,说明列车在加速.13.油滴落地点必在O点的右方。
新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英语课件(北师大版)Book 1 Unit 1.ppt
9.Volunteers (voluntary) came with carloads of donated clothing and toys. (2016·北京)
Ⅱ.阅读识记单词 15.matter vi._要__紧__,__有__重__大__关__系_
n._物_质__;__问__题__ 16.peaceful adj._平__静__的__;__和_平__的__
peace n.和平;平静 17.relaxing adj._轻__松__的__,__放__松__的_ 18.switch vt._转__换__,__转__变__;__打__开__(_开_关__)_ 19.remote adj._遥__远__的_ 20.urgent adj._急__迫__的__;__紧__急__的_
3 经典句式
1.while引导并列句,表对比
I always take my portable TV and I sit on the stone wall while the dog walks round in a circle. 我总是随身携带我的手提电视,坐在石墙上看,小狗则在我身边绕圈。 仿写 有些人浪费粮食,然而有些人却吃不饱。 Some people waste food while others haven’t enough.
7.win...back赢回 8.take regular exercise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9.keep a good mood保持乐观心态 10.remove heavy burdens减轻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 和 入射光线 、界面的法线在同一
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 2.平面镜成像特点: 正立 、等大 的 虚 像,物、像关于 镜面 对称 . 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三、光的折射 1.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光路 发生改变的现象
【高考佐证2】 (2010·全国Ⅱ·20)频率
光的现象. 2.白光经过棱镜后会发生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为复色光.各
种色光通过棱镜后,红光偏折角度最 小 ,紫光的偏折角 度最 大 .偏折角度不同,表明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 射率不同,对红光的折射率 小 ,对紫光的折射率 大 .由 此可知,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其中 红光的传播速度 最大 ,紫光的传播速度 最小 .
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
图5
物体的距离是
(B)
A.24 m B.32 m C.40 m D.48 m
考点二 光的折射及对光路的控制 1.折射率的理解
(1)某种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从真空或空气进入该介质 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如果是从该介质进入 空气或真空,则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折射 率的倒数. (2)折射率的大小反映了介质的光学性质和入射光的频 率:①折射率越大,说明介质对光的偏折作用越大,光 线偏离原来传播方向的程度越厉害.②介质对光的折射 率越大,说明该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③相对于 同一介质,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越大.
1.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 的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1)光线从 光密 介质射向 光疏 介质. (2)入射角 大于 临界角.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设光线从某介质 射向 空气 时的临界角为C,则sin C=n1.
五、棱镜
1.常用的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的三棱镜,通常简
3.平面镜成像的问题,在画光路图时注意: (1)像和物在镜面两侧具有对称性; (2)应用光路的可逆性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3)作图要规范,光线要有箭头,实线、虚线要区分.
【高考佐证1】 (2009·全国高考)某物
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 m,
距离右镜8 m,如图5所示.物体在左
称为棱镜.
2.棱镜对光线的控制作用
让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棱镜的一个侧面,光线经过棱
镜两次折射从另一侧面射出时,
将向棱镜的底部方向偏折,如
图2所示.
图2
3.全反射棱镜 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在光学仪器里,常 用来代替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图3所示.
图3
六、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复色光在介质中由于折射率不同而分解成单色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平面镜成像及对光路的控制
1.平面镜成像作图及应用 (1)反射定律法:从物点作任意两 光线射向平面镜,由反射定律作
其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
图4
长线的交点即为虚像点,如图4所示.
(2)对称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即物和像关于镜
面对称,作物点到镜面的垂线,在此垂线上的镜面的
另一侧截取与物点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点即为虚像
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跟 入射光线和界面的法线 在同
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的两 侧;(2)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量, 即ssiinn ri=n.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4.折射率:光从 空气 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i的正弦与折 射角r的正弦之比,叫做该种介质的折射率,公式表示 为n=sin i/sin r. 实验证明,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与在该介质中
2.本影和半影:点光源在物体背后形 成的影区是完全黑暗的,属于本影.
如果不是点光源,则在物体背后形
成的影区将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A区域中日光灯发出的光完全射不
到,属于 本影.B、C、D区域只能
图1
受到部分光线的照射,属于半影 .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最大,约为 3×108 m/s .
的传播速度之比,即n=c/v.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 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做光密 介质,折
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做 光疏 介质.
名师点拨 1.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折射率的
大小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关系.
2.由n=
c v
,当光从真空射向其他透明介质时,频率不
变,波速和波长都发生改变.
四、光的全反射
大→小
波长
大→小
临界角
大→小
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小→大
2.折射对光路的控制 (1)玻璃砖对光路的控制 两平面平行的玻璃砖,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且光 线发生了侧移,如图6所示.
图6
(2)三棱镜对光路的控制
①光密三棱镜:光线两次折射均向
底面偏折,偏折角为δ,如图7所示.
②光疏三棱镜:光线两次折射均向
点.然后补画入射、反射光线.
(3)平面镜成像的问题有视场问题、物和像的相对运动 问题等.
2.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问题 (1)平面镜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但 不改变光束的性质,即对光线没有会聚或发散作用. (2)当平面镜绕垂直于入射光线与法线决定的平面的转 轴转过一个小角度α时,镜面的法线也随之转过α角,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的方向改变2α角.
顶角偏折.
③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如
图7
图8所示.
图8
a.当光线从一直角边垂直射入时,在斜边发生全反射,从 另一直角边垂直射出(如图甲). b.当光线垂直于斜边射入时,在两直角边发生全反射后又 垂直于斜边射出(如图乙),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互相平行.
特别提醒 不同颜色的光的频率不同,在同一种介质中 的折射率、光速也不同,发生全反射现象的临界角也不 同.
特别提示
1.公式n=
sin i sin r
中,不论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还
是由介质射入真空,i总是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r总
是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2.折射率由介质本身性质与光的频率共同决定,与入射角的
大小无关.
(3)各种色光的比较
颜色
红橙黄绿蓝靛紫
频率ν
低→高
同一介质中折射率
小→大
同一介质中速度